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九七年時黃曉江(左)榮登最年輕紅籌老總一職,是主席孫觀的心腹。廣南案中,黃曉江轉作污點證人,指證孫觀,但孫觀一直逍遙法外。 香港中資界有史以來最大宗商業醜聞,廣南集團十八億元詐騙案,其集體造假賬的驚人內幕,因近日上庭審訊而全面曝光。 廉署經歷兩年的追查下,廣南案愈揭愈臭,不單揭出廣南高層於九六年後兩年半內,為了作大公司盈利三億五千萬,不惜串通外人,製造虛假交易來訛騙銀行發出信用狀,以至私人將公款挪用炒股票,目無法紀;而且更令人咋舌的,是廣南高層蛇鼠一窩,董事局內十名執行董事中,便有八位涉嫌串謀詐騙。 廣南案於去年初引爆,由於牽連甚廣,涉案人士有人棄保潛逃,亦有人畏罪自殺,或是鎯鐺入獄。然而背後負責策動這宗有組織、有預謀、詐騙行事有如行軍的幕後主腦人——前廣南集團主席孫觀,至今仍逍遙法外。
▲擁有廣州暨南大學經濟碩士的黃曉江,差半年便居港七年,如今要在監獄中度過。 廣南集團向是廣東省駐港機構粵海企業的附屬公司,主要從事輸港的鮮活牲口及蔬菜貿易,是一盤現金流量極大的生意,所以成為粵海內一個重要的收入來源,九一年時營業額有十五億元。 由於廣南在粵企集團內地位重要,能登廣南揸弗人寶座的,自非等閒之輩。九一年中,原是中山市外經貿委主任、中山水產進出口(集團)總經理的孫觀,來港出掌廣南董事長。孫觀來頭不小,在中山市時,他有出任中山市副市長的姊夫湯炳權撐腰;來港後,軍人出身的他,與廣州軍區的軍頭關係稔熟,而在粵企集團內享超然地位,加上粵企集團董事長何克勤,處事待人一向和稀泥,更形成孫觀在廣南大權獨攬。 九三年,廣南集團部署分拆上市,成為孫觀事業的轉捩點。那年他只有四十七歲,而粵企董事長何克勤已六十三歲,坐多兩年便退休,將由誰人接任,便成為集團上下的「猜謎遊戲」。 對這個集團最高領導人寶座覬覦已久的孫觀,自然要博取表現,最直接方法,便是催谷廣南「快高長大」,業績及股價勝過粵海投資。原來,粵企集團當時的上市旗艦是粵海投資,而廣南於九四年十一月正式自粵企分拆上市時,形成集團內兩大上市勢力。孫觀要贏,他採取了「非常」手段,便是偽造交易來「吹大」盈利,令業績年年有增長,令廣南踏上了「不歸路」。 軍管造數秘密組織
▲通輯 梁鎮泉
▲通輯 黃炳桐
▲通輯 杜南海
▲通輯 梁小謙
▲通輯 鄭漢宏 為了方便控制廣南,他自九三年起先後「提拔」自己人入董事局,包括當年只有廿九歲的黃曉江、主管財務的杜南海(卅七歲)等五人,令董事局內的九票,有六票操在他手上。 而在他的指揮棒下,廣南一個秘密「造數」組織亦開始運作,經常在中港兩地開會,會議由孫觀主持,出席的董事及財務高層,全部是共產黨員。 會議主要商討如何誇大公司盈利,並且制定操作指引。軍人出身的孫觀,管理廣南猶如軍隊,連詐騙手法亦講求紀律。在他與杜南海訂出盈利目標後,便由黃曉江負責與部門經理會面,指示他們將利潤「調高」,然後進行造假賬的連串非法勾當。而黃曉江的財務手下,亦負責監督各附屬公司的「造數」進度,而且每月呈交財務報表,有必要時會作出調整。 根據案情透露,廣南自九六年後的兩年半內,便偽造了三億五千萬元的利潤,為廣南營造了年年業績有增長的假象。但扣除上述假賬,廣南九五至九七年三年利潤其實是原地踏步,每年只有一億三、四而已。 吹大盈利偽造交易
