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儲備“對沖”難阻本幣貶值,印尼拉響美元警報
印尼總統佐科·維多多(Joko Widodo)周二在內閣會議上要求政府官員努力想辦法增加因美元走強、貿易摩擦而承壓的外匯儲備。“國家現在急需美元,快點想辦法。”
今年以來,印尼盧比兌美元下跌超6%,並在上周二創下近三年新低——1美元兌換14560印尼盧比,是亞洲表現最差的貨幣品種之一。為了應對盧比貶值,印尼央行此前已經在短短六周內加息三次,並動用外匯儲備進行市場幹預,但收效甚微,印尼資本市場因資本外流出現大幅波動。印尼央行數據顯示,2-6月期間外匯他儲備下降122億美元,降幅約9%。
這已經是印尼總統維多多一周內第二次作出類似表態了。上周四,他同40家出口商的高管舉行了兩個半小時的會談,要求他們把海外收入匯回國內,協助當局防止印尼盧比繼續下滑。
此外,為了擴大外匯收入,印尼財政部計劃對出口和旅遊行業提供稅收減免,央行將給予利率補貼,工業部、旅遊部、金融服務總局也會對上述行業給予政策傾斜。
責編:樊誌菁
進擊的印尼遊戲市場
曾經被中國遊戲廠商稱為“網遊後花園”的東南亞市場,如今又成為移動遊戲新的競技場。其中擁有東南亞近一半人口,且超過60%的人口為30歲以下年輕用戶的印尼市場,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如果印度是下一個中國,印尼就是下一個印度。根據App Annie 2018年上半年手遊出海報告,印尼已經擠進手遊出海下載量TOP3,僅次於美國、印度,在全球遊戲下載排行中也高居第六位。
雖然與中國文化風俗相近、審美風格類似,但作為千島之國,從遊戲時間及場景、遊戲渠道、產品偏好、付費能力、支付習慣到基礎設施建設,印尼市場都呈現出自己的特性。
愛玩遊戲的印尼人
擁有6000萬遊戲玩家,每用戶平均收入(ARPU)2美元,平均每付費用戶收入(ARPPU)為10美元,ARPU的增長比印度快2倍。在6000萬的遊戲玩家當中91%為男性,87%在24歲以下。
在由白鯨出海主辦的2018年中國-印尼互聯網峰會上,印尼遊戲媒體Duniaku CEO Ricky用一組數據描述了印尼的遊戲用戶畫像。從這組數據來看,印尼絕大多數遊戲玩家為年輕男生。年輕化的人口結構和人口基數,被普遍視為印尼遊戲產業的增長引擎。
在印尼,手機遊戲堪稱打發時間的神器。
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印尼遊戲流量每天有兩個峰值,即早八點和晚八點,背後的原因在於印尼交通擁堵導致的長時間通勤。
“印尼人在路上的起碼要花費一小時甚至兩個多小時,在這麽長的時間里,用戶大多通過玩遊戲去消磨無聊的時間。”Ricky解釋。獨特的使用場景,使得印尼遊戲排行榜中比較靠前的,絕大多數都是對玩家消費需求不高的輕度休閑類遊戲。
除此之外,社交博彩遊戲和中重度遊戲也是印尼主要遊戲類別,值得註意的是中重度遊戲下載量在印尼也開始迅速增長。AppsFlyer高級營銷專家 Raymond告訴第一財經,相較 2017年,2018年印尼中重度遊戲單個App平均下載量同比增長了78%,而博彩和休閑類遊戲自然下載(即非付費購買的用戶)均有所降低。
在他看來,近些年中重度遊戲廣告主在印尼做了很多地推、PR,促使玩家分享,帶來很好的傳播效應,提高了自然用戶下載量,從而降低了整體用戶獲取成本。這也從另一個角度說明,“現階段單純跑馬圈地不見得是多劃算的事情,廣告主都在用各種手段想辦法降低用戶獲取成本。”
與中國不同的是,印尼玩家獲取新遊戲的渠道首選社交媒體,其次是視頻平臺和遊戲網站,其中Instagram和Facebook是印尼滲透率最高的兩個社交媒體,Instagram 用戶的經濟狀況要優於Facebook。視頻方面,印尼YouTube多是為6~12歲青少年制作的內容。渠道偏好和受眾特性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出海企業的推廣渠道和預算分配。
出海中的暗礁
基於文化的多樣性、複雜性,本地化能力成為遊戲廠商進入印尼市場的關鍵。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分散的地理狀況提升了互聯網基礎設施鋪設成本,薄弱的基礎設施建設成為遊戲廠商出海需要考慮的首要問題。
據UCloud副總裁兼出海事業部總經理汪頌平介紹,印尼法律明文規定,提供公共服務的電子系統運營商必須在印尼國內建立數據中心,交易數據必須存儲在境內。
雖然執行還沒有到位,但從近期印尼P2P產品大批量下架可以發現,這種形勢在改變。隨著印尼政府監管力度不斷加大,以往通過新加坡節點支持印尼本土業務的企業,越來越多地遷移到印尼當地的數據中心,“如果想在印尼長期發展需要從現在開始想辦法做到合法合規。”汪頌平表示。
與此同時,印尼並非單一語言國家,有很多種本地語言,宗教背景也存在差異,遊戲玩家甚至擁有自己的亞文化,是一個多元化的市場,是否有當地客服、推廣和運營是否有當地資源,這些並非買量就能解決。
Ricky觀察到印尼玩家非常討厭為了在遊戲中取勝而花錢,同時評論的好壞會影響玩家對於一款遊戲的認知,因此在印尼應重點關註客服環節,針對評論不斷改進。
手機硬件屬性也是遊戲廠商需要格外註意的問題,例如印尼用戶普遍使用的是低端智能手機,手機的存儲空間和性能偏低。消費者更傾向於借助瀏覽器來訪問各種服務,而非直接下載應用程序,這就需要在產品開發過程中尤為註重產品的內存占比和瀏覽速度。
“大部分人不適用iOS,而是使用安卓系統,如果想進軍印尼市場,可以從安卓系統起步來開發遊戲,再慢慢轉向iOS系統。如果你的遊戲僅僅是在iOS系統上玩,將會面臨很大挑戰。”Ricky補充。
“如同數年前西方許多企業沒有成功進入中國市場,中國企業應吸收類似的教訓,快節奏的中國公司需要慢下來觀察了解這個市場,能贏得商機。”DNC投資基金合夥人Irene Umar強調。作為印尼本土投資機構,DNC投資基金從2016年起就開始投資印尼遊戲產業,涉及電競、遊戲媒體、遊戲開發及發行等。
在Irene Umar看來,雖然印尼的遊戲生態並不夠完善,但年輕化的人口結構、類美國的超前消費文化和電子支付渠道的推進,讓印尼遊戲市場發展潛力巨大。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彭海斌
印尼推匯率保衛戰組合拳:海淘及原油進口將受限
面對跌跌不休的盧比匯率,印尼計劃通過限制消費品進口,加速推進生物燃料替代計劃減少進口原油等措施緩解目前的困境。
海淘族被限,燃料替代計劃被動提速
周二,印尼財長因德拉瓦蒂(Sri Mulyani Indrawati)在內閣會議結束後會見記者,宣布政府將采取行動限制通過網絡商店海外購物,並著手推動進口替代工作。“我們將采取堅決用力的措施控制進口,相關國產商品清單已經確認,將足以替代大量消費品和原材料的進口。”此外印尼政府還計劃對特定進口產品加征7.5%的進口稅。
印尼經濟事務協調部長納蘇迪溫(Darmin Nasution)同日宣布,總統維多多將在周三簽署行政命令,要求加快推廣使用混有20%棕櫚生物柴油的燃料,預計今年印尼原油進口將因此減少23億美元。煤炭出口將受到鼓勵,礦場今年將被允許增產2500萬噸,預計將為印尼增加15億美元出口收入。
此外,資本品進口也開始受到影響。印尼國家石油天然氣公司及國家電力公司已經接到政府通知,重新審查用於生產活動的資本品進口計劃,尚未落實資金的基礎設施項目被喊停,直到國家國際收支情況出現改善為止,暫定六個月。
內憂外患,印尼盧比創三年新低
印尼與不少新興國家類似,經常項目赤字高企,外債占GDP比例居高不下,經濟容易受到匯率波動及資本外流的沖擊。最新數據顯示,今年6月印尼經常項目赤字創下近四年新高。
印尼金融市場已經出現明顯波動。匯率方面,今年以來,印尼盧比兌美元下跌超9%,是亞洲表現最差的貨幣品種之一,逼近2015年低點。債市方面,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大漲170基點,突破8%關口。股市方面,雅加達交易所綜合指數年內下跌9%。
為了應對盧比貶值,印尼央行五月開始在短短六周內加息三次,並動用外匯儲備進行市場幹預,但收效甚微。數據顯示,2-6月期間印尼外匯儲備下降122億美元,降幅約9%。本周三印尼央行將召開議息會議,印尼央行新行長瓦吉悠 ( Perry Warjiyo )已明確表態,維護盧比匯率穩定依然是目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為了明年大選,印尼總統維多多正努力尋找增加外匯儲備、減少金融市場動蕩的辦法。三周前,他同40家出口商的高管舉行了兩個半小時的會談,要求他們把海外收入匯回國內,協助當局防止印尼盧比繼續下滑。兩周前,在內閣會議上維多多向內閣喊話,““國家現在急需美元,快點想辦法。”為了擴大外匯收入,印尼財政部計劃對出口和旅遊行業提供稅收減免,央行將給予利率補貼,工業部、旅遊部、金融服務總局也會對上述行業給予政策傾斜。
