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優港姐麥明詩壓力爆煲匿埋喊
1 :
GS(14)@2015-06-18 14:34:402015-06-18 NM
新一屆香港小姐日前進行面試,女拔十優狀元、劍橋法律系畢業的麥明詩(Louisa)即時彈出!女神連日來被網民大起底,指她曾到美國接受太空人訓練,更有志做「女特首」,亦有讀者報料,指她大學時男友多頻頻換畫。一夜成名,唔係個個頂得順,外表淡定的麥明詩,據知未入圍已壓力爆煲,體重急跌唔夠一百磅,要匿埋喊發洩。有讚亦有彈
去年香港小姐刻意玩神秘,結果選完一年,三甲港姐至今依然面目模糊零人氣;吸取教訓,大台今年轉玩高度透明,將首輪面試的候選佳麗玉照放上官網,成功引起網民熱話。尤其挾住十優狀元,來自英國劍橋法律系的麥明詩,以超班學歷加靚樣獲一面倒激讚,未入圍已經贏民心。但有讚亦有彈,有指麥明詩在英國讀大學期間有一籮男友,幾乎全部是法律系同學。無得輸,但壓力大!據了解,多年來讀書成績標青的麥明詩,正式鬥靚前壓力已大到頂唔順。「Louisa話以前預備公開考試,一日要溫習十幾個鐘咁辛苦都捱得住,佢以前話唔明啲女仔點解選美會有壓力,終於到自己落場,先知道原來咁大鑊!大家唔好俾佢個樣呃到,外表睇好硬淨,其實呢幾日俾人係咁起底,佢都有喺屋企喊。」知情者說。
唔夠一百磅
條路自己揀,麥明詩唯有先集中火力備戰。本週一(六月十五日)下午,記者發現著住碎花裙褲出動的她連踩兩場,第一站是到木星街做中藥美容扮靚,逗留兩粒鐘後,素顏離開。「讀書嗰陣佢有啲baby fat,入U讀law辛苦,呢幾年加加埋埋瘦咗十幾磅,Louisa而家唔夠一百磅,身邊朋友都覺得佢太瘦,不過咁樣上鏡又好似啱啱好。」知情者說。三十四度高溫下,麥明詩著住三吋高踭鞋,由木星街行去炮台山站搭港鐵落中環,做通淋巴,一小時後,身邊多了個女性朋友陪住走,二人行Zara、TopShop,買衫買鞋,麥明詩唔會心大心細,睇中就俾錢,速戰速決。
魔法王過氣女友都選
面試大起底,除了劍橋女神,在元朗開牛雜店的李美琪(Monnie)亦被網民熱捧,理由是牛雜妹自爆「帶住122磅肥胖身軀」面試,雖然重磅拉低入圍機會,卻被大讚夠坦白有勇氣。至於曾參選過珠江小姐的黎褘樂(Natalie),被指曾跟抄橋魔法王甄澤權拍過拖,已經半隻腳入娛圈的她,是順德電視台主持人,在微博晒選美照外,亦有上載自己跟甄澤權的拍拖照。
牛雜妹Monnie
Monnie面試時的打扮別樹一格,甚至不介意露出「小肥腰」。
巨乳Mandy
身材豐滿的Mandy,在Facebook放了一堆晒巨乳的豪放相。
高學歷港姐
標榜智慧與美貌並重的港姐,不過高學歷而又去參選的女仔並不多,歷來最有料應該是91年的「三料冠軍」郭藹明,當年以美國南加州大學機械工程學碩士生參選。而另一高學歷的則是99年冠軍,在西門菲莎大學主修心理及經濟學的郭羡妮,憑住雙學位奪得冠軍、最上鏡小姐以及千禧才智小姐。而97年參選的任葆琳,亦是畢業於哈佛大學,當年被封為「哈佛小甜甜」,不過大熱倒灶未有奪獎。
十優港姐麥明詩家庭 經歷負資產 慳儉理財法
1 :
GS(14)@2016-09-08 00:04:352016-08-20 iM
明星藝人總要悉心打扮,追求時尚選購新衣,花大筆金錢,但今年正式簽約無綫成為旗下藝人的麥明詩則不諱言喜歡上網買賣二手衣服,更承認自己是名「慳妹」,「我們一家曾在2002年經歷負資產,所以媽媽從小教導我們要慳儉,多使用二手物品,長大後也成為習慣。」麥媽媽補充,「我經常提醒女兒要靠自己的努力去得到想要的事物,例如要補習賺取零用錢才可出遊、申請獎學金去留學等,這樣她才學懂珍惜,培養出節儉的心態。」
