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英國央行八月將采取實質性寬松 英鎊回吐日內漲幅

英鎊兌美元回吐日內漲幅,現報1.3353,日內曾一度漲至1.3481。

此前英國央行首席經濟學家Andrew Haldane發表言論,八月份英國央行可能需要實質性的行動,來確保經濟複蘇和信心的提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152

期貨收盤:回吐前日漲幅 黑色系集體跌停

上周表現強勢的的黑色系,本周第一個交易日集體重挫。

截至期貨市場收盤,黑色系重挫,熱卷、螺紋鋼、鐵礦石跌停,焦炭跌5.27%,焦煤跌3.77%。

午後,黑色系集體跳水, 熱卷、螺紋、鐵礦石掀跌停潮,焦炭、焦煤直線走低。

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布數據顯示,6月全國鋼材產量10072萬噸,同比大增3.2%,歷史上單月產量首次突破1億噸。

業內人士認為,在全國去產能背景下,6月鋼鐵產量不減反增,引發市場做空力量集聚,黑色系商品短期承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649

衛計委:去年病人醫藥費漲幅低於人均收入增長

據衛計委網站消息,衛計委日前公布《2015年我國衛生和計劃生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公報》數據顯示,病人醫藥費用漲幅低於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增長。

根據統計數據,按可比價格計算,2015年公立醫院次均門診費用上漲4.7%;人均住院費用上漲5.1%;鄉鎮衛生院門診和住院費用分別上漲4.2%和6.1%。病人費用漲幅低於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增長速度(城鎮居民6.6%,農村居民7.5%)。

據介紹,醫藥費用增長受人口老齡化、慢性疾病模式,以及醫療技術進步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應加快實施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引導和規範醫療行為,控制費用不合理增長。

附公報全文:

2015年我國衛生和計劃生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

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各級衛生計生部門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深化醫改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突破性進展,計劃生育工作取得新的重大進展,公共衛生和重大疾病防控成效顯著,醫療服務體系進一步健全、服務能力大幅提升,完成了“十二五”事業發展規劃和深化醫改規劃,為“十三五”健康中國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一、衛生資源

(一)醫療衛生機構總數。2015年末,全國醫療衛生機構總數達983528個,比上年增加2096個。其中:醫院27587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920770個,專業公共衛生機構31927個。與上年相比,醫院增加1727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增加3435個,專業公共衛生機構減少3102個(由於資源整合,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減少)(見表1)。

醫院中,公立醫院13069個,民營醫院14518個。醫院按等級分:三級醫院2123個(其中:三級甲等醫院1236個),二級醫院7494個,一級醫院8757個,未定級醫院9213個。醫院按床位數分:100 張床位以下醫院16542個,100-199張醫院4073個,200-499張醫院3912個,500-799張醫院1568個,800張及以上醫院1492個。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34321個,鄉鎮衛生院36817個,診所和醫務室195290個,村衛生室640536個。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117503個。

專業公共衛生機構中,疾病預防控制中心3478個,其中:省級31個、市(地)級409個、縣(區、縣級市)級2803個。衛生計生監督機構2986個,其中:省級31個、市(地)級387個、縣(區、縣級市)級2505個,另有6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承擔衛生監督職責。

(二)床位數。2015年末,全國醫療衛生機構床位701.5萬張,其中:醫院533.1萬張(占76.0%),基層醫療衛生機構141.4萬張(占20.2%)。醫院中,公立醫院床位占80.6%,民營醫院床位占19.4%。與上年比較,床位增加41.4萬張,其中:醫院床位增加36.9萬張,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床位增加3.3萬張。每千人口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由2014年4.83張增加到2015年5.11張。

(三)衛生人員總數。2015年末,全國衛生人員總數達1069.4萬人,比上年增加46.0萬人(增長4.5%)。

2015年末衛生人員總數中,衛生技術人員800.8萬人,鄉村醫生和衛生員103.2萬人,其他技術人員40.0萬人,管理人員47.3萬人,工勤技能人員78.2萬人。衛生技術人員中,執業(助理)醫師303.9萬人,註冊護士324.1萬人。與上年比較,衛生技術人員增加41.8萬人(增長5.5%),其他人員數見表2。

