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東名稱 | 作出披露的原因 | 買入/賣出或涉及的股份數目 | 每股的平均價 | 持有權益的股份數目(請參閱上述*註解) | 佔巳發行股本之百分比(%) | 有關事件的日期 (日/月/年) |
Market Speed Limited | 101(L) | 2,595,000,000(L) | HKD 1.250 | 2,595,000,000(L) | 999.99(L) | 22/02/2010 |
唐乃勤 | 101(L) | 2,595,000,000(L) | HKD 1.250 | 2,595,000,000(L) | 999.99(L) | 22/02/2010 |
照牌面睇美股昨日壓力應該都幾大,因為穆迪投資發出警告話美國、英國、德國和法國等國家如果唔理順現時的財政狀況,將會 失去AAA的主權信用評級,英鎊率先大跌;另外,市場憂慮中國將會加息以遏止通脹,連油價都急回。不過投資者似乎 對利淡因素不為所動,三大股指基本上原地踏步。杜指尾市更止跌回升,表現硬淨,倒升17點或0.2%至10642點,標普500指數微升不足1點,收報 1151點,納指跌5點或0.2%至2362點。杜指期貨最新報10574點,比現貨低水63點。
港股美國預托證券個 別發展,ADR港比指數微彈,收報21098點,比香港收市高19點。匯控收報80.46元,比香港收市低 0.5%;中移動收報75.34元,比香港收市高0.4%。
穆迪投資表示,由 於美國和英國償還債務利息的成本正在上升,正接近喪失其AAA主權信用評級的地步。穆迪全球主權風險部門董事總經 理Pierre Cailleteau稱,英美兩國政府一方面需採取措施降低債務負擔,另一方面又不能由於過快撤回財政刺激性措施而損害經濟增長,正處於一個兩難局面。
穆迪公佈的一份報 告中稱,根據穆迪的所謂「基線情境」(baseline scenario),美國政府今年所需支付的債務利息成本在政府總收入中所佔比例,要高於除英國以外其他任何擁有AAA信用評級的國家(即係只有英國差過 美國);預計未來三年,美國政府的這種成本將在全球各國中居於首位。Cailleteau稱:「我們預計,從主要評級指標來看,英、美兩國在年底以前的情 況將進一步惡化,此後才會開始趨於穩定。」穆迪指將把2010年政府收入的大約7%用於償還債務利息,2013年這一比例則將上升至接近於11%。
昨日,美國國會參議 院下屬銀行委員會主席Christopher Dodd公佈了一項全面整改金融監管體系的新方案,方案包括四大提議,一、終結「大到不能倒」的政策,即賦予聯儲局可以拆分那些可能對美國經濟穩定性造成 「重大威脅」的大型公司的最終權力;二、建立一個獨立的消費權益監察機制(watchdog);三、發展可以識別高危產品和運作的預報系統,以及四、對沖 基金和衍生工具都更加透明和負責任。Dodd表示,「我們必須恢復金融體系中的責任感和問責性,讓美國民眾相信我們已經準備好了一個旨在為他們服務以及保 護他們的體系。」不過,預計方案會遇到華爾街和共和黨人方面的強力反彈,因此,是否成事,仍係未知之素。
令杜指「起死回生」 嘅主要係沃爾瑪,花旗集團預計沃爾瑪將進一步加大減價促銷力度,可以吸引更多對價格敏感的顧客,將這家零售業巨頭的股票投資評級從持有上調至買入。沃爾瑪 股價上漲2.8%,係表現最好嘅杜指成份股。
講完美股講吓投資, 有網友問起一個好長線的投資問題,wst問:「如果我想月供一隻股票,係10~20年,有咩比較好o既選擇?」答 呢個問題前,見到網友irislau問好唔好將匯控(0005) 轉做恒生H股ETF基金(2828)
,我覺得好有相關,可以講吓。
在呢個世界有兩種股民,一種係鐘意炒炒吓的人,一種係好唔鐘意炒的人,前者多數追逐一啲可以在短期內令佢發達的 股份或窩輪,最好一個月升10倍。後者只求買入安全的股份,銀行定期存款收2、3厘息時,他們也只求這些股份能派差不多的利息,而股價年年有增長就OK, 不求一朝發達,也唔想一舖玩完。
我自己有一半屬於呢類穩陣的人,係「投資的我」,(另一半個我係 「投機的我」,愛好研究成功的投機方法),所以經常向人討教穩陣的投資。10幾年前有一個老人家叫我買香港電訊(即係而家的電盈(0008) ),話佢派息OK,業務又有增長,係退休之選。
7、8年前有一次我同一個資深投資銀行家同坐長途飛機,咁長時間講到無嘢好講,就問佢見盡咁多上市公司,邊一家 最穩陣可作長線投資,佢話只有一間,就係匯豐,佢自己後生時在匯豐的商人銀行部做過,覺得匯豐的管理一流,話國企的管理水平根本無得比。
事後睇番呢啲投資建議,有少少黑色幽默的味道,先講電盈,佢有兩大刧,第一刧係專營權,港英政府在回歸前批咗個 國際通訊的超長年期專營權俾佢,去到2006年,當年打長途電話去歐美要1、2元1分鐘,但90年代回撥商打入IDD市場,長途電話費開始跌價,後來政府 更花幾十億贖回香港電訊的國際通訊專營權,電訊戰國時代隨即展開,香港電訊的好日子一去不返。
第二刧當然後英國大 東將電盈賣俾李澤楷,合併前夕,當時是科網股的狂潮中,李澤楷的盈科拓展和香港電訊的市值各自炒到3000億以 上,兩隻股加埋6000億,呢個泡真係大到無人信,結局係點大家都知。後來追貨炒電訊股的人無得怨,最慘就係一直揸開香港電訊作退休投資的老股民,本來無 諗過炒,揸住隻股無端端炒高,又無端端爆埋,喊都無謂。我話香港電訊有兩刧,但一般股民睇唔到就係睇唔到,唔知好股咁易變成壞股,你唔留意,唔知佢壞咗, 死揸落去就好慘啦。
匯控的故仔更新鮮,匯控在90年代初因為怕97問題遷冊倫敦,開始 佢大手併購,展開投資歐洲、投資美國之旅,匯控大併購,開始時也有高回報,佢在90年代已是巨型公司,仲可以做到純利年年有10幾、20幾巴仙增長,唔靠 併購根本無可能,但「福兮禍所倚,禍兮福所伏」,最後搞到去年要28元供股。呢個故仔證明世界上根本沒有無敵的管理層,你在佢公司相對表現好的時候,看到 相對地好的管理層,就覺得佢地無敵啫。雖然匯控管理好過國企,但亦唔可以話佢地的經營策略一定啱。匯控的管理層以英國人主導,手法原本比美式管理層保守, 但要他們四出攻伐大展拳腳,卻又非他們所長。
所以睇完呢兩個例子,如果你叫我搵一 間公司俾你去月供20年,之後你唔再去理佢,我就唔敢建議一間公司俾你,因為即使今天係好公司,亦難保佢明天唔會變壞,佢可以業務變壞,換咗老闆,換咗策 略,總之都有很多由好變壞的可能性。
(明天再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