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合創投創始合夥人、知名早期投資人王嘯要把創業的本質引向“創造價值”。
來源:MC創投夢工廠
作者:李陽、邱恒明
如今,多少人在說,回歸商業的本質回歸到關註現金流,關註商業利潤的創業中來。
但,這並不夠。
寒冬,考驗的是活法,如何堅持活著。但對創業者更殘酷的拷問是:你有沒有想過,是否有必要活著,你創造的價值到底有幾何!
莫指責創業虛誇數據滿天飛,有多少是投資人的默許、縱容、幫腔。王嘯強調說:投資不是比吹泡泡,商業的本質是創造價值。“對於不創造價值的項目我沒有耐心”。
王嘯是36氪的天使投資人,2011年專職於早期投資,比起同行,九合創投顯得有些“低調”,王嘯坦言自己不太關註新聞曝光,但本質在於,他認為投資是長跑,“5年之後再來看看我們的投資成果吧”,王嘯信心滿滿地回應。
工程師的專註,文人的遐想,不斷突破邊界的實踐,九合創投創始合夥人、知名早期投資人王嘯要把創業的本質引向“創造價值”。
科技與人文的結合
看長期的能力,要看到商業的大勢是什麽,要不斷突破邊界。無疑,人文與商業的結合,科技與商業融合,這些就是大勢所趨。王嘯正努力搭建著屬於他的舞臺,一個工程師的信念,一個工程師作為投資人的實踐,正逐漸綻放出絢麗的光彩。
距北京90公里的沙漠上,“九大行星”為主題的舞臺之中,電子音樂讓人感受如夢如幻的反重力之旅;舞臺之外,極客們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領,用VR/AR體驗、機器人和智能硬件刷新樂迷的感官體驗。
2016年9月3日-4日的懷來“2016 MTA天漠音樂節”上,聚集了眾多黑科技和電音歌手。
“MTA”意為“音樂、科技、藝術(Music, Technology and Art)”,九合創投是這次音樂節的主辦方,舞臺上,王嘯分享的主題是:尋找科技和人文的結合點。
音樂不僅讓人聯想到未來事物,也寄托著人們對於未來的美好向往。技術與藝術融合散發的科技美是王嘯所向往的,也是他認為的商業未來。
“科技改變人的生活狀態,從另外一個維度看,人文則是對社會人群提供有價值的東西。九合創投的理念和定位是在科技跟人文交叉的地方來做投資,既具有科技的創造能力,同時擁有人文情懷或者說真正改變某些東西的能力。”如今已是不惑之年的王嘯直言:“中國的創業者和投資人應該更有理想和情懷。如果只是一味追求金錢,那我們商業只能給社會帶來負能量。”
無人機項目迅蟻是九合創投的投資項目之一,王嘯與迅蟻CEO章磊經常互動。章磊是半個動物學家了,曾去過全球各地觀看各種各樣的動物。有一次,王嘯問章磊:“結合你自己的特點,如果把你比作一種動物,那會是什麽?”章磊認真思考了這個問題,三天後他回答說:還覺得是人,“物競天擇是自然法則,是我們需要遵循和敬畏的。希望能夠改變世界,讓世界變得更好,並且能夠有實施的能力,這就是人與動物的不同。”
“2016 MTA天漠音樂節”是一個大Party,3個舞臺,50余組音樂人,成員來自美國、英國、挪威、以色列、中國臺灣等十多個國家(地區),他們帶來了以電子音樂Live為主旋律的新鮮音樂。舞臺的一側是一塊占地近900平米的科技樂園,在這里展覽著各式各樣的黑科技,大咖雲集的“科技x音樂”論壇是另一場智慧盛宴。
王嘯坦言,音樂節的最終效果還有不少遺憾之處,但它所傳遞的意義是深遠的,“商業社會關系氛圍濃厚的今天,人文可以調節人際關系。在中國,長期缺乏科技圈與藝術圈的交流,而科技與藝術的碰撞才能產生新的可能性。我希望MTA天漠音樂節是科技圈與藝術圈的一個大Party。跨界而生是科技和藝術的真正價值。”
工程師王嘯
活著、如何活著、為什麽活著,是一個人文話題。
王嘯認為自己骨子里還是工程師。以前做工程師,寫代碼實現工具自動化,現在作為投資人,他幫助有價值的企業成長。
王嘯是百度的早期員工,“百度七劍客”之一,他的從業經歷就是中國互聯網演進進程的一部縮影。從百度第一代搜索引擎search部分的程序編寫,到牽頭成立百度第一代移動互聯網項目;再到離開百度成立九合創投投資移動互聯網項目,王嘯認為自己保留了工程師那單純簡單的理想,始終在做長期有價值的事情。
1999年12月,即將從北郵畢業的王嘯,在論壇上看到了百度招聘工程師的信息。他回憶,當時自己並不知道搜索引擎是什麽,也不敢肯定百度未來能否做下去;唯一讓他肯定的是互聯網是未來趨勢。投身互聯網是他堅定的想法,後來見到創始人李彥宏,他感受到李彥宏是一位真才實學且有能力做事的人。
有意思的是,創業初期的百度在北大資源賓館辦公時的一次會議中,王嘯的腦海中突然出現了一幕場景:“突然舞臺明亮起來,李彥宏在臺上侃侃而談,臺下熙熙攘攘,坐滿的百度員工在認真投入的聽講。”王嘯當時仿佛感受到,互聯網科技的未來霞光無限。
“我說這些可能大家不一定信,創業初期腦海中的那個幻象在百度五周年年會上,真真切切地發生了”。
“您當時有什麽感受?”