責編:樊誌菁
從亞運會電競到互聯網金融 印尼市場成科技投資新寵
談到體育賽事的科技潮流,人們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彈跳力極佳的輕盈跑鞋,或者是中國體育代表團身穿的采用透氣冰感科技面料制成的“龍服”。
不過,在今年印尼舉辦的亞運會上,體育賽事的高科技已經從賽場上延伸到賽場外,從運動員身上的裝備延伸到電腦鼠標和耳機。

亞運的電競賽事
本屆亞運會首次把電子競技納入正式項目。
來自日本、沙特阿拉伯等各國參賽者將在《英雄聯盟》和《星際爭霸2》等六款遊戲中展開角逐,這將為騰訊和動視暴雪等遊戲公司帶來巨大的宣傳效應。而且2024年的巴黎奧運會中也將會首次考慮將電競納入比賽項目。
記者註意到,入選今年亞運會的六款遊戲里有三款出自騰訊,分別是《英雄聯盟》、《王者榮耀》海外版、《皇室戰爭》。動視暴雪占了兩款,分別為《星際爭霸2》和《爐石傳說》,日本科樂美的《實況足球》也在入選遊戲之列。
亞運會組織者至今未詳細披露他們如何選出今年參賽的六款遊戲。但負責篩選的亞洲電子競技聯盟表示,選擇過程是基於“嚴格指標”的,所有遊戲都必須能夠促進誠信、道德、公平的原則。
盡管這一決定引發巨大的爭議,許多田徑運動員和體育迷認為,電子競技並不是真正的體育項目,更不應該為消費某個公司產品的玩家頒發獎牌。反對者的主要觀點是,《奧林匹克憲章》中明確規定,不能將腦力運動以及機械驅動的運動納入奧運賽事,比如賽車和棋類遊戲。
現在的問題是,收看傳統體育賽事的年輕觀眾越來越少,而電子遊戲行業的規模卻高達1400億美元。據高盛測算,2022年的電子競技相關營收將比目前的水平翻3倍多達到30億美元,觀眾人數也將增長到2.76億,直播版權銷售將占到營收的40%左右。
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奧組委前不久邀請動視暴雪和Twitch、英特爾等公司在洛桑會談,商討電競賽事納入奧運會事項。一位參會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不管歷史上對於奧運會的定義如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看電競的趨勢不可阻擋。雖然其中的轉變會有個過程,但是電競的市場發展速度是超乎想象的。”
奧運會如果能夠將這一部分市場納入比賽,那麽將能創造更大的收益。但目前的問題是,奧運組織者歷來都與非營利體育組織合作,禁止與營利性企業合作。而遊戲行業還沒有出現國際化的非營利組織。如果騰訊和動視暴雪的遊戲被選中,那麽遊戲制造商將能夠直接從中獲益。
出海首選印尼
亞運會的舉辦無疑將為印尼的經濟發展增添活力。印尼不僅是繼印度之後最大的新興人口市場,同時也是東南亞最大經濟體及G20成員國,經濟增長速度全球排名前三,龐大的人口規模以及飛快的經濟發展速度,讓印尼迅速成為東南亞地區最大的互聯網市場。
近年來,印尼互聯網市場所體現出來的價值窪地吸引了巨頭爭相投資,中國互聯網科技公司出海東南亞也首選印尼市場,阿里巴巴、騰訊、京東幾乎都開始布局印尼市場。
同時,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應用和普及,以及以阿里巴巴為首的中國互聯網支付公司在印尼市場的布局,讓電子錢包、手機銀行、網上銀行等移動支付方式逐漸流行起來。伴隨著消費場景的便捷化、支付方式的簡單化,印尼人的生活方式正在發生著潛移默化的改變,人們的消費需求越來越旺盛,超前消費需求愈加明顯。
然而,相比於發達國家,印尼的信貸業務發展仍處於早期未成熟階段,信用卡的滲透率不到5%,仍處於較低水平。龐大的消費需求以及日益完善的互聯網基礎設置,促進了消費信貸在印尼市場的迅速崛起,截至2018年7月底,印尼市場上的互聯網金融公司已經達到數百家。
在談到印尼互聯網市場的發展時,正在激進布局印尼市場的東南亞生活服務平臺Grab總裁Ming Maa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印尼是我們最重要的市場,包括網約車、外賣、快遞等服務都具有非常大的增長潛力。”目前,Grab的平臺上的710萬名小微創業者當中,有超過一半住在印尼,外賣服務GrabFood今年上半年在印尼的GMV翻了四倍,快遞業務GrabExpress在印尼的GMV翻了兩倍。
另一方面,8月16日,平安好醫生宣布與Grab成立一家合資公司,進軍東南亞在線醫療健康服務市場。這家合資公司將提供一系列綜合性醫療服務,如以人工智能(AI)提供輔助線上問診、線上購藥和掛號預約。合資公司將與政府、醫院、醫生和其他主要利益相關方合作。此外,合資公司將利用Grab的電子錢包業務GrabPay來完成交易。
但需要指出的是,東南亞在醫療健康服務上面臨著嚴峻的挑戰,許多國家缺乏足夠的醫療基礎設施,農村與城市之間的地理差距導致就醫困難和延誤,醫療機構的效率很低。例如在印尼,每5000個人中只有1名醫生,這遠低於高收入國家每1000人中就有3到4名醫生的比例。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彭海斌
引擎爆炸 澳航停飛A380 航機急降獅城 碎片墜落印尼
1 :
GS(14)@2010-11-05 22:18:26http://www.hket.com/eti/article/ ... 4-950025?category=m
澳洲航空公司(Qantas)一架A380空中巴士昨晨遭遇九霄驚魂,飛機左邊一個引擎半空爆炸,一度誤傳墜機,幸最後客機安全在新加坡樟宜機場緊急降落,全機乘客安全無恙。
事發後,澳航宣布旗下A380全面停飛。這是號稱全球最安全大型客機A380於2007年投入服務以來,最嚴重事故。空中巴士(Airbus)及引擎生產商勞斯萊斯(Rolls-Royce)建議新加坡航空公司(Sinapore Airlines)檢查航機後,星航延遲所有11架A380型客機的運作,以進行技術檢查。法國航空(Air France)、德國漢莎航空(Lufthansa)、阿聯酋航空公司(Emirates Airline)均表示,暫時並無計劃停飛A380。
機上459人 乘客聞爆炸聲
昨日香港時間早上9時,來自倫敦的澳航QF32航班,原定由新加坡飛往悉尼。起飛15分鐘後,4個引擎中一個發生故障,被迫關閉。乘客李先生(Christopher Lee)接受澳洲媒體訪問時表示,有乘客聽到爆炸聲及目擊冒煙,通知機組人員。
事發時航機位於距離新加坡數十公里的印尼巴淡島(Batam)上空,引擎部分碎片墜落島上,據報擊中兩人。客機隨即折返樟宜機場,在空中盤旋以釋出燃油,中午12時左右安全降落。機上433名乘客及26名機組人員全部安全。
排除印尼火山灰導致故障
德國籍旅客瓦什布什(Ulf Waschbusch)說:「我們聽到一聲巨響,我向外望看見小火。有東西碰裂左翼,造成一道小裂痕。」當時所有乘客十分鎮靜,機長全程知會乘客最新進展。
現場路透社記者表示,客機着陸時,多架救急車輛已到場戒備。現場所見,機身並無冒出煙霧或火光,其中一個引擎外殼失去,露出爆炸燒焦的機件。當局已排除故障是由印尼默拉皮火山噴發火山灰所引起。
A380為現時最環保、最寧靜、最大型噴射客機,自2005年推出以來,從未發生任何致命事故。澳航行政總裁喬伊斯(Alan Joyce)說:「A380是一架極好的飛機,然而今次引擎故障前所未見。我們將會嚴肅處理今次事件,因為這是重大引擎故障。」澳航旗下6架A380全面停飛,直至確定故障原因為止。
撰文:江麗琦
太平洋實業(0767): 印尼富豪黃進益被指金蟬脫殼
1 :
GS(14)@2011-04-18 22:16:05http://www.bdchn.com/html/caijinghongguan/20100115/24891.html
一家曾為區域龍頭、行業明星的中外合作經營公司,外方高管突然集體「消失」,留下巨額債務,讓524名員工和78家債權人深陷其中。這家公司就是大連環球木業有限公司。
令人蹊蹺的是,在外籍高管集體出境前夕,該公司原法人代表、太平洋實業控股有限公司(00767,HK,以下簡稱太平洋實業)董事長黃進益,突然變更法人代表和所有外籍董事,隨後,這些人杳無音信。
大連環球木業的員工和債權人們不禁要問,這是蓄謀已久的「金蟬脫殼」還是巧合?