▲廣南利潤「吹水」表 其實,廣南「吹大」盈利,以達至粉飾業績,及支持股價的作案手法異常簡單。首先,是廣南高層串通外邊的貿易公司,簽訂虛假交易,然後將偽造文件向銀行申請信用狀。如此一來,廣南便可將交易及產生的虛假盈利入賬。 同時,串通的貿易公司便會將信用狀向銀行進行貼現,套回的資金,扣除貿易公司應收的百分之零點一至二的佣金後,全數轉賬至廣南高層控制的數間英屬處女島公司戶口,神不知鬼不覺。這一步,令廣南高層非法套取到一筆資金,可以挪用去炒股票賺短錢,粉飾公司利潤。 而廣南自九六年至九八年底,透過虛假交易及偽造文件,曾先後向多間銀行訛騙達十八億元信用狀貸款。而虛假交易涉獵甚廣,由進口泰國白米、鰻魚飼料的白魚粉,以至煙草機器乜都有。 例如今年六月審結的一宗泰國白米詐騙案,便是由廣南高層,串通已「走路」的前澳門立法委員陳繼杰的大嫂,製造虛假九萬噸泰國白米交易,向十六間包括東亞在 內的銀行,訛騙四億三千萬元信用狀貸款。陳繼杰大嫂將信用狀貼現後,取回百分之零點一五佣金後,餘款轉回廣南高層的秘密戶口中。 作大潮實盤數上市
▲九七年底,鍾光超(右二)坐正粵海企業董事長位置,與許浩明(左二)和粵海投資副總經理蔡靖華(右一)談笑風生。 廣南高層串謀「造數」最典型的,要算是為潮州實業分拆上市的部署。潮州實業是廣南附屬企業,以飼養鰻魚貿易為主。孫觀作出指示,要潮州實業於九七年分拆上市。 由於公司市值端賴盈利而定,以一般公司市盈率十倍計算,即公司如有一億盈利,其上市市值便有十億。要令潮實上市時更值錢,「製造」盈利便成為當時廣南「造數」組織的最大目標。 九七年八月,亞洲金融風暴掀起,潮州實業生意受影響,做不到申請上市公司,第三年要有盈利的要求。於是孫觀於十月在港召開一個秘密會議,議決挪用四千萬元去炒股,目標是賺取一千五百萬,為潮實製造貿易利潤。 剛於九七年升為董事總經理的黃曉江,今次親自操刀。在孫觀簽字下,他首先自潮實賬戶內,調走四千六百萬元往兩間由他控制、在英屬處女島註冊的公司內,並分別在正達及衛達開設證券戶口,注入二千六百萬及一千九百萬元,在九七年十月中開始大肆炒作廣南、廣信(香港)、金源米業等關係企業的股份。 為了掩飾調走的資金,黃曉江於是偽造一項價值四千六百萬的七千噸鰻魚飼料白魚粉交易,剛好可以對數。 訛騙信用狀貸款炒股
▲去年底,李國寶(右二)以債權人身分與一眾銀行家出席粵海重組的記者會。左一是渣打代表戴維思,左二是中銀代表劉金寶。 廣 南高層這種無法無天,利用虛假交易製造盈利,訛騙銀行套取信用狀貸款,以進行炒股圖利的行為,遲早會出事。而事實上,集團財政在長期虧空下,不時要以假文 件騙信用狀融資來冚數,早已左支右絀。而以支持股價為名,不務正業大肆炒股,亦令集團焦頭爛額,單是九七年,廣南高層挪用二億四千萬元,在東泰及正達開設 的兩個證券戶口,炒賣廣南正股及換股債券,當時便損失了千五萬元。 亦由於廣南高層偽造文件已成「慣技」,結果遭「自己人」有機可乘穿櫃桶。如已棄保潛逃的前集團助理總經理黎瑞華,便是涉嫌串通陳繼杰等公司,於九七年三月至九八年六月期間,偽造三張買煙草機器的合同,向銀行申請千五萬美元信用狀,陳繼杰等人將信用狀向南非銀行貼現後,並無將餘款轉回廣南高層戶口,分明是「食夾棍」了。 廣南集團與高層的這盤「混賬」及非法勾當,最終遭揭發調查,除了是有人向廉署告發外,亞洲金融風暴引爆中資債務危機亦是主因,加上廣南有人「裡應外合」有以致之。 籠裏雞揭廣南混賬
▲廣南上市後大肆擴張業務,九六年收購廣南超級市場共二十二間。 九七年十月,廣東國際信託投資公司因無力償還巨債後宣佈執笠。影響所及,負債高達二百二十億的粵海企業,不利傳言四起。當時剛坐正做粵企董事長的鍾光超,急如熱鍋上螞蟻。於五月時才加入的粵海投資董事總經理許浩明,早已聽聞集團內的問題,而且與孫觀一向不和。於是,許浩明向鍾光超獻計,表示「前朝」留下好多問題,若要掃地雷,只須查清賬目,然後呈上北京劃清界線,便可事不關己矣。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一直想清剿廣東幫的江澤民及朱鎔基,於是抓緊機會,先關廣信,然後整頓粵企,派來朱氏心腹王岐山,委託高盛做財務顧問,畢馬域入粵海企業查數。