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國際駕照" 高價陷阱:其實就是"駕照翻譯認證件"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8-03-16/1199754.html

_____2018-03-16___92804.thumb_head

眼看出境自駕遊客越來越多,部分旅遊企業竟用國內駕照翻譯件冒充“國際駕照”,出售價格在千元以上,借此蒙騙消費者。北京商報記者經過多日調查發現,一家從事高端定制旅遊的公司LUXTRIP品行之旅以及多家簽證代辦機構的工作人員正在出售此種偽“國際駕照”,但事實上,目前中國內地並未加入《聯合國道路交通公約》,故中國內地居民不能使用“國際駕照”。業內人士指出,中國駕照有英文標識,在不少國家已經獲得認可,只是部分國家需要翻譯件和駕照同時使用,為此多家OTA和租車公司都提供免費翻譯業務,所謂高價“國際駕照”實為一個消費陷阱。

售價超千元

北京商報記者1月中旬發現,LUXTRIP品行之旅以及部分簽證代辦機構在高價售賣“國際駕照”。根據官網顯示,LUXTRIP品行之旅隸屬於北京品行之旅國際旅遊有限公司,是由聯想集團旗下君聯資本投資的一家以高端定制旅遊為核心業務的現代服務企業。LUXTRIP品行之旅相關工作人員在朋友圈發布消息稱,可以辦理“國際駕照”,一本的價格在1500元,有效期為十年,辦理周期為一周左右。該工作人員還強調,通過這個“國際駕照”可享受在美國、英國、法國等180個國家的海外租車服務,需要與有效的中國駕照同時配合使用。但是在日韓、俄羅斯、芬蘭、中國臺灣等國家和地區,無法使用“國際駕照”。

北京商報記者在登錄LUXTRIP品行之旅網站後發現,官網上並沒有辦理“國際駕照”的相關業務,隨後,記者撥打了該公司的客服電話,客服人員回應稱,雖然官網上沒有顯示相關業務信息,但公司確實在辦理“國際駕照”,並宣稱,“我們公司有自己的渠道可以直接辦理‘國際駕照’,保證安全”。

調查期間,北京商報記者發現,目前市面上主要有兩種偽“國際駕照”,一種為白色本,在最後一頁粘貼駕駛員的證件照,簽署駕駛員中文姓名即可。另一種為黑色本加上一張卡,卡上印著駕駛員的相關信息。對此,LUXTRIP品行之旅相關工作人員告訴北京商報記者:“現在國外可以辦理‘國際駕照’的機構有好幾家,我們公司簽的這家機構辦理的就是黑本加一張卡的組合形式。另外,這個國際駕照並不需要考試,只需要提供駕照掃描件、兩寸白底彩照掃描件、身高以及在提供件上簽字即可。”其他簽證代辦機構提供的也是上述兩種“國際駕照”,收費在幾百元至超千元不等。

事實上,北京商報記者從工作人員給出的文件中看見,LUXTRIP品行之旅辦理的“NTOURS國際駕照”,是由NTOURS?INTERNATIONAL?INC.為方便中國遊客出國自駕而提供的中國駕照的多語言翻譯文件,必須與中國駕照一起使用,充當認證翻譯的作用,並且被NTOURS旗下租車網站和租車公司認可和接受,也就是說“NTOURS國際駕照”的本質就是駕照翻譯認證件。

某旅行社高管坦言,首先,部分旅行社或簽證代辦機構辦理的所謂的“國際駕照”其實就是“駕照翻譯認證件”,並不具備法律效力。其次,目前很多OTA網站或者租車平臺可以免費辦理。此外,LUXTRIP品行之旅等公司通過混淆概念,忽悠消費者高價辦理。截至目前,距離此前發稿已一個月有余,而品行之旅的銷售人員仍在低調售賣所謂的“國際駕照”。

忽悠的“國際駕照”

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根據《聯合國道路交通公約》,“國際駕照”(International?Driver?Permit,以下簡稱“IDP”)是在這一公約框架下,授權相關的國際組織簽發給已經在本國擁有駕照的駕駛員,用英、法、俄、中、阿拉伯、日等多種語言為駕駛人出具的證明,其主要目的是消除駕駛員在它國駕車時,由於語言和各國對駕照有不同要求而遇到的障礙。IDP必須由駕駛員同時持有效的本國駕照一並出示才有效,且僅限於在《聯合國道路交通公約》的締約國之間使用。事實上,中國內地並未加入《聯合國道路交通公約》,也就是說,目前中國內地居民並不能辦理“國際駕照”。最終拿到代辦的“國際駕照”,也只是國際駕照翻譯認證件而已。目前,IDP的加盟國約有96個國家和地區,包括中國香港和中國澳門。

但除了IDP以外,很多國家和地區也支持使用其他翻譯認證方式配合中國駕照在當地使用。此外,由於中國駕照逐漸被世界各國認可,在美國大部分州、阿聯酋、比利時、加拿大等國家都可以直接使用中國駕照。自今年2月1日起,中國駕照還可以在除奧蘭島外的芬蘭所有地區使用。

