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好的墨西哥買單呢?特朗普“墊付”10億美元修墻
據CNN報道,美國國土安全部已經提出申請10億美元資金,用於修建部分美墨邊境墻。
根據CNN獲得的美國國土安全部的文件顯示,白宮在防務和邊境安全開支方面追加9.99億美元的預算,包括新建48英里邊境墻,具體為在聖地亞哥新建14英里的邊界墻,在里約格蘭德地區新建28英里的堤壩和6英里的邊界墻。此外,該筆資金還用於翻修在聖地亞哥的長達14英里的邊境墻。
除了這10億美元,美國政府還另外申請了26億美元的資金,用於2018年邊境基礎設施的建設。
特朗普在競選期間就承諾將在美國南部建一個完整的邊境墻,並且不斷強調墨西哥將會為此買單。

據美國國土安全部上月報道,美墨邊境墻所需預算預計總共達216億美元,特朗普曾預計需要120億美元。
中國化工收購先正達再獲墨西哥批準 項目交割將進入倒計時
繼從美國和歐盟都獲得批準後,4月10日,中國化工集團公司(中國化工)和先正達10日對外宣布,已獲得墨西哥聯邦經濟競爭委員會(COFECE)關於中國化工擬收購先正達的批準。
中國化工對外表示,這標誌著向交易成功邁出了重要一步,預計交易將於2017年二季度完成。
行業內預計,隨著美國、歐盟反壟斷審查的通過,這項中國迄今為止最大的海外並購項目的國外政府審批已經工作基本完成,項目交割進入倒計時。
歐美對農化三大交易均有條件核準以維護競爭格局
目前,全球農化和種子行業的價值達1000億美元,而中國化工收購先正達是影響農業及化工行業競爭格局的的三筆關鍵交易之一。
其中,陶氏化學公司與杜邦公司的1400億美元合並案是第一筆宣布的交易。該筆交易於上周在歐洲獲得通過,不過仍有待美國、中國和巴西的批準。而另一筆交易是拜耳660億美元收購孟山都一案,這也是最後宣布的一筆並購交易。
由於農業是關乎歐美政治和經濟的重要領域,因此歐美監管機構對著這三大並購的審批都格外審慎,希望維持農業領域內企業有效競爭的格局。
3月27日,歐盟批準了陶氏化學公司與杜邦公司之間的合並交易,但條件是兩家公司必須需剝離殺蟲劑、除草劑和部分待研發產品和基礎設施。外界預計,被剝離資產總計銷售收入15億美元,約占兩家農化業務合並收入的9.6%左右。
對於中國化工收購先正達的交易,也同樣經歷了歐美有條件的核準。
其中,歐盟要求中國化工與先正達最終需要剝離的農藥產品57個,涉及銷售收入1.94億美元。根據歐盟反壟斷規定,剝離資產須在交割後6個月完成出售。
在美國,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對中國化工與先正達的並購項目提出了剝離出售阿維苗菌素、百菌清和百草枯3個產品的要求,涉及銷售收入0.29億美元,並確定美國Amvac農藥公司為潛在收購方。
有熟悉該交易的行業人士對第一財經表示,中國化工和先正達在歐盟和美國剝離的資產分別僅占兩家農化業務合並收入1.1%和0.16%,合計起來也只有約2.2億美元,這要遠小於陶氏和杜邦交易所剝離資產占比,對先正達業務以及中國化工農化業務的影響微乎其微,保證了中國化工農化業務和先正達的資產和業務完整性。
針對核準中國化工和先正達交易的原因,歐盟競爭事務專員瑪格麗特·韋斯塔格爾(Margrethe Vestager)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對歐洲農民乃至消費者來說,很重要的一點是,在中國化工收購先正達之後,農藥市場依然可以維持有效競爭。
而最後一筆拜耳收購孟山都的項目,盡管還沒有進入歐盟審查正式階段,但市場已經有消息披露,拜耳希望出售草銨磷農藥、北美市場油菜種子、美洲棉花業務、全球洋蔥和北美花菜種業務的消息,涉及銷售收入12.3億美元,約占其合並收入的5.2%。據悉,後期按照有關國家反壟斷要求,拜耳還有可能進一步剝離其他資產。
被剝離資產早被其他巨頭盯上
對於幾大巨務頭合並重組過程中剝離的資產,一些企業紛紛表達了興趣。
3月31日,美國另一家農化上市公司富美時(FMC)宣布,將用現金加資產的方式收購陶氏和杜邦剝離的資產。
另一化工巨頭巴斯夫被視為剝離資產的最重要競購參與者,因為此次巴斯夫並沒有參與到本輪農化行業的整合重組中來。
