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拒公開調整自由行報告
1 :
GS(14)@2015-03-31 08:37:50
【本報訊】多名議員昨日在立法會特別財委會上要求政府調整一簽多行政策,以免水貨活動影響港人生活,新民主同盟范國威更要求政府公開提交給中央政府的調整個人遊報告,但與會的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樑表示,報告主要羅列不同持份者意見,不宜公開內容。
田北俊:深圳假貨嚴重
蘇錦樑重申,港府已經不斷與中央商討優化自由行政策,相信中央會全面考慮市民意見,將一簽多行改為「一簽若干行」只是其中一個方案,但不建議取消一簽多行或向陸路離境旅客徵收離境稅。旅發局前主席、自由黨田北俊則指,當年商討深圳一簽多行政策沒想過訂定上限,因當時認為深圳發展得好,即使多些深圳旅客來港亦沒所謂,沒想過內地假貨問題嚴重,令內地人湧港購物。另外,恒基地產主席李兆基昨指出,雖然邊境購物城建議非由他們帶頭提出,公司只是借出土地,但也認為興建邊境購物城對香港有好處,有助疏導人流,估計有關項目以自負盈虧形式營運。恒地副主席李家誠補充,有關地皮只會向商場營運者出租兩年,並稱有方案設立永久購物商場,希望吸引遊客及香港人。■記者陳雪玲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331/19096463
收緊深圳人自由行中央突推一周一行
1 :
GS(14)@2015-04-12 12:20:42【本報訊】中央政府決定收緊一簽多行,改為一周一行,料明天起實施,深圳戶籍人士每星期只可來港一次,而且每周次數不能累積,不用即取消,即一年最多只能來港52次,預計每年訪港內地旅客會減少約450萬人次。不過,反水貨客團體認為措施無助解決水貨客造成的滋擾,擔心水貨集團會增聘更多港人走水貨,代替深圳水貨客。記者:麥志榮 呂浩然
政府發言人昨晚表示,政府已向中央提出具體方案調整一簽多行政策,任何調整措施將由中央政府公佈。消息指中央最快今天會公佈收緊一簽多行。據悉,一周一行是港府向中央提出的優化方案,比一年52行的建議更緊,限制來港密度,可杜絕有人在短時間內一次用光52次配額走水貨。
預計明天起實施
新措施料明天起實施,但會以循序漸進方式推行,因為已發出的一簽多行簽注不能即時取消,當簽注到期再申請換證時,就會改為一周一行。去年一簽多行來港的旅客共1,485萬人次,預計新措施會令一簽多行旅客減少約3成,約450萬人次。中央亦會協助香港吸引更多外國旅客來港。據了解,改為一周一行後,深圳人來港每星期只能辦簽注一次,一年最多申請52次,來港次數不能累積,如其中一個星期無申請便會取消,所以次數會逐星期遞減,難再自由行。內地微博昨日下午流傳一張緊急通知,指國務院批准公安部門星期一起將深圳一簽多行改為一周一行,深圳多個出入境口岸的管理科都召開緊急會議討論新安排。廣東省公安廳出入境服務網昨已停止接受一簽多行簽注申請,網站只顯示「系統升級改造,申請暫不受理,恢復時間另行通知」的訊息。知情人士表示,深圳對中央收緊簽注普遍感到不滿,認為「好冇面」。有深圳人更在微博上唱衰香港:「香港零售業將遭重創,商舖租金即將跳水。」全國人大代表田北辰確認收到收緊一簽多行的消息,他認為一周一行最大打擊只是水貨客,大幅增加走水貨的成本。一般旅客一年只會來港7至8次,新措施可分流旅客,改善旅遊設施擠迫等問題,有助紓緩中港矛盾,對本港零售業及旅遊業不會有影響。旅遊界立法會議員姚思榮亦相信新措施對本港旅遊業影響不大。中央政府在2009年4月推出一簽多行,讓深圳戶籍居民一年只辦一次赴港簽注就可以無限次往來香港。2009年內地訪港旅客1,796萬人次,當中一簽多行旅客佔147萬人次。到2014年,內地訪港旅客增至4,724萬人次,但當中一簽多行旅客已暴升至1,485萬人次,5年間急增10倍。
水貨集團或變陣