北京商報記者在調查中還發現,代辦機構不僅代辦“國際駕照”,甚至還有“香港駕照”、“韓國駕照“等。代辦“國際駕照”的相關銷售人員指出:“日本、韓國等國家是不認這個‘國際駕照’的,具體怎麽租車還得詢問當地的租車企業。”知情人士表示,目前想在日本、韓國租車的人,需要在當地的車管所進行考試,拿到當地的駕駛證後才可租車。

“香港駕照”的誤區

除“國際駕照”外,“香港駕照”辦理中也存貓膩。北京商報記者從淘寶店鋪“中港聯盟”上看到,代辦“香港駕照”的價格在400-1200元不等。相關客服人員告訴記者,辦理“香港駕照”只需要提供滿一年或者到期換證超過一年的本人駕照、有效的中國護照或者港澳特區通行證元件,以及居住地址證明。申請人為60歲以下,駕照有效期為十年。而對於內地駕照換成香港駕照需要出示的香港居住地,相關客服人員直言:“我們可以將自己的地址借給你用,作為你的香港聯系地址。”

部分機構宣稱,持有香港駕照的人就能申領國際駕照,所以很多消費者以為只要擁有了香港駕照,就可以轉為國際駕照,在世界各地租車。曾有愛卡汽車論壇上名為“青銅長老”的人表示:“我們可以換香港駕照啦,環遊世界從這張駕照開始!”但事實上,只有持有香港駕照的香港公民,才可以申領國際駕照,並能通過簡易手續換領法國、迪拜、澳大利亞和新西蘭正式駕照。

據了解,香港駕照是中英對照,不存在翻譯問題,能在香港之外的中國澳門、中國臺灣、英聯邦52個國家和地區直接使用。代辦“香港駕照”的客服人員告訴北京商報記者,擁有香港身份證才可以幫忙換香港的國際駕照IDP,否則只能辦理香港駕照。

香港運輸署一位官員也曾指出,內地居民只需要持有內地駕照一年以上,且駕照的有效期超過三年或以上,只需要填妥《免試簽發香港正式駕駛執照申請表》就能申辦香港駕照,費用為900元。“從目前來說,內地居民只能免試換領香港駕照,但想通過換領香港駕照後再申請國際駕照,那是不可能的。”?

自駕出遊熱催生市場

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不少消費者熱衷購買“國際駕照”、“香港駕照”的背後是由於日漸火熱的出境自駕遊市場。近年來,隨著居民消費能力的提升,消費結構的升級,旅遊形式也從跟團遊向自由行、海外自駕遊轉變。《中國互聯網境外租車行業白皮書2017》報告指出,2016年中國出境旅遊人數達1.22億人次,比2015年增長500萬人次,未來五年,中國出境遊人次預計達到7億人次。

此外,有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互聯網境外租車市場交易規模達到131.3億元,2016年交易規模環比增長超過88%。2016年中國出境自駕人次達到407萬人,而出境自駕人數在出境遊總人數中的占比同比增長1.69%,達到了3.34%。同年,僅租租車平臺在境外租車的需求就同比增長接近了600%,且需求還在持續上升,使得“國際駕照”的需求也在不斷的上漲。

據了解,同中國實現簡化簽證手續的國家已有40個,持中國普通護照免簽或落地簽前往的國家和地區達61個,隨著中國駕照在國際上的認可度逐漸提高,配合“國際駕照翻譯件”的使用,已經實現可以在200個國家和地區自駕遊。隨著境外租車市場的日益成熟、人們消費觀念和習慣的改變、移動互聯網及支付越來越便捷、互聯網征信體系進一步完善等因素,境外租車市場的接受程度不斷提高,海外自駕成為大眾追求的出行方式,由此催生了“國際駕照”等消費陷阱。

業內專家也警示,在此背景下,出境遊的消費陷阱必須引起重視。

多渠道可免費辦理

事實上,隨著“國際駕照翻譯認證件”逐漸被大家所熟知,很多企業都可以為消費者提供便捷的辦理服務。

北京商報記者在某OTA網站以及租租車網站上發現,目前都有限時免費領取“國際駕照翻譯件”的頁面,只需交付郵費即可。據悉,在這些網站上免費領取的翻譯件可以暢行全球近200個國家,比LUXTRIP品行之旅多了20個可駕駛的國家。消費者只需在該網站上預定好車輛之後,拿著國際駕照翻譯認證件和駕駛人的有效身份證,直接到指定租車點領取車輛即可。另外,租租車平臺表示,國際駕照翻譯認證件有效期與駕駛證有效期一致,到期後可免費續領。

