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為救遇襲同伴義氣壁虎拼死鬥青蛇

1 : GS(14)@2017-04-15 23:27:45

一隻壁虎即使面對強大的敵人,仍對同伴不離不棄,堅持不獨自逃生。泰國黎逸府噴通縣一名村民便目睹「充滿友情」一幕,看著壁虎幫助同伴擊退來襲的青蛇。本月11日早上8時30分許,50歲女子頌巴準備外出參加當地一個節日時,看到門口的牆壁上,有一隻小壁虎被一條青蛇緊緊纏著。當時小壁虎的同伴便在旁邊,牠並未拋棄夥伴獨自逃生,反而一直在旁伺機進攻。牠接連咬了青蛇兩次後,青蛇終於抵受不住放開小壁虎,然後倉皇逃離。短片在社交網絡流傳,網民大讚壁虎患難見真情,當面臨危險時,就算自身如何害怕,但都不會拋棄對方。泰國《世界日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415/1999101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0628

敍平民撤離 車隊遇襲126死

1 : GS(14)@2017-04-17 07:19:58

敍利亞政府與反對派協議,讓四個圍城內的平民撤走,但行動期間雙方現分歧,數十輛巴士滯留中途站,前天遭到汽車炸彈襲擊,兩人道組織指逾100人喪生,包括多名婦孺。


汽車彈爆炸 68童亡


事發在阿勒頗市外一個反對派控制區拉希丁,炸彈裝在一輛運送糧食物資的汽車,炸毀多輛巴士汽車。現場可見燒焦或炸爛的屍體,細軟散落一地。救援組織「白頭盔」人員指找到至少100具屍體。而「敍利亞人權觀察」組織表示爆炸釀成至少126人死亡,當中109人是撤離的人,其餘則是救援人員和反對派,最少有68名兒童。未有人承認發動襲擊,但政府指摘是反政府「恐怖分子」所為,反對派否認。據大馬士革跟反政府武裝組織之一「自由沙姆人伊斯蘭運動」的協議,2,000多名反政府武裝分子與家屬,上周五自大馬士革西北郊政府軍包圍的扎巴達尼和馬達亞鎮撤離,前往反對派控制的伊德利卜省;而5,000親政府民眾則從反對派圍困的伊德利卜省什葉派小鎮卡夫拉亞和福阿撤離,前往政府控制的阿勒頗市。但雙方對撤走人數有分歧,令車隊滯留在拉希丁一天。據報慘劇發生後,撤離行動已恢復。美聯社/法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417/1999240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0837

基督徒成目標埃及車隊遇襲28死

1 : GS(14)@2017-05-27 08:54:22

埃及再有發生針對科普特基督徒的襲擊,造成至少28人死、22人受傷。暫未有組織承認策動襲擊,總統塞西召開緊急安全會議應對。事發在明亞省(Minya),由兩輛旅遊巴和一輛小型貨車組成的車隊,載着數十名科普特基督徒,當中大部份是兒童,前往距離首都開羅以南220公里的聖塞繆爾修道院出席祈禱活動途中,突然遭8至10名身穿迷彩軍服的武裝分子亂槍掃射,死傷枕藉,傷者被送到省首府明亞市醫院搶救。保安部隊封鎖現場一帶搜捕兇徒。雖然科普特教徒在埃及屬少數,佔埃及人口1/10,卻是中東區內最大的基督徒團體。近年,埃及軍方世俗派跟穆斯林兄弟會的鬥爭,令科普特教徒處境十分尷尬,他們被視為總統塞西的支持者,因而屢屢成為極端伊斯蘭武裝分子襲擊的對象。由去年12月起,恐怖組織「伊斯蘭國」(IS)先後在開羅、亞歷山大及坦達三個大城市策動多宗針對教堂的炸彈襲擊,合共炸死75名基督徒。上月,教宗方濟各訪問埃及後,當地IS分支揚言要將襲擊升級,呼籲穆斯林遠離基督徒地方。德新社/美聯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527/2003510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4183

兩日三歐洲首都遇襲布魯塞爾爆炸彈

1 : GS(14)@2017-06-23 02:58:20

■目擊者拍到炸彈爆炸一刻,在火車站內爆出火球。美聯社



兩日之內三個歐洲首都相繼遭受恐怖襲擊,繼倫敦和巴黎周一遇襲後,比利時布魯塞爾亦成目標,一名男子前晚在布魯塞爾中央車站引爆炸彈,但炸彈顯然失靈,未有造成傷亡。當場被擊斃的兇徒身份獲確定後,當局隨即到他在「恐怖分子溫床」莫倫貝克(Molenbeek)區的住所搜查。暫時未有組織表示與事件有關,亦未知疑犯是否單獨行動。據政府發言人昨天公佈案發經過,疑犯前晚8時39分進入火車站,在大堂內接近一群大約10人的乘客;5分鐘後,他再度接近該群人,並站到他們中間。



