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鴻禕:很多人不缺情商智商 缺「膽商」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4104.html從價值觀到「膽商」
首先是價值觀問題。我們的價值觀太單一了,過於崇尚成功,把收入作為成功的標誌。而創新是一個比較「二」的事。創新不能太注重成功,要屢敗屢戰。我們都看不起失敗者,所以很多成功的企業家要把企業搞得很穩健,因為他們也害怕失敗。
如果你真的想成為一個創新者,所有關於商業模式、用戶體驗的問題都是術。真正的道是價值觀。我們不能一方面渴望創新,渴望成功,一方面又要跟社會主流的價值觀保持高度的一致,害怕失敗,不敢去嘗試一些可能失敗的東西。
其次,我們從小受的教育是希望不斷地被認同,很看重別人的觀點。我們都希望自己是大眾派、代表著多數的觀點和聲音。但如果你幹了一件所有人都叫好的事,這還叫創新嗎?創新者很多時候是很孤獨的,是不被大多數人所理解的,甚至只是小眾派。創新者不在於他們有多創新,而在於他們堅持了一個方向,最後時來運轉,逮到了機會。但在最開始一定是得不到大眾認同的。
第三,說到創新,很多人的情商都夠,智商也不缺,但還需要一樣東西,就是內心的強大,所謂的「膽商」。
從微創新到大市場
很多人把「微創新」與「顛覆式創新」對立起來,認為前者就是小打小鬧,後者就要敲鑼打鼓。事實上,所有的顛覆式創新,都是從一個很小的點切入,這個點小到行業巨頭對此根本不屑一顧。所以很多顛覆式創新剛開始都是微創新,甚至顛覆者本人都沒有意識到。
那麼,怎麼去做顛覆式創新?
第一,用戶體驗的顛覆。通俗地說,就是把原來不好用的東西變得特別順手,把原來不方便或者很困難才能得到的服務和產品,變得很容易很方便就能獲得。有時候你能讓對手的產品變得難用,也說明你在破壞對手的產品優勢。
第二,商業模式的顛覆。用一句大俗話來說,就是讓很貴的東西變得很便宜,讓收費的東西變成免費,這實際上也是在破壞對手的商業模式。
第三,技術的顛覆。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純粹的技術顛覆越來越難以發生了,特別對於很多中國的中小企業而言,在核心技術上缺乏積累和底蘊,相比之下,應用層面——面對客戶、消費者的創新顯得更加現實。
給創業者的諍言
諍言一商業的本質,我認為就是消費者選擇用你的東西。那麼,消費者為什麼選擇用你的東西?事實上,消費者都特別自私,所以學會用他們的角度思考問題是微創新的前提,也是顛覆式創新的開始。
諍言二在做微創新和顛覆式創新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避免被誤導。我一直講小公司千萬不要做平台戰略。原因在於平台不是做出來的,而是不自覺積累出來的。如果有4億人都用微信,微信自然就是平台。360剛開始的時候,如果我當時要是懂網絡安全,這件事是做不成的。如果要做平台,就要做殺毒、防火牆、主動防禦……沒有三年這個平台是搭不出來的。三年以後市場什麼樣?我並不知道。而且平台一旦要全面推動,無法形成壓強,所以小公司最忌諱做平台。小公司未來可能是一個很大的平台,但現在一定要選擇單點突破。
諍言三一定要想辦法聚焦有限的資源。倘若今天我伸出雙手要推一個河馬或大象,無疑很難推動;但倘若把自己變成一個錐子,用同樣的力量扎它們的屁股,可能還是會讓它們疼一下。很多人犯的錯誤其實都是貪嗔痴的本性,想法越多,越急躁。所以,在創業的最初幾年,一定想辦法約束自己的慾望,多做減法,儘可能地聚集資源,不斷超出用戶的體驗,這才是很多創新的開始。
成功創業者必備的幾個特征:情商很高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4/0111/57821.html
這是發表在《創業家》2012年10月刊的一篇文章,講述了經緯創投合夥人張穎眼中創業者必須具備的幾個素質,今天讀來,依舊很有代表性,i黑馬把此文分享給大家。做投資這行多年,總結得來能非常成功的創業者必備以下特征,僅供參考。1)IQ不低,且EQ很高;2)能反省,調整,快速糾錯;3)很強的學習
能力且重執行;4)有自己獨特的魅力,且能在公司發展過程中多次成功招來並留住能力比自己優秀的人才;5)懂得分享;6)沒有極其偏激的性格;7)霸氣。
