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 2015年無疑是互聯網金融關鍵的一年,草莽面臨分化與巨頭的全面發力是今年尤其值得關註的現象。

巨頭,一向是國內互聯網行業難以抹去的一種力量,很多新興領域一旦成為一種新的行業細分趨勢,就會立馬引發互聯網巨頭們的並購、風投和資本進入,一方面是通過外部商業並購來延伸巨頭的業務觸角,另一方面也是盡可能保持在諸多領域的“集成”領先優勢。

互聯網金融,作為2013年以來一個“草莽”與“巨頭”都力拼的市場,加上產業與風投資本渠道匱乏 ,進入互聯網金融行業“淘金”也成為了近兩年的持續熱點。除了一些第三方、民間自發的平臺以外,互聯網金融目前已經成為了阿里、網易、百度、騰訊、京東這些互聯網巨頭們的“競技場”。

巨頭策略:各有殺手鐧

對於巨頭們而言,互聯網金融是個全新的可以拓展業務場景和生態的細分方向,特別是對於阿里、京東這樣的綜合化電商平臺而言,由電商的交易服務延伸出的信貸、支付、理財等平臺金融服務是一種天然的補充,也成為了除傳統金融以外,能夠發揮互聯網公司數據、技術和渠道優勢的一種最好體現。所以,從電商化走向金融化,成為了很多平臺的一種戰略方向。

除了這些主流的電商為主的互聯網巨頭以外,像網易、百度、騰訊這些依托於自身業務產品類型的巨頭們,也在拓展自己的互聯網金融業務。當然,各自的“殺手鐧”也有所不同,網易主要是依托於郵箱、門戶以及一些財經資訊、數據處理以及前期開展電商、支付業務等積累的海量用戶和數據,百度主要是依托於自身的業務流量和搜索匹配,騰訊則是通過社交關系鏈以及微信支付等帶有金融化屬性的產品來定向拓展。

對於2015年而言,除了屢次上演資本主導的“老對頭”合並案例之外,另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就是互聯網巨頭們再次在互聯網金融領域內進行了“廝殺”。有的忙著收購關聯平臺,有的忙著申請牌照,有的忙著拓展產業鏈,總之是忙得不亦樂乎。

排位戰:你爭我趕

老大哥阿里,螞蟻金服生態進一步完善

如果說2014年阿里通過整體的品牌形象提升,將原有的阿里小微金服整體改名為螞蟻金服,同時將支付寶、余額寶、招財寶、阿里小貸和籌建中的網商銀行等一些主體進行了初步的整合之外,那麽2015年則是其金融生態進一步完善的一年。成立股權眾籌平臺螞蟻達客,網商銀行正式開業,芝麻征信進一步場景化,推出螞蟻聚寶,以及推出螞蟻金融雲等。這一年阿里可以說是將原先戰略上的布局一步步落入實踐。不過,由於互聯網金融監管政策始終還沒有明確,因此例如網商銀行,個人征信等業務也一直沒有大面積走向市場化。

迎頭趕上的京東,產業鏈與阿里極類似

對於京東而言,雖然是以自營起家的電商平臺,但是無論是影響力、交易量還是用戶數,都已經穩居國內電商行業老二的地位,甚至今年以來多次直接“叫板”阿里。因為與阿里一樣擁有基礎的電商數據和海量交易基礎,因此做互聯網金融業務的邏輯也和阿里是類似的。目前京東的金融化業務涉及供應鏈金融、消費金融、支付、財富管理、眾籌、證券、保險等,另外在征信、大數據等技術平臺上也在進行嘗試,今年分別投資了美國的大數據技術公司Zestfinance以及國內做數據集成和分析的平臺聚合數據。

開始不那麽低調的網易,也在抓緊謀劃

對於網易而言,或許外界的印象主要是“高現金牛”的遊戲業務,以及海量用戶的郵箱和門戶業務。不過2015年網易開始大力進入很多新興領域,包括自營的跨境電商平臺“考拉海購”等。在互聯網金融領域內,網易於5月份成立網易金融事業部,整合旗下網易理財、網易寶、網易小貸這三個產品,網易金融目前正在通過這三個基礎的覆蓋“財富管理、貸款和支付”的產品來奠定用戶群基礎,然後通過未來更多樣化的眾籌以及各種生活化場景嘗試來實現用戶理財與優選生活的結合,並且強調自身是一個金融科技公司(Fintech)。

