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從清算邊緣到讓鴻海投資四年賺四倍 正達鍾志明讓蘋果傾心的「透明」祕密

2011-9-29  TWM




一個五十六歲的玻璃廠老闆,能夠讓郭台銘投資他四年賺四倍;讓蘋果甘心掏錢參與他的技術前期開發;更讓Google陣營品牌廠為其技術而傾倒,他是正達國 際董事長——鍾志明。

撰文‧賴筱凡

藍色襯衫、簡單深色牛仔褲,捲起袖子、帶著些許不修邊幅,這個人談起玻璃技術卻如數家珍,更鮮為人知的是,他有本事讓鴻海董事長郭台銘以每股二十元成本入 股,投資四年,現今股價來到八○元之上,賺逾四倍,甚至多數面板廠對擴產踩煞車的時刻,他的擴產計畫卻如期進行,他是正達國際董事長鍾志明。

四川成都富士康廠區裡,正達的成都工廠正在積極趕工,縱使歐美經濟情勢拉警報,筆記型電腦大廠財報大地震,但都不影響到正達的擴產進度。明年二月,這裡將 成為正達供給蘋果iPad系列玻璃的另一個重要生產地,產能全部填滿的話,一個月就能產出六百萬片iPad用的九.七吋玻璃。

正達的玻璃技術與品質,讓鴻海成功綁住蘋果大客戶,更是少數蘋果願意掏錢投資參與前期研發的供應商,但誰能想像七年前,鍾志明一度走到清算公司資產的地 步?

業績成長 擴產進度不煞車八月盛暑,趁著周末有空,鍾志明與正達總經理江嘉斌難得來到苗栗山裡,偷閒,重新回到舊地這天格外有意義,一時興起,兩人還特地拍照留念, 因為努力七年,正達終於要在十月掛牌上市了!

他們誰也沒想到,七年前,他們兩人坐在此處,是為結清資遣費,打算把公司收掉。若不是遇上當年產能不足的勝華,把做不完的諾基亞「減薄」面板訂單委外,正 達早就關門。更不會有後來鴻海副總裁徐牧基找上門,希望正達幫忙生產iPhone觸控面板用的導電玻璃,進而成為關鍵供應商。

「本來以為會大虧的訂單,誰知做完還能大賺三○%。」鍾志明講完都忍不住大笑。談起當年,他一直都不是所謂的「績優生」,高中三年享受青春、大學跟著玩四 年,迄今母校邀他回去座談,他都有些不好意思,「人家是前三名回去演講,我是後面數來三名。」但這並無損於他對創業的熱情。憑著一股「玻璃也可以不一樣」 的念頭,鍾志明選擇了一條異於他父親鍾榮華的路,那就是不賣建築玻璃,改做光學玻璃。

今年一月,是iPad 2籌備進入緊鑼密鼓之時,「客戶一口氣要十萬片(觸控玻璃),但我們只交得出一百片。」(因為iPad 2的玻璃強度要求比iPad強)正達不過是一家隱身苗栗銅鑼工業區的小小玻璃加工廠,當超級大客戶來敲門,且又是大股東鴻海的一級客人,鍾志明硬著頭皮也 要做出來。

挽起袖子,拉著行李箱,鍾志明長駐深圳龍華廠,一待就是半年,為的就是將良率衝到可以量產iPad 2用的觸控玻璃,「從零開始,我們要在最短的時間,衝高良率。」當時iPad 2推出時程已經箭在弦上,鍾志明帶著他的研發團隊,在爐邊守到半夜一、二點,是常有之事。

正因鍾志明帶頭衝,又有厚實技術背景支撐,讓他在最短時間,把良率拉上六成,「看到良率有六○%,打平成本,員工已經很滿足,可是還不夠。」鍾志明很清 楚,其他同業良率多在六至七成,如果正達只能做到六成,並無法贏得蘋果信任,「所以,我對良率的要求,是做到九九%為止。」縱使良率要達九九%是不可能之 事,但鍾志明比誰都明白,想讓蘋果這個超級大客戶買單,沒有九成九的實力,怎能綁住它,甚至蘋果為了布局明年新產品,還掏錢投資參與正達新技術的前期開 發。

