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常州限电记:6000家规模企业“非常”停产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01021/2027980.shtml

  每经记者 孙嘉夏 发自江苏常州
10月18日,江苏常州精棱铸锻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精棱铸锻)在停工5天后,终于迎来了可以连续开工9天的日子。
这是常州市正在实行的多种限电手段中的一项,当地媒体称之为“开九停五”。根据常州市供电部门的预计,仅此一项“节能应急用电调控措施”,就预计可在9月至12月间限电9.7亿千瓦时。
在常州,可供企业自主选择的用电控制方法还包括 “开两周停一周”的集中轮休方案。这项主要针对市区化工企业的限电措施,被供电部门预计将在9~12月间限电约2.2亿千瓦时。而用电大户中天、金凯、龙 祥、鑫瑞等钢铁冶金企业,则被比照过往用电量,实行“总量控制方案”,来确定用电计划,该方案被认为可限电3.5亿千瓦时。
“常州2万余家工业企业,其中规模以上企业6000余家,都要参与限电工作。”常州市经济贸易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张志强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但这只能是非常手段,而不应成为常态化管理。”精棱钢铁一管理层人士认为。此前曾有媒体报道常州限电第一阶段至10月12日结束的消息,一度让不少当 地企业怀揣希望,可惜现实并非如此。“这恐怕是误解,不存在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的区分。”张志强说,“限电措施仍将持续,但我们将不断在实施过程中进行调 整。”
现实情况之下,“我们只能向客户解释,希望他们理解。”精棱铸锻装备部部长韩伟成说。好消息则是,据张志强透露,“十二五”期间,预计用电将放开。
限电令下的企业
介绍新近发掘的曹操墓之外,安阳来客自豪地宣称当地 “不限电”的说法,在室内引发一片“啧啧”声。
这是精棱铸锻在 “开九停五”后第一天复工。生产车间内,工人们重启封闭了5天的机器,熟悉的轰鸣声再度袭来。室内,来自河南安阳某企业的代表,正与精棱铸锻部分管理层会 商,试图对接双方产品。而在对精棱铸锻面临的限电措施表示理解之余,安阳来客亦颇为自豪地介绍,在江浙两省面临大范围限电之时,安阳当地并无这一现象。
这种再正常不过的“待遇”,此时却会让不少常州本地企业感到羡慕。沿市郊天安工业村一路出行,经圩塘工业园、春江镇、常州电子产业园至魏村一线,集中了不少当地工业企业,精棱铸锻亦位列该线路中。
“之前是迎峰度夏,要限电,我们理解。但现在这个时间点,仍旧要限电,这让企业非常难受。”10月15日,当地一民营塑料加工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时值 常州市政府划定的停工期,厂内各类大片材料堆积,无人问津。邻近的一家机械产品制造厂内,一片寂静,只有门卫留守。透过厂房玻璃向内望去,车间内机器空 置,并无生产迹象。“这两天停工了,找不到人。”门卫说。他指指不远处的一家国有企业,“人家还开工呢,你看那烟囱。”顺着门卫所指的方向望去,这家国有 企业的烟囱正往外冒着滚滚浓烟。
“选择‘开九停五’这个方案的,主要是民营企业和一些中小企业。对于一些连续生产企业,可能更多地会选择集中轮休,也就是开工两个月,然后休息一个月之类的方案。”张志强说。
“还好铸锻产品的交付周期比较长,不像有些企业订单比较急,今天下了单,过几天可能就要交付。”韩伟成感到一丝幸运。
“限电措施对我们厂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同处常州的荣御电器有限公司经理马广宙就没那么幸运了,这家主要经营小型冷鲜柜、海鲜柜等产品的企业颇觉压 力,“一方面,由于受苏锡常一体限电措施的影响,上游供货没有以往那么及时。另一方面,我们自己压力也大,外贸单子不敢再接,生怕违约。目前只能和客户协 商。”马广宙说。即使如此,这家电器产品制造商,目前仍只能保证没有违约、赔款等情况出现,在开拓新客户、获取新订单方面颇觉无力。另外还有企业索性利用 限电时间段,对厂区环境及部分设备开始检修,“也算是改善工作环境”,企业工人说道。
地方政府的“两难”
常州的限电举措似乎来得有些突然。
8月16日,常州市政府曾召开新闻发布会。当时拿出的数据显示,常州市今年1~7月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了17.18%,为134.43亿千瓦时。当时政 府表示,在“特殊情况下”,供电公司将严格按照相关文件精神,对列入节能预调控的53家企业实施削减负荷措施,并启动《常州市2010年电力应急供应预 案》,对全市高耗能企业和机械铸造、纺织等一些行业的大工业客户实行早峰、中峰、晚峰3个时段供控。
让常州企业主们始料不及的是,突破上述“特殊情况”,囊括了常州几乎所有工业企业的限电措施,很快展开了。
张志强便曾在是次新闻发布会上提及,常州已向江苏省政府签订节能责任书,应下降4.2%单位GDP能耗。“常州之前节能减排工作做的不错,所以这次也多承担一点。”张志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但此后的单位GDP能耗下降,却简单地体现为单位电力能耗下降。“限电的方式最显性,每天每时每刻都能观察得到。而一旦没有电,企业也不能生产,(限电)带来的效果最明显。如果限制使用煤等原料,企业进货渠道比较多,监控非常困难。”张志强解释道。
在张志强看来,此后更严厉措施的出台,与当时的极端天气密不可分。“当时温度高,形势非常严峻,全社会用电量都在猛增,不单单是工业企业。”
直至8月25日,常州市政府再次召开新闻发布会,一系列措施出台。其中对金坛、溧阳两个辖市按照其用电量所占份额,下达两市年内全社会总用电量限额计 划,对市区企业则从8月27日开始,采取3种形式控制电量。常州所有工业企业很快被分成14个组,开始执行轮休方案。常州供电公司在网站上推出了详细的停 电通知,常州市政府则派出专项督察组对企业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突然来临的限电风暴让不少生产中的企业措手不及,网络中亦开始弥漫常州企业的抱怨声。“直到后来,市长王伟成进行了调研,改变了部分做法,情况才有所好转。”韩伟成回忆说。
韩伟成所说的“情况有所好转”,则来自于调研结束后王伟成的表态。王称,目前市场需求旺盛,企业生产形势的好转与节能降耗之前的矛盾较为突出,但刚性的用电指标仍必须要执行,“同时也要看到发展是硬道理,一个地区如果没有企业的发展,就将成为无源之水”。
王伟成的上述表态几成地方政府在执行限电令时两难的缩影,“有的外贸企业,包括一些连续生产企业,在执行限电令时,确确实实会有问题。我们之后也对限电措施立即进行了调整。”张志强告诉记者。
企业的出路
“现在看起来,对企业生产用电的影响相对还是比较小的。”张志强认为。其拿出的数据显示,常州市9月份工业用电仍同比上升了3%。“比如说开九停五,只 要企业在14天中停5天,具体如何停,由企业自己决定,有的可以开4天半,停2天半,而有的企业原本就是每周放假2天,对这类企业只要提高效率,影响并不 是很大。”张志强说,“对于高耗能企业,我们会根据其今年1~7月份的用电量及去年的平均数,批给一个用电量,一般是调控30%的用电量。对于正常的生产 用电,我们仍将在总量控制的前提下,予以保证。比如有的企业确实有生产需要,可以向我们打报告,提出生产要求。”
“不少企业的节能降耗空间仍然比较大。”张志强举例说,“有的企业仅控制办公用电,每个月就能节省10%~15%。一家德国企业,在限电要求出台后,办公室关掉了空调,外籍管理层在炎热的天气下,边摇扇子边办公。有的企业通过设备更新,每个月能节省几十万度电。”
对于有企业质疑的 “平时不调控”等说法,张志强反复向记者表示,“如果不是因为高温,完全不用这么急。”并称目前所实行的限电措施,并非常态管理手段,但这一措施仍将持续 至年底。“正确的做法是,控制高耗能企业的增长,淘汰落后产能设备。简单的限电做法,只能满足一时的需要。”精棱铸锻一管理层人士认为。
精棱铸锻就已开始转型升级工作,以图减少用电量。“投入149万元,将传统5t模锻锤改造为CTK全液压程控模锻锤;投入173万元,推行锻件余热淬火工艺等技术,这一项每年就节约249万度电。”韩伟成说。
“也有的企业已经开始将部分工序外包,放到安徽等地。”张志强介绍说。
“对于企业来说,愿意拿出资金,投入转型升级,关键还是利益驱动,只有看到转型升级确实会为企业带来好处,才会有动力。”韩伟成认为,节能减排的关键还是要让企业看到,光靠价格竞争并不能长久,企业仍旧需要通过转型升级等手段,获取技术优势。
这一点颇让张志强赞许,但转型升级难点犹存,“企业可以通过结构调整、技术升级等手段调整,但对政府来说,今后节能减排的空间将越来越小。比如对于用电大户中天钢铁,目前的能耗已经算是相对较低的了。而常州更多的是中小企业,政府也要考虑到大量劳动力就业问题。”
常州市目前所积极执行的则是淘汰落后产能,该市将之作为节能降耗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并介绍目前“进展较为顺利”,且必要时,甚至将采取“壮士断腕”的非常之策,常州市的具体目标则包括淘汰炼铁生产能力140万吨、水泥45万吨等。
“今后数年,钢铁水泥等企业在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重会逐年下降,‘十二五’期间,预计用电量将会放开。”张志强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689