據外媒報道,巴斯夫歐洲公司參加了監管部門針對杜邦和陶氏合並交易舉行的一次閉門聽證會,表明其可能有意收購陶氏和杜邦資產。
同時,巴斯夫也在考慮參與競購拜耳的農業資產,這部分資產的佑值達到25億美元。FMC集團和美國先鋒集團也表示希望在這次兼並潮中收購其他公司的業務。
甚至先正達首席執行官Erik Fyrwald也對其他巨頭被剝離的資產表達了濃厚的興趣,這也暗示上述三大交易所剝離資產可能在幾大巨頭之間被重新“洗牌”。
“行業巨頭將會實施重組,所以我認為來來未來的交易可能更多的會是規模較小的公司進行補強型的交易,在重疊較少、競爭擔憂較少的領域填補空缺”,Fyrwald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我們將擁有彈藥、財務實力,繼續進行業務投資以及合理的收購”。
由於先正達是世界500強、全球第一大農藥公司、第三大種子公司,價值創造力突出,盈利能力較強,如果中國化工成功並購先正達,將形成良好的協同效應。這不僅將彌補國內農藥和種子原創性開發力度不足的問題,還有助於提升中國在作物植保、種子培育的技術實力。
美國農業部高級經濟學家蓋勒先生在媒體上指出,一方面,他們(中國)希望擁有最好的技術,但與此同時,他們也不希望自己的市場被孟山都、杜邦或拜耳等國際公司所主導。因此,購買技術就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最便捷方法。現在看起來這倒成了中國的戰略。
專註上海航線十年後,墨西哥航空擬攜手東航發力中國
今年是墨西哥航空進入中國的第十個年頭,過去的十年中,這家拉丁美洲最大的航空公司只專註於一條中國航線:上海到墨西哥城,不過航班密度已經從最初的每周兩班增加到了每周五班。
十年前開通上海-墨西哥城航線時,這條航線還是第一條從中國大陸直飛拉丁美洲的航線,如今,越來越多的國內航空公司也開始關註這一距離中國最遙遠的大洲,南航和海航更是先後開通了國內到墨西哥的航線,與墨西哥航空正面pk。
盡管競爭已經撲面而來,但安科.範德爾沃(Anko van der werff)依然對自己的航司在中國市場的表現充滿信心,“目前上海-墨西哥城的平均客座率在85%左右,商務艙的客座率也能保持在70%以上。”

安科.範德爾沃是墨西哥航空的首席營收官,最近乘坐自家公司的波音787夢想飛機來到上海慶祝航線運營十周年。他對第一財經記者透露,在上海-墨西哥城這條航線上,商務客和旅遊客的比例大概為4:6,其中有一半的乘客是到墨西哥城後再中轉到拉美其他城市,由於墨西哥航在拉丁美洲的通航城市已達15個,到美國的目的地有22個,到墨西哥境內的更是多大43個,乘客可以更便捷地“一站到底”直達目的地。
這也是範德爾沃對越來越多中國航司增開拉美航線還沒有感到太多壓力的重要原因之一,由於飛機航程的限制,墨西哥以南的國家無法直飛到亞洲,所以墨西哥便成為中國到拉美的最佳中轉點。
近年來,隨著中資到南美的投資項目逐漸增多,旅遊需求也在逐漸增長,拉美航空市場開始越來越受到中國航司的關註,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四個月,單單入境墨西哥的中國公民就同比增長了32.8%。
需求增長的同時,運力供給也在趕上。2017年以來,國內的南航,海航陸續開通了廣州,北京到墨西哥城的航線,不過分別要在溫哥華和蒂華納經停,這對很多公商務客來說並不是高效的飛行線路。
範德爾沃對記者介紹,乘坐墨西哥航的公商務客人,主要是來自中國和墨西哥等拉美國家的中小型民營企業,其中最大的公司客戶來自通訊行業,由於其在拉美有不少辦事處,能夠便捷地直飛墨西哥或者無縫銜接到拉美其他目的地,這對公司的高管和員工來說都是更重要的。
目前,相比於歐美,墨西哥航空在亞洲的航點還相對較少,分別是中日韓三個目的地,不過,公司並不急於在中國增開新的目的地,而是選擇深化與中國航司的合作來拓展航線網絡。
範德爾沃透露,今年10月,公司將與東方航空開展代碼共享合作,從而使上海以外的國內乘客也可以通過東航的國內航線便捷銜接到上海-墨西哥城航線上。東航與墨西哥航同屬於天合聯盟,又都有來自聯盟內另一成員達美航空的投資。
