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總統普京宣布,將縮短今天參加G20峰會的時間,提前回國。外界認為,西方在烏克蘭問題上不斷施加壓力,是普京提早回國的主要原因。
普京說:“錯過G20工作午餐是因為要長途飛返俄羅斯,更何況需要睡眠時間。 ”
此前有多家媒體援引俄羅斯官員稱,普京計劃縮短周日參加G20峰會的時間,缺席周日的一場官方午宴,提前回國出席在首都莫斯科的會議。
烏克蘭危機的陰雲一直籠罩著G20峰會。歐洲領導人呼籲俄羅斯停止給反叛軍提供補給,並警告可能會進一步對俄制裁。而加拿大總理哈珀在峰會上向普京說,他大概會同對方握手,但只有一點想同對方說,就是盡快從烏克蘭滾蛋。
而加拿大總理的發言人Jason MacDonald在郵件中表示,普京回應哈珀:“俄羅斯不可能從烏克蘭滾蛋,因為俄軍不在烏克蘭。”
在G20峰會期間,數百人周六在布里斯班市中心示威聲討普京。不少示威者是居於澳大利亞的烏克蘭裔人,他們指責普京對馬航MH17客機於7月中旬在烏克蘭東部墜毀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事件298名罹難者中包括38名澳大利亞居民。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彭博調查顯示,俄羅斯是油價暴跌最大的受害者,也成了全球投資者最擔心的風險。
彭博本月11至12日對全球510名機構投資者進行了問卷調查。在被問到全球金融市場有哪五個最大的風險時,52%的受訪者認為是俄烏沖突,26%認為是伊斯蘭國(IS),5%的人選擇埃博拉。投資者普遍認為,美國是油價下跌最大的受益者,而俄羅斯則是最大的受害者。
在西方制裁和油價暴跌的雙重打壓下,俄羅斯經濟正陷入巨大的困境。普京一邊用坦克威脅烏克蘭,一邊表示正在為油價“災難性下跌”做準備。
46%的投資者認為,地緣政治和軍事事件對金融市場的風險開始上升,41%的人認為保持不變,16%的人認為正在下降。
投資者中有51%認為俄羅斯是油價下跌最大的輸家,而認為最大輸家是委內瑞拉、沙特和伊朗的人分別占21%、12%和6%。
與此同時,認為美國、中國和日本為油價上漲最大贏家的人分別占31%、18%和15%。
也有不少投資者認為,中日關於東海領土的爭端值得關註,亞洲的受訪者比歐美受訪者更加關註地緣風險。
另有一些投資者認為伊斯蘭國(IS)是最大的威脅所在,因為其風險是難以預估的。
西班牙投資機構Fiatc的Prada就表示:“它是無法控制的,你永遠不會知道它會向哪里發展,不知道他們為了目標會采取什麽措施。而烏克蘭更多的是一個地域沖突,我認為歐盟不會讓其失控。”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昨天的G20峰會中,俄羅斯總統普京沒有參加官方午宴就提前回國。外界認為,在烏克蘭問題上被西方“排擠”,是普京提早回國的主要原因。
一個經典的故事是,加拿大總理哈珀在峰會上向普京說,他大概會同對方握手,但只有一點想同對方說,就是盡快從烏克蘭滾蛋。西方對普京的敵意可見一斑。
對此,普京本人卻不這麽認為。他對於“早退”的解釋是:“錯過G20工作午餐是因為要長途飛返俄羅斯,更何況需要睡眠時間。”
到底誰說了真話呢?