不僅如此,去年11月27日,租租車牽手支付寶、芝麻信用首創免押金境外租車服務。據了解,芝麻信用分700分以上的用戶,通過租租車首創的免押金境外租車服務輕松實現出境自駕。在以往,中國人想要在境外租車,一般需要通過網絡或在國外車行門店取車時刷信用卡進行預授權,也就是凍結一部分信用卡額度作為押金。而接入芝麻信用之後,即便是沒有國際信用卡的用戶,也可以在租租車憑借芝麻信用體系,實現境外免押金租車,並通過支付寶便捷地支付租車相關費用。

隨後,11月29日,滴滴租車也開通了國際駕照翻譯認證件服務,用戶可在線辦理駕照翻譯認證件,申請後5個工作日即可寄送到家,並有澳大利亞翻譯資格認可局(NAATI)和香港公證處的雙重公證,可用於美國、英國、法國、意大利、瑞士等180多個國家和地區。此外,支付寶也可以9.9元的價格領取“國際駕照翻譯認證件”。

謹防代辦機構誤導欺騙

中國社科院旅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楊彥鋒指出,經濟發展驅動消費升級,海外自駕成為大眾追求的出行方式,境外租車市場也吸引了一些企業的目光。其實,大力開發海外租車市場對出境旅遊有促進作用,但同時,一些旅行社或代辦機構高價出售“國際駕照翻譯認證件”確實存在問題,“希望消費者謹慎購買產品,以免產生不必要的花銷”。

北京市華泰律師事務所律師張禹直言,中國駕照是有英文標識的,在很多國家都已經被認可,所以出國前確認國家是否認可中國駕照,在必要時辦理國際駕照翻譯認證件。此外,旅行社或代辦機構用“國際駕照”之名進行翻譯件的辦理,有誤導、欺騙消費者之嫌。

有知情人士向北京商報記者坦言,在辦理“國際駕照翻譯認證件”時,一定要註意代辦機構是否正規。否則在國外駕駛車輛時,出現違章、事故等特殊情況,由於不是指定機構出具的,可能會被視為無證駕駛。

【承認中國駕照國家及地區】

■ 美國:持中國駕照在美國很多州駕車都是合法的,特別是像加利福尼亞州、佛羅里達州等熱門旅遊地。而對中國駕照的認可程度,美國各州有各州的規定。

■ 澳大利亞:如果擁有中國駕照並持有國際駕照翻譯認證件,簽證有效期內都可以合法自駕。

■ 德國:德國駐華使領館最新規定顯示,中國駕照可在德國使用6個月,超過半年則需考取德國駕照。此外,在德國自駕遊一定要持有駕照德文公證件。除了國際駕照翻譯認證件之外,還需要“德國宣誓件”。

■ 法國:認可中國駕照,但須法文公證或者法院認可的翻譯機構認證。雙方承認對方核發的有效駕駛證,一方準許持有對方國家駕駛證的人員在其境內直接駕車或者免試換領駕駛證。

■ 比利時:中國駕照只要經由法定翻譯,再經法院認證蓋印,就可以到住地的市政廳申請轉換本地駕照。持比利時駕照者申領中國駕照,可以免於考試,直接核發。

■ 芬蘭:芬蘭官方在2018年2月1日承認中國駕照。

■ 新西蘭:承認中國駕照,持有中國駕照的遊客或留學生可以在每次進入新西蘭後合法駕車一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1554

黃學東: 機器翻譯離舉一反三還很遠

曾經培養過李開複、陸奇,如今還擁有沈向洋、洪小文的微軟從來不缺華人技術大咖。

而黃學東一直是這家老牌IT巨頭的一線大咖中相當有個性的一位。作為微軟公司語音識別領域的領軍人物,加入微軟25年的老將黃學東至今仍活躍在人工智能領域科學研究的前線。

“我負責的具體範圍過幾年就會有所變化,但是有一件事情沒變,我是微軟語音技術的創始人,微軟的語音識別、語音合成技術都是我一手創建出來的。”對自己成績足夠自信的同時黃學東對於技術本身又表現得足夠謙遜,真正的自然語言理解還需要更長的路要走,那才是人工智能真正的皇冠。

假裝聽懂人話

黃學東有一連串響當當的頭銜。

他是國際電子電氣工程師學會(IEEE)和美國計算機學會(ACM)的雙科院士,也是微軟認知工具包CNTK的締造者之一。2016年他被美國《連線》雜誌評選為全球創造未來商業的25位大牛天才之一。

同時,黃學東還是微軟全球技術院士,這代表著微軟技術人員的最高榮譽,現在全球也僅有20多人獲得這項殊榮,而黃學東是目前微軟唯一的華人技術院士。

但是這一切頭銜面前,讓黃學東目前最滿意的成績是在今年3月份,他帶領的團隊在機器翻譯領域拿下一項里程碑式的成就:其研發的機器翻譯系統在通用新聞報道的newstest2017中譯英測試集上,達到了人工翻譯水平。

