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德霖:狙擊港元好難 情況與98年不同 炒家難圖利
1 :
GS(14)@2016-01-23 18:51:40■陳德霖直言炒家難再像97、98年舞高港息圖利。 張柏基攝
【本報訊】港滙兩周急貶至衝近聯滙底線7.85,索羅斯揚言落注賭亞洲貨幣貶值,外資行相繼發報告預測港息將抽升令股樓齊瀉,料重演亞洲金融風暴歷史!鎮守聯滙大門的金管局總裁陳德霖昨罕有向炒家「挑機」,直言炒家難再像97、98年舞高港息圖利。記者:劉美儀 江靖然
陳德霖強調,現時港元貨幣基礎已較97、98年大很多,「任何人想拋空港元挾息難度會好高……難度非常之高……(彈藥)額度要以千億港元計先至造到效果。」因此,「將今次同亞洲金融風暴時,港元利率抽高相提並論,並不恰當。」他說,近期雖然「有啲資金流出」,但幅度「非常非常細」。
港滙遲早會「掂7.85」
炒家狙擊港元,技術上會向有資金在手的銀行低息借錢,再拋空港元現貨、遠期或期權幾路進發,挾高息口套利。早前有外資行報告謂,目前港元遠期沽空規模,較亞洲金融風暴時更大,但陳德霖反駁,「目前遠期市場流動性不高,同97、98年十分十分唔同。」港滙經過本周三紐約時段,幾乎跌穿每美元兌7.83港元心理關口後,昨連續第二日回穩,由7.81拾級反彈至7.79,惟1個月及3個月拆息定價,仍然上升,分別報0.39厘及0.69厘,後者是逾六年半新高。陳德霖認為,港滙現在仍未「掂7.85」,但這是遲早問題,在貨幣發行局制度下,資金流出滙率觸及7.85,該局被動承接港元沽盤令結餘減少,引發利率上升,這是利率正常化過程,毋須反應過敏,即使大量資金外流,「利率上升唔應該太急速」。以1個月拆息計,近期由0.2厘升至逾0.3厘,他指升幅超過五成,惟實際只攀升0.1厘多,目前仍是超低息水平;美國去年底加息至近日港息回升,最主要的影響在心理預期,很多人從「大安旨意(唔會加息)到預期改變。」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重申,政府無計劃改變聯滙制度。 李潤芳攝
曾俊華重申聯滙不改
亞洲金融風暴後,聯滙曾進行多項優化,他說機制已「相當經得起考驗」,抵禦衝擊能力亦更加鞏固,貨幣基礎由當年約100億元,加入銀行體系總結餘為組成部份,目前規模已逾3,700億元,還有另一組成部份──外滙基金票據及債券,可作緩衝後盾;加上2009年至今多輪按揭逆周期措施,控制信貸過度增長,減低資產泡沫爆破風險。財政司司長曾俊華亦重申,聯滙制度有利本港維持金融體系穩定,過去30年本港經歷大小危機,港元都維持穩定,政府無計劃改變聯滙制度。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123/19463702
陳德霖轟炒家危言聳聽
1 :
GS(14)@2016-02-02 15:50:53【本報訊】中港經濟前景不明朗,屢有金融大鱷揚言正狙擊亞洲貨幣,美國對沖基金Hayman Capital更聲稱已部署逾百億元沽盤瞄準港元及人民幣。不過,金管局總裁陳德霖昨日撰文時不點名批評,在市場較大波動時,「有人危言聳聽」,希望製造不安、悲觀,甚至恐慌情緒以圖利。近日金融大鱷索羅斯(George Soros)高調提出會沽空亞幣,前日Hayman Capital創辦人Kyle Bass亦向《華爾街日報》表示,已沽出投資組合內所有類型資產,專注沽空亞幣,當中85%資金造空港元及人幣,涉資約為數十億美元(即至少逾百億港元)。
批評製造恐慌圖利