2015年末衛生人員機構分布:醫院613.3萬人(占57.3%),基層醫療衛生機構360.3萬人(占33.7%),專業公共衛生機構87.7萬人(占8.2%)。與上年比較,3類機構衛生人員有所增加。

2015年末衛生技術人員學歷結構:本科及以上占30.6%,大專占38.9%,中專占28.2%,高中及以下占2.3%;技術職務(聘) 結構:高級(主任及副主任級)占7.6%,中級(主治及主管)占21.3%,初級(師、士級)占60.8%,待聘占10.3%。

2015年,每千人口執業(助理)醫師2.21人,每千人口註冊護士2.36人;每萬人口全科醫生1.38人,每萬人口專業公共衛生機構人員6.39人。

(四)衛生總費用。據初步核算,2015年全國衛生總費用預計達40587.7億元,其中:政府衛生支出12533.0億元(占30.88%),社會衛生支出15890.7億元(占39.15%),個人衛生支出12164.0億元(占29.97%)。人均衛生總費用2952元,衛生總費用占GDP百分比為6.0%。

二、醫療服務

(一)門診和住院量。2015年,全國醫療衛生機構總診療人次達77.0億人次,比上年增加1.0億人次(增長1.3%)。2015年居民到醫療衛生機構平均就診5.6次。

2015年總診療人次中,醫院30.8億人次(占40.0%),基層醫療衛生機構43.4億人次(占56.4%),其他醫療機構2.8億人次(占3.6%)。與上年比較,醫院診療人次增加1.1億人次,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診療人次下降0.2億人次(見表4)。

2015年公立醫院診療人次27.1億人次(占醫院總數的88.0%),民營醫院3.7億人次(占醫院總數的12.0%)。

2015年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門診量達17.6億人次,比上年增加0.5億人次。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門診量占門診總量的22.9%,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0.3個百分點。

2015年,全國醫療衛生機構入院人數21054萬人,比上年增加613萬人(增長3.0%),年住院率為15.3%。

2015年入院人數中,醫院16087萬人(占76.4%),基層醫療衛生機構4037萬人(占19.2%),其他醫療機構930萬人(占4.4%)。與上年比較,醫院入院增加613萬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入院減少57萬人,其他醫療機構入院減少42萬人(見表4)。

2015年,公立醫院入院人數13721萬人(占醫院總數的85.3%),民營醫院2365萬人(占醫院總數的14.7%)。

(二)醫院醫師工作負荷。2015年,醫院醫師日均擔負診療7.3人次和住院2.6床日,其中:公立醫院醫師日均擔負診療7.6人次和住院2.6床日。與上年比較,醫院醫師日均擔負工作量略有減少(見表5)。

(三)病床使用。2015年,全國醫院病床使用率85.4%,其中:公立醫院90.4%。與上年比較,醫院病床使用率下降2.6個百分點(其中公立醫院下降2.4個百分點)。2015年醫院出院者平均住院日為9.6日(其中:公立醫院9.8日),與上年持平。

三、農村衛生

(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截至2015年底,全國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人口數達6.7億人,參合率為98.8%。2015年度新農合籌資總額達3286.6億元,人均籌資490.3元。全國新農合基金支出2993.5億元。

(二)農村三級醫療服務體系建設。2015年底,全國2850個縣(縣級市)共設有縣級醫院13074所、縣級婦幼保健機構1958所、縣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171所、縣級衛生監督所1883所,四類縣級衛生機構共有衛生人員258.6萬人。

