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最大企業落難 芬蘭竟敢不救

2011-7-11  TCW




這趟芬蘭之旅,最讓我驚訝的其中一點是:從政府單位到一般民眾,大家對於芬蘭最大企業諾基亞從高峰墜落,都是「冷處理」。

早就做好準備! 企業本有起落,失敗政府不會救

「企業本來就有起落,他們必須自己reborn(重生), 這是很自然的情況。」芬蘭國家技術創新局(TeKes)執行董事何睿楷(Riikka Heikinheimo)說。「它失敗,就失敗了,政府不該救,損失也是它們自己應該承擔的, 這就是市場經濟。」芬蘭經濟研究所(ETLA)研究主管亞爾柯(.Jyrki Ali-Yrkkö)說。

說得這麼輕鬆嗎?我看著手上的數字,諾基亞在高峰時,其出口比重占全國四分之一;芬蘭政府傲視歐盟的高研發投資,諾基亞貢獻其中三七%。

而且,芬蘭單一年度的稅收,超過十分之一是來自這家公司。即便如此,芬蘭政府的態度還是不救?

「諾基亞還是芬蘭最重要的企業,但是,影響力正在降低,」亞爾柯修正記者手上的數據。他說,諾基亞產值現在占芬蘭國內生產毛額(GDP)已經降到一.二%。企業稅收比重已將降到三%。「它仍對芬蘭重要,但不是唯一。」

所以,芬蘭人已經準備好了?他笑著說:「對。」

翻開當地媒體《赫爾辛基時報》(Helsinki Times),左邊的專欄寫著:「Nokia is not junk.」(諾基亞不是垃圾),但右邊更大的篇幅報導,卻是寫著:「芬蘭軟體業的機會來了!」除了因為蘋果(Apple)與Google帶動的智慧型手 機風潮,讓各種應用軟體需求產生,更關鍵的是,諾基亞的墜落,讓更多的好人才釋出,流往軟體產業。

數據顯示,去年,芬蘭GDP成長約三.一%,雖高於歐盟二十七國平均GDP成長率一.七%,若考量二○○九年芬蘭經濟嚴重萎縮八.二%。去年的經濟復甦力道仍顯不足。

但根據芬蘭中央銀行研究,未來在出口擴張與建築業復甦帶動下,經濟成長率將高於預期;今年的GDP成長率可達三.九%,明年可達二.七%,分別高於原先預估之三%與二.五%。

狂撒創新種籽! 年花兩百億元,支持近兩千個好點子

但芬蘭令人驚訝的不是這些數字,而是,芬蘭怎麼能夠,少了諾基亞的貢獻,卻立刻生出了一隻「憤怒鳥」(angry birds,編按:App下載遊戲冠軍,由芬蘭公司Rovio研發,詳見未來出刊一二三五期專文報導),成長動能接二連三。

「我們十年前就曾投資過憤怒鳥了。」何睿楷說。

所以是芬蘭政府很有先見之明,看到軟體產業未來發展趨勢,所以先行投資?

「不,事實上,我們不能,也不會決定,誰該在未來占有一席之地,而且,誰知道好主意會從哪裡來?」何睿楷很誠實的回答。

對芬蘭政府而言,他們要做的,就是選擇來自各領域、具有創新性,並可能在該產業發揮關鍵影響力的想法,然後資助他們。「就像是撒下種子一樣。」何睿楷說。 去年,芬蘭國家技術創新局投入約六億三千萬歐元(約合新台幣二百六十億元),支持一千八百九十六個創新想法的發展。

「那回報率是多少?」我問了一個笨問題。

何睿楷對我說:我們不計算這些。因為他們早有準備,這些錢,大部分會被這些新公司拿來繳錯誤的學費。

每年,國家技術創新局就是看似「笨笨的」砸下六億歐元去投資創新想法。

種子撒多了,總有大樹長出。

於是,芬蘭軟體業長出了「憤怒鳥」、「哈伯飯店」(Habbo Hotel)與「英雄本色」(Max Payne)等著名軟體遊戲,在硬體業,長出了如ABB Oy、Beneq Oy與Savo-Oy等太陽能電源系統公司。

對芬蘭政府而言,責任不再是選定一棵大樹費心培植,保護它不受風吹雨打,而是,不斷撒下創新的種子,讓它在森林長大自然成長,並由市場決定,誰可以繼續存活。

芬蘭並非一開始就體悟到這點,而是繳了不少學費後,才學會這個道理。

時間回到一九九九年,諾基亞登上王座還不滿兩年,路透(Reuters)就撰文警告:一旦諾基亞出事,芬蘭也遭殃(As Nokia Goes, So Goes Finland)。

小國家、大企業,是當時國際上對芬蘭與諾基亞的第一印象,當年的諾基亞前景正好,一九九七年擠下摩托羅拉(Motorola)後,不僅順勢搶進全球前五十 大企業之林,還助了當時尋求連任的芬蘭總理利波寧(Paavo Lipponen)一臂之力,這位立場親商的總理說,「或許說我們倚賴諾基亞沒錯,不過我們就是要這麼做,這樣才能在紙漿與鋼鐵工業外,立下第三根經濟支 柱。」這個決策讓他成為芬蘭在位時間最長的總理。