(來自新浪微博)主持人經緯創投合夥人張穎回複這似乎是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但沒辦法,這是我們這個行業最為重要的問題,因為對早期投資來說,主要就是投人。什麽樣的創業者會非常成功?他們身上有什麽特征?這是我天天思考的一個問題。根據這麽多年的觀察和對比,我總結了以下七條必備特征。第一是IQ(智商)不低,且EQ(情商)很高。相對於智商,我更要強調情商的重要性。一家成功的企業需要創業者平衡很多複雜棘手的難題,可以說是一道接一道,而且大部分都是和人打交道的問題,沒有很高的情商,就不能很藝術地處理好這些難題。第二是能反省、調整、快速糾錯。這一條大家肯定都會認同,但要做到,難度很大。人要否定自己是很一件很困難的事。對於想要成功的創業者來說,你就要和常人不同,能夠多反省、多否定自己,並能快速糾錯。第三是很強的學習能力和執行能力。中國的社會正處在急劇的變革之中,企業一路上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新問題,很多會是創業初期根本就沒想到的問題,這就需要創業者具備這樣的能力。同時要學以致用,把學習的東西落到實處,否則紙上談兵,遲早錯過好時機。第四是有自己獨特的魅力,能多次招聘到並留住企業在各個層面、各個時期需要的優秀人才。成功的創業者自己有魅力,手下還能有一幫兄弟死心塌地地跟著他幹,甚至這些兄弟有些是比他自己還優秀。第五是懂得分享。只有懂得分享的人才能最終留住人才,讓一幫人跟著自己不離不棄,這也是獨特魅力的一個方面。這一條也是知易行難,人都是自私的,分享在某些層面上是違背人性的。但這卻是必須的。第六是沒有極其偏激的性格。我這里說的偏激的性格和偏執並不是一回事,這里所指的是很多時候性格不能過火,因為創業者作為公司的CEO要會藝術地協調很多複雜的關系,即懂平衡、看長遠、識大體、能忍讓。最後一條是霸氣。成功的創業者應該有一種舍我其誰、不達目標誓不罷休的霸氣。外露的霸氣是一種霸氣,內向靦腆但做事堅定、內心強大是另外一種霸氣。以上七條就是我總結的一個非常成功創業者必須具備的特征,僅是一些個人的想法,大家,特別是創業者不妨參考一下,這能幫助我們正確地認識自己,包括我本人在內,因為我也是一個創業者。
相關公司:
數據來自 創業項目庫
作者:張穎 | 編輯:ningyongwei | 責編:寧詠微
俞敏洪:創業四要素——情商、突破思維、商業判斷、長久能力
來源: http://news.iheima.com/html/2014/1009/146493.html
i黑馬:在創業大潮迅猛來襲之際,新東方集團董事長俞敏洪卻給北京大學的學子們潑了一盆冷水。近日,俞敏洪在“中國創業者2014峰會”說:“不要以為創業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們這些創業成功的人,總會跟大家談論創業成功的美妙和好處,這就像一個談戀愛成功的人告訴你,談戀愛不難,結果你去試一試,被每一個女人打一個耳光。成功者總是善於講自己成功的故事,所以想給創業者潑潑涼水!想要創業成功還是要先打好基礎。”
“不少學生問我,怎麽樣創業成功?怎麽樣迅速地做起市場,卻很少有學生問我,當年在北大是怎樣讀書的,是怎樣參加學生活動的。這說明學生的關註點已經不在讀書這件事情上了。”在俞敏洪看來,想要在未來創大業,並不一定在學生時代就去創業。讀書、交友才是大學最重要的事情。讀書獲得了創業的知識基礎,而交友能學會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學會寬容,學會大度,學會欣賞。
“在大學,學生要有5到10本書反複讀,不管是專業書籍還是思想性的書籍。讀到最後,把書里的思想變成自己的,並且能用自己的語言說出來,這樣的讀書才算是入味了。”俞敏洪說,他在北大上學時,曾經因肺結核在醫院里住了一年。這一年,他讀了整整200本書,寫了200多首詩歌,背了上萬個英語單詞。“這直接奠定了我在中國成為一流英語詞匯老師的基礎。”
在他看來,上大學第二件重要的事是交友。“大學交友的核心內容是要跟人學會相處,中國的大學宿舍里住6個人,這對學生是極其有益的。如果一個人大學四年能和宿舍里的同學相處得非常好,就培養了一輩子與人相處的能力,也培養了做生意的能力。因為做生意就是與人相處。”這些同宿舍的同學很有可能也是未來創業的夥伴。
俞敏洪將創業的要素概括為四方面:第一是情商,第二是突破思維,第三是商業判斷,第四是長久能力。
“情商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是被人充分相信的能力,第二是關註別人感受的能
力,第三是讓利於公的能力,三者結合起來就叫團隊能力。因為只有這三種能力才能將團隊成員比較長久地凝聚起來。”
第二是突破思維。在風險可控的情況下,要勇於嘗試。“舍得”,有舍才有得。第三是做事時,隨時問自己,有更好的辦法嗎。沒有事情是不能做得更好的!“有一個企業家,從小不喜歡學習,但是喜歡把家里的東西拆了裝、裝了拆。後來家里買了一輛摩托車,他又拆了裝、裝了拆。一般人就到此為止了,但是他想,既然我做這個這麽熟練,就開一個修理廠吧,一年也能賺個幾十萬元。”這個人最後不只開了修理廠,而且開始生產摩托車、汽車。
第三是商業判斷。做任何事情一定不要貪大,要做到小而精、小而美。要專註現在、關註未來,不要現在沒做好,就開始探討未來的模式。“想可以想得寬闊,但是做事情一定要從小而美入手。然後是做事情一定要不斷和成功者或有經驗的人去探討。因為這些過來人對你會有方向上的幫助,只要方向正確了,事情做長久就有可能。”
第四要做長久的事情。一個有人品的人、一個有氣度的人、一個有責任心的人、一個有高度的人,是一定可以將事情做得又長久又好的,就算他做的事情不是最大的,但是也會做成對國家對人民最有好處的!
