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浩湧並非無的放矢,就在一週前,趕集網的主要競爭對手58同城傳出了再次赴美上市的消息,這則消息讓沉寂已久的分類信息行業再次成為輿論焦點——一方面是對58同城上市能否成功的熱議不休,另一方面,分類信息行業的另一主角趕集網如何應對、是否上市等,大家也翹首以待。
事實上,趕集網與58同城的戰爭從未停止過。最鮮明的例子,就是至今仍然瀰漫在公交、地鐵等各種屏幕上的廣告戰火,一個自詡「啥都有」,另一個則標榜是「神奇的網站」。而從目前公開的融資、流量、營收等各種數據來看,雙方似乎也從未拉開過明顯差距。
搶先上市,似乎正是一個不錯的拉開競爭差距的機會。但趕集網卻似乎對同行的上市與否並不關心,在接受記者採訪之前幾乎未發表任何相關消息。趕集究竟憑藉什麼對此「視若無睹」呢?
「市場領先,還是上市領先?」
分類信息行業對資金的需求有多強烈?僅從趕集、58同城的海量廣告投放以及數以千計的員工規模即可見一斑。甚至在58同城上市消息傳出後,就有投資界分析人士公開指出,「其上市的動機可能是因資金鏈吃緊,無法拉到新一輪融資,不得不流血上市。」
但根據楊浩湧的介紹,趕集似乎沒有遇到類似窘況,並且做出了更激進的選擇。「趕集目前沒有資金壓力,也沒有因此上市的必要。」楊浩湧表示:「而且從公司長期發展的角度看,非上市狀態下可以採取更加靈活的擴張策略,並對不斷變化中的市場有更加迅捷的應對。」
「與上市相比,我們目前更看重的是市場領先。」趕集此前未曾公開的兩則利好消息或許是楊浩湧的底氣來源——去年中完成兩輪融資,並於去年底開始實現持續盈利。這讓趕集從資金的樊籠中解脫出來。
據楊浩湧透露,趕集網去年中完成的兩輪融資一輪來自中信產業基金,另一輪則來自安大略教師退休金基金(簡稱「OTTP」)和麥格理,這兩輪融資總規模高達9000萬美元。
而得益於基層招聘等「金礦」業務以及高效的公司運營和管理(趕集員工規模僅為58同城的五分之一),趕集網從去年底實現盈利,而今年將實現全年盈利。「在持續大規模廣告投放的情況下還能盈利,對公司的利潤率要求更高。」一位互聯網行業分析人士告訴記者。
「我們更喜歡通過技術和產品的方式,來解決網上用戶海量的生活服務需求。」楊浩湧認為,與人海戰術相比這才是更健康的互聯網企業生態。而這種「輕公司」的特色,更有利於利潤率的提高。
趕集不上市,想做什麼?
「上市後會有業務不靈活等限制,且將不得不面對華爾街的壓力,」上述分析人士認為這或許也是趕集不急於上市的原因。
但也有分析認為,趕集選擇不上市的原因是市場競爭壓力的增大,尤其是BAT(百度、阿里、騰訊)近年來對本地生活服務的戰略傾斜,如淘寶生活、百度地圖等嘗試,使得趕集不得不集中精力加以應對。
「BAT的佈局恰恰說明了市場潛力的巨大,」楊浩湧認為,這些巨頭短期內尚不足對趕集形成威脅,而趕集將通過加強差異化優勢等舉措搶佔市場先機。比如逐步擴大在基層招聘等高利潤業務的領先優勢,根據艾瑞諮詢的數據,今年趕集招聘的流量已經領先其主要競爭對手30%。
作為趕集流量優勢的另一個直接反映,趕集是分類信息行業2013年以來唯一實現PC端流量增長的公司。手機業務則是楊浩湧眼中的另一個金礦,趕集網目前每月2億訪問量中已有接近一半來自移動互聯網。
不缺錢、差異化……掛滿彈藥的趕集網似乎野心勃勃。儘管趕集聲稱短期內不上市,但這並不意味著上市對趕集沒有意義。上市更多時候被輿論解讀為一道檻。上市成功,不但意味著巨額融資,更是拉開與對手品牌、市場等差距的良機。趕集真的能堅持不上市嗎?