“在美墨航線上,我們已經與達美航空聯營,與東航實現代碼共享後,未來也不排除與東航升級到類似與達美的聯營合作,” 範德爾沃告訴記者,“此外,我們的中墨航班上有中墨特色美食,也配備了中國空翻和中國(或中文字幕)電影,以吸引更多中國乘客乘坐。”
事實上在歐洲,墨西哥航空也在用同樣的方式運營航線,通過與天合聯盟旗下的法荷航代碼共享,公司在歐洲市場的盈利表現也一直不錯。
目前,墨西哥航空共有近130架飛機,包括波音787,波音737,以及Embraer170和190,公司幾年前還增訂了100架波音客機,其中90架為B737 MAX,10架為B787-9夢想飛機,隨著新飛機的逐漸交付,公司也計劃增開韓國,歐洲,美洲等地的航班。

不過對範德爾沃來說,如何在在飛市場精耕細作,讓自己的產品和服務更具個性化,也是應對競爭的重要方式。比如,在墨西哥國內,墨西哥航空的乘客已經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購餐食,再比如在中墨航線上,乘客也可以通過支付一定的費用鎖定前排座位。
“隨著飛機變得越來越輕以及更有效率,我們可以連接越來越遠的兩個目的地,可能很多年後,目前在汽車和軍事上已經實現的無人駕駛,也會應用到民用飛機上,屆時更多的人員可以回到地面監控數據,航空公司也可以更好的控制成本,提高安全性。” 範德爾沃預計。
美國與墨西哥就NAFTA達成部分協議,納指漲破8000點創新高
8月27日晚間,據外媒報道,美國與墨西哥就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達成部分協議。
美股方面,納指漲破8000點,創記錄新高。外匯方面,墨西哥比索兌美元漲幅收窄至1%。
此前,據外媒報道,墨西哥經濟部長瓜哈爾多(Ildefonso Guajardo)當地時間周日稱,美國和墨西哥貿易談判代表只差“幾小時”就能彌合雙方在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上的歧見,但與加拿大則可能要持續至9月。
責編:顧蓓蓓
未驗DNA 由墨西哥強搶回國美婦認錯失散女 國際刑警救錯人
1 :
GS(14)@2015-04-24 08:42:45■警員強行捉走阿朗德拉,把她塞入車裏。
片中的她披頭散髮,一邊奮力掙扎,一邊聲嘶力竭地抗議,但敵不過兩個大人的力量,終於被塞入車裏,被迫離開父母。這名墨西哥少女不是遭歹徒綁架,更不是犯法被捕,卻是遭一名美國婦人點錯相,誤當成是失散八年的女兒,國際刑警應要求協調「拯救」行動,但少女被送到美國後做親子鑑定,卻證實天大誤會。
這段「暴力搶女」影片,上周在網上瘋傳後,迅速引起墨西哥人關注。事件主角14歲的阿朗德拉(Alondra Luna Nunez),是個平凡中學生,跟家人住在墨西哥中部城市瓜納華托。上周四,她好端端的在學校上課,突然有聯邦探員到校,指她的父母另有其人,而且不由分說就把她捉走。
■阿朗德拉前天從美國返墨西哥後,舉行記者會笑談被擄到美國一事。美聯社
反抗無果 法官不信真父母
她又驚又怒,但反抗無果,被探員塞入汽車,車裏正正就坐着自認是她「生母」的婦人。阿朗德拉掙扎着激動尖叫:「我不是你女兒!」該名婦人隨後下車。阿朗德拉同時向無力阻止只能拍下情況的父親呼救,他勉力安慰:「阿女,我們會有其他辦法的!」但家人的抗議根本不被理會,阿朗德拉當日被送到毗鄰米卻肯州的法院。在庭上,阿朗德拉的父親盧納(Gustavo Luna)與聲稱是女童生母的加西亞(Dorotea Garcia)都呈上各自女兒的出生證明書,盧納更出示女兒受洗文件和家庭照等,但法官不由分說就聽信加西亞的片面之辭。雖然阿朗德拉要求進行脫氧核糖核酸(DNA)鑑定,但法官未有批准。於是加西亞在國際刑警協助下,將阿朗德拉帶到美國德州。阿朗德拉幾乎就此被迫與父母分離,幸好當日她被「打救」的影片,引起極大迴響,墨西哥外交部介入,下令做DNA化驗,前天有結果,證明阿朗德拉與加西亞半絲關係都沒有。阿朗德拉隨即獲安排回國,與家人團聚,結束長達一星期的無妄之災。
■加西亞女兒(上)失蹤時只有4歲,跟阿朗德拉(下)同名。
