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日據國資委網站消息,近日,國資委發布中國中鐵、中國鐵建、中交集團央企高管職務變動情況。其中,李長進任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黨委書記,孟鳳朝任中國鐵道建築總公司黨委書記。
中國中鐵職務變動情況:
經研究,李長進同誌任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黨委書記;張宗言同誌任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黨委副書記,免去其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黨委書記職務;任命姚桂清為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副董事長,不再擔任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總經理職務;提名張宗言為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總經理人選。
中國鐵建職務變動情況:
經研究,孟鳳朝同誌任中國鐵道建築總公司黨委書記;莊尚標同誌任中國鐵道建築總公司黨委副書記,免去其中國鐵道建築總公司黨委書記職務;免去齊曉飛同誌的中國鐵道建築總公司黨委副書記、黨委常委職務,不再擔任中國鐵道建築總公司工會主席職務;提名莊尚標為中國鐵道建築總公司總經理人選;免去齊曉飛的中國鐵道建築總公司副董事長、董事職務,不再擔任中國鐵道建築總公司總經理職務。
中交集團職務變動情況:
經研究,免去楊力強同誌的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黨委常委職務,不再擔任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工會主席職務,退休;宋海良、王海懷、孫子宇同誌任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常委。
李長進簡歷:
1995.01至1995.12,任鐵道部第四勘測設計院副院長,
1996.01至1998.07,任鐵道部第二工程局副局長、代局長,
1998.05至2002.07,先後任中鐵二局集團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總經理、黨委副書記和董事長、黨委書記,
2002.07至2006.09,中鐵總公司副總經理;
2006.09至2007.09,中鐵總公司總經理、黨委副書記;
2006.10至2007.09,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董事、總經理、黨委副書記;
2007.09至2010.09,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中國鐵路工程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總經理,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執行董事、黨委副書記;
2010.09至2016.12,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董事長、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兼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執行董事、黨委副書記。
2016.12任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黨委書記。
孟鳳朝簡歷:
1982年畢業於西南交通大學,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1975年參加工作;
2000年任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副總經理;
2001年任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副總經理兼中鐵大橋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2004年任中國港灣建設(集團)總公司總經理、黨委副書記;
2005年任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
2006年任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臨時黨委書記、副董事長,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臨時黨委書記、副董事長、總經理;
2007年任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副董事長,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副董事長、總經理,
2010年任中國鐵道建築總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黨委副書記;
2010年11月任中國鐵道建築總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黨委副書記,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
2016年12月任中國鐵道建築總公司黨委書記。
4日據商務部網站消息,商務部在2016年商務工作年終綜述最新文章中稱,全國吸收外資規模保持平穩,美歐對華投資恢複性增長,美國、歐盟28國對華投資同比分別增長55.4%和43.9%,其中英國對華投資同比分別增長120.2%。
文章指出,1-11月,全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24355家,同比增長3.0%;實際使用外資金額7318億元人民幣(折1137.9億美元),同比增長3.9%(未含銀行、證券、保險領域數據)。