“沒有什麽特別的,我是一個比較理性的人。”
作為一名211院校碩士研究生,王嘯放棄了如日中天的電信行業和能夠在京落戶的機會,沖進了前途未蔔的互聯網浪潮中,王嘯加入到百度創始團隊,也就有了後來廣為流傳的“百度七劍客”之一的榮耀。
“編程編到不知道吃喝,不知道時間,但是產出效果特別好,沒有累的感覺,蠻有成就感的”。講起當年編程序的日子,王嘯臉上依舊沒有任何表情,好像這些是發生在別人身上的故事。
王嘯認為,年輕人是最應該冒險的群體,他們所付出的代價無非就是吃、住的費用。“在北京一個月開銷3000元人民幣足矣。”在做天使投資人之後,這種傾向性在他身上表現的更為明顯。“連續創業的創業者成功概率高。年輕人對於新細分領域的敏感度和創業方向容錯性會更強,所以,我個人更喜歡投資年輕的創業者。”他投資的36氪創始人劉成城,是1988年生人,當年投資這個項目時,劉成城不到25周歲。
2000年中國第一批互聯網企業崛起的年代。王嘯選擇加入百度,從此開辟了他與互聯網科技結緣的職業生涯。參與百度第一代搜索引擎研發;帶隊百度企業搜索事業部;組建無線事業部,牽頭立項移動互聯網相關的多個項目,王嘯在百度經歷了技術、業務和管理等各種崗位。
在百度長時期從事技術工作的王嘯告訴記者:“無論身份如何轉換,我本身骨子里依舊是一個工程師。這份堅持,源於用技術推動社會進步的向往。誠然,商業社會有赤裸裸的金錢關系和商業關系,但在文明社會上構建出來一些更加有人文的、有價值的、科技型的公司,才是九合創投的追求。”
有資本的支撐,能讓這些創新項目活下來、活得好。幾乎沒有投資過遊戲項目的王嘯解釋說,我們希望投資的是創新且具有差異化的東西。“商業的本質在於創造價值。只要你擁有社會價值,商業價值就會隨之產生。我不在意一個項目短期內能不能盈利,更關註它所能產生的社會價值。”在資本寒冬延續,融資壓力巨大的2016年。王嘯在6月召開的九合創投年會上,建議創始人做時間的朋友,多些耐心專註事業,爭取在5年之後,帶給社會積極的影響。
工程師是理想與現實的連接者,是商業與人文結合的實踐者。近半個世紀以來,實踐著人文情懷的計算機工程師領袖,成為了這個世界的改變者和引領者。沃茲尼亞克將個人電腦帶入尋常家庭,喬布斯重塑了整個手機行業,佩奇和布林正用無人駕駛技術重新定義著汽車,埃隆·馬斯克開啟了民營太空時代……
不管是通過創業,還是通過早期投資來支持創業者,從這些商界榜樣中,我們似乎能看到王嘯的標桿和野心。
商業洞察力與多領域融合
王嘯的商業洞察力是他做投資和選擇職業發展路徑的基礎,這些洞察力源自於他的好奇心、深度思考、多領域的融合能力。
加入百度是他看好互聯網未來發展趨勢;轉型做投資人是他認定移動互聯網將成為下一個爆發的風口。
在北京郵電大學上學時,王嘯課外閱讀最少的是計算機類圖書,最多的則是人文社科方面的書籍。也許是受益於人文對他思維的影響,他堅持在人文與科技交叉處做投資。他還建議,創業者知識體系應該包含專業技能、產業知識和哲學等諸多領域。
聽電子音樂、看二次元漫畫、看電影、堅持每周踢足球、還愛打高爾夫……王嘯的生活里,總是充滿著新奇和活力,他總在主動接受和認知流行事物。
談及對商業趨勢的判斷,及為何做出離開百度的選擇,王嘯看似開玩笑卻異常自信地說:“我知道移動互聯網時代一定會發生,我也願意相信。”對於未來,或者更確切的說,對於他所追求的理想,他毫不吝嗇自己的精力,也從不給自己設限,甚至甘願冒險一搏。
2010年,以蘋果為代表的智能手機開始活躍在人們的視野中,4G網絡呼之欲出,“從邏輯上就可以推出來,移動互聯網時代即將來臨。”對大趨勢研判之後,王嘯總想折騰出什麽動靜來。他,決定轉行做投資人。“只要不是太笨,拿點錢出來撒些種子,還是有機會賭中的。”