「對我來說,做對客戶、做對產品,比什麼都重要。」所以,儘管歐美經濟成長疲軟,終端消費需求前景不明,可是鍾志明的擴產進度沒有半點減速,「大原則很簡 單,你不能等到經濟不好時再cost down(撙節成本),我們平常無時無刻都在cost down,同樣的,你也不能等到景氣回升再擴產。」因此,當所有觸控面板廠都在踩煞車,業績成長出現疲態時,正達八月營收卻仍在創新高,達七.四五億元, 上半年獲利賺進五.○一億元,「原本預估全年要賺五億元的目標,六個月就達陣。」正達財務長林文山說。

立體玻璃狂掃Google陣營然而,鍾志明並不以抓住蘋果一家大客戶為滿。據了解,多數觸控面板廠近來積極投入立體玻璃技術,上自全球最大玻璃廠康寧,下 至觸控龍頭宸鴻,就連正達的競爭強敵藍思科技、富士水晶,無不投注研發資源在立體玻璃技術上。

所謂「立體玻璃」,就是玻璃將擺脫我們現在所習慣的平面形態,玻璃可以有弧度、有曲線,甚至玻璃不只可用來做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的觸控介面,更可以打破 傳統疆界,再往外延伸變機殼。

立體玻璃,就是正達的新祕密武器!

倘若你仔細端詳iPhone 4,便可發現,蘋果早就開啟用玻璃當機殼的先河,但不同之處在於,iPhone 4的玻璃機殼還停留在平面玻璃的階段,「原因很簡單,立體玻璃的良率還太低,就算蘋果想用,也沒辦法。」業界人士透露。

然而,科技進步是與時俱進的,一年前辦不到的事,現在正達辦到了,「我們每二十秒,就能生產一片立體玻璃。」拿著得意之作的立體玻璃,鍾志明興奮之情溢於 言表,「玻璃可以不只是觸控用,機殼也可以用。」對比其他同業用研磨方式做立體玻璃,耗時費工、良率不一,正達在立體玻璃技術上的躍進,成功懾服 Google,連帶Android陣營裡的品牌廠,相繼對立體玻璃技術表達關愛之情。

「如果正達可以用這項技術打入Google陣營,不僅能分散客戶,更奠定正達在玻璃加工業的領先地位。」業內人士分析。

這也難怪,當多數觸控面板廠放慢擴產腳步,唯獨正達持續衝衝衝。讓郭台銘為鴻海業績頭疼之際,還能開玩笑點名,要其他人多與「小鍾」(指鍾志明)學學。原 因無他,就是看上鴻海投資正達四年,股價翻四倍,不只上半年每股稅後純益(EPS)賺進二.五九元,還讓大客戶訂單狂敲。

能有今日成績,鍾志明不敢自滿,「等哪天良率能做到九九% ,才能真的鬆口氣。」

正達

成立:1996年

董事長:鍾志明

總經理:江嘉斌

資本額:23億元

主要業務:生產導電玻璃,減薄、強化等玻璃加工

近三年營收表現:

2009年EPS -1.17元2010年EPS 3.04元2011年上半年EPS 2.59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838

台南鄉下工廠 竟讓鴻海挖角吃癟


2011-9-26  TCW



山上區,在台南三十七個區中人口排名倒數第三,僅七千多人,多數以農工為主。在這偏鄉,一畝畝綠田中央,誕 生一家「台霸」-亞獵士科技。

它生產的東西很小,頂級車輛卻少不了它,包括美利達自行車、法拉利跑車、英國戰車的輪胎上,都使用它的輪圈。每一年,光從山上區生產給世界的輪圈就超過一千萬個,若以直徑二十六吋輪胎為例,足足可繞台灣本島十七圈。

亞獵士科技,是全球自行車鋁合金輪圈產量最大供應商;也是做出全球最輕、僅三百公克鈧合金輪圈的公司,光自 行車部分年營收就超過二十億元。為何一個位於偏鄉的自行車零組件廠,不僅能自創品牌,還受到國際級品牌青睞?

