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3年試射多過30年總和金正恩認真研發

1 : GS(14)@2017-05-18 02:08:05

連同周日的試射,北韓過去3年射導彈的次數已經超越之前30年加起來的總數,技術也正不斷提高。美媒指出,這是因為金正恩扭轉父親及祖父以往的「跳草裙舞」方針,認真發展足以威脅歐美的導彈。北韓在1960年代起,開始啟動導彈發展計劃,但進度一直緩慢,直至1970年代末才從埃及購入蘇製導彈,仿製出「飛毛腿B型」導彈。在已故前領導人金正日和金日成年代,北韓發展導彈的主要目的是增加外交談判籌碼,順便通過出口賺外匯。不過自金正恩2011年底掌權後,這個政策出現根本改變。


政策改變 不熱衷談判

金正恩並不熱衷於與美談判,我行我素,務求最大化軍事力量,隨時投入戰場,因此不斷試射導彈改良技術。金正恩2012年將戰略火箭部隊升格至和陸空軍平起平坐,顯示其重視程度;他又大力討好科研人才,對他們委以高職。而最重要的生產技術突破,是引入電腦數控(CNC)系統,令北韓可自行精準製造導彈的組件,不需要入口和受聯合國制裁影響。北韓官媒曾報道,金正恩2013年視察一間軍工廠期間,對當時的技術相當不滿,要求工程人員更換舊有的設備,改用CNC系統。政府甚至製作了歌頌CNC的歌曲,將內容印在郵票上。在平壤以北約100公里一間軍工廠,就有數十台由電腦控制的大型機器,與南韓三星電子生產手機用的系統類似,不過北韓主要是用作大量生產導彈和核子離心機的組件,據調查這些機器是來自中國和瑞士。導彈技術經過金正恩數年的推動,已見初步成效。軍方在2014年展示穩定性更高的固體燃料導彈,去年更首度試射潛射彈道導彈,都是技術上的重大突破,最大射程還在不斷提高。美國北方司令部司令魯賓遜(Lori Robinson)認為,金正恩正在打美國本土的主意,其威脅絕對不能忽視。美國《華爾街日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516/2002274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3236

張宗永:看富豪排行榜毋須太認真

1 : GS(14)@2017-09-17 11:41:05

【明報專訊】經濟版的讀者都喜歡看財富排行榜,當中《福布斯》發布的最有江湖地位。最近《福布斯》公布了去年全球作家收入排行榜,居首的是大家熟悉的《哈利波特》作者羅琳(圓圖),去年總收入達9500萬元(美元.下同),超越了居榜首多年的美國多產作家James Patterson。

作家不同交易員 靠個人才能致富

世界上有千萬個行業,很多收入都比作家高,但是這些職位,銀行大班也好、上市公司總裁也好,都需要一個團隊才能賺錢, 所以我常常說,真正成功的交易員是可以穿睡衣坐在廁板上戰勝市場的,但這並不常見。反之,寫文章絕對是一件單打獨鬥的事,作家擁有的「手下」只是他書桌上一部電腦而已,因此更靠個人才能。

羅琳去年的高收入是有點反常的。她不是一個多產作家,去年出版了她的第八部《哈利波特》作品《Harry Potter and the Cursed Child》,估計明年如果她沒有新的作品,收入便會下跌。《哈利波特》源自羅琳在愛丁堡等火車返回倫敦時得出來的靈感,《Harry Potter and the Cursed Child》這部作品最初是舞台劇,後來才出書 。

銀行非最高收入行業

同樣是靠才華致富的創作人,《福布斯》排行榜去年冠軍是黑人饒舌歌手Diddy,收入1.3億元,居次的是Beyoncé,收入1.05億元;大家熟悉的足球明星C朗排名第五,收入9300萬元。打進排行榜的作家除了羅琳和James Patterson之外,其他的收入都是僅僅2000萬元左右或以下,比香港很多打工皇帝都遜色。

論高收入行業,經常被人提及的銀行界並不是首位,科技、娛樂、 電訊上市公司的CEO收入絕不比銀行低。很多人以為銀行大班收入很好,其實摩根大通的CEO戴蒙(Jamie Dimon)的收入也不過是2820萬元。當然投行的最高收入員工不一定是CEO,過往很多交易員的收入可能都比老闆高。今天,金融界真正的天之驕子是對冲基金經理、量化基金Renaissance Technologies的創辦人James Simons,去年拿走了15億元。