1月12日,大連環球木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連環球)職工代表單汝理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如今他們都期盼,9天後,當地法院能夠盡快處置大連環球資產,歸還524名員工共計732萬元的薪金。
大連當地一位與大連環球有業務往來的銀行行長昨日(1月14日)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造成大連環球目前這種境況的原因很多,但黃進益巧施
手段「逃廢債」的行為很不負責任,應該追究其法律責任。「黃進益一直採取設立境外公司、資金『體外』循環的方式操控大連環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昨日就黃進益突擊更換法人代表、董事會成員一事,一併致函太平洋實業及黃進益本人,該公司稱因黃進益在飛機上,無法回應。
現場:
留守員工苦候工資
公開資料稱,黃進益祖籍福建金門,1944年出生於印尼。1979年在印尼開展林木業務,後擔任太平洋實業董事長及多個下屬公司董事。
自1993年起,他陸續在中國上海、長春及大連等地投資房產與木材深加工項目。所投資的大連環球木業分別榮獲中國2000~2002年度全國百家明星僑資企業,並獲評2002年大連出口創匯前三十強。
如今,大連甘井子區革鎮堡後革街1號的大連環球工廠,一排兩米多高的鋼材(4383,-65.00,-1.46%)堆在門前,佔地相當於619個標準足球場的廠區一片冷清。
54歲的於英義和另外三名職工被安排看護廠區,工廠停產後,債主不斷上門。工廠資產一旦處置後,老於也將結束看護,自尋出路。然而,無論是年齡、學歷,老於都沒有優勢,他深深地吸了一口煙,兩眼悵然。
大連市工商局出具的工商資料顯示,大連環球由中國成套設備進出口大連公司
(以下簡稱成套公司)和英國安康控股有限公司(後變更為黃進益控股的中利投資公司,隸屬於太平洋實業,下稱安康控股)於1995年合作成立,成套公司以場
地、庫房出資,安康控股以貨幣資金和設備出資(佔註冊資本的100%),註冊資本為2960萬美元,主要生產人造板材。
如今偌大的廠區內,大門緊鎖,空無一人,佔地百餘平方米的行政辦公室裡,20多台電腦也已被一些員工、債權人抬走。
事發:
供應商引發討債潮
單汝理記得,他最後見到公司幾位外籍董事是在2008年8月29日。當日,公司領導讓他到法庭應訴,等他回到單位時,負責公司日常管理經營的廖運光、余建得均聯繫不上,後經公安部門調查,這些外籍高管當日一同出境,手機始終處於關機狀態。
工廠隨即陷入「棄管」狀態。按照成套公司和安康控股的《合作經營合同》,雙方共同成立董事會,其中,安康控股派出4名董事,成套公司派出2名董
事。工商資料顯示,2008年8月16日前,大連環球外籍董事為黃進益、黃種嘉(黃進益長子)、廖運光、余建得。「黃進益父子很少來公司,一般都是廖運光
和余建得主持經營。」大連環球員工說,成套公司實際只是將場地租給大連環球,對於具體經營管理則不過問,因此,廖運光、余建得的「出走」,直接使公司陷入
癱瘓。
知情人士稱,大連環球這顆「地雷」引爆,與一名供應商討債有關。大連環球多次向當地政府反映,2008年7月28日,公司因未能及時支付一名原
料供應商的貨款,部分重要資產被大連市甘井子區法院查封。這直接導致其他40多名供貨商群起逼債,紛紛將大連環球告上法庭,法院陸續查封了大連環球其他資
產。
大連當地某銀行行長說,大連環球主要訂單在美國和日本,金融危機使得公司資金緊張,「當時他們並不是沒有訂單,但一旦『死封』,重要的原材料都不能動,公司失去了自救能力,一下陷入困境。」
2008年8月29日,大連環球所有外籍管理人員在沒有進行工作交接、沒打任何招呼的情況下集體出境,隨後杳無音信,至今仍聯繫不上。包括供應商和職工在內的多位人士堅持認為:縱觀黃進益前前後後的一系列舉動,「他們是早有預謀的 『金蟬脫殼』。」
解密:
資金「體外」循環轉移
員工們提出「預謀說」的證據是:2008年7月22日,大連環球第一次被供應商告上法庭,6天後,大連環球敗訴,法院查封了部分資產,大連環球
不得不停工。2008年8月1日,員工開始向公司催討所欠工資。5天後,大連環球向工商部門申請變更註冊,更換法人代表、董事長和外方董事。2008年8
月16日,工商變更獲批。13天後,大連環球所有外籍管理人員「消失」了。
「這些環節都是設計好的。」大連環球多位員工稱,「出逃」前將法人代表更換,黃進益就可以脫盡幹系,不負任何法律責任。遼寧箴言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屈平海亦稱,外籍高管的做法確實在法律上為出走鋪平了道路,即便大連環球債務纍纍,從法律角度上也不會波及黃進益。
一位與大連環球有業務往來的銀行行長說:「黃進益一直採取設立境外公司、資金『體外』循環的方式操控大連環球。據我們瞭解,大連環球以前的效益
非常好,訂單很多,但因為其主要做國外市場,2007年次貸危機爆發後,該公司業績下滑,公司財務狀況開始預警。2007年下半年的應付賬款已經接近了銀
行的風險防控指標,當時我們就開始收緊大連環球的信貸額度。」
而進一步查實證明,大連環球並非沒有錢,只是錢都被集團支走了。該行長稱,大連環球採取的結算方式是:接到訂單後,大連環球將貨物發給客戶,但
客戶卻是通過黃進益旗下的一家國外公司進行結算,這筆金額到了結算公司後,結算公司並不是全額支付給大連環球。「大連環球需要資金時向結算公司申請後,結
算公司才將資金匯過來。因此,大連環球除了基本運營的資金外,賬上幾乎沒有多餘的現金。」多位供應商也證實了上述說法。
另一方面,太平洋實業財報披露,自大連環球1995年創立以來,公司大多處於虧損狀態,這或許與上述結算方式有關。實際上,大連環球多名員工
稱,「公司效益還不錯,生產規模在遼寧乃至東北地區都屈指可數。」公司訂單最好的時候,員工達1000多人,還出現過員工持續加班36小時的情形。為了鼓
勵員工,大連環球還曾多次組織海外旅遊。
但正是這種結算方式,使得大連環球命脈被把控。「一旦集團出現資金緊張問題,勢必將影響大連環球的現金流。」根據太平洋實業財報披露,該公司
2003~2005年連續虧損,2006~2007年略微盈利,2008年虧損3645萬美元,與此同時,該公司資產負債率一直高居不下,2008年更是
高達100%。
據瞭解,大連當地法院在凍結大連環球企業賬號時,發現裡面的資金只有70餘萬元,這顯然與大連環球的規模、實力很不相符。
警示:
不能過度迷信外資
黃進益們走了,留下的是一個目前尚不知能否填滿的大窟窿。
記者從有關渠道獲悉,大連環球現有員工共計524人
(其中正式員工176人,勞務員工348人),因外籍主管人員離開,工廠目前處於癱瘓狀態,拖欠員工工資、經濟補償金、公積金、各種保險等費用共計732
萬元。此外,公司78家債權人申報金額逾4300萬元。單汝理說,目前共凍結了250萬美元和1200萬元的財產。不過,記者在大連環球廠區看到,被封存
的設備多數鏽蝕情況嚴重,而部分原材料已經被一些債權人運走抵債。
經員工們多次反映,當地政府於2008年9月22日發佈政府公告,由大連環球推選職工代表,處理相關的法律問題,並統計公司各項債務情況。