第一招:愛用當地人邀學生回鄉,離職率近零 人才打底,是它從黑手產業蛻變為全球第一的關鍵。 亞獵士董事長陳威謹求才不遺餘力。喜愛用當地人的他,會透過區公所找尋設籍於山上區或鄰近善化的大學畢業生
,一一詢問目前工作狀態,到亞獵士工作的可能性。

台南山上區公所區長陳進文證實,早在十幾年前,亞獵士就透過區公所找當地人回鄉工作,「連聘請一位倉儲都要 大學以上學歷,」他說。

帶人親民是他留才第一步。台灣廠區員工四百人,課長級以上者約五十人,遇到婚喪喜慶,他一定去,如遇國外參 展,也會請總經理代為出席。親民管理讓亞獵士課長級以上離職率近乎零,也幫他成功留下,差點被鴻海挖角的研 發部高階主管。

「我只問一句:過去了,錢比較多以外,你還可以有什麼?」結果,這位主管想了兩天後,決定留下來。 第二招:給表現舞台輪調部門歷練,充分授權 動之以情,固然是人才黏著劑,但沒有成長舞台,出走也是必然。因此,員工不管職銜多高,一律先從現場做起,「只有在現場,才真的學到東西,看到問題,」透過不同部門歷練,墊高專研領域,不讓員工淪為只懂單一知識的「高級作業員」。原先在鍛造廠、機械科系背景的研發人員,會輪調到材料研發部門,反之亦然。

為了建立企業「研發腦袋」,早在創業初期,陳威謹就找大學教授組成顧問群。「顧問提供理論,與現場實務相激 盪,可加速研發速度,」他表示,晚上開會,早上試驗,「兩者合作,問題一天就可以解決。」此模式可以留才,還能育才,「理論在現場獲得實踐,而現場也可以學習新技術,不斷成長,才會想留下來,」他說。

「研發腦厚實,才能拉開競爭距離。」陳威謹強調。目前,在亞獵士碩博士學歷比率約占四百位員工的兩成,光是 六十人的材料事業部中,研發人員也占了一半。一般研發占營收比重則高達三○%左右,是一般中小企業的三倍!

敢於投資研發,以及充分授權、不放過任何一個人才,畫出亞獵士事業第一個成長曲線。 只是,好景不常,曾有「腳踏車王國」之稱的台灣,九○年代末遭中國強力挑戰,出口量由高峰時千萬台,一路暴跌至二○○三年三百三十八萬台,位居產業鏈上的小兵也面臨轉型挑戰。

「沒本事,到中國就只是拚價錢和拚酒而已,」當大家轉向對岸低勞力成本市場時,陳威謹卻選擇往高端技術轉型。人才,成升級引擎自己鍛造材料拿下議價權 轉型突破第一步,他導入豐田汽車生產模式,從體質調整起;接著,他以人才為升級引擎,墊高技術門檻。二○○一年,亞獵士成立材料事業部,直接從國外進口鋁錠,自行熔煉,同時引進航太、材料、化工人才自行調製原料合金配方。「直接掌控配方與鍛造技術,垂直整合中下游,才能保證品質與彈性。」面對企業轉型,陳威謹語重心長。

反映在製程上,速度硬是比別人快了四倍。在輪圈三十二個鑽孔上,其他廠商需要四次工程,亞獵士一次就完成,省四倍時間;鑽孔後,平均七秒裝好輻條,成品就完成了。

輪圈就像泡麵一樣,在一條條生產線中,被「秒殺」產出。「秒殺」間,亞獵士也從價格廝殺的中小企業,轉型成坐上議價桌的高端技術鍛造廠。

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分析師劉文海認為,亞獵士營利模式可當作台灣輪圈公司的典範,「壓低成本比不過大陸,台灣要走高級輪圈的路線才有機會。」換腦袋,也讓亞獵士得以從「小」走向「大」。