未因限价而停产 食用油企业称仍有利润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01214/2122251.shtml


每经记者 李娇凤 何珺 发自北京
近日有媒体报道,国内食用油企业在国家发改委的限价调控下,初现亏损并停产,且预计有可能出现大面积停产,或将导致春节出现食用油荒。
该报道一出,便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了多位专家和企业人士,他们表示目前豆企在加工大豆时依然有利可图,只是利润有所降低。
昨日(12月13日),国家发改委网站也发文称该报道不实,并表示“今年我国大豆进口大幅增加,国家油料油脂库存充裕,企业库存充足,生产正常,当前和 后期国内食用油市场供应是完全有保障的。”而相关报道中所说“汇福粮油集团停产”一事,企业方面也称主要原因是豆油、豆粕运输不畅,导致企业库存积压太 多。
汇福:未因限价而停产
“你们可以到我们公司查看,并没有停产,甚至今年的加工量比去年翻了一倍多。”汇福粮油集团的雷部长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公司去年加工大豆105万吨,今年是220万吨。”
汇福粮油集团是一家以加工大豆、生产食用油和豆粕为主的综合性企业集团,为中国企业500强。
对于有关报道中写到的停产一事,雷部长解释说,公司位于河北三河市,河北省曾出现过几天停电,可能因为这个原因被认为停工。“公司支持发改委限涨的政策,不可能在国家提出限价时就不生产。”
黑龙江大豆协会副秘书长王小语表示,虽然发改委对豆油进行限价,但也没有听说黑龙江企业有停工停产的,只是目前观望的比较多。
“没有了解到有停产的豆企,可能有些企业会限产,因为现在豆粕需求不太好。”中华油脂网信息主编郭清保说。
针对近日有媒体称 “食用油企业大面积停产已现先兆”的报道,发改委昨日公开表示,“严重失实,纯属主观臆测。”发改委指出,今年我国大豆进口大幅增加,国家油料油脂库存充 裕,当前和后期国内食用油市场供应是完全有保障的。此外,为满足元旦、春节旺季需求,目前中粮、益海等小包装食用油企业正在开足马力,全力组织生产。
专家:企业依然有利润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别请郭清保、东方艾格油脂分析师陈丽娜、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周思然3位分析师对食用油企业的利润进行测算,他们均表示尚有利润,但不多。
“没有停产就说明企业还有利润,”郭清保说,虽然现在进口大豆价格达到4200~4400元/吨,比10月份高出一两百元,但现在油企还是有利可图 的。”截至12月12日,测算的压榨利润是,进口大豆每吨100元左右,国产大豆每吨50元左右。不过,最近压榨利润确实下降了。如果国际大豆价格继续上 涨,企业可能会出现亏损,但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
周思然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目前各品牌5L装大豆油大概在58元~62元/桶,即大豆油零售 价格为11600元~12400元/吨。而进口大豆价格为4100元~4200元/吨,豆粕价格为3200元~3300元/吨,按照进口大豆出油率为 22%、出粕率79%计算,加上加工等其他费用,每吨豆油的压榨利润尚在百元以上。
“那几家大公司不提价,其他小一点的豆油品牌要提价也很难,消费者不会买账,因此利润也就没有以前那么高了。”北京市玉泉路市场信息部负责人刘敬亮告诉记者,个别企业停产应该是短期行为,而最近一段时间该市场上的食用油市场供应量和价格都比较稳定。
雷部长也表示,目前公司所使用的都是转基因大豆,平均利润率为2%,即100元能挣2元。“因为公司产业链做得比较全,原材料也有保证,不可能亏损。”
春节期间是否会出现食用油荒?郭清保表示,国内现在库存比较高,供应充足且价格比较稳定,不用担心出现这种情况。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290