2015年底,全國3.18萬個鄉鎮共設3.7萬個鄉鎮衛生院,床位119.6萬張,衛生人員127.8萬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107.9萬人)。與上年比較,鄉鎮衛生院減少85個(鄉鎮撤並後衛生院合並),床位增加2.9萬張,人員增加3.1萬人。2015年,每千農業人口鄉鎮衛生院床位由2014年1.34張增加到2015年1.38張,每千農業人口鄉鎮衛生院人員由1.43人增加到1.47人。

2015年底,全國58.1萬個行政村共設64.1萬個村衛生室。村衛生室人員達144.8萬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31.0萬人、註冊護士10.6萬人、鄉村醫生96.3萬人。平均每村村衛生室人員2.26人。與上年比較,村衛生室數減少0.4萬個,人員總數減少1.2萬人

(三)農村醫療服務。2015年,全國縣級(含縣級市)醫院診療人次達10.3億人次,比上年增加0.2億人次;入院人數7294.4萬人,比上年增加180.2萬人;病床使用率81.9%,比上年下降2.4個百分點。

2015年,鄉鎮衛生院診療人次為10.5億人次,比上年增加0.2億人次;入院人數3676萬人,比上年減少57萬人。2015年,醫師日均擔負診療9.6人次和住院1.6床日。病床使用率59.9%,出院者平均住院日6.4日。與上年相比,鄉鎮衛生院醫師工作負荷略有增加,病床使用率下降0.6個百分點,平均住院日延長0.1日。

2015年村衛生室診療量達18.9億人次,比上年減少1.0億人次,平均每個村衛生室年診療量2951人次。

四、社區衛生

(一)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建設。2015年底,全國已設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34321個,其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8806個,社區衛生服務站25515個。與上年相比,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增加137個,社區衛生服務站減少54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人員39.7萬人,平均每個中心45人;社區衛生服務站人員10.8萬人,平均每站4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人員數比上年增加1.6萬人,增長3.3%。

(二)社區醫療服務。2015年,全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診療人次5.6億人次,入院人數305.5萬人,門診和住院量比上年增加;平均每個中心年診療量6.4萬人次,年入院量347人;醫師日均擔負診療16.3人次和住院0.7日。2015年,全國社區衛生服務站診療人次1.5億人次,平均每站年診療量5879人次,醫師日均擔負診療14.1人次。

五、中醫藥服務

(一)中醫類機構、床位及人員數。2015年末,全國中醫類醫療衛生機構總數達46541個,比上年增加2906個。其中:中醫類醫院3966個,中醫類門診部、診所42528個,中醫類研究機構47個。與上年比較,中醫類醫院增加234個,中醫類門診部及診所增加2674個。

2015年末,提供中醫服務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占同類機構的96.9%,社區衛生服務站占80.9%,鄉鎮衛生院占93.0%,村衛生室占60.3%。

2015年末,全國中醫類醫療衛生機構床位95.8萬張,其中:中醫類醫院81.9萬張(占85.6%)。與上年比較,中醫類床位增加8.0萬張,其中:中醫類醫院床位增加6.4萬張。

2015年末,全國中醫藥衛生人員總數達58.0萬人,比上年增加3.5萬人(增長6.4%)。其中:中醫類別執業(助理)醫師45.2萬人,中藥師(士)11.4萬人。兩類人員較上年有所增加。

(二)中醫醫療服務。2015年,全國中醫類醫療衛生機構總診療人次達9.1億人次,比上年增加0.3億人次(增長4.0%)。其中:中醫類醫院5.5億人次(占60.4%),中醫類門診部及診所1.4億人次(占14.9%),其他醫療機構中醫類臨床科室2.2億人次(占24.7%)。

2015年,全國中醫類醫療衛生機構出院人數2691.5萬人,比上年增加154.4萬人(增長6.1%)。其中:中醫類醫院2349.3萬人(占87.3%),中醫類門診部1.9萬人,其他醫療衛生機構中醫類臨床科室340.2萬人(占12.6%)。