不過,港滙及人幣並未有受到消息影響,截至昨晚9時,港滙見7.7809元,未有大變動;至於人幣離岸價(CNH)則略為轉弱152點子(或0.2%)至每美元兌6.6097元人幣,即每百港元兌約84.95元人幣。陳德霖在《匯思》一文指,近日金融大鱷狙擊、沽空傳聞「言之鑿鑿」,不應該與97金融風暴相提並論,因本港總結餘、貨幣基礎,及外滙基金資產等均以倍數增長。若果炒家打算沽空港元推高利率,彈藥須數以千億計,而港股現時市盈率僅8倍,現貨及期貨市場造淡空間相當有限。
陳德霖不點名提到,每逢市場出現較大波動,有人危言聳聽,製造恐慌情緒以圖獲利,「大家有憂患和危機意識固然是好事,但我們更應小心認清形勢,不要自亂陣腳,尤其是對聯繫滙率的言論」。重申金管局維持聯繫滙率制度的決心和能力都毋庸置疑。滙豐銀行副主席兼行政總裁王冬勝表示,現時整體經濟環境較負面,為基金帶來投機機會,包括借沽空人民幣令市場出現混亂,再拋空股市等,投資者應認清市場的情況,不要盲目跟從。瀚亞投資香港區行政總裁區景麟表示,若果對沖基金以200億元資產,於98年時確能衝擊港元體系,惟以現時本港龐大的外滙儲備計,200億元則遠遠不足,「可以講話係只能製造負面氣氛。」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202/19475847
港炒家也出手 兩個月速賺24%
1 :
GS(14)@2016-03-11 00:49:41■高小姐去年底買入的深圳南山區華僑城世紀村單位進行裝修,計劃稍後放盤。
【入市個案】在香港專炒半山豪宅的高小姐,去年12月底買入深圳南山區華僑城世紀村一個建築面積128平方米(約1,380平方呎)單位,樓齡14年,買入價840萬元(人民幣.下同),如以港元計算,約等於建築面積呎價7,300港元。高小姐指單位目前已升值200萬元,賬面已賺24%,待升到1,200萬至1,300萬元心理價位就會出手。高小姐89年由上海來港,目前持有半山、太古城多個物業收租,在深圳亦持有4、5個物業。來自江蘇的石先生從事貿易,剛在今年2月買入南山科技園附近的熙灣單位,樓齡10年,面積約110平方米(約1,184平方呎),單位自住。石先生買入價約1,000萬元,如以港元計算,約等於建築面積呎價1萬港元。雖然貴價買樓,但石先生認為,其他二線城市樓價可能下降,但深圳樓價不可能下降,他坦承日後將承受較大按揭壓力。
港買家物業3年升值3倍
不願出鏡的香港買家馮先生,2012年底以173萬元於龍華買入88平方米單位(約947平方呎),目前市價660萬元,不足3年升幅近3倍。去年11月,馮生加碼以135萬元在前海買入約30平方米(約323平方呎)細單位,目前市價升到160萬元。馮先生表示,投資深圳樓市回報豐厚,由於升勢過急,考慮將單位套現。馮先生從事建築業,他指以專業角度,批評深圳樓的建築質素遠差過香港,如建築物的受力牆比例遠低過香港,發水程度甚高。另外,內地樓宇外牆普遍使用空心的輕磚。至於物業管理水準亦遠遜香港,他曾試過在裝修時被保安勒索。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310/19523329
港滙兩個月新高 炒家近絕迹
1 :
GS(14)@2016-03-15 14:38:35【本報訊】港股持續反彈,資金回流本港,港滙昨日一度見兩個月新高,逐漸向每美元兌7.75港元強方兌換保證邁進,有銀行家指出,現時港元炒賣條件相當缺乏,港滙遠期亦僅餘5點子溢價,投機者近乎無影無蹤。
逼近強方保證