首钢停产腾出市场 河北钢铁“渔翁得利”

http://www.21cbh.com/HTML/2010-12-28/wMMDAwMDIxMzEwMg.html

沿长安街一路向西,距天安门17公里的终点,首钢东大门巍然矗立。骑自行车、披蓝色棉大衣的工人来来往往,熟稔地越过纵横交错的火车轨 道。

此情此景很快将不再。根据首钢搬迁方案,首钢位于北京地区的钢铁产能将在2010年12月31日之前全面停产。

作为一家 有着91年历史的全国大型钢铁集团,首钢全面停产将给全国、尤其是北京地区的钢材销售市场带来巨变。

因为,首钢停产后,将不再生产建材。而 据兰格钢铁网统计,首钢是华北地区的传统建材供应商,单是每月的螺纹钢产量就占北京市场供应量的30%以上。

与此同时,以北京作为重点发展 区域的河北钢铁集团,早已瞄准首钢全面停产带来的市场机遇,并与首钢、华北其他钢铁企业展开了一场市场争夺战。

另外,随着首钢全面停产,首 钢旗下上市公司首钢股份(000959.SZ)资产置换方案也备受关注。目前,首钢股份已从10月29日起停牌。

年前全部停产

12 月20日,首钢股份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审议并通过了《公司钢铁主流程停产的议案》(下称《议案》)。

根据《议案》,首钢停产范围为北京石景 山厂区目前在线运行的炼铁厂、焦化厂、二炼钢厂、高速线材厂,以及北京首钢嘉华建材公司和北京首钢富路仕彩涂板公司。12月底前,以上停产范围内的生产设 施将全部停产,其中主体设备停产日为12月31日。

据统计,此次停产资产涉及的收入约占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63%,还涉及需要分流安置 职工6800人。

最初的首钢,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催生出的铁矿厂。由于新中国成立前的北京没有工业,自上世纪50年代起,京西围绕当时原名 “石景山钢铁厂”的首钢为中心,建起了“京西八大厂”,北京的工业基础由此奠定。

自12月份市场传出首钢全面停产的消息,市场认为北京地区 螺纹钢短期供需将出现缺口,北京市场螺纹钢和线材价格逆市上涨。

本报记者从第六届环渤海钢铁市场论坛上获悉,目前,大部分北京地区的钢材经 销商减少交易频率,以封库惜售的举动拉升了北京钢材价格。

据兰格钢铁网检测显示,在目前相对淡季,北京市场螺纹钢价格却接近今年4月份的高 点水平。

河北钢铁集团销售公司一位负责北京地区大客户的销售人员告诉本报记者,首钢停产带来的市场短缺,短期内肯定难以供应上,从而导致北 京地区的建材价格上涨。

不过,兰格钢铁分析师张琳表示,由于首钢整体搬迁这个任务在两年前就已确定,所以停产并不是突发事件,市场早已对此 预期有所消化。

渔翁得利

首钢此次全面停产,获益最大的是以河北钢铁集团为首的河北省内钢铁企 业。

本报记者获悉,目前,河北钢铁集团、河北敬业钢铁、国丰钢铁、建龙钢铁等多家钢铁企业已瞄准了北京市场。

河北钢铁集团销 售总公司总经理闫秀军对本报记者表示,河北钢铁集团已注意到首钢的下一步建材停产动作,“如果有需求、有市场,河北钢铁集团销售总公司肯定还会增加北京市 场的投放量”。

本报记者还获悉,北京当地最大的民营钢贸流通企业——北京京奥港集团已成为河北钢铁集团的新长期协议供销商,并从8月开始逐 步增加每月协议供应量,由之前的每月不到两万吨增加至四万吨。

河北钢铁集团钓到的“大鱼”,还有中钢集团、五矿集团、中国铁路物资总公司等 一些大型国有协议商户。

上述河北钢铁集团销售人员告诉本报记者,目前中国铁路物资总公司也与河北钢铁集团的协议供应量已增加至3万吨。

五 矿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姚子平也对本报记者表示,已经注意到首钢停产给北京市场带来的影响,五矿将通过“多渠道的钢材供应源”保证公司的货源稳定。

多 位北京地区的供应商对本报记者表示,已与首钢接触协议关系,转投河北钢铁集团门下。原因是,河北钢铁集团的业务重点也在北京,并且在北京有专门的销售团 队。

本报记者从首钢销售公司一位负责人处获悉,目前,首钢70%的建材客户已经流失。

这意味着,首钢在北京乃至华北地区的建 材龙头地位,将被河北钢铁集团取代。

资产置换悬念

首钢北京地区全面停产后,还涉及对上市公司的 资产进行“大腾挪”。因为,首钢上市公司几乎全部资产位于北京地区。

在首钢搬迁方案敲定后,首钢曾承诺,在2010年底将经营稳定、具有发 展前景的钢铁资产注入上市公司,保证上市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同时上市公司停产所涉及的资产将由首钢总公司通过置换方式置出上市公司,保证上市公司法人财 产不受损失。

