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投資感悟:投資精益求精的企業 閒來一坐s話投資

http://xueqiu.com/3491303582/22400808
本人認為,選擇一個長投標的,除了利用巴菲特的護城河理論、費雪的成長股理論進行檢驗以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看一看這家企業是不是對其產品和服務做到精益求精,追求完美,追求極致。如果從種種公開信息中確認「是」,那麼持有這樣的企業就會讓我們感覺夜夜安枕。

 最典型的例子莫過格力電器。自己一向評價:它是表面看來並不是價值投資者理想的投資對象,卻是給它的長期投資者帶來豐厚回報的優秀企業。格力之所以成為「好空調」的代名詞,近幾年在經濟整體放緩的情況下仍然保持逆勢增長,成為連續六年的「超預期王」,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認為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因為這家企業始終堅持將空調產品做到極致。在這方面,應該說格力有著太多的故事,比如,對研發的近乎無理與苛刻,一件產品出來了哪怕有幾毫米的不足也不放過;為了不拿消費者當試驗品,而對產品進行的各種野蠻的技術試驗;為了「逼」出讓消費者放心的產品,而進行「放蛇行動」,就是在生產線上的某個環節故意加入一個有瑕疵的配件,看下面的質檢程序能否發現,如果不能就要懲罰,如此等等,他們對產品的精益求精程度常常令人拍案叫絕!

 報載,2011年9月格力電器曾向全社會發出尋找20年老用戶的徵集令,短短一個月間,報名參加「格力20年品質見證大使」的用戶總數為13101人。在這1萬多名老用戶中,使用年限最久的空調長達25年,生產日期為1986年6月,由格力電器前身海利空調器廠生產。而在所有的1萬多名消費者中,其使用的格力空調均超過了15年的年限,即全部是在1996年11月18日前購買的。而根據格力的長期市場調查和用戶跟蹤反饋記錄統計,使用年限15年以上的老用戶,還遠遠不止這13101人,保守估計在10萬人以上。時間是檢驗產品品質的一把刻尺,一台普通空調,壽命在8至10年之間,而從格力「20年品持見證大使」名單中看到,入圍老用戶所使用的格力空調均有18年以上,年限最久者為25年,而使用近20年以上者近10萬人!

再如貴州茅台,為什麼它長期在消費者心目中保持了「國酒」這一至尊的地位(近期關於茅台申請國酒商標與論炒得沸沸揚揚,其實不管它通過與否,問問我們身邊的尋常百姓又有多少不認為是呢,茅台「國酒」這一至尊的地位其實早在存在於消費者心中,通過與否並不重要,當然這是題外話,暫且不提)?很為重要的一點還是在於其對產品質量、品質的苛求。誠如茅台集團董事長袁仁國所說的:「茅台酒的質量是我們的生命。」典型的體現就是國酒人常說的「四個服從」。即是:當產量與質量發生矛盾時,產量服從質量;當成本與質量發生矛盾時,成本服從質量;當效益與質量產生矛盾時,效益服從質量;當速度與質量產生矛盾時,速度服務質量」。茅台人對於茅台酒質量的苛求,則表現在整個生產的全過程,例如:始終不渝地堅守五公斤糧食產一公斤白酒的定律。所以,茅台酒生產的糧耗之高,在中國白酒企業中是首屈一指的,這也是茅台酒香醇的重要原因之一(糧耗過低,產量過高,雖然酒的成本降低,但其質量卻受到極大的影響)。根據這一高標準要求,茅台酒廠車間只設質量獎,不設超產獎。