港滙今年1月7日起開始轉弱,直至1月20日見7.8296元新低,其後逐漸轉強,昨日最強曾見7.7571元,為兩個月以來新高;美元兌港元遠期合約錄得近乎零溢價,反映投機者近乎絕迹於遠期市場。上海商業銀行研究主管林俊泓認為,港滙將會向強方兌換保證邁進,主因是內地股市穩定,帶動港股向好,氣氛不利炒賣港元,更遑論炒聯繫滙率脫鈎,「而家港滙遠期溢價近乎係零,甚至係負數,炒賣港元嘅投機者走晒,現時港滙成交量並不高」。永隆銀行司庫蕭啟洪稱,國際油價回升,港股回穩,炒作港元條件並不配合,「之前港滙受壓,係借股市恐慌情緒搭順風車炒,惟現時港股企穩後,再難炒作走資」。他估計港滙將向強方兌換保證進發,短期在7.75元至7.76元徘徊。年初同樣被睇淡的人民幣,近期亦同樣重拾強勢。截至昨晚8時,在岸價略貶至每美元兌6.4926元(人幣.下同),離岸價亦略貶0.15%至6.4923元;中銀香港報每百港元兌約83元人幣。林俊泓認為,從人行釐定人幣中間價水平觀察,在岸價合理位置應不弱於6.5元水平,「早前賭人幣跌的對沖基金,在現市況下日日都輸好多錢,有啲已經陸續平緊盤離場」。據彭博統計,至去年8月開始,最少達5.62億美元(約44億港元)期權價值跌至零,因人幣在岸價長時間未跌穿每美元兌6.6元水平,而未來3個月內,有約8.07億美元期權價值或歸零,反映早前沽空人幣的「大鱷」已無功而返。中國資金流走趨勢亦稍緩,上月底人幣外滙佔款按月減少2,279億元,較一月跌幅6,445億元大幅回落。現時外滙佔款總額為23.98萬億元,創2012年12月以來新低。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315/19529648
內地研杜賓稅阻走資增外滙交易成本 打擊炒家
1 :
GS(14)@2016-03-16 14:16:17■有經濟師認為杜賓稅有助減低外滙市場波動,但人民幣國際化卻走回頭路。 資料圖片
【本報訊】中央擬出新招抗資金外流,外電引述知情人士表示,醞釀多時的中國版「杜賓稅」(Tobin Tax,即外滙交易徵稅)正在草擬階段,以增加外滙交易成本,打擊人民幣滙率投機行為。經濟師認為,稅項有助減低外滙市場波動,惟人民幣國際化卻走回頭路。記者:周家誠
杜賓稅由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James Tobin於1972年提出,就現貨外滙交易徵收稅項(一般低於1%,例如就每宗交易徵0.5%,假設兌換10萬元人幣,須繳付500元稅項),徵稅雖對用家或長線投資者而言是不足掛齒,但對頻繁的買賣活動來說,卻會增加一定的交易成本,故此稅有助減少炒賣,降低市場波動。
初始稅率料為零
彭博引述消息指,人行正籌劃起草杜賓稅相關規則,必要時增加外滙交易成本,打擊人民幣滙率投機行為,初始稅率可能暫定為零,意在先建立制度,強調此舉旨在限制投機性交易,不應影響正常貿易和投資外滙交易需求。不過,報道同時稱,杜賓稅仍需最高當局批准,最終公佈時間尚不清楚。有分析師表示,如消息屬實,則暗示中國資本外流壓力或已超出預期,迫使決策層做出更加嚴格限制外滙投機的政策準備。上海商業銀行研究主管林俊泓估計,杜賓稅率將低於1%水平,或會導致人幣滙率短期貶值,因投資者參與人幣外滙買賣時,不會因徵稅而付出溢價,故滙率將會先行貶值「遷就市場」。長遠而言,杜賓稅會導致投機成本上升,料人行將視乎資金流出規模調整稅率。星展香港經濟師周洪禮指出,人行目的主要是遏止短期人幣炒作,「其實人行已經講過兩次,今次應該係想埋尾」。即使政策出台,或會設立緩衝期,然後因應資本外流規模而調升稅率,甚至使用累進方法計算,「例如持有人幣時間較長,稅率可以遞減」。
國際化恐開倒車