周鴻祎自曝情商為負 馬雲被曝欲貸款40億美元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6/0227/154435.shtml
導讀 : 奇虎360 CEO周鴻祎做客CCTV2《遇見大咖》時提到,自己不屬於情商高的那種人,還自曝上學時自己曾放蛇把女同學直接嚇暈。
公司新聞:
1.周鴻祎央視自曝情商為負稱不再公開罵人
2月26日消息,奇虎360 CEO周鴻祎做客CCTV2《遇見大咖》。在對話中他稱自己的情商非常低,稱大家認為他不是情商低,情商都是負的。他還稱這兩年覺得自己已經改善了很多,基本上不公開地罵人了。
周鴻祎在節目中回憶起少年時的搗蛋故事,他曾把一條水蛇帶到學校,還把這條蛇放到女同桌的文具盒里。結果不難想象,這位女同學直接嚇的暈了過去,課堂也一片混亂。
周鴻祎還自曝自己常去朝陽公園球場蹭球踢,這些球友和周鴻祎都沒有業務往來,因為愛踢球聚到一起。
黑馬哥點評:一個大寫的搗蛋boy!
2.消息稱阿里巴巴正與銀行洽談40億美元貸款事宜
2月26日消息,《華爾街日報》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稱,阿里巴巴正與銀行商談高達40億美元的貸款事宜。
該知情人士稱,這筆資金主要用於資助阿里巴巴的擴張計劃,其中包括並購。在過去的一年中,阿里巴巴在中國和印度等海外市場投入了數十億美元,進行投資和並購。
黑馬哥點評:“馬雲爸爸”也差錢?
3.網曝P2P奇葩公告:去一個大家找不到的地方休息
2月26日消息,晚間@財聯社App曝出一張P2P平臺美冠信投致投資人信的截圖,據截圖顯示,美冠信投創始人周琦向投資人表示創業失敗,投資人的錢肯定拿不回來了,自己會去一個大家都找不到的地方休息,周琦還向投資人提供了泰山分局經偵大隊的電話。
在美冠信投官網上並沒有找到@財聯社App曝光的截圖,但在其官網的首頁,幫助中心,通知(二)一欄中,發現了美冠信投的一則公告。
黑馬哥點評:這是今年第三個P2P奇葩公告!你們都這麽高調,咋不上天呢?
4.綠茶訴美團等侵權 索賠835萬 美團:在核實
2月26日消息,近日,根據北京市海澱法院官網顯示,杭州綠茶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起訴“美團網”經營者北京三快科技有限公司等14家公司,要求法院判決被告立即停止侵犯“綠茶餐廳GREEN TEA”商標專用權及不正當競爭的行為,停止以“綠茶”作為字號,立即變更企業名稱且不得含有“綠茶”文字,賠償經濟損失及維權支出的合理費用共計835萬元。日前,海澱法院受理了此案。
對此美團網官方表示,已經關註到這個事情,正在核實情況,目前我司尚未收到相關訴訟材料。
5.楊浩湧辭去58趕集聯席董事長一職
2月26日消息,58趕集宣布,原趕集網創始人楊浩湧已經辭去58趕集董事會聯席董事長一職。楊浩湧將全身心投入到瓜子二手車的項目之中。
2015年4月17日,58同城宣布與趕集網合並,楊浩湧與姚勁波出任新公司的聯合CEO,並同時擔任聯席董事長。2015年11月25日,楊浩湧卸任58趕集集團CEO一職,但保留集團聯席董事長職位,其在集團董事會上的投票權和在集團持股比例在本輪調整中均保持不變。隨著辭去聯席董事長一職,意味著楊浩湧已經全面退出58趕集,而其重心也將轉向瓜子二手車。
6.傳美麗說多部門裁員 回應:只牽涉小部分員工
2月26日消息,網傳美麗說在與蘑菇街合並後,於本周開始進行一定規模的裁員,此次裁員涉及技術、市場、運營、風控等多部門,人數達600多人。對於此消息,蘑菇街方面予以否認。其相關負責人表示,兩家公司融合之後為了提升雙方的配合度和默契度部分員工工作地點需要調度,但都在征求員工意願的同時進行協調,離職只是個別現象。
7.微軟正式宣布移植Android應用計劃流產
2月26日消息,微軟宣布,將停止為開發者提供Android應用導入工具,意味著他們無法借助微軟提供的官方工具輕易將Android應用導入Windows 10。這一決定也印證了去年11月的一項傳言。
微軟最早在去年的Build開發者大會上宣布了這個名為“Project Astoria”的項目,同時還發布了一項類似的計劃,可以在iOS與Windows之間建立所謂的“橋”,而且可以幫助開發者將舊版Windows軟件和Web軟件遷移到新版Windows 10系統。
8.蘋果:FBI應求助美國國家安全局破解手機
2月26日消息,在周四提交給法庭的陳詞中,蘋果向美國政府提出了一個許多人都想問的問題:如果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希望破解iPhone,那麽為何不尋求美國國家安全局(NSA)的幫助?