■警方突擊搜查施襲者在莫倫貝克區的寓所。路透社

中央車站引爆 炸彈失靈

「他高聲叫喊,拿住的行李小爆炸。幸好無人受傷。他把着了火的行李扔下,追趕一名站長,追到月台去。」發言人說:「這時行李再次爆炸,威力較第一次大,但亦未完全爆炸。袋裏有鐵釘和氣罐。」暫未知炸彈故障原因。「事情本來可能更糟。兇徒顯然意圖製造更大破壞。」疑犯折返大堂後,跑向一名當值士兵,一邊以阿拉伯語高呼「真主偉大」。士兵立即開火,疑犯身中數槍。由於當局擔心疑犯身上有爆炸裝置,因此救護員一直未接近,數小時後疑犯被證實身亡。發言人澄清,疑犯並未如一些報道所指般繫着炸彈腰帶。首相米歇爾讚揚士兵勇敢。發言人只公佈兇徒姓名縮寫為「O.Z.」,36歲,摩洛哥裔,此前並無資料顯示他跟恐怖主義有關。當地有傳媒指他有多項性罪行紀錄。他所住的莫倫貝克區,正是前年巴黎恐襲和去年布魯塞爾恐襲涉案者所住地區。消息指,今次釘子炸彈亦類似去年布魯塞爾機場和地鐵恐襲所用炸彈。


鐵路停駛 遊客熱點疏散

爆炸後,火車和地鐵都一度停駛,車站和附近的遊客熱點大廣場都疏散,商店和餐廳關門,市內處處可見警員和警車,有警方直升機在半空盤旋,氣氛緊張。中央車站和大廣場昨天已重開。布魯塞爾是北約和歐盟總部所在,自去年連環恐襲後進入高度戒備。前一日英國倫敦和法國巴黎接連發生清真寺外汽車撞人和撞警車案件,但布魯塞爾政府決定維持恐襲警戒級別在次高的第三級不變。法新社/路透社/美聯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622/2006436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6592

抗議大白象工程示威遇襲

1 : GS(14)@2017-07-01 10:46:33

【本報訊】多個團體昨日趁習近平訪港進行遊行抗議,其中蒞地基督徒晚上7時半於銅鑼灣記利佐治街集合,帶備花圈、紙紮公仔等用品,預備遊行至灣仔抗議中共剝奪本港規劃權,以及不斷興建人血豆腐渣大白象工程如港珠澳大橋。惟一行多人起步之際,即時遭多名大漢在街頭公然襲擊,毀壞紙紮公仔。附近警員聞訊趕到現場將他們制服及押上警車扣查,活動被迫中止。


多名大漢涉毀道具被捕


蒞地基督徒成員呂智恆指出,襲擊事件明顯是有預謀,除財物受損外,一名女成員受驚。他說,成員原本放棄落口供,繼續抗議行動,但被警方帶署協助,加上抗議用品全遭帶走作為證物,無奈中止活動,多名涉案大漢被帶署扣查。呂又指,「唔單止受襲,又被警方清場,嚴重破壞今次呢個抗議行動,但聽日(今日)有新一輪抗議行動,詳情稍後公佈」。爭取子女居港權家長協會昨午一行10多人,前往習近平下榻的萬麗酒店抗議,要求港人內地所生子女獲得香港居留權,讓所有香港人的子女能夠到家庭團聚。協助的甘浩望神父表示,當年人大首次釋法,扼殺了港人的子女來港與家人團聚機會,雖然政府2001年容許14歲以下的港人子女申請來港定居,但仍有大批超齡的港人子女無法來港。協會成員朱先生說,希望習近平還他們的子女居港權。協會派出5名代表,從灣仔入境事務大樓遊行至瑞和中心,警方代接請願信後散去。■記者何家朗、蔡朗清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701/2007491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7442

羅冠聰遇襲案提堂 20人庭外播紅歌

1 : GS(14)@2017-07-09 02:45:55

【本報訊】香港眾志立法會議員羅冠聰今年1月到台灣,參加當地政黨「時代力量」座談會後回港,在機場遭一群「愛國」滋事者打傷及淋潑液體。5名男女被控非法集結及襲擊羅,其中一名退休漢早前率先提堂,昨在西九龍法院與其餘被告的案件合併處理。兩名無律師代表的退休漢不認罪,其餘被告申請押後答辯。各人繼續保釋待下月18日預審。3男2女被告分別是印尼籍送貨工人高傑飛(53歲)、退休漢唐發祥(72歲)和劉必泉(71歲),以及家庭主婦林錦嫦(68歲)和鄺桂嬋(67歲)。他們面對同一項參與非法集結罪;另除劉外,其餘4人各被控一項普通襲擊罪。控罪指各人於今年1月18日犯案。


兩漢否認控罪


無聘用辯護律師的唐及劉否認控罪。其餘3人透過律師指需時索取法律意見。法庭繙譯問明不明白控罪時,劉謂「我冇罪」及「明白,但唔承認」,並稱:「我冇襲擊佢呀!點認罪!」裁判官問有否反對合併案件時,劉搶答「我反對!我單嘢同佢哋冇關係㗎!」另外,20多人到庭聲援揮舞五星紅旗及並播愛國歌。案件編號:WKCC3358/17■記者伍嘉豪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708/2008276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8411