不查猶自可,一查之下便「捅出」粵企旗下的廣南集團,有三十五億元隱藏負債。 畢馬域不單揭發廣南賬目有不正當交易外,而且有大量貿易融資過去一直未計入債務之內。由於事態嚴重,於是有人向廉署舉報。畢馬域的報告,亦令基金界及分析員嘩然,歐美基金嚇至雞飛狗走,廣南股票被狂沽,一日內跌一成三至五角水平。而廣南非執行董事曾文強,更在廣南公佈債務前一日,以一元四角沽售手頭三十萬股廣南股份。 廉署行動 孫觀出走
▲廣南案詐騙四部曲
▲廣南案「爆發」過程 廉署行動一浪接一浪,接二連三拘捕涉案高層。直至今年八月中案件上庭時,揭示出廣南董事局內十名執行董事中,有八人涉案;其中六人更被正式通緝,包括廣南案主腦孫觀。而自動投案的主犯黃曉江,近日被判入獄六年,兩名從犯入獄四年。 廣南事件,不單引發出紅籌官商的集體詐騙問題,而上市公司監管亦有漏洞。原是廣南核數師的德勤會計師行,以至廣南三位非執行董事,李國寶、溫嘉旋及曾文強責無旁貸。 現任廣南核數師畢馬域,指德勤核數期間,九七年度有十億元賬項應作撥備而未撥,並要求會計師公會調查德勤有否失職,雙方一度鬧上法庭。上週廣南案甫上法庭時,德勤合夥人方俠對本刊說:「核數師並非一個保證,只是給予一種安慰(comfort ),因為我哋都是靠董事局提供資料做核數,並無權力向對方施壓。」 至於非執行董事,「根據公司法例,非執行董事責任上都幾大,負責監察董事有否失職,不過佢哋被董事局瞞騙亦可以體諒。」方俠說。身兼廣南主要債權銀行的東亞銀行董事長李國寶,已與溫嘉旋於去年辭任廣南非執行董事職務。 向有「市井大班」之稱的孫觀,以往見記者時談笑風生。不過自去年二月被撤職後,已返回廣州,一直為自己的罪行四處解釋。今年中,市傳孫觀中風,一代「造數王」落得如此下場。 而事實上,由於中、港並無引渡條例,大陸方面無意放孫觀來港受審,以免牽連更廣。上週上京述職的律政司司長梁愛詩,與北京官員除商討公安法等事務外,並向北京表明,港府將結束廣南案的調查,以免為中國政府帶來更多尷尬。 |
http://airmanblue.blogspot.com/2011/02/14-feb-11-1203.html
粵海“風火雙輪”之廣南集團(1203)、粵海制革(1058) 作者:格隆匯 傲世 看了很多格隆匯各路英雄的介紹,當中確實非常多的幹貨!從科技,醫療到消費品等等種類俱多。但是,這次牛市中的一個主要題材,國企改革,在A股已經炒翻天了,在港股這方面的專題介紹好像並不多。 當然,像南北車,電信,核電等等的大央企改革,眾皆聞知,而且體量巨大,並不能符合格隆匯號召挖掘的翻倍,甚至五倍十倍的潛力股範圍。實際上,要達到這種預期,也只能在中小票中尋找寶藏!記住,港股小票多老千股,本人是非常厭惡老千股的!但是今天我們要介紹的是國企!至今為止,我還沒有看到有哪只國企股票被定性為老千股,所以這點大家可以放心! 好了,今天是一次性給大家介紹二只幹貨,為什麽二只?因為他們有緊密關聯關系,而且恰恰是小巿值股,又有大想象空間的好股,最重要,是同時又未被市場發掘出來的! 直接到題:他們就是粵海控股在香港上市的二家公司,一家是廣南集團(1203),一家是粵海制革(1058)!下面我會逐一給大家詳細介紹,為什麽這二票國企改革的風正吹響! 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粵海控股是一家什麽公司。下面是集團的介紹: 【廣東粵海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粵海控股”)於2000年1月登記設立,為省屬國有獨資的投資控股公司。