一是外資結構加速向產業鏈高端環節轉移。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金額513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8%。其中,高技術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881.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97.7%。高技術制造業實際使用外資547.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6%。
二是美歐對華投資恢複性增長。美國、歐盟28國對華投資同比分別增長55.4%和43.9%。歐盟28國中,英、德、盧森堡、瑞典對華投資同比分別增長120.2%、87.2%、128.8%和48.1%。
三是並購方式占比大幅提升。以並購方式設立外商投資企業1099家,實際使用外資金額123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5.6%,分別占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數和實際使用外資金額的4.5%和16.9%。
文章還表示,自貿試驗區建設得到全面推進。上海、廣東、天津、福建等4個自貿試驗區以制度創新為核心,在投資、貿易、金融、事中事後監管體系建設等多個方面的試點任務實施率超過90%。2016年1-10月,上海、廣東、天津、福建自貿試驗區共設立企業11.79萬家。其中,內資企業11.02萬家,註冊資本38569.6億元人民幣;外商投資企業7729家,吸收合同外資5492.2億元人民幣。商務部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在遼寧省、浙江省、河南省、湖北省、重慶市、四川省、陜西省設立自貿試驗區的決策部署,抓緊會同有關部門及7省市人民政府開展後續落實工作。
2017年1月24日,山東省濟南市中級人民法院在該院第五審判庭對被告人龐紅衛、孫琪非法經營案開庭宣判,認定被告人龐紅衛犯非法經營罪判處有期徒刑十五年,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與前罪刑罰並罰,決定執行有期徒刑十九年,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對被告人孫琪犯非法經營罪判處有期徒刑六年,並處沒收個人財產人民幣七百四十三萬二千八百五十九元四角。扣押在案的疫苗等藥品依法予以沒收。
據新華社報道,2月17日晚,國務院副總理汪洋應約與美國財政部長努欽通話,雙方就中美經濟合作等問題交換了意見。
美國財政部網站消息
北京時間18日消息,美國政府發布新聞稿稱,財政部長努欽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汪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劉鶴及財政部部長肖捷等人分別通了電話。
新聞稿稱,努欽在電話中強調,他期待著在自己任內發展強勁的美中關系,其並強調了未來實現更均衡雙邊經貿關系的重要性。
努欽表示,他將致力於與中國領導層在雙邊及多邊場合就經濟、金融、貿易與投資以及非法金融等一系列問題上密切合作。
美國財政部長努欽
新浪5月16日公布的一季度財報顯示其凈營收同比增長40%,遠超市場預期,其股價盤前大漲逾8%,有望將時隔近6年,再次突破90美元大關。此外,微博今日公布的財報也大幅好於市場預期,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561%,日活超越Twitter,公司股價盤前大漲9.44%,再創歷史新高。
新浪公司今日公布了截至2017年3月31日的第一季度未經審計的財務報告。報告期內,凈營收和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凈營收較上年同期均增長40%,分別增至2.781億美元和2.755億美元。廣告營收較上年同期增長40%,至2.28億美元。非廣告營收較上年同期增長40%,至5010萬美元。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非廣告營收4750萬美元。運營利潤4500萬美元。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運營利潤較上年同期增長超過10倍,至6370萬美元。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運營利潤率為23%,超過上年同期的3%。
微博公布了截至2017年3月31日的第一季度未經審計的財務報告。凈營收較上年同期增長67%,至1.992億美元,超過公司此前預期的1.85億美元至1.90億美元。凈利潤同比增長561%,至4690萬美元;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歸屬於微博的凈利潤同比增長254%,至5780萬美元。
活躍用戶方面,2017年3月,微博的月活躍用戶數(MAU) 較上年同期增長30%,至3.40億,其中91%為移動端用戶。2017年3月的日均活躍用戶數(DAU)較上年同期增長28%,至1.54億。相較之下,海對面的Twitter,表現則有點慘淡。在今年4月,Twitter財報顯示,公司一季度營收5.48億美元,同比下滑8%,凈虧損6200萬美元,同比收窄23%。第一季度平均月活躍用戶數量為3.28億,同比增長6%,而上一財季為3.19億,平均日活躍用戶數量同比增長14%,而去年第四財季的漲幅為11%。這也意味著,微博的月活已經超過了Twitter,而且微博的月活已經連續12個月增速不低於30%,而Twitter月活則增長最近則徘徊在不到10%。
故事會如何發展誰也不知道。
來源 | 首席人物觀 (ID:sxrenwuguan)
文 |
1985年,48歲的上海生意人張誌平中年得子,取名旭豪。妻子很寶貝,吃蝦吃葡萄都要剝好皮送到兒子跟前。
寵溺中成長的張旭豪倒是不嬌氣,行事直接又活泛,弄堂里的鄰居老太太不止一次拉著他媽媽說:“你們家旭豪了不得啊,紅軍白軍都吃得開。”
32年後,張旭豪搞定了外賣O2O的紅軍和藍軍。
8月24日,餓了麽收購百度外賣消息落地,他在公開信里難掩興奮:“百度外賣和我們是一家人啦!”