六、病人醫藥費用

(一)醫院病人醫藥費用。2015年,醫院次均門診費用233.9元,按當年價格比上年上漲6.3%,按可比價格上漲4.9%;人均住院費用8268.1元,按當年價格比上年上漲5.6%,按可比價格上漲4.1%。日均住院費用861.8元,上漲幅度高於人均住院費用上漲。

2015年,醫院門診藥費占48.3%,比上年下降1.0個百分點;醫院住院藥費占36.9%,比上年下降1.5個百分點。

2015年各級公立醫院中,三級醫院門診費用上漲5.2%(當年價格,下同),住院費用上漲4.1%,漲幅比上年有所上升,但低於公立醫院病人費用漲幅。

(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病人醫藥費用。2015年,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次均門診費用97.7元,按當年價格比上年上漲5.9%,按可比價格上漲4.4%;人均住院費用2760.6元,按當年價格比上年上漲4.8%,按可比價格上漲3.3%。門診和住院費用漲幅較2014年均有所下降。

2015年,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門診藥費占門診費用的68.9%,比上年上升0.2個百分點;住院藥費占住院費用的43.1%,比上年下降1.0個百分點。

2015年,鄉鎮衛生院次均門診費用60.1元,按當年價格比上年上漲5.6%,按可比價格上漲4.2%;人均住院費用1487.4元,按當年價格比上年上漲7.6%,按可比價格上漲6.1%。日均住院費用233.2元。

2015年,鄉鎮衛生院門診藥費占門診費用的54.2%,比上年下降0.1個百分點;住院藥費占住院費用的45.4%,比上年下降0.4個百分點。

七、疾病控制與公共衛生

(一)傳染病報告發病和死亡。2015年,全國甲乙類傳染病共報告發病304.6萬例,死亡16584人。報告發病數居前5位的病種依次為病毒性肝炎、肺結核、梅毒、細菌性阿米巴性痢疾、淋病,占甲乙類傳染病報告發病總數的90.5%;報告死亡數居前五位的病種依次為艾滋病、肺結核、狂犬病、病毒性肝炎、人感染H7N9禽流感,占甲乙類傳染病報告死亡總數的98.6%。

2015年,全國甲乙類傳染病報告發病率為223.6/10萬,死亡率為1.2/10萬。

2015年,全國丙類傳染病共報告發病336.2萬例,死亡160人。報告發病數居前5位的病種依次為手足口病、其它感染性腹瀉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和急性出血性結膜炎,占丙類傳染病報告發病總數的99.6%。報告死亡數較多的病種依次為手足口病、其它感染性腹瀉病和流行性感冒,占丙類傳染病報告死亡總數的97.5%。

2015年,全國丙類傳染病報告發病率為246.8/10萬,死亡率為0.01/10萬。

(二)血吸蟲病防治。2015年底,全國血吸蟲病流行縣(市、區)453個;累計達到血吸蟲病傳播控制標準的縣(市、區)110個,累計達到傳播阻斷標準的縣(市、區)343個;年底實有病人7.7萬人,比上年減少3.8萬人;年內治療病人17.0萬人次,擴大化療245.0萬人次。

(三)地方病防治。2015年底,全國克山病病區縣數328個,累計控制(消除)縣313個,現癥病人3.8萬人;大骨節病病區縣379個,累計控制(消除)縣364個,現癥病人61.1萬人;碘缺乏病防治工作縣(區) 2842個,現癥病人30.4萬人。地方性氟中毒(飲水型)病區縣數1115個,病區村數84209個,控制村數42697個,氟斑牙病人1816.1萬人,氟骨癥病人127.3萬人;地方性氟中毒(燃煤汙染型)病區縣數171個,控制縣數146個,氟斑牙病人1453.7萬人,氟骨癥病人188.2萬人。

八、婦幼衛生

(一)婦幼保健。2015年,孕產婦產前檢查率96.5%,產後訪視率94.5%。與上年比較,產前檢查率和產後訪視率有所提高。2015年住院分娩率為99.7%(市99.9%,縣99.5%),比上年提高0.1個百分點(市與上年持平,縣提高0.1個百分點)。