12月27日,本报记者从首钢股份董秘办公室获悉,首钢股份资产置换无法按期在12月31日前完成,上市公司在一定时期内原有生产经营 能力受到影响,直至资产置换完成,目标期限是2011年6月30日。

其中,首钢迁钢资产注入可能性最大,但迁钢目前尚未获得国家发改委的批 准。另外,首钢矿业公司、通化钢铁、首钢不久前参股成立的北汽股份,都是首钢股份潜在的资产置换对象。

全面停产后,首钢面临的另一重大任 务,是改建北京老厂区。

据本报记者了解,首钢股份1999年上市时,首钢总公司承诺由上市公司租用,期限50年,首钢搬迁后,原租赁关系应 继续成立。

首钢总公司规划部一位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停产后,北京的老厂区将改成娱乐、文化产业基地。

“这对首钢是一个很大 的压力,因为我们是传统工业企业,一下子要去搞文化产业,需要一个适应过程。”上述规划部负责人表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641

停產近一月 多家蓄電池企業庫存告急

http://www.yicai.com/news/2011/06/836266.html

酸蓄電池行業停產整頓已近一個月,多地傳出鉛酸蓄電池企業庫存告急。

昨天,中國電工技術學會鉛酸蓄電池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徐紅告訴《第一財經日報》,通過近期調研,不少鉛酸蓄電池廠庫存已告罄,且目前沒有復工跡象,不少企業工人已經放假。「行業內急切盼望國家出台相關處理方案。」

今年5月初,國家開始大力整治鉛酸蓄電池污染,包括浙江、江蘇、四川等多地鉛酸蓄電池行業大面積停工。「江蘇、浙江等蓄電池生產大省一停產,供給就會中斷。」徐紅坦言。

由於鉛酸蓄電池佔到了電動自行車行業電池使用量的97%以上,一旦庫存告急,對下游電動自行車產業影響重大。江蘇新日電動車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趙學忠告訴記者,估計有近六成(電動自行車)企業已面臨無電池可用的情況。

不多,鉛酸蓄電池行業整頓或許讓鋰電池迎來發展契機。國家電動自行車質檢中心副主任黃曉東告訴記者,鋰電池是未來的發展方向,現在各方已經積極出台 相關鼓勵政策。中國自行車協會理事長馬中超告訴記者,電動自行車行業將要用三五年時間,將鋰電池的使用比例從2.5%提高到20%左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422

山東德州30%至40%棉企停產 棉花收儲啟動在即

 http://news.hexun.com.tw/2011-08-09/132227287.html

棉花的臨時收儲啟動已經箭在弦上。

 

  中國棉花協會發布信息稱,8月4日下午,國家發改委已經召集有關部門、行業協會和相關企業閉門商討棉花臨時收儲的準備工作,包括籽棉收購參考價格的測算、收儲預案交易實施辦法等。

  根據今年3月30日公布的棉花最低保護價方案,在2010年9月1日-2011年3月31日期間,一旦標準級皮棉價格連續5個工作日低於19800元/噸,便啟動政策性收儲。

8月8日,中國棉花價格指數已經跌至19635元/噸,比這一輪棉價高峰3月時的31000元/噸,大幅下跌近40%。

  數位受訪業內人士將這一輪棉價的暴跌歸結為三個因素:官方及市場對產需數據預估的明顯偏差、遊資的離場以及下遊紡織服裝行業的整體蕭條,而第三條也是推動棉價暴跌的最根本原因。

  山東棉業不願透露姓名人士透露,近期一場實地調研顯示,德州地區有30%-40%的紡織企業已經停產,80%-90%的紡織企業全面限產。他說,業內普遍判斷,當前紡織行業的困難程度甚至超過了2008年金融危機時期。

  艱難的去庫存

  過山車一樣的棉價行情,在2010-2011棉花年度內(2010年9月-2011年8月)上演了兩回。去年9月開始,中國棉價在緩慢小漲了大半年後開始急速上躥,328級的標準棉現貨價格9月份的報價超過3.2萬元/噸,比年初價格翻了一倍。11月份,短短數周內,現貨價格又大幅下跌近20%。此後棉價企穩回升,在今年3月觸到31000元/噸的高點後再度急速下跌至今。

  第一紡織網分析師汪前進說,棉價從3萬元/噸的高價下跌至2.5萬元/噸左右時,市場還普遍相信是遊資的離場導致了這樣一個結果,然而之後一再下跌直至跌破政府設定的保護價19800元/噸,就必須要梳理棉市本身的供求因素。

  事實上,伴隨著棉價暴跌的,是紡織全行業采購的趨於停滯。廣東一家較大規模的棉紡企業采購負責人告訴記者,已經有兩個多月沒再采購棉花,預計未來一兩個月內也不會采購棉花,他說,半成品紗線銷售的不順暢,以致全行業都不得不去面對棉紗的畸高的庫存。

  當前,中國紗線的平均庫存已經超過35天,是5年來的最高水平。就在去年,這一紗線平均庫存天數還僅僅只有10天左右。

  這樣的去庫存壓力實則來自終端的服裝出口。汪前進說,雖然海關總署的數據顯示上半年中國的服裝出口實現了同比超過20%的增長,但這實際上是提價導致的賬面虛增,上半年實際出口數量增長大概僅僅只有2%,考慮到歐美需求將在下半年持續疲軟,全年服裝的出口數量增速極有可能會逆轉為負數。

  中國最大的服裝出口商之一的上海飛馬集團總經理陸龍生也證實,公司上半年雖然實現近30%的出口額增長,出口數量增長卻僅有個位數,從目前在手訂單的情況判斷,下半年的出口會比上半年更為糟糕。

  前述采購人士稱,自己接觸到的一些中小紡紗企業中,大約有五成已經停產關閉,織布的企業中開工率大部分不足一半,當前紗布的平均庫存已經從2011年1月份的不足14天大幅攀升至目前的35天。

