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12 Nov 2016 - [經濟一週「香港八十前」] GU到港前後…

若想得到更多最新訊息,請Like已有超過11,900個Fans的「紅猴FACEBOOK」(按此),謝謝支持!

日本迅銷(6288)上月公布,除了現有UNIQLO品牌店外,將於下年初在香港開拓價錢更為實惠的GU品牌業務,是繼上海及台灣後再拓展多一個點。我於去年到東京旅遊時,亦專程到GU銀座旗艦店一逛,其定位明顯比UNIQLO低一個層次,除了地下及一樓有與明星cross-over系列外,層數越高越似一間普通的出入口成衣店,不過這正好填補定位越來越中檔的UNIQLO留下來的生意空間。

GU之定位,在香港首當其衝應是堡獅龍國際(592)Bossini品牌,大部份收入源於香港,其他地方業務近年更連年虧損,看集團至今年6月全年業績,若撇除賣舖的非經常性收益,除稅前溢利實質按年大跌約七成。至於對德永佳(321)Baleno業務,相信衝擊也不小,不過零售重點主力在國內,雖然近年也經常錄得虧損,但集團主要盈利來源仍是紡織業務,影響相對較小。至於佐丹奴(709),其定位和UNIQLO更相近,多年前日本迅銷更有意作出收購,不過憑其優質管理層,已成功令兩者在亞洲不同地方可以各自各精彩。

GU賣的是大路貨,對潮流成衣品牌理應影響較小,業績好壞還看自身,包浩斯(483)卻似乎不大理想,10月上旬公布盈警,預告至今年9月上半年業績,淨虧損由去年同期的2,660萬港元增至6,000萬港元,期間香港及澳門同店銷售更按年倒退17%。另外,I.T.(999)香港的生意也持續不理想,看集團至今年8月上半年業績,收入按年跌2%,虧損則由去年同期的9,140萬港元增至1.40億港元,和包浩斯情況差不多。不過,I.T. 在香港以外的業務卻表現理想,澳門業務生意倒退,但仍錄得溢利2,670萬港元;國內業務收入按年升12%,溢利按年升5%8,200萬港元,但需留意增速明顯減慢,增長還較依賴擴店而非同店銷售;而最令人意外的是日本業務,收入按年升47%,但佔整體仍只有約10%,溢利按年升53%1.45億港元,卻為各地方最高,經營效率也非常高,溢利率高達41.5%,而國內業務溢利率則只有5.1%。根據集團解釋,日本業務表現如此理想,反映出數年前收購時當時仍虧損的A Bathing Ape旗下各品牌的產品均極為暢銷,並受惠於訪日旅客人次增長,事實上於日圓上升下,到日本旅客人數不跌反升,不過消費則未有去年般火熱。另外,日圓強勢亦能幫助一把,收入若按日圓貨幣計算,按年升幅則由港元計的47%跌至29%

如上篇提到,「香港八十前」專欄主要分析市值在80億港元下的港企,並實行內容O2OI.T.(999)的過去數年財務分析數據已放在「紅猴」Blog(www.redmonkey.hk) 115日文章內,歡迎參閱。

(利益申報:筆者為持牌人士,於執筆時,筆者或相關人士或客戶,並沒持有上述股票)

(按一下下圖可放大)


證券投資組合管理服務 (按此,再往網頁左下方) 
投資收費專欄「觀微知勢」(按此
2014年著作「港股A餐」(按此
Facebook專頁(按此)
港企專門店 (按此)
香港八十前 (按此)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9281

31 Dec 2016 - [香港八十前] 國際家居零售(1373)財務分析數據

若想得到更多最新訊息,請Like已有超過11,900個Fans的「紅猴FACEBOOK」(按此),謝謝支持!

今天在香港最受歡迎財經雜誌之一「經濟一週」,繼續隔週刊登的專欄「香港八十前」,我這個「八十前」會主力分析市值未到80億港元(約10億美元),市場較少留意的港企。今天的主角是國際家居零售(1373),而就著實體書篇幅所限,我會將集團財務分析數據放在「紅猴」Blog上,相輔相乘,實行內容O2O。若大家想盡快參閱專欄內容,請購買「經濟一週」實體書或電子版。

(按一下下圖可放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0248

7 Jan 2017 - [經濟一週「香港八十前」] 本土消費能否撐場?!

若想得到更多最新訊息,請Like已有超過11,900個Fans的「紅猴FACEBOOK」(按此),謝謝支持!

香港零售銷售額按年跌幅已持續多月,相信大家也知道最受影響的,是那些於高峰期被國內遊客搶購的貨品,當中以奢侈品及珠寶首飾為表表者,而這些店舖集中地區域的地鋪租金自然身受其害而大幅下降。國內遊客到港人數雖似暫見谷底,但平均消費力卻已大不如前,本地消費相對變成商家必爭之地,地區性民生店舖生意影響較小,而商舖租金也同時逆市高企。

