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國土部:今年《土地管理法》修正案將報國務院

備受關註的土地管理法修訂又有了新的進展。

國土資源部24日發布消息稱,《國土資源部政策法規司2017年工作要點》明確,今年國土資源政策法規工作要全力推動《土地管理法》及其配套法規的修改起草,跟蹤總結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試點經驗,研究形成《土地管理法》(修正案草案)報送國務院;配合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國務院法制辦做好《土地管理法》修改審議工作,同步開展相關配套法規的修訂起草工作。

此前,國土部部長姜大明在今年全國兩會“部長通道”上接受采訪時表示,國土部在試點的過程中也同步進行修法。現在已同有關部門一起起草了土地管理法修正案的送審稿,經過一定程序批準後,將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姜大明介紹,按照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部署,經全國人大法律授權,從2015年開始,全國有33個地區開展了農村土地征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和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兩年多來,各試點地區堅守底線、大膽實踐,已經探索總結出一批可複制、可推廣的改革成果。

“按照立法與改革同步原則,我們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形成了土地管理法修正案草案,待批準後,將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姜大明表示,土地管理法修正案草案,充分吸收了改革試點成果。在農村土地征收方面,體現了縮小征地範圍,規範征收程序,完善對被征地農民合理、規範、多元保障機制等改革經驗;在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方面,體現了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和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與國有建設用地同權同價、同等入市的改革要求;在宅基地制度方面,體現了依法公平取得、節約集約使用、自願有償退出等制度安排。同時,對建立兼顧國家、集體、個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機制,合理提高個人收益,也作出了相關規定。探索農村集體組織通過出租、合作等方式盤活利用空閑農房及宅基地,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的改革措施,已寫入今年中央1號文件。

“希望在土地管理法修正案草案公開征求意見時,社會各界和廣大群眾積極參與,多提寶貴意見。”姜大明稱。

現行《土地管理法》上一次修訂是在2004年,至今已經過去了十三年。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現行土地管理法已難以適應現實需要,亟待進行修改,土地征收制度改革,集體建設用地入市等問題成為外界重點關註所在。

此前關於修改《土地管理法》的呼聲和實踐層面的探討,已經持續多年,但進展並未滿足外界的預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285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