 再如,對茅台做出過突出貢獻的前董事長季克良在其最近發表的《堅持科學發展 國酒茅台創造10年輝煌》中講過這樣一個小故事:10多年前,一位行業資深專家到茅台酒廠參觀考察說,「老季,你們怎麼不把取酒溫度降低幾度呢?那樣可以多產酒啊!」季先生說,我們完全明白那是好意,因為降低溫度就意味著多產酒,多產酒就意味著多掙錢。以當時的生產規模來計算,我們隨便降低幾度溫度取酒,就意味著每年可以多創造出數以億計的銷售收入。對於一家正處於發展中的企業而言,這個誘惑無疑是巨大的。但是,這位專家的一番好意還是回絕了。為什麼呢?道理很簡單:高溫取酒是茅台酒釀造工藝的一大特色,茅台酒的取酒溫度是37度以上、40度左右,在取酒過程中,高溫能夠讓很多低沸點有害物質揮發掉,這就是茅台酒喝起來不上頭、不刺喉的一個重要原因。絕不會為了蠅頭小利而失了大節,丟掉茅台酒的價值底線。翻開茅台集團發展歷史,此類為了堅守質量而做出抉擇的事例還非常多。可以看到的是,堅守質量一直是貫穿於集團發展歷史的一條主線。茅台酒從2000多年前的枸醬酒走上今天中國「國酒」的至高無上地位,始終如一堅守的就是「質量第一」的責任和使命,並在這個極其漫長的里程中,以最執著的信念、最真誠的付出,創造了中國傳統名優白酒品牌——貴州茅台酒的「質量神話」。

 提起中藥,許多人都不約而同的想到三個字——同仁堂,這塊中國傳統醫藥行業的 「金字招牌」,歷經343年的風雨滄桑,已然成為中國傳統道德文化的優秀代表。我們無論在同仁堂藥店裡,還是在車間裡,會注意到這樣一幅訓規:「炮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位雖貴必不敢省物力」。這條古訓是在清康熙四十五年(公元1706年)同仁堂初期創業者樂鳳鳴在《樂氏世代祖傳丸散膏丹下料配方》一書序言中明確提出的,後來成為歷代同仁堂人在製藥過程中必須遵循的行為準則。

  現代同仁堂人,正是在繼承優良道德文化傳統基礎上加以發揚光大,並在現代化的生產經營實踐中逐步提升,形成了新時期的「德誠信」精神。這突出地表現在同仁堂的質量意識和服務意識上。比如,為了讓每一位顧客都能買到放心藥,藥店採取各種措施,杜絕假冒偽劣商品進店。藥店建立了從採購、驗收、保管到銷售,一環緊扣一環,層層把關的質量檢驗制度。在收購野山參、鹿茸、冬蟲夏草、牛黃等名景藥材時,要派經驗豐富的中藥專家親臨產地,看貨選樣。俗話說 「丸散膏丹,神仙難辨」。傳統的中藥生產鑑別所憑藉的經驗,是對藥物的眼看、手摸、耳聞、口嘗的感性認識。但鑑於現今假冒偽劣藥品充斥市場,同仁堂的產品除了傳統的鑑別方法外,要由質檢科送權威檢測部門檢驗,合格後方可銷售。正由於同仁堂對質量的堅持,才讓同仁堂成為了永不褪色的「金字招牌」。

  現代同仁堂還繼承發揚熱心為顧客服務的優良傳統,想顧客之想,急顧客之急,為顧客排憂解難。代客煎藥、藥品郵購等都是同仁堂的傳統服務項目,雖然不盈利甚至是虧本生意,但同仁堂堅持至今,依然不悔。在同仁堂藥店擴大經營面積、進行建設改造時,曾有人建議取消代客煎藥業務,但被同仁堂拒絕了。此外,藥店還聘請有經驗的老藥工、老藥師坐堂諮詢,免費為顧客服務。許多店堂員工幫助年老顧客開票、交費、取藥,甚至送藥到家,既贏得了顧客的讚譽,也贏得了同仁堂的聲譽。

 從古訓到新時代的「德誠信」精神,百年老店同仁堂這三百餘年的堅持和變通,造就了同仁堂這個百年老店的今日輝煌。

 滋補國寶東阿阿膠,2000多年的品牌。報載,今年日本厚生勞動省指定檢測機構對其出口的阿膠原粉842項農藥殘留、獸藥殘留、重金屬、細菌等檢測項目均為零檢出,這標誌著東阿阿膠的阿膠原粉通過了日本一次性檢驗項目最多、最嚴格的檢測。