外賣O2O市場自此告別三國殺,進入雙雄爭霸。32歲的交大生張旭豪,將直接對抗38歲的清華生王興,而他們身後分別站著阿里和騰訊。
高光時刻,一個頗有意味的細節也被媒體曝出——據36氪報道,隨著去年4月、今年6月阿里兩筆總額22.5億美金的融資,張旭豪在餓了麽的股份進一步縮水,有接近高層的人士透露,其個人股份可能只有2個點了。
張旭豪的話語權是否會受到影響?背靠阿里,他的個人命運將如何繼續?
答案尚不可知。但可以確定的是,隨著紅藍合一,張旭豪的事業也進入下半場。此時此地,那些曾經被阿里投資或收購的創業公司前輩,或許是有價值的參考樣本。
壹
俞永福被認為是融入阿里最成功的外臣。
他的事業轉折點出現在2014年6月。隨著UC 優視整體並入阿里,俞永福的身份由此前的UC董事長兼CEO,變成阿里UC移動事業群總裁。
一個月後,阿里收購高德。俞永福成為那個接管高德的人。
圖:俞永福
這是俞永福在阿里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戰。當時阿里內部其他高管也考察過高德,感覺壓力太大就放棄了——這是馬雲非常重視的業務,坊間流傳,當時阿里報價3億,騰訊報4億,雙方加價跟得很緊,最後馬雲親自打電話,阿里出10億,只給高德半小時考慮時間,這才拿下。但與此同時,高德內部當時問題重重。
俞永福需要證明自己,顧不上挑三揀四,抓住機會就沖上前線了。
“為什麽是俞永福來接管高德?我們做得不夠好嗎?”很多高德老員工起初並不買單。
後來的故事大家就都知道了。高德成為俞永福在阿里晉升的第一塊跳板。2015年12月,俞永福順利通過一年的觀察期,正式成為阿里巴巴合夥人。
一位朋友曾經評價他:“在人生中很多次重要的轉型中,俞永福考慮最多的往往不是他喜歡什麽,討厭什麽,夢想什麽,而是什麽能帶來最大的回報”。
事實上,掌管UC時,俞永福曾經發表過“UC是非賣品”的豪言,但賣給阿里兩年後,他承認那是“班長永福”做出的“正確決定”。
務實或許正是他成功融入阿里的關鍵。
如今,俞永福頭上有阿里文化娛樂集團董事長兼CEO、阿里影業董事長、高德集團總裁等職務,可以說,阿里把電商之外的重要業務全部交給了這位外臣。他擁有高度自由,比如移動事業群被允許有自己的文化、俞永福可以不取花名等等。
整合高手、職業經理人,這是俞永福為人熟知的標簽。
在把UC和高德整合進阿里之前,俞永福曾經成功把自己整合進UC。
他本來在聯想做風險投資,6年間接觸大量創業者。2006年11月,他想幫UC兩位創始人梁捷和何小鵬爭取100萬美金投資,卻在決策會上以一票之差失敗。兩位創始人得到消息後倒是平靜,邀請了俞永福加入——沒要到錢,要個人也是好的。
俞永福應下了。他出任了CEO,還找到了400萬的天使投資,其中200萬來自雷軍。離開金山後,雷軍還擔任過一段時間UC董事長,直接帶動了UC在2007年Q2月均30%的用戶增長,以及8月1000萬美金的A輪融資。
俞永福口才好,又深受柳傳誌管理三要素的影響:搭班子、定戰略、帶隊伍。
他善於把自己融入新集體。剛加入UC時,公司為他在附近租了房,方便走路上下班,他很快就買了車,以表紮根決心。空降高德後,他上任第一天就宣布個人出資做員工激勵政策,釋放信號:我只是來把產品做好的,沒什麽別的想法。
他思路清晰,有職業經理人的果敢。接手高德後,他做減法,去掉O2O相關業務,三年內只立一個目標:做好用戶產品,不設商業目標。
他勇於配合阿里一點一點拓展自己的能力極限。2015年接下占據阿里60%收入的阿里媽媽後,他一度覺得吃不消,“再也接不動了”,當時,他只有5%的時間和精力能分配給一手帶大的UC,為此遭到UC同學“爭寵”投訴。
但顯然,投訴沒有管什麽用。隨著屬於阿里的title越來越多,俞永福身上的UC標簽越來越弱,阿里內部甚至有調侃的說法:永福是塊磚,哪里需要往哪搬。
