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倫雙雄-HSBC + Liverpool CUP
From http://hk.myblog.yahoo.com/Chui-Cup/article?mid=11416 記得有個故事,華爾街有個人(忘記了是誰)一聽到街邊擦鞋童和的士司機在推介股票,他馬上感到驚慌而拋售手上所有持股,避過了一場股災。 而 Peter Lynch 在 1990 年那時,他聽到的士司機在推薦債券,理髮師告訴他正在買 "Put"(Peter Lynch 認為理髮師應該是一群不應該聽過 put option 這個名詞的人),而報章上充斥著一大堆嚇人的利空新聞頭條。他馬上去趕緊加大自己股票的倉位,結果股市升到阿媽都唔認得。 現在的情況是怎樣呢?報紙標題是什麼唔多講,一大堆人在推銷買黃金(大量廣告充斥),電視訪問留連在證券行的老散都是看淡,反彈小許就要減持,齊齊玩熊證等等。 金融海嘯還有第二波,十分之可怕。基本上有些人認為它和 1929 大蕭條差不多可怕,甚至更可怕,差在未打仗或者世界大戰罷了。而市場似乎亦已對這些「可怕事情」做了一定的心理準備。 在這種情況下,我這個不相信今次比1929大蕭條差的人,只好不斷增加自己股票的持股量吧。或許今次和以前的相比有一些特別,但我都是不相信「今次和以前唔同」。 -------- -持有滙控者不需要驚慌,不要被嚇破膽子(The sky is falling??),現在腦子不要想買 put 或者沽空等等(因為似乎最驚嚇的時刻已暫時過去)。 -英磅或許已是離底不太遠,我正考慮吸納一些留待日後讀書進修之用(對滙控也似乎是利好)。 -當大家都對利物浦失望時,我卻要買(支持)利物浦得到英超聯賽最後冠軍(現在好像是一賠五)。 -(英倫雙雄:HSBC + Liverpool ??) -------- Stock Portfolio: Manulife (0945) 24.5% China Life (2628) 15.5% Li & Fung (0494) 15.5% Tracker Fund (2800) 13.0% Kunming Machine (0300) 10.5% Vitasoy Int'l. (0345) 8.0% SOHO China (0410) 6.0% Dongfang Electric (1072) 4.5% Ping An Insurance (2318) 2.0%
德意誌銀行都無人救,咁 HSBC ? 中環客
來源: http://hkcitizensmedia.com/2016/09/27/%e5%be%b7%e6%84%8f%e5%bf%97%e9%8a%80%e8%a1%8c%e9%83%bd%e7%84%a1%e4%ba%ba%e6%95%91%ef%bc%8c%e5%92%81-hsbc-%ef%bc%9f/
德意誌銀行近日陷入險境,由於係咁被人罰,加上之前都講過,德銀由於手上成棚衍生工具,佢本身已經係全世界銀行系統性風險主要來源,阿水都知德銀係十分之牙煙嘅一個財務機構嚟。依家德國政府話唔救德銀,大家都要食驚風散。對香港人嚟講, HSBC 會係點,更值得關註。
HSBC 本身係僅次於德銀嘅系統性風險來源,係得香港人成日以為獅子銀行仲係好穩陣果個獅子銀行。而美國對 HSBC 都係咁罰款,所受罰款之甘,其實都係好德銀少少。如果德銀一冚,好似雷曼咁引發連鎖反應,咁 HSBC 頂唔頂得住?