今年五月,是亞獵士技術重大突破期,成為亞洲唯一通過德國認證廠商。每個從台南產線出來的 汽、卡車輪圈的強度,都能耐得住四百萬次輪轉測試,是日本認證測試的四倍。技術好自然吸引國際品牌車輛選用,也是亞獵士第二道成長曲線起點。

隨著市場擴大,亞獵士也遇到人才不足關卡。「二十四小時產線不停,今年將招募一百人,才能應付來自歐美與中 國的全球訂單,」陳威謹直言,亞獵士未來兩到三年規畫上市,就是為了吸引人才上門。

「為了找人,年前還去改名,」原名陳朝穎的他,為了求才,日前特別改了新名字:陳威瑾。人力缺口趕不上產能 暴增,對他來說,此刻再也沒有比吸收人才更迫切的事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097

實威國際守穩全球最夯3D繪圖軟體 雲林漁村囝仔讓鴻海、台達電都買單

2012-9-24  TWM



台灣有一家3D繪圖軟體代理商,業績好到各大軟體廠找上門,要它幫忙賣產品,甚至還能打破軟體業限制跨國代理的遊戲規則,讓台商可以一地購買、兩岸使用,連鴻海都指明購買,它是實威國際。

撰文‧翁書婷

鴻海在中國的工廠,一位台灣工程師正專注地設計新款的傳輸線。他設定參數,然後按下一個鍵,螢幕上立即拉出一條曲線,畫完這條線的立體樣貌後,又繼續測試 這條線能承受最大的彎曲斷裂拉力,是否合乎標準。在這座以裝配iPhone、iPad等時尚電子產品著稱的工廠裡,一套當紅的3D繪圖軟體,正是鴻海掌控 產品品質的當關利器之一。

事實上,除了鴻海之外,宏達電、台達電、奇美電等五千家大廠,也都要倚仗這套軟體來生產出合乎客戶要求的品質。這套熱門的3D CAD(電腦輔助設計)繪圖軟體SolidWorks,自然來頭不小,它是由生產幻象兩千戰鬥機而聞名的法國達梭集團旗下公司達梭系統所設計,主要用在消 費性電子、機械、醫療儀器、家具等領域,「全世界有一五○萬人使用我們的軟體,其中最小的才十歲。」達梭系統執行長Bertrand Sicot說,這些使用者借助它來畫出產品的立體樣貌,以及模擬測試產品功能是否完善。

這套去年全球下載次數最多的3D繪圖軟體,彷彿就像一棵搖錢樹;誰掌握了它的代理權,誰就能立於不敗之地。而這項理應由國際軟體大廠掌控通路的熱門產品,為何會由一家沒有驚人名氣的台灣廠商掌握兩岸代理權?

只代理一家 用忠誠換商機「很多人想搶實威的代理權,卻都沒能成功。」一位軟體代理同業點出SolidWorks的熱門程度。已經掌握SolidWorks十六年台灣獨家代理權的實威國際,創辦人兼總經理許泰源自有其一套贏家哲學。

對照其他台灣同業是二至三家代理商共同代理一套繪圖軟體,「實威沒有貳心,我們只專心做一家公司產品,把服務做到最好。」許泰源自信地說。

實威一直是達梭全球四百家代理商中的資優生,不僅長期銷售績效名列全球第五,金融海嘯時期,甚至還逆勢拿下全球第一,「許泰源總是能達成我們設定的目標。」Bertrand Sicot分析。

實威這樣的代理成績,讓其他軟體原廠不斷找上門,希望實威替他們賣產品,然而,許泰源從未動搖過,將這些送上門的錢擋在門外。

不是許泰源傻到將軟體廠捧來的錢往外推,而是他深諳代理商忠誠度比什麼都重要的道理。因此,當○七年達梭系統企圖進軍中國時,幾乎沒有多考慮,第一時間就找上許泰源,「達梭老闆直接問我,給你去上海設點要不要?」許泰源對達梭的忠誠,讓他換得了搶進新市場的機會。