貳
相比俞永福在阿里的扶搖直上,古永鏘融入的方式是軟著陸。
被阿里巴巴收購 1 年後,2016年10月,古永鏘卸任優酷土豆董事長兼 CEO 職務,轉而擔任阿里大文娛戰略和投資委員會主席,負責籌建大文娛產業基金,計劃募集規模約 15 億美元的生態基金。
對於51歲的古永鏘來說,這倒不失為一個好選擇。
圖:古永鏘
他早年做投資出身,1998年,他32歲,以高級副總裁兼CFO身份成為搜狐第一位高管,面試過應聘COO職位的杭州佬馬雲。後者剛剛經歷了北京創業失敗,打算打道回府。在面試間里,兩人聊了一個多小時關於互聯網創業的話題,最後馬雲說:
“我聽說過搜狐,也聽說過你,我其實沒打算來,就是想過來和你聊聊天。我想創辦一家公司叫阿里巴巴,我不可以告訴你是做什麽的。”
這是兩人人生軌跡的第一個交叉點。2006年,古永鏘創辦的優酷正式上線,4年後在納斯達克上市;2012年,優酷吞下土豆;2016年,古永鏘攜優酷土豆賣身阿里。
如今,古永鏘顯然有點累了。
去年9月,他最後一次代表合一集團(優酷土豆)公開露面時表示,自己屬“馬”,馬跑久了就想要歇一歇,“我應該可以休休假。”
類似的話,13年前他向張朝陽請辭時也講過:長期工作太累,身體吃不消,需要休息一下;想陪太太去美國讀書;再重新找找創業的環境。
去年10月,靴子落地。有媒體形容古永鏘的卸任是“黯然離場”,也有人評價: “說Vkoo(古永鏘)是被趕走的肯定不對,其實按照他的性格,哪有公司被全資收購還留在這里給人打工的道理”。
但不管怎樣,告別自己一手創立的公司,從情感上都是割舍。他經歷過互聯網視頻行業群雄逐鹿的時代,2012年吃下土豆讓王微出局時更是風光無二,但顯然,那個時代已經結束了。
王微當年的命運,成為古永鏘加入阿里後變動的伏筆。如今,古永鏘鮮有露面,曾經意氣風發的“創業經理人”,進入了低調的知天命年紀。
叁
俞永福和古永鏘畢竟是少數。多數創始人在公司被阿里投資或收購後,要麽是保持獨立運營,要麽是公司業務融入阿里,創始人出局。
王興算是另類——他拿過阿里投資,如今成為阿里扶持的餓了麽的最大競爭對手。
王興和阿里曾有過短暫的“蜜月期”。
2011年,成立不到一年的美團遭遇“千團大戰”,阿里投資5000萬美元助其突圍——這是一場門當戶對的生意,美團當時處於團購第二梯隊,符合當時阿里的投資需求。
那一年,王興頻繁飛杭州,參加阿里活動,為馬雲捧場。他還順手挖走了阿里67號員工幹嘉偉,正是在後者幫助下,美團在2012年實現了彎道超車。美團的C輪和D輪融資,阿里也都進行了跟投。
但王興不是俞永福。
圖:王興
這位多次創業的清華畢業生不甘為臣,他提防著阿里,努力引入其他資本來制衡,“阿里不是戰略投資者,而是財務投資人”。
他有野心,覬覦的位置是排在BAT之後的第四陣營,對此他也毫不掩飾,“美團會成為下一個巨頭。
可以說,美團跟阿里彼此都無法信任對方。2015年6月,阿里聯合螞蟻金服上線口碑網,業務與美團高度重合。此外,雙方在電影票等多條業務線也存在類似情況。
蜜月在2015年正式宣告結束。
年底,當初與阿里一起投資美團的紅杉資本,牽線搭橋讓美團和騰訊系的大眾點評完成了合並。
合並之後,王興專門跑到杭州拜訪了馬雲和逍遙子。他希望複制滴滴和快的的模式,讓騰訊和阿里同時成為新公司的股東。
阿里拒絕了。
“你完全搞錯了,我們認為滴滴合並快的對阿里來說是一個失敗的例子,我們不會讓這種錯誤再次發生。”
阿里態度很堅定:我們可以投錢給你,你要10億美元可以,20億美元也可以,我們都可以投,但是你不能再要騰訊的錢。
王興鎩羽而歸。他選擇了緊抱騰訊大腿。
2016年,美團與阿里的矛盾全面爆發。
阿里一度在資本市場為美團制造壓力。蔡崇信公開表示要拋售美團,同時不看好美團。
