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蔡惠卿的成功哲學 三十年前,她只是剛從三專畢業,對產業懵懂無知的女孩,但她的單純直率獲得了老闆的青睞,成為卓永財創立上銀科技時聘任的第一位員工。蔡惠卿寫下女性在陽 剛產業中的一頁傳奇。 撰文‧鄭淳予 「二○一一年,上銀要衝到一百億(元)營收!」去年底,董事長卓永財在台中兆品酒店,召開每年例行的經營檢討會,台下近七十位理級以上幹部,聽到老闆「百 億宣言」,大家眼神露出問號,當時上銀也只掙到九十億元營收。 總經理蔡惠卿接過麥克風,立刻信心喊話:「百億(元)營業額一定可行,請大家務必先朝可行的部分規畫。」接下來,她連續三天帶領九個部門訂定計畫。結果上 銀今年上半年度的營收就衝到七十四億元,年底前可望達到百億元目標。 企畫部副理陳秋蓮在上銀服務十七年,十四年前,她因嫁到台北,打算辭去工作,蔡惠卿提議讓她外調台北企畫部,她分析:「董事長就像太陽,他的光芒很直接, 相形之下,總經理就像月亮,總是默默幫助、支持每一個人達成目標。」在硬邦邦的機械產業拚搏,蔡惠卿發揮女性特質,像是潤滑油,適時幫員工打氣,跟卓永財 扮演互補角色。 有一回,卓永財邀請主管到飯店,招待每個人一隻龍蝦;大夥兒吃完津津有味地舔著手指,卓永財笑咪咪地頒布每個人要達成的業績額度,讓大家消化得非常有壓 力。 蔡惠卿對部屬也很大方,但大家都知道,跟總經理吃飯不必檢討業績,只要放輕鬆聊生活就好。「業績由他們的直屬主管去盯就好,我喜歡和他們聊夫妻、聊感情、 聊爸媽、聊小孩、聊休閒,這些話題全都是訊息,邊聊我就知道什麼時候可以給他表現機會。」「E總大概有九○%的時間都在工作或學習,不斷鞭策自己成長,念 完碩士又攻讀博士。」陳秋蓮說。上銀人口中的「E總」(蔡惠卿英文名為Enid),嚴以律己,上銀開辦自動化工程認證的課程,她總是一馬當先報名學習車 床。 從編輯到總經理 靠著學習闖出一片天身材纖細的蔡惠卿看似文弱,卻一點兒也不怕讓機具油渣弄髒雙手。蔡惠卿在陽剛氣十足的機械業能出頭,其實除了運氣之外,也是靠她爽朗、 熱情、直率的傻大姊個性,闖出一片天。 三十年前,剛從銘傳商業文書科畢業的蔡惠卿,一心仍惦記自小憧憬的文學工作,當看到卓永財主持的︽外匯貿易︾雜誌徵求編輯,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投了履歷。 卓永財回憶,在蔡惠卿之前,有另一名更優秀的應徵者,不僅有政大新聞系的好學歷,又有相關職場經歷,但蔡惠卿對他說:「我雖然沒有工作經驗,可是我很願意 學習,我有商科背景,又很願意從事文字工作。」但卓永財當面潑她一頭冷水:「蔡小姐,我坦白跟你說,我可能會錄用另一位應徵者。」面對主考官當面「退 貨」,蔡惠卿仍不放棄說:「好吧,但如果你有第二個機會的話,我還是很希望能被列入考慮。」當時蔡惠卿的直率,讓卓永財印象深刻,通知她第二次面試,最 後,他決定錄用這位「第二順位女孩」。「她讓我覺得實在,而且很穩定,願意全心投入這份工作很久。」事隔多年,卓永財自認沒有看走眼。 當年蔡惠卿不知道,她面談短短的幾句話,改變她的一生,幸運之神降臨她身上,她不僅碰到貴人卓永財,順利爭取到編輯一職,日後還成為一家營收百億元的上市 公司總經理。 蔡惠卿爭取到工作,原本以為找到一展文學夢的舞台,但卻發現事與願違,經歷一段痛苦日子。「因為文章只跟貿易和產業有關,跟文學八竿子打不著。」但蔡惠卿 並未喪志,也沒有拍拍屁股走人,她樂觀看待:「人生不可能真的找到和興趣百分之百相符合的工作,這太困難了,但我就是用學習的心態,學習自己可以累積的 skill(技能)。」