2015年,3歲以下兒童系統管理率達90.7%,比上年提高0.9個百分點;孕產婦系統管理率達91.5%,比上年提高1.5個百分點。

(二)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據婦幼衛生監測,2015年,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10.7‰,其中:城市5.8‰, 農村12.9‰;嬰兒死亡率8.1‰,其中:城市4.7‰, 農村9.6‰。與上年相比,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嬰兒死亡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三)孕產婦死亡率。據婦幼衛生監測,2015年,孕產婦死亡率為20.1/10萬,其中:城市19.8/10萬,農村20.2/10萬。與上年相比,孕產婦死亡率有所下降。城市孕產婦主要死因構成:產科出血占17.9%、羊水栓塞占3.6%、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占4.8%、合並心臟病占26.2%;農村孕產婦主要死因構成:產科出血占22.5%、羊水栓塞占2.4%、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占14.7%、合並心臟病占12.0%。

(四)國家免費孕前優生項目。全國所有縣(市、區)普遍開展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為農村計劃懷孕夫婦免費提供健康教育、健康檢查、風險評估和咨詢指導等孕前優生服務。2015年全國共為1205萬名計劃懷孕夫婦提供免費檢查,目標人群覆蓋率平均達96.5%。篩查出的風險人群全部獲得針對性的咨詢指導和治療轉診等服務,落實了孕前預防措施,有效降低了出生缺陷的發生風險。

九、食品安全與衛生監督

(一)擴大食品安全風險監測範圍。根據各省(區、市)及新疆建設兵團報告(下同),截至2015年底,全國設置食品安全風險監測點2656個,對27類21.2萬份樣品進行監測,獲得監測數據140萬個;在3883個醫療衛生機構設置監測點,開展食源性疾病監測試點工作。

(二)公共場所衛生監督。2015年,全國公共場所衛生被監督單位143.2萬個,從業人員817.7萬人,持健康證人數占96.8%。對公共場所進行經常性衛生監督258.1萬戶次,合格率為98.5%。依法查處案件56534件,結案55533件。

(三)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2015年,全國生活飲用水衛生(供水)被監督單位6.8萬個,直接從事供、管水人員36.4萬人,持健康證人數占84.0%。生活飲用水經常性衛生監督16.1萬戶次,合格率為99.2%。監督抽檢涉水產品823件,合格率98.5%。

(四)消毒產品衛生監督。2015年,全國消毒產品被監督單位4941個,從業人員7.4萬人,有效衛生許可證4941份。消毒產品經常性衛生監督2.6萬戶次,合格率為91.0%。對1.5萬件消毒產品進行監測,合格率為96.0%。

(五)學校衛生監督。2015年,全國被監督學校21.5萬所, 79.8%的學校已建立學生健康檔案,97.6%的學校將健康教育納入年度教學計劃,96.7%的學校建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依法查處案件4686件。

(六)職業衛生和放射衛生監督。2015年,全國共有職業健康檢查機構、職業病診斷機構、化學品毒性鑒定機構、放射衛生技術服務機構被監督單位數3343家,依法查處案件77件,結案77件,其中依法作出衛生行政處罰案件76件。全國放射衛生被監督單位5.0萬個,放射工作人員25.3萬人,放射工作人員持證上崗率82.6%。依法查處案件2471件,結案2359件。

(七)醫療服務、采供血和傳染病防治監督。2015年,依法對醫療機構或醫務人員作出衛生行政處罰並結案36348件。行政處罰無證行醫15109件。依法對采供血機構作出行政處罰並結案38件。依法對傳染病防治作出查處案件20777件,其中依法作出衛生行政處罰案件20770件,結案20379件。

十、計劃生育

(一)單獨兩孩政策平穩實施。各地各部門認真貫徹中央決策部署,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全面加強計劃生育工作,加強指導和監督,單獨兩孩政策實施穩妥紮實有序。截至2015年12月底,全國共約200萬對單獨夫婦提出再生育申請。