麥明詩表示自己雖然有理財的概念,會留意相關事情,但暫時未有太多行動,笑指最好的投資就是將錢交給媽媽。她坦言並不緊張此刻銀行戶口內的數字,「我現在更着重自己的Value,特別從事演藝圈,要不斷增值自己,我更會學習Marketing、Branding、Image等,當自己是投資產品一樣,要思考如何作管理。」麥媽媽在旁就笑言:「我其實都沒有幫她理財,因為根本沒甚麼錢,所以她講到自己錢又無,咪諗吓自己的頭髮。」
麥媽媽更大爆女兒其實是「慳妹」一名,喜歡上網買二手衣服。麥明詩坦言穿二手衫已多年:「雖然現在賺錢不多,但仍可節流,例如我會買二手衣服,以前經常用eBay,可以找到很多人買完不合身或只穿過一次的衣物,即使現在也會穿二手的,有時出Event的衣服只穿一次,過後我就會再賣出,既環保又慳錢。至於飲食方面,我不太講究,不會追求食貴嘢。」她認為自己節儉的習慣和心態全靠媽媽自小培養。
負資產日子學會慳家
原來麥明詩這小康之家,跟不少中產家庭一樣,曾經歷負資產。麥媽媽:「我們1995年從澳洲回流返港,但樓價在前幾年急升,所以買樓時價位非常高,誰知後來政府出招令樓價大跌,即使後來覺得房子不夠大,也沒能力換新居。直到1997年樓價回升後,我們才能出售樓房,但同時又以相對較高的樓價購買新房。結果2002年樓市低谷時跌破了買入價,虧損了近300萬元,當時供樓壓力沉重,試過要用整份薪金去供樓,所以一家人要非常慳,這些事情我們都會告訴兒女。」
經歷負資產時,麥明詩只有11歲,她憶述:「媽媽在我們小時候已經將很多事情生活化,例如以前她會帶我和哥哥一起去買樓,跟我們分析為何樓價會有升跌,甚麼是保值等。當年負資產,我只是讀小六,媽媽都有向我解釋甚麼是負資產,我還記得當時好像是明白的,所以從小就有這些概念,知道要慳家。」
不單口頭上教導子女,麥媽媽認為父母的身教對小孩也有相當的影響。麥媽媽是職業治療師,丈夫是中學教師,兩人生活一向比較樸素,「明詩在我們的影響下,也學會節儉生活,不會與人有物質上的比較,不太在乎哪個品牌出了新款書包或運動鞋。她甚至很高興使用學姐送的二手校服、書籍,還指書中有許多有用的筆記。」她和女兒亦樂於參加學校每年一度的二手物品慈善賣物會,一起選購合適用品。麥明詩也笑言:「其實我由小用慣『三手嘢』,通常別人給哥哥,哥哥又再給我。」
兼職賺錢才可去旅行
「現代社會資金豐富,不論是上流、中產或基層的父母,都習慣在物質上『討好』子女,即使沒有錢買最新型號的手提電話,也要買些糖果美食哄子女開心。生活上物質唾手可得,很容易誤導孩子,認為父母理應為自己提供一切,毋須靠自己的努力。」麥媽媽除了從小培養子女節儉的美德,更強調他們要學會「靠自己」,她只會給孩子少許零用錢,剛好足夠學業所需,不能像某些同學一樣,購買名牌衣物、球鞋。
「明詩有部分同學,未工作已經在父母的資助下與朋友周遊列國,我則不會這樣做。女兒高中時我會讓她替別人補習賺取額外的零用錢,放假時才可與朋友出外旅遊。即使明詩希望出國升學,我亦向她坦白會為家中的經濟狀況帶來壓力,鼓勵她嘗試申請獎學金。」麥明詩亦表示:「媽媽經常對我說,自己想要的東西,將來要靠自己去賺取,我小時候就明白金錢或物質並不是輕易可得,很珍惜每樣經過努力才獲得的事物,尤其現在工作更加認識到Value of money,所以我都會繼續慳,繼續着二手衫。」
