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星巴克掌門人辭職,競選美國總統未獲官方證實

星巴克公司( NASDAQ :SBUX)當地時間4日宣布,霍華德·舒爾茨(Howard Schultz)將辭去執行主席和董事會成員職務。這是他在2017年卸任星巴克CEO後又一重大人事變革舉措。

星巴克官網新聞

星巴克官網顯示,2018年6月26日正式辭任後,舒爾茨僅擔任星巴克名譽董事長。Myron E. Ullman被任命為星巴克董事會下一任主席,Mellody Hobson被任命為副主席。

舒爾茨為此次離職開設了個人網頁,該網頁中舒爾茨以《my journey》為題,為現在與過去在星巴克奮鬥過的員工們致信,在該公開信中稱他們合作夥伴(partners)。

霍華德·舒爾茨的個人網頁截屏

據了解,舒爾茨在星巴克擔任首席執行官和董事長超過40年的時間,並一手把星巴克從一個賣咖啡設備和咖啡豆的零售商塑造成如今覆蓋77個國家超過28000家門店的咖啡帝國。星巴克最新的財報顯示,其在2018年第一季度的營收超過60億美元。

此外,第一財經記者還從星巴克官網了解到,在舒爾茨的領導下,星巴克自1992年首次公開發行以來,其股價已經上漲了21,000%。截至記者發稿,星巴克股價為57.07美元/股。

致過去和現在的合作夥伴的公開信截屏

舒爾茨在上述個人網頁中的公開信中寫道:“我開始著手創建一家我父親作為一名藍領工人和二戰老兵從未有機會為之工作的公司。通過平衡盈利能力與社會良知、同情心與嚴謹、愛與責任,我們一起做到了這一點,還有更多。”

星巴克首席執行官兼董事會成員凱文·約翰遜(Kevin Johnson)則表示:“沒有任何言語可以完全表達我們對霍華德所建立的非凡的公司的感激之情。由於始終忠於更高的要求和勇於創造美好的未來,霍華德幫助星巴克贏得全球數百萬人的尊重。他堅持星巴克要成為一家與眾不同的上市公司。今後,我也會遵循這一堅持。”

凱文·約翰遜是在2017年4月接任首席CEO一職。當時,舒爾茨在新聞發布會上說:“當我更把重點轉移到星巴克的下一輪零售創新浪潮下,我很高興凱文·約翰遜: 我們目前的總裁和首席運營官,七年的星巴克董事會成員,我在過去的兩年運行星巴克各方面業務的合作夥伴,已同意擔任星巴克首席執行官的職務。這將保證星巴克移動業務繼續盈利性增長,以確保我們的核心業務在全世界的未來發展,”

目前,雖然有猜測舒爾茨此次離職是為競選美國總統做準備。不過這一觀點尚未被星巴克官方證實。記者從星巴克官網中了解到,舒爾茨表示了這個夏天開始,將會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家人,另外他也將撰寫一本關於星巴克影響力工作的書,以及在不斷變化的社會中重新定義上市公司角色和責任的努力。

海通證券上海機構業務總監瞿時尹則認為,舒爾茨的離開對於投資者的信心來說可能會造成一定影響。因為此前已經有過一次動蕩。在2000年至2010年期間,舒爾茨測曾退居二線,之後星巴克的擴張就變得有些盲目,一度忽略了對品質的追求,導致利潤增速下滑。他在2008年重新擔任CEO後,對消費體驗和品質都非常重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5399

杭州官方辟謠:“出臺住房限售政策”為不實消息

8日,記者從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了解到,日前網絡上傳出的“杭州出臺住房限售政策”為不實消息,目前公安部門已介入調查。

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提醒市民,要以官方平臺發布消息為準,不信謠、不傳謠。

7日,該局還發布消息介紹杭州公證搖號售房的有關情況。

今年4月,杭州下發《關於實施商品住房公證搖號公開銷售工作的通知》。其規定意向客戶登記數量超過準售房源數量的商品住房項目,需采取公證搖號方式產生選房家庭和選房順序號。