“微軟機器翻譯第一次達到了媲美人的水平,這是非常有歷史性意義的事實。語音和語言是人類進化中重要的東西,而現在計算機第一次在翻譯質量上超過專業人士的水平,這對人類文明的進展來說是很震撼的。”黃學東這樣解釋道。

但上述成就對於黃學東所在的團隊而言,其實是不斷挑戰的結果。

2016年,微軟率先實現語音識別系統5.9%的低錯誤率,在Switchboard對話語音識別任務中已經達到人類對等的水平。

2017年8月,黃學東所在的團隊獎又將上述對話語音識別詞錯率降低至5.1%,創造了當時該領域內錯誤率最低紀錄,首次達成與專業速記員持平而優於絕大多數人的表現。

這意味著,如果讓一個人來翻譯,或者把錯誤率整出來,那絕對達不到5.1%,這是一群人聯合攻關才能做到的水平。

黃學東的觀點是,從研究角度來說,這個意義十分重大,即便是0.1%的差距,無論是運算量還是時間,耗費都是巨大的。

黃學東深信“對話即平臺”,“語音交互的發展是一個自然的過程,這是因為語音交互是一個無需觸碰設備即可完成的體驗,它可以讓人擺脫設備的枷鎖。”

目前,微軟已經將機器翻譯技術落地。

但高計算量、噪音問題、理解力這三個問題,目前還是限制了語音交互在實際應用場景中的效果。

“雖然如此,但是語音交互畢竟已經可以落地並產生了商業化應用,‘機器聽懂人話’這個目標已經基本實現。”但黃學東認為機器翻譯是位於感知到認知之間的一個過程,因為它可以“假裝”聽懂,翻譯出來的效果還不錯,但實際上它並沒有聽懂。

語音交互的難題

機器翻譯上從達到人類水平到超越人類水平,在業界一度被解讀為人工智能在研究領域的突破性進展。

但是現有大多數硬件與智能服務的交互體驗仍有很大缺陷。黃學東認為這應該歸於在“語義識別”方面大家還在止步不前。“我們在教計算機不僅是轉錄口語,而且要了解話語的意義和意圖方面仍有很多工作要做。從識別語音到理解話語,是語音技術的下一個主要挑戰。”

黃學東認為在沒有突發事件的情況下,現在的機器翻譯可以做到基本可信、基本可達、基本還算比較雅。但是如果出現突發事件,機器翻譯出錯誤會出得比人類更離譜。而最好的方法是在機器轉錄翻譯的時候,有人在旁邊看著,有錯誤就給糾正一下。

在黃學東看來,語義理解是語音交互中最難攻克的問題之一。他指出,這是因為語音理解方面的標記非常少,而且也沒有公認的標準,所以要通過非監督式學習來攻克這個困難,但是,非監督式學習目前還在探索階段,亟待突破。

“我們現在還沒有達到,什麽時候達到也不知道。”黃學東可以肯定的是,強人工智能一定是由自然語言理解、感知驅動的,讓計算機能達到人的知識獲取能力,可以通過閱讀自動獲取知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602

翻譯熱賣書銷全球 港產老外 中文書海尋寶

1 : GS(14)@2010-10-17 18:43:40

2010-10-09 im

大部分人看中國市場,是看13億的中國消費人口。Thomlinson看中的,卻是在中國工作和定居的一群老外。

「10年前的北京上海,大概有10萬名長期居留的外國人,現在約有50萬,中國內容的英文小說市場正在不斷增長,香港、新加坡也一樣。」

他發現市面上的英文譯本中文小說種類非常狹窄,好像只有《文革回憶錄》和《上海寶貝》那種「東方Chick Lit」(女性小說),缺乏他認為老外真正有興趣的題材,便毅然辭掉原有的工作,成立繙譯及出版社以填補缺口。

這位一口流利普通話的Thomlinson雖然是個老外,但當他還在英國唸小學時,已因功課需要而收集大量萬里長城的圖片,從此便愛上中國文化,現在,他更決意把中國的現代文學帶到英語世界裏去。

Harvey Thomlinson是英國人,現居香港,常飛往北京、上海、台灣、新加坡與作者、繙譯員、書商等開會,雜誌出版這天,他正在法蘭克福出席每年舉行的全球最大型書展。

他3年前來到香港出任一間美國研究公司的亞洲區經理,去年辭職,全身投入自己的出版事業。「第一,我看到繙譯及出版中文小說的市場失效,西方有很多很好的繙譯員,可是他們看不懂中文,就算懂中文,也未必真正了解中國社會的真實面貌和感覺。第二,雖然西方對中國現代文學的興趣與日俱增,但要替沒有知名度的中國作家出繙譯書,那是很大的風險。第三,近年中國政府推出了不少有關文學文化的政策,因知道要成為真正的強國,單靠經濟並不足夠,文化軟實力一樣重要,可是他們卻未必知道西方人對中國文學的口味。」