麥媽媽也認為父母不可能照顧子女一生,所以更應鼓勵孩子自力更生,培養他們的獨立能力,切勿給子女提供無限的資源與支援,所以目前仍在給予成年子女經濟支持的父母應要訂下框架,列明支持的目標與時限,去到某一階段,就要減少,甚至停止資助。「要讓子女知道父母不會無條件在經濟上供給,才可賦予子女動力去為自己的將來奮鬥。我亦從小提醒子女,將來工作後要給家用、幫忙供樓、盡自己作為一個家庭成員的責任,要明白吃穿用度不是理應由父母無限供給的,所以明詩現在都會定期給家用,一起供樓。」
家長篇:選興趣班不能影響學業
近年香港不少家長為了讓子女入讀名校,不惜大灑金錢,務求讓孩子學懂十八般武藝,增加所謂競爭力。作為資深兒科職業治療師的麥媽媽就指出,事實上,小朋友如果生活太忙碌,面對太大壓力,很容易出現負面情緒。「父母當然可以讓小朋友先作多方面嘗試,再選擇自己喜歡的活動,但不宜同一時間嘗試多種活動,建議父母可以用半年時間讓子女先嘗試一兩樣,然後下半年再試另外兩樣,找到他們自己真正的興建後,再深入學習。」
體能課程對發展重要
麥媽媽認為各種興趣班都有它的作用和有趣的地方,但時間平衡對小朋友而言很重要,「明詩小時候,我會選擇至少一樣體能課程,因為體能對兒童的發展頗為重要,但我會挑選不太勞累的課程。例如她小學時參加游泳班,有些同學會選擇那些以學界代表為目標的游泳班,因此要付出許多時間來練習。但我考慮到明詩當時成績都是中等,覺得女兒未必能一併應付繁重的游泳訓練及學業,跟她商量後,我們一起決定報讀較輕鬆的游泳班,既能鍛練體能,也不至於太辛苦。」她亦提醒,其實父母可以從孩子的情緒上,感受到小朋友是否太過疲累,她相信小朋友需要空間,讓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
十優港姐麥明詩家庭 經歷負資產 慳儉理財法
1 :
GS(14)@2016-09-08 00:04:352016-08-20 iM
明星藝人總要悉心打扮,追求時尚選購新衣,花大筆金錢,但今年正式簽約無綫成為旗下藝人的麥明詩則不諱言喜歡上網買賣二手衣服,更承認自己是名「慳妹」,「我們一家曾在2002年經歷負資產,所以媽媽從小教導我們要慳儉,多使用二手物品,長大後也成為習慣。」麥媽媽補充,「我經常提醒女兒要靠自己的努力去得到想要的事物,例如要補習賺取零用錢才可出遊、申請獎學金去留學等,這樣她才學懂珍惜,培養出節儉的心態。」
麥明詩表示自己雖然有理財的概念,會留意相關事情,但暫時未有太多行動,笑指最好的投資就是將錢交給媽媽。她坦言並不緊張此刻銀行戶口內的數字,「我現在更着重自己的Value,特別從事演藝圈,要不斷增值自己,我更會學習Marketing、Branding、Image等,當自己是投資產品一樣,要思考如何作管理。」麥媽媽在旁就笑言:「我其實都沒有幫她理財,因為根本沒甚麼錢,所以她講到自己錢又無,咪諗吓自己的頭髮。」
麥媽媽更大爆女兒其實是「慳妹」一名,喜歡上網買二手衣服。麥明詩坦言穿二手衫已多年:「雖然現在賺錢不多,但仍可節流,例如我會買二手衣服,以前經常用eBay,可以找到很多人買完不合身或只穿過一次的衣物,即使現在也會穿二手的,有時出Event的衣服只穿一次,過後我就會再賣出,既環保又慳錢。至於飲食方面,我不太講究,不會追求食貴嘢。」她認為自己節儉的習慣和心態全靠媽媽自小培養。
負資產日子學會慳家
原來麥明詩這小康之家,跟不少中產家庭一樣,曾經歷負資產。麥媽媽:「我們1995年從澳洲回流返港,但樓價在前幾年急升,所以買樓時價位非常高,誰知後來政府出招令樓價大跌,即使後來覺得房子不夠大,也沒能力換新居。直到1997年樓價回升後,我們才能出售樓房,但同時又以相對較高的樓價購買新房。結果2002年樓市低谷時跌破了買入價,虧損了近300萬元,當時供樓壓力沉重,試過要用整份薪金去供樓,所以一家人要非常慳,這些事情我們都會告訴兒女。」