“天使投資是一個賭概率的事件。”王嘯在多個場合都發表過類似觀點。但他又說,“雞蛋放在不同籃子里”,將錢平均投資,年年投出一定資金的方法很可能最後效果並不理想。做投資6年以來,他已看過上萬個項目,加之十年在百度做技術和產品的經驗,他總能根據以往累積的經驗判斷出創業項目的“人、事”是否有成功機會。
“聽起來比較主觀,但結果是可以通過事實驗證出來的。”據王嘯介紹,九合創投總計投資項目數量有200余個,投資金額已達3億人民幣,其中20余家公司估值已超過10億,進入B輪融資的項目幾乎占比40%。
王嘯離開百度的5年時間,中國創投行業早已發生翻天覆地的新變化。以BAT為代表的各大公司前赴後繼的借助資本力量跑馬圈地。以技術見長的百度也在奮力猛追。在這風雲變幻的5年時間,九合創投已募集到了第三期基金。王嘯說,九合的收益率遠遠高過行業的平均水平。偶爾與李彥宏一起吃飯,看見王嘯在投資圈里的成績,李彥宏有些驚訝,並對他贊許有加。
速度與耐心
投資人與創業者的勾兌,對短期快速利益的追逐,讓獨角獸成為了創投圈內的新泡沫。王嘯在公開場合直言不諱,勸誡業內人士要有耐心追逐長期價值,讓企業健康發展。
早期項目要有較快的成長速度,而創造出有差異的價值,又要有足夠的耐心。速度與耐心不是事物的兩面,它們相輔相成。
1999年,百度獲得Peninsula Capital的120萬元投資。2000年加入百度時,王嘯便對天使投資有了最初的理解。“天使投資對於創業者,對於整個商業環境都是有價值的行業。”
截止目前的不完全統計,自李克強總理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以來,中國天使機構的已達3千家。2014年,王嘯在一次公開場合上表示,不久的將來,會有很多人加入到天使投資領域。“中國的天使投資機構和A輪機構的天使化是顯而易見的趨勢。對天使投資來講,還是要專註於自己的人脈圈、專註於自己的領域進行挖掘深度的項目,才能比較好地去跟這些機構的天使化進行一定的競爭和競合。”天使投資人們擁有不同的從業經驗,會產生各自特點。同時,他也強調有自己的判斷邏輯和思考能力是天使投資人必備的能力。除此之外,耐心的等待和足夠的包容心也是天使投資人所需要的品質。
創業這路上,九死一生,成功概率更是在萬分之幾。創業者拿了投資人的錢,是不是就需要在某種程度上讓渡出一定的權利?這個問題長期橫亙在雙方之間。在形容投資人與創業者之間的關系時,“導師、朋友、合夥人”,似乎任何一種形容都不太合適。身為人父的王嘯說:“創業公司猶如新生嬰兒,稚嫩的生命總是需要呵護。我也尊重每個個體的天性,如果遇到不好的地方,最好是想辦法引導而不是強行改變。”在看到創業公司取得成長時,他也總能感覺到這來之不易的欣喜。
當然,讓投資人耐心做好投後的前提是創業項目要跑出一定的速度。美國著名孵化器YC培訓出來的公司,要求創業公司每周要增長7%以上。早期投資,相較於收入,投資人更看重的是其在市場中的占有率。“所以,速度尤為重要,也許只是時間上差距半年左右,足以決定一家創業公司的生死存亡。”只有保持市場敏感度,才能準確判斷時機。否則,隨波逐流的投資人只落得“錢不少花、事辦不成”的境地。
早期項目要有較快的成長速度,而創造出有差異的價值,又要有足夠的耐心。速度與耐心不是事物的兩面,它們相輔相成。
在百度工作了11年的王嘯認為,自己有足夠耐心和洞見支撐他的宏觀視野,投出真正具有長遠價值的項目。“互聯網的下一代便是智能互聯網”。坐在寫字桌對面的王嘯,認真的回答著記者的提問,即使對每個問題都不會用太多語言表述,但三言兩語中總能說到關鍵環節。