老外欲了解現代中國

成立出版社Make Do Publishing接近兩年,他已拿了10位中國作家的小說翻譯權,包括曾登上「福布斯2005年名人榜」的年輕作家郭敬明的小說《夢裡花落知多少》。英譯的現代中國文學作品,在香港、台灣、新加坡、馬來西亞的大型書店都有售,其他地區的讀者,也能在Apple Bookstore找到,將內地暢銷書推向全球。

他如何解決繙譯中文小說的市場失效問題?先從讀者口味開始說起。出版社的第一部作品《成都,今夜請將我遺忘》(英譯:Leave me alone,ChengDu),作者是慕容雪村,由Thomlinson親自繙譯。故事以成都為背景,講述這個大城市內幾個男女的際遇、對待生活、愛情、兄弟的態度。「是非常現代和前衞的故事,這是西方人希望了解的現代中國,可是無論是國內還是外國的書店內,凡有英文譯本的中文小說,背景幾乎都停留在文化大革命時期。」

《成都,今夜請將我遺忘》是2002年互聯網所有中文論壇中最火紅的小說,點擊量累計數千萬,慕容雪村也因此榮獲2003年中國出版界的新銳版年度風雲人物。「網絡文學打開了爭議性主題,有的寫農村政治的腐敗、有的寫色情和暴力,也有很多幻想文章等。互聯網令人人也可以成為作家,但達到可以出書的高質素,只是非常少數。」

「非常個人主義也是受歡迎的題材。」10多年前周衛慧所寫的北京女性自白式的作品《上海寶貝》受到國際注視,今日國內有個作者叫安妮寶貝,也是 Thomlinson的繙譯對象。「她的寫作集中內心感受,主角的行為常被情緒主宰,很容易就得到上海、北京白領的喜愛,她們生活刻板,就把感情投射到作者那裏,在商業層面上她的作品非常成功。」中國大城市二、三十出頭的女性,大多是安妮寶貝的書迷。「當我招募繙譯員的時候,很多人都想繙譯她的作品。」

他又譯了一本以一個民工為主角的小說,Jimmy Qi的《Confessions of an Elevator Operator》,一個由鄉下到北京工作的民工,在一幢滿是名流、有錢人、派對動物出現的高級大廈當電梯技工︰「讀者能透過技工的眼睛,看到現在的北京有錢人在過怎樣的生活,這是外國人想知道的中國模樣。」

外資出版屬冒險投資

他了解老外對中國的品味,因為他本身就是個對中國文化特別有興趣的老外。他在牛津獲得商學位後,10多年前在北京的首都師範大學唸現代中國史和中文文學碩士,喜歡中國現代小說。繙譯的書籍當中,有的是早在中國的大熱作品、有的是純Thomlinson個人喜好、也有的是他肯定合外國人口味的。「不過對我而言,首要還是我喜歡,不然怎能有動力去做?」

解決了品味問題,如何找繙譯員?「北京並不缺繙譯人才,缺的是繙譯機會。」Thomlinson成立出版社,第一步是要在中國招聘兼職繙譯,母語是中文或英文也可,所有人按自我喜好選擇小說,把一些章節繙譯成英語,達到水準會獲採納的,譯本會連同原作者資料放在網站並獲報酬。繙譯員以Freelance形式工作,Thomlinson這盤出版生意,連辦公室也不需要。

澳洲著名的出版經理人Benython Oldfield曾到中國約半年,尋找在外國有市場價值的中國作家,在上海遇到一位幫Thomlinson繙譯的文化狂熱分子,得知他們的工作,讀了他們繙譯幾個慕容雪村小說的篇章,決定為慕容雪村出書。「外國出版商出版中國小說,算是冒險投資。」

Thomlinson說賣一本書,七成利潤去了經銷渠道,8%是印刷成本,還有作者的稿費和版稅,一般約10%,出版社能賺的不多,可能只有書價約一成,所以他事事親力親為,看哪個程序可以節省1%至2%,他才能多賺多些少。

為了節省成本,他想過到大陸印刷,但最後還是拿到香港印刷。「問題是在大陸,不止出版書籍要拿IBSN編號,就連印刷也要拿印刷編號。拿印刷編號前,你的出版內容將要一字不漏先被審查,為免麻煩我情願貴一點在香港印。」

內容審查增時間成本

「還有版權問題,在大陸印刷被盜版的風險較高。」他曾試過與一位作者簽好約快要出書時,才發覺作者把同一本書也賣了給另一間出版社。「他不知道這在外國是不可能發生的事,只能說那是文化差異。」

然而書籍要在內地發售,內容審查仍難避免。中國出版內容審查嚴重,Thomlinson說他試過有一本小說被刪2萬字才能出街,被刪的情節是講述主角落難入獄並被判死刑,行刑前獄警嘗試逼他簽署一份死後器官出售合約。「本來把這種城市傳言加入小說是很有趣的事,但題材太敏感了,只能在互聯網的版本才能讀到。」