周洪禮相信,由於政策打擊投機者,會使他們平盤離場,屆時或現短暫沽壓(rush);惟由於交易量及波動性往後將減少,長遠滙價會較為穩定,然而代價就是人民幣國際化「開倒車」。澳新銀行則指,人幣滙價經歷震盪後已回穩,中國實無推出杜賓稅需要。星展香港財資市場部董事總經理王良享表示,難確定杜賓稅能緩解滙市波動,因為難得悉買賣外滙屬投機還是對沖需要。事實上,前任外滙管理局局長的易鋼,上年10月曾提出研究杜賓稅、無息存款準備金等措施,以抑制人幣短期投機交易。本月初,人行亦透過旗下刊物,提出徵收杜賓稅建議,以防止美國聯儲局加息、人幣納入特別提款權(SDR)後,人幣滙率波動擴大。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316/19531092
【iPhoneSE開賣】內地炒家連掃60部 64GB黑銀廣東道售罄
1 :
GS(14)@2016-04-01 15:47:56iPhone SE現貨開賣毋須預約,每人每次限購十部,大手入貨人士不少,廣東道64GB黑色、銀色機款已經售罄。
iPhone SE正式開賣,事前全城看淡,想不到也出現水貨客搶購。記者在早上8:30到達廣東道Apple Store,有三名排隊購機人士等候,至開鋪前人龍最長大概有50至60人。
早上10:00正式開鋪兼開賣,店方以每次放約10人進場方式,限制入店人數。現場工作人員表示,每人一次最多可買十部iPhone SE,但沒有表明入場購買次數,記者就發現有部份買機人士大手入貨,現場約有十人都一次過盡買十部,當中以購入黑色最多。有不願出鏡的水貨人仕陳先生買完十部後,又再重頭排隊購買,最後共購入了60部iPhone SE,據他透露,內地有傳64GB iPhone SE黑色、銀色缺貨,他們有途徑直接上大陸放售,每部64GB iPhone SE都有300至400人民幣水位,他亦透露即使在香港,每部預計亦有82至112港元水位。在個別人士大手購入情況下,廣東道店的64GB黑色和銀色iPhone SE已於早上10:30賣完。雖然不乏炒機水貨客,但記者訪問不少顧客都是以自用為主,購人原因主要都是因喜歡4吋細屏幕,以及覺得新機性價比吸引。記者:韓繼聰、司徒港燊
亦有人是買完一袋十部再回頭排隊。
不願上鏡的陳先生向記者表示,他和友人一行三人,每人各購入了60部,共180部iPhone SE。
陳先生續向記者展示國內收機價圖片,不論顏色,16GB版收3,388人民幣,64GB版收4,288人民幣。中國iPhone SE售價分別為16GB3,288人民幣和64GB4,088人民幣。差價分別為100和200人民幣,約120和240港元。
早上10點開店前高峰期人龍約60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401/19553025
四叔:樓價再跌10%見底 「自住唔使驚」 籲炒家勿入場
1 :
GS(14)@2016-06-06 02:51:13【本報訊】恒地(012)主席李兆基(四叔)預期本地樓價,再下跌約10%已見底,表明買樓自住「就唔使驚」。他昨在股東會後重申,樓價自恒指24000點時計起,最多只會下跌30%,直至現時已跌了20%。不過,李兆基預期環球經濟「慢慢地」,故恒地要用守勢,但預期每年收入受惠舊樓重建項目而遞升。記者:岑梽豪
李兆基近年多次唱淡樓價,更坦言買地產股回報,比買樓更好。不過,當樓價在過去一年一輪跌浪後,對後市看法有所轉變。他表明現水平再跌也不會超過10%,由高位回落30%亦屬正常,當買家相中適合自己的住宅,現時入市反而較穩健,「無謂話樓市淡就唔買」。
料豪宅不受跌市影響