先看上上周,中國舉辦的APEC峰會上,普京大帝受到了中國人民極高的禮遇。在巨頭們拍照時,他被安排站在習近平身邊,眼神那叫一個得意。奧巴馬則站在“娘子軍”中間,怎麽看都覺得不太受待見。
不過……風水輪流轉。
一周之後的澳大利亞G20峰會上,普京似乎很受“嫌棄”,幾乎就要被擠出照片之外。再看看奧巴馬,站在中國和巴西領導人之間,笑得和花兒一樣。
然後,然後,普京就“提前回國”了……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俄羅斯總統普京周一在接受德國媒體采訪時表示,俄羅斯不會坐視烏克蘭政府軍在東部地區“胡作非為”。作為回應,德國總理默克爾同日稱,將繼續維持對俄的經濟制裁。
普京在接受德國ARD電臺采訪時表示,“你們希望烏克蘭政府在東部地區肆意而為,屠殺一切反對者麽?這就是你們希望的?我們不會允許這樣的情況發生。” 普京稱擔憂“種族清洗”思想可能在烏東部興起,那將成烏克蘭國家和人民的“災難”。他說,為了實現國家統一,烏政府應該停止使用武力,為政治對話創造條件。
德國總理默克爾則回應,“歐盟將保持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只要這種制裁存在必要性。”歐盟首席外交官員Federica Mogherini同日表示,“制裁並不是我們的目的,這只是一種手段。歐盟的首要策略依然是鼓勵並促使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的和談。”
歐盟將在今天就擴大對俄制裁進行討論。歐盟官員表示新措施將針對那些親俄的分裂分子。
在澳大利亞舉行的20國集團峰會上,西方國家領導人指責俄羅斯試圖影響烏克蘭局勢。
烏克蘭和西方盟國指責俄羅斯派遣軍事部隊跨越邊境,協助烏克蘭東部地區親俄羅斯的分離主義分子對抗烏克蘭政府軍。
克里姆林宮一直否認莫斯科派兵支援烏克蘭東部的親俄分離主義武裝,也沒有向叛軍提供武器。
在本月早些時候,基輔政府曾宣布了一項凍結非其控制區域預算補貼的措施。15日,波羅申科又發布了新的命令,宣布停止向東部民間武裝掌控的區域提供公共服務,這些措施還包括撤離對醫院和學校的資助,他還敦促烏克蘭央行在民間武裝掌控區域關閉所有銀行服務。
而在G20峰會結束後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俄羅斯總統普京曾表示:“從媒體報道獲悉,烏克蘭總統簽署了一份關於對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地區實行經濟封鎖的命令。我認為,這是一個大錯誤,因為他們在親手將這些地區分割出來,為什麽這樣做?”
彭博本月11至12日對全球510名機構投資者進行了問卷調查。在被問到全球金融市場有哪五個最大的風險時,52%的受訪者認為是俄烏沖突,26%認為是伊斯蘭國(IS),5%的人選擇埃博拉。投資者普遍認為,美國是油價下跌最大的受益者,而俄羅斯則是最大的受害者。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無論公開還是私下場合講話,一個月來,俄羅斯最高領導人普京都明確提到該國的核武實力。俄羅斯媒體近來也在宣揚本國的核武優勢。西方分析人士擔心,面對西方國家的聯合制裁與孤立,俄羅斯頻繁發出核武威脅會導致俄方與西方的關系更緊張、與北約的誤解加深,核武沖突的風險將在冷戰結束二十年後死灰複燃,愈演愈烈。
上月中旬,華爾街見聞文章提到,在接受白俄羅斯報紙Politika采訪時,普京向美國及其盟友發出警告,稱對方利用烏克蘭危機“敲詐”俄羅斯是徒勞無功,提醒對方不應忘記,“核大國之間不和產生的後果可能影響戰略穩定。”
本月12日,前蘇聯中央黨報《真理報》網站刊登了一篇題為“俄羅斯為北約組織準備核意外”的文章。文章聲稱,在戰略核武器方面,俄羅斯與美國勢均力敵,
“至於戰術核武器,與北約相比,當今俄羅斯的優勢甚至更大。美國人很清楚這點。過去他們相信俄羅斯永遠不會再度崛起,現在(醒悟)為時已晚。”
英國《金融時報》國際事務首席評論家Gideon Rachman在專欄文章中回憶起,有件事讓他親眼目睹了“普京把核武放上談判桌”。那是幾周前,在華盛頓舉行的一次私人研討會上,
普京告訴一位俄羅斯本國的聽眾,“外人不應‘擾亂我們’,因為‘俄羅斯是首屈一指的核大國之一。’”