互聯網作家的題材太具爭議性,所以無論如何優秀,也很少讓國營出版社「據為己有」。「這些作家普遍太着重社會上的黑暗面,但你知道這幾年中國政府的口號是『和諧社會』,這群作者自然被視為有破壞無建設了。慕容雪村的《成都,今夜請將我遺忘》2007年被拍成電視,播映日期一再延遲,就是因為要遷就黨會議 ——節目內容與黨的路綫不符。」

「中國政府喜歡推廣主流作家,像《兄弟》的作者余華,他們很優秀,但較少針對時下中國的黑暗面。」至於政府不管的、官方忽視的獨立與互聯網作者,就由市場上像Thomlinson的私人出版社帶到外國。

官方作家與互聯網作家

中國有兩種作家,一種是「官方」作家,即中國作家協會的會員,身為會員基本上已是一份工作,因此會員有薪水領,協會在中國各地召開會議,作家又要參與。收入穩定是好事,但薪水同時給了作家一些微妙的壓力,必須對屬會有「建設性」,寫甚麼題目不能完全隨心。像《兄弟》作者余華、創造了中國兒童故事經典角色「皮皮魯」、「魯西西」的兒童作家鄭淵潔,都是協會作家。

第二種作家是「獨立」寫作人,他們不屬協會,更多是沒有興趣成為會員。沒有官方的支持,他們很難與大出版商合作或參與官方書展推廣作品。官方作者有權申請 ISBN號碼(在中國出版必須有ISBN),獨立寫作人則要靠一些已註冊的私人出版社申請,中間人費用則因人而異,看與出版社的交情。

中國的寫作環境在過去10年有很大改變,互聯網作家活化了文化圈,其中一個熱門的文學網站「榕樹下」(www.rongshuxia.com),每天有以千計的短文或詩歌新帖,人人可以做作家,以容易又便宜的方法找到讀者,而且除非你的主題是像法輪功般的敏感題目,否則網絡小說少會成為審查焦點。

﹏﹏﹏﹏﹏﹏﹏﹏﹏﹏﹏﹏﹏﹏﹏﹏﹏﹏

Thomlinson 的出版社部分熱賣作品

書名:《Leave Me Alone,ChengDu》

故事內容:

本故事2002年在內地熱門網站天涯討論區首發,之後被大量轉載,總點擊率超過10億。2003年被改編成話劇,在上海演出30多場,成為當年的小劇場紀錄,2007年被改編成電視及電影,全國上映。小說至今被譯成法文、英文、德文及越南文。故事講述成都內一群30多歲的人在事業、情感和婚姻三者間的迷惘和掙扎。故事主角陳重,擁有普通家庭、普通工作,唯一的特別之處就是娶得3朵校花之一的趙悅為妻。他有崇高的理想,但在現實成都的天空下,他的生活畢竟也是偶爾賭一下牌、泡一下妞、同事勾心鬥爭。他相信人生可以盡情揮霍,反正上帝不記帳,結果卻令生活起了變化。

...................

書名:《Shanghai Girls︰ Uncensored & Unsentimental》

故事內容:

《Shanghai Girls》是現時出版社最暢銷的書,由一個上海女孩親述很多人都想知關於上海女孩的秘密:就是怎樣營造美麗、神秘的印象去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再說白一點,就是如何找個有錢的男人。

書中的話題包括「開胃菜男友」、「性與如何用性」、「槓桿效應」等,這除了是一個讓人開懷大笑的作品,更是一本實際的感情手冊。

這書告訴你:與其等待Mr. Right走進你的生命,不如學學如何做個上海女孩。

...................

書名:《Yu Li︰ Confessions of an Elevator Operator》

故事內容:

主角Yu Li本來住在河北省一個沒有高樓的小鎮,在一間釀假葡萄酒的酒廠當督察,卻因在督導期間偷飲喝醉被辭退,遂決定離鄉找工作。

在遙遠的首都北京,他被聘用為一棟豪華公寓大樓的電梯操作員。住在這幢公寓大樓的,都是新中國的勝利者:名流、富豪和政府大官。

他的職責除了負責按電梯,還包括保護在這兒出入的電影明星、導演等,縱使他根本認不出他們是誰。鄉村長大的主角突然接觸到聲色犬馬的世界,令他過着混亂的生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1195

Google冀重投中國懷抱 料涉手遊地圖翻譯等業務

1 : GS(14)@2015-11-01 22:29:26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1031/news/ec_ecm1.htm

【明報專訊】網絡搜索巨擘Google自2010年因網絡審查與黑客攻擊等問題撤出中國後,其母公司Alphabet正部署重返中國。Google聯合創辦人兼Alphabet主席布林(Sergey Brin)向《華爾街日報》稱,架構重組後,Alphabet可能在中國經營一些業務。Alphabet股價昨早段跌0.5%,報713美元。