醫院守衞森嚴 記者採訪遇襲

1 : GS(14)@2017-07-09 12:10:45

【本報訊】因德國、美國專家光臨,收治劉曉波的瀋陽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昨日如臨大敵,整間醫院守衞森嚴,幾乎每走數步便看到有穿黑色制服的保安在各處走動。而劉曉波入住的醫院1座大樓23樓腫瘤科病房,該樓層更被封鎖得密不透風。有外媒記者在附近採訪時遭多名身份不明人士圍堵,並粗暴阻撓致受傷。


劉曉波病房樓層被封鎖

有現場人士昨向《蘋果》形容,該院1座大樓常人只要搭升降機到23樓,一出升降機門便會有穿制服的保安坐在對面椅上,並立刻詢問「幹甚麼的」,旁邊還有便裝公安國保,而病房大門亦有護士在把守。23樓在重重保安下,被封鎖得密不透風,樓上樓下的職員都不知道23樓的事情,儼如醫院的秘密。醫院地面樓層還有一些身材魁梧、平頭裝的疑似國保,不時打量附近途人,路人若在某處站太久,隨時會被便衣國保過來盤問。美國之音記者昨早在醫院大樓門口欲採訪,遭兩名佩戴黃色笑臉胸章的人員攔截盤查;至昨午約1時半,該名記者在醫院對面路邊拍攝,突然遭多名身份不明的便衣人士圍堵。他們自稱是「醫院保安」,卻拿不出證件,在記者多次表明身份和正進行採訪後,他們更欲將記者強行拖走。「他們說要拖到馬路旁邊說話;我不去,就強行推我」,這位記者憶述,推撞過程中,一名黑衣男子動粗多次擊打記者雙臂,記者右手腕留下明顯血痕,左臂肘部甩皮;隨行的攝影記者的攝錄機和耳機更被扯壞。該記者隨後到醫院保衞部門交涉,「本來要去醫院驗傷,沒時間了」。部門負責人隨後只向記者稱,「已向醫院領導匯報事件」。■記者曾昭坪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709/2008371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8683

羅冠聰遇襲案11月審

1 : GS(14)@2017-08-19 19:10:19

【本報訊】香港眾志立法會前議員羅冠聰今年初赴台灣,參加當地政黨「時代力量」的座談會,1月18日回港時在機場遭一群「愛國」示威者圍堵,羅報稱遭打傷及淋潑液體。3男2女被控非法集結及普通襲擊,昨在西九龍法院預審,各人皆不認罪。案件定於11月1日開審,料審4天。羅前日因重奪公民廣場案被上訴庭改判入獄8個月,控方會申請提犯令,把羅由監獄押上法庭作供。


一被告沒聘律師辯護


被告高傑飛(53歲)、唐發祥(72歲)、林錦嫦(68歲)、劉必泉(71歲)和鄺桂嬋(67歲)。控方擬傳召10名證人及播7段由傳媒拍攝及1段由羅助手拍攝的影片。除劉以外被告昨由大律師代表,指主要爭議點在於犯罪意圖。其中高和唐的大律師反對控方審訊時慢鏡播片,因外國文獻分析慢鏡會造成不同感官印象。控方同意。劉昨沒律師代表,並稱不會聘律師,謂:「有證據就判我,我唔會出聲,唔會求情,洗定個籮柚入去坐監。」他又指「我希望你重判我呀」。官問他會否傳召證人,他疑聽錯答:「港獨分子就係我嘅敵人。」案件編號:WKCC3358/17■記者勞東來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819/2012613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0294

黑客攻擊日增 港銀旅社曾遇襲

1 : GS(14)@2017-12-05 00:40:08

【明報專訊】近年全球各地不時有商業及金融機構受黑客攻擊,去年上半年,有銀行客戶表示,網上銀行戶口被入侵,並進行股票交易。金管局在5月公布,共有22宗銀行報告,涉及金額達4500萬元,涉及多家大型銀行包括匯豐、中銀、恒生和渣打。

是次事件引來監管機構出手,因為網上理財是股票交易主要渠道,10月證監會發出指引,要求客戶在互聯網交易進行證券買賣時雙重認證,正式於明年4月27日生效;其他新規定如數據加密等於明年7月27日生效。此外,2015年中銀和東亞網頁被黑客以「分散式阻斷服務攻擊」(DDoS) ,不過銀行客戶資料和帳戶未有受到影響。

除金融機構受到攻擊外,商戶電腦系統被入侵令客戶資料外泄更常發生。上月初縱橫遊客戶數據庫被黑客入侵,約20萬客戶資料外泄,當中一成涉及信用卡資料,黑客及後勒索要求贖金。此外,共享單車營運商GoBee.Bike,今年4月曾被揭發應用程式出現漏洞,用家的信用卡資料未經加密或有外泄風險。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654&issue=2017120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479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