北區水貨客關注組發言人梁金成表示,雖然一簽多行改為一周一行,但不認為是反水貨行動的勝利,現階段需了解一簽多行是「一刀切」取消,抑或只是不再簽發新證。他指出,若屬前者,因港人也走水貨,且水貨集團可透過聘請更多水貨客,以抗衡一周一行新政,故需觀察實施後首月情況。新民主同盟立法會議員范國威亦認為,一周一行並無解決內地旅客過多引起的滋擾問題,內地人一樣會在星期六、日蜂擁來港搶購日用品,而且可能因此每次都大量掃貨。香港入境旅遊接待協會主席梁耀霖指,取消一簽多行對旅遊業將造成影響,除減少即日來回旅客外,內地旅客心理上也會覺得「香港唔係咁歡迎佢哋」,因此減低來港意欲。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412/19109717
自由行實施12年 數據大檢閱
1 :
GS(14)@2015-04-13 08:15:55【本報訊】內地居民赴港個人遊(俗稱自由行)計劃,實施將近12年,港人對計劃由愛變恨。09年開放深圳居民一簽多行簽證是政策分水嶺,通關便利令旅客急增,經一簽多行訪港的深圳旅客,從09年起的6年間激增9倍,佔內地訪港旅客總人次比例,由最初8%擴至去年31%。
一簽多行令自由行的副作用越趨明顯。內地家長借簽證便利來港產子,「雙非」搶床位、搶學位,加劇兩地矛盾。香港因兩地物價差異及貨品質素具保證,被深圳人視為巨型超市,原本是住宅區的北區、屯門、元朗,變成內地客掃貨勝地。零售業蜂擁進駐搶舖搶高租金,街坊小店換成藥房及金舖,侵蝕居民生活。一簽多行更被濫用成一天多行,衍生螞蟻搬家式水貨產業。
港府雖先後頒下「雙非零配額」及「限奶令」圖消減自由行負面影響,但港人怨氣未息,今次傳出招收緊一簽多行圖杜絕水貨,能否讓港人消氣? 記者:張嘉雯 袁樂婷 鄭啟源 張婷婷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413/19110602
自由行減少 打工仔同受害 周顯
1 :
GS(14)@2015-04-13 15:59:32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 ... mnist/en30_en30.htm\r\n【明報專訊】自由行人數減少,有人很歡喜地說,哎呀!舖租終於下跌了。在他們心目中,舖租上升,令到商戶的經營成本增加,當自由行減少,舖租便會下跌,令到商戶的成本降低,那麼也許打工仔的收入便可增加了。\r\n\r\n 不過我告訴大家,這種想法是錯的﹕自由行減少後,舖租的確會減低,但打工仔薪金也會相應減低。\r\n\r\n經濟學上原理是這樣的﹕商舖租金大增,固然是因為自由行關係,但為何自由行只能帶動租金,不能帶動打工仔的薪金上升呢?這是因為在這10年來,自由行數目大增時,曾蔭權政府大力官商勾結,不肯相應增加商舖供應,令地主們可以不勞而獲,坐收巨利。\r\n\r\n收入穩定一群最受惠\r\n\r\n換言之,這是因為商舖變成了經濟學上的「非彈性商品」,人力資源則是「彈性商品」,因此,當需求增加時,大部分增加了的利潤便到了非彈性商品的身上。所以如果需求減少,雖然舖租也會因此而減少,但是人工也會相應減少。\r\n\r\n當然,自由行減少也會有人受惠,例如教師、公務員、以及在尖沙嘴和銅鑼灣的租客,及常常路過的遊客,都是受惠者。好比在2003年,那些記者、社工、教師,以及領取綜援者,由於其工作穩定,當物價普遍地變廉宜後,他們的實質收入增加了,反而在經濟好景時代,他們的生活質素會變低。\r\n\r\n其實自由行減少,我在某程度也是有得益的:買名牌時少了客人和我爭買、店員服務態度也殷勤不少……但我作為一個理性的公共知識分子,自不會視這為好事。 \r\n\r\n[周顯 投資二三事]
自由行效應減 元朗舖加租不遂
1 :
GS(14)@2015-10-15 00:39:38【淡市拖累】核心舖租下跌,早年受惠自由行的元朗舖位亦難逃淡市。由卓悅(653)主席葉俊亨私人持有的元朗大馬路81號地舖,狼加租2.75倍至45萬元,趕走租客,招租不果,最近決定自用,並以35萬元租用毗鄰的83號全幢。土地註冊處資料,葉俊亨在2014年9月以1.35億元買入元朗大馬路81號全幢。收樓後,加租2.75倍至月租45萬元,上手租客餐廳不續租,亦釣不到任何針對自由行的租客承租,結果丟空多月。毗鄰的大馬路83號業主有樣學樣,將舖位由25萬元,加至45萬元,加租80%,結果弄巧反拙,租客時裝店Maple不續租,弄得舖位丟空兩個月至今。
卓悅將舖位轉自用