事件令人質疑墨西哥當局處理這類個案是否有既定程序,尤其是何以毋須做DNA化驗就將涉案的兒童送走。當日拒絕做DNA化驗的法官事後辯稱:「我的責任是決定孩子去向……調查並非我的職責。」暫時未知阿朗德拉為何會被加西亞誤認為女兒。墨西哥外交部指,早在2007年已接獲美方通知,得悉加西亞報稱女兒被生父擄往墨西哥;上月當局再接通知,指加西亞找到女兒,因此採取行動。據悉加西亞指阿朗德拉鼻樑的疤痕,與失散的女兒一致。但阿朗德拉說,加西亞女兒的疤痕在眉頭,位置不同,「可是法官一口咬定『就是她』」。盧納亦指,女兒有些殘障,半邊身活動不自如,加西亞理應一看就知不是自己的女兒。另外,國際刑警是應何方要求介入,亦是個謎。有報道指是美方找國際刑警幫忙,亦有指是墨西哥法官提出。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只說,美國官員鼓勵有關方面「透過適當的政府渠道及時處理該宗個案」。
■阿朗德拉回家後與母親相擁而泣。
返墨沒懷恨 祝福尋回女兒
阿朗德拉能夠回到真正的家已經很開心,對加西亞並無懷恨。她回國前,加西亞和家人都向她道歉,而回國後兩人也通過電話,「她請我原諒她對我們所做的一切」。阿朗德拉祝福對方早日尋回女兒。美聯社/法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424/19123565
墨西哥灣漏油災難BP賠1,622億
1 :
GS(14)@2015-10-08 02:25:00美國司法部前日宣佈,就2010年墨西哥灣漏油災難,與英國石油公司(BP)達成最終和解協議,BP將賠償208億美元(約1,622億港元),只要法院批准,就會成為歷來涉及單一機構的最大筆賠償。五年前BP在墨西哥灣的深海鑽油台爆炸,造成11人死亡,並洩漏逾5億公升石油,影響範圍達2,000公里海岸線,造成嚴重生態災難外,路易斯安那、密西西比、阿拉巴馬、佛羅里達及德州五州的旅遊業、漁業亦受重創。
BP將在未來18年分期支付賠償,有關款項將用於修復自然環境、保育雀鳥和海洋生物,以及推動受影響地區的經濟發展。BP指,連同之前的刑事及民事索償及清理油污費用,至今花費達538億美元(近4,200億港元)。美國司法部長林奇指BP得到「應得懲罰」,期望重罰會令業界避免重蹈覆轍。多個環保團體亦讚和解協議「有助墨西哥灣恢復災難前的面貌」。美聯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1007/19323196
墨西哥殺狗趕流浪漢迎教宗
1 :
GS(14)@2016-02-15 02:19:30【粉飾太平】教宗完成古巴之旅後轉抵墨西哥,指明要探訪暴力與罪惡猖獗的墨西哥城埃卡特佩克區(Ecatepec)。當局為令他留下好印象,花了兩個月把彈痕纍纍的街道翻新,殺死野狗和遷走露宿者,並派重兵維持治安。
花兩月翻新街道
埃卡特佩克區是販毒集團「聖殿騎士」地盤,謀殺案比率是全國平均的3倍,女性遇害率更嚴重至8倍。託教宗之福,區內殘破的道路被重新鋪設,牆上雜亂的塗鴉也被多幅教宗肖像取代,旁邊寫上「墨西哥萬歲」。大量流浪狗遭人道毀滅,露宿者被重新徙置。當局預料會有逾30萬民眾聚集歡迎教宗,將派重裝部隊駐守戒備。一名在當地住了35年的婦女形容教宗到訪為她帶來希望,「我在這裏見盡死亡和暴力,很高興教宗關心我們的遭遇」,但也有人認為教宗根本阻止不到無日無之的罪惡。教宗另外亦會到訪接壤美國德州的另一罪惡之城華雷斯(Juarez)。教宗前日抵達墨西哥城,總統培尼亞夫婦親自接機,樂隊演奏專程為他創作的歌曲,一男子試圖衝向他但被制止。他首項行程是在國家宮與墨西哥官員會面。英國《每日郵報》/美聯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214/19490536
【食咗先講】給墨西哥人吃的杯麵 辣肉芝士醬味
1 :
GS(14)@2016-03-15 15:10:34表面黃色芝士粒會隨熱水融化,與牛肉混在一起更誘食慾。
日清推出的杯麵口味永遠能使你吃驚,最新推出的墨西哥辣肉醬芝士味,對承受不了辛辣味的日本人可算是個大挑戰。當熱水沖進杯中一刻,一種德洲菜常出現的肉湯味瞬即瀰漫,表面的芝士粒漸漸融化,與牛肉粒黏在一起,可惜辣度似乎被調低過,未如理想。吃過的日本人這樣形容:「新口味在香氣與味道上遠超預期,似乎它可為在日本工作的墨西哥人一解鄉愁。」作為杯麵忠實用家,小編更期待它早日推出豉椒排骨味。記者:蘇健進資料及圖片來源:RocketNews24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315/19529311