上周,法庭要求蘋果配合FBI的要求,破解聖貝納迪諾槍擊案兇手塞義德·法魯克的iPhone。蘋果被要求遵守已有幾個世紀歷史的《All Writs Act》法案。根據這一法案,法庭幾乎可以要求任何人去做任何事,只要這有助於執行法庭令,且不存在“不合理的障礙”。
黑馬哥點評:蘋果的言外之意是,解鎖可以,但是別找我。
行業新聞:
1.兒童智能手表再曝隱患:安全只是噱頭?
2月26日消息,央視《焦點訪談》欄目曝光了部分智能手表存在安全問題。在節目中,央視援引國內一家網絡安全反饋機構的報告稱:“兒童智能手表存在安全漏洞,可導致兒童被黑客實時監控,獲取兒童的日常行走軌跡,以及實時環境聲音。”
2.前高盛銀行家:多數金融科技公司都將失敗
2月26日消息,金融服務行業的老牌投資者克里斯多夫·弗拉沃斯周四在柏林舉行的Super Return私募股權大會表示,多數金融科技創業公司最終都將失敗。
弗拉沃斯認為,雖然有一些希望搶奪老牌銀行和金融服務公司業務的新興科技公司最終能夠取得不俗的成就,但限於基本的戰略矛盾,多數企業都無法生存下去。
3.中國手機靠性價比占領全球
2月26日消息,美聯社報道稱,除了美國蘋果公司和韓國三星電子之外,下一個舉足輕重的智能手機制造商可能是知名度並不高的中國廠家。
TCL、OPPO、華為以及小米等中國智能手機品牌在中國本土市場的占有率已經超過了三星電子,並正在蠶食蘋果的份額。
分析師預計,未來數年,價廉物美的中國制造智能手機將吸引更多在乎價格的歐洲消費者,甚至能在韓國以及美國獲得一定的受眾。
版權聲明:
本文作者常皓靖,i黑馬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公眾號(ID:iheima)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業者必須要有高情商嗎?怎麽才算具有高情商?
來源: http://www.iheima.com/top/2016/0725/157639.shtml
創業者必須要有高情商嗎?怎麽才算具有高情商?
創新工場
很多人在談論創業時,都會談到情商,潛在話語中,基本都是將高情商作為創業成功的必須條件。這是為什麽?高情商是否是創業成功的關鍵呢?
這周刷爆創業圈的文章,大概就是程炳皓的《八年開心》。很多人都在說,這是最近看到最好的一篇創業文章。大家不妨也找來看一看。
在這篇文章中,程炳皓說,雖然自己當初創立的公司如今已經年利潤幾千萬,但是確實離09年看到的“最好的可能”相去甚遠。他從個人角度和業務角度都對這個問題做了思考。但我們今天不想討論程炳皓的成功與失敗,畢竟成功與失敗,可以有很多的角度去看,而我們作為局外人,未必是旁觀者清。
今天我們要談的只是“情商”。
在談到個人時,程有一段話是這樣說的:
我本性情商很低,也不喜歡合作,更喜歡完全掌控地完成一件事,不喜歡談判,不喜歡參加各種會議,也許我是輕度的“社交恐懼癥”患者。
我們看到,很多人創業者談論創業時,都會談到情商,潛在話語中,他們基本都是將高情商作為創業成功的必須條件。
這是為什麽?高情商是否真的是創業成功的關鍵?