Google於8月宣布架構重組,成立母公司Alphabet,負責無人汽車、Google眼鏡、生命科學、智能家居等非核心業務的研發,搜尋、廣告和軟件等核心業務則分拆給Google,各部門直接向Alphabet問責。布林暗示,新架構賦予各部門自主權去發展中國業務,言論反映Alphabet對重返中國態度認真。他說:「Alphabet旗下每個部門可自行決定在哪些國家營運。我們目前在中國有相當多的業務,儘管對我們來說在當地經營不易。」

各業務自行決定發展方向

目前Google仍在中國經營廣告銷售業務,但其他服務尚未正式推出。布林說,中國已對利用汽球擴大網絡覆蓋的技術表示興趣,Alphabet旗下的實驗性汽球計劃將可望與更多電信商合作。

本月較早時,Google收購人工智能(AI)初創公司Mobvoi,發展可穿戴裝置的技術。兩家公司早前宣布,將把Google Android Wear作業系統帶到中國。

傳Google已測試中國伺服器

《華爾街日報》上月報道,Google正與中國政府和手機製造商商議,準備推出新的Play應用程式商店。

內地媒體稱,若Play商店、Play遊戲等未來進入中國,這些服務將提供中國特供版,數據和國際版不相通。內地消息指出,Google已對中國伺服器進行內部測試,這些服務的內容可能都與國際版有分別。例如特供版的Play商店使用紅色設計,沒有音樂、書籍和電影等資源。

按照法例,Google在中國市場開展服務所使用的伺服器必須設在中國境內。除Play商店外,料還將在內地推出地圖和翻譯等服務。

市場質疑對中國態度軟化

不過重返中國的部署,令市場質疑Google對中國審查網上內容的立場轉變。2010年,Google停止在中國大部分運作,以示對中國政府審查網上搜尋結果及Gmail用戶受黑客攻擊表達不滿。

布林當時更是最直言不諱批評中國政府的Google高層。不過布林已淡出Google日常業務,並由皮查伊(Sundar Pichai)擔任Google的CEO。皮查伊較為務實,並多次表示Google對中國的興趣。

不過國家主席習近平上月訪美參加的西雅圖科技論壇,Alphabet幾乎是唯一沒有高層獲邀的美國科技巨擘,反映該公司與中國的關係尚未解凍。

(綜合報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3608

少數族裔翻譯員 隨時On Call

1 : GS(14)@2016-09-13 00:07:54

【明報專訊】由於不諳中文,少數族裔居民在香港一直面對就業困難,難以在社會向上流動,日常生活也遇到諸多不便。不過,有些少數族裔人士擁有高學歷,並精通英語等多種語言。有社企便善用這些人才,培訓他們成為翻譯員,為其他少數族裔居民在看病或使用其他公共服務時,提供即時傳譯服務。這不但可以減低出現醫療事故的風險,同時亦創造了工作機會。

明報記者 薛偉傑 攝影 劉焌陶

香港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社會企業發展經理蔡偉熙表示,香港翻譯通(Hong Kong TransLingual Services)的起源要由2008年說起。當年,《種族歧視條例》獲得立法會通過,並計劃於2009年7月全面生效。由於法例生效之後,少數族裔居民即使不諳中英文,亦必須保障他們能夠平等地享用公共醫療服務,故醫管局發出標書,邀請機構提供傳譯服務,以解決醫護人員和少數族裔居民之間溝通困難的問題。

種族歧視條例生效 公立醫院需求殷切

香港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當年成功中標,然後運用內部資源來物色和培訓一些較高學歷的少數族裔居民,由提供4種語言和英語的雙向翻譯做起。到了2010年,該中心正式成立社會企業「香港翻譯通」,受過培訓和通過考核的少數族裔翻譯員,亦大幅增加至約50人,提供16種語言和英語的雙向翻譯服務。

香港翻譯通助理營運經理許寶瓔表示,香港翻譯通初開業時,資源仍然很少,連電腦和合適的軟件都沒有,配對翻譯員和工作時,全部要靠人手處理。直至2011年,香港翻譯通申請到民政事務總署的「伙伴倡自強」社區協作計劃的資助,才能夠推行電腦化計劃,利用軟件來配對翻譯員和工作。

時至今日,與香港翻譯通合作的少數族裔翻譯員已增至大約80人,提供19種語言和英語的雙向翻譯服務,包括:印地語(Hindi,印度其中一種主要語言)、旁遮普語、烏都語、孟加拉語、僧伽羅語(斯里蘭卡主要語言)、尼泊爾語、馬來語、泰語、印尼語、越南語、菲律賓語、阿拉伯語、韓語、日本語、德語、法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閩南話。此外,香港翻譯通亦提供手語和廣東話的雙向翻譯。