據悉,自4月10日杭州“和家園”項目邁出搖號第一步後,截至6月7日,該市已經有80多個樓盤陸續領出預售證並發布了《銷售公示方案》,60多個樓盤有序完成了公證搖號。

此外,截至目前,杭州搖號以來已有7個報名人數不到可售房源數、無需搖號的商品房銷售項目,分別是陽光城上林湖、泰禾杭州院子、萬科公望、湘湖壹號、苕溪壹號、萬麗璞麗、鳳起潮鳴府銷售項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5633

貴州、廣東官方稱高房價擠壓消費,應努力保持房價穩定

貴州、廣東兩省根據各自的統計數據分析稱,高房價對消費和實體經濟產生了擠出效應,並建議要努力保持商品房價格穩定,降低房地產價格對消費的擠出效應。

貴州省統計局日前發布上半年貴州消費品市場運行統計報告指出,近兩年來,貴州省房價出現大幅上漲。對中低收入群體而言,購房支出為家庭最大一筆支出,房價快速上漲勢必增加剛性支出壓力,消費者無疑會減少其他消費支出,對居民其他消費形成擠壓效應。

即使是對高收入群體而言,房價快速上漲成為家庭理財投資的機遇,很多家庭將資金投入購買二套、三套甚至多套房屋,大量資金流入房地產消費領域。

貴州:汽車消費受到的沖擊尤為明顯

上半年,貴州全省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848.71億元,同比增長11.2%,增速比全國高1.8個百分點。按消費類型分,實現商品零售額1681.65億元,增長11.1%;餐飲收入167.06億元,增長12.3%。

影響消費品市場的因素中,汽車消費市場受到的沖擊尤為明顯。

上半年,貴州限額以上單位汽車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6.3%,低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4.9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回落4.4個百分點。

貴州省統計局介紹,近年來,汽車已成該省城鄉居民家庭常規消費品。在全省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份額中,汽車類零售額占全省限額以上商品零售額的三分之一以上。從聯網直報平臺數據顯示,自今年2月起到5月,全省限額以上汽車零售額增速呈逐月回落態勢。

為了解該省汽車類零售市場回落的主要原因,貴州省統計局根據面上情況,結合到回落較大地區的重點汽車零售企業座談交流、實地查看開展調研,形成了一份貴州汽車零售市場情況調研報告(下稱“報告”)。

數據顯示,從一季度限額以上汽車零售企業銷售情況看,一季度貴州全省共銷售汽車512899輛,比上年同期減少17371輛。其中銷售轎車151797輛,比上年同期減少13619輛,同比下降8.2%。

這其中,合資中低端品牌汽車銷售較差。合資中低端品牌車價格主要適合中等收入群體,消費群體相對較大;受高端車降價、國產車發力兩頭擠壓、房價上漲等因素等影響,合資型中低端汽車銷售公司大多經營壓力較大,盈利空間不斷收窄,部分公司主要靠售後保養、維修服務盈利。

對大眾消費者家庭而言,汽車消費是僅次於購房的第二大消費支出,購車需要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報告指出,房價快速上漲增加居民剛性支出壓力,對汽車消費形成擠壓效應。

報告分析,近年來,全省各地房價快速上漲,作為普通家庭最大一筆剛性支出,迅速增加中低收入群體消費壓力,購房者按揭成本增加,租房者租金支出增長,對家庭其他消費支出形成擠壓效應。而對高收入群體來說,由於近兩年房產買入即漲價,很多城鎮高收入家庭將房產視作投資升值的重要渠道,大量資金流入房產市場。而作為消耗品的汽車,買來即貶值,高收入群體對汽車消費需求已趨於飽和。

房價上漲與經濟增長相背離

高房價對消費和實體產生擠出效應,並不是貴州獨有。

在7月召開的廣東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上,廣東省發改委所作的廣東省2018年上半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的報告指出,目前該省經濟增長對房地產業依賴過大。