許泰源用忠誠換來走出台灣的機會,看在同業眼中,可是相當眼紅。一般繪圖軟體廠代理遊戲規則裡,都會清楚劃分代理商的權限,台灣代理的產品只能在台灣用,若客戶要在中國區使用繪圖軟體,就得另外向中國區代理商買,否則就要加付授權金。

「台灣市場會越來越飽和,成長性有限,我們也想去中國賣,但原廠並不答應。」一位軟體代理同業主管無奈地說。

雲林漁村出身的王牌業務員然而,實威卻能打破限制,手握台灣、中國兩岸代理權,讓台商可以一地購買、兩地使用,正因實威能跨國代理,立於戰略高地,讓鴻海 主動找上門來,一年內就買了兩百套軟體。「只有我們,才有能力在兩岸六座城市同步開課,教鴻海工程師怎麼使用3D繪圖軟體,這是其他代理商做不到的。」許 泰源點出他多年經營下來的競爭利基。

一九六○年次的許泰源,是個出身雲林漁村的小孩,父母從事水產買賣,家境並不富裕,「三餐不見白飯,只見番薯乾;小時候爺爺拿了一小瓶汽水回家,我趕緊湊上前,卻只能分到小小一口。」許泰源瞇著眼睛,微笑地憶起童年,彷彿所有的辛苦都化為甜美。

因此,當他靠著父母攢下來的錢讀完台灣工業技術學院(現台灣科技大學)機械科,進入當時的大眾電腦當業務員後,他時時刻刻都在警惕自己:「比起小時候的困 苦,現在的苦都不算什麼。」正因家境窮困,讓許泰源跑起業務總比別人勤,「別人周末休息,我是星期六自動加班,與五股、新莊模具廠老闆們應酬、打關係,就 連結婚隔天一早,也沒多休息,就出門見客戶,直到凌晨才回家。」膚色黝黑與鄉下人的質樸,加上科班出身的專業,在在成了許泰源賣軟體的利器,最高紀錄曾一 次賣掉二十二套,替公司賺進一億元業績,成為大眾的王牌業務員。

後來,在一次會議中,許泰源偶然接觸到SolidWroks這款軟體,他訝異地發現,這軟體具有很大的競爭力,不僅可以在微軟作業系統上使用,比起兩百萬元的高階繪圖軟體PRO/E,三十萬元的SolidWroks小而美,又很容易上手。

於是,在友人提議不如一起創業下,許泰源毅然辭掉工作,「我也猶豫過,但想到父親跟我講的話:『只要你有七成把握就可以做,而不是等到有百分百的把握,那 時機會早就沒有了。』」實威過去三年獲利穩健,去年和前年分別交出每股稅後純益(EPS)六.八元與七.五元的亮眼成績單;就算○九年遇到金融海嘯,客戶 下單意願降低,也交出四.九元的好成績,平均毛利率高達六○%。

今年九月實威轉上櫃,從創業到上櫃匆匆十六年,實威一步一腳印扎根台灣、跨足中國,但接下來才是關鍵。面對眾多的投資人,一位基金經理人就不諱言說,「隨著中國代理商規模逐漸增大,實威必須不斷跑在前面,積極耕耘內地或東南亞地區,才是未來主要成長動力。」

許泰源

出生:1960年

現職:實威國際總經理

經歷:大眾電腦、台灣鷹圖、未來趨勢科技學歷:台灣科技大學科技管理所

實威國際(8416)

成立:1996年

資本額:2.32億元

董事長:李建興

總經理:許泰源

主要業務:SolidWorks全系列軟體代理實威近3年營收 (單位:億元)年度 2010 2011 2012上半年營收 4.38 4.83 2.13 淨利 1.49 1.59 0.56 EPS 7.57元 6.84元 2.4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798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