2008年9月26日,大連經濟技術開發區勞動仲裁委員會進行仲裁調解,就相關賠償問題做出安排。隨後,在員工的申請下,法院查封了大連環球現有資產,並聘請中介機構對相關資產進行評估。
「根據評估,除去銀行、債權人申請凍結的資產外,其他資產的評估價值為2393萬元。」單汝理說,這筆錢應該足夠支付524名職工的欠款。按照
當地法院的公告,從2009年11月24日發佈公告之日起,60日內若大連環球對上述資產評估無異議,法院才可能順利進行後續的資產處置工作。
然而,目前,大連環球資產處置存在多頭管理、多頭處置問題,對於大連環球的「家底」,至今沒有一個部門給出明確說法。太平洋實業2008年度財務報告稱,經估算調整,大連環球截至當年底的淨資產為-1902萬元人民幣,這與上述評估結果不符。
「我們都在等,設備每天都在鏽蝕,晚一天公司資產就要縮水。」單汝理說,和其他員工一樣,他希望能在年前拿到本應屬於他們的那筆錢,但何時能拿到,誰也心裡沒底。
大連環球一事目前已經引起大連各方關注,其背後隱含的商業規則讓人警醒。上述不願透露姓名的銀行行長說:「大連環球一事給了各界一個教訓,我們
對外資不能過度迷信。一些進入的外資魚龍混雜,並非都是資金、實力雄厚的跨國公司。」他們其中不少是衝著地方政府給予的各種優惠政策、廉價地租和勞動力而
來,一旦這些優惠政策到期或者大的環境發生變化,眼看就要侵蝕已有的積累時,他們就通過關聯交易、利潤匯回等方式將資金悄悄轉移到國外,之後「擇機開
溜」。
「大連環球高管非正常撤離和前年的大批韓國企業撤離都值得大家反思。」該行長說,政府應該加強審批管理、有選擇地吸引外資,要設立技術、環保、資金等門檻,銀行與其進行業務合作時,也要加強風險防控。
2 :
GS(14)@2011-06-09 21:55:362樓提及
我好唔小心係佢供股後四左, 依家趺左七成.
咁我依家可以點樣做..
會唔會有機會升返...
無啦,唔好貪呢D錢啦
http://realforum.zkiz.com/thread.php?tid=8374
印尼華商林紹良逝世
1 :
GS(14)@2012-06-12 23:57:03一寫他就死是咪呀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107732&d=1772
印尼前首富、華商林紹良(圖)前日在新加坡萊佛士醫院逝世,終年96歲。林紹良1916年在福建省農民家庭出世,38年移居印尼。他早年靠丁香生意起家,之後經營麵粉廠、水泥廠等生意,並涉足地產和金融業。95年,他旗下的三林集團總資產高達184億美元,近年林處於半退休狀態,定居星洲。
2 :
GS(14)@2012-06-12 23:59:52http://info.0800000601.com/cygs/1115.shtml
世界巨富林紹良
在美國著名雜誌《財富》一年一度的全球超級富豪排行榜中,總有數十位海外華人的名字。華人經商致富的名聲已遠遠超過猶太人。而在眾多華人億萬富豪中,誰執牛耳呢?當屬擁有70億資產的印屆華人林紹良。他是當今世界12大銀行家之一,享有「世界第六巨富」的美稱。他的財產不僅超過了享有世界聲譽的船王包玉剛、工商鉅子霍英東,而且也超過了地產大王李嘉誠和台灣的經營之神王永慶,雄踞世界華人第一大富翁的寶座,成為印尼乃至東南亞的首富。然而誰能料到,這位當今擁有億萬家業的富翁,40多年前只不過是一個默默無聞賣花生油的小販。他的傳奇經歷和戲劇性的發跡史惹人矚目,而其成功的秘訣更令人尋味。
1916年7月16日,林紹良出生於中國福建省福清縣海口鎮牛宅村裡一個殷實的農民家庭。林家祖輩以種田為生,有祖傳的水田30畝,一頭水牛和一些農具。父親為人樸實惇厚,林紹良在父母的教誨和熏陶下,繼承了家風,性情溫和,聰慧機智,頗得父母的喜愛。
7歲那年,林紹良便在村中林氏祠堂念私塾。他學業進步很快,深得老師的讚賞。他先後唸完了《四書》、《詩經》、《幼學瓊林》、《左傳》等書,對書中的忠烈俠士極為崇拜,同時也使他具備了儒家道德觀念。
林紹良的家鄉是個田少山多的貧困地區,許多富有進取心的年輕農民都想到外地去闖世界。他的叔父去了印尼,在林紹良11歲時,大哥林紹喜也離鄉背井到了印尼。
1931年,15歲的林紹良結束了他的私塾生活。父母為他在村東大路旁租下一間小屋子,開了一家小麵店,由林紹良出任「老闆」。小小年紀的他,勤勉肯幹,店內外都由他獨自一人料理,生意做得很靈活,不到半年,竟賺了不少錢,顯示出他在經商方面有極高的天賦和才華。
可是,好景不長。「九·一八」事變後,日本侵佔了東三省,人心惶惶,林紹良的麵店也只好關門。
1937年夏,抗日戰爭爆發。第二年,日寇的鐵蹄踏上了福清的土地。一時間,兵荒馬亂,百業凋敝,鄉下的青壯年勞力接二連三地被抓壯丁。
為逃兵役,許多福清青年變賣家產,遠渡南洋去謀生。這時,抓壯丁抓得更厲害了,林紹良眼看難逃此關,也準備去南洋。恰巧村裡有一印尼華僑歸來探親,林紹良便求他帶自己去印尼投奔叔父。那華僑爽快地答應了。兩人合計作為「父子」上路,一來可遮人耳目,二來可省一半路費。
聽說兒子要出洋,父母心裡都很難過。但林紹良講得有道理:「樹挪動要死,人挪動卻活,幹嗎要把兒子困死在家中呢?」既然紹良有志,父母就由他去吧。臨行前,母親握住林紹良的手,含淚說道:「兒啊,到了異邦,待人處事要有中國人的教養,凡事多忍讓。萬一跟人發生爭執,一定要記住:退一步,海闊天空;進一步,逼虎傷人。」
懷著父母的養育之情,牢記父母的諄諄訓誡,林紹良邁出家門,走向那遠方的陌生土地。
1938年春天,林紹良來到印度尼西亞中爪哇的古突士鎮,找到他的叔父。叔父林財金在鎮上開了個花生油店,林紹良就在店裡當學徒。他每天起早貪黑地干活,空餘時間還要學習印度尼西亞語及爪哇方言。當時的印尼,也不是安樂之邦,日本侵略者的魔爪已伸向這塊土地。爪哇島上烽火連天,經濟凋零,生意人想要賺錢,談何容易。林紹良發現,在店中坐等顧客上門不行,他便向叔父提出要到外面去推銷,叔父答應讓他去試試。
於是,林紹良走街串巷,上門推銷花生油。這一招還真靈,銷售額成倍地增長。叔父高興地給他加了薪,鼓勵他繼續幹下去。
2年後,他有了些積蓄,就想獨立創業,去尋求大的發展。他做起了販賣咖啡粉的生意,每天半夜三更起床,先將買來的咖啡豆磨成粉,再用舊報紙包成小包,天還未亮,就騎上自行車,趕到六七十里外的三寶□市去販賣。時至今日,林紹良每當回憶起這段「騎自行車販賣」的艱苦生活時,深感艱苦歲月對他日後事業的發展影響極大。他不無感慨地說,人需要經得起磨煉,才會有所進步。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後,印度尼西亞宣告獨立。但日軍剛退出印尼,荷蘭殖民軍又捲土重來。一場抗擊荷蘭殖民者的獨立戰爭打響了。
當地華商在中華總會的領導下,大力支援印尼的抗荷獨立戰爭,林紹良是其中表現最為突出的一個。有過幾年經商經驗。獨具慧眼的林紹良預感到自己大顯身手、獨闖天下的時機到了。他確信,這場戰爭的最終勝利必將屬於印尼人民,而自己的事業成敗則與這場戰爭息息相關。
於是,他毅然離開了在異國他鄉唯一依託的叔父,選擇了一條充滿危險的路——給印度尼西亞軍隊運送軍火和藥品。