“對美團的財務投資非常成功,但是基於更好配置資本的目的,我們會增加對口碑的資源投入,退出美團也就是時間上的問題。” 蔡崇信在2016年1月剛剛發布“分手”宣言,3月,阿里就宣布,12.5億美元入股餓了麽。
直到今年6月,王興才正面回應了當初的恩怨情仇:
“從戰鬥力來說,阿里非常強,但如果他們各方面做得更有底線一點,我會更尊敬他們。”
“阿里為了給我們制造麻煩,不惜代價扶持餓了麽,他們一年花了十億美元。”
“騰訊是朋友,也是很重要的股東。”“騰訊不管是創始人的個性、整個團隊的氣質,還是業務戰略,它是能更好和別人結盟的”。
如今,戰役還在升級。
餓了麽收購百度外賣後,成為阿里在O2O領域狙擊美團的武器。據悉,美團已經成立專門與阿里對決的作戰小組。
肆
所有聯姻故事的開頭總是美好而充滿希望的。
眼下,有阿里真槍實彈的助力,年輕的張旭豪顯得意氣風發。他在此前與美團的正面作戰中迅速成長,習慣將全國城市分為戰區、戰團、戰營,為地推培訓的最後一堂課是拳擊——在業內,美團地推的狼性文化眾所周知,他們只能比“狠”。
有媒體用了幾個詞語形容作戰模式下的張旭豪:
蠻狠、好鬥、急躁、尖銳。
服務器崩潰時,他會沖著高管大聲吼叫,拍桌子仍杯子,在高層會議上自嘲“我們幹脆叫一盤散沙得了”。
他對獨立掌控公司也表現得很有信心。當2016年阿里那筆12.5億美元的投資到賬時,他表示:
“我們在董事會上占多數席位,很多事項上都有一票否決權,我們還是獨立的。”
但故事會如何發展誰也不知道——據《財經》報道,此次餓了麽收購百度外賣,背後重要推手就是阿里,這筆10億美元的收購金,算是阿里對餓了麽的G1輪融資。
張旭豪在餓了麽的命運,由此變成未知數。
4月16日消息,中國證監會官網公布了對萬家文化的行政處罰決定書和相關人員市場禁入決定書,駁回了趙薇夫婦、龍薇傳媒、萬家文化及相關當事人的申辯,最終決定:對黃有龍、趙薇、孔德永分別采取5年證券市場禁入措施。
同時,對萬家文化、龍薇傳媒責令改正,給予警告,並分別處以60萬元罰款;對孔德永、黃有龍、趙薇、趙政給予警告,並分別處以30萬元罰款。
證監會指出,龍薇傳媒2017年2月16日龍薇傳媒通過萬家文化披露的公告中將無法按期完成融資計劃歸因於金融機構融資審批失敗,未披露在應支付第二筆股權轉讓款時,銀必信未準備足夠資金的事實,存在重大遺漏。龍薇傳媒在2017年2月16日公告中稱“立即與其他銀行進行多次溝通”存在虛假記載;在2017年1月12日公告中稱“將積極與萬家集團進行溝通以使本次交易順利完成”,存在誤導性陳述。
證監會稱,龍薇傳媒以空殼公司收購上市公司,自身境內資金準備不足,相關金融機構融資尚待審批,存在極大不確定性的情況下,貿然予以公告,對市場和投資者產生嚴重誤導,嚴重擾亂了正常的市場秩序。
證監會表示,龍薇傳媒註冊資金200萬元,於成立後一個多月即擬收購境內市值達100億元上市公司29.135%的股份,收購方案中自有資金6000萬元,其余均為借入資金,杠桿比例高達51倍。
根據《證券法》第二百三十三條和《證券市場禁入規定》(證監會令第115號)第三條、第五條、第六條的規定,對孔德永、黃有龍、趙薇分別采取5年證券市場禁入措施,自證監會宣布決定之日起,在禁入期間內,不得從事證券業務或者擔任上市公司、非上市公眾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職務。
萬家文化董事長孔德永全程組織、策劃並參與控股權轉讓、融資過程、股權轉讓的變更等事項,是對萬家文化上述行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對龍薇傳媒上述行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為黃有龍、趙薇,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為趙政。