值得玩味的是趕集此前的一系列佈局。今年初,趕集網宣佈將其螞蟻短租業務正式進行分拆,並獲得由優點資本領投的千萬美元融資。業內專家飛象網CEO項立剛早先就曾專門分析指出,「借螞蟻短租的O2O模式,趕集網有可能是為上市籌劃。」
同時記者也留意到於2011年加盟趕集網任CFO的李巧恩。在網上查閱她的簡歷後記者發現,加盟趕集前,李巧恩曾先後擔職第九城市、環球天下的CFO要職,並成功帶領這兩家公司赴美上市。而正是自2011年起,趕集業務發展迎來了新一輪飛躍,並一再傳出上市消息。
李巧恩這位成熟的「上市操盤手」選擇在這個階段加盟趕集,很難讓人不將之與趕集上市聯想到一起。趕集網會不會是她下一個上市作品呢?也許不久之後,小毛驢就會有新的話題。
雖然還有極個別州的結果還未出爐,但是共和黨在中期選舉中大獲全勝已經十分明顯。高盛認為,共和黨如果能確立在參議院明顯多數席位的話,那麽在一些分歧較大的立法上,共和黨都將更有勝算。
高盛核心觀點如下:
共和黨在參議院至少已經拿下52個席位,如果兩位獨立民主黨搖擺人倒戈的話,最終結果可能是54:46(共和黨VS民主黨)。
眾議院的結果也未最終敲定,不過大體結果顯示共和黨獲得了比市場預期更多的席位。共和黨最終有望拿下250個席位。
共和黨主導參眾兩院意味著2015年的立法活動可能十分活躍,包括企業稅收改革和基礎設施資金問題都可能成為議題。而在債務上限解決之前,財政赤字的不確定性也有可能因此重燃。
如果共和黨在參議院可以獲得較為明顯的優勢,那麽在一些分歧較大的立法上,共和黨都將更有勝算。
美國眾議院為美國國會兩院之一,院內議員總數經法律定額為435名,參議院總人數則為100名。“驢子”是民主黨的黨徽,代表民主黨;“大象”是共和黨的黨徽,代表共和黨。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http://www.quamnet.com/newscolumnistcontent.action?articleId=4503649
內容:
驢子推磨的故事,好有意思,引用一下:
唐代初長安城一家磨坊裡,住著一匹馬及一頭驢子,牠們是好朋友,馬兒每天都在外面做運送的工作,驢子則負責在屋裡的的磨盤做推磨。
有一年,馬兒被一位大師挑選為坐騎,一起前往印度取經。
十幾年後,這匹馬馱著大師及佛經回到長安,牠回到磨坊裡探驢子,談到旅途中的經歷見識:「你知道嗎?我經歷了浩瀚無邊的沙漠、高入雲霄的蔥嶺、凌山的冰雪、熱海的波瀾,那些像神話的境界...。」
驢子聽後大為驚奇讚嘆:「你的經歷多豐富啊!那些遙遠的道路,我連做夢都不敢想到啊!」
這
時,老馬笑了笑說:「其實,我們走的路程是一樣的長遠,當我向西域前進的時侯,你同樣一步也沒停過的推磨。我們的分別是,大師他有一個遙遠而明確的目標,
它引領著我們向著一個方向前進,這個方向為我們打開通往廣闊世界的道路。而你因為被蒙住了眼睛,一生只能盲目地繞著磨盤打轉,最終無法走出這狹隘的磨
坊。」
此文章首次在《取之有道》發表於2008-1-10
後記:
這個故事在很多個範疇對我都有所啟發,投資也好,生活也好,馬兒與驢子所走的路,在不同範疇可以反映出不同的背後隱喻。
記
得出來工作不久時,很難察覺與身邊的人有很大分別,最多也只是畢業成績好壞這一點點的分別而已。在投資路上也好,常識也好,差不多年紀的總不會差得太遠
吧。往後,當定好目標,好好的計劃投資未來,常常去增進知識,日子一路路過,自己在一步步走,漸漸會發現與身邊的人有明顯的分別。
每個人的時間都一樣,無論是怎樣的一個人,不論貧富,不分地位,每個人的一天都只有不多不少的24小時。就好像馬兒與驢子,每天都走路,大家同是走了十年的路,其實所走的路都同樣的長,但走遍大江南北還是原地踏步,這就取決於的的計劃與部署。
今
天我絕不能說是大富大貴,亦不敢說是智慧滿腹,然而,都總算比十年前更能達到身心富足,而且不難看到自己的進步。我經常說,大家可以觀察一下身邊朋友,今
天看看其知識、理念、談吐、財政、工作、心境狀況等,比對一下三幾年前的他,又試試三幾年後比對一下今天的他,你不難發現大多數人狀況可能十年如一日,生
活上不少範疇都總是在原地踏步。
我常打趣地說,男人怕老婆會發達,某些男人可能不是自己懂得去計劃人生,但幾年下來,整個人變得不一樣,事業有成、「四仔」齊全、幸福滿滿,原來身邊多了一位「大師」指點,這總算能令生活得到改善。
如果發現自己這些年的投資行為,贏贏輸輸,財富都沒有好好的累積著,生活與心靈又沒有得到改善,就好像被蒙住了眼睛盲目地繞著磨盤打轉的驢子,是否應該反思一下現在的理念?更好想清楚一個投資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