特朗普訪「敵陣」墨西哥
1 :
GS(14)@2016-09-01 06:24:21【美國大選】一直揚言強硬趕絕墨西哥非法移民的美國總統候選人特朗普,在預定昨晚(香港時間今早)發表打擊非法移民政策演說前,前晚突然在Twitter宣佈會在演說前應墨西哥邀請,前去跟總統培尼亞會面。這是特朗普去年中參選以來,首次跟外國領袖見面,他發推文稱「非常期待」。其實美國大選兩黨候選人出國外訪本尋常,是他們在國際舞台展現能力的機會。而接近特朗普陣營的消息人士更形容特朗普此行「就像已代表美國去談判」。但實情是對手希拉莉一樣有接到邀請,只是曾任國務卿、外訪無數次的她未答應。
曾辱墨人是強姦犯
其實特朗普跟培尼亞早有隔空「交流」。特朗普一直揚言要墨西哥出資沿美墨邊界築牆阻偷渡,又侮辱墨西哥人是強姦犯和罪犯,還說墨西哥政府是蓄意讓非法移民進入美國。培尼亞則諷特朗普有如納粹魔頭希特拉與法西斯獨裁者墨索里尼。美國有線新聞網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901/19756427
特朗普失利 風險資產升美股漲逾百點 墨西哥披索飈2%
1 :
GS(14)@2016-09-28 04:47:01【明報專訊】美國總統候選人首場辯論,民主黨候選人希拉里被評表現勝過共和黨候選人特朗普,穩定市場信心。加上美國9月諮商會消費者信心指數升至104.1,創逾9年高位,刺激美股早段升逾百點。聯儲局副主席費希爾昨表示,勞動參與率下降的原因在經濟衰退前已經存在,主要是由於人口老化,認為美國經濟毋須額外刺激措施。
希拉里入主白宮的機會被市場看高一線,亞洲股市上揚、避險貨幣回落,日圓兌每美元曾跌至接近101水平。風險貨幣反彈,墨西哥披索兌每美元在亞洲交易時段曾升逾2%至19.44高位,是5個月來最大升幅。有日資銀行交易商表示,似乎有押注特朗普的倉位進行調整。
日圓跌至101 期金跌1%
特朗普一直對墨西哥移民等問題窮追猛打,怪罪墨西哥人「偷走」美國人工作。他曾稱,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是「美國史上最差的貿易協定」,若他當選將重新與墨西哥和加拿大談判,為美國爭取更好貿易條件,倘無法達成共識將退出協定。市場普遍對特朗普「求變」精神信心不大,預期希拉里上台後會維持現狀。因首場辯論表現無助提振特朗普支持率,刺激市場風險胃納。期金昨跌1%至每盎司1330美元水平。加元兌美元昨最多升0.4%。
星展分析稱,新興市場憂慮特朗普上台,會令環球自由貿易受到影響,墨西哥披索被視為新興市場風險的晴雨表,不過墨西哥披索因最近數季經常帳赤字擴大而一直貶值。也有分析認為,若特朗普上台意味政府政策可能有很大的不確定,可能令聯儲局不敢貿然加息。
外資連續6周沽菲股 菲披索見7年低
總統表現可牽動市場情緒。市場關注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Rodrigo Duterte)一再發表攻擊美國的言論,以至其激進的掃毒措施。美國評級機構標準普爾稱,菲律賓經濟存在下行風險。外國投資者已連續6周期拋售菲律賓股票,菲律賓披索見7年低位。但菲律賓央行稱,披索下滑反映投資者對聯儲局利率取態審慎,強調菲律賓披索的走勢與其他貨幣一致。
伊朗冀增產 國際油價挫3%
此外,伊朗石油部長稱,不願在目前產量水平凍產,並希望提高產量。無論是油組領袖沙特阿拉伯,或伊朗方面也認為,周三在阿爾及利亞舉行的非正式會議無望達成協議。伊朗更表明,現時不是作出決定的時機,應留待下次11月油組正式會議再行定奪。言論拖累國際油價下挫3%,紐約期油和布蘭特期油每桶分別在44和45美元水平徘徊。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415&issue=20160928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