事情峯迴路轉,卓悅持有大馬路81號全幢決定自用。同時以35萬元承租元朗大馬路83號業主,將全幢樓面共約3,000方呎,月租較叫價減逾22%,惟較舊租升40%。舖市吹淡風,美聯工商舖資料研究部引述土地註冊處資料,9月份錄214宗商舖成交,倘若扣除月內93宗天水圍天秀路8號舖位登記,上月市場僅錄121宗商舖成交,涉資約20.56億元,按月分別跌28%及12%。此外,資深投資者蔡伯能持有大埔翠屏花園96個車位,昨日再沽約10個,平均成交價約100萬元,目前累售42個。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51014/19332189
唐英年促擴自由行
1 :
GS(14)@2016-03-11 00:45:09【兩會聚焦】【本報訊】正在北京出席兩會的全國政協常委唐英年,昨與商界代表先後到訪國家旅遊局和商務部,商討香港旅遊業問題,唐會後引述國家旅遊局局長李金早稱,港府正在向內地爭取開放更多自由行城市,但有關要求仍在商討中。唐英年又引述李金早提及年初一晚旺角騷亂,認為不單止影響內地遊客,也影響外國遊客,李在會面中也重提早前一名東北遊客在港與導遊爭執,繼而心臟病發去世事件,而唐向李金早解釋,旺角騷亂只是少數暴徒的非法行為,不代表絕大多數香港青少年。
范國威:只討好商界
對於「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的港澳專章中,未有再提及支持香港旅遊業。唐引述李金早解釋,草案沒有提及不代表不支持,又透露港府正在爭取開放更多內地自由行城市,唐說:「(港府)有提出加自由行城市,冇講到加幾多。」他稱李的反應「唔可以話係冷淡,我會用大家商討嚟形容」。新同盟范國威反對現階段探討增自由行城市,即使內地客減少,但過夜客和歐美客都正在上升,又質疑梁振英現階段又要求開放更多自由行城市,是討好「嗌晒救命」的商界之舉。■記者呂浩然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310/19523157
陸客月跌13萬台擬放寬自由行
1 :
GS(14)@2016-10-26 08:02:54台灣觀光局昨公佈9月份旅客數字,大陸訪台的觀光人數比去年同期少13萬人次,減少約三成七,為力挽似乎無止境的斷崖式下降,觀光局擬建議放寬陸客自由行的限制,從15天放寬到30天,但同時亦稱,南韓、泰國等地的旅客與去年同期比較增長五至六成,對這些市場潛力持樂觀態度。觀光局數據顯示,上月訪台的亞洲地區旅客人次為69.7萬,比去年同期的77萬人次跌約9.4%,下跌主因為陸客人數大幅下滑,去年的9月有34.5萬人次的陸客訪台,至上月則只有21.5萬人次,減少37.79%。
逗留日數增至30天
觀光局稱,正擬向內政部及陸委會建議,修訂《大陸地區人民來台從事觀光活動許可辦法》,放寬自由行陸客的條件,包括將入境逗留日數從15天放寬到30天,另外,現行陸客要有20萬元新台幣(約4.9萬港元)的存款等條件都納入修訂考慮。而亞洲其他地區的非陸客市場就在9月單月增長達13.28%,其中南韓及泰國的數字就最耀目,南韓旅客上月訪台人次比去年同期多54.37%,增長2.5萬人次,而泰國的旅客則增加5,618人次,增長66.36%。綜觀今年1月至9月的大陸訪台旅客人數為274.3萬人次,比去年同期的254.2萬人次多約20萬,而這段時期的南韓旅客增長幅度與去年同比高達七成,約有61.3萬人次,去年則只有36萬人次。台灣《蘋果日報》/中央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026/19812700
同自由行鬥逼鄧小艾掃臘味過年
1 :
GS(14)@2017-01-23 07:45:15【眼明手快】■鄧小艾日前到上環跟自由行爭購臘味,甫逼入舖即拿起幾袋。
【上環】鄧兆尊近日被爆有一、二、三奶甚至疑似四奶而成新聞人物,連帶其他鄧家成員包括祥嫂洪金梅及其胞妹鄧小艾近況亦受關注。02年為前夫張文聰生下囝囝的小艾,不經不覺已經47歲,自07年與張文聰離婚後,做單親媽媽獨力照顧兒子,過住一般家庭主婦生活。日前記者便見她到上環買臘味,為求買得靚貨,小艾不惜與自由行鬥搶,相當誇張。
【細心挑選】■小艾走進臘味舖即搶購臘腸和膶腸。
【滿載而歸】■過馬路時小艾輕傍外傭,主僕關係看來相當不俗。
埋單先識笑