廣東省人民政府授權廣東省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履行出資人職責。 2014年,粵海控股總資產逾980億港元,員工總數10,659人,全資及控股子公司超過250家,涉及公用事業及基礎設施、制造業、房地產業、酒店及酒店管理業、零售批發業等5大板塊、13個行業。 粵海控股屬下粵海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香港粵海”,與“粵海控股”統稱“粵海”)是目前廣東省在境外規模最大的綜合性企業集團。香港粵海旗下有4家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公司,分別是: • 粵海投資有限公司(上市編號:0270) • 廣南(集團)有限公司(上市編號:1203) • 粵海置地控股有限公司(上市編號:0124) • 粵海制革有限公司(上市編號:1058) 看到了嗎?粵海控股屬下粵海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是目前廣東省在境外規模最大的綜合性企業集團!而最重要的是,粵海的頂頭上司是誰?廣東國資委!廣東國資委肩負著國企改革的先鋒重任,你說它會放過粵海集團的國企改革機會嗎? 實際上,種種跡象已經顯示,改革計劃正在有序進行中。 看看一段去年關於廣東國資委的一段評論: “截至目前,廣東省國資委著力構建了三個省級平臺,即恒健公司國有資本運營平臺,產權交易集團綜合要素平臺,並支持粵海控股公司開展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改造試點;以及籌劃組建新的國有持股資本運營平臺,聚集和盤活存量資產。” (註:目前我國的國資管理平臺有三類形式,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國有資本運營公司、國有資本流動平臺。其中,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國有資本運營公司是三中全會的《決定》中提出的新的國有資本經營主體的主要形式,而國有資本流動平臺則是部分省市國資改革規劃所提出的。) 支持粵海控股公司開展“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改造試點! 這是重點! 實際上,今年初粵海控股申請籌建“粵海集團財務有限公司”於今年3月9日獲中國銀監會批複同意,標誌粵海集團產業金融板塊正式起步。設立企業集團財務公司,將為粵海集團打造產業金融板塊打下堅實基礎,對集團建設國際化“國有資本投資公司”發揮重要作用! 風,是不是開始近了? 所以,粵海控股的改革進程,實際上已經在有序的進行中,這個也將影響到我們下面所說的二家上巿子公司的國企改革預期! 上面提到,粵海控股海外共有4家,為什麽我們重點關註2家?下面我們來看看這二家我認為不用重點關註的: 1. 粵海投資(270),市值600億。以水務為主業。 這家市值已到600億,而且主營範圍清晰,不合小巿值股標的,所以可以直接忽視了! 2. 粵海置地(124),市值40億。本來是啤酒業務,去年已經改革變身為房地產主業。 所以這家也可以不用重點關註了! 剩下來的二家,就是我們的標的,下面一一道來: 第一是1203的廣南集團,市值只有15億!你沒看錯,是只有15億不到的市值,這個在A股極可能已經是150億的身家了!別以為廣南是家新公司,其實在1994年已經上市,是家老國企了,至今已超過二十年。 