  汪前進說,紡織企業當前分化不小,規模以上企業上半年還能實現平均4%-5%的凈利潤,但規模以下未納入統計範圍這部分企業虧損已經成為常態,也只能限產或是完全關停。

  據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抽樣調查,3月份以來,棉紡行業產能利用率在80%左右(去年95% 以上),產銷率只有87%。這類調查一般僅局限於規模以上企業。

  矛盾的數據

  造成棉價暴跌的另一個因素在於,供求兩方的數據都明顯背離預期。

  這一輪棉價的暴漲被認為有其合理性正是因為市場早前普遍判斷2010棉花年度的需求缺口會達到400萬噸左右。去年9月份新棉上市之際,統計局曾估算中國本年度的棉產量將不足600萬噸,強烈的減產預期,加上資金的炒作,引發了棉價去年暴漲。

  然而,今年4、5月前後,中國棉花協會、美國農業部給出的中國棉花本年度產量數據達到660萬-670萬噸,比最初統計局的數據多了70萬噸,這差不多是中國一個月的棉花消費量。

  需求的估算同樣存在偏差,前述山東棉業的人士說,一般是通過紗線的產量反推棉花的消費量,由於紗線產量數據長期存在水分,這一估算的基數本身就偏高,再考慮到配棉比的變化,棉花實際需求量並沒有那麽高。他說,官方一般按照經驗數據64%的配棉比估算耗棉量,但調研中發現,絕大部分企業的配棉比往往在50%以下。

  汪前進說,化纖的替代、配棉比的估算偏差估計造成了50萬-60萬噸的耗棉量被高估,考慮到產量數據下被低估的70萬噸棉花,2010棉花年度原先普遍預計的400萬噸缺口,大概被放大了130多萬噸。

  供求缺口被放大加上下遊紡織行業的蕭條,解釋了為什麽中國的棉花價格會在6-8月這樣一個青黃不接的季節,反常暴跌。中國每年大概有1/3的棉花依賴進口,9月新棉上市之前的三個月因為資源的稀缺,國內棉價一般會在此時觸及高點。

  9月初政府啟動臨時收儲幾乎已經沒有懸念,受訪者一致表示,棉價雖然即將觸底,但究竟能否反彈還取決於下遊需求尤其是外需的變化,外棉的走勢也將影響中國棉價。前述廣東棉紡企業采購人士告訴記者,目前相近品質美棉的到廠價格在1.95萬元/噸左右,印度棉價格最低,在1.8萬元/噸左右,都低於國內棉2萬元/噸的到廠價格。

  今年3月份,業界呼籲數年的棉花最低保護價方案終於出臺,一直被納入經濟作物的棉花終於得以享受類似糧食最低保護價的托市政策。

  山東棉業人士說,這一旨在保護棉農利益、穩定棉花種植面積的托市政策會收到成效。他說剛剛完成的一份測算顯示,1.98萬元/噸的皮棉最低保護價,折算下來的標準級籽棉收購價格大概在4.4元/斤,但考慮到低迷的市場,棉商亦難按照這一價格敞開向棉農收購,預計最終的實際收購價格會在4.2-4.3元/斤。

  “這一價格仍然能夠被棉農接受,”該人士說,今年的測算顯示,標準級籽棉只要每斤價格能在4.1元,棉農種棉收益就能與種糧食收益持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834

瑪馳為何停產

http://www.nbweekly.com/news/business/201108/27235.aspx

記者_ 沈玎

上市剛滿一年,曾被東風日產寄予厚望的瑪馳(MARCH)就宣告停產了,這個消息讓人感到有點意外,但它又在意料之中。

公開數據顯示,自去年8月上市至今,瑪馳的累計總銷量也不過2.5萬輛,只完成了東風日產當初制定的年銷5萬輛目標的一半。這個數字的直觀印象就是 你在馬路上幾乎很少能和一輛瑪馳擦肩而過。因為銷量慘淡,筆者隨便走訪幾家上海東風日產4S店,都發現瑪馳展車已經被「請出」了展廳。

要知道,放眼世界,瑪馳都是一款暢銷的小車,在歐洲和日本市場,瑪馳的累計銷量已經超過了600萬輛。瑪馳何以在中國碰壁?究其原因,是它遇到了和其他日系小車一樣的難題—水土不服。

「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在中國的小車市場,日產的師兄豐田和本田都先後吃了敗仗。所以當去年東風日產宣佈引進瑪馳時,市場一度在議論它是否是在故意「較真」。

這家汽車行業的後起之秀,在短短幾年趕超豐田和本田,躋身中國汽車企業的前四名,在質量管理和營銷體繫上為人稱道,其產品線也涵蓋了各個細分市場,並且在每一細分市場都不弱勢。

因此,對於瑪馳的「迎難而上」,當時很多人都期待奇蹟上演。只不過,最終的結局還是日產重蹈了同門師兄的覆轍。現在,我們不妨做一回事後諸葛,為瑪馳的中國之路復盤。

瑪馳敗走中國,最大的誘因或許還是價格。同等價位下,中國的消費者買車就喜歡買個「大」字,如果是小車,相對而言價格就要夠低。這方面自主品牌可謂 熟讀國情,奇瑞QQ、吉利熊貓、比亞迪F0等車型最低價甚至探到了3萬元,賣的就是薄利多銷。與它們相比,瑪馳6.99萬-9.29萬元的定價,已經可以 買到瑞納甚至鋒范了。

第二個因素則是營銷上的跑偏。為了在A0級市場找到一個位置,瑪馳別出心裁地提出了一個「易生活」新概念,東風日產希望將此打造成一種受年輕人熱捧的生活方式,為自己建立一個固定的客戶群。這種概念營銷也為業界所常用,MINI就是賣生活方式的鼻祖,並大獲成功。

不過,什麼是「易生活」詮釋起來並不容易。為瞭解答這個概念,瑪馳重金在東方衛視打造了一檔名叫《誠徵室友》的合租真人秀節目。但直到現在,還有多少人對這檔節目或「易生活」三字有印象呢?

