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賣天氣的生意 八年營收翻五十倍

2012-10-22  TCW




天氣可以買賣嗎?

在氣候變遷年代,雷電風雨、酷熱寒冬都成為最夯商品。芝加哥期貨交易市場裡,每年天氣衍生性商品(weather derivatives)的交易額超過三百億美元,買家以全球四十二個主要城市的天氣下注,由老天爺做莊對賭,並倚賴總數超過五百家的氣象公司做分析諮 詢。包括農牧、能源、交通,甚至旅遊休閒等天氣敏感產業,都要藉著這類商品來避險。

看到市場需求氣象局只能做大範圍預測

在台灣,天氣金融商品還是玩家禁區,但唯一一家、由中廣《氣象達人》主持人彭啟明成立的天氣風險管理開發公司,營業額已從二○○四年成立之初不到一百萬元,到今年預估的五千萬元,八年成長五十倍,錢途相當看好。

「台灣是世界銀行評估的自然災害高風險區,無論災害暴露面積或可能受災人口比例,都高居世界第一,」彭啟明指出,光是二○○九年八月莫拉克颱風,直接災損 即達新台幣九百零五億元,美國也有學者以二○○八年十一種大型產業為標的,估算出約有四千八百五十億美元的企業營收和天氣變動高度相關,在GDP占比高達 三.四%。

然而,近年國人的風險意識雖有提高,但每逢暴雨颱風,還是只能「大家一起看電視,一起恐慌,」彭啟明形容。探究原因,「台灣缺了『民間』這一塊,」中央氣 象局只能做全國範圍的大尺度預報,但各地地形與天氣條件差異極大,例如光台中市,就有山、海、屯三種氣候分區,同樣在颱風環流籠罩範圍內,三者受災情形可 能完全不同。

「日本根本沒有『放颱風假』這回事,只要電車有開就要上班;至於學生則授權學校自行決定,」彭啟明建議,颱風假不該一放一整個縣市,更不該一放一整天;但要做到這一點,縣市決策者必須有細緻的氣象服務做後盾才行。

提供防災資料讓颱風期間公路零死亡率

再以公路總局專案為例,去年天氣風險公司進駐後,每天就當天全台各路段的雨量、風向、風速等做彙報,一旦判斷有危險,就建議進行預警性封路。最驚險的一 次,就是二○一一年十月,奈格颱風與東北季風共伴效應期間,蘇花公路早上八點封閉,沒多久山洪爆發,要不是封路,極可能重演前一年梅姬颱風傷亡慘重的覆 轍。

「蘇花公路一封閉,山區蔬果就運不出來,公路總局壓力大,我們同仁壓力更大,」彭啟明說,經過一年合作,颱風期間的公路死亡率成功降到零,所以最近他們已拿到新約。

預警式封路,最後真正發生災害的機率有多高?「平均約三六%吧,」彭啟明表示,這個比率看似不高,但已和美國職棒大聯盟打擊王鈴木一朗年度生平最高紀錄 (打擊率○.三七二)相去不遠。「氣象預報是容許道歉的,」他說,氣象預報就和經濟預測一樣,必須隨時依最新資訊做微調,很難一步到位。

跨入商業服務拍外景、賽鴿全都找上門

防災之外,林林總總的商業服務,無論是賽鴿、養殖業防寒害、私人戶外婚宴、廣告公司拍外景、公關公司大型遊艇派對、協助成衣業或家電業做銷售分析與進貨量預估,彭啟明都來者不拒。

和天氣風險管理公司有多年合作的達達影視製片劉醇彬表示,拍廣告外景,一次出機至少三十五萬元起跳,一般合約容許在出通告前八小時做最後確認,他們會依據 該公司提供的拍片地點做每小時預報,若建議取消通告,他們多半會採納,以減少損失。問他,提供的預報準嗎?「準確率有七到八成吧。」劉醇彬說,山區拍片, 天氣說變就變,但還沒碰過「預報是晴天,結果下雨不能出機。」再說一次收費僅二千五百元,花小錢買心安,他覺得很OK。

天氣保險,是公認為最有潛力的,可惜卻一直做不起來。目前全台灣唯一還有賣「天氣險」保單的富邦產險資深協理林承斌指出,他們雖已推動多年,但幾乎沒有市 場,今年保單不到五張,保費收入約四十萬元。不過他對長期合作的彭啟明倒很肯定,「他們非常專業,對我們抓費率很有幫助。」

或許是天氣險費率較一般保險高(約為保額的五%到三○%),一般企業寧可看天吃飯,也捨不得花這筆錢。例如遊樂園若碰到冬天太冷,或寒暑假下雨太多,天氣險連「預期收入」的損失都賠付,但仍然乏人問津。

做為唯一民間氣象公司,還有全台十五張「氣象預報證照」中的七張,外界常會好奇,如果和中央氣象局做預報PK賽,兩者誰會勝出?「應該是互有輸贏吧,」在 氣象局任職十五年,放棄公務員年資轉戰來此的氣象環資部總監賈新興表示,民間不必和氣象局鬥高下,只要專注開發氣象局不會去做的差異化服務,就可以有自己 的一片天。

中國文化大學大氣科學系副教授兼主任曾鴻陽指出,台灣市場太小,客製化天氣產品種類又太分歧,經濟規模都很小,恐怕連開發成本都不夠,想用天氣來獲利,有 其難度。再說,目前民間氣象公司就這麼一家,「沒有交流也沒有競爭,太孤單了!」曾鴻陽說,天氣絕對是一門好生意,能不能找到慧眼識英雄的人,得等待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016

一年翻五倍!小米新一輪融資估值或達500億美元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215

屏幕快照 2014-11-04 上午9.35.13

僅僅過去一年零兩個月,小米公司的估值已經翻了五倍?

