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也來說說「最低工資」 Jay

http://hk.myblog.yahoo.com/jay_cwc/article?mid=1658

無可否認,最低工資之下,低技術工種同文職的月薪差距係接近了,令人反思究竟學歷與金錢回報的關係。

 

我唔知報導者是否有心定無意,行文間嘅感覺是「讀咁多書都無用,不如做保安、清潔,横掂大家待遇差不多。」

 

工作了多年,回頭看自己的工作經歷,我覺得是頗失敗的:無長遠規劃、jumpy、薪金掛帥,所以到現時都係small potatoes。好多時一些看上去不太好的工作,原來郤是一個機會給自己磨練,現在可以說是當旺。

 

無疑,低技術工種薪金是上升了,但另一方面,這些工種有前景嗎?待應還好,但洗碗、掃地等工作有進升途徑嗎?

 

有人會反駁,文職又不見有甚麼所謂的前途喎!我承認,現在社會可以給人「上位」的機會是少了,但並不等於無。工作不同讀書,考試合格便可以升lev,又或者有一個model answer或特定途徑給我們怎樣做。

 

要 發圍,唔係等,好多時看本身有無爭取過。做文員、工程師、測量師也好,做好工作本份可以上位?咪傻啦,僱主只睇你有否利用價值,有嘅咪用高薪或高職位留 你,無嘅就「多你一個唔多,少你一個唔少」。有人做文員得個七、八千一個月、有人可以幾皮嘢,分別係邊?在於你係公司入邊有幾重要!

 

我 估每個打工仔都會有請病假的時候;你可以留意下,當你請病假時,公司的運作有無大影响。就拿自己為例,公司需不時出release,而我是team中唯一 負責呢個過程嘅打工仔,當中所用嘅code同步驟只有我自己先識;所以我放假時會對個team有影响,尤其個人要出release。(我唔係想講我對公司 有幾重要,而係想比個事例大家;況且,我阿head 開始請教我怎去出release,甚至有陣時可以代我做添,所以我都要諗諗辦法)。

 

若果你平時只是一位負責輸入data的文員,我實在找不到理由你與初畢業的學生有什麼分別。相反,除了輸入data,原來你也兼負公司成盤會計嘅「文員」,咁你咪多左一種剛畢業或者有經驗文員嘅優勢,可以吊高嚟賣!

 

回說洗碗、掃地等工種,能嗎?唔係無可能,係機會細好多。

 

資本社會下,僱主都係向錢看,所謂的「良心僱主」只係對比下嘅一種產物。邊個可以幫我賺多d或者慳多d,佢就會越重要。我唔係鼓吹擦鞋,係想話比大家知要適當讓僱主知你係公司嘅重要性,除左有料外,要讓人知先得。

 

其實機會唔止限於文職,基層都有,視乎你有無途徑比你sell自己、你有無去證明自己嘅身價,一切其實都係銷售技巧,只不過唔係貨係你自己咁解啫!

 

說回學歷,學歷只係一張入場劵,去邊?去一個機會多點的工作場所,入左場之後,其功能已經報廢;

 

當初我都會想去讀個master,但後尾就將佢推遲左。因為現實上無一個好大嘅誘因需要用到佢;在我來說,除非為左增進人際關係及學多d嘢外,master 只不過係用錢買回來的一張紙。

 

大學生人工不前,最大原因是學歷上嘅QE造成;甚麼top-up degree、副學士、HD,供應一時大量出現,我想懂點經濟學都知咩叫供需曲線,多左供應叫價力自不然低。要搵得多,咪又回到我上面所講 --- 你如何去sell 自己的獨特及重要性。

 

若你只要求安穩,就要面對現實 --- 工資龜速增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745

很久不見 Jay

http://hk.myblog.yahoo.com/jay_cwc/article?mid=1665

唔經唔覺都無寫blog成個月,一嚟自己懶,二嚟又無乜野想發表,所以索性休息下。

係股 市上,五窮已經實現左,暫時來說,六絕亦都上演中,咁會唔會七翻身呢?我無水晶球,唔知下一秒會發生d咩;可能聽日香港地震,港股無運行兼踏入熊市;又或 者阿爺話直通車通行,進入牛三又唔知,所以都係顧掂自己手上投資組合,預定唔同市況嘅對應策略;我呢,最差咪集體跳車 --- 清倉止蝕。