於此營商環境下,主要經營「日本城」家居用品連鎖店的國際家居零售(1373)生意也理應不賴,不過若果大家日常起居會經常光顧或經過其連鎖店,也可留意到過去一年的打折頻率有所上升,集團也承認因應以減價為主導的市場環境而有必要推行更多促銷及減價,令毛利率受影響。幸好,港元強勢有利降低進貨成本,加上向供應商壓價及精簡物流安排,毛利率得以反跌為升。集團於12月中公布至今年10月的中期業績,毛利率由去年度同期的46.5%升至47%,亦比去年度下半年的46.4%高,相信下半年度業績仍能受惠於港元強勢及人民幣弱勢,加上自家品牌產品比重增加,毛利率應可維持高企。上半年收入按年升4%,受惠於開設新店、同店銷售增長及平均交易金額增加,當中香港業務收入按年上升7%,佔整體上升至87%,第二大市場新加坡業務收入則按年下跌9%,佔比只有11%,集團於去年更已退出中國及馬來西亞市場,三年前上市集資時以開拓海外市場為其一目的,現時似乎已因應時勢及能力,改為聚焦及深耕本地市場。集團今年局部提升品牌定位,並開設概念店舖,同店銷售增長比整體高;另外,亦深化多品牌策略,當中以年前收購的「123 by ELLA」提供潮流飾物及個人用品,開拓年青人市場。

上半年銷售開支控制不錯,佔收入比率比去年下跌,可見憑著品牌效應,集團也不需增加宣傳費用以谷收入,也不一定需要搶租商場當眼位置而有效控制租金成本。不過,行政開支佔收入比率雖按年回落至41.4%,但去年度上半年比率高企於42.0%,正是造成差勁業績的元兇之一,不適宜作比較,事實上過去數年其餘半年時段比率皆低於40.0%。因此,是年度上半年的經營溢利率及純利率,雖高於去年度上半年,但卻低於業績復甦的去年度下半年。上半年純利未達4,000萬港元水平,未及過往數年的正常情況,似乎不可說是向好。回看過去三個年度,除了去年度因上半年業績差勁,令下半年的經營溢利率及純利率能高於上半年外,其他兩個年度情況皆相反,所以下半年業績能否有明顯反彈,我暫時有所保留。

如上篇提到,「香港八十前」專欄主要分析市值在80億港元下的港企,並實行內容O2O,國際家居零售(1373)的過去數年財務分析數據已放在「紅猴」Blog(www.redmonkey.hk) 1231日文章內,歡迎參閱。

(利益申報:筆者為持牌人士,於執筆時,筆者或相關人士或客戶,並沒持有上述股票)

(按一下下圖可放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1168

6 May 2017 - [香港八十前] 迪生創建(113)發盈喜 + 財務分析數據

無懼世事變改港股致勝攻略班(5月/6月)
第一季課程反應踴躍,迅即載譽再來!
現已接受報名,按此了解詳情!
--------------------------------------
「香港八十前」系列
- 市值在80億港元下的香港企業
--------------------------------------
迪生創建(113)發盈喜(通告),提到「預期於截至2017年3月31日止年度,相對於往年之重大虧損,將錄得盈利。此乃主要由於嚴格控制各營運層面致使成本及支出下降、投資盈利貢獻,以及並無往年就無形資產及若干零售店鋪之固定資產作出減值所致」。

不過,通告亦提到「於本財政年度下半年,香港、中國及東南亞之零售環境持續疲弱及不穩定。因此,本集團已嚴格控制各營運層面之成本及支出,並對其進一步擴充及發展策略採取非常審慎之態度」。

現在為大家分享迪生創建(113)最近三年財務分析數據,讓大家多作了解
-------------------------------------------------------------
傳奇基金經理彼得林治(Peter Lynch)曾說:「天下最糟糕的事,莫過於投資股票,卻不了解所買的上市公司!」他認為:「投資者對研究上市公司沒興趣,一看到資產負債表就頭昏,看年報只看照片,這豈非進股市白吃白喝!」

大家若有興趣對上市公司作業績財務分析DIY,並取得Microsoft Excel Templete,請參閱我的最新著作「港股A餐」,各大書局有售,或可到「超閱網」(按此)網購。

(按一下下圖可放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8074

7 May 2017 - [香港八十前] eprint集團(1884)發盈警 + 財務分析數據

無懼世事變改港股致勝攻略班(5月/6月)
第一季課程反應踴躍,迅即載譽再來!
現已接受報名,按此了解詳情!

--------------------------------------
「香港八十前」系列
- 市值在80億港元下的香港企業
--------------------------------------
eprint集團(1884)發盈警(通告),提到「預期截至2017年3月止年度之淨溢利按年錄得不少於30%之下跌,主要由於(i)出售金融資產產生之虧損; (ii)出售物業、廠房及設備產生之虧損;及 (iii)缺少截至去年度錄得軟件銷售之一次性收益」。於上半年純利按年跌60%下,此
全年盈警顯示下半年表現實已有所好轉。

現在為大家分享eprint集團(1884)最近三年財務分析數據,讓大家多作了解
-------------------------------------------------------------
傳奇基金經理彼得林治(Peter Lynch)曾說:「天下最糟糕的事,莫過於投資股票,卻不了解所買的上市公司!」他認為:「投資者對研究上市公司沒興趣,一看到資產負債表就頭昏,看年報只看照片,這豈非進股市白吃白喝!」

大家若有興趣對上市公司作業績財務分析DIY,並取得Microsoft Excel Templete,請參閱我的最新著作「港股A餐」,各大書局有售,或可到「超閱網」(按此)網購。

(按一下下圖可放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812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