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央行貨幣政策決策機構——執行委員會的委員Yves Mersch降低了近期該央行購買政府債券的可能性,稱決策者要觀望,看購買私人債券的現有計劃成效如何。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今日Mersch說:“我們開始購買擔保債券還未滿一個月。購買(ABS)才剛開始。現在實質上要觀望,看我們的購買項目進展如何。”
Mersch重申,歐洲央行還只是理論上有可能購買主權國家的國債、黃金、ETF和股票。他暗示,如認為有必要采取任何非常規措施,歐洲央行還有大量選擇,可以啟動廣泛購買多種資產的QE。同時他警告,不要將歐洲央行與美聯儲相比。美聯儲此前將購買國債的QE項目作為抵禦金融危機的主要工具。Mersch認為,美國的企業通常利用資本市場自行融資,而“歐洲的經濟擁有銀行的強大支持”。
上述暗示歐洲央行可能進一步寬松的言論引起歐元一波下行,歐元兌美元一度下挫0.3%,跌至1.2483。
本月初的歐洲央行貨幣政策會議決定,維持現有負存款利率不變。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在會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該央行將很快開始購買資產支持證券(ABS),該央行的資產負債表將邁向2012年初的水平,這意味著該央行有將近萬億歐元的擴張空間。當時德拉吉還說,如有必要,歐洲央行將采取更多措施。
上周公布的歐元區第三季度GDP環比增長0.2%,同比增長0.8%,高於預期。歐元區經濟小幅回暖主要是因為歐元區第一大經濟體德國和第二大經濟體法國經濟增長有所好轉。當季德國經濟環比增長0.1%,走出了二季度負增長的低谷。法國三季度增速達到0.3%,同樣擺脫了上季度負增長的陰影。
歐元區GDP數據公布後,巴克萊分析認為,歐元區進一步提供政策刺激的需求仍然非常明朗。預計歐元區的經濟活動疲弱將對本已較低的經濟預期產生負面影響,進而促使歐洲央行明年第一季度實施購買政府債券的計劃。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周一,歐央行行長德拉吉稱,歐元區經濟增長緩慢,若經濟前景惡化,歐央行應采取其它非常規措施,包括購買政府債券,歐元區國家政府應盡快就短期具體的結構化改革達成一致。德拉吉講話提振歐股歐債上漲。
德拉吉出席歐洲議會的季度聽證會。他表示,2014年是對貨幣政策具有挑戰性的一年。歐元區經濟前景越來越嚴峻,夏季的幾個月里歐元區經濟增長緩慢,如果經濟前景惡化,歐央行還應采取其它非常規措施刺激經濟,包括購買政府債券。
德拉吉重申,歐央行管委會一致同意,在必要時將動用額外的非常規工具、采取使命範圍內的措施。
德拉吉表示,歐央行額外措施可能會改變央行資產負債表的規模和組成,以達到歐元區中期價格穩定的目標。歐央行其它非常規措施可能包括購買一系列資產,如主權債券。
德拉吉稱,需要更多時間來看近期刺激措施的效果,歐央行的措施將對資產負債表產生很大影響。有跡象表明刺激措施已經起到效果,歐元區信貸環境在寬松,6月起遠期貨幣市場利率就在下降。
德拉吉敦促歐元區國家政府就短期具體的結構化改革達成一致,然後制定長期方案,以實現歐元區經濟良好運作和可持續發展。德拉吉重申單純貨幣政策不足以促進經濟增長,稱明年歐元區政府、機構等決策方必須共同努力,讓經濟回到正軌上。上周五公布的數據顯示,歐元區三季度GDP超預期,但經濟增速依然疲軟。
德拉吉指出,歐元區通脹率依然非常低,應警惕通脹預期下行的風險。最新經濟數據顯示,歐元區10月年化通脹率初值為0.4%,較9月的0.3%略微上漲,距離歐央行略低於2%的目標相當遙遠。
今年,歐央行推出了降息、購買ABS證券和抵押債券、TLTRO等刺激,希望這些刺激可以令其資產負債表回到2012年3月的水平,也即比當前水平高約1萬億歐元,進而提升通脹水平、促進歐元區經濟增長。目前,一些市場人士認為,歐央行下步行動可能是購買公司債,再往後才會是購買主權債券,也即通常意義上的QE。
歐央行12月議息會議至關重要,屆時將公布新的經濟預測,分析人士認為歐央行可能下調經濟增速和通脹預期。
德拉吉講話提振歐洲股市上漲,西班牙、意大利的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下行。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要開始QE,他必須決定使用哪種工具以及開始QE的時間。
