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股票掌故
香港股票資訊
神州股票資訊
台股資訊
博客好文
文庫舊文
香港股票資訊
第一財經
微信公眾號
Webb哥點將錄
港股專區
股海挪亞方舟
動漫遊戲音樂
好歌
動漫綜合
RealBlog
測試
強國
潮流潮物 [Fashion board]
龍鳳大茶樓
文章保管庫
財經人物
智慧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
創業
股壇維基研發區
英文
財經書籍
期權期指輪天地
郊遊遠足
站務
飲食
國際經濟
上市公司新聞
美股專區
書藉及文章分享區
娛樂廣場
波馬風雲
政治民生區
財經專業機構
識飲色食
即市討論區
股票專業討論區
全球政治經濟社會區
建築
I.T.
馬後砲膠區之圖表
打工仔
蘋果專欄
雨傘革命
Louis 先生投資時事分享區
地產
股票掌故
香港股票資訊
神州股票資訊
台股資訊
博客好文
文庫舊文
香港股票資訊
第一財經
微信公眾號
Webb哥點將錄
港股專區
股海挪亞方舟
動漫遊戲音樂
好歌
動漫綜合
RealBlog
測試
強國
潮流潮物 [Fashion board]
龍鳳大茶樓
文章保管庫
財經人物
智慧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
創業
股壇維基研發區
英文
財經書籍
期權期指輪天地
郊遊遠足
站務
飲食
國際經濟
上市公司新聞
美股專區
書藉及文章分享區
娛樂廣場
波馬風雲
政治民生區
財經專業機構
識飲色食
即市討論區
股票專業討論區
全球政治經濟社會區
建築
I.T.
馬後砲膠區之圖表
打工仔
蘋果專欄
雨傘革命
Louis 先生投資時事分享區
地產
Random Tags
中城
未經
遁形
陸容
一剪
西征
馮嘉
7200
萬存
億件
版第
廖岷
不便
最麻
抗令
臺化
下面
創刊
叮慘
委美
稅貸
0321
軟庫
0220
道南
乾涸
落鹹
桃花
胸極
1048
笑慧
迪炒
阿瑟
剛姊
棄犬
不予
季見
徐麗
定會
越選
鄭掃
已拿
星陣
點新
載列
如早
瓶裝
貝娜
的跟
絲也
起步回報不甚理想 止凡
http://cpleung826.blogspot.hk/2014/05/blog-post_6.html
有blog友留言討論一個問題,就是他作股票投資起步大約一年多了,但好像成績不算理想,語意間有點心灰。止凡也作了回應,然而這是一個不錯的討論話題,不妨拿來研究一下。
Sam留言:
止凡兄,想請教一個投資計劃的問題:
在年多前受貴BLOG啟發後,開始自己的現金流計劃,錢大多放在股票巿場(內銀),本金大約10萬左右吧。
一年過後,開始檢討,發現回報十分低,初步原因十分可笑,是因為我的組合還有一大半還是現金,我在等好價才入內銀的。加上,我可見在除淨後,我的組合也不會有我期望的回報(~4%),也覺得自己浪費了一年多的時間值,我應該怎樣做才好?
止凡回應:
多謝sam兄的提問,很高興這blog對你有所啟發。
這也是一個起步問題,對於投資回報,請不要心急,就算巴菲特及索羅斯的投資回報都是拿長期才見功力,只要方向正確,不怕繼續走。
看到你的概念好像有點問題,什麼要等好價才入內銀,又話要計及除淨後的回報,不是太明白,可否說多一點?