經歷負資產時,麥明詩只有11歲,她憶述:「媽媽在我們小時候已經將很多事情生活化,例如以前她會帶我和哥哥一起去買樓,跟我們分析為何樓價會有升跌,甚麼是保值等。當年負資產,我只是讀小六,媽媽都有向我解釋甚麼是負資產,我還記得當時好像是明白的,所以從小就有這些概念,知道要慳家。」
不單口頭上教導子女,麥媽媽認為父母的身教對小孩也有相當的影響。麥媽媽是職業治療師,丈夫是中學教師,兩人生活一向比較樸素,「明詩在我們的影響下,也學會節儉生活,不會與人有物質上的比較,不太在乎哪個品牌出了新款書包或運動鞋。她甚至很高興使用學姐送的二手校服、書籍,還指書中有許多有用的筆記。」她和女兒亦樂於參加學校每年一度的二手物品慈善賣物會,一起選購合適用品。麥明詩也笑言:「其實我由小用慣『三手嘢』,通常別人給哥哥,哥哥又再給我。」
兼職賺錢才可去旅行
「現代社會資金豐富,不論是上流、中產或基層的父母,都習慣在物質上『討好』子女,即使沒有錢買最新型號的手提電話,也要買些糖果美食哄子女開心。生活上物質唾手可得,很容易誤導孩子,認為父母理應為自己提供一切,毋須靠自己的努力。」麥媽媽除了從小培養子女節儉的美德,更強調他們要學會「靠自己」,她只會給孩子少許零用錢,剛好足夠學業所需,不能像某些同學一樣,購買名牌衣物、球鞋。
「明詩有部分同學,未工作已經在父母的資助下與朋友周遊列國,我則不會這樣做。女兒高中時我會讓她替別人補習賺取額外的零用錢,放假時才可與朋友出外旅遊。即使明詩希望出國升學,我亦向她坦白會為家中的經濟狀況帶來壓力,鼓勵她嘗試申請獎學金。」麥明詩亦表示:「媽媽經常對我說,自己想要的東西,將來要靠自己去賺取,我小時候就明白金錢或物質並不是輕易可得,很珍惜每樣經過努力才獲得的事物,尤其現在工作更加認識到Value of money,所以我都會繼續慳,繼續着二手衫。」
麥媽媽也認為父母不可能照顧子女一生,所以更應鼓勵孩子自力更生,培養他們的獨立能力,切勿給子女提供無限的資源與支援,所以目前仍在給予成年子女經濟支持的父母應要訂下框架,列明支持的目標與時限,去到某一階段,就要減少,甚至停止資助。「要讓子女知道父母不會無條件在經濟上供給,才可賦予子女動力去為自己的將來奮鬥。我亦從小提醒子女,將來工作後要給家用、幫忙供樓、盡自己作為一個家庭成員的責任,要明白吃穿用度不是理應由父母無限供給的,所以明詩現在都會定期給家用,一起供樓。」
家長篇:選興趣班不能影響學業
近年香港不少家長為了讓子女入讀名校,不惜大灑金錢,務求讓孩子學懂十八般武藝,增加所謂競爭力。作為資深兒科職業治療師的麥媽媽就指出,事實上,小朋友如果生活太忙碌,面對太大壓力,很容易出現負面情緒。「父母當然可以讓小朋友先作多方面嘗試,再選擇自己喜歡的活動,但不宜同一時間嘗試多種活動,建議父母可以用半年時間讓子女先嘗試一兩樣,然後下半年再試另外兩樣,找到他們自己真正的興建後,再深入學習。」
體能課程對發展重要
麥媽媽認為各種興趣班都有它的作用和有趣的地方,但時間平衡對小朋友而言很重要,「明詩小時候,我會選擇至少一樣體能課程,因為體能對兒童的發展頗為重要,但我會挑選不太勞累的課程。例如她小學時參加游泳班,有些同學會選擇那些以學界代表為目標的游泳班,因此要付出許多時間來練習。但我考慮到明詩當時成績都是中等,覺得女兒未必能一併應付繁重的游泳訓練及學業,跟她商量後,我們一起決定報讀較輕鬆的游泳班,既能鍛練體能,也不至於太辛苦。」她亦提醒,其實父母可以從孩子的情緒上,感受到小朋友是否太過疲累,她相信小朋友需要空間,讓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