(二)全面推進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強流動人口便民維權,落實計劃生育各項基本公共服務項目,創新管理手段和服務多元供給模式,服務覆蓋面不斷擴大,服務內容得到拓展,全國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免費服務覆蓋率達89.2%。

(三)計劃生育家庭獎勵和扶助政策。2015年計劃生育家庭獎勵和扶助“三項制度”共投入資金112.5億元,比上年增加14.6億元;農村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制度受益905.5萬人,計劃生育家庭特別扶助制度獨生子女傷殘死亡家庭受益87.8萬人,西部地區“少生快富”工程受益3.7萬戶。

(綜合衛計委網站、中國新聞網報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6326

快訊:萬科H股漲幅擴大至7% 王石赴華潤總部“和好如初”?

據媒體消息,萬科(02202)董事長王石27日前往位於香港的華潤總部拜訪。從寶能舉牌萬科開始,萬科與其昔日第一大股東華潤之間的關系逐漸變得微妙。市場人士猜測萬科和華潤重歸於好。

7月28日開盤,萬科H股一路走高,午後並未受大盤影響,逆勢拉升。截止發稿,萬科企業漲7.02%,報17.08元,成交約3051萬股,涉資5.08億元。萬科A股漲2.3%,報17.80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7557

差距繼續縮小 上半年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漲幅高於城鎮0.9個百分點

據中國政府網,上半年,我國農業農村經濟保持良好發展態勢,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亮點,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獲得新進展。與此同時,農村改革全面深化,農民收入持續增長,上半年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6.7%。

上半年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6.7%,高於城鎮漲幅0.9個百分點

(圖片來源:中國政府網)

推進種植業結構調整

農業部部長韓長賦表示,當前的突出問題是品種結構不平衡,玉米出現階段性供大於求,大豆、棉花、油料、糖料等供求缺口逐年擴大、進口不斷增加。解決 問 題的思路是,一保、一減、一增、一穩。“一保”就是保口糧、保谷物,“一減”就是減非優勢區玉米,“一增”就是恢複增加優質食用大豆,“一穩”就是穩定棉 油糖自給水平。其中調減玉米是重點,目標是到2020年將玉米面積穩定在5億畝,減5000萬畝。

此外,還要以生豬和草食畜牧業為重點推進畜牧業結構調整,以保護資源和減量增收為重點推進漁業結構調整。

農業形勢勢頭良好

當前農業形勢呈現良好勢頭,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了支撐。上半年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6050元,實際增長6.7%,高於城鎮居民收入漲幅0.9個百分點,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呈繼續縮小態勢。

全面深化農村改革

伴隨著農村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推進,農村改革正在全面深化。目前,全國已有22個省開展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整省試點,確權面積達6.5億 畝;農業新型經營主體持續發 展,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龍頭企業總量近270萬家;農業信貸擔保聯盟組建運行,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等試點紮實推進。

九方面推進農村供給側改革

韓長賦表示,接下來 要突出抓好九個方面,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一是以玉米為重點推進種植業結構調整;二是以生豬和草食畜牧業為重點推進畜牧業結構調整;三是以保護資 源和減量增收為重點推進漁業結構調整;四是以扶持農民工和大學生返鄉創業為重點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五是以推進標準化和可追溯為重點確保農產品質量安 全;六是以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為重點推進經營方式轉變;七是以節本增效為重點推進農業生產方式轉變;八是以發展電子商務為重點提高農產品流通效率; 九是以打好農業面源汙染治理攻堅戰為重點推進農業資源環境保護。

(來源:中國政府網、人民日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7959

商品期貨周二開盤 黑色系漲幅居前

商品期貨市場周二開盤,玻璃漲3.4%,焦炭漲2.5%,鐵礦石漲2.8%,螺紋鋼、焦煤、錳矽漲超1%,熱卷、滬鋅、滬鎳、鄭煤、滬金、鄭棉上漲;豆粕跌1.5%,菜粕、滬鋁、滬銅、玉米、大豆、雞蛋、橡膠、白糖等下跌。