蔡偉熙強調,雖然香港翻譯通希望為一些較高學歷的少數族裔居民提供工作機會,但他們絕對沒有靠放寬要求、犧牲服務質素來達成這目的。與香港翻譯通合作的翻譯員全部都需要接受香港翻譯通和浸會大學翻譯學研究中心合作提供的40小時職前培訓,包括醫療術語、傳譯技巧、翻譯員操守(如嚴守中立、不可影響病人決定、不可泄露病人私隱)等。此外,他們還必須通過考試才能夠畢業,獲得分配工作。學歷要求方面,初期要求翻譯員需要高中畢業,但現在已要求提高至大專學歷,因為培訓內容涉及很多醫療術語,不容易翻譯。

全年「無休」 可電話或到場傳譯

香港翻譯通提供電話傳譯、到場傳譯、文字翻譯、校對,甚至視像會議傳譯等多種服務。收費會視乎多個因素而浮動,包括客戶性質(例如屬私家醫院還是醫管局轄下醫院)、服務時段、緊急程度等。蔡偉熙透露,以到場傳譯服務來說,翻譯員每小時的工資大約130元至250元,不足1小時亦會以1小時計算,另加實報實銷的交通費用。

服務時間方面,許寶瓔表示,翻譯員可說是隨傳隨到,每日24小時候命、全年「無休」。除了首席翻譯員是全職員工外,其餘約80名翻譯員都是兼職,按實際分配的工作量計算工資。在每日朝9晚9時段(包括假日),會有翻譯員在辦公室當值接聽電話。

助高學歷者就業 有翻譯員獲加薪兩倍挖角

香港翻譯通的確成功協助到一些高學歷的少數族裔婦女、退休人士及大學生等投身或重投職場。由它成立至今,已有大約7名翻譯員(包括首席翻譯員和兼職翻譯員)轉投商界或政府部門工作,普遍都可以獲得加薪。其中,有一名首席翻譯員更被入境處以高兩倍的工資挖角。

事實上,香港翻譯通的翻譯員的學歷並不低,惟學歷在港不獲承認。據悉,上一任的首席翻譯員以往在祖家是當醫生,現任首席翻譯員以往則是在律師樓內工作。記者採訪當日所認識的兼職翻譯員Andleeb,亦擁有巴基斯坦的大學學位,主修心理學和生物,能說能寫烏都語、旁遮普語、英語,也懂得說一些廣東話,惟不懂得中文字。

擬與商界加強合作 分散收入來源

香港翻譯通的客戶包括醫管局、衛生署、社會福利署、私家醫院、學校、中電、港燈、保險公司和律師樓等。蔡偉熙承認,來自政府部門、半官方機構和公共事業的收入,大約佔香港翻譯通總收入的九成,來自其他商業機構的收入則佔大約一成。他透露,香港翻譯通曾經希望和旅遊業及展覽業研究有否合作空間,但某些大機構在初步接觸之後,似乎興趣不大,因此沒有再作商討。他亦表示,曾經接獲一些外國機構的查詢,但暫時尚未接到生意。

現時,他們正和本地一家中式快餐集團的人事部合作,為對方提供文字翻譯服務,以方便對方招聘南亞裔員工。香港翻譯通希望更進一步,將來能夠協助該集團向南亞裔員工提供職安健培訓。另一方面,香港翻譯通亦希望為本地華裔上班族開設「文化敏感度」培訓班,讓他們學懂如何與少數族裔相處。

蔡偉熙說:「其實,有些翻譯員的祖國就是『一帶一路』中的部分國家。若有港商將來開拓這些新興市場時需要翻譯服務,歡迎聯絡我們。」

[社企新天地]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933&issue=2016091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8690

【遊日福音】0.2秒即講日文 手提翻譯機4月有得租

1 : GS(14)@2017-02-09 23:44:54

香港人至愛去日本旅遊,不過唔係個個都識日文,就算識少少日文想同日本人溝通都唔係咁易,剛正式發表的ili手提翻譯機就絕對幫到遊客。其實Logbar公司開發的ili曝光已超過一年,之前有段宣傳片洋人用ili同日本妹搭訕都好多人Like過,但推出日期一再推遲,近期先正式定出推出日子。ili體積跟一支錄音筆差不多,最厲害是機內已內置STREAM翻譯引擎,可以離線的情況下進行翻譯,只要對準收音咪講話,ili可在0.2秒時即時翻譯及播放,相比手機版Google Translate更好用。暫時ili可以做到中英日語之間互譯功能,雖然中國語是指普通話,但支援到英文,香港人使用應無難度,廠方表示其後會陸續加入韓文、泰文及西班牙文等語言。經常遊日人士想買返支ili?暫時未得,廠方初步只會跟機構合作提供租借服務,如AEON MALL、東京地下鐵及機場櫃位(成田、羽田、關西、中部、福岡等),4月開始推出,如果租借費用合理都值得試試。



影片:
https://youtu.be/rIiGyn_HfcI文:布偉倫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http://fb.me/AS.AppleDaily


ili內置STREAM翻譯引擎,已輸入常用詞彙,可離線使用。

ili暫時能對應中英日語互譯,稍後時候會追加其他語言。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209/1992206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616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