報告指出,因基礎設備和工業投資增速放緩,房地產開發投資占固定資產投資比重進一步提升至41.7%,同比提高7個百分點,經濟增長對房地產業依賴過大,房地產業稅收占全省稅收支出的17.4%,房地產存款增量占全部存款增量的44.9%。廣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惠州、清遠等7市房地產開發投資占比高於工業和基礎設備投資的總和。住房消費占居民人均可支配支出比例超越30%,高房價對居民消費構成“擠壓效應”。

“今年我換了一套三室一廳後,一個月按揭還款1萬5千,現在下館子都少了很多。”家住廣州天河員村的陳剛說。

近年來廈門房價維持高位。廈門大學副教授丁長發對第一財經分析,廈門作為二線城市,廈門的收入水平與一線城市還是有明顯的差距,但是房價直追一線城市,住戶貸款余額遠超住戶存款余額,是全國居民杠桿率最高的城市之一,這樣的高杠桿率也透支了未來,使很多購房者不得不節衣縮食。

中國人民銀行參事、原調查統計司司長盛松成日前撰文指出,2015年以來,經濟增速下行,房價卻加速上漲。GDP增速從2014年12月的7.2%下降至2016年3月的6.7%,而同期房價同比增速反而從5.6%上升至18.3%。相關性分析顯示,2000年一季度至2014年四季度,GDP增速與房價增速正相關,相關系數為0.39;而2015年一季度至2018年二季度,二者呈負相關,相關系數為-0.51。這說明2015年以來,房價上漲與經濟增長相背離。

文章分析,高房價使居民的購房負擔加重,對居民消費產生擠出效應。房地產業的高回報率使資金向房地產業集中,實體企業融資困難,對實體企業產生擠出效應。本輪全國性房價普遍上漲,使房地產業對實體經濟的擠出效應從個別大城市向全國擴散,對經濟影響深遠。

因此,穩定房價、遏制房價上漲對未來消費增長和實體經濟發展十分關鍵。貴州省統計局建議,下半年該省要努力保持商品房價格穩定,降低房地產價格對消費的擠出效應

廣東省發改委的報告指出,下半年,廣東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采取“一市一策”,加強分類指導、精準施策,防止房價和成交量的大起大落,堅決防範房地產市場風險,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開展房地產市場秩序專項整治行動,嚴厲打擊投機炒房、房地產黑中介、房地產開發企業違法違規銷售、虛假房地產廣告等行為。加快發展住房租賃特別是長期租賃,督促各市建立國有住房租賃企業。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1日召開會議提出,要下決心解決好房地產市場問題,堅持因城施策,促進供求平衡,合理引導預期,整治市場秩序,堅決遏制房價上漲。加快建立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此次政治局會議用“下決心”三個字,代表了未來的政策動向,即當前房地產調控的基調是調控常抓不懈。尤其是在上半年房價略有擡頭的情況下,樓市調控將繼續從緊。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胥會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7158

官方網突停售 iPhone 4再喪炒

1 : GS(14)@2010-10-23 12:34:22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104&art_id=14583653

【本報訊】可能是史上「最襟炒」的電子產品蘋果 iPhone 4,經香港人群起熱炒近三個月後,蘋果電腦香港網站昨午突然暫停所有訂購登記。有炒家和水貨商相信蘋果此舉是要遏止香港炒風,留貨給內地真正用家。停售消息刺激 iPhone 4水貨炒價即時上升,原價 4,988元 16GB版行貨,昨晚已炒上 6,800元,力逼 7,000元高位。
記者:林浚川 蔡建豪

蘋果今月初曾出招,針對已有多次訂購 iPhone 4紀錄的部份客戶,取消他們的定單。到昨日蘋果香港再推新措施,官方網站昨下午 3時宣佈停售所有 iPhone產品,包括上一代 iPhone 3GS同樣標示「暫無供應」。
16GB飆上$7000