一、先說什麽是情商
情商概念,是由著名心理學家丹尼爾·戈爾曼發揚光大的。作為心理學博士的他於1995年出版《情感智力》一書,提出了“情商是人類最重要生存能力”的論點。這一觀點迅速掀起了全球的波瀾,而情商一詞也逐漸成為大家討論成功基因時的必選。
“如果你沒有控制情感的能力,如果你不具備自我意識,如果你無法管理你的沮喪情緒,如果你沒有同情心,無法建立有效的關系,那麽無論你多麽聰明,你也不會走得很遠。“
戈爾曼的觀點之所以激起了關註,最重要的原因是他將情商與商業成功聯系在了一起。他的看法是:
1、高情商的員工具備自我意識,能夠更好的理解同事,按時完成任務。
2、高情商的員工不會被批評所困擾,他們會持續關註結果,而不會感覺到被羞辱冒犯。
3、在招聘時,當兩個候選人智商相當時,那個情商高的候選人是更好的選擇。
現代心理學對情商的定義是:
1、準確識別自己與別人的情感的能力
2、駕馭情感並將其應用於任務處理的能力
3、 管理情緒,包括控制自己情緒,也包括激勵別人或者讓別人冷靜下來的能力
那什麽算是高情商?這里有幾個可以參考的標準:
第一,熱衷變化,擁抱變化。因為真正的高情商者不怕變化,他們知道這是真實生活的一部分。
第二,具備自我認知。他們知道自己的優勢,也知道自己應該學習什麽彌補不足。他們會根據自身特點選擇最優的工作環境。
第三,有同情心。能聯系他人,讓別人感受到重要性。
第四,不是完美主義者。他們知道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的東西,他們做的是從錯誤中吸取教訓,繼續向前。
第五,講求平衡。他們知道保持職業與生活平衡的重要性。在工作之外,他們吃得好,睡的香,有很多業余興趣。
第六,充滿好奇心。他們不喜歡做論斷,而是更喜歡探究可能性,喜歡發問,尋求不同的解決方案。
第七,充滿感恩心。他們會覺得這個世界每天都在帶給他們讓他們知足之物。他們感到幸福,不會被壞情緒影響。
二、創業者為什麽需要情商
要創業成功,就要做一個成功的領導者,而對於領導者而言,在智商以外的情商也同樣重要。有五個原因可以告訴你為什麽創業者必須提高情商:
第一,建立緊密關系的能力至關重要。
作為一個創業者,你必須具備建立緊密關系並維持長期關系的能力,因為這決定了你是否能夠吸引別人為你工作。一個無法吸引別人與你一起工作的創始人,是很難取得創業成功的。
第二,溝通能力影響方方面面
只有優秀的溝通者才能成為優秀的領導者。如果你不能將你對未來的願景告訴別人,不能把未來的方向清楚的告訴其他人,那麽你就不能指望別人去聽從你,也不要指望別人會和你一樣在關鍵時刻擁抱變化。你的自我意識,你的動機,你是否能讓別人對你的信息產生敏感性,這些都非常重要。
第三,有情商才能做好危機管理
具備情商,不僅能度過危機,還能通過危機變得更強大。因為在危機時刻,別人就會對作為創始人的你更加依賴,也需要你的指導,而這個時候,你必須對你的情緒做好管理,然後讓他們指揮你的思考與行動。你的自我管理能力,在重壓之下的靈活性等都是讓你度過危機的法寶。
第四,作為領導,你除了發展自己還要造福別人
要想帶動別人,讓別人也變得更好,你必須具備見微知著、發現盲點並且尋求個性化解決方案的能力。但如果沒有良好的自我意識,沒有同理心,你就無法做到這一點。另外,你如果能夠敏感的感知別人,別人也會更加對你產生信任感。
第五,良好的決策才能產生最好的結果
作為領導人,你做的決策很多都是關鍵性的。關鍵性的決策必須基於對信息的全面掌握,但如果情商不夠,你就無法做到掌握全面信息,這樣對決策絕對不是好事。
三、情商的陰暗面
說了很多情商的好處,但是我們也並不想過分誇大情商的作用,尤其是將情商與智商放在一起討論時,我們最應該避免的就是過分將兩者對立。《大西洋》月刊刊登過一篇關於“情商的陰暗面”的文章,就談到了過分運用情商的害處。
這篇文章說,情商固然重要,但無限的熱情也往往掩蓋了他的陰暗面。有證據表明,當你能夠更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那也意味著你能更好的隱藏自己的真實感受。當人們過分掌握了控制情緒的技巧,他也就有更有能力去操控別人,讓別人喪失了對自己真實利益的判斷能力。這種結果表面聽起來很酷,但是對於一個創業者、對一個企業而言,從長期來看,這樣的結果肯定是有害的。
有證據表明,如果人們存在自私動機,情商就可能成為一種操控他人的工具。比如,有的時候一個項目經理會在表面上積極評價他同事的項目“你做得太棒了!”,但與此同時會讓自己的團隊不要去幫助這個項目,這樣當這個項目完蛋時,老板就怪罪不到他的頭上,而只會對這位同事大動肝火。
另外也要註意,不同的工作對情商的需求是不同的,有的工作就特別需要情商,有的則只需要一點點。對於不那麽需要情商的領域,高情商反而增加隱性成本。伊利諾伊大學一位教授曾經對191種工作中的情商與工作業績進行評估,結果發現,並非總是高情商帶來高業績。只有那些對情感關註度大的崗位,才存在情商與業績的正相關,例如銷售,地產經紀等等。
對於有的工作來說,情商就是一種負債而不是一種資產,這些工作可能包括科學研究,汽車修理等等。對此的一個大體解釋是,他們應該關心的就是數據或者研究對象本身,如果他們過分關心身邊的人怎麽想,什麽表情,那麽他們的精力就沒有放在正確的地方。
不過,情商最重要的是如何用,用在何處。高情商的一個重要性在於,他可以用更好的方式提出建議或者改進現狀。為什麽?因為高情商者可以在抗議不公的時候又不過分過激,在提出建議的時候又不會讓領導失去面子……簡單而言一句話,高情商可以讓小船兒晃動向前,但絕對不會把它掀翻。
[轉自微博創新工場。文中所述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i黑馬立場。題圖由123RF提供。]
創業者
情商
贊(...)
分享到:
李開複:創業者必須要有高情商嗎?怎麽才算具有高情商?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808/157992.shtml
李開複:創業者必須要有高情商嗎?怎麽才算具有高情商?