HSBC 有樣嘢比德銀大鑊係,德銀純粹係一間德國銀行,有乜冬瓜豆腐要救係德國,最多拖埋一眾歐元區國家落水,而且德國經濟基礎穩健,其實要抵受,或者被迫救德銀都仲有呢個能力。 HSBC 總部喺英國,但主要業務喺香港,而香港個宗主國係中國。如果英國唔救 HSBC ,中國可能有機可乘,食咗 HSBC ,英國朝野未必同意。但如果英國自己救 HSBC ,香港大批存款落入英國政府控制嘅銀行,一樣會好四不像。而要香港政府拯救,又嚴重違反香港嘅積極不幹預立市政策,唔係好妥。
所以對一眾中環人嚟講, HSBC 隨時係一場大風暴嘅起點,香港人應該有所準備至係。但依家香港人好似無事發生過咁,中環客對香港人呢種態度非常之感到木宰羊。
中環客
HSBC 挑戰明光社 中環客
來源: http://hkcitizensmedia.com/2016/11/13/hsbc-%e6%8c%91%e6%88%b0%e6%98%8e%e5%85%89%e7%a4%be/
hsbc
HSBC 一直喺同性戀平權上企得好前,包括贊助同誌遊行,同埋係第一間銀行搞跨性別廁所,為變性人士服務。但出真金白銀喺電車站賣廣告,公然挑戰明光社班友,可謂係史無前例。
其實 HSBC 都應該係忍咗好耐嚇,因為依家香港唔單只喺同性婚姻呢個問題上,比同樣係華人當家嘅臺灣仲要落後(臺灣係柯P主政下嘅臺北市政府掛彩虹旗),而且連英國使館幫同誌證婚,香港政府堅持唔俾,搞到成堆 HSBC 同誌員工要喺北京或上海嘅英國使館註冊結婚,情況極膠。加上 HSBC 作為英國銀行,本來就同誌客戶多,內外壓力下, HSBC 咪要企出嚟。
其實好多外資行高層都係同誌嚟,如果香港堅係要想維持金融中心地位,搞掂明光社班古老石山係好重要。班友要搞宗教議題,中環客唔理嘅,只不過,如果明光社會影響香港人搵食,香港人都應該呢班宗教人士還以顏色。
中環客
HSBC PayMe -> PlayMe!
昨天獅子銀行正式推出了 PayMe,官方的宣傳是香港最具話題過數應用程式,結果它真的成功了並且超額完成任務,首天運作沒有一刻順暢,由 PayMe 升級成 PlayMe,網上比人鬧到 HiHi,果然是話題之作。
老占昨天整天嘗試登記失敗,今天大清早再接再厲,幾經辛苦結果終於登記成功。先不說功能如何,此 APP 給我的感覺可以用六個字有形容:「慢、很慢、好很慢」。即使一些如更改頭像等非交易功能也是龜速,每一個功能的時間都足以夠飲一杯咖啡,或者NBA比賽來回入兩個三分波。
這兩年香港老是再說要搞金融科技(FinTech),又設立什麼創科局協助香港的科技發展,結果當然是慘不忍睹。雖然老占也是老鬼,但當我見到各個 IT Forum 上的所謂 IT Leaders 過半數都夠資格享用 2蚊乘車優惠,打 Golf 比打機叻,誰都可以預測得到香港 IT 界未來的發展方向。
講完老野講年青人,我可以簡單說香港年青一輩的科技人員普遍對技術掌握不夠深入。我也曾和其他地區,包括中國、美國、印度等的 IT 人員合作過,差別是香港很多 IT 人入行並不是因為對科技的熱誠,而是只想找一份相對安穩的工作。IT 人放工後會得閒打機、用 facebook/ig 或上網,但會利用工餘時間去編寫程式,研究數據庫的架構、又或者分析 blockchain 的優劣的又有多少?你可以話他們戇居,但正正是因為這樣的態度這些地方的科技產業才能高速發展。
年長的領導,包括香港政府,缺乏宏觀的視野,同時年青一輩對科技熱誠又不足。商界的名句 hi-tech hi 野,low-tech 撈野正好概括了香港發展高科技的狀況。
說回 PlayMe,5年前我在此 Blog 中寫過
從港姐普選爛尾到香港的淪落 ,歷史果然是一直在重演。無獨有偶,今次 PlayMe 也是由同一間車厘子公司負責開發的。此車厘子公司我也合作過,該公司的工作人員給我最深的印象就是很年青、喜歡買零食和鐘意幫電話叉電,工作質素就算了吧。老占倒很有興趣知道今次出事的原因,當是一個 case study 也可以做福人民。當然,今次事件是的最大責任一定是獅子銀行,管理軟件開發公司、vendor、進行驗收,面向客戶,都是銀行不可推卸的責任。
證監會與HSBC Trinkaus Investment Management Limited就紀律行動達成和解
1 :
GS(14)@2011-05-07 20:49:26 http://www.sfc.hk/sfcPressReleas ... ervlet?docno=11PR45