歐洲央行最新的刺激購物單可能包括公司債券、歐元區機構和政府債券。目前,德拉吉正努力統一歐洲央行的意見,決定資產購買策略。
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周四表示,歐元區經濟需要全面的改革策略,來將經濟送上正軌。歐洲央行討論的刺激措施包括所有資產。
芬蘭央行發布了一份德拉吉交給芬蘭議會的講話總結。在講話總結中,德拉吉表示,現在絕對不是自滿的時候,不論是歐元區的財政政策還是結構性改革都不值得自滿。
他表示,複蘇歐元區經濟不能光靠貨幣政策。很顯然,貨幣政策不能把所有的事情都做了。所有的政策,國家政策和歐元區政策都要努力刺激經濟。
歐洲央行執委會對於QE的態度從“還沒必要”到“我們已經太晚了”。
德拉吉的首要任務將是得到歐洲央行執委會的支持。他在今天的講話中表示,目前的刺激計劃還沒能對實體經濟產生效果。歐洲央行可能會推出更多的刺激政策。德拉吉還表示,他不會就可能推行的政策描述過多的細節。
歐洲央行副行長Constancio昨日表示,如有需要,歐洲央行將考慮明年一季度購買主權債券。
在歐洲央行官網上的講話稿中,德拉吉表示,目前的刺激正在產生實在的好處。不過,要想讓政策徹底發揮效果將需要時間。如果有需要進一步制止長時間低通脹的風險,歐洲央行執委會一致同意使用非常規工具來達到通脹目標。
據華爾街見聞實時新聞:
德拉吉:如有必要,歐央行執委會一致承諾使用額外的非常規措施。
德拉吉還稱,現在單靠貨幣政策無法解決所有問題。他還提到,歐洲央行最近的非常規措施將對資產負債表產生可觀影響。
歐洲經濟聯盟依然不完整。如果我們的聯盟被證明比很多人想象的更加堅韌,那是因為那些懷疑它的人誤判了它的政治意義。
歐盟應該鼓勵勞動力流動的措施。
歐元區單一銀行監管機制(SSM)計劃對阻止金融不平衡性非常重要。
歐洲央行的貨幣政策無法應對單個國家受到的經濟沖擊。
結構性改革的缺失威脅到歐洲貨幣聯盟的凝聚力。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經濟觀察網 記者 萬曉曉 11月30日晚,保利協鑫能源公司(3800.HK)宣布,有條件分兩個獨立批次出售旗下的矽片生產業務,總代價為人民幣80億元現金(約101.03億港元)。在此番交易中,長城資產管理公司的資本運作已然浮上水面。而協鑫內部人士透露,此前有媒體報道的中民投公司並未參與其中。
經濟觀察網此前曾獨家披露這一計劃。未來,這部分資產將會在合適的時機,被購買方註入ST超日公司,因此,保利協鑫這一舉動被視作正在提速超日公司的重整。並且,也不排除未來會向保利協鑫的董事局主席朱共山個人售出。
值得註意的是,在此番的交易中,與協鑫一起重整ST超日的長城資產管理公司已經浮上水面,將在接下來的重整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詳見經濟觀察網11月11日《協鑫矽片註入超日計劃提速 長城資產資本運作或將浮上水面》)。
經濟觀察網曾披露,這樣向第三方售出,再註入超日的動作,意在對矽片資產債務重組,將會有個輕負債的矽片資產註入超日公司殼中——保利協鑫將以此凈負債從146.5%下跌至交割後的38.8%。
從購買的資產方來看——江蘇協鑫能源有限公司將作為關連公司,購買部分含高佳矽片的生產設施資產,價值為21億元人民幣。江蘇協鑫是保利協鑫的母公司協鑫集團在國內設立的投資平臺。
另一部分資產即含有六座矽片生產設施,將會售予上海渺昌投資管理中心與上海中民銀孚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現金代價為人民幣59億元——這兩家公司為基金公司,由三名股東擁有,分別為中民銀孚、民生加銀及中國長城資產管理公司。
從這部分購買方來看,中民銀孚為北京華山投資管理中和新沃股權投資基金管理共同擁有;民生加銀由民生加銀基金管理、民生置業和亞洲金融合作聯盟三家擁有;中國長城資產管理公司為兩家基金公司的兩名有限合夥人之一,在購買的這部分資產里將會出資25%,即14.75億元。
在達成協議的三個營業日內,兩部分買家將分別支付獨立保證金,共計4億元人民幣。此計劃尚待相關程序批準。
交易完成後,如經濟觀察網此前報道,保利協鑫將專註於多晶矽業務,被定位為化工型公司,而矽片資產將作為制造型業務待合適時機註入ST超日,這樣的調整意在優化債務,以在資本市場獲得更好估值。