廣南為一間投資控股公司,附屬公司主要從事制造及銷售馬口鐵及相關產品、物業租賃、鮮活食品代理與經銷及食品貿易。在這種雜亂的業務範圍,在以前的國企時代,問題不大。但是,在今天追求效率,做大做強的國企新指標中,這個就絕對有需要檢討了!別忘記,粵控資產過千億,只值15億的上市公司席位,確實是太浪費了! 我們來深入看看廣南的基本財務資料。截至2014年底總資產36億,營業額34億,每股賺0.16元,派息0.045。實際上過去幾年廣南的業務很穏定,每年都賺錢,也每年都派息!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業務範圍比較雜,有馬口鐵業務,又有供港鮮活食品業務。而馬口鐵業務實際上利潤率很一般,倒是鮮活食品的利潤率更高。從估值上來看,廣南其實是嚴重低估。15億不到的市值和凈資產24億比,本身就有一個非常大的空間!即使股價漲到2.65,也就和凈資產打平,還沒有考慮到國企改革的相應溢價。 但是,也正因為是老國企的原因,廣南一直並不被外資看好,股價長期以來都非常低迷,直到今年4月份和大盤同步上漲,但仍然是屬於不受大眾關註的一只票。 廣南過去五年主要財務指標 - 盈利摘要(百萬): ![]() 每股資產凈值 ![]() 最近廣南發生的一件事,令人對國企改革的預想覺得更加近了,就是5月6號突然公布在6月1號要開股東特別大會,修改公司章程細則! 公司上市超過二十年,一直不聲不響,為什麽現在突然要修改細則?這個值得細想!我們有理由推測,在重組的企劃中,公司章程里面可能有部分條款對公司不利,所以必須先修正再走下去!實際上,最近二個星期成交多了,股價也有比較好的表現,但還沒有大幅度拉升,背後可能說明有資金正在慢慢建倉,是不是背後有些東西大眾未能知道? 至於廣南如果改革,粵海控股會註入什麽資產到廣南?這個問題,我非內幕人員,不能提早得知。但是,按上面所說粵控有5大板塊13個產業範圍,除地產水務外都是有可能選一部分並進來的!因為國企改革的任務之一就是要做大做強。 實際上粵控也有需要好好利用上巿平臺來重組合並集團內龐大的非上市資產!這個部分,其實從2013年突然把0124的粵海置地(本來是金威啤酒)改革成粵控房地產的旗艦,可以看到改革的路線在粵控集團中其實一直在向前推進! 以廣南的本身情況和公司最近的動作,我們有理由相信,改革的風已漸近了!今年是國企改革大年,以廣南15億的市值,如果有新的性感資產註入並改組,你們覺得股價上會有什麽預期? 第二是粵海制革1058。粵海制革成立於1995年, 並於1996年在香上市,上市也超過19年了基本沒什麽聲響(這種國企真的是家大業大,放著好好的資本平臺,就是不用)。粵海制革主要從事皮革半制成品及制成品之加工及銷售。這個,和廣南一樣,也是一個老國企了,而且是一個夕陽工業的國企! 別以為這個公司是虧損,過去五年實際上每年都有盈利!營業額過去五年從五億多到七億多不等,但是盈利卻非常微薄,最多的一年也就賺了6百萬!成本效益非常不理想!但話說回來,如果發展理想,增長迅速,那這些國企也不用改革了! 粵海制革過去五年主要財務指標 - 盈利摘要(百萬): ![]() 為何1058有改革需求?我們先看看巿值:5億,股價1元左右! 5億是什麽概念?可能就是直接排在國企上市公司市值的倒數第一位!如果廣南15億是嚴重低估,那粵制5億就是大白菜了!粵控把一個好好的上巿席位浪費了近二十年!沒辦法,國企本質!如果不是中央要國企改革,如果國資委不下達改革死命令,如果今年不是國企改革年,那麽粵制可能再維持現狀十年都說不定! 但是,現在一切都在變了,像粵制這種規模太小,市值太小,業務範圍太小又簡單的國企上市公司,不正是大改革的標的?