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證監會)與HSBC Trinkaus Investment
Management Limited(HSBC Trinkaus)(註1)就涉及HSBC
Trinkaus分銷股票掛鉤票據(ELN)的紀律行動達成和解。根據和解協議,證監會譴責HSBC Trinkaus、罰款300萬元,並就HSBC
Trinkaus獲發牌進行的部分活動暫時吊銷其牌照兩年,由2011年4月30日至2013年4月29日止(註2)。
[size="4"]證監會的調查發現,HSBC Trinkaus並無設立足夠的程序,從而:
確保向客戶就有關ELN作出的建議或招攬行為,在所有情況下對每名
有關客戶都是合適及合理的;確保就
ELN向有關客戶作出建議或招攬行為,以便他們投資這些ELN前,均已對有關產品進行足夠的盡職審查;及充分紀錄向客戶所給予的投資意見,特別是有關ELN的意見,以及這些
意見的依據,並向客戶提供有關的書面意見。
證監會
法規執行部執行董事施衛民先生(Mr Mark
Steward)表示:"確保其投資意見適合客戶、對產品進行盡職審查以及備存紀錄,是中介人就證券投資向客戶作出建議或提供意見時必須履行的三項主要責
任。證監會若發現任何中介人未能全面符合這些責任規定,必定會同樣採取行動加以處理。"
證監會決定上述紀律處分時,已考慮到HSBC
Trinkaus以往並無遭受任何處分的紀錄,並且在今次就紀律行動達成和解的過程中表現合作。
[size="4"]完
[size="4"]備註:
1. HSBC Trinkaus
根據《證券及期貨條例》獲發牌經營第1類(證券交易)及第4類(就證券提供意見)受規管活動的業務。
2. HSBC Trinkaus
從事部分第1及4類受規管活動的牌照遭暫時吊銷,即在場外交易或並非在交易所買賣的結構性票據屬《證券及期貨條例》所界定的"證券"的範圍內,HSBC
Trinkaus 不准進行這些產品的交易或就這些產品提供意見。
2 :
GS(14)@2011-05-07 20:51:06 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證監會)與HSBC Trinkaus Investment Management Limited(HSBC Trinkaus)(註1)就涉及HSBC Trinkaus分銷股票掛鉤票據(ELN)的紀律行動達成和解。根據和解協議,證監會譴責HSBC Trinkaus、罰款300萬元,並就HSBC Trinkaus獲發牌進行的部分活動暫時吊銷其牌照兩年...(但不包括其他可以推介客戶這類資產之匯豐附屬)
...and bans it for 2 years from dealing or advising on OTC structured notes (but presumably this ban does not apply to other subsidiaries of HSBC to which clients could be referred).
那些年-的平行時空2011匯豐 HSBC最新廣告
1 :
GS(14)@2011-10-29 14:04:05 上晒腦未?
2 :
Ben(10970)@2011-10-29 14:08:17 呵呵,差不多了. 雖沒有看過齣戲,但首歌同劇情令我想起當年的青蔥歲月…
3 :
龍生(798)@2011-10-29 16:05:14 嘩...好絕的廣告...
8072 , 深深的植入腦中了...
4 :
honey(6546)@2011-10-30 00:29:36 那些年我們一起找的銀行
5 :
GS(14)@2011-10-30 09:43:26 好v有feel
6 :
鱷不群(1248)@2011-10-30 12:55:33 打電話見到樣
7 :
亞力士(1473)@2011-10-30 13:33:15 明怪得畢明話 大陸d廣告業好過香港
8 :
honey(6546)@2011-10-30 16:09:16 香港好多人材,已經北上
9 :
kanili(1193)@2011-10-30 17:48:34 7樓 提及 明怪得畢明話 大陸d廣告業好過香港
呢個係台灣HSBC廣告...
係借 那些年 效應拍ge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