李開複
高情商的一個重要性在於,他可以用更好的方式提出建議或者改進現狀
很多人在談論創業時,都會談到情商,潛在話語中,基本都是將高情商作為創業成功的必須條件。這是為什麽?高情商是否是創業成功的關鍵呢?
這周刷爆創業圈的文章,大概就是程炳皓的《八年開心》。很多人都在說,這是最近看到最好的一篇創業文章。大家不妨也找來看一看。
在這篇文章中,程炳皓說,雖然自己當初創立的公司如今已經年利潤幾千萬,但是確實離09年看到的“最好的可能”相去甚遠。他從個人角度和業務角度都對這個問題做了思考。但我們今天不想討論程炳皓的成功與失敗,畢竟成功與失敗,可以有很多的角度去看,而我們作為局外人,未必是旁觀者清。
今天我們要談的只是“情商”。
在談到個人時,程有一段話是這樣說的:
我本性情商很低,也不喜歡合作,更喜歡完全掌控地完成一件事,不喜歡談判,不喜歡參加各種會議,也許我是輕度的“社交恐懼癥”患者。
我們看到,很多人創業者談論創業時,都會談到情商,潛在話語中,他們基本都是將高情商作為創業成功的必須條件。
這是為什麽?高情商是否真的是創業成功的關鍵?
先說什麽是情商
情商概念,是由著名心理學家丹尼爾·戈爾曼發揚光大的。作為心理學博士的他於1995年出版《情感智力》一書,提出了“情商是人類最重要生存能力”的論點。這一觀點迅速掀起了全球的波瀾,而情商一詞也逐漸成為大家討論成功基因時的必選。
“如果你沒有控制情感的能力,如果你不具備自我意識,如果你無法管理你的沮喪情緒,如果你沒有同情心,無法建立有效的關系,那麽無論你多麽聰明,你也不會走得很遠。“
戈爾曼的觀點之所以激起了關註,最重要的原因是他將情商與商業成功聯系在了一起。他的看法是:
1 高情商的員工具備自我意識,能夠更好的理解同事,按時完成任務。
2 高情商的員工不會被批評所困擾,他們會持續關註結果,而不會感覺到被羞辱冒犯。
3 在招聘時,當兩個候選人智商相當時,那個情商高的候選人是更好的選擇。
現代心理學對情商的定義是:
1 準確識別自己與別人的情感的能力
2 駕馭情感並將其應用於任務處理的能力
3 管理情緒,包括控制自己情緒,也包括激勵別人或者讓別人冷靜下來的能力
那什麽算是高情商?這里有幾個可以參考的標準:
第一,熱衷變化,擁抱變化。因為真正的高情商者不怕變化,他們知道這是真實生活的一部分。
第二,具備自我認知。他們知道自己的優勢,也知道自己應該學習什麽彌補不足。他們會根據自身特點選擇最優的工作環境。
第三,有同情心。能聯系他人,讓別人感受到重要性。
第四,不是完美主義者。他們知道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的東西,他們做的是從錯誤中吸取教訓,繼續向前。
第五,講求平衡。他們知道保持職業與生活平衡的重要性。在工作之外,他們吃得好,睡的香,有很多業余興趣。
第六,充滿好奇心。他們不喜歡做論斷,而是更喜歡探究可能性,喜歡發問,尋求不同的解決方案。
第七,充滿感恩心。他們會覺得這個世界每天都在帶給他們讓他們知足之物。他們感到幸福,不會被壞情緒影響。
創業者為什麽需要情商
要創業成功,就要做一個成功的領導者,而對於領導者而言,在智商以外的情商也同樣重要。有五個原因可以告訴你為什麽創業者必須提高情商:
第一,建立緊密關系的能力至關重要。
作為一個創業者,你必須具備建立緊密關系並維持長期關系的能力,因為這決定了你是否能夠吸引別人為你工作。一個無法吸引別人與你一起工作的創始人,是很難取得創業成功的。
第二,溝通能力影響方方面面
只有優秀的溝通者才能成為優秀的領導者。如果你不能將你對未來的願景告訴別人,不能把未來的方向清楚的告訴其他人,那麽你就不能指望別人去聽從你,也不要指望別人會和你一樣在關鍵時刻擁抱變化。你的自我意識,你的動機,你是否能讓別人對你的信息產生敏感性,這些都非常重要。
第三,有情商才能做好危機管理
具備情商,不僅能度過危機,還能通過危機變得更強大。因為在危機時刻,別人就會對作為創始人的你更加依賴,也需要你的指導,而這個時候,你必須對你的情緒做好管理,然後讓他們指揮你的思考與行動。你的自我管理能力,在重壓之下的靈活性等都是讓你度過危機的法寶。
第四,作為領導,你除了發展自己還要造福別人
要想帶動別人,讓別人也變得更好,你必須具備見微知著、發現盲點並且尋求個性化解決方案的能力。但如果沒有良好的自我意識,沒有同理心,你就無法做到這一點。另外,你如果能夠敏感的感知別人,別人也會更加對你產生信任感。
第五,良好的決策才能產生最好的結果
作為領導人,你做的決策很多都是關鍵性的。關鍵性的決策必須基於對信息的全面掌握,但如果情商不夠,你就無法做到掌握全面信息,這樣對決策絕對不是好事。
情商的陰暗面