恰逢前些時有一位高級領導人為擺脫荷情報人員的追捕,潛入古突土鎮隱蔽,中華總會把這項掩護任務交給了林紹良。這位名叫哈山·丁的領導人在林家藏匿了1年多,與林紹良結成了莫逆之交。事後他才知道,哈山·丁是印尼共和國第一任總統蘇加諾的岳父。正是通過哈山·丁的關係,林紹良結識了中爪哇第四軍區蒂波尼哥羅師的軍官們,其中一位便是印尼的現任總統蘇哈托,而當時蘇哈托是這個師的上校團長。
林紹良找到蒂波尼哥羅師的軍官們,跟他們說明了要為他們運送軍火的想法。對於處於被圍困之中的孤軍來說,這無疑是雪中送炭。他們對林紹良的英勇行為大加讚賞,並表示提供安全保護。
雙方一拍即合,認真而又慎重地研究了運輸路線。不久,林紹良冒著生命的危險,用帆船載著從新加坡購買的武器及軍需物品,憑著對地形和海路的熟悉,左右迴旋,巧妙地越過荷軍封鎖線,把一批軍火安全地運到了中爪哇印尼軍中。就這樣,林紹良押運軍火,一次又一次地穿越荷軍的封鎖線,如入無人之境。每次運抵前線,印尼官兵都向他歡呼致意。他從軍火生意中獲取了相當可觀的利潤,同時又與蘇哈托等印尼軍官結下了深厚的私人友誼。這為他日後事業上的成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販運軍火、藥品的同時,林紹良敏銳地發現了另一宗可獲大利的買賣——丁香生意。
當時,中爪哇生產的丁香煙遠近聞名,銷路很暢,大大小小的煙廠應運而生,發展到上百家。這樣,作為生產香煙原料的丁香需求大大增加,每年需要量高達2萬多噸,遠遠供不應求。丁香生意利潤確實誘人,但風險極大。丁香盛產於印尼東部的馬魯吉群島,要把丁香運抵中爪哇,必須穿越荷蘭軍隊的重重封鎖線,弄不好就人財兩空。
具有精明的經營頭腦,又有過人膽識的林紹良,根據以往販運軍火的經驗,設計出一條丁香運輸路線:從產地馬魯古群島裝貨後,繞道新加坡,再經販運軍火的通道,突破荷軍封鎖線,運到中爪哇的古突士,然後再將丁香發到各地煙廠。
一天傍晚,林紹良把一批軍火押送到印尼軍營後,便來到蘇哈托的團部。兩位摯友見面後就親熱地交談起來。林紹良把販賣丁香的想法如實相告,並請求蘇哈托團長派兵保護。蘇哈托二話沒說,一口答應下來。
有了蘇哈托的特殊保護,林紹良如同吃了一顆定心丸。第二天他就啟程前往馬魯古群島。不久,一批丁香便安全地運達那些嗷嗷待哺的煙廠主手中。從馬魯古到古突士,林紹良頻繁往來。蘇哈託言而有信,每次都派兵「保駕」。林紹良的丁香生意在戰火紛飛中暢通無阻,滾滾金錢流進了他的腰包。幾年之間,林紹良已成了南洋頗有名氣的大商人了。
印荷之戰,終以印尼獲得獨立而告終。心懷大志的林紹良,在一連串生意上的成功後,也決心大展鴻圖。古突士鎮這個曾經使他發跡之地再也不能滿足他事業上的雄心了。1952年,他將自己的貿易公司遷到首都雅加達。
此時,印尼的經濟面臨著如何在一片廢墟上重建家園的首要問題。林紹良據此確定了自己的經營戰略:從衣食住行入手,相機進入其它領域。
從1954年起,他相繼辦起了肥皂廠、紡織廠、輪胎廠以及自行車零件製造廠。隨著企業的發展,他逐漸把目標放在進出口貿易上,在新加坡和香港建立起貿易關係。在經營活動中,他體會到,無論是經商還是辦廠,都必須得到金融界的支持;要想實現自己的宏願,必須建立起自己的金融機構。1957年,他在泰國的金融巨頭陳弼臣的幫助下,正式創辦了中央亞細亞銀行。有了銀行做後盾,林紹良在生意場上如虎添翼,自如地應付企業資金的周轉。至此,一個兼有工業、商業、金融的林氏集團已初顯雛形。
這時,林紹良的大哥林紹喜和二哥林紹根也都來到雅加達定居,大哥經營地產業,二哥從事財政業,三兄弟互為依存,共謀發展。
1967年之後,林紹良迎來了事業上又一個高速發展期。這一年蘇哈托出任印度尼西亞總統,次年政府頒佈了國內投資法令,為包括華人在內的國內外企業家提供了發展機會。林紹良緊緊抓住了這個機遇,利用他與蘇哈托總統以及其他軍政官員的良好關係,在事業上大展拳腳。
1968年,林紹良經營的美卡有限公司和默朱布阿有限公司,獲得了政府給的丁香進口專利權。早年,他靠丁香起家,現在丁香又為他賺取更加豐厚的資產。他成了名副其實的「丁香大王」。
同年,印尼政府又作出決定,將全國生產麵粉的三分之二專利權交給林紹良。為此,林紹良成立了波戈沙裡公司,公司的創業資本只有10萬美元,而印尼國家銀行卻給了這家公司280萬美元的貸款。總統蘇哈托親自主持了公司的第一座麵粉加工廠落成典禮。經過10年的努力,波戈沙裡公司生產的麵粉已達國內需求量的80%,成了亞太地區最大的麵粉公司。林紹良由此也成了全國首屈一指的「麵粉大王」。
林紹良還以其特有的預見力和洞察力注意到:隨著新的經濟發展計劃的制定,外資、合資企業的湧現,國內冷落多年的建築業會漸漸復甦。於是,他立即投資1億美元巨款,建成狄斯丁水泥廠,年產量達100萬噸。此外他還建造了另外兩座水泥廠。僅僅3年時間,林紹良的水泥集團生產的「三輪牌」水泥產量近1000萬噸,約佔印尼全國水泥總產量的一半以上,成為印尼最大的水泥企業,他本人也被譽為「水泥大王」。
此外,林紹良憑藉他的雄厚實力,又插足房地產業。他在雅加達等地購得土地2100公頃,成為印尼最大房地產商。林氏集團每年在房產方面的投資幾乎佔印尼私營建築業的20%。
在林氏企業王國中佔有舉足輕重地位的是金融業。儘管林氏集團經營的工業、商業、建築、房地產、旅遊業等非金融的資產約有30億美元,但其金融業的總資產卻達40億美元。
1974年,林紹良抓住政府開放資本市場的良機,決定由中央亞細亞銀行與美國舊金山國際化學銀行、日本長期信貸銀行、英國蘇格蘭皇家銀行以及香港信和集團共同投資組成多國金融公司。1975年,林紹良在飛往香港的飛機上,遇到了不久前辭去泛印銀行總裁職務的「銀行界奇才」李文正。交談中,林紹良發現此君才華橫溢,精通銀行業務,便立刻邀請他到中央亞細亞銀行供職,並允諾給他17.5%的股份。事後表明,林紹良慧眼識珠,李文正確是一匹少有的「千里馬」。中央亞細亞銀行在他們兩人的共同經營下得到了飛速發展。該行1978年收購了印尼商業銀行,經過8年努力,其總資產增加了332倍,存款額增長1253倍,在全印尼設有32處分行,而且在新加坡、台北、香港、澳門及美國的加州、紐約等地設有分支機構。中央亞細亞銀行不僅是印尼最大的私人銀行,也被公認為東南亞規模最大的銀行之一。1983年,美國《公共機構投資者》雜誌公佈的世界最富有的12位銀行家名單中,林紹良被列為第六名,成了揚名天下的「金融大王」。
由於有源源不斷的資金和眾多的銀行作後盾,林紹良又涉足於國際貿易,而且一登場便一鳴驚人。在短短數年內,先後購買了美國、荷蘭、泰國、菲律賓和香港的多家公司,從而使林紹良頭上又多了一頂「商貿大王」的桂冠。
到1988年,年逾七旬的林紹良已經實現了他那「企業王國」的夢想。「林氏王國」主要由兩大集團構成:一個是三林經濟開發公司(三林集團)。「三林」是指林紹喜、林紹良、林紹根三兄弟。三林集團控制了兩個大財團,即中央亞細亞銀行和華仁誼集團。前者是印尼最大的私營銀行,林紹良本人佔24%的股份。華仁誼集團則經營進出口貿易、製造業、建築業。另一個林氏集團是由林紹良與福清同鄉林文鏡合資組成,兩人各佔30%股份。該集團以專營金融業務的第一太平投資公司和專營貿易的第一太平企業公司為主,業務跨越亞、美、歐、非各洲。兩大集團下屬192家公司,分佈在印尼各個城市及世界上的一些國家和地區,涉及到金融、地產、礦產、汽車製造、電於、交通、種植、木材、航運、建築、旅遊、保險等70多種行業。林紹良以其雄厚的財力、龐大的勢力,稱雄於印尼,威震東南亞,被譽為「亞洲的洛克菲勒」。