記者致電蘋果電腦客戶熱線,接通後即播出錄音提醒停售消息,接聽的客戶服務員表示,公司未有解釋停售原因,「我哋都唔知幾時再有得訂,總之你留低電話,我哋會通知你」,至於已落單的買家,客戶服務員指可以留意電郵通知。
iPhone 4自 7月底在本港開售即被熱炒, 16GB版定價 4,988元,高峯時水貨炒至 9,800元, 32GB版定價 5,888元,水貨則曾炒至 10,800元。其後炒價逐步回落,到 9月底內地推出行貨,每部仍企穩有 100元利潤。而隨着內地市場需求大,瞬即導致缺貨,加上蘋果電腦在內地嚴格規定每人限買一部,刺激香港 iPhone 4炒價早前「 V形」反彈, 16GB版重新炒上 6,500元,就連二手 iPhone 4都有水貨商願以高於原價回收。
停售消息傳出後, 16GB版 iPhone 4炒價昨晚再升至 6,800元。網上有炒家表示,只要貨源持續減少,炒價必然升高,所以即使有機在手都會「持貨」觀望,待炒價升至 7,000元( 16GB版)以上才放售。旺角先達廣場 G-World Mobile負責人劉志剛表示,不會馬上提高收機價,他說:「我哋都要等內地收貨嗰邊,睇吓佢哋會唔會提高價錢。」
港定價全球最低

iPhone 4在香港長炒長有,全因在價格和供應佔盡天時地利,成為內地、東南亞,甚至非洲市場水貨供應基地。香港既是首批公開發售地區之一,定價全球最低,例如內地 16GB版定價 4,999元人民幣,折合港幣約 5,800元,較港版貴 800元。香港還有「淨機」供應,沒有「 Sim卡鎖」,買機後即全球通用。加上蘋果香港早前放寬訂購門檻,容許消費者一次訂購 10手機,令水貨貨源供應充足。劉志剛表示,單是其店舖每日隨時收 100部 iPhone 4,過去三個月已轉手 9,000部,八成供應內地市場,「全港加埋究竟轉咗幾多部出去,多到無法估計」。
iPhone 4炒價走勢

•行貨定價  16GB版:$4,998  32GB版:$5,888
•歷史高位  16GB版:$9,800  32GB版:$10,800
•最新炒價  16GB版:$6,800  32GB版:$7,300
•預測炒價  16GB版:$7,000  32GB版:$7,500
資料來源:綜合業界人士
2 : GS(14)@2010-10-23 12:34:52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731&art_id=14583654
【本報訊】香港人向來精於搵快錢,不少人窺準 iPhone 4長期供不應求,加上使用信用卡訂購,無本生利,造就「全城炒 iPhone熱」。有炒家三個月來已轉手過 60部 iPhone 4,淨袋逾 10萬元外快,形容這盤生意一本萬利,「炒 iPhone唔可以發達,但一定好過抽新股」。
有退貨保證冇得輸

iPhone 4有得炒全因長期供不應求,訂購後最少要等三至五星期才收到貨,加上是用信用卡訂購,毋須按金,更有利炒賣。從事資訊科技工作的 Kelvin, 8月中加入炒家行列,利用自己和家人信用卡,越訂越多,放貨會直接聯絡內地和香港水貨商格價,又專攻利潤較低但訂購等候時間較短的 32GB版 iPhone 4,至今已成功轉手 60部,淨賺過 10萬元。
Kelvin形容炒 iPhone 4冇得輸:「蘋果有 30日退貨保證,最多扣 100蚊速遞費,就算坐艇都係蝕少少。」 Kelvin仍有超過 40部定單未到貨,希望不會被「 Cut單」。與 Kelvin一樣的炒家網上大有人在,各大討論區都有網民交流心得,更有人架設「 iPhone 4放機報價系統」(網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1240

官方批5宗罪 阿里訟險增

1 : GS(14)@2015-01-29 09:51:22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129/news/ea_eaa1.htm


【明報專訊】阿里巴巴執行主席馬雲一句「淘寶沒有假貨」,換來內地政府一巴掌。工商總局日前公開一份文件,列舉五宗罪,直指阿里監控網購平台不力,阿里罕有高調反擊,指名道姓稱負責今次調查的司長劉紅亮「程序失當、情緒執法」。更令人意外的是,文件透露假貨調查早於去年7月已開始,惟阿里上市前卻沒有在風險披露提及,有市場人士擔心或牽起訴訟。