說了很多情商的好處,但是我們也並不想過分誇大情商的作用,尤其是將情商與智商放在一起討論時,我們最應該避免的就是過分將兩者對立。《大西洋》月刊刊登過一篇關於“情商的陰暗面”的文章,就談到了過分運用情商的害處。
這篇文章說,情商固然重要,但無限的熱情也往往掩蓋了他的陰暗面。有證據表明,當你能夠更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那也意味著你能更好的隱藏自己的真實感受。當人們過分掌握了控制情緒的技巧,他也就有更有能力去操控別人,讓別人喪失了對自己真實利益的判斷能力。這種結果表面聽起來很酷,但是對於一個創業者、對一個企業而言,從長期來看,這樣的結果肯定是有害的。
有證據表明,如果人們存在自私動機,情商就可能成為一種操控他人的工具。比如,有的時候一個項目經理會在表面上積極評價他同事的項目“你做得太棒了!”,但與此同時會讓自己的團隊不要去幫助這個項目,這樣當這個項目完蛋時,老板就怪罪不到他的頭上,而只會對這位同事大動肝火。
另外也要註意,不同的工作對情商的需求是不同的,有的工作就特別需要情商,有的則只需要一點點。對於不那麽需要情商的領域,高情商反而增加隱性成本。伊利諾伊大學一位教授曾經對191種工作中的情商與工作業績進行評估,結果發現,並非總是高情商帶來高業績。只有那些對情感關註度大的崗位,才存在情商與業績的正相關,例如銷售,地產經紀等等。
對於有的工作來說,情商就是一種負債而不是一種資產,這些工作可能包括科學研究,汽車修理等等。對此的一個大體解釋是,他們應該關心的就是數據或者研究對象本身,如果他們過分關心身邊的人怎麽想,什麽表情,那麽他們的精力就沒有放在正確的地方。
不過,情商最重要的是如何用,用在何處。高情商的一個重要性在於,他可以用更好的方式提出建議或者改進現狀。為什麽?因為高情商者可以在抗議不公的時候又不過分過激,在提出建議的時候又不會讓領導失去面子……簡單而言一句話,高情商可以讓小船兒晃動向前,但絕對不會把它掀翻。
[本文作者李開複,文章轉自公眾號李開複(ID: kaifu),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i黑馬立場。]
情商
心理學
創業者
贊(...)
分享到:
包凡:投行將來會被顛覆,有情商的創業者值得下註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310/161796.shtml
包凡:投行將來會被顛覆,有情商的創業者值得下註
天使茶館
創業者和創業者之間也不能一概而論,70後、80後和90後的創業者也有著很大的不同。
本文由天使茶館(微信ID: tianshichaguan)授權i黑馬發布。
最近,我越發感覺到金融有兩個世界,一個世界是支付寶之類代表未來的、充滿了商機和變化的世界,大家可以利用新的技術做支付,可以做借貸,可以做投資,甚至可以把VC的事在互聯網上就辦了。
但是我每次回到公司(就是另一個世界)。看我們的業務,我就覺得很沮喪。我是1994年入行做投資銀行的,我第一年做分析師,那個時候用的工具是WET,寫PPT的工具就叫PPT。1994年到現在,20年過去了,這個世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我們投行從WET變成了word,PPT還是PPT。

1.投行有沒有存在的必要?
我做第一年分析師的時候,主要的工作就是給人打電話,安排會,經常做一些特別無效的工作。過了20年,我們公司的分析師小朋友都是一流大學畢業的小孩,幹的還是同樣的事情,花一半的時間打電話,約會,花另外一半時間做很多無用功,只不過他們每年拿十幾萬美金幹這些事。
我入行的時候,華爾街IPO的成交費是7%到9%,經過了20年以後,今天的成交費還是7%、9%,每次IPO定價完之後到分配的時候,大家打得焦頭爛額,不是說價高者得,而是依據每家投行最核心的客戶為他爭取資源。
我1994年入行的時候是這個樣子,經過了20年,還是這個樣子。1994年,我第一次去紐交所參觀,看到紐交所人來人往,一堆人穿著小馬甲打著我看不懂的手勢,歷經了20年還是這樣,一堆人穿著小馬甲打手勢。那個時候,PE的規模只有幾億美金,分成是20%,管理費是2%,現在管理的都是上千億的資產,但是拿的管理費還是2%,分成還是20%。
所以一方面我們在這邊看了很多讓人特別興奮的互聯網與金融的交接,在互聯網做了很多創新的事,但是回到傳統投行領域,20年了,幾乎沒有變化,還是跟以前一樣,這就是我的困惑,難道我們這個行業就是脫離於這個世界之外嗎?我們這個世界就是不受互聯網影響的嗎?我們這個行業就不會被新的商業模式顛覆嗎?