他又指現時炒樓負擔太貴,要付不少稅項,樓價若有10%跌幅,則對炒家很危險,「寧買當頭起,莫買當頭跌」。李兆基認為若有多餘資金但又想炒樓,應該再觀察多數年,短期內沒理由進場,反而若怕現金貶值,選擇投資貴價樓,並持貨兩、三年用來收租則沒問題。港府近年推出不同措施壓抑樓價,除了增稅項外,也增加土地供應,令住宅數量上升。李兆基指,供應上升令普通住宅最受影響,雖樓價跌幅有限,但預計暫不會再向上,豪宅及特色戶則不受影響。另一方面,社會上有人提出「撤辣」,李兆基對此未有表態,但預期政府不敢再出「辣招」,因樓價下跌不少後,政府在賣地利潤也縮減。假如再有更多限制措施出台,只會大為影響政府賣地收入。恒地今年內有不少新盤貨尾單位待售,合共約618伙,當中包括西半山帝滙豪庭、馬鞍山迎海.御峰及深水埗海柏匯等。李兆基稱每個樓盤會有不同銷售策略,樓花期長或地點較偏遠,首期按揭成數可能只需5%至10%。集團在港主力舊樓重建,李兆基稱恒地為全港最大舊樓重建商,目前有36個項目正在進行,「插咗秧,未割禾」。
採守勢 沒計劃裁員
他預期今後每年收入會持續上升,故此生意很忙碌,現沒計劃裁員;整體經濟增長步伐放緩,其他公司要節流是必然之事,恒地就會採取守勢。他又重申早前找戴德梁行為集團估值後,恒地保持估計每股應值100元或以上,但現時僅40多元,「即係用40幾蚊買值100蚊嘅嘢」,故長遠「一定抵」。他有意於往後繼續增持,但家族持股已貼近上限,空間不多。另外,他預期恒指若以21000點為標準,上下波幅僅10%,即是港股後市介乎18900點至23100點。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603/19638812
滙價波動降 炒家大減
1 :
GS(14)@2016-08-09 06:56:35■馮孝忠認為,大家毋須再對人幣中間價高低,作不必要地猜測官方意願。 資料圖片
【本報訊】人行去年「8.11」滙改後,中國外滙交易中心於12月發佈CFETS人民幣滙率指數,並加入BIS(國際清算行)及SDR(特別提款權)等籃子指數作輔助參考,冀引導市場改變過去釐訂人幣中間價時,仍主要聚焦參考兌美元滙率的習慣。經過近9個月報價模型優化及操作後,銀行界指中間價的透明度已改善,波幅及震盪度亦趨平穩。渣打(香港)高級利率策略師劉潔指新機制下,人幣滙率「變成一個籃子貨幣的平均數」(CFETS籃子包括13隻外幣),情況如購買股票基金組合,因回報率被平均化處理,波幅自然較單隻股票為細。籃子定價效應令人幣變為「升跌幅度都慢咗」的低波幅(low beta)貨幣,減低對沖基金等投機者炒賣人幣圖利的意欲。
籃子指數減震盪
她說,去年底3個籃子指數推出後,造市商仍視之為人幣升跌幅的參考,到今年第二季初,人行發表貨幣執行報告,指導每間人幣中間價造市商,如何將指數應用到報價模型上,並加入平穩系數(beta)減震,由於渣打(中國)是10多間造市商之一,故對模型運作更清晰。以6月為例,她指人幣在岸價貶值速其實頗快,市場沽壓明顯較年初減少,就是參考了籃子指數再加減震系數後,雙重平穩功能的結果。恒生(011)執行董事馮孝忠亦認為,現時市場估計每天開市中間價水平,各行已甚為接近,大家毋須再對中間價高低,作不必要地猜測官方意願。劉潔估計,下一步當局或會參考上海銀行間拆放利率做法,公開各中間價造市商的每日報價。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808/19727334
周顯:大陸炒家非傻瓜 莫將叔父當羊牯
1 :
GS(14)@2016-08-17 07:32:19【明報專訊】話說在不久前,萬亞企業(8173)的控股股東楊榮義,增持公司股份至32.9%,由於超過了30%的觸發點,因此有責任全面收購,但他並無意提出任何收購,因此可能遭到證監會提出紀律處分。
不過問題是,原來全面收購責任並沒有任何法律上的強制約束力,因此,法庭不會強迫他作出全購,更加不會因此而坐牢,最大的「處分」不過是冷淡對待,他以後不能在港交所的平台買賣股票,如此而已。不過,如此公開挑戰證監,以後這家上市公司要想發新股集資,又或者是注資之類,當然也會遇上麻煩,但我想他本人做得出此事,也應該不會介意這種小小的麻煩吧!