如果單從牌面看,全世界收入超低,甚至與權力不相稱的行業,首推國家或地區元首。 此類人物的收入排名,龍頭是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去年收入也不過是170萬元,我們的前特首梁振英以59萬元居次,奧巴馬官俸僅40萬元,這可能比廣東省某某市的海關副關長還要低呢!所以說這些排行榜只可以作為稿材或笑料,作不得真。

國家元首地位與收入落差最大

評論收入是否恰當,可以有兩個角度。從資本主義社會角度看,羊毛出在羊身上,如果這個人為投資者或股東創造了龐大收益,當中抽取不足1個百分點報酬也許說得過去,如蘋果公司去年收入457億元,CEO庫克連行使股權的收入是1.45億元。如果從社會角度看,一個人如果賺取相等於一個非洲落後國家的年收入,是有點過分。

[張宗永 翼之聯想]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413&issue=2017091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0794

林鄭邀阿里港上市 馬雲:認真考慮

1 : GS(14)@2018-01-15 02:15:42

【明報專訊】由阿里巴巴主席馬雲出任會長的浙商總會,昨舉行香港浙商聯合會成立儀式,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致祝賀辭時直言希望阿里來港上市,其後她與馬雲在對談環節時,亦再度公開邀請阿里到港上市。

林鄭:今年中肯定能接受同股不同權

林鄭月娥表示,去年10月施政報告中已提出,會加強與內地合作,而「創新」一字在施政報告中亦出現得最多,認為政府於每個範疇也要創新。她其後在對談環節更稱「叫阿里來港上市不是說笑」,又指本港於今年中肯定能接受同股不同權的企業來港上市,以迎合不同的新經濟企業。

馬雲讚港府執行力強

對於林鄭月娥的邀請,馬雲表示,已經收到政府的信息,會認真考慮在港上市。他認為,港府在短時間內通過了同股不同權,是巨大的變化,相信特首對香港未來的變革非常大,明言對香港充滿信心。馬雲又表示:「每個人都會說對的事情,但未必每個敢做對的決定。」從特首給年輕人和創業者減稅可見,港府執行力非常強。

阿里未來料增在港投資

馬雲又稱,香港為浙商對外投資的第一大目的地,讚揚香港可把東方和西方完美地結合,浙江是資源上的小省,而浙江就是從香港身上學到全球化。馬雲更稱自己為半個在港的浙商,除了杭州以外,香港和北京就是他停留時間最多的地方,目前阿里旗下香港的員工有數百人,他指未來會繼續在港發展和加大對港的投資。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714&issue=2018010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6600

經濟客艙:美股認真討論區

1 : GS(14)@2018-01-15 03:28:26

美股今年開局強勢,未必全民皆股,美國散戶持股比例,相對2008年金融海嘯期間更低。最近睇到《華爾街日報》有個故仔,提到美國股市表現嘅時候,但散戶參與程度下降。報道引述咗蓋洛普調查,科網泡沫爆破後起,2001年至2008年期間,平均超過六成美國人有炒股。相對,2009年至2017年期間,聲稱有買股票嘅美國人,比例降至54%。最近搵咗美國不同年紀嘅散戶同金融業界人士做訪問,講吓對美股同投資嘅睇法。相比其他千禧BB或八、九十後嘅散戶,分享點解唔願買股票、寧願揸現金,有位基金經理John Fox講嘅感受,最淡淡然,但印象最深刻。佢形容今輪美股狂升,係佢職業生涯最唔期待嘅牛市,絲毫感受唔到興奮,又唔似千禧年咁,連酒吧嘅電視都播CNBC嘅節目。
John Fox喺金融圈打滾超過30年,由87年股災到科網泡沫爆破,再經歷亞洲金融風暴,到2008年金融海嘯,原來睇慣金融大場面嘅專業投資者,投資炒賣都想講求「氣氛」兩隻字,「贏大家一齊贏,輸就大家一齊輸」。氣氛越熾熱,投入程度越高。報道無提到John Fox點解對今次美股升市咁冷淡,亦冇披露佢持倉去年係咪輸好多,但可以肯定美股升市,散戶唔玩,最緊要有大戶落場,服侍美國1%富人嘅投資,仲多錢賺。
FB: https://www.facebook.com/seeforcaptain/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108/2026780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681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