外媒報道稱,管理層正在考慮創建南方鋼鐵集團和北方鋼鐵集團,作為鋼鐵行業國有企業改革重組的重要一步。該消息點燃了市場供給側改革升溫預期,並再度推動黑色系走強。

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玉米、小麥和大豆期價1日全線下跌,則拖累了國內農產品交易。

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玉米市場交投最活躍的12月合約收於每蒲式耳3.3425美元,比前一交易日下跌8.5美分,跌幅為2.48%;小麥9月合約收於每蒲式耳4.06美元,比前一交易日下跌1.75美分,跌幅為0.43%;大豆11月合約收於每蒲式耳9.615美元,比前一交易日下跌41.5美分,跌幅為4.1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8294

鄭棉領漲黑色系漲幅居前 十年國債期貨創新高

期貨市場全日收市,鄭棉領漲,黑色系卷土重來,十年期國債期貨則創逾新高。

鄭棉漲4.37%,鐵礦石漲3.68%,焦炭漲3.4%,螺紋鋼漲3.13%,熱卷漲2.85%,豆粕、錳矽、菜粕、塑料漲超2%,焦煤、滬錫、玻璃、大豆、鄭煤、橡膠等漲超1%;雞蛋、滬鎳、滬銅等收跌。

五年期國債收升0.14%,報101.725元,盤中創101.735元1月29日以來最高;十年期國債收升0.26%,報101.465元,創新高。

對於棉花後市行情,分析人士認為在新棉上市前預計下降空間不大,主要原因是當前紡織企業用棉需求主要依靠儲備棉拋售來滿足,而國內棉花市場當前可流通的資源不足,同時進口棉花、進口棉紗等成本偏高,無法大量替代國產棉花和棉紗,支撐棉花行情。

今年鋼材市場淡季不淡,各類鋼材價格較6月初上漲15%—30%,其中,螺紋鋼價格領漲。5月鋼材價格超跌,部分需求延後至6、7月,使得今年6、7月鋼材需求好於往年。在鋼價上漲以後,唐山地區鋼廠限產及近期江蘇地區鋼廠因環保督查停產又減少了鋼材供給,支撐了鋼材價格。從庫存上來看,上周五大鋼材品種社會庫存上升11萬噸,較去年同期下降24.24%,處於近5年低位。截至7月中旬末,重點企業鋼材庫存為1396.88萬噸,旬環比增長17萬噸,較去年同期下降16.02%。鋼材庫存持續處於低位,意味著鋼材市場依然不錯,煉焦煤需求較為樂觀。

國債期貨方面,分析人士稱,實體經濟依然處於漫長的調整結構過程中,外圍風險事件風險加大反倒促使國內在維穩,國債將會繼續走強。英國央行4日宣布,將主要利率從0.5%下調至0.25%,至歷史最低位,為七年來首次降息。這一行動或將開啟全球央行放水的閘門,美聯儲的加息幻想也將再次破滅。該央行還重啟已停止很長時間的英國政府債券購買計劃,金額預計達600億英鎊,並宣布將於9月份開始購買約100億英鎊高等級公司債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8831

7月CPI漲幅回落 發改委預計全年漲幅在2%左右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7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漲幅增加1.8%,環比上漲0.2%;7月份的PPI同比下降1.7%,環比漲幅為0.2%。

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漲幅回落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余秋梅認為,從環比看,7月份CPI上漲0.2%,呈現出以下三個特點。一是強降雨氣候對部分地區鮮菜價格影響較大。7月份全國降雨量較常年同期偏多,長江中下遊、黃淮、華北等部分地區出現汛情,強降雨對鮮菜的生產和運輸產生了較大影響,致使部分地區鮮菜價格上漲較多。分地區看,安徽、湖北、河北、北京鮮菜價格環比分別上漲了16.2%、14.3%、13.3%和12.8%。二是暑期因素導致部分服務價格季節性上漲。受暑期出行人次增多的影響,飛機票和旅行社收費價格環比分別上漲12.1%和6.5%,合計影響CPI環比上漲0.13個百分點。三是部分鮮活食品價格回落。豬肉價格環比連續上漲三個月後轉為下降2.1%,鮮果和蛋價格環比繼續下降,降幅分別為1.9%和1.5%,上述三項合計影響CPI環比下降0.10個百分點。