證監會表示,當事人如果對本決定不服,可在收到本決定書之日起60日內向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申請行政複議,也可在收到本市場禁入決定書之日起6個月內直接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複議和訴訟期間,上述決定不停止執行。
外管局發文稱,為積極支持有能力的境內機構開展多種類型的對外投資,國家外匯管理局自2013年起分別在上海和深圳推出合格境內有限合夥(QDLP)/投資企業(QDIE)試點。結合試點情況,適應市場主體跨境資產的配置需求,國家外匯管理局穩步推進QDLP和QDIE試點工作,並於近期將上海和深圳兩地試點額度分別增加至50億美元。
下一步,國家外匯管理局將會同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在總結試點經驗的基礎上,根據國際收支狀況、行業發展動態以及對外投資情況,進一步完善QDLP/QDIE宏觀審慎管理,更好服務國家全面開放新格局。
6月2日,今日頭條官方表示,騰訊利用壟斷地位以各種理由、多次進行不正當競爭的行為。針對其中的“騰訊QQ空間攔截、屏蔽頭條網頁鏈接” “騰訊安全管家作為安全軟件攔截、屏蔽頭條網頁鏈接”,今日頭條已經起訴騰訊,目前兩案都已於6月1日獲得海澱區人民法院立案相關證據都已經提供給法院。
今日頭條相關負責人稱,依據《反不正當競爭法》和《民事訴訟法》,針對“騰訊QQ空間攔截、屏蔽頭條網頁鏈接”、 “騰訊安全管家作為安全軟件攔截、屏蔽頭條網頁鏈接”兩案,今日頭條要求騰訊公司立即停止一切不正當競爭的行為,公開賠禮道歉同時賠償今日頭條公司共計9000萬元人民幣的經濟損失。
“騰訊公司目前的訴訟行為,與此前多次的封殺頭條系產品,其本質是一樣的,就是以利用壟斷地位進行不正當競爭。此次訴訟,騰訊是把訴訟當成了競爭工具,這次訴訟實際目的顯然不是為了1元錢,而是為封殺頭條找到合理借口。此前,騰訊已經找了很多各類借口,如產品BUG,閾值等等,甚至還借‘視頻整治’的名義對產品進行封殺。”
一天前,騰訊發布聲明稱,即日起於北京市海澱區人民法院正式起訴北京字節跳動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微播視界科技有限公司,要求索賠人民幣1元,並要求兩家公司在自有新聞媒體平臺全量推送公開道歉。騰訊稱將暫停與上述兩家公司的相關合作。
騰訊公司在聲明中稱,2018年5月以來,“今日頭條”及“抖音”系列產品的實際運營者北京字節跳動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微播視界科技有限公司通過其自有新聞媒體平臺等渠道大量發布、傳播貶損詆毀騰訊公司的言論、文章或視頻。5月30日,今日頭條甚至通過故意修改標題、篡改文章來源的方式,在其自己控制運營的數億級新聞媒體平臺上大範圍主動推送文章《要多少文件騰訊才肯收手》,嚴重侵害了騰訊的公司聲譽。
騰訊表示,上述行為不僅對騰訊公司構成不正當競爭及侵權,也嚴重破壞了商業合作的信任基礎。基於此,將暫停與北京字節跳動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微播視界科技有限公司的相關合作。
對此,抖音發布回應稱,“‘相關合作’是什麽?解釋權屬於騰訊,但看起來,分享是不可能繼續分享的了。這可能是二十歲的騰訊,送給不到兩歲抖音的兒童節禮物吧。”並表示,“朋友圈就留給微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