明報記者 岑豪、葉浩霖

阿里股價昨晚開市初段跌2.7%,險守100美元。根據工商總局的《關於對阿里巴巴集團進行行政指導工作情的白皮書》內資料顯示,去年7月中時當局已與阿里有座談會討論假貨把關、銷售及用戶信用等問題。不過,當時正值阿里籌備上市大計,故僅以內部封閉方式進行,而報告直至近日才廣為流傳。

阿里發言人回應稱,公司並不知曉有工商總局這個報告。翻查阿里招股書的風險披露,當中有詳列假貨或會構成的風險,惟未有提及工商總局的調查。

基金:股價倘不理想 股東隨時集體興訟

有美資行基金經理稱,阿里赴美上市前,已準備好要打大量的官司,「等於房祖名在北京容留他人吸毒亦被判監,沒理由有商戶在淘寶內賣假貨,阿里不需要負責任」。他指出,萬一阿里日後股價表現不理想,股東隨時集體興訟。投資者學會主席譚紹興稱,美國十分重上市公司披露,當地更設有《公平披露規則》(Regulation Fair Disclosure),打擊選擇披露。他認為,阿里巴巴一旦觸犯條例,或面對巨額罰款,如果股價因而下跌,更可能會有投資者因虧損而興訟。

淘寶批司長 「過程失當 情緒執法」

工商總局在《白皮書》詳列阿里經營五宗罪,主要圍繞阿里把關不力,未有嚴格查網店,容許大量侵權貨品出售,更直指集團有員工向違規網店「通水」,在當局抽查前將侵權貨品下架。其中被阿里視為一年一度的大日子「雙十一」,工商總局直指有網店誤導消費者,例如加價後才提供優惠。同時,當局指控阿里利用其「龍頭」地位,強制要求網店參加促銷活動。

淘寶昨日即時回應,矛頭直指工商總局網監司司長劉紅亮,在監管過程中失當兼情緒執法,對淘寶及內地電子商貿業有很嚴重的負面影響,更決定向當局投訴。並強調集團近年亦積極打擊假貨,雖然假貨問題非由淘寶造成,但注定要「背負這種委屈」,希望各方配合解決問題而非互相指責。同時,集團會成立由300人組成的「打假特戰營」,希望第一時間將假貨訊息向政府通報,加強各部門的執法效率。
2 : GS(14)@2015-01-29 09:51:38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129/news/ea_eaa2.htm



馬雲寧要控制權 赴美上市


2015年1月29日





【明報專訊】公司控制權與訴訟風險,放在阿里巴巴執行主席馬雲面前,他選擇前者。去年阿里選擇走美上市,主因當地容許其獨特的「合伙人制」。然而,當時市場人士曾提出,美國很重視知識產權,同時有集體訴訟權。由於阿里所經營的業務,很容易涉及相關問題,隨時要面臨如潮的訴訟。


有美資行基金經理稱,今次美國讓阿里到當地上市,明顯慢慢等集團披露更多數據後,從中找機會興訟,「當年支付寶股權一事,已與雅虎美國鬥得很僵,當年在港上市的公司私有化時,亦得罪不少美國投資者,大家等機會搞阿里。」

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譚新強則認為,阿里上市後已有改善假貨問題,即使繼續打擊假貨,預料對其整體交易額沒太大影響。不過,如內地政府認真處理淘寶及天貓上的發票及徵稅問題,則可能有嚴重影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7530