她指出,從同比看,7月份CPI上漲1.8%,漲幅比上月回落0.1個百分點。食品中,豬肉價格同比上漲16.1%,漲幅比上月回落14.0個百分點,影響CPI同比上漲約0.42個百分點。非食品中,醫療保健、教育服務、居住價格同比分別上漲4.3%、2.3%、1.6%,合計影響CPI同比上漲約0.81個百分點。

國金證券分析師邊泉水也表示,農產品價格指數連續兩周上漲後再次回歸下行通道,蔬菜批發價格漲幅收窄,豬肉批發價格指數持續回落,CPI波動相對平穩。

對於未來的物價走勢,國家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分析,總的來看,下半年豬肉、蔬菜對食品價格同比拉動作用將略低於上半年,工業品消費品價格下行壓力減小,服務價格剛性上漲將推動非食品價格繼續維持平穩上漲態勢,天氣因素將給價格運行帶來一定的不確定因素,但預計這種影響是區域性的、短期的,不會改變CPI整體溫和上漲的局面。總體判斷,下半年CPI漲幅與上半年基本相當,全年漲幅在2%左右。

光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徐高表示,6月高頻數據顯示,消費品通脹繼續快速放緩。豬肉價格下跌帶動食品價格同比漲幅持續在過去六年波動範圍下限徘徊,推動消費品價格環比持續下跌。同時,去年豬周期高點在七、八月份,高基數將推動消費品價格同比增速持續下降。CPI同比增速將放緩。

PPI同比降幅收窄

余秋梅指出,7月份,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環比由降轉升,由上月下降0.2%轉為本月上漲0.2%,保持了今年3月份以來環比價格為正的總的態勢。環比變動的特點一是部分工業行業價格由降轉升,其中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黑色金屬礦采選、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價格環比由上月下降轉為本月分別上漲2.5%、0.4%和0.2%;二是部分工業行業價格漲幅擴大,其中有色金屬礦采選、紡織業價格環比分別上漲2.8%和0.6%,漲幅比上月分別擴大1.9和0.5個百分點;此外,石油和天然氣開采、石油加工、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價格環比繼續上漲。

她表示,7月份,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1.7%,降幅比上月收窄0.9個百分點。分行業看,石油和天然氣開采、石油加工、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價格同比分別下降15.9%、9.2%和4.7%,合計影響當月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總水平同比下降約0.9個百分點,占總降幅的53%左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9422

雙重利好支持 黑龍江板塊漲幅居前

盡管滬深兩市走軟,但受到雙重利好的支持,黑龍江板塊漲幅居前。

當中,東安動力上漲3.70%,寶泰隆上漲3.58%,大慶華科上漲1.38%。

昨日,2016太陽島論壇暨哈爾濱大數據產業推介大會舉行,會上《哈爾濱市促進大數據發展若幹政策》下發。“十三五”期間,哈市將創建“中國北方數據中心”,打造“中俄信息港”。

此外,當地媒體報道,國防科工局與黑龍江簽署《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黑龍江省人民政府推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戰略合作協議》。下一步要求是,推動重大軍工技術在達到終極技術目標前所形成的技術溢出和軍民融合技術應用,探索軍工企業二、三級單位混合所有制改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1119

英鎊/美元大幅跌138點 回吐昨日漲幅

英鎊/美元跌1.05%,報1.3032,回吐上日因零售銷售數據強勁引發的漲幅。

消息面上,有外媒報道,英國可能在2017年4月之前援引里斯本協定第50號條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112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