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英雄見慣亦常人 Money Cafe

http://moneycafe-icable.blogspot.com/2011/08/blog-post_31.html

古語有云,浪花淘盡英雄。現實投資市場,亦不知淘盡多少英雄。

昨日英雄,今日要為失敗而痛楚,格羅斯把酒垂睙,安東尼波頓因為強勢復出挫敗,去意已決。

約翰保爾森舊年意氣風發,晉身全球最賺錢對沖基金,今年卻徬惶無助,回報大跌四成。

英雄落得如此下場,本著賺錢唔係新聞,輸錢先係新聞,媒體會大寫特寫。但海嘯後三年,有幾多投資者真正睇準市況,會一帆風順?

投資老手,星級操盤人,掌握比人地多?訊息,有散戶無?網絡,有唔少人渴求?資本實力。

八月一役,大輸特輸,證明大戶都係人,從好方面諗,做小投資者,更應該加把勁。

事後孔明,輸錢總有野可以賴。

傳統,大戶係最聰明,最掌握市況。英國金融時報亦問、點解佢地表現咁差?

結論係宏觀經濟環境無人預計到。

以約翰保爾森為例,佢今年賭通脹大升,軍師原來係格林斯潘,而睇錯宏觀經濟,亦唔止佢一個。
?緊係點,唔少高手都話,唔知。但投資高手失準,唔只係八月發生,過去三年,真係跑贏標普5百既股票基金,原來只得三分之一。
但大戶風格有個好處,就係有錯就認,債券大王做得到。
繼續信自己眼光,不為市況所動,波頓亦有咁既本事。但點解輸成咁,就係人,根本預測唔到經濟。
金融時報亦都提到,八月贏既贏得唔開心、輸亦輸得令人不服氣。
因為經濟呢三年?,可能全部係假。大量印鈔,有假增長,假通脹,總之連聯儲局經濟預測都錯曬,做大戶對客戶,已經有「擋箭牌」。
比幾年前,依家環境更複離。亞洲區通脹千真萬確,歐美通脹、定通縮仍然無定論。
如果大家無記錯,幾次大通脹前,其實都埋下告別英雄觸發點。
事關,通脹可怕,抗通脹勝於一切。任何回報高?投資,都吸引資金無數。
最後,亦因為咁可能把關不足,或錯估形勢,最後輸錢。
債王,賺錢之神,股神故事忠告我地,大戶未必一定贏。星級投資者仍然實力有餘,但用毛主席一句,俱往已,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即係,你今日有本事賺到錢,咪係英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367

澳離岸難民營爆駭人真相:虐童、性侵司空見慣

8月10日,英國《衛報》發布了2000多份有關瑙魯難民庇護所的泄露報告,多達8000多頁的文件前所未有地向世人展示了澳大利亞政府拘留的這些難民所遭受的種種毆打、性侵、自殘、虐待兒童和非人生活條件等令人震驚的情況。

虐童事件超過半數

自2005年起,南太平洋島國瑙魯共和國接受澳大利亞政府的援助,作為回報,瑙魯建立一個拘留中心處理那些非法進入澳大利亞的難民。該難民拘留中心曾在陸克文當政時關閉,之後於2012年重新投入使用。

據《衛報》對這些文件進行的分析,兒童在報告中占據了極大比重。總計2116份報告中,超過半數,約1086個事件牽涉到兒童,而報告所覆蓋的時間段內(2013年5月~2015年10月),生活在瑙魯拘留所的兒童僅占總人數的18%。

從報告中可以看到警衛扇孩子耳光、抓住孩子威脅要殺了他等種種虐童事件。2014年9月,有一名教師報告稱,一名年輕的教職幫手要求將淋浴時間從2分鐘延長到4分鐘,男警衛提條件說,如果能有點兒身體上的好處,他就答應。小姑娘並沒有說這事後來到底有沒有發生。

報告中還記錄了一些精神上飽受創傷的孩子令人心痛的行為。2014年9月,一個女孩兒將自己的嘴唇縫了起來,一名警衛見到她後開始嘲笑她;同年7月,一名不到10歲的女童脫光衣服,邀請一群成年人性侵自己。

報告中總共有7起性侵兒童事件、59起毆打兒童事件、30起兒童自殘和159起兒童威脅自殘事件。

報告中還記錄了一些極端絕望的行為。2015年10月,當一名懷孕婦女被告知她只能在瑙魯生產,她焦躁不安地留下了眼淚:“我要把孩子交給澳大利亞撫養。”她懇求說,“我不想在瑙魯的醫院或是這個骯臟的環境中生下孩子。”

澳難民政策遭譴責

這些文件提出了一個嚴肅的問題:作為澳大利亞接受難民的兩個離岸拘留所之一的瑙魯是如何報告信息的?被拘留在這座小島上的兒童和成人所面臨的風險應該得到密切關註。澳大利亞政府顯然未能對這些足以引起警惕的信號和種種性侵指控作出應對。

瑙魯是世界上最小的島國,面積只有24平方公里,人口不超過1萬人。澳大利亞向瑙魯政府提供物資援助,並從該國采購服務。據6月底的最新官方統計數字,目前瑙魯難民拘留所中生活著442人,其中338名為男性、55名為女性和49名為兒童。澳大利亞的另一個離岸難民拘留所位於巴布亞新幾內亞的馬努斯島,那里生活著854人,全部為男性。每年,澳大利亞納稅人要為這兩處離岸難民拘留所掏出12億美元。