江西驚現發泡膠護欄官方話係新工藝

1 : GS(14)@2015-09-25 01:15:44

江西瑞昌市第四中學附近的路段,有一處長約四百米的水泥護欄,近日多處出現破損、斷裂。這些斷裂的水泥護欄於二零一二年修建,為仿木外觀,但不出三年時間,護欄竟然露出發泡膠。有關部門維修這批「豆腐渣護欄」,只是簡單用木板綁緊,或者是用膠水黏一下。江西省瑞昌市建設局有關負責人解釋,在水泥構件中填充發泡膠,是一種新的工藝。瑞昌市當局展開調查,發現施工方瑞昌市市政公司涉購入部份預製件擅自改變設計,未按施工圖進行工程,有關人員對工程監管失職,依法處以五萬元人民幣罰款,並責成該公司對不合格預製件全部更換。另外,對負有領導責任的市政公司姓夏經理予以免職處分,對負有監管責任的建設局姓鄧城建科長給予行政記過處分。網民講乜:等待的男生:偷工減料也有這麼文雅的說法!漠北槍俠:根據材料力學的原理,樑的中心受到應力很少,所以可以是空心樑。常見的工字樑,空心的傳動軸都是這樣。但是鋼筋混凝土就不能做成空心的,所以用泡沫填充。兜兜裡有個雷:不錯,還有鋼筋呢!小鄭916:填就填了,但你每次的回答都把人民當傻子,這就不厚道了啊!我估計你說這話的時候,臉絕對沒紅,而且很嚴謹很淡定的說......風絮子之璐:真大膽!小賬本哪裡去了:國人發明地溝油、毒奶粉、人工雞蛋、蘇丹紅、膨大計、速成鴨,歡迎補充。心中的斑鳩寮:一群沒文化的在這亂叫,都沒見過空心磚?啪啪打臉。三聯汽修小博士:新工藝?呵呵,確定不是偷工減料?百姓都這麼好糊弄的?中國網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924/1930770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2596

【GG鬥室】剷走facebook官方app 既慳電又省流量?

1 : GS(14)@2016-02-16 08:22:59

共測試了facebook官方app、Puffin for Facebook、Metal for Facebook及Tinfoil for Facebook四款面書app。



手機爆流量,耗電如倒水,兇手可能係facebook!外國論壇reddit就有網民測試發現,刪除facebook app後數據用少了,電量更可節省20%。facebook官方app係咪真係咁大食?科技籽都親身一試。分別安裝Puffin for Facebook、Metal for Facebook、Tinfoil for Facebook三款第三方 app,和原版facebook作比較,再教你如何暢玩facebook而不浪費電力及流量。

測試環境及App


第三方facebook app當中,只有Puffin for Facebook有iOS版,其餘兩款都只有Android版。這次測試就用上Android新機華為Mate8,以手機內置的統計功能比較電量和流動數據用量。



耗電測試


先把資料數據重置,然後4個app均登入了相同帳號閒置三日,然後再用系統的電量統計計算一下電池用量。有通知推送的官方app明顯最食電,佔總耗電量的9.44%,比電郵、Google Play消耗大。亦試過剷走facebook app,10小時大約可省電10%,差距不少。



流量測試第一回:看News Feed


雖然登入的是同一帳號,但每個app也有自己的動態消息計算方法,只能多試幾次增加測試可信性。反覆測試開app後捲動頁面,查看10條條目,官方app反而最省數據,僅需1.9MB,能壓縮圖片的Puffin for Facebook用了2MB,其餘兩者花了3MB以上。不過iOS版和Android版官方facebook app計算流量應有分別,相同的測試iOS版用了約3MB,Android版只需1.9MB。不過總括而言,幾個app在這回合的差距不算太大。



流量測試第二回:背景用量


冇開facebook app,但流量還不斷累積,原因是app會在背景運作。這回測試不開app,登入相同帳號閒置三日,facebook官方app因為有通知的關係,背景流量比較大,三日用去了10MB,其他第三方app流量約為7MB。



總結:官方app較耗電,不過難以取代


測試結果所見,facebook app耗電量和背景數據用量也較大,當中以電量影響較明顯。不過官方app還是有些功能不可取替,例如不用開app也可收到通知推送,有新inbox訊息、摰友出新post都可第一時間得知。不重視通知又想省電的用家,大可試用第三方app,甚至直接用Safari或Chrome玩facebook。至於讀取News Feed方面,其實用第三方app不會幫助太多,無論你用甚麼方法上facebook,上一次也大約花掉2至3MB,少數怕長計,也的確很易成為爆data元兇。