保利協鑫權威人士告訴經濟觀察網,雖然同為多晶矽業務和矽片業務的行業龍頭公司,但很明顯,多晶矽業務要比矽片業務的贏利能力高出很多。今年上半年,保利協鑫旗下多晶矽業務毛利率為25.6%,矽片業務的毛利率為16.1%。11月28日,保利協鑫公告稱,明年底將完成2.5萬噸矽烷流化床法多晶矽項目規模化生產,屆時,公司將形成年產近10萬噸多晶矽的專業能力。
12月16日,目前谷歌的購物服務已經轉變為典型的商品搜索和聚合服務,用戶將會看到琳瑯滿目的商品和促銷項目,甚至可以瀏覽比較詳細的商品介紹。
但是如果要購買,用戶必須通過鏈接訪問零售商自家的網站。換言之,在網上購物上,谷歌目前只扮演著轉引流量(將從零售網站獲得收入分成)的被動角色,谷歌希望改變這一地位。
據報道,谷歌正在和多家零售商進行協商,內容是在谷歌購物服務中,直接增加一鍵訂購,網民無需離開谷歌頁面訪問零售商網站。
如果增加一鍵購買,谷歌購物服務將成為類似亞馬遜的網上商城,諸多零售商將成為谷歌大商城的店中店。
之前,谷歌已經推出了面向外部網絡零售商的當日達快遞業務。據報道,谷歌也在和零售商洽談,將對一鍵購買的商品,提供兩日送達服務。
不過在站內一鍵購買上,谷歌和零售商如何共擔成本,如果分享收入還不得而知。一部分零售商對於谷歌購物的一鍵購買並不熱衷。由於網絡零售市場競爭激烈,價格隨時變化,電商網站希望把持對自家商品更多的控制權。
據媒體分析,谷歌的站內購物計劃,最終目的並非要進入電子商務市場,分享零售業的利潤,谷歌此舉是要保住商品搜索這塊蛋糕。谷歌絕大部分的收入,來自於搜索廣告。而商品搜索是搜索廣告中含金量最高的板塊,谷歌會展示商品圖片,提供價格信息,谷歌在商品搜索廣告上獲得的收入,也高於普通搜索廣告。
但是在商品搜索領域,亞馬遜的後來居上,讓谷歌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根據美國科技市場研究機構Forrester的數據,2009年美國網民在網上搜索商品時,24%的比例發生在谷歌上,亞馬遜占比只有18%。
如今,格局已經逆轉。在今年三季度,在美國網上商品搜索中,亞馬遜占據了39%,谷歌只有可憐的11%。顯然,越來越多的網民,認為亞馬遜是搜索商品、進行購物的最佳去處。
今年十月份,谷歌董事長施密特,做了一番令外界不太理解的表態。他指出,谷歌在搜索市場的最大對手,不是微軟必應搜索和雅虎搜索,而是亞馬遜。施密特表態顯示,商品搜索在谷歌的搜索服務和搜索廣告架構中,占有著極其重要的位置。
分析人士也指出,在傳統的搜索主營業務後,谷歌進入了安卓軟硬件以及各種奇思異想項目(包括智能眼鏡)中,但是未能獲得實質性的收入,谷歌各種研發開銷和工資支出,仍需要依賴於搜索廣告。
谷歌的搜索廣告已經是一個古老產品。如果谷歌希望進一步做大搜索廣告,賺錢效應更大的商品搜索,自然而然將是谷歌的突破口。
歐洲央行管理委員會委員、愛沙尼亞央行總裁Ardo Hansson
據路透報道,歐洲央行管理委員會委員、愛沙尼亞央行總裁Ardo Hansson對德國媒體表示,歐洲央行任何購買政府公債的行動都將是“踩線行為”,不應輕率地做出這樣的決定。
“由於利息成本將會下降,政府將可以借入比原先更多的資金,”Hansson稱。
Hansson表示,人們屆時將會質問,“歐洲央行是否在非法為各國政府提供融資”。
指標利率已降至0.05%的紀錄低位,歐洲央行的政策工具已基本耗盡。外界認為全面購買主權債券--即量化寬松,將是歐洲央行防止經濟滑入通縮的最後手段。
歐洲央行總裁德拉吉在管理委員會12月會議後表示,明年初將重新評估政策,若有必要,將更改歐洲央行措施的“規模、速度以及結構”。
“我們都知道,歐元區有些政黨承諾一旦掌權,將為其政府債務再融資。”Hansson說。
回答歐洲央行在明知存在風險的情況下,是否仍應購買公債的問題時,Hansson表示:“這樣的要求非常勉強。”
他警告稱不應輕率作出購買公債的決定,並表示:“地緣政治局勢和原油價格下跌造成了許多不確定性。這讓解讀中期形勢更加困難。”
歐洲央行管理委員會將在1月22日再次召開貨幣政策會議。
高盛在19日的報告中寫道,德拉吉將大膽實施主權量化寬松方案,以應對價格穩定的下行風險。但也存在另外一種可能性,即德拉吉尋求與量化寬松懷疑論者達成妥協(例如,同意不會為了加快資產負債規模擴張而令財政風險積聚在歐洲央行的資產負債表)。由於市場期望歐洲央行果斷仿效美聯儲積極的貨幣政策風格,這種妥協可能會令市場失望。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為什麽會有人願意買30年期、收益率略高於1%的國債?