當年,卓永財主持的︽外匯貿易︾雜誌只是受人所託的工作,他一邊指揮蔡惠卿與企業家進行訪談,也一邊成立自己的企管顧問公司,辦理 與柏克萊大學交流的企管課程。直到一九八八年他買下禾豐精密機械公司,蔡惠卿也從雜誌編輯,成為公司協理。一年後,卓永財成立上銀科技,蔡惠卿成為他聘任 的第一位員工。 從品牌行銷著力 奠定上銀世界級競爭力日後,上銀發展成全球做機器手臂與線性滑軌的前三大廠,獲利逐年爆發,榮登機電類股王,除了卓永財的經營能力,蔡惠卿的執行力與創 新,也功不可沒。 「上銀成立之前的基本功,無論是商界人脈或是組織管理的基礎,全是她幫忙打下來的!」卓永財不吝稱許這位頭號女戰將。然而,對蔡惠卿來說,從文字工作轉換 到機械業經理人職務,也曾歷經一段陣痛期。 慣於做文書、企畫的蔡惠卿在第一次進入工廠後,發現自己什麼都聽不懂,想要趕快融入黑手環伺的團隊,卻感到進入門檻高得像一堵牆,終於受不了崩潰大哭。 「我突然不曉得該怎麼上班,有一天,我就在卓老師面前放聲痛哭,說我找不到自己和這個產業的切入點。」卓永財嚇一跳,對她說:「你繼續發揮你的專長就 好。」這句話點醒蔡惠卿,她靜下心來思考自己工作八年來的專長,認清自己有很強的企畫能力,於是決定從品牌行銷著力。這幾年上銀「HIWIN」品牌名揚全 世界,展現了長期的世界級競爭力。 曾在機械展看過上銀攤位的人,一定對「大怒神」機台印象深刻,那正是蔡惠卿帶領創意團隊做出來的展示機。「因為我不甘心我們的產品只能靜態擺著,這樣只有 內行人才看得懂,有互動才能讓人留下深刻印象啊!」剛開始,蔡惠卿向卓永財提案,卻換來一個「你又來了!」的白眼,「他說我幼稚也無所謂啊,至少我十個點 子有兩個讚的就夠啦。」在逆境中,蔡惠卿總是展現她無可救藥的樂觀。 確立方向後,蔡惠卿主動出擊,她號召同事加入發想團隊,甚至聘請工研院專家幫同仁上創意思考課程。卓永財看她做得起勁,不忍心潑她冷水,只好給她二十萬元 經費和半年的時間做「研發」。 結果蔡惠卿就有本事,把創意化成具體成果。「可以強調我們產品速度快、精度高,又能結合定位和傳動技術,還要呈現出活潑可愛,最後我們兩個月就做出了『大 怒神』機。」蔡惠卿說得眉飛色舞。 蔡惠卿的熱情感染其他同事,現在,上銀的攤位不只看到「大怒神」,還有足球機、高爾夫球機……等等展示機台。甚至連卓永財後來也貢獻了「彈鋼琴機器人」的 點子。 儘管蔡惠卿在事業屢創佳績,但一介女流之輩躋身「黑手」產業,卻常受歧視。有一次,經濟部邀請國內機械業者到行政院召開會議,蔡惠卿代替卓永財出席。到了 現場,看到與會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都坐在前排,唯獨她被排在最後面。 當時,還有一位上銀長期客戶「挑戰」蔡惠卿,詢問上銀的滾珠螺桿,最大的規格可以做到多大。蔡惠卿回答他要跟產品部的同仁「確認」一下,對方卻出言譏諷: 「你做到總經理卻不曉得公司產品規格?」冗長會議結束後,時任經濟部部長尹啟銘看到坐在最後面的蔡惠卿,大聲招呼她:「惠卿,好久沒聊聊,要不要到我辦公 室坐一坐?」現場一群把蔡惠卿當成透明人的董總們全愣在那兒,看著蔡惠卿走進部長辦公室的背影傻了眼。 用內涵襯托外表 人生才會愈活愈增值蔡惠卿和卓永財一樣,不曾特別去規畫退休生涯,「我還是想繼續發揮自己的專長和價值。不只是在上銀,或許也能貢獻社會。」蔡惠卿未婚, 很會安排自己的生活,她才剛拿到組織心理學博士學位,甚至打算將論文內容出書。「我的研究題目是『父母教養風格對台灣企業家的影響』,很有趣吧!」她眼珠 子一轉,又接著說,「不然,去當一個幫小朋友讀故事書的志工也很棒!」她的眼神中透出一道赤子光芒。 拍照的時候,蔡惠卿對著鏡頭,擺出一個自信的站姿,從容地讓攝影師按下快門,然後告訴我們一個祕密:「我星期天才跟兩個好朋友去拍了寫真沙龍。」