我有時間亦可另發新文章討論一下你的困擾,可能不少blog友都有這些煩惱。
cleverpeople留言:
樓上的朋友(指Sam),您要記住兩件重要的事情,第一是「正確的投資比起多大的投資更重要」,第二是「成功並不在於起點,而是在於轉折點」
,互勉之
。
止凡回應:
同意cleverpeople兄的說法,不知阿sam有否回看我的舊文,其中一篇講述有位朋友認為投資金額小與大有不同方法,結果多年都原地踏步,另外有一篇講述有關critical path的文章,說出轉折點的概念,這都對你有幫助。
後記:
直至發這篇文章為止,Sam兄沒有後續留言回應。相信他所提出的這個問題是不少投資起步者經常遇見的情況,由於初起步階段,資金少,財務知識少,投資經驗少,模仿一眾投資大師的方法去進行投資,可能頭一兩年甚至幾年都沒見很大的成效,漸漸開始感到氣餒,甚至迷失。
正如我在留言中表示,長線的價值投資需要時間值作支持,長期有著不錯的回報才是關鍵,單單看單一年份的回報,再多或再少都沒多大意義。就算是股神的投資回報,如果你拿巴郡在2008年金融海潚時的回報來看,也不見得很好,所以不用太擔心。
話說回頭,重點應該放到財務知識及投資概念之上,短短三兩句,sam給我的感覺是有點投資概念上的誤解。第一是期望回報過低,留言中sam透露了他的期望年回報是4%,從長線投資來說,這不會是一個理想的回報,我不知道他為何有這樣的概念,可能拿一般物業投資租金回報率,又或者是部份股票的派息率之類。如果計及股息加上股價升值,每年只希望得到4%的回報的話,這只是足夠對抗通脹而已,不算是一個較好的投資回報。
可能,sam會感到即使追求4%也十分吃力,但這正是知己不足的改進機會,先把目標定高一點,再檢討自己有何不足去達至這目標。有關回報率,如果是股票,我經常都在這裡說,香港今天還在的大藍籌,如中電、港燈、匯控、長實、煤氣、新地等,由70年代至今隨便都升值了一百幾十倍,按40年100倍計,年回報大約12%。當然,過去的40年不代表未來的40年,所以就要靠財務知識了,但重點是先要對目標回報率有所概念,如果按4%投資40年的話,大約只是3倍多,跟100倍是風馬牛不相及。
第二是「死守現金,等待好價才入內銀」。如果sam對內銀有興趣,相信最基本動作是對內銀有基本的分析及研究,亦對其價值有一定認知,當然對股票估值亦要有認識。過去一年,內銀的價值比價格可以話高出不少,主因是大行們及市場人士沒有停止過唱淡內銀的動作,唱淡的聲音說了十年,一直被說的壞帳問題到今天還在說,這樣的環境氣氛及內銀價格,還在等「好價」才入內銀,到底sam的所謂「好價」是什麼價位呢?
當然,sam可能希望「低買高賣」,到股災時才出手,這是人人都希望做的動作,問題是到股災時又有多少人做到呢?重點放到買賣價差處,何不買入股票當成儲蓄,一邊收息一邊繼續工作,開始錢滾錢的動作,股價高低又何需著緊呢?一直在等「好價」才買,然而市場出現「好價」也不知道,一直手持現金,最後又變得迷失。
第三「除淨後回報變少」。只是一句說話,讓我估計sam的投資概念又放在帳面值之上。相信sam所計算的「回報」又是股價上的回報,所收到的股息都沒有被計算在內。其實「除淨」只是一個動作,是人為地把派息的等值從股價中減去,對注重現金流的投資者來說,這個動作意義不大,為何我這樣說呢?
你試想一個情況,你買股票就是用做生意的角度去看問題,你發現一家茶餐廳所做的生意不錯,你希望投資其中可以分享盈利成果,這家茶餐廳市值200萬,分20份,每份10萬,所以你買了一份。在這個情況之下,你關心什麼?為何你總是關心這家茶餐廳的市值變化呢?你總是計算著市值高低而評估著你的年回報?這樣有意義嗎?你是20個股東或老闆之一,最重要是茶餐廳有盈利,有分紅,盈利一直增長,最好是一直增長到開分店,一變二,二變四之類。
「除淨」這個概念就好像茶餐廳的大老闆話今年賺到錢,20份股每份可以分3萬,所以茶餐廳就拿了60萬出來分紅,所以茶餐廳少了現金,再有股權轉讓時,為公平起見,總市值不應再定作200萬,而是140萬好了,股份買賣每份就變成7萬。這個市值,最大的意義可能是當股東要作股份
買賣
,或公司被清盤結算,又或者某富豪被人計算身家有多少之類,否則,不知道市值也沒有大關係,最重要是茶餐廳年年賺錢,股東們年年有得分紅。如果買賣股票的心態也能調整至做生意的心態,你看事情的層面會不一樣,你將會發現sam所問的問題本身有點問題。
知己不足,這是一個很好的開始,總好過自以為是。投資路是漫長的,到達了一個分岔口之前,好好整固自己思維,再加以學習進步。不少人就是試兩下,發現沒多大成績,就放棄價值投資及長線投資,加入投機炒賣的刺激之路,起初投資時出現的迷失,是最容易「出事」的路口,小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853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
止凡兄,想請教一個投資計劃的問題:
在年多前受貴BLOG啟發後,開始自己的現金流計劃,錢大多放在股票巿場(內銀),本金大約10萬左右吧。
一年過後,開始檢討,發現回報十分低,初步原因十分可笑,是因為我的組合還有一大半還是現金,我在等好價才入內銀的。加上,我可見在除淨後,我的組合也不會有我期望的回報(~4%),也覺得自己浪費了一年多的時間值,我應該怎樣做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