周三,德國30年期國債收益率跌至1.05%,創下歷史新低。雖然此後收益率升至1.19%,但仍然遠低於2014年年底1.36%的水平。
可以肯定的是,面對低通脹,世界各地的政府債券價格都在上漲。歐元區受低通脹的影響更為強勁。周三的數據確認,12月歐元區消費者價格指數下跌,而歐洲央行可能最早於本月推出QE。
即便如此,投資者願意以如此低的利率將資金鎖定如此之久,還是令人驚訝。資管公司BlueBay Asset Management投資級債券聯合主管Mark Dowding表示:
1.1%的收益率意味著,在未來30年短期利率不會超過1%。這聽起來像是一個非常極端的估值。但在短期內,許多因素都可能促使德國長期國債價格進一步上漲。而這將繼續推低收益率。
Dowding繼續超配了30年期德國國債。他認為,沒有理由我們不能看到30年期國債收益率跌破1%。
他為什麽對債市這麽樂觀?
首先,與短期債券的收益率相比,30年期德國國債收益率實際上不低。在英國和美國,10年期和30年期國債的收益率之間的差距已經縮小到類似範圍。
其次,投資者正越來越不相信QE將顯著提高歐元區的通脹預期,這導致一些投資者放棄看空長期債券。長期國債收益率對通脹特別敏感。
第三,德國今年計劃較去年發行更少債券。根據德國財政部預測,德國今年的債券供應會萎縮。Dowding表示,央行購買債券,而市場上沒有足夠的長期債券。
最後,希臘退出歐元區的前景再次升溫,投資者對安全資產的渴望令國債受益。
在極端情況下,歐元區將會崩潰,屆時德國債券持有者可能可以將其債券轉換為德國貨幣,而德國貨幣很可能較歐洲其它貨幣升值。
Dowding表示:
你可以買歐元資產,而最終其將成為德國馬克資產。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歐洲央行再度釋放強烈的QE信號。
德拉吉在寫給歐洲議會議員Luke Flanagan的一封信中表示,歐洲央行推出的任何刺激措施都可能包括購買政府債券。
德拉吉的這封信寫於1月6日,今天刊登於歐洲央行的網站。
德拉吉表示:“歐洲央行理事會將於今年年初重新評估2014年下半年實行的TLTRO等刺激計劃。這可能意味著歐洲央行可能會調整政策的規模、節奏和內容。調整後的內容將包括購買多種資產,其中就包括主權國債。”
德拉吉在信中提到:“要特別警惕油價對中期通脹的影響,央行對此將保持密切監控……如果低通脹有長期持續的風險,那麽央行理事會成員一致同意,在職責範圍內采用額外的非常規工具。”
受油價持續下挫影響,歐元區目前已陷入通貨緊縮。本周公布的歐元區12月CPI降至-0.2%,為五年來首次。11月失業率高達11.5%,接近歷史高位。
德拉吉表示,低油價可能會令通脹預期進一步惡化,歐洲央行不會任由其發展,不過要推出大規模政府債券購買計劃(歐版QE)仍然需要克服一些障礙。
德國央行行長魏德曼隨即公開反對稱,QE不僅存在法律風險,而且可能會降低各國政府改革的動力。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據彭博報道,歐元區成員國斯洛伐克的副財長Vazil Hudak本周二表示,歐洲央行QE項目包括政府債券、機構債券,比如EIB(歐洲投資銀行)。
Hudak在維也納接受采訪時稱,QE的第一階段將主要集中於購買政府債券,可能購買的機構債券包括EIB,但是在某種情況下購買公司債或者住房抵押債也是不錯的選擇。
塞浦路斯國債應該是歐央行QE的一部分,希臘在QE之中的參與應當取決於該國選舉情況。