原來,蔡 惠卿和姊妹淘約好了,遇到有人四十歲和五十歲時,要一起去拍沙龍照做紀念,朋友前些日子剛滿五十歲,蔡惠卿也披上博士袍入鏡。 「E總」常常鼓勵公司年輕女同仁,要好好把握「女人四十」,她總是開玩笑,自詡是機械業有智慧又美麗的女總經理,「女生到了四十歲,成熟的韻味就出現,女 人要勇敢活出自己,讓自己擁有豐富的人生經歷,用內涵襯托出外表,人生一定會愈活愈增值。」 蔡惠卿 出生:1958年 現職:上銀科技總經理、 上銀科技教育基金會執行長經歷:《外匯貿易》雜誌編輯、 大銀企管公司執行祕書 學歷:銘傳商專三專部商業文書科、美國菲利浦大學組織心理學博士 家庭:未婚 |
|
||||||
年初,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大舉進軍中科園區,舉辦「二○一二鴻海集團策略結盟與就業博覽會」,要在台中打造「智動化創新園區」,不僅誓言要為中台灣擴充三百 萬個就業機會,還拉著上銀董事長卓永財的手,歡喜簽訂合作意向書,郭台銘當場宣布,鴻海要和上銀結盟,市場紛紛猜測「郭董」和「卓董」是否好事近了,會不 會結成「親家」? 事實上,鴻海與上銀互動密切,過去一直是上下游供應鏈關係,上銀供應富士康滾珠螺桿和線性滑軌已超過三年,郭董要進軍台中精密機械產業,整合更大商機和就 業機會,引路人當然非卓董莫屬。聰明如郭董,此舉不僅給足卓董面子,也給了投資大眾一個新年新希望,兩雄互相拉抬,堪稱一舉數得。 郭台銘因看《鋼鐵擂台》觸發機器人製造夢,和深耕多年的卓永財可謂英雄所見略同。不過上銀的關係企業大銀微系統早在一九九七年就開始研發製作線性馬達系 統,和上銀本業的利基產品線性滑軌結合在一起,自己就能連成完整的工業機器人製造鏈。 郭董想打造機器人王國,會不會和多年的合作夥伴成為競爭對手,鴻海和上銀,到底會變「親家」還是「冤家」,未來還值得繼續觀察。 (鄭淳予) |
|
||||||
雖然電子股依然是「未上市100強」的主力族群,但新崛起的生技、生產設備與精密機械,以及食衣住行育樂等生活相關的產業,卻成為一股無法忽視的新主流。在電子股逐漸走向成熟及微利時代下,鎖定「三生產業」中的龍頭型企業,將有最大的獲利空間。 撰文‧林宏文 台北市新光醫院溫馨的橘色系走道上,兩位穿著整齊的先生安靜地坐著,旁邊陪伴的是他們的夫人。其中一位許先生,在巴西及四川成都皆有相當規模的工廠投資。 三年前他由國泰醫院轉來時,大腸癌已擴散到肝,經過兩次肝切除手術,並用過多次化療藥與標靶藥,現在已經不太能忍受副作用大的化療。 另一位近藤先生為日本人,是經營日本犬貓飼料進口台灣的老闆,胃癌也轉移到肝,在日本接受一輪化療後,慕名來到新光醫院求診。 他們兩位都在新光醫院接受螺旋刀的治療,主治醫師是新光醫院腫瘤科主任季匡華。 最近,兩人的病情又轉壞了,季匡華認為螺旋刀已幫不上忙,建議他們以「熱治療」作為主要治療方法。由於台灣尚未有熱治療,早在去年季匡華就成立了「台灣癌 症熱治療學會」,準備向衛生署申請專案進口熱療機。但對於兩位癌症末期病人來說,實在是緩不濟急。在季匡華的聯絡下,兩人都已轉到日本京都接受治療。 「他們兩位還在等待奇蹟的出現,也堅持,如果要走,必須有尊嚴地走,不願意再接受太過激烈的化療與放療。」季匡華說,在腫瘤科裡,每天面對的都是癌末病 人,醫生必須做到視病如親,陪伴病人熬過這個人生最後的考驗;同時,更要盡力幫病人找尋各種可能救治的機會。台灣的醫療水準已不輸先進國家,但仍有進步的 空間。 生技類黑馬一:承業 放射治療設備龍頭 市占七成癌症仍居國人十大死因之首,有關癌症治療的醫療設備需求愈來愈高,過去國內鮮為人知的醫療設備代理與租賃公司,如今因為可以免除病患赴海外治療的不便,業績大幅成長,成為投資市場寵兒。 