還有一個因素是與瑪馳本身有關。中國小車市場競爭異常激烈,合資品牌有本田飛度、福特嘉年華、豐田雅力士、鈴木雨燕、大眾Polo等,自主品牌就更 多。與這些對手相比,瑪馳在諸方面都欠缺亮點:它沒有大眾Polo這樣的好口碑,也沒有像嘉年華這樣令人眼前一亮的設計,空間大小上又輸給了飛度……雖然 瑪馳一直強調自己是時尚個性小車,但是其宣傳的「時尚」,卻被很多中國消費者解讀為「造型偏於女性化」。

事實上,瑪馳犯的這些錯誤,飛度、雅力士、馬自達2等日系小車也都曾犯過。遺憾的是,東風日產並沒有好好去總結這些教訓,甚至不願意給它時間去校 正。不同於廣汽豐田一直以來對於雅力士的「無為而治」,東風日產一直引以為傲的全系明星車型陣容,根本就容不下瑪馳的持續低迷,於是停產就成了它的宿命。

與瑪馳的蕭條相比,東風日產最近上市的兩款新車,新陽光和新騏達可謂是順風順水。新陽光上半年銷量超過7.3萬輛,5月底剛上市的新騏達,首月銷量也達到了1.3萬輛。

對於像東風日產這樣的大廠商來講,旗下一款上市不到一年的新車,因銷量不佳直接宣佈停產,多少有失身份。於是借新陽光、新騏達熱銷和產能不足的現狀,適時宣佈瑪馳暫時停產讓出產能,既凸顯了新陽光和新騏達的熱銷之勢,又委婉地將瑪馳請下生產線,且不失面子。

有消息稱,東風日產準備將瑪馳改頭換面,併入到自主品牌啟辰中去,主攻二三線市場。果真如此的話,掛啟辰牌的瑪馳,將會有更充分的理由,在定價行為上作一番虛心檢視。

 

「小」無所依

大家都聽說在歐洲小排量車盛行,事實上其盛行的程度超出你想像。比如Smart這類的小車,不僅是年輕人喜歡,連60來歲的銀發老人,也開著它愜意地逛街。

小排量的盛行,和歐洲的城市狀況有關。這些歷史悠久的城市,一般建築很少有專門的停車場,汽車大都在街邊停放。狹窄的街道,劃了1/3的位置停車後,汽車只能小心行駛。所以行動敏捷的小車往往佔據著先機。另一個原因則是歐洲油貴,大排量汽車出行成本很高。

在中國去年銷量前10的汽車中,B級車佔2席,A級車佔8席,根本沒有小車和微車的身影。除了在道路和油價上的區別之外,中國汽車市場的特殊之處還 在於,汽車工業大多掌握在別人手中。在合資品牌主導市場的大局下,有限的產能往往被用來提煉更多的利潤。大家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利潤更高的大車上。而出產 的所謂「精品小車」,要麼就是定價偏高,要麼就是縮水減配。

74

 

日系小車滑鐵盧

1、瑪馳   6月份銷量:726輛

短評:儘管瑪馳全球銷量突破了600萬輛,但在追求車身大、定價實惠的中國市場,瑪馳易行和時尚的賣點並不受歡迎。

2、雅力士    6月份銷量:1279輛

短評:雖然有豐田的金字招牌,可惜這款精品小車出師未捷,上市以來的銷量一直處在瓶頸中。經曆數次小改款大降價後,雅力士的產能已逐漸縮減。

3、新飛度    6月份銷量:909輛

短評:作為曾經輝煌一時的經典車型,飛度已經不復當年之勇,市場份額出現大幅萎縮。對此,新飛度並沒有通過價格戰來緩解下滑的趨勢,而是直接縮減產能保證了利潤。

4、馬自達2    6月份銷量:702輛

短評:同一平台的嘉年華和馬自達2,卻遭遇了不同的市場命運。先登場的馬自達2並沒有很清晰的個性定位,不像嘉年華一上市就瞄準了個性時尚消費者的生活形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378

渤海停產 思想花園

http://sixianghuayuan2.blogspot.com/2011/09/blog-post.html

如之前預料的,事件對中海油打擊很大。中海油日減產6.2萬桶,是去年產量的7%。中海油早前在2011年中期業績會表示,因渤海漏油事件,已下調今年產油計畫3.31-3.41億桶,較原計劃3.55億桶下降7%。兩者幅度一致,不知當時是否已經預計到了會停產。

如果不談企業形象,深海開採受阻,高層政治地位受打擊等比較虛的東西,單談兩個焦點:

第一,何時可以複產?第二,渤海其他油田會否受影響?

七部委聯合調查組技術組組長陳先達表示,渤海灣的地質結構破碎,雖然給斷層裂縫中的油氣資源開發帶來便利,又使得地層和斷層穩定性被破壞後,原油容易形成竄流通道溢出。
單看這段話,就知道上述兩個問題不容樂觀。

前面提到的油毒性強和渤海環流的環境影響,只是令到公眾壓力大,海洋局對這個問題不會軟手。

說到底,還是新董事長王宜林的問題,從中石油過來,官僚慣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512

部分小地板企業已停產

http://www.yicai.com/news/2011/09/1069582.html

 「今年是中國地板行業16年以來最冷的時候,這是過去從來沒有遇到過的。」大衛地板董事長蔣衛告訴《第一財經日報》。

大衛地板的銷量今年已經算比較好的。「許多地板企業的銷量都是下滑的。」蔣衛說,公司今年以來的銷量是上升的,但是利潤是大幅下滑的,主要是今年做的促銷活動非常頻繁,「以前都是顧客直接上門,現在不來了,所以要想辦法讓他們過來。」

地板行業一位資深分析人士告訴本報,預計整個地板行業內銷今年可能要下滑20%~30%,外銷可能基本維持平衡。去年,國內地板生產企業銷售量約3.99億平方米,同比增長9.6%。

大亞科技(000910.SZ)總裁翁少斌表示:「如果下降30%,對行業衝擊太大。」他預計,如果年底前市場還沒有什麼起色,今年全行業銷量會有一定程度的下滑。

主要從事地板銷售的巢尚商城總經理唐召群告訴本報,預計地板行業銷量今年可能會下滑5%以上,房地產調控影響太大,之前商家還在指望明年二季度會好起來,現在已經得看明年三季度了。