Rachman用美國前總統尼克松的“瘋子理論”(madman theory)解釋普京的行為。尼克松首創的這一領導力理論認為,如果領導者讓對手覺得自己難以預測,甚至會不顧後果地行動,對手就不會苦苦相逼,該領導者也許就能趁機大力擴充己方勢力。普京可能就下了這樣一步狠棋,他把核武器擺上了談判桌,即使美國總統奧巴馬很理性,也無法在普京面前占上風。
回顧歷史,核武的威脅體現在意外爆發戰爭的極大風險。因為任何核大國的誤判和失誤都可能讓世界更接近於出乎意料的核戰,這種可能性比如今的共識看法還高。
倫敦的非營利智庫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RIIA)今年4月發布報告稱,冷戰期間,一些因計算機故障引起的事件使美國和前蘇聯都曾誤以為遭到核武襲擊。報告指出,“很多時候,是那種通常有悖於協議和政治指示的個人決策拯救了世界。”
冷戰結束二十多年,世界各國再沒有敞開自家的核武器庫亮出兵器。而俄羅斯現在越來越頻繁地發出核武威脅,這讓Rachman擔心,我們可能又要回到核戰威脅的陰影下,核武器的威脅再也不會只出現在科幻小說里。
註:戰略核武器與戰術核武器用途不同。前者指一般意義的核武器,為大當量、遠射程的核武器。後者因為屬於小當量和近射程的核武器,所以可用於戰爭前線。後者對核能技術要求較高,開發後者的前提是擁有前者。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俄羅斯總統普京告訴德國ARD電視臺,事實證明,歐美對俄羅斯的制裁對俄羅斯經濟有利。
普京稱,
制裁對經濟真的有好處。由於歐美對部分俄羅斯公司的並購進行了限制,這迫使了我們自己制造這些商品。只關註生產更多的石油和天然氣的日子一去不複返了。
換句話說,普京表示,制裁將迫使俄羅斯經濟發展,優化經濟結構,不再嚴重依賴石油和天然氣行業。
今年早些時候,美國和歐盟對俄羅斯實施了一系列金融、能源和國防領域的制裁。
美國總統奧巴馬表示,這些制裁旨在進一步在政治和經濟上孤立俄羅斯。
制裁之後,俄羅斯經濟遭受重創。盧布直線下滑,通脹高於目標。此外,石油價格的下跌對俄經濟造成了巨大的壓力。
盡管經濟動蕩,但普京告訴ARD說,俄羅斯經濟仍在增長。
關於增長。今年我們看到經濟溫和增長,經濟增長介於0.5%-0.6%之間。我們預計明年經濟將增長1.2%,然後下一年增長2.3%-3%。一般來說,這不是我們希望看到的數字,但它仍然是增長。並且我們相信,我們將實現這些目標。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知情人士向彭博新聞社表示,在10月的經濟會議上,俄羅斯經濟部長Alexei Ulyukayev告訴普京,俄羅斯經濟即將陷入衰退,通脹已經失控,而盧布和原油都在直線下跌。Ulyukayev表示,制裁必須被取消。
對此,普京反問到,“Alexei Ulyukayev,你知道怎麽樣才能讓歐美取消制裁嗎?”
Ulyukayev表示,“我不知道。我們希望你找到了方法。”
普京表示,他也沒有辦法。他要求他們找到俄羅斯在未來10年的生存之道,即使制裁力度進一步加大。
幾天後,經濟部的官員給了普京兩個選項。令他們感到驚訝的是,普京選擇了“自由化經濟”這一方案。該方案旨在減緩腐敗對公司增加的財務負擔。
普京計劃在下月的講話中呼籲,打擊以“檢查”為名的官僚主義欺淩。賄賂和回扣每年給俄羅斯企業增加數百億美元的成本。要終結這樣的行為,普京必須下令,並表示違反規定將遭到起訴。
普京在本周的會議上表示,
浪費、管理國家基金不利、甚至是直接賄賂、挪用公款等行為都不會被姑息。
普京表示,除了受到歐美制裁以及盧布下跌影響,俄羅斯經濟還正面臨油價暴跌帶來的災難性後果。不過,他表示,俄羅斯高達400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意味著俄羅斯可以經受考驗。
俄羅斯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出口國,所以,普京對俄羅斯能承受油價波動的承諾令人懷疑。俄羅斯非黃金儲備已經在10月降至3830億美元,年初俄羅斯非黃金外匯儲備為4570億美元。盧布較年初已經下降30%。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俄羅斯總統普京周四表示,必需竭盡所能防止極端主義和制止“顏色革命”抵達俄羅斯。
在提到前蘇聯國家興起的各種起義,普京對其安全委員會說:“當代世界,極端主義被用來作為地緣政治工具來重新構建影響力。我們看到了所謂顏色革命道指的悲劇後果。”