在談及歐央行QE是否會成功時,Hudak表示“其實施的方式至關重要”,成員國央行應當被包括在購債項目之中。斯洛伐克擔憂歐元區通縮和經濟增長。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歐央行如期推出QE,購買力度超出預期 作者:KevinLIU 北京時間今天晚上召開的歐央行議息會議和隨後的記者招待會上,備受矚目、也可以說是萬眾期待的歐洲版QE終於如期推出。從此次QE實施的技術細節,特別是購買規模和時限上,卻是超出市場此前的預期。對此,我們點評如下: ► 購買時限與規模:開放式購債、規模超預期。從今年3月開始到至少2016年9月,將每月購債600億歐元;以此計算,總的購債規模將超過1.1萬億歐元。此外,購債時間有可能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延長,直到滿足歐央行設定的通脹目標;超出預期 ► 購買範圍:包括投資級的政府債和其他機構債(占比為12%)。此外,希臘債券也可以在購買範圍之內,但需要滿足一定的額外條件;符合預期 ► 購買比例分配:按照成員國在歐央行中的出資比率購買。照此計算,德國、法國、意大利和西班牙的購買比例最大。符合預期 ► 風險承擔方式:采用混合方式。20%購債比例風險將由歐央行與各國央行共同承擔(這其中包括12%的機構債部分,以及8%的其他債券部分);而剩余80%部分則由各國央行獨自承擔。符合預期。 ![]() 我們認為,此次歐央行如期推出QE將可能對全球金融市場產生以下影響: 1)利好歐洲股市。從2014年下半年以來,雖然歐央行兩次降息、並推出包括TLTRO和購買ABS及Covered Bond在內的一攬子寬松政策;但在經濟增長停滯、通縮威脅上升、以及烏克蘭地緣風險的打擊下,歐洲股市與美股市場的差距逐漸拉大。而此次歐央行推出QE將有望明顯提振投資者情緒,進而通過估值擴張推動市場上行。實際上,近期歐洲和美股市場之間的差距已經大幅縮窄; 2)推動歐元貶值。歐央行實施大規模寬松有望促使歐元進一步貶值,並間接的推動經濟及企業盈利的複蘇;而相反美元則可能相應升值。歷史規律顯示,歐元走勢與歐央行的資產負債表規模通脹有較高的相關性; ![]() 3)長端國債收益率或觸底回升。根據歷史經驗,我們發現全球央行歷次大規模寬松之前(如美聯儲QE、歐央行那個LTRO等等),投資者對於寬松預期的升溫往往會推動長端國債(如美國和德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下行;但政策宣布之後,收益率則開始逐漸觸底回升; ![]() 4)提升全球風險偏好;可能帶來的流動性“溢出效應”有望利好新興市場。除了對歐洲股市自身的直接正面推動外,主要央行的寬松政策往往會提升全球投資者的風險偏好,特別是推動資金流入具有明顯吸引力的新興市場,即流動性“溢出效應”;最近的例子便是歐央行在6月推出降息等一攬子政策後,中國股市開始迎來大規模的海外資金流入。 ![]() 進入2015年以來的短短兩周內,已經分別有丹麥、加拿大、瑞士、埃及、土耳其、秘魯、和印度多家央行紛紛降息。而如果從2014年以外算起,全球主要國家中,已有12個國家的央行步入了降息周期;僅巴西、俄羅斯和新西蘭由於通脹和本幣貶值等因素的困擾,仍處在加息通道。 往前看,對於2015年的全球貨幣政策環境,我們仍然維持此前在年度展望中的觀點,即:分化雖然已經出現,但整體的寬松態勢仍將延續。具體來看,在主要央行中,未來歐央行和日本央行的寬松力度仍將會逐漸加大;而美聯儲在低油價的環境下,其貨幣政策將會有更多可騰挪的空間,我們認為仍不能排除其首次加息時點晚於市場預期的可能性;而英國央行近期保持按兵不動,在最近一次的議息會議中仍一致決定維持當前利率水平不變。因此,整體寬松的貨幣環境仍然有利於股票類資產的表現,而資金流入股市的勢頭也仍將持續。 ![]() 來源:Kevin策略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