對於翁少斌和唐召群的預測,上述資深分析人士認為:「根據我們的調查,今年銷量下滑起碼也在20%以上,如果9~10月份裝修旺季還是很差,可能要下滑30%。」

在整個行業銷售大幅下滑背景下,地板業上市公司業績也無法倖免。旗下擁有聖像品牌地板的大亞科技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業總收入29.87億元,同比增加1.58%;但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為7988萬元,同比下降11.39%。

升達林業(002259.SZ)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業總收入4.14億元,同比增長50.5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 761.39萬元,同比大幅下降49.56%。

升達林業主要從事林木種植、中纖板的生產與銷售、木地板的生產與銷售、木門及櫃體的銷售。這家公司稱,面對國家緊縮銀根,財務成本急劇上漲;勞動力 價格、原材料價格普漲,而終端產品售價無提升空間;房地產行業調控深入,家居產品銷售競爭激烈,公司面臨較大的成本壓力、市場壓力和經營利潤壓力。

地板企業原本還指望通過出口來彌補國內市場的不足,但自從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出口市場也大幅萎縮。「今年地板行業出口僅僅比2009年好一點,那時候是最差的。」唐召群說。

美麗島地板總經理朱宏耀告訴本報,2008年出現經濟危機以後,由於受出口及人民幣升值的限制,生產產能被迫轉移,使國內發生產銷反轉,整個加工量大於市場的需求。

據唐召群介紹,地板行業競爭非常激烈,目前行業內得到生產許可證的公司有2000多家,而真正叫得響的品牌企業在100家以內。

上述地板行業資深分析人士告訴本報,加上未統計的小公司,地板行業的公司目前估計在5000家左右。

「一些小公司已經停產了,行業已經開始洗牌。雖然行業低迷對大企業也有衝擊,但這恰恰也是大企業的機遇。以前小企業停產,復產以後可能還能招到工人,現在工人那麼緊張,如果停產,可能就招不回來了。」唐召群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539

「血鉛工廠」大整治 行業龍頭難免停產厄運

http://www.21cbh.com/HTML/2011-9-16/3MMDcyXzM2NTM3Mg.html

在「血鉛事件」屢屢發生之後,國家環保部終於重拳出擊。

9月1日,環保部發佈了一份《關於鉛蓄電池企業信息公開有關情況的通報》稱,截至7月底,各地排查的1930家鉛蓄電池生產、組裝及回收企業中,有583家被取締關閉、405家被停產整治、610家停產。

此前的5月17日,環保部頒佈了《關於加強鉛蓄電池及再生鉛行業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排查轄區內的鉛蓄電池(加工、組裝和回收)企業名單及其環保整治基本信息,並向社會公開,全面接受公眾監督。

近4個月後,結果出爐:進入排查範圍的鉛蓄電池企業中,約八成被列入了整治名單。

不過,這場「力度空前的」整治運動依然可能存在漏洞。在此前的排查中被視為「合格」的上海江森,如今涉嫌「鉛污染」,正在接受調查。而一名資深業內人士還向本報記者指出,在環保部聯合各地政府展開行業大整治時,一大批尚未備案的小企業,仍然遊走在監管排查範圍之外。

中國儲能網的統計數據顯示,在環保部頒佈整治通知前,國內鉛蓄電池企業數量超過6000餘家,其中約有一半沒有獲得相關的生產許可證,而產值在500萬元以上的企業僅有200多家。

「在 浙江、廣東等地區,很多都是總投資不過一兩百萬的小作坊,由於沒有註冊備案,除非有群眾舉報,否則主管部門很難徹底將其肅清。」一家鉛蓄電池上市公司人士 對本報記者稱。南都能源質量總監郭永仟則對本報記者稱,「各地方政府對整治的態度存在差異,尤其是對一些經濟欠發達地區來說,鉛蓄電池企業對GDP的貢 獻,讓當地政府於心不忍。」

行業大洗牌

環保部的大舉整治,讓國內原本良莠不齊的鉛蓄電池業,面臨行業大洗牌。甚至,一些行業龍頭也難逃停產命運。

本報記者瞭解到,在浙江、廣東、福建、安徽等省份相繼落實環保部的政策要求後,以臥龍集團、南都能源、科士達等為代表的行業龍頭紛紛發佈公告,宣佈停產自查,而作為國內鉛蓄電池生產大省的浙江,也成為整治行動最嚴厲的地區,90%以上生產企業都被勒令停產整頓。

「近兩年來,血鉛事故頻頻發生,這讓環保部進一步加大了行業懲治力度,但目前,一些實力相對較強的企業又剛好處於發展規模的關鍵期,這種矛盾給企業帶來的損失是非常大的。」中國電器工業協會鉛酸電池分會常務副會長王麗君對本報記者說。

據本報記者不完全統計,近兩年,國內發生重金屬污染事件21起,其中去年14起事故中有9起是血鉛事件,今年1至5月又發生7起,均是血鉛事件。

而在監管部門強勢整頓、一些企業因此停產之時,那些未受影響的企業也因此獲得了機會。記者瞭解到,在臥龍集團、科士達等企業短期復產無望的情況下,包括保定風帆、湖北駱駝在內的大型企業,卻因此獲得了巨大的市場空間。

「我 們目前還沒有接到恢復生產的通知,只能繼續等。」臥龍集團子公司登塔電源副經理章曉芙對本報記者稱,雖然各大企業均有庫存,停產後短時間內尚能應付,但隨 著停產週期後延,市場中日益旺盛的訂單,將給正常生產的企業帶來豐厚利潤,而且,受行業整頓影響,目前國內電池價格已上漲10%至30%。

而另一行業大牌南都能源,在整頓浪潮中亦有所折損,但所幸並未「全軍覆沒」。南都能源質量總監郭永仟表示,南都能源旗下杭州南都電池公司、杭州南都能源科技公司於5、6月份停產一個半月,目前,杭州南都能源科技公司已於6月24日恢複試生產,8月已恢復到停產前的產能。