和歐洲相比,想要登陸澳大利亞的難民數量微乎其微。但澳大利亞法律規定,任何在海上被截獲的難民都要被送到瑙魯或馬努斯島,並永遠不得定居在澳大利亞。澳大利亞這兩處封閉的難民營,以及對非法乘船抵達澳大利亞難民的強硬移民政策,受到了聯合國的廣泛批評。

澳大利亞政府表示,正在證實這些報告是否已經交由瑙魯警方處理。“值得指出的重要一點是,報告中的許多事件都只是未經證實的指控。”澳大利亞移民部門一名女發言人如是表示。

一些同情難民的人士表示,泄露的報告表明,澳大利亞離岸拘留所政策必須馬上終止,必須給予那些尋求避難的人醫藥和心理上的支持。“從這些文件,以及我們自己的研究來看,有一點很清楚,那就是,由於在瑙魯所受到的遭遇,許多人已經被推到身體和精神崩潰的邊緣。”大赦國際組織(Amnesty International)一名工作人員這樣表示。

“瑙魯文件”此前已經引起了多個國際組織和人權機構的高度關註。10日,聯合國難民署在一份聲明中表達了“嚴重關切”呼籲當局迅速制定應對方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9963

見慣屍體百無禁忌陳sir唔當差搞殯儀

1 : GS(14)@2016-12-01 00:01:30

陳sir從事殯葬業已有十多年。



生死乃自然循環,人皆總要面對,但中國人視死亡為忌諱,盡可能避而遠之。殯葬業更加予人灰暗、陰森的印象,未經歷過親人離世的外行人,基本上無法理解他們的運作。《蘋果動搞作》特意專訪長生店老行尊,嘗試揭開殯葬業的神秘面紗。 記者:倩宜、馮國康 攝影:馮峰、Neo



接到工作後,陳sir首要的是跟主家洽談喪禮細節。

定好細節,便要於通勝擇吉日。

棺木大致分中、西兩種,圖中為西式款式。

在紅磡的某角落,是普通人甚少踏足之地。除了幾間大型殯儀館外,還有大大小小的長生店林立,當中有售賣棺木,亦有提供殯葬服務。受訪者陳sir,是退休警員,現為長生店老闆之一,從事殯葬業已有十多個年頭,見盡生離死別。「因為我以前(當差時)有接觸過(屍體),對殯葬業也有點認識。朋友從事這行業,他們知道我對這行不抗拒,便帶了我入行。」殯葬業可算是最接近靈界的職業,問陳sir這十多年可有遇上奇怪事件?他說:「或者我本身有宗教信仰,暫時也未遇上這些事。有一點要記着,這位先人不是我害死的,我是替他辦理後事,心裏自然舒服一點。」提到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死者是謀殺案的遇害者,陳sir:「殺死佢係一個神經唔正常嘅,但香港警方都當係謀殺案。」



中式棺木多數會繪上金錢、福、仙鶴等圖案。

先人遺體火後,可選擇不同的骨灰盅來擺放骨灰,圖為麻石經文盅。

說到日常業務,陳sir笑稱自己有點像「agent」,主家要求甚麼,他們便供應,並提供「一條龍」服務。「我們會先問主家想如何處理,帶他看看棺木或壽衣,之後租禮堂,再安排儀式。上山都會做,火葬完的骨灰也會運返公司。」香港人口老化,每日平均大約有120人死亡,不少年輕人認為殯儀業前景可觀,紛紛入行。陳sir認為入行條件沒甚特別:「正式(入行)沒甚麼條件,看你對這行業會否膽怯。其實跟各行各業一樣,都必需要經驗累積,不能一步登天。」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1130/1984956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7672

【考考你】品牌Logo記憶測試 越見慣見熟越易畫錯?

1 : GS(14)@2017-10-30 00:53:44

Richael(右)和Rio剛喝完Starbucks,卻記不起該Logo如何畫。



全新旅遊專頁,即like籽想旅行:https://fb.com/travel.appleseed最近有外國網站signs.com挑選多個為人熟悉的品牌Logo做測試,要求受訪者把Logo即時畫出來,豈料大部份人都畫錯。於是記者決定街頭實測一下香港人,結果發現大部份參加者亦難以正確地畫出品牌Logo,雖然平日見慣見熟,但還是會執筆忘Logo,到底是甚麼原因?



整合心理治療師方婷解釋指:「這現象稱為automatic process,我們以為自己見習慣見熟的Logo,其實因為無意識去記住,所以當我們想畫出來的時候,只會得到一個主觀概念的印象。」即是說,其實logo主要是想幫我們辨別那地方是否有我們感興趣的東西,而不是我們有興趣記住的主題,所以一般人都不會特意去記Logo。



Demi用iPhone,卻以為apple的品牌Logo是白色。

阿萍聲稱自己在Nike工作,但測試結果顯示…嗯,看來她是adidas的fans。

整合心理治療師方婷稱這現象為automatic process,Logo並不是人們有興趣記住的主題。

記者:莊芷君攝影:鄭明川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71028/2019680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47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