有意思的一個小插曲:在事業上,步步踏在點上,比別人快半拍的王嘯,生活中的步伐卻比同學朋友慢半拍。“我在生活中的環節總是晚別人幾年。”
名與實的較量
我們早已聽慣了做七說十,甚至只做到1分就說成10分,看慣了滿天飛的公關稿件。當創投機構忙著塑造品牌時,王嘯說他希望一步一個腳印,穩紮穩打不斷鞏固自己的方法論。
王嘯坦言總擔心自己落伍:“年輕人喜歡聽電子音樂,我就在網易音樂上找各種電子音樂來聽;他們喜歡二次元漫畫,我也來看看其中有什麽新奇之處,最近我們想投二次元項目。我也順便跟著欣賞下年輕人喜歡的東西。”
順著他的眼光,深色書桌上的一角,有兩本封面色彩鮮明的書籍。他順手將它們拿起展示給記者看,原來是兩本漫畫書,開本比普通書小許多。“大家都說漫畫是給青少年看的,其實是自我設定。自己給自己心理暗示這個東西是可以接受的,那就會破除心理障礙。我看了漫畫之後覺得,它還是有許多內涵在其中的。流行的事物總是有其原因的。”
早在求學期間,王嘯就已認清只有商業的道路適合自己。“表里不一的角色,我是永遠做不來的。”面對近兩年來,創投圈內出現的虛報估值,創業做假數據等現象。王嘯在近日的公開演講中,一針見血的指出,“獨角獸的文化業已經給我們帶來了不良影響——投資人和創業者,凡事都找最快的方式。”
王嘯與徐小平、陳科屹、吳世春和黃明明稱為“A5”,即Angle 5,他們幾乎代表了早期投資行業的半壁江山。王嘯的九合創投團隊相比一般機構稍微大一點,一共有十三四個人。“國內的天使投資仍然處在一個藍海期,市場遠沒有飽和。與美國投資環境相比,國內天使投資機構並不充足。從長久來講,投資機構逐漸做大也是一個做品牌的過程,2016年王嘯在梳理九合創投的品牌,並提供更多的投後服務。”
務實的精神,始終讓王嘯掌控著收益與心理的平衡點。他在看項目時,尤其看重創始人初心。“為什麽有些大公司能夠做出來,我覺得核心的原點就跟宇宙大爆炸時候的起點一樣,是創始人內心的驅動力和他的精神動能。”
搖滾青年、曾擔任過《滾石》中文版執行主編的李宏傑是“MTA天漠音樂節”的主要執行與策劃者之一,他也是王嘯投資的中國為數不多的音樂節——張北音樂節的創始人。
2014年,李宏傑開始創辦“野馬現場”的音樂直播移動App項目,王嘯經人介紹認識了李宏傑。在王嘯專門飛矽谷面談之後,雙方很快敲定了這個將音樂視覺化的創業項目。這個項目後續進展不錯,2015年7月初,“野馬現場”獲得了九合創投王嘯與音樂人汪峰共計上千萬元的Pre-A輪融資。
我們很容易發現王嘯作為工程師務實的一面,稍微多加了解,他的使命與情懷也展現無遺。
在王嘯眼中:“真正的人文情懷,是像特斯拉這樣,希望用更清潔的能源,去改變地球上的二氧化碳排放和能源消耗。”
投資雲計算公司青雲QingCloud時,王嘯的第一考慮不是投資回報,而是考慮為地球省電。“目前地球上的30%左右,電力的消耗是被數據中心消耗掉了。而我認為這個比例將會提升到50%以上,也就是說以後地球缺不缺能源,跟你數據中心的效率有極大的關系,所以投這樣的雲計算公司,我就是幫助地球省電”。
“基礎設施對整個社會經濟的運作是影響最大的,任何天花亂墜的上層建築最後都建立在這個基礎上。”從IBM辭職,青雲創始人黃允松跟王嘯談了兩次,投資就敲定了。“沒有PPT,沒有BP,商業計劃書,從來沒有寫過,也沒有一行代碼,一篇文章都沒,一個說明書都沒有”。
“鏈接科技與人文,是九合創投的使命。”整個采訪過程中,“人文與科技”被王嘯反複強調。即將結束之時,工程師王嘯依舊面無表情,為了表達稍許的無奈,他說:“很多記者都覺得我無趣,因為他們需要爆料,而我提供不了。”
這就是無趣的王嘯,講述著有關他的有趣的創投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