📖 ZKIZ Archives


西鹹新區黨工委書記王軍:經濟新常態下城市發現出現三個變化

時隔37年,2015年底,中央城市工作會議再次召開,提出要“尊重城市發展規律”。7月22日,在“新都市圈生態與未來城市峰會”上,陜西省西鹹新區黨工委書記王軍表示,在經濟新常態下,城市發展也進入了新階段,出現了三個顯著變化。

比如,城鎮化增速趨緩。由於城鎮化速度和經濟增長存在同步對應的關系,當前,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城市發展也走到了關鍵節點。2011年,我國城鎮化率首次超過50%,城市人口超過了農村人口,城鎮化增速也開始減緩。與此同時,經濟增速也進入了10%以下的時代。王軍說,兩個時間節點基本一致。按照國際經驗,50%是城鎮化的重要拐點。從30%到50%是高速增長型,50%到70%是中高速增長期,目前這種狀況會持續很長時間。

另外,城鎮化發展由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轉變。從西鹹新區的建設來看,王軍對這一點感受尤為深刻。他說,過去30多年,我國城市化快速發展,房子建了不愁賣,開發區建就有人氣,主要依靠土地級差提供溢價。城市邊際擴張,投資小、見效快,以逾期土地收益為商業擔保,融資推動城市快速擴張。

不過,這種模式雖然使政府投資城市的能力極大提高,拉動GDP固定資產投資,但必然推動城市無限擴張,使城市喪失了本應有的高效,產生了交通擁堵、環境汙染等各種城市病。王軍將之概括為“三個透支”,即透支了環境福利、土地福利和人口福利。房地產市場過剩,城市發展從供不應求的賣方市場,進入了供大於求的買方市場,城市之間的競爭更加激烈,個別城市甚至出現了空城。從人口聚集來看,我國不少地方人口已經開始負增長。

最後,互聯網和汽車時代的到來推動城市發展的郊區化。

王軍說,汽車進入家庭已經普及,互聯網蓬勃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願意搬到交通壓力更小、生態環境更好的郊區。電商下鄉是大事件,它不僅是商業平臺,大幅度遞降了交易成本,推動了農副產品進城,改變了城鄉的商貿結構。更重要的是,電商下鄉成為互聯網進入農村的綜合平臺,打破了城鄉距離和信息不對稱的壁壘。縮小城鄉差別將由此成為可能,郊區小城鎮將有可能成為創業的天堂,從而吸引城市資本和消費人才的回流。互聯網的普及帶來了業態的變化,以社區為單位的物流配送體系越來越發展,城鄉商業發展必須要重新調整和發展,城鄉之間越來越多地出現人員、資本的雙向流動。城鄉關系不是此消彼長的對立關系,而是互相依托雙向流通的融合包容關系。

圍繞這些的變化,如何創新城市發展方式,走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西鹹新區堅持遵循三種格局、遵循歷史文脈、遵循現代規劃理念來優化城市的發展形態。

王軍說,新區提出構建由特大城市、中等組團城市、專業小鎮村落布局的點狀的分布體系,註重城鄉包容發展,實現市政體系間錯位發展、有機融合。

在農民的城鎮化進程中,王軍介紹說,讓農民帶著土地和勞動力兩個資本進去,通過農村合作專業組織,集體股份制改造,使農民在土地出租、入股經營的同時,一部分通過教育成為城市產業的工作者,同時成為產業工人,實現就地城鎮化。

值得關註的是,“互聯網+”在西鹹新區新型城鎮化建設中的應用,比如鼓勵和引導城市工商資本和消費下鄉,推廣互聯網小鎮等的做法,在城市群、大城市周邊建設“互聯網+”產業,生態宜居小鎮。把點狀布局的市政體系結合起來,大眾創業空間、特色小鎮、綜合園區的綜合性平臺。

本次峰會由財訊傳媒集團、《地產》雜誌、未來城市主辦,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聯合主辦、零壹財經協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644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