林紹良在事業上的巨大成功,原因是多方面的
。不必諱言,林紹良與印度尼西亞現任總統蘇哈托的深交,對他的事業的成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時至今日,他是印度尼西亞商界中唯一可以在蘇哈托的私人住所及總統府自由進出的人,而且軍方還慷慨地向他提供一個全職隨身保鏢。林紹良在雅加達近郊的住所也長期受到官方保護。但蘇哈托的幫助僅僅是林紹良成功的一個因素。更重要的因素還在於林紹良本身的個人奮鬥,在於他善於抓住機遇,注重人才的選用和培訓以及重視人際關係的處理。正如他自己所說:「創基立業,一半靠運氣,一半靠自己努力。」「勤儉奮發是華人的美德,方向、意志和策略是第一要素,不怕失敗、奮鬥不懈、運籌帷幄、出奇制勝和深思熟慮是成功的必備條件。」林紹良正是以這種信念去創造他的業績,並取得了非凡的成功。
如今,年近80的林紹良已從一線退居幕後,他的三兒子林逢生擔任了林氏集團的總裁。1990年,林氏集團的營業額高達80億美元,其員工約有13.5萬人。林逢生就像他的父親一樣深諳經營之道,正進一步地擬訂周密謹慎的環球發展計劃。林氏王國開始進入一個新的領域——以商業技巧來奠定成功基礎,而不再依賴政治上的某種關係。
(齊水)
3 :
GS(14)@2012-06-13 00:00:11http://www.worldjournal.com/view ... 9D?instance=in_bull
印尼華商林紹良 享壽96歲病逝
編譯中心綜合11日電
June 12, 2012 06:00 AM | 1336 次 | 0 0 評論 | 1 1 推薦 | 電郵給朋友 | 打印
印尼華裔企業大亨林紹良10日在新加坡病逝,享壽96歲。
林紹良1936年自中國大陸移居印尼,建立花生油與丁香貿易事業。他成立三林集團(Salim Group),旗下有中亞銀行(Bank Central Asia)與食物、紡織和水泥大型企業。
1998年雅加達爆發排華種族暴動,林紹良逃離後旅居新加坡。據美國「富比世」(Forbes)雜誌報導,林紹良兒子林逢生去年的淨資產達36億美元。
林紹良曾與印尼前獨裁總統蘇哈托(Suharto)維持密切關係,蘇哈托自1967年到1998年統治印尼期間,林是他的知名支持者。
Read more: 世界新聞網-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 印尼華商林紹良 享壽96歲病逝
4 :
GS(14)@2012-06-13 00:01:24http://www.sinchew.com.my/node/250508?tid=2

林紹良的90歲壽宴于2005年在新加坡的香格里拉酒店舉行,而且連辦兩晚豪門宴。
(新加坡12日訊)從一包50克的咖啡賣起的林紹良,用近50年的時間完成了一個商人奇跡般的蛻變,他的財富也在1995年達到了頂峰,總資產就高達184億美元,營業總額約200億美元,所屬公司640家,一度是東南亞首富和世界第六富豪。
不過,在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後,林紹良身家大幅縮水,6年前個人資產估計約10億新元。
【釣魚月刊】山寨裡到處佈滿伏兵,為什麼我的路亞竟然什麼都探不到?自製的聖火令牌竟然比我昂貴的暗器有用?
目前其家族事業由三子林逢生主理。
林紹良的成功秘訣其實離不開艱苦奮鬥,他早年下南洋後先做起販賣咖啡粉的小本生意,三更半夜就起床磨咖啡豆,天未亮就騎腳踏車到六七十哩以外的市鎮賣,風雨不改。
後來因為抗擊荷蘭殖民者戰爭爆發,林紹良也開始為軍隊提供軍用物資,繼而與印尼前總統蘇哈多深交,令他日後的生意幾乎沒有競爭者。
獲贈丁香進口專利權
1968年,蘇哈多把丁香的進口專利權贈給林紹良,過後他從丁香延伸到麵粉、水泥、地產和金融,各行的業務蒸蒸日上,每年上繳印尼政府的個人所得稅高達1千萬新元。
不過也正因這段交情,他的壟斷生意引起很多人的不滿和怨言,致使他在失去蘇哈多這個強力靠山後,在1998年暴亂期間成為群眾出氣的對象,照片被人丟擲石頭,雅加達的豪宅更被人放火燒燬。
在印尼工作達十多年之久的馥銘顧問董事長賴學明受訪時說,林紹良是個能幹的生意人,也懂得取諸社會,並用諸社會,樂善好施。
“不過商人畢竟都有做生意的手腕,因此他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理解和讚揚,這也是人之常情。”
梅加瓦蒂也前往弔唁
近百名本地和印尼的政商界人士昨天下午到林紹良停柩處弔唁,包括印尼前總統梅加瓦蒂、標新局主席楊烈國及力寶集團創辦人兼主席李文正。菲律賓總統小阿基諾等人也贈送花圈。
楊烈國上世紀90年代時任經濟發展局主席,因新加坡與印尼的經濟合作項目峇淡工業園,結識當時已接管三林集團的林逢生。
楊烈國說:“逢生1989年8月來見我,我們在1990年開始了峇淡工業園。我見過林紹良,他是個很和善的人。不過他那時已經把公司日常運作都交給兒子林逢生了。他(林逢生)的父親能如此長壽是他的福分。”
梅加瓦蒂:交情久遠
傍晚5時半,梅加瓦蒂身著便裝抵達停柩處。據林家親友透露,她前晚特地從印尼飛來新加坡弔唁。
她在靈堂悼念故人並慰問林紹良家屬後,接受媒體訪問。
她以印尼語說:“我們叫他‘林伯伯’(Om Lim)。我們家族的交情從外婆時就開始了。他們是商業夥伴,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在記憶中,我小時候就常在媽媽家見到他。
他是個挺安靜的人,話不多。他是印尼經濟成功的一分子,如今他的孩子在繼續經營他的商業帝國。”
當印尼電視台TV One記者問她,林紹良的事跡是否對印尼人有所啟迪時,梅加瓦蒂說:“林先生是一位真正的商業領袖,他懂得商業的跌宕起伏、盈虧參半,這一點和現在的一代人不同。如今的年輕人一心想著很快取得成功。”
豪門壽宴連辦兩晚
包機票住宿贈5克金牌
林紹良的90歲壽宴於2005年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酒店舉行,而且連辦兩晚豪門宴。
受邀出席的親友有2千多名,他們的來回機票、酒店住宿和宴席費用估計超過200萬元。
《新報》報導,每名受邀賓客都獲贈一塊5克重足金牌作為紀念。
林紹良也積極捐款給慈善與非營利組織,包括新加坡的福清會館。他也是福清會館永久名譽會長。
1986年,當福清會館建大廈時,他的林氏集團捐出200萬元。
兩年前,福清會館慶祝100周年,他和孩子捐了60萬元。
此外,林紹良在印尼也不分種族和宗教,捐款給教堂、清真寺、廟宇、孤兒院和協會等。
李棕:為人謙卑很有肚量
力寶集團(Lippo)創辦人兼主席李文正之子力寶集團總裁李棕博士受訪時透露,高齡81歲的父親李文正一聽到友人逝世的噩耗,就馬上從雅加達趕到新加坡,參加前業務夥伴的葬禮。
李文正曾獲林紹良垂青,受邀出任中亞銀行董事及總經理,兩人業務夥伴關係達18年。
李棕形容,林紹良善用人才並信任他們,父親對他心存感激。林紹良也從不議論別人是非,是個很有肚量、謙卑的富商。
魏成輝:華人社會損失
“林紹良在海內外商界的威望很高,他對印尼早期經濟發展有重大貢獻,因為他集團業務多元化,創造了大批就業機會。”