據透露,網易目前正在進行內部資源的優化調整,重新組合而成的網易金融事業部,也將成為後期網易重點布局金融業務的一個“橋頭堡”。查詢了解到,網易理財目前成交量已經接近250億,網易寶每日交易筆數超過200萬筆,年交易額超過400億,網易小貸目前也已推出了“白領貸”產品。或許網易是在打這樣的一個算盤,利用目前網易金融事業部已經成熟的前後臺流程運作體系,整合商務、風控、技術與產品,提高前端運營與用戶互動的頻率,精選優質的理財產品與金融衍生服務,將理財、貸款、支付與生活化場景結合起來。

同時,網易也適當與外部合作方成立一些細分平臺,這或許是網易整個金融格局穩妥的進軍策略。2015年,網易還與光大證券、海航旅遊合力推出了“立馬理財”,與中信信托、順豐一起推出了“中順易”,以及投資了上海的一家互聯網理財平臺“富聰金融”。

以阿里對標的騰訊:狹路相逢

騰訊目前在金融業務上的布局,很多時候是與阿里直接對標的,比如網商銀行與微眾銀行,芝麻征信與騰訊征信,支付寶與微信支付等。特別是當去年春節期間微信支付通過紅包搖一搖來抄了支付寶的“後院”:除夕全天微信紅包收發總量達10.1億次,央視春晚微信搖一搖互動總量達110億次,峰值達8.1億次/次鐘;祝福在185個國家傳遞了3萬億公里。

騰訊在2015年,一方面是進一步完善基礎服務,這一點與阿里類似,其中微眾銀行開業,微信支付進一步線下場景化,理財通接入更多產品,此外騰訊、阿里、平安的“三馬”合作的眾安在線財險也推出了自己的首款互聯網車險保險產品“保骉”保險。

不甘落後的百度:開啟百信銀行

百度在互聯網巨頭中以專研的技術和研發投入而聞名,在2015年百度除了繼續力爭保持搜索流量優勢以外(正在大力推動移動業務轉型,包括手機百度、百度地圖、百度分發平臺等),也在O2O和互聯網金融領域下了血本。

相對而言,百度在金融業務上的基礎基因是相對不足的,因為目前無論是百度支付、百度小貸還是百度金融,都還在業務模式的探索中,百度錢包也推出了常年返現計劃,消費者通過百度錢包的每一筆消費,均可以立即得到 1% 起的現金返還,希望能夠在移動支付端獲得一席之地。目前,百度希望通過在大力推動O2O業務中嵌入百度金融服務,例如支付、消費信貸等,另外,最近百度和中信銀行合作成立了“百信銀行”,本質是一家直銷銀行,將成為未來百度開啟互聯網理財和產品銷售的新平臺。

2016值得期待,巨頭征戰繼續

如果一定要給目前這些巨頭們的排位來一個順序,那麽阿里將是毫無疑問的第一把交椅,京東、騰訊、網易將在第二梯隊之間開展爭奪,百度也緊隨其後。當然,對於這些巨頭而言,手上不缺乏互聯網渠道和技術資源,用戶基礎也都很紮實,關鍵是如何進一步優化互聯網金融業務的布局和戰略梯次的組合。

2015年對於整個互聯網金融而言是關鍵的一年,除了上述提到的互聯網巨頭們爭相進入,有關整個產業健康發展的外部規範和第三方的自律也開始逐步完善起來,特別是今年7月份頒布了《關於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這基本上等於這個領域的“基本法”,這樣也為穩定現有的互聯網金融環境提供了基本的參考。相信在未來的一年,巨頭們將在這個領域內進行貼身的“肉搏戰”,風控、產品、技術、渠道、用戶體驗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