去年每股稅後純益(EPS)高達五.四四元的承業控股,正是靠著與國內近二十家醫院合建腫瘤醫療中心,坐上台灣癌症放射治療設備龍頭,市占率已逾七成。目 前全台有三十萬名癌症患者,有賴承業提供醫療服務,承業的獲利排名也在《今周刊》製作的「二○一二年未上市一百強」中,居第二十九位。 承業控股董事長李沛霖早期即以代理放射治療設備產品起家,他勤跑醫療院所,認識不少放射科人才。因此,當北市聯合醫院萬芳院區要籌設腫瘤醫療中心時,他率 先出資承包,並負責延攬醫療團隊,甚至腫瘤醫療中心的醫師、護士薪水全由承業提供。萬芳院區完全不用出資,承業則取得至少十年合約,以及超過五成的拆帳 比。 如今,承業已經累積了二十家醫院的腫瘤醫療中心合作案,在國內癌症病患人數不斷增加下,許多醫療中心在開業一、兩年後就開始獲利,承業也成為最大受益者。 站穩台灣市場後,目前承業更準備擴展到中國,並已拿下全球第二大癌症放射治療設備商Elekta,在中國華南五省的代理權。 生技類黑馬二:祺驊 轉型做復健器材 第二季回溫不僅癌症病人日益增加,隨著人口老化、慢性病增加,全球對復健醫療設備的需求也提升。成立已十五年的祺驊公司,原本以生產運動器材所需的馬達及 磁控裝置等零組件為主,一直是Technogym、Precor及Life等國際運動器材品牌的指定供應商,近幾年開始擴展到復健醫療器材市場,為生技醫 材產業增添一支生力軍。 由於醫療院所對於儀器設備的認證時間長,至少要等三、五年,因此許多企業轉型都不順暢,祺驊是少數轉型成功的企業,預計今年醫療器材占營收比重可達四成以上。 台大電機研究所畢業的祺驊執行副總經理李穎哲,是目前祺驊的主要經理人;早年他專注研究馬達及發電機,應用市場以摩托車為主,趕上七○、八○年代台灣及東南亞快速成長的摩托車市場。 祺驊早期原本也做摩托車零組件,所以邀請李穎哲加入,後來祺驊轉型做運動器材,又趕上九○年代以後的健身風潮,如今再度轉型至復健醫療器材,目標是擠進十倍於健身器材的全球市場。 李穎哲說,復健醫療業者對品質要求很高,不論軟硬體都有很大進入障礙,而且作法非常保守。由於日本最大的復健醫療大廠Senoh,○九年財務出現問題,成為日本政府接管的第三家企業,祺驊才有機會敲門合作,並切入復健醫療市場。 祺驊早年獲利不錯,曾擠入《今周刊》未上市一百強名單,但過去三年因為切入復健醫療業,業務調整導致獲利下滑,因此跌出一百強榜單之外。不過,在順利打入復健醫療市場後,預估第二季起業績將會回溫,並預定六月十三日正式上櫃交易。 生技產業近年來吸引眾多投資人目光,去年第四季包括基亞、健亞等新藥研發公司掛牌後,股價都飆漲兩、三倍,吸引更多資金投進生技產業。預料,未來除了新藥 研發公司智擎(排名第六十四名)、中裕、台灣微脂體、台灣醣聯,以及做保健品代工的大江生醫(排名第四十六名)外,醫療設備與器材相關個股,也將有機會誕 生下一個基亞或健亞。 生產類黑馬一:直得 「小上銀」品質受國際肯定場景轉到中國廣東東莞,陳老闆經營的傳統燈飾製品加工廠,在中國工資不斷上漲下,被迫將生產重心移到越南。「越南二線城市現在的 基本工資是六十美元,不到新台幣二千元,但東莞現在基本工資超過人民幣二千元,已接近新台幣一萬元,越南工資只有中國五分之一不到。」陳老闆說,雖然越南 貪汙很嚴重,語言不通也增添管理上的麻煩,但是成本差異那麼大,「我的很多朋友,最近都把需要勞工的部分轉到越南或其他東協國家,至於中國,則增加機器設 備來取代人力。」在這種自動化的趨勢下,可以提高生產力的精密設備及零組件越來越夯。以生產線性滑軌等精密零件為主的上銀,由於廣泛應用到工具機、智慧自 動化、光電、生技醫療、交通運輸與環保節能產業上,營收獲利大幅提升,股價也大漲到三百元以上,成為集中市場的狂飆股。 