三招節省facebook流量、電量心得:


1.關掉或開啟只有在WiFi下自動播放影片功能,開啟facebook app,在「帳戶設定」內的「影片和相片」就能改變「自動播放」的設定。2.網絡流量上限將至或是電量不足時,關掉facebook app的流動數據。3.部份Android手機不能刪除facebook app,如要想使用瀏覽器或第三方app取代,需要在設定內停用。



用電測試結果明顯有分別,facebook是全電話最燒電的第二位app,共用去9%電量,其他app基本不會在背景用電。

測試讀取News Feed的數據用量,最可怕的不是四個app的差距,而是用哪一個app都好,「碌」幾「碌」都會花數MB。

Autoplay自動播放影片功能記得關掉,可節省大量網絡流量。



記者:司徒港燊攝影:許先煜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216/1949249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6029

《人民日報》用AV相官方微信頭條配圖 竟將女優當教師

1 : GS(14)@2016-03-06 03:14:19

■官媒《人民日報》微信頭條昨竟用日本AV女優的照片。



中共喉舌《人民日報》微信頭條談教育的文章錯配AV「劇照」,在當前內地高呼媒體「姓黨」的氛圍下,網民恥笑配圖顯露「黨性」。而中共輿論控制力度加強,新浪微博等社交媒體也要宣誓「姓黨」,關於兩會的新聞更幾乎全面關閉網民評論功能。



■25歲的蒼木麻奈扮成教師的照片經常被借用。


《人民日報》前晚微信平台頭條文章〈一流教師究竟應該配上怎樣的待遇〉的配圖,是「女教師」寫黑板的美麗側影。女老師很面熟……原來是日本AV女優蒼木麻奈(Mana Aoki,內地稱青木麻奈),這是她以教師造型出現的AV片「劇照」!



「第一次與人民那麼近」

「共產黨人代表了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人民歡天喜地慶祝女優青木麻奈登上人民日報微信頭條!」事件惹來內地網民嘲笑。儘管《人民日報》昨已速速刪除有關新聞配圖,惟圖片已被網民截圖。網民將同一套片中「老師」裸露的照片放在一起,在微信等平台廣傳。《人民日報》的AV配圖,讓近期「有口難言」的內地網民有機會笑一笑,有人譏諷:「感覺《人民日報》第一次與人民那麼近。」全國兩會正進行中,但今年兩會相關的新聞是「只能看不能評」,在新浪微博上的眾多媒體公共賬號裏,當網民在點入兩會相關新聞想留言時,往往會跳出「此條微博禁止評論」,偶爾幾個能夠留言的,也沒有看見一句負面評語。官方首都及互聯網協會前日發稿稱,微博與新浪黨委上月尾兩次舉行座談會,召集公司黨員近200人舉辦學習習近平講話。其間微博黨委書記發言稱,「必須強黨性、牢記媒體姓黨、堅持黨管媒體不動搖,要讓微博平台傳遞『正能量』」,黨委副書記強調雖然不是公營機構,也要「講黨性,要愛黨、護黨、為黨」。習近平上月視察《人民日報》、新華社、央視三大官媒後,要求「黨和政府的媒體要姓黨」,全國所有媒體都要表態效忠,新媒體和社交平台都難倖免。《蘋果》記者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305/1951697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6900

土國反政府報遭接管 淪官方喉舌

1 : GS(14)@2016-03-08 00:08:31

土耳其反政府《時代報》遭強行接管後,昨天出版的新一期即轉為親政府,頭版報道是總統埃爾多安出席伊斯坦堡第三條連結歐亞大陸大橋的興建儀式。《時代報》上周五遭法院頒令接管,引發數千名示威者包圍該報總部,卻遭警方暴力清場。該報大部份員工前日復工,總編輯比利吉與專欄作者凱內斯卻遭革職。從員工上載至社交網站的照片可見,復工後總部大樓外仍設路障,內部更有武裝特警駐守。當地其他傳媒因懼怕類似清算,不敢全面報道接管一事。而被指在難民問題上有求於土國而噤聲的歐盟,前天為事件發聲,外交政策主管莫蓋里尼促請有意入盟多年的土國尊重及推動新聞自由。美聯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307/1951947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7143