呢期我唔想講太多股市,因為人為因素實在太大,我呢一刻嘅睇法可能隔多兩日又唔同哂,反而我想講樓市多一點。

人類對待資產(股票、樓宇等)同普通物品有兩種不同嘅態度,前者越平越無人要、越貴就搶,後者郤相反;前者可以諗都唔諗就一大舊錢買、買、買,後者可能為左個一個幾毫去斤斤計較。

而家樓市同股市就反映緊以上第一種特性:

  • 樓市升到ba ba 聲,好明顯同收入唔匹配,但偏偏就越多人去參與呢個接火捧遊戲;
  • 另一邊廂,股市平到無人要,P/E < 10,息率 > 5% 嘅股票好多郤無人問津;
  • 若然對樓市有跟進嘅人,其實已經睇得出支撐樓市上升嘅catalyst係慢慢無效化:
  • 極低息不再:h plan 同 p plan 嘅息差收窄,利息大約維持於2.5 - 3 %不等;
  • 供不應求開始有變化:政府主動推地、發展商積極推盤,供應續年回升;隨投資需求外,實質需求變化不大;
  • 北水倒流:內地收水,北水流入量減少,甚至要借港紙回內地,有逆流傾向;
  • 供樓負擔上升中:以較平均息率低而計出的負擔比率介乎40-50%,係壓力測試下,比率回升至60-70%無難度;
  • 最重要的是,樓宇的兩極化 + 樓價與收入脫節,可以講上升嘅「基礎」因素越來越虛,現在等的是「駱駝最後一根稻草」;
還有記性的話,上年11月推出的SSD令樓市至今處於有價無市/乾升的狀態,睇住1200便知;另外,地產股(1,101,16,12等)都同樓市背馳,究竟係股與樓decoupling?或是股先反映樓市前景?定係樓市反客為主,帶動地產股突破?

呢個問題嘅答案至少值幾間「豪」宅,我知道的話就唔駛仲係度dup石仔了!

當然,以我呢個無殼蝸牛來說樓市,的而且確有偏見,我只不過是想提一提現在的風險,希望上車人士有一個全盤考慮才入市,不要因為「人有我有」而忽略當中風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670

金翅仆街鳥 Jay

http://hk.myblog.yahoo.com/jay_cwc/article?mid=1684

我甚少係人面前講有關經濟同股市嘅事,主因係以我呢個未讀過「正式」經濟學嘅人嚟講,我嘅睇法可能好幼稚同可笑,兼無說服力。

點都好,我好有衝動講講我對而家經濟嘅睇法。



美國
=====

  • 美國是全球經濟領頭羊,軍事、科技同金融實力係無人能及。雖則08年海潚削弱了她的影響力,但到今時為止,仍對全球經濟舉足輕重。
  • 她的經濟增長以消費為主要動力,骨子裡是借未來的錢去滿足今天的消費,從而帶動本土及海外不同產業的增長。
  • 透過不斷上升的債務去消費呢個循環(即ponzi scheme),終於在08年停下來。
  • 次按問題令金融業資金緊絀,借貸成本增加令中小企減少投資,而供樓者負擔上升,經濟負增長。
  • 而樓市嘅爆破,令美國人開始去減債,加上戰後嬰兒潮的人開始退休,兩者都預視著消費回落,對於依賴她的出口國來說,負面影響是很大的。
  • 而本身美國第三產業的衰落,一下子令失業人數增加,但名存實亡的第二產業承受不了大量釋放的勞工,造成結構性失業,失業率久久於高位不落。
  • 最終墮入:(經濟差 ---> 失業 ---> 減消費 ---> 經濟更差) 的惡性循環中
  • 所以美政府便要作出一系列救緩行動:
  • 1. 減息 --- 減低借貨成本,希望能刺激投資,帶動就業;
  • 2. 增加政府開支 --- 增加修橋、補路等一系列「大白象」工程,以政府消費去彌補減少了的私人消費;
  • 3. 增加貨幣量(即印銀紙),買入銀行持有的債券,一方面舒緩銀行資金緊絀情況,另一方面壓低息率去減低供樓負擔;
  • 咁到底有無效呢?答案係效果並不如預期般,主要問題在於信心:若對前景無信心,任你成本再低都唔會有人肯去投資。
  • 而三年多來的措施郤帶來了後遺症:
  • 1. 貨幣供應多了,再加上似有實無的息率,美元穩定的貶值;
  • 2. 透過賣債,銀行多了現金,但沒有拿來借比企業投資(同時間企業投資意願也低),郤用來投入於虛疑經濟(股、滙、債、商品),令股市、原材料、貴金屬、農產品上升,埋下通脹種子;
  • 3. 美國人的「先洗未來錢」習慣轉移到美政府身上,美國國債急速上升(2007年七萬幾億升至2011年接近十五萬億)