“對我們來說,這是一種教訓和警告。我們應當盡一切努力來避免類似的事情發生在俄羅斯。”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在與俄羅斯塔斯社的采訪中,俄羅斯總統普京表示,他堅信俄羅斯是最強大的國家,在他眼里,強大的俄羅斯將使克里米亞局勢走向一個好的結局。
在這一采訪中,普京表示克里米亞的一切都會有一個好結局,因為“我們比任何國家都要強大”。
“我們很強大,因為我們是正確的,當俄羅斯人認為他正確的時候,一切都無法阻擋他,我說這句話是真誠的而不是武斷的。”
今年3月俄羅斯接受了克里米亞加入俄羅斯聯邦的申請,而在那之前克里米亞是烏克蘭的一部分。自那時起,親俄羅斯的分離組織與烏克蘭政府就在盧甘斯克和頓涅茨克地區持續沖突。在這些地區,一部分民眾希望加入俄羅斯,而另一部分則想留在烏克蘭。
但俄羅斯政府對烏克蘭的計劃是“聯邦化”。
俄羅斯外交部長謝爾蓋·拉夫羅夫早前在接受英國衛報采訪時闡述了“聯邦化”的計劃,稱:“(烏克蘭)每個地區都將能掌控自己與其他領國和地區的經濟和文化聯系“。這將給沖突持續的烏克蘭南部和東部地區更大的自治權。簡單的說這些地區將更直接的與俄羅斯聯系而不是烏克蘭。
雖然有人表達說他們相信普京在烏克蘭問題上只是即興發揮(見華爾街見聞早前報道),但普京在接受塔斯社采訪時就當前形勢稱“克里米亞問題上采取的行動”是戰略決策“。
普京說:
”我這些年已經形成了一種確定的風格。我從來不會做出武斷的決定,不會做出我看不到結果的決定……就像你在路上開車,如果你不確定(前面的情況),就不要超車。你必須決定清楚前方的交通情況,你才能完全掌握現在的局勢。“
普京就現在的局勢表示:
“那些試圖與我們競爭的人,站錯了邊。我們才是正確的一邊,而且正在穩速前行。”
(實習編輯 戴博)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周一,俄羅斯與阿布哈茲簽署一系列協議,俄方給阿布哈茲新的財政支持,阿布哈茲將就外交、國防、經濟、社會問題同俄協調磋商。國際社會認為阿布哈茲屬格魯吉亞,格魯吉亞政府稱這距俄羅斯兼並格魯吉亞部分領土只有一步之遙。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俄羅斯與阿布哈茲在俄羅斯索契簽署了一系列協議,俄方承諾給阿布哈茲提供新的財政支持。雙方協議基於聯盟和戰略合作夥伴關系,阿布哈茲將就外交、國防、經濟、社會問題同俄羅斯協調磋商,此外還將建立俄羅斯-阿布哈茲軍事聯盟,並就內部事務成立聯合信息協調中心。
普京宣布,未來三年,將在阿布哈茲投資超過120億盧布(約合2.7億美元),這相當於阿布哈茲2014年全年政府預算的兩倍還多。
此前早些時候,俄羅斯與阿布哈茲的合作草稿更加“挑釁”,涉及阿布哈茲與俄羅斯“融合”字眼,另外允許俄羅斯購買阿布哈茲財產。不過,這兩點在終版協議中都被刪除了。阿布哈茲總統Raul Khajimba表示,阿布哈茲並沒有放棄主權,與俄方最新協議是在平等合作的框架下簽訂的。
分析人士認為,俄此舉是給格魯吉亞政府發出信號。今年6月,格魯吉亞與歐盟簽訂協議,以鞏固和歐盟關系。
批評人士稱,俄方此舉加劇了格魯吉亞共和國的分裂。格魯吉亞對此發出強烈譴責,稱這距離俄羅斯兼並格魯吉亞部分領土只有一步之遙。
格魯吉亞和國際社會廣泛承認阿布哈茲是屬於格魯吉亞的自治共和國,首府在蘇呼米。阿布哈茲實際上處於獨立狀態,為阿布哈茲共和國,不過國際社會對此並不承認。
1992年7月,阿布哈茲宣布獨立,格魯吉亞軍隊於同年8月進入阿布哈茲,但在1993年9月被擊敗。1994年,在聯合國的監督和俄羅斯主導的獨聯體幹預下,雙方停火,隨後俄軍以獨聯體維和部隊的名義進駐阿布哈茲,但主權問題仍未解決。
阿布哈茲83%的領土被分裂主義勢力控制,剩余17%的領土受自治共和國政府管理。阿布哈茲問題是格魯吉亞和俄羅斯的主要糾紛之一,是兩國一系列緊張局勢的源頭。
2008年8月,阿布哈茲在俄羅斯軍隊的幫助下驅逐了領土上所有格魯吉亞軍事力量,完全控制了宣稱的全部領土並再次宣示它的獨立地位,不過國際社會不承認這點。
今年3月,克里米亞宣布加入俄羅斯,烏克蘭東部幾個地區也戰火紛飛。西方指責俄羅斯支援親俄派分裂勢力。此時俄羅斯與阿布哈茲簽署合作協議,讓西方擔心俄方采取與烏克蘭相同的策略,支援分裂勢力。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