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進口博覽會大練兵 國展中心保障工作全面升級

融合醫藥領域三大展會的健康產業領袖分會本周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隆重召開,這一展覽匯聚來自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近7,000家企業。這也對國展中心的服務保障能力進行了一次全面的實戰演習,為即將在今年11月舉行的首屆國際進口博覽會奠定基礎。

本屆峰會融合了中國國際醫療器械博覽會(CMEF)、全國藥品交易會(PharmChina)和中國國際醫藥原料藥交易後(API China)三大展會,展會面積達到35萬平方米,期間還將舉行超過160場會議,預計每天的人流量將達到21萬,每天將投入860名安保人員確保展會安全、順利的舉行。

隨著醫藥展的舉行,國展中心已經梳理出了27項場館服務保障重點工作任務,包括場館功能優化改造、展會論壇現場服務水平提升、信息化應用水平提升、餐飲服務水平提升等多個方面,大部分工作任務都將於今年9月前完成。

上海市商務委主任尚玉英表示,醫藥展的首日人流量為20萬,而進口博覽會的預計人數將會達到30萬,因此,對醫藥展的保障是進口博覽會的一次非常好的練兵,也是實戰。目前,公安、交通等各部門和相關的區縣,都已全部提前參與投入到醫藥展的保障工作中。

國家會展中心副總裁寧風透露,該中心運營三年以來,累計的辦展面積已經超過了1400萬平方米,其中國際性展覽占比95%,10萬平方米以上的占比90%。去年,中心承接了各類展會及活動80多場,辦展面積540萬平方米,今年預計將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增長到600萬平方米,相當於上海展覽市場的三分之一。

首屆進口博覽會將於今年11月5日-10日在上海舉辦,作為世界首創的以進口為主題的博覽會,將是中國面向世界開放市場、加強國際經貿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目前,已經有來自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600多家企業簽約參展,簽約展覽面積超過12萬平方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2206

應對國際化挑戰 國展中心全面備戰進口博覽會

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將於今年11月在上海舉行,國家會展中心作為此次會展的承辦方,將會在住宿、交通、餐飲和文化習俗等各方面提供全面的保障,以應對進口博覽會帶來的國際化挑戰。

國展中心綜合保障部部長彭春焰今日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的采訪時表示,進口博覽會與過去承辦的各類展覽將會有很大的不同,所有的參展企業和展品全部來自國外,不僅會吸引大量的國外遊客,還會有一部分來自國外的采購商,對於展會的組織和保障工作而言提出了全新的考驗。

“首先是語言方面,”他介紹,“我們目前已經與中國電信達成了合作,正式上線運營了968888呼叫中心,將在進口博覽會期間為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提供7*24小時的在線咨詢服務,包括普通話、英語、俄語、法語、西班牙語和阿拉伯語6種主要的語言。”

另外,國展中心將會引進多語種翻譯平臺,覆蓋不少於50個服務點,通過遠程通訊設備連接遊客與同聲傳譯人員,提供實時的服務。同時,國展中心也已與上海的各大高校達成了合作,將會有許多外語系的學生積極加入到誌願者的服務隊伍中來,為外國遊客提供咨詢、引導等服務。

“目前正在進行中的醫藥展的誌願者數量已經達到了1500名,不過,尚未引入多語種翻譯平臺,我們計劃在4月底的下一個展覽,即國際塑料橡膠工業展覽會,首次對該平臺進行試用。” 彭春焰透露。

而在住宿和交通方面,國展中心正在與上海市各個部門共同籌備相關的工作,其中,旅遊局將會對全市的酒店設定指導價,嚴防在進口博覽會期間出現惡意漲價等情況,同時預留一部分的酒店資源,專門提供給來自海外的參展商和來自全國各地的采購商。

為了保障進口博覽會期間的交通順暢,屆時不僅會開通從國展中心相鄰的虹橋機場和虹橋火車站直達會場的班車,還會開通從會場前往南京路步行街和外灘等上海熱門旅遊景點的公交線路,方便外國遊客在觀展之余遊覽上海的其他景點。

餐飲方面,國展中心目前已經匯集了40多家餐廳和2家美食綜合館,其中,綜合館正在進行招商工作,預計到進口博覽會召開時將會達到80家餐館。“我們也會為迎接進口博覽會而引進一些特色的餐館,例如為穆斯林參展商和遊客提供清真食堂。”

根據規劃,國展中心將不僅是一個展會舉辦場地,還將具備商業廣場的功能,在展會的空檔期為市民提供購物和餐飲服務。“不過,對於餐館而言,在展會空檔期如何保持客流和盈利將會是一個難題,”彭春焰說,“為了吸引更多的市民,我們也在與阿里巴巴旗下的盒馬鮮生、以及京東和蘇寧的實體店進行協商,希望能引進更多具有新零售特色的小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230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