官方樓指連跌5月 成交漸回升 上月十大屋苑交投颷1.6倍 9個月新高

1 : GS(14)@2016-04-01 14:35:43

http://property.mpfinance.com/cf ... 0401/paa01/laa1.txt


【明報專訊】差餉物業估價署(差估署)昨日公布,2月本港私宅售價指數最新報272.8點,除按月跌2.19%外,並重返約1年半前水平。樓價指數自去年9月306.1點歷史高峰後,已連續5個月下跌,累挫逾一成,其中實用430方呎以下細單位樓價跑輸大市,2月售價指數報300.2點、按月跌2.5%,過去5個月累跌11.2%。不過,隨着樓價普遍下調一至兩成,加上美國加息步伐有放緩迹象後,3月份二手交投初見反彈。代理數據顯示,十大指標屋苑3月錄221宗成交,是去年6月後首度突破200宗成交水平,按月急升1.6倍,創近9個月新高。有業界認為,樓價雖已完成首輪調整,但由於經濟回落,不排除後市或有新一輪下調壓力。

差估署公布2月私宅售價指數為272.8點,比1月錄得的278.9點挫2.19%之外,若相對2015年2月錄得的291.5點,意味今年2月的樓價指數,按年下跌逾6.4%。至於近年最大按月跌幅是於2008年11月、即金融海嘯期間錄得,當時按月曾跌8.2%,連同2008年10月按月跌6.2%,兩個月已累跌逾14%。此外,2月私宅租金指數報163.7點,按月跌2.9%,同樣連續第5個月下跌,累跌7.7%,按年跌幅為2.7%,重返1年半前水平。

租金指數齊返1年半前

樓價回落,加上美國加息步伐似有放緩迹象,踏入3月買家重新入市。中原統計,十大屋苑3月錄221宗成交,按月急升1.6倍,是繼去年6月後首錄逾200宗成交量。按季計算,今年首季錄450宗成交,較去年第四季285宗升近六成。去年6月樓市高峰期,十大屋苑曾錄291宗成交,惟去年第四季樓市轉角,十大屋苑已連續3個月錄不足百宗成交,雖然今年1月略回暖(錄145宗成交),惟2月適逢新春,交投量又挫至84宗。十大屋苑有7個上月成交量均按月急升逾1倍;同時,其中8個屋苑的最新平均成交呎價,較去年8月高位回落逾一成半或以上。

十大屋苑221宗 海怡交投升10倍

另實呎跌幅愈大屋苑,交投反彈力度亦愈大。如鴨脷洲海怡半島成交量由2月僅1宗,大升10倍至3月的11宗,交投升幅為十大之冠,惟屋苑平均實呎由去年高位約1.5萬元,下跌兩成至約1.2萬元。至於期內實呎跌幅最少的將軍澳新都城(跌近一成),3月錄15宗成交,較2月9宗升近7成,交投升幅為十大屋苑中最小。此外,各區交投量亦見回升,西九四小龍3月錄43宗,按月升2.6倍,成交量創21個月新高;另青衣區亦錄約68宗成交,按月升1.5倍,媲美去年7月樓市旺季錄約74宗水平。

施永青:樓價跌近首個樓市支持位

中原集團主席施永青表示,樓價較去年高位已跌逾一成,接近首個支持位;由於樓價回落、帶動交投量回升。不過,施永青指十大屋苑目前成交量雖較早前反彈,但仍處偏低水平。由於樓價過去累升不少,他預料樓市或於次季出現新一輪跌勢,但具體情况仍要視乎美國聯儲局加息步伐及香港整體經濟環境等因素而定。另外,新地(0016)副董事總經理雷霆認為,過去兩年樓市暢旺,近日稍有回順屬健康調整。

明報記者 林可為、方可兒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892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