有「小上銀」之稱的直得科技公司,去年EPS六.七四元,在一百強中排名第十八名。直得科技成立於一九九八年,由夫妻檔創業,董事長陳麗芬及總經理許明哲 都留學德國,先生專精於技術研發,太太則負責營運管理,以微型化線性滑軌元件的研發與製造為主。由於切入的是微型零組件,與上銀的大尺寸產品有所區隔。 陳麗芬說,她在德國念西洋藝術史,先生許明哲則是學機械,當時就已接觸線性滑軌產業。回國後,她與先生分別擔任瑞士商及德商的台灣代表,看到線性滑軌市場不斷成長,便找到機會與德商合資一家專攻大型線性滑軌產品的公司。 後來,許明哲看到微小型的線性滑軌市場也開始興起,但技術層次很不相同,便建議德商應該朝微型化發展。但由於德商母集團規模很大,又已開始與英國伏得風談購併,並未重視這個建議。於是,一九九八年,陳麗芬與許明哲便成立直得,以微型化的線性滑軌為研發重心。 直得成立後,微型化市場還沒有明顯打開,因此也經歷了一段燒錢階段。○四年,直得成功開發出世界最小的三毫米(mm)線性滑軌,讓直得的名號大幅打開,許 多德商還來談合作機會。一直到現在,直得依然保持領先狀態,競爭者以日本的THK及IKO為主,至於德商的開發速度反而落後。 陳麗芬說,半導體產業的興起,是微型化線性滑軌的應用市場得以打開的關鍵。台灣半導體及精密儀器設備急需這種關鍵零組件,直得定位在少有人切入的微型化市場,可以有較佳的發展機會;同時對於大型的線性滑軌也不放棄,要用更新的專利來進攻大尺寸市場。 目前,直得的產品因為物美價廉,已成為許多設備儀器廠商作為日系零件替代品,包括已賣進國內的大立光及瑞士的羅氏藥廠,前者用在生產機台的定位,後者則用在檢測儀器設備。 生產類黑馬二:漢微科 建立高競爭門檻 市場競爭少此外,漢微科以生產半導體業所需的電子束晶圓檢測設備為主,去年EPS達十.八七元,排名一百強的第六名。漢微科已打敗國際大廠美商科磊,成為該領域全球市占八成的領導企業,也是設備及精密零組件等產業的代表性公司。 生產設備及精密零組件產業向來具備較高的進入障礙,一旦建立起競爭門檻,也不容易被取代。除了漢微科、直得,未來包括生產真空鍍膜機的龍翩(排名第十六名)、真空設備製程腔體製造的北儒(排名第五十二名)等公司,也將是這個大趨勢下最受惠的族群。 生活類黑馬: 瓦城、誠品生活等值得留意至於三月掛牌的王品集團,不僅股價一度漲至五百元以上,躋身股王候選人之列,也掀起投資人關注食衣住行育樂等生活產業的投資機會。 在今年的一百強名單中,與生活產業有關的企業很多,例如瓦城(第九名)、誠品生活(第三十一名)、F-大洋(第三十六名)、錢櫃(第四十二名)、台灣大車隊(第六十六名)、誠品書店(第九十一名)、華歌爾(第九十三名)等,都是值得注意的個股。 因此,包括生技、生產(設備及精密機械)及生活(食衣住行育樂)等「三生產業」,將是未來最重要的投資方向。「三生產業」大爆發,不僅是上市櫃集中市場的 投資主流,在此次未上市一百強的調查中,也可看出類似的趨勢。在電子股逐漸走向成熟及微利的時代,鎖定三生產業中的龍頭股,將有最大獲利空間。 太陽能潛力股:有成 不生產硬體拚服務 避割喉戰再把目光移回過去未上市股中的主力部隊電子股。去年是電子業最悲慘的一年,記憶體、面板、LED(發光二極體)及太陽能等「四大慘業」,均出現歷來最大虧損。 不過,在LED及太陽能產業中,卻仍能發現未上市股中有高獲利的公司,例如鎖定歐洲太陽能服務的有成精密,以及LED二次光學的雷笛克,EPS分別為五. 三一元及二.九三元,排名分別為三十二名及一百名。顯示傳統電子公司若能找到創新的產品與商業模式,仍然有出頭的機會。 專攻太陽能模組發電系統的有成精密,是太陽能產業中很具特色的公司。年僅三十六歲的有成精密董事長陳思銘說,八年前他拿出五十萬元創業,最初以經營半導體 設備零件為主。