  眾所周知,日本保健品市場巨大,對食品安全要求苛刻。要想在巨大的日本市場站穩腳跟,贏得日本市場的認可,最重要的就是要擁有過硬的產品質量以及安全可靠的效果。2010年,日本厚生勞動省指定檢測機構對山東東阿阿膠的阿膠原粉進行了243項農藥殘留、獸藥殘留、重金屬、二氧化硫、環拉酸等項目檢測,結果顯示,所項目均為零檢出。而此次842項的檢測是繼2010年日本檢測機構對東阿阿膠原粉檢測的「升級版」。這842項檢測項目包括725種農藥、108種獸藥,屬於日本最高級別的殘留檢測。再加上5種重金屬(水銀、鉛、砷、鎘、鉻)、金黃色葡萄球菌等3項微生物以及各種抗生素等,共計842項的檢測結果都為零檢出。這是日本最高級別的殘留檢測。

 熟知東阿阿膠的投資者會知道,這個結果其實來源於公司對「全產業鏈」的質量管控。作為國內阿膠行業第一品牌,東阿阿膠傳統製作技藝精湛,有近百餘道、歷經千年曆練傳承的傳統工藝。東阿阿膠在全國首家制定了《阿膠生產工藝規程》和《阿膠生產崗位操作法》,被列為國家級保密工藝。在繼承傳統工藝精華的基礎上,公司近幾年來首創了蒸球化皮、微波乾燥晾膠、重點工序自動控制、遠紅外烘乾及紫外線殺菌、微波乾燥技術、DNA指紋圖譜鑑別阿膠真偽等多項專有技術工藝,提升了質控水平。

 近兩年,一些新的競爭者開始進入這個行業,於是有的投資者對東阿阿膠公司產生種種疑慮,甚至感覺「狼來了」,然而如果東阿阿膠始終保持自己「道地」地位和以及對產品最高品質的這種追求,真的又是那麼可怕嗎?!

 美國有蘋果,德國有寶馬,這些都是揚名世界的非常優秀的金字招牌。然而,在這種金字招牌後面絕對少不了的是那麼一種精益求精、追求極致、追求完美、追求卓越的精神與文化。我們中國哲學向來講究大智若愚,有時表面看來(特別是在令人浮躁的今天),這種對產品與服務質量的追求顯得不合時宜,甚至愚鈍,然而優秀偉大的企業正是憑著這種「愚鈍」不斷地贏得消費者的信賴,在消費者心目中築起了自己的金字招牌。我們知道,市場經濟的特點之一就是常常面臨競爭性、創造性毀滅,縱觀國內國際市場風雲,真正能夠成為百年老店的企業真是鳳毛鱗角。最近本博轉載一篇圖文《十大百年品牌記:中國老字號如何重生?》,自己認為十分值得令人玩味。圖文指出,時至今日,許多當年名冠四方的中國老品牌早已衰敗,甚至消失殆盡;但也有那麼十來個品牌依舊風生水起,例如茅台、同仁堂、張裕、全聚德、老鳳祥等。上海交通大學品牌研究所所長余明陽說:「中國有15,000個老品牌,有1,500個還活著,150個活的還算不錯,但只有10個能夠稱得上活的很好。」死掉的自然是因為不思變革,被時代洪流沖走了;但活下的卻有著各自不同的存活之道。本文無意也無力去探尋這十大品牌的長久生存的秘笈,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就是這些長壽的品牌無一不是對自己產品和服務品質進行精益求精、至善至美的追求與堅守。

 長期投資就要投資那些具有恆星特質的超級明星企業,而不要投資那些稍縱即逝的流星。作為普通投資者,作為企業的局外人士,或許我們沒有更好的途徑去探尋一家企業如何具備這種長壽的基因。但是,如果我們發現一家企業對自己的產品與服務是那麼精益求精、至善至美地追求,那麼我認為至少我們能夠從中看出一點點端倪(當然不會是全部)。因為產品和服務能夠做到精益求精、至善至美(高管們口頭上說說談談容易,但真正落實到產品和服務上又何其艱難也),常常透露著這家企業有著較為有效的管理體制與機制,有著那種打造「百年老店」的高遠理想與追求,而這種理想與追求一旦形成這家企業的文化積澱與慣性運轉(也常常在其產品和服務中體現出來),那麼或許它就真離長壽型的企業進了一步。

 按:以上有關材料均來自於公開報導,既然是公開報導自然就難免有溢美之詞,還望博友斟酌鑑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37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