曾扶植諾基亞! 網路泡沫破裂,經濟被嚴重拖累

這種小池塘養著一隻大鯨魚不成比例的局面,其實是芬蘭政府過去十幾年刻意扶植的結果。

自一九八○年起,芬蘭政府先將隸屬國會的國家研究與發展基金(Sitra)轉型成為國營形態的風險創投單位,然後再設立國家技術創新局,專門投資通訊產業的創新業者。

根據亞爾柯的研究,諾基亞便是在這段時期接受兩個單位的研發補貼,總計共占企業本身研發經費的二五%。

諾基亞之所以能崛起,芬蘭政府那隻「有形之手」功不可沒。

只是,二○○一年,千禧年網路泡沫破裂,緊接著又是光通訊產業崩盤,諾基亞淨利衰退約五成,也拖累身後一票以它馬首是瞻的電信產業,這個貢獻全國工業產出 約四成的巨人,將芬蘭GDP成長率從五.三%一舉打至二.三%,跌幅逾半,這種市場瞬息萬變的變化,說明了要期待政府官員有「全面的知識」,選出「有前 途」的產業來發展,根本是不切實際的。

現在痛定思痛! 不再拿納稅人的錢去扶植產業

於是,芬蘭痛定思痛,現任國家研究與發展基金主席科索寧(Mikko Kosonen)在接受本刊專訪時說明:「二○○三年內閣改朝換代,逆轉了整個鼓勵創新的方向。過去八年來,Sitra每年投資多項創新計畫裡,八成是規 模三十人以下的中、小企業,而且不再鎖定高科技,更注重公共利益或國家競爭力。」

芬蘭政府也表明不會再支援諾基亞。掌握最多研發經費的教育部還放話:「芬蘭不會有一個新的諾基亞,所以在目前的經濟情況下,我們需要尋找新的領域。」

芬蘭已經看清楚,扶植「幼稚產業」的邏輯,不再適用於未來。因為環境,不斷在轉變。

由政府扶植幼稚產業讓它壯大,可以用美國第一任財政部長漢彌爾頓(Alexander Hamilton)的論點來代表:一個具有潛力的產業,在成長的痛苦期間得到政府的協助,將來就可以在全球市場上,和其他國家的對手競爭。所以,政府或課 徵關稅,或給予補貼,等到國內幼稚產業「長大成人」,就可以收穫果實。

只是,政府補貼就是人民被迫要拿出自己口袋裡的錢,去支持政府官員心目中認為「有前途」的產業。

姑且不論這些官員是根據什麼標準認定,事實上唯一值得政府補貼的產業,乃是這個產業在取消補貼後,還能把當初補貼時讓消費者付的代價連本帶利撈回,可以說,唯一值得補貼的產業,就是那種即使補貼取消,也能獲利的產業。但如果真有這種產業,那又何必勞煩政府來插一手?

無數國內、外經驗顯示,讓政府官員取代市場,選擇哪種產業「有前途」,絕大多數的結果都以失敗告終。甚至,連諾基亞這種頂尖企業,也可能在一夕之間崩壞。企業原本就有起落,政府何須多事,重壓納稅人的錢?這是芬蘭政府的體認。

從芬蘭的例子看回台灣。當台灣從政府到民間企業都說,要效法芬蘭的小國經濟策略,才能走向全世界,但我們是否已經看到,環境改變對政府官員決策能力的考 驗?這些年鼓吹政府扶植特定產業的聲浪始終不絕,例如雙D(DRAM、面板)產業的先例:幾年下來,已花了納稅人五百億元紓困,約台灣GDP的○.三%。 台灣政府真的清楚,自己砸的錢,是替未來種下希望,還是只是為幾棵根已腐爛的大樹,勉強延續生命而已?

【延伸閱讀】影響力逐漸降低!— 諾基亞產值占芬蘭GDP比

受惠手機和網路設備大賣創高峰-2000年達近4%iPhone威脅大,產品不賣陷危機-2010年跌至1.2%資料來源:芬蘭經濟研究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296

一支App 竟敢向臉書、雅虎宣戰

2012-7-16  TWM




挑戰臉書、發行電子貨幣,這對於才進入市場一年且單一的App來說,算是不小的口氣。七月三日,日本東京澀谷最新地標Hikarie大樓,擠進了上百位來自亞洲各國的媒體,大家,都在探索LINE有小巨人身價的背後秘密。

現場近七百個座位,幾乎全滿,五種語言的即席翻譯從沒停過;當晚,日、韓電視台甚至立即推出專題報導。每天發送訊息達十億條

LINE的成績單,才是讓媒體蜂擁而至的真正魅力。除了衝破兩千萬使用者的時間不到臉書的四分之一,破了紀錄。自去年六月上線,一年內,已累積來自全球超過二百三十個國家、四千五百萬用戶下載,每天發送的訊息高達十億條!