四年前,他覺得太陽能市場大有可為,但由於公司規模小,不可能與其他太陽能大廠做規模競爭,因此,他便以服務創新的理念出發,強化下游終端 市場的整合。 有成精密的經營模式,是結合歐美當地專業團隊,執行在地的業務推廣、系統設計與安裝;並使用台灣高品質又便宜的太陽能模組,加強穩固發電效率、建立網路監控系統、提供即時換修服務、強化售後服務體系。 由於有成不生產硬體,迴避了這兩年太陽能硬體的殺價競爭,反而朝向結合能源諮詢、財務貸款、設備建置等服務,在歐洲市場協助許多個體戶蓋太陽能發電廠,躋身德國太陽能品牌的前三大。過去三年,有成精密的EPS都在五元以上,也連續數年進入未上市一百強的行列。 LED潛力股:雷笛克 模具開發力強 客戶範圍廣至於雷笛克成立至今才四年,但業績成長驚人,主因是切入市場快速成長的LED產業,並以「二次光學」透鏡零組件為主。所謂二次光學,指的是讓 LED光源透過不同的透鏡,形成各種光形的集中與變化,使光源可以更有效利用。例如LED路燈加上二次光學透鏡,就可以讓光源不要太分散,並集中到需要聚 焦照射的馬路上,這就是二次光學的意義。 LED二次光學透鏡產業的競爭者不多,且規模都很小。由於每個產品都需要量身訂做,有少量多樣的特色,而且必須擁有很強的模具開發能力。雷笛克至今已累積 開模數量達一千七百套以上,客戶數目已達二千家以上,而且最大客戶占營收比重不到五%,前十大客戶占不到三成,這些都已構築成競爭同業要進入的門檻。 雷笛克董事長唐德龍說,雖然雷笛克才成立四年,但高中畢業就開始工作的他,已在模具塑膠產業做了超過二十年。他先前已累積不少創業經驗,因此選擇不好做、別人不愛做的行業,快速設計出符合市場需求產品。 加上LED照明市場崛起,雷笛克獲得國際燈具大廠如飛利浦、歐司朗、LG等三大照明廠的肯定,成為指定主要供應商,造就了今天的成績。目前雷笛克也是LED元件廠如CREE、首爾半導體、三星、日亞化、艾笛森等二次光學解決方案的供應商。 有成與雷笛克的例子顯示,電子產業在激烈競爭下,一定要找出差異化的策略及特殊的利基,否則只能淪為流血競爭。這也是二○一二年未上市一百強的尋寶圖中,所告訴我們永遠不變的投資真理。 5創投嚴選 5大潛力股為了替讀者挑出興櫃市場中的好公司,本刊特別邀請5家創投公司,包括益鼎創投總經理邱德成、中經合創投總經理朱永光、怡和創投總經理楊邦彥、華 鴻創投投資長鄭明松,以及誠信創投生技事業群總經理沈志隆,共同選出最具上漲潛力的個股。以下為挑選出來的5家公司。 1. 漢微科(3658) 股本:6億元 主要股東:漢民科技 主要產品:電子束晶圓檢測設備推薦理由:1. 打敗美國大廠科磊,以專利及技術超前。 2. 半導體產業投資金額擴大,有利銷售。 2. 智擎(4162) 股本:8.12億元 主要股東:東洋集團 主要業務:新藥開發 推薦理由:1. 胰臟癌新藥PEP02二期臨床結果藥效良好。 2. 已與大廠簽訂國內最高授權金額2.2億美元。 3. F-大洋(5907) 股本:20.2億元 主要股東:益航 主要業務:百貨零售通路業推薦理由:1. 今年底將在中國擴點到19家。 2. 今明兩年進入快速成長期。 4. 直得(1597) 股本:4.4億元 主要股東:陳麗芬、許明哲 主要產品:線性滑軌 推薦理由:1. 聚焦發展精密微型線性滑軌,具核心競爭力。 2. 南科二期廠產能開出,年底產量將擴大一倍。 5. 承業(4164) 股本:10.8億元 主要股東:李沛霖 主要業務:儀器設備租賃 推薦理由:1. 從設備代理跨到醫院儀器設備租賃,競爭門檻高。 2. 跨入牙科及眼科自費市場,醫療設備營收比重可望逐年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