無畀證監嚇窒 應是「識嘢」之人
有很多香港傳媒報道說,這是因為內地股民多不熟悉香港的法例,所以往往買過籠也不知道,甚至因而遭受損失。但我的高見是,這名仁兄一定是「識嘢」的,比任何人都懂得更多,傳媒的報道肯定是錯的。姑不論一個人有過億元去買股票,究竟會不會是傻瓜,你哋咁醒識得話人,又唔見你哋有過億元身家?假如一條茂利,真的傻瓜瓜買了超過30%的股票,觸發了收購點,證監出信,叫他履行全面收購的責任,他都嚇到腳軟,馬上照做啦!就算問過律師,都不會敢同證監撐到行啩?
所以說,有些無知之人,是真的叔父當羊牯,家陣大陸佬炒股票,好多都叻過香港人!
[周顯 投資二三事]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807&issue=20160817
內地炒家審慎︰炒兩轉收工
1 :
GS(14)@2016-08-17 07:48:10■深港通開車在即,但內地炒家相當審慎。
【本報訊】深港通開車在即,北水借機重臨,有內地私募基金積極投資港股加大持倉比例,不過與去年滬港通牽動的大牛市不一樣,經歷港股大時代的暴跌後,北水今次將相當審慎,不相信大時代會重臨。
料只對個別股票有貢獻
去年積極投資港股的內地炒家、摩銀投資管理董事長李偉斌表示,自從去年港股暴跌,已接近一年無炒賣港股,但深港通開通如箭在弦,他近日開始再買入具內地概念、波動及成交額較高的港A股。李未有透露現時基金管理規模多少,僅表示過往基金100%買A股,現時改為80%買A股,20%則買港股,包括一些業績優良的科技股,如金蝶國際(268)、中軟國際(354)等,證券股亦是受惠板塊之一,他看好國泰君安(1788)。滬港通曾助推升本港股市,但及後中港股市一同「攬炒」,內地大媽全部損手爛腳,李偉斌對「深港通效應」相當審慎,不認為北水會推升大市,相信只對個別股票有貢獻,而承受了去年港股大上大落教訓後,對於何時退場將更審慎,「衰得多都要生性少少,下半年會睇好,但一定要識走,炒返兩轉就收工。」李又指北水去年投資港股期間,發現本港市場莊家股當道,加上未有如內地的跌停機制,令內地人今次相當審慎,「好似德普科技(3823),上個月底股價一日跌九成,個陷阱太犀利,內地老手都好難搵食。」深圳龍騰資產管理公司董事長吳險峰亦表示,深港通開車後將加大投資港股,但詳細要看港股名單的擴圍情況。若果中小型科技股如聯合光伏(686)、中國電子(085)獲納入將會增持,又相信本港股市估值低廉,將吸引北水流入。■記者周家誠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817/19739707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