本地“薄餅大王”第一家集團執行主席魏成輝昨天原本要從台灣飛去福建打理生意,昨晚特地提前回國,並直奔林紹良靈堂瞻仰遺容。
他心情沉重地說:“這麼一個好人突然間離去,是華人社會的一大損失。”
身為林紹良的福清同鄉,魏成輝說,福建省能有今天的發展,論貢獻沒人能超越林紹良。
魏成輝在1988年和林紹良一起到福清市創辦食品企業,在魏成輝眼裡,林紹良並非要賺錢,而是希望能讓家鄉早點富起來。
“他一直都願意為福清社團慷慨解囊,80年代因資金不足,新加坡福清會館好多年都無法建成,當時他二話不說,就捐出200萬元。”
6月17日舉行葬禮入土為安
林紹良將在新加坡入土為安。
林家葬禮的周姓發言人透露,林紹良葬禮計劃在這個星期天,以土葬方式舉行。
林紹良將安葬在蔡厝港墳場。
發言人也說,林紹良是於前天下午入院,並在同一天下午去世。
林紹良去世時,次子林聖宗、三子林逢生及女兒林美君都在醫院陪伴,長子林聖斌則在昨天早上從雅加達趕到新加坡。
林紹良的棺木昨天下午4時40分抵達翡龍山停柩處。他的妻子李金娘和4名子女,媳婦和女婿下午4時30分到達。
李金娘乘車到達停柩處時,哭紅了眼,步履蹣跚,需要兩名親友攙扶著。
她看見三兒子林逢生時更是悲痛地抱著兒子痛哭。
96歲的林紹良子孫滿堂,共有12名內孫男和內孫女,兩名外孫女,內外曾孫6名。
停柩廳前方和左右兩旁都搭起了高高的白色帳篷,在周圍一片翠綠樹叢中顯得格外醒目。上百名工作人員忙進忙出,打點現場一切。
土葬安葬期限15年
蔡厝港墳場是本地唯一仍接受土葬的墳場。由於土地有限,自1998年以來政府限定所有土葬的安葬期限為15年。換言之,遺體下葬15年後須要遷移。到時,遺體將被火化,骨灰安置在骨灰甕安置所。
如果死者的宗教信仰禁止火葬,可移到其他地方再葬。
針對公眾可否購買私人土地作為安葬用途,獅城殯葬業者,洪振茂壽板店執行董事洪子謙說,新加坡只有蔡厝港墳場可以作為土葬用途,其他私人土地都不行。
他也告訴記者,按照條例,只有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可在新加坡進行土葬,若是外國人,其直屬家庭成員中須有人是公民或永久居民才能葬在這裡。
“家屬必須提供往生者的死亡證書,和殯葬業者的合格埋葬證書才可以向政府購置墳位,不能預先訂購。”
(星洲日報/國際)
5 :
GS(14)@2012-06-13 00:01:55http://www.forbeschina.com/list/1580
5 林逢生/Anthoni Salim 36 62
6 :
GS(14)@2012-06-13 00:02:45http://www.hkdailynews.com.hk/news.php?id=229703
前全球華人首富,香港第一太平集團和力寶集團創辦人:印尼首富林紹良,前日在新加坡辭世,享年96歲,臨終時,他的兩名兒子和女兒均在醫院送別,而長子亦從印尼返抵新加坡。採訪:專題組
林紹良生前最愛鄧麗君的歌,鄧過世後,香港歌星陳潔儀因唱小鄧的歌曲而蒙受賞識,成為林的壽宴表演嘉賓。
在港擁第一太平集團
林紹良1916年生於福建省福清縣一農民家庭,1938年移居印尼中爪哇。他早年靠丁香生意起家,後經營麵粉廠、水泥廠等生意,並涉足地產和金融業。他的商業王國抱括以印尼為基地的林氏集團和三林集團,以及以香港為根據地的第一太平集團(00142);在80年代後期,他又與李文正合作創立了力寶集團(00226),主要拓展海外業務。
第一太平集團是一家在港交所上市的綜合企業公司,主要業務是電訊、消費食品產品、地產及運輸,林紹良的兒子林逢生家族,公司持有44.3%的股權。力寶集團則是印尼第二大財團,1980年代末由林紹良與印尼商人李文正合作創辦,主要投資於亞洲多國的地產、百貨公司、超級市場、娛樂及服務業等,投資國家包括印尼、新加坡、中國、香港、美國、澳洲等。
全球富豪榜曾列第六
他的商業王國是一個多元化的集團,經營範圍相當廣泛,主要涉及紡織、水泥、化工、電子、林業、漁業、航運、保險、金融、地產、黃金寶石、酒樓飯店、醫療器材、電訊設備、鋼鐵等七十多種行業。它的基業中心在印尼首都雅加達,下屬的公司企業,分佈在印尼、新加坡、香港、利比利亞、荷蘭、美國等國家和地區,成為一個跨亞、非、歐、美四大洲的國際財團。他的總資產在1995年時已達184億美元,營業總額約200億美元,所屬公司640家,被譽為「世界華人第一富豪」,並在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中排第六。在2001年公司進軍中國時,他還親自到北京考察。
自1998年印尼排華騷亂後,林紹良長期在新加坡居住,近年來已處半退休狀態,而由於年事已高,臥病在床已有一年。據知,其家族事業由三子林逢生主理,次子林聖宗負責佳福等業務,長子林聖斌則擁有自己的事業。
據新加坡傳媒報導,林紹良於前日下午3時50分,因病於萊佛士醫院過世,兩名兒子林聖宗和林逢生,以及女兒林美君均在旁,而長子林聖斌則從雅加達趕返新加坡。另有十多名親友,在醫院深切治療部病房外的大廳內等候。他的一名親友謝絕記者採訪。
7 :
GS(14)@2012-06-13 01:21:35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0612/16418219
第一太平(142)最近股價表現麻麻,豈料禍不單行,公司榮譽主席林紹良前日下午於新加坡離世,享年96歲。
印尼前首富林紹良,福建出生,1938年移居印尼,之後白手興家,創辦三林集團,涉足多個行業,包括金融、地產、礦產、電子、航運等70多個行業。1995年,林氏商業帝國總資產高達184億美金,超過1400億港元,為東南亞華人首富,更加有「水泥大王」、「地產大王」稱號。林紹良生前仍為三林集團主席。
隱居星洲豪宅
林紹良生前是前總統蘇哈圖身邊大紅人,所以輕易壟斷各行各業,其後將所有業務交予三子林逢生打理,即現任第一太平主席;林紹良本人則遷居新加坡,處半退休狀態,隱居豪宅。過去一年,就因為身體問題,長期住院,前日下午離世。
8 :
GS(14)@2012-06-13 01:22:00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20612081_C.pdf
第一太平有限公司(「本公司」或「第一太平」)之董事會(「董事會」)懷著悲痛心情宣
佈其榮譽主席兼董事會顧問林紹良先生於二零一二年六月十日在新加坡因年事已
高而離世,享年97歲。
已故之林紹良先生為本公司現任主席林逢生之父親。其自一九八一年起擔任本公
司之首任主席至一九九九年二月,此後便出任本公司之榮譽主席兼董事會顧問。
在第一太平開始成立以來,已故之林紹良先生一直支持及領導第一太平,並自本
公司於一九八一年成立以來為其成功作出極多貢獻。董事會謹此衷心感謝其對本
公司之發展及成長所作出之寶貴貢獻。董事會謹此向已故之林紹良先生之家人致
以深切慰問。
9 :
GS(14)@2012-06-14 00:43:49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0613/16421301
林紹良早於32歲時曾經大難不死,結果必有後福。當年他曾於印尼乘搭的士,當時的士上連同司機共有5人,車上曾經先後有2人跟他調位坐,結果他由坐司機旁變為坐在後排中央。10分鐘後的士與荷蘭軍車相撞,的士上只有他一名生還者!事後他回想,幸好他生性隨和,如果拒不讓位,歷史必將改寫。