在日本,全國四四%智慧型手機用戶,是它的用戶,其中有一半以上每天都會使用。而在台灣,根據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公司調查,LINE的使用者,占所有智慧型手機用戶的七成五!

「我們的目標是超越臉書(Facebook),我們能做的,更多!」NHN Japan社長森川亮接受《商業周刊》專訪時說。記者會上,宣布LINE將從一支通訊App,走向行動應用平台,有如行動版的入口網站,通往不同服務, 甚至將發行電子貨幣,已與台、日、星、馬、印尼電信商合作,要大玩橫跨虛實通路的行動電子商務。

從一支App出發,LINE的熱度燒向不同產業,引來各國媒體的注目焦點,原因,來自於它抓住了兩波趨勢的黃金交會:社交和行動應用。

LINE的母公司NHN集團,旗下擁有搜尋、線上遊戲、入口網站等服務,為了趕上社交加上行動裝置的風潮,去年一月NHN組成六十人全職團隊做為核心,加 上全公司上千人輪番支援,「這是我們公司有史以來最大的計畫!」NHN Japan執行主管舛田淳說。總管全公司所有計畫的他,有八成時間都在LINE計畫內。

每天超過六小時的討論,將所有人際關係列出,以商務類為例,又細分為同事、長官、合作夥伴、對手等。再根據每種關係,找出全世界已存在的服務,從中了解市場,並找出自己能切入的空缺。

但當時已有臉書在社交領域稱王,行動應用又如紅海般激烈,NHN還有機會嗎?

經過一個多月,他們有兩個發現。一,過去桌上電腦的時代,網路只能是取得訊息的管道,但手機還能分享,或在實體、虛擬進行任何形式的消費,更不用說還有拍 照、打卡等功能。二,手機中的通訊錄,是經常在打電話的一群人,讓網路與真實生活圈拉得更近,更因為比臉書更真實,讓LINE的擴散力更能聚焦在好友身 上。

在虛擬中找到真實的價值,這是LINE勝出的關鍵。而「在所有關鍵中,最重要的是情感。」NHN Japan網路服務部門董事出澤剛說。

他解釋,建立一個緊密、真實、不公開的社交圈,才能抓住由通訊錄為本的人際關係,其中,情感的成分和通訊需求,也抓住了每次使用者滑開手機後的眼睛。新的 科技、新的技術可能一陣子就被淘汰,但你通訊錄內的朋友,卻無法替代。團隊立刻以此推出二十幾個不同的服務提案,通訊服務,成為了第一步。

可愛貼圖創造上億營收

確立了戰場,LINE要勝出,靠得是可愛貼圖。

讓LINE竄起的貼圖,有如MSN中的表情符號,讓使用者不用打字,卻能讓情緒在螢幕上不言而喻。一度被認為幼稚的貼圖功能,卻成功的滿足了消費者,並產生忠誠度和情感連結。

兩個月前開始推出收費的新圖案,至今,竟創造了超過新台幣一億三千一百萬元的營收,破紀錄的將軟體服務中的圖案化為金礦。圖案收到錢,實體娃娃也收到 錢,LINE創下了兩項紀錄,根據其做出來的實體娃娃,一個售價超過新台幣一千三百元,連日本都賣到缺貨,全球都在補貨中。

滿足了封閉社交圈中的需求,廣告主也來淘金礦。

以日本的零售商羅森(Lawson)為例,它透過LINE在使用者的朋友圈間發出折價券,在通訊軟體間創造了新的模式,效果上也高於其他行銷活動三倍的客流量,七○%的消費者還買了優惠商品之外的品項。

不論是社交還是App的通訊功能,LINE都不是先行者,但當WhatsApp停留在通訊功能,LINE卻成為消費者滑開手機後,最常到訪的去處之一,加 上未來各種應用,LINE的發展和含金量還有潛在的爆發力。也因此,一支App才能換來電信商的青睞。LINE的免費通訊功能等於是搶了電信商大餅,但為 布局未來消費者的服務營收,電信商只能壓寶LINE,用帳單金流系統和LINE共同發行虛擬貨幣,期待在內容消費上分一杯羹。

「其實,最後就是回到人際之間的根本,」森川亮說,當行動、社交應用滲透我們的生活,企業往往將關鍵寄望於新技術、新科技,但在日本市場有兩度失敗經驗的NHN集團,開發過程中由企畫主導,回到了人性本身,在不斷汰換的科技浪潮中找到不變的金礦。

【延伸閱讀】LINE跨足新平台,搶攻金流服務生意——LINE未來布局規畫

項目:金流服務未來發展:LINE coins服務:發行跨虛實世界的虛擬貨幣,並從中拆帳獲利威脅業者:信用卡、電信業者

項目:社交平台未來發展:timeline home服務:提供與臉書相同的社交頁面,且有通訊、照相等功能威脅業者:臉書

項目:平台服務未來發展:Line Channel 服務:提供各式服務上架平台(例如電子書、遊戲),也開放給第三方開發者威脅業者:入口網站(例如雅虎)、電子商務業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25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