老外不懂,各路南下資金會看不懂? 而且,這個還不夠!大股東粵海控股本身已經占了粵制72%,剩下來的流通股只有28%!。也就是說流通股只有1億多市值!公司的凈資產都不止5億!這種股票,只要輕輕進來幾百萬到上千萬,就控股成為大股東之一了。粵制這種夕陽工業加上結構又非常簡單的國企,正正是最容易註入新資產借売上市的好選擇!不要忘記買一個幹凈的殼上市可能都不止5億這個價,你說粵海會把它給忘記嗎?如果這個票都不需要國企改革,那廣東國資委什麽指標都不用做了! 而且我相信,粵制其實改革的靈活度,比廣南還更容易!例如直接把它變成粵海的金融板塊公司也無不可!不要忘記粵海恰恰就缺少了這一板塊的上市!如果是這樣,粵制的未來預期市值是多少?幾十億?上百億?這個都不是空口說白話的預期,而是實實在在有可能發生的情況!除非你不相信國企要改革!無論是用哪種形式的改革,到時粵制的市值肯定是直接翻上去的! 在國內的投資者,我們都知道今年是國企改革大年,從央企到地方國企,都是避免不了的。當然中間有快有慢,以廣東省國資委的相對快速步伐,再加上粵海控股最近的一些動作,我們有理由相信,風要來了!在南下資金還未發掘潛伏這些小票的時候,這正是大家掘金的好時機! 最後,看看廣懂國資委給粵海集團的改革指示: 粵海控股深化改革要註重解決好以下若幹問題:一是堅定改革信心,牢固樹立“三種意識”和擔當精神;二是選準對標模式,大力推進混合制改革;三是選準改革試點的突破口,朝著市場化國際化方向邁進;四是創新商業模式,不斷增強企業發展能力;五是塑造優秀的企業文化,激發員工成長成才的夢想與創新力。 風,是否已起了? 上面介紹的2個幹貨,除了有國企改革的期待,最主要的是下行風險有限!我們知道國企公司,不會出千,而且再怎麽也倒不了。也只有持有這種公司,才可以拿得住,睡得穏! |
ricky168b在6樓提及
1203今日發盈警大插,後巿難看好?
greatsoup38在27樓提及
賺得太少,不玩了
greatsoup38在27樓提及
賺得太少,不玩了
Louis在28樓提及greatsoup38在27樓提及
賺得太少,不玩了
在1〜1.5年內, 可以賺到35%(包含兩次股息), 不算少。 如果是100%肯定的, 我已經非常滿意, 簡直要訓身。
derek777在29樓提及greatsoup38在27樓提及
賺得太少,不玩了
那些可多賺,現在又啱玩呢?
greatsoup在31樓提及derek777在29樓提及greatsoup38在27樓提及
賺得太少,不玩了
那些可多賺,現在又啱玩呢?
我自己覺得一些低市值殼股市場還是大
greatsoup在31樓提及derek777在29樓提及greatsoup38在27樓提及
賺得太少,不玩了
那些可多賺,現在又啱玩呢?
我自己覺得一些低市值殼股市場還是大
derek777在33樓提及greatsoup在31樓提及derek777在29樓提及greatsoup38在27樓提及
賺得太少,不玩了
那些可多賺,現在又啱玩呢?
我自己覺得一些低市值殼股市場還是大
買中回報又是真的不錯,但不過只能一籃子買。
Louis在41樓提及
快D下跌到8毫(PB<0.33),讓我稀釋。
最衰太多人知道它的價值,不肯快跌加大跌!
Louis在42樓提及
1203咁硬頸, 不怕虧損, 以人民幣45,780,000元擴大馬口鐵生產能力, 股價快D大跌, 投資者快D沽死它!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71013464_C.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