背景講大致上係咁,而一系列措施沒效力之餘,郤加深問題的嚴重性,似乎走入一個死胡同,有點似日本那失去的二十年。

歐洲
=====

  • 歐洲,經濟背景與美國差不多,但政治上郤遠比美國復雜 --- 歐盟及歐元;
  • 簡單來說,是富國與窮國之間的博奕;
  • 一路以來,窮國是以出口貨品到富國來換取經濟繁榮;
  • 萬一富國消費收縮,窮國經濟必定下滑;
  • 係咁嘅環境下,本來可以調節嘅貨幣政策郤制約於歐元;
  • 係貨幣統一但經濟模式不同的環境下,窮國不可以利用貶值,增加出口競爭力而帶動經濟,導致越窮越見鬼;
  • 另一方面,收入減少,應對方法應是縮開支;
  • 「由奢入儉難」是真理,何況是大洗成習慣的歐洲人;
  • 結果是歐洲各國政府你有你講,各人民郤我有我做,唔岩聽便大罷工、示威、暴動,總之就係一點也不能少;
  • 收支不平衡,較為弱的國家(如希臘、西班牙、葡萄牙等)面臨破產,所以要向外求救;
  • 向外求救咪又係發債借錢度日,而家全世界都知你咁唔掂,一係唔借,一係就要極高息,又係跌入一個死胡同;
  • 好啦,歐盟做野lu,以歐盟名義向人借錢再借比佢地,拖得就拖;
  • 以上措施即係富國照顧窮親戚;
  • 再復雜嘅係呢位窮親戚戒唔到「洗腳唔抹腳」,富國人民(尤以德國為甚)火都嚟埋,搞到富國政府左右做人難;
  • 繼續救 --- 政治不正確;唔救 --- 被人拖落水

所以歐洲嘅問題同負面影響都大過美國。

中國
=====

  • 作為出口型經濟嘅中國,歐美消費不振對佢嘅影響係好大;
  • 所以中國便利用本身的消費去減低歐美消費滑落嘅影響,即2008年尾的四萬億pump水行動;
  • 中央開到聲,各地方政府仲唔lur飯應,皆因可以從中撈翻唔少油水;
  • 最尾好像由四萬億變了十幾萬億;
  • 唔知係咪中國人賭性強,呢十幾萬億大多數都走左去炒呢樣炒個樣,真正投入落實業的可能得個零頭;
  • 造成朗咸平所講嘅二元經濟 --- 製造業的日子一天比天苦;
  • 天量嘅資幣供應令中國通脹問題越來越嚴重,所以阿爺係2009年下半年開始收緊「流動性」;
  • 可悲的是,中國通脹原兇是食品供求問題,收緊「流動性」對食品價回落作用不大,但呢個行動令中小企及政府資金緊張;
  • 導致今日成日講嘅「地方融資貸款」等問題;
  • 內銀嘅潛在風險,中小企的資金緊絀,樓價高企,高通脹,增長回落等令中國內在問題比三年前更嚴重;

香港
=====

  • 先天性不足的香港,情況其實比表面更嚴峻;
  • 產業單一化、外向型經濟、貨幣依附性等令經濟大上大落;
  • 官員的無能、社會不團結、內耗不斷減低抵抗力;
  • 正所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資金嘅自由流動放大經濟的波動;
  • 港元貶值,入口商品價上升兩者夾擊之下,陷入滯漲。

容我悲觀多一點:

  1. 經濟已經轉向,自從5仔出爾反爾後,一波裁員潮應會在年尾殺到;
  2. 美、歐的量寛令購買力下降,再加上輸入型通漲,中下層的日子一天會比一天苦;
  3. 產業空洞化令失業率上升;
  4. 樓市高處不勝寒 (但不代表會大跌,皆因持貨者的實力比97年強了很多);
  5. 社會二分化加劇;

我都很希望以上五點唔會發生,但我覺得要hope for the best and prepare for the worst!而我們可以做的是:保住份工先,一切後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022

[貼圖] Jay Walder

1 : GS(14)@2011-07-23 21:10:44


2 : GS(14)@2011-07-23 21:10:57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104&art_id=15457272
投身運輸逾 20年勇於改革
2011年07月23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551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