彭博新聞社引述知情人士透露,小米公司正在展開新一輪融資談判,對該公司的估值大約在400億至500億美元之間。

上述知情人士稱,此輪融資談判仍處於初級階段,尚未達成任何實質性協議。

小米發言人拒絕對此置評。

小米公司此前於2013年8月以100億美元的估值完成了上一輪融資。

從2011年推出首部智能手機以來,小米公司發展迅猛,目前已經將產品推向了新加坡和印度。這一國際化擴張計劃加上小米4和紅米智能手機的旺銷,共同幫助該公司躋身全球頂級手機廠商之列。

對比來看,現在小米的估值已經超過索尼和聯想等老牌亞洲電子公司。索尼估值為210億美元,聯想為160億美元。  

另外,彭博社引述知情人士透露,小米股東DST Systems可能參與本輪融資。小米的估值也將因此超過Uber和Snapchat,這兩家公司的最新估值分別為170億和100億美元。  

DST發言人尚未作出回應。

小米公司CEO雷軍去年9月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小米五年內不會上市。根據美國市場研究公司IDC 10月29日發布的報告,小米的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已經較去年同期的560萬部增長兩倍多,達到1730萬部。其同期的市場份額也從2.1%增長到5.3%,同比翻了一番多。 雷軍的目標是在明年將銷量提升4倍,達到1億部。小米2013年的出貨量約為1870萬部。

根據IDC的數據,小米今年第三季度首次躋身全球三大智能手機廠商之列,僅次於韓國的三星電子和美國的蘋果公司。 

此前華爾街見聞曾介紹,小米首次面向海外發行的10億美元三年期債券受到了29家銀行的瘋搶。此次債券發行於上周結束,購買債券的銀行包括德意誌銀行、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瑞信、高盛等。

小米此次發債吸引的銀行數量已經超過了阿里巴巴。在2013年4月80億美元的債券融資中,阿里巴巴一共吸引了22家銀行。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7689

中金所新規扼制日內投機:保證金翻倍和手續費翻五倍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8/4676967.html

中金所新規扼制日內投機:保證金翻倍和手續費翻五倍

一財網 婁敏 2015-08-25 20:24:00

今日晚間,中金所宣布將逐步提高各股指期貨合約的交易保證金,其中滬深300和上證50合約將由目前的10%提高至本周五的20%,中證500的買入開倉保證金做同樣調整

對於中金所的再度出手,業界人士反映在預料之中且有其合理性。

今日晚間,中金所宣布將逐步提高各股指期貨合約的交易保證金,其中滬深300和上證50合約將由目前的10%提高至本周五的20%,中證500的買入開倉保證金做同樣調整。

“其實我們收盤後就有在微信群里討論,中金所盤後是否會有舉措。”恒泰期貨首席經濟學家江明德接受采訪時表示,“因為根據新的風險管理辦法,連續兩個交易日跌停板,交易所就有權采取風險控制措施,可以說晚上的公告是在預期之內的。”

“可以說這是監管逐步成熟的標誌。回想次貸危機的時候,那時候商品期貨里滬銅曾經有過強制平倉,意思就是連續三個跌停板後,你只要單子掛在跌停價上即使沒有成交,交易所也會盤後安排多空平倉,防止了不利一方的投資者爆倉穿倉。試想沒有強制平倉制度的話,不利的一方想認輸出局但出不去,極端行情下就很容易爆倉穿倉。”江明德表示。

在其看來,如今中金所的再度出手顯示期貨市場的風險管理措施正逐步完善,提高保證金的措施是新的風險管理辦法的合理舉動。在另一券商衍生品負責人李一看來,上述舉措也實屬合理,可以減少高頻交易和投機者的交易。在此前期指連續大跌時,其表示投機資金曾主導市場走勢,套利資金的力量微乎其微。

根據中金所最新規定,各股指期貨的保證金並非一步到位的提高比例,而是分三日逐步提高:明日先行提高2%,周四再行提高3%,本周五最終提高5%至20%。

值得註意的是,上述新規對滬深300及上證50股指期貨的多空雙方采取了無差別待遇,即無論買方開倉抑或賣方開倉,均要交納更高的保證金比例。而中證500股指期貨合約由於賣方開倉已經先行提高至30%,此次買方開倉保證金比例提高到20%後,雙方仍存在一定的差別待遇。

初次之外,在手續費方面中金所繼之前的差異化收費後再度做出調整。自明日起,滬深300、上證50及中證500股指期貨合約的“平今倉交易”手續費標準將調整為成交金額的萬分之一點一五,與之前萬分之零點二三的相比上漲了四倍。

面對翻番的保證金要求和五倍的手續費,日內投機為主的投資者無論多空,將被迫進行“相機抉擇”。

編輯:王樂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797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