當日小艾與外傭及一位女友人到上環70年老字號「和興臘味家」買臘味,該臘味店除四叔李兆基、鍾楚紅和蘇施黃等名人藝人是熟客外,更曾入選CNN亞洲網站「香港不可缺少的40美食」,以及CNTV飲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亦曾介紹,因此吸引不少自由行慕名搶購,加上年近歲晚,搶購人潮更為誇張。當日店舖人頭湧湧,小艾左逼右逼才擠入店內,見她眼明手快一手拿起一袋臘腸和一袋膶腸,繼而着夥計給她臘肉、鴨腎及海味便埋單。由於人多擠迫,逼到小艾木無表情,直至付款時跟老闆傾談幾句,小艾才展露笑容,看來小艾該是臘味店的熟客仔。臨離開時,小艾女友人問小艾有否買臘腸,小艾即顯得十分醒目的說:「第一時間買咗啦!」繼而將戰利品交予外傭後,便駕駛其白色Benz離開。採訪、攝影:徐錦池、吳耀輝
■07年跟張文聰離婚後,小艾獨力照顧14歲囝囝。資料圖片
■祥哥新馬師曾(左二)逝世後,祥嫂(右二)與鄧兆尊及小艾等四子女爆出爭產風波。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122/19904694
自由行帶挈 12年前已「稱王」
1 :
GS(14)@2017-05-13 05:31:34【本報訊】銅鑼灣景隆街2號舖位,雖然面積細少,卻一直是本港舖壇經典,在12年前曾由經營「雞蛋仔」小食店,以呎租逾4,000元租用成為天價舖王。豈料,在2014年呎租更進上一層樓,跳升至每呎超過8,600元,凸顯香港的瘋狂租金真實寫照。
小食店重新進駐附近
景隆街2號共有A至E舖5個舖位,在2005年售予舖位投資者黎永滔,之後重新分間,其中將一個實用面積只有17方呎的舖位租予售賣雞蛋仔的店舖,月租6.9萬元,呎租4,059元,單是每呎租金已貴過當年不少住宅的呎價。一年後,租金更加至11.2萬元,呎租突破6,500元。不過,隨着自由行旅客增加,消費模式轉變,整個舖位在2007年全面改間隔,每個舖位面積較之前增加,平均逾200方呎,吸納品牌租戶,趕絕小店。惟獨在景隆街及駱克道交界位置,間出一個只有30平方呎的A2號舖位,由當年起一直租予找換店,呎租一直為全港最貴,在3年前呎租更升至8,667元,貴絕全球。銅鑼灣景隆街及駱克道一帶,在自由行盛世時,舖位大部份為藥房及錶行,街頭小食店及食肆敗退。如今舖租較高峯平均跌四成以上,個別小食店因而得以重新進駐。■記者程俊華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513/20019888
攜程﹕永安3年後自由行可佔半收入
1 :
GS(14)@2017-06-11 15:55:27【明報專訊】網絡旅行社(OTA)近年在港崛起,在搶奪市場份額的同時亦迫使傳統旅行社轉型,其中獲得內地最大OTA攜程支持的本港旅行社永安發展迅速。攜程首席執行官孫潔表示,永安的自由行收入佔總收入比重已在過去兩年間由較低水平提升至25%,相信未來2至3年佔比可超過50%,攜程在本港市場的發展亦會仰賴永安為主要平台。
攜程帶客到港 永安帶出去
攜程早於2010年2月宣布收購永安90%股權,孫潔表示,永安在香港的競爭力遠勝同行,並且擁有成熟的市場與團隊,未來攜程在香港的戰略,便是依靠永安將本港遊客「帶出去」,攜程則負責將內地遊客帶來香港,去年攜程及永安在香港自由行市場的客量,按年均增長逾1倍。對於香港旅遊業,孫潔表示往年因發生「佔中」等事件令社會局勢不穩,導致內地赴港遊客數量減少,預料現時旅遊業已見底,很快可復蘇反彈。她稱遊客不會前往動盪之地,當地社會亦應確保有熱情歡迎遊客。
對分拆上市持開放態度
攜程此前整合內部多項業務,市傳公司計劃將酒店業務分拆上市。孫潔表示,包括酒店、商旅、自由行及交通等在內的集團所有業務,均有獨立發展機制並可自主選擇是否上市,現時每項業務最低估值都在3億元人民幣(約3.6億港元)以上,已經達到公司內部的上市標準。
她續指未來分拆業務計劃仍在進行中,公司對此持開放態度,但仍需看市場監管及投資者認受情况等因素,即便作公開招股上市,公司亦會將其視作內部上市,享有獨立的股票代碼及估值,員工可持股或套現。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033&issue=20170611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