二次大戰後,印尼與前殖民者荷蘭發起抗爭,爭取獨立,他抓緊機遇,押重注支持印尼獨立,給印尼軍隊運送軍火和藥品並認識了生命中的重要人物——軍中將領蘇哈圖。
蘇哈圖戰勝上場任印尼總統後,林紹良亦隨之飛黃騰達,1968年林紹良獲得政府提供的丁香進口專營權以及全國三分之二的麪粉專營權,商業王國迅速發展。
生命最重要的人是妻子
時至今天,他擁有以印尼為基地的林氏集團和三林集團,以及香港上市公司第一太平集團(142),和與李文正合作創立的印尼第二大企業力寶集團(226)。業務廣及70多行業,並橫跨亞、非、歐、美四大洲。
林紹良早於1995年已位列《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中排第六位,被譽為「世界華人第一富豪」,總資產已達184億美元,營業總額約200億美元。不過隨着蘇哈圖落台,印尼於1998年排華騷亂後,林紹良便移居新加坡。
近年最矚目的事情要數他於2004年慶祝與妻子結婚60周年鑽婚紀念晚宴,到賀來賓約4000名,他致辭時:「我生命最重要的人,就是伴隨了我60年的妻子。」隔一年再舉辦連續兩日的90歲「豪門壽宴」,首晚1000名來賓全獲贈送一塊5克重金牌,而所有海外客人的往返機票和酒店住宿費用全「包」。
林紹良剛於本周日於新加坡與世長辭,享年96歲。他留給後人成功之道是「勤儉奮發是華人美德,方向、意志和策略是第一要素,不怕失敗、奮鬥不懈、運籌帷幄、出奇制勝和深思熟慮是成功的必備條件。」
記者:周燕芬
林紹良簡介
•1916年於福建福清縣出生
•籍貫福建
•1995年列入福布斯第6大富豪
•擁有三林集團、林氏集團、第一太平集團、力寶集團
•為印尼前總統蘇哈圖好友
為甚麼要抵制印尼產品? Bittermelon 苦中作樂
1 :
GS(14)@2013-06-25 01:04:45http://bittermelon2009.blogspot.hk/2013/06/blog-post_24.html
最近看到有人說,由於印尼農民焚燒林地以致濃煙密佈,煙霾更污染環境並且影響鄰國,因此說要罷買印尼農產品,以示懲戒。
個人認為罷賣行動是沒有甚麼實際作用的,因為商業世界從來都是看價值,基於某些政治考慮而抵制某地的產品,損失的未必是別人而是自己。
再講,世上不公義、不公平之事何其多,若實行抵制,恐怕全球貿易將要終止。不說別的,就以美國為例,華府近年推出量化寬鬆來挽救國內經濟,但卻弄至全球資金泛濫,資產價格急升,香港樓價遲遲居高不下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拜其所賜。況且最近的「斯諾登事件」,還爆出華府涉嫌監聽全球網絡資訊的醜聞,那麼我們是否也要一併罷買iPhone、罷吃麥當勞、罷喝Starbucks、罷看荷里活影片和NBA球賽?
這還未止,「斯諾登事件」也爆出英國政府涉嫌在元首峰會期間,暗地監聽別國元首的通訊,那麼我們是否又要罷買Mark & spencer、罷看BBC節目、罷閱Harry potter小說、罷說英語、抵制投資倫敦金、抵制到英國升學?
內地就更加不用多說了吧?我們能不喝東江水、不吃內地供港蔬菜和肉食,以及不用中國製品嗎?不要忘記,全世界所穿所用的東西,大部份都是由內地工廠生產,我們可以撇清嗎?若果不能,為何還要選擇抵制印尼產品?哦,說穿了,其實還不是小看人家可欺?
主張抵制這個,罷買那個的人,或許要搬到火星居住才行。但想深一層,要搬到火星也不成啊,現在有能力載送人類上太空的國家,或多或少都存有不公義和不公平的問題,要貫徹抵制就不能幫襯他們了。
回說印尼農民,根據報導,他們喜歡以傳統的火耕方式,將整片林地焚毀,焚燒留下的灰燼就可以作為肥田料來耕作。等到土地的養份用盡後,就焚燒另一遍土地繼續耕種。印尼主要出口橡膠和紙漿,為了滿足世界的龐大需求,所以每年都這樣焚毀林木。歸根咎底,還不是我們的浪費式消費?與其抵制他們,不如協助他們改善耕種技術。更重要的是,由今日開始從自身做起,減少無謂的浪費式消費,這樣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
亂花6.6億公帑中石油購印尼3枯油井
1 :
GS(14)@2014-12-24 02:20:37
中石油再被揭亂花公帑在外國買枯旱油井。路透社指,2013年中石油與印尼國有石油公司Pertamina簽約,買下印尼Limau油田的三個油井,共支付了8,500萬美元(約6.6億港幣),不料三個都是快枯竭的旱井,產量還不到它們高峯時的3%。有關項目疑竇重重,北京當局已着手調查。中共前政治局常委周永康倒台後,內媒曾披露中石油為討好周的兒子周濱和在美國的親家,經周親家中介從海外洽購枯油井,向周家輸送利益。路透社的報道指,中石油收購印尼這三口井位於蘇門答臘南部,覆蓋200平方公里森林和農田,1960年代開採時產油達高峯,之後一直持續下降。中石油去年宣佈這宗交易時,未透露賣方名稱和財務細節。路透社調查發現,賣方是一家在英屬維京群島注冊的公司(即BVI離岸公司),並找到與該公司相關人士,但對方拒絕回應有關問題。有了解該項目中石油人士稱:「我們都知道這是一筆荒唐投資,但搞不懂那些錢最後怎麼去了哪裏。」報道指,中石油前副總經理王永春和中石油印尼分公司前總經理魏志剛均參與上述項目投資評估,王當時兼任中石油大慶油田總經理,被視為周永康在石油系代理人之一。周倒台後,包括王永春在內中石油至少11名高官落馬。當局發現中石油在印尼還有兩宗可疑交易,共花費3.5億美元(約27億港元)從鮮為人知私企手中買下資產,問題正在調查中。路透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41222/18977421
指亞航擅自起飛 印尼揪8官祭旗
1 :
GS(14)@2015-01-11 20:07:40
肇事亞航客機被指違反發牌規定,在周日非飛行日擅自起飛,八名印尼官員昨被追究責任,一人被炒賠上官位,七人被調職或暫停職務。印尼交通部昨表示,八名被查處的官員,分別來自交通部、航空導航機構AirNav及泗水機場等,當中一名交通部官員被撤職,另一官員被暫停職務,另外六名官員輕則被調職,重則停職查辦。交通部門官員穆斯塔法(Hadi Mustofa)表示,交通部正全面徹查國內航空公司,追查有否類似違規情況,明日公佈結果。交通部早前發現,亞航泗水飛新加坡航線,只應在周一、周二、周四及周六飛行,並不包括周日,亞航並無要求過更改日程,相信有違發牌規定。但新加坡聲稱容許亞航每日飛行。亞航僅稱全力配合調查。
劃一廉航最低票價
此外,印尼交通部發言人巴拉塔宣佈,禁止所有廉航低價促銷,境內廉航最低票價劃一為最高票價的40%,以免廉航爆發割喉減價戰,令乘客利益受損。不過,交通部前航空總幹事古邁暗批政府矯枉過正,認為「在安全標準上,廉航與傳統航空公司並無分別」,暗示飛行安全和票價無關。法新社/德新社/路透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108/18995073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