我最近一直在問自己這個問題。
首先,投行未來是不是還有存在的必要?當初的投行存在是在於說能夠解決市場流動性的問題,能夠幫助市場解決一個資本的配置問題。到了互聯網這個年代,當信息變得越來越對等的時候,當一個身價只有幾十萬人民幣的人,能夠跟身價幾十億的人享受同樣的信息,甚至享受接近於同樣服務的時候,是不是還需要像投行這樣的機構扮演這樣的角色?這是我問的第一個問題。
第二個問題,之所以有投行,是借助大的交易平臺商。世界上最大的交易平臺無非是交易所,中國有上交所、深交所,美國有紐交所、納斯達克,還有很多場外交易,還有很多做固定收益的交易,這是投行的平臺。
我們是在平臺上參與這個投行的玩家。那麽所謂的交易所是不是真的適合幹深入的事情呢?今天在紐交所里市值最大的公司是5000億美金,最小市值的公司是幾百萬美金,這兩家公司為什麽要在同一個交易市場里?這個交易市場可以解決它們同樣的需求嗎?
第三個問題,自從金融危機以後,大家都在說金融監管、金融風險控制的問題。我也在想,如果所有的事情都在同一個市場里解決,怎麽能夠解決監管的問題?這也許是個無解的事情。這些都是我思考的一些問題。我沒有答案,坦率說這兩年我的困惑越來越多。
雖然沒有找到答案,但是我有幾個基本的想法。
今天的整個金融體系,尤其我們所從事的這塊所謂機構的金融體系,以前在金融世界里面永遠分為兩塊,一個是機構的市場,一個是零售的市場。為什麽要分兩塊呢?因為機構是化零為整,所以有信息上的優勢,有規模上的優勢,有各種各樣的優勢,零售就是那塊針對個人零售的業務。
我覺得,首先,在以投行為代表的機構市場里,以今天的系統,存在太多的低效點,存在太多的不合理性,所以這個應該被改變。
第二,它之所以沒有改變,是因為金融是一個公共商品,是一個被監管的商品。我們這個行業之所以沒有被互聯網技術顛覆和改革,很大程度上是今天的遊戲規則的制定者,或者說監管者在保護這個行業。沒有一個行業對政治的影響超過華爾街,超過投行,所以很大程度上我們這個行業是受監管保護的,才造成有今天這種商業模式
第三,剛才第二點的現象是不合理的,把行業真正的遊戲規則重新顛覆和改寫,才可以推進整個體系的發展。我覺得地球是圓的,事肯定是會動的。
我很大程度上期望的是十年以後的某一天,像我這類傳統投行家,就沒飯吃,丟了飯碗,我成了恐龍。
也許那個時候的世界是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

2.合適的人搭配合適的事
路一步一步走,飯一口一口吃。回到咱們這個悲催的行業,很多人問過我,作為投資人,什麽樣的創始人值得下註?
真的是很難說這件事情,但核心我覺得其實沒有絕對好的人和絕對靠譜的事。
我們最主要的一個理念是說,本身他有一件比較有意思、靠譜的一件事,但是找到一個合適的人做,這件事可能更加靠譜,我們找兩者之間的吻合。
我給你舉個例子,比如說咱們現在有很多90後創業者,90後他們在做尤其是帶社交屬性產品的時候特別有感覺,因為他們這一代人特點就是習慣於在互聯網上做社交,但是你也知道目前互聯網有一個蓬勃發展的領域我們叫做O2O,這一類呢,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很強的運營能力,很強的整合這個價值鏈的能力。那這一部分的創業我不是說90後去創業做不出來。但是未必是他們最適合於做這個事情,也許需要年齡更大的人來做這個事情。
第二點,我還是挺看中創業者的情商。我們看到太多的例子,一個創業者剛剛開始可能是一個相當好的產品經理,但是從一個產品經理成為一個真正的好的CEO,從做一個產品變成做一個企業,這里面其實有相當大的一個飛躍,我們很大一方面看這個人是不是有這種情商,是不是有很強抗壓的能力,是不是能夠保持對待挫折的能力,是不是有一種胸懷,能夠吸引到很多的牛人加入他們的團隊,是不是有分享的精神,大家來真正的能夠分享未來的成果。
創業者和創業者之間也不能一概而論,70後、80後和90後的創業者也有著很大的不同。
我其實覺得85是一個分水嶺,85之前跟70後的創業者相比,相對來說是比較接近的,還是比較傳統的。85後,最近接觸的比較多,包括我們公司來了很多85後的小孩,幾點還是比較有意思的,就是第一個像我剛才所說的,他們實際上有特別強的互聯網社交文化,他們很容易,去跟陌生人在網上建立起社交關系,我覺得這一點是相當明顯的。第二就是,他們在做產品的時候,尤其是跟他們同代人的產品,感覺相當好,能夠把握住相當強的用戶需求在這里頭。
但是,這個他們這一代85後,我覺得在情商方面還有待提高,倒不是說他們這一代人情商低,我覺得情商這個東西是需要一個生活閱歷的積累。
[本文由天使茶館(微信ID: tianshichaguan)授權i黑馬發布。文中所述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i黑馬立場。推薦關註i黑馬訂閱號(ID:iheima)。]
資本
贊(...)
分享到: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