區域性差異

「同樣是停產整頓,但不同地區的整治力度又不一樣,對於在同一個市場競爭的企業來說,有欠公平。」上述上市公司人士稱。

接受本報記者採訪的多位企業人士均表示,各地政府的排查工作存在顯著的差異。

據本報記者瞭解,由於企業聚集,浙江、廣東兩地在此次行業整頓中的打壓力度最大,實行了「一刀切」原則,即轄區企業不論大小一律喊停,這也讓一批規模性企業頗有微詞。

「我所瞭解的情況是,這麼做,一方面是為了落實環保部政策,另一方面是因為電力緊缺,浙江是用電大省,而蓄電池企業又是耗電大戶,所以才全部關停。」一名浙江業內人士說。

當地一名企業負責人向記者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浙江官方統計的鉛蓄電池生產企業為278家,加上「小作坊」,總數量高達近500家,而「在政府一刀切之後,除了少部分未在監管範圍之內的小企業外,大部分都難以倖免」。

相比之下,以安徽、江西、河北等地的監管部門,則明顯寬鬆許多。一位業內人士甚至稱,在環保部頒佈整肅令後,部分地方並未沒有對鉛蓄電池企業進行嚴格排查,反而在辦理手續等環節上大開綠燈。

「比如,嚴格來說,鉛蓄電池企業都應該建立回收處理系統,以減少環境污染,但對於一些小企業來說,這種要求根本無法實現。部分地方政府看重的,還是企業利稅對當地GDP的貢獻。」這位業內人士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680

晶科能源證實已停產 國內光伏企業環保狀況堪憂

http://www.21cbh.com/HTML/2011-9-20/yOMDcyXzM2NTkyOA.html

太陽能產品生產商——晶科能源控股有限公司(JKS.NYSE,下稱「晶科能源」)昨天下午召開緊急發佈會,就其海寧工廠的污染問題予以解釋,並證實已全面停產1.2G瓦的電池生產線。

儘管晶科能源因為環境污染問題成為光伏企業中第一家被公眾廣泛關注的公司,但是光伏行業在治污及環境管理方面是否達標開始備受質疑。

氟化物從哪裡來?

9月15日和16日,有部分群眾聚集在晶科能源位於浙江海寧袁花鎮紅曉村的工廠——浙江晶科能源有限公司門口,就當地小河死魚現象向該企業「討說法」。此後據海寧市環保局的初步調查結果,晶科能源存在污染,原因是部分污染物進入了河流,且污染物中的含氟量大幅超標。

昨 日,晶科能源高層也證實,公司確實存在污染。該公司發言人景朝暉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公司在生產過程中會有固體廢料產生。「以往,固體廢料都是堆在一 個固定倉庫的,每隔3到4天由固體廢料合作企業直接收回並運送到固定地點予以處理,但在8月20日,我們突然接到了對方的一個合作終止書,因而倉庫不能完 全堆下這些廢料,只能露天堆放。8月下旬海寧突然遭遇暴雨,我們儘管在廢料的上部放了一些遮蓋物,但還是被雨水沖入到了附近的一條小河裡。」他表示,8月 26日時企業已經找到另一家合作夥伴,固體廢料得以重新處理。

對於環保部門檢測出小河中出現氟化物較高的問題,景朝暉也透露,在生產光伏電池產品時,有一道名為「制絨」的工藝,這道工藝中含有氟化物。

湘 財證券一位光伏行業分析師告訴本報,所謂「制絨工藝」,就是要將太陽能電池的原材料——硅片沁入一些液體中,使得硅片的表面變得粗糙,這樣一來讓硅片接受 光照後,不會有太強的反射,以便利於電池吸收太陽光,這道工序可能會需要到氫氟酸,這是氟化物的主要來源。而且,該步驟在眾多太陽能電池企業的生產過程中 不可或缺。「此外,在太陽能電池生產中還會使用到絲網印刷等方法,也可能會產生氟化物。」景朝暉對記者說道。

光伏企業污染不容忽視

晶科能源污染事件爆發後,公眾對於太陽能企業的污染問題也提出質疑。據多位行業人士介紹,除了電池製造環節因環保工作不當會出現污染之外,因多晶硅、硅片等上游產品的生產所帶來的污染也令人擔憂。

上 述湘財證券分析師及一位多晶硅生產設備製造商高層提醒記者,不少多晶硅企業的生產流程中會釋放出四氯化硅,這是一種有毒物質。以往,一些小型多晶硅企業會 把這些處理不掉的四氯化硅直接賣給白炭黑公司作為原料,而現在國家也要求多晶硅企業必須要上馬冷氫化或者熱氫化技術,實現四氯化硅的循環利用,再度用於多 晶硅的生產。

「但不管怎麼說,目前中國多晶硅行業剛剛發展起來,企業在處理四氯化硅方面經驗不足,仍可能有少量四氯化硅是無法回收到位的。」湘財證券前述分析師告訴記者。

另 據記者瞭解,不少光伏企業仍然將其生產的廢水直接排入到雨水管道,而不是將廢水送入污水處理管道,再與雨水管道合併,企業之所以偷工減料是為了逃避污水處 理費。另一種會發生污染的情形是,在天氣惡劣的情況下,太陽能電池廠區的周邊排污管道有可能堵塞,從而使得部分污水無法進入到排污管道而發生外洩。

晶科能源昨日表示,企業將對此次污染的程度和影響進行取證和評估,並根據評估結果提出妥善處理方案,另外公司正在擴建固體廢料倉庫,將雨水管道併入到污水處理管道。

景朝暉也對記者說道,由於海寧工廠是2009年6月併購而來的,併購企業的前身就設立在海寧市袁花鎮紅曉村。現在該公司已經在距離紅曉村20公里遠的工業區尋找新的基地,而且企業也將視情況考慮是否需要將工廠地址搬離紅曉村。

「目 前我們已經全面停產了1.2G瓦的電池生產線。」景朝暉指出。根據現有光伏電池組件價格來計算,晶科能源因停產可能每天損失2300萬元。由於污染事件及 美股整體走弱的影響,晶科能源的股市表現也較慘淡,其上週五大跌7.94%至9.04美元,目前其股價為52周最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95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