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的沖撞、妥協、一致,改變不斷疊加,最終使得樂視越來越不像以前那個賈躍亭一人的樂視
來源 | 騰訊科技(ID:qqtech)
文 |
隨著梁軍接任總經理,賈躍亭正式從樂視網前臺退居幕後。“接下來我會更加專註於戰略的思考,包括上市公司體系的合理性,更多的時間會放到產品,充分保證樂視的生態真正是靠創新驅動”,賈躍亭昨日接受騰訊科技等媒體采訪時表示。
上市公司的具體運作,賈躍亭將完全交給在樂視電視上表現出色的樂視致新總裁梁軍,後者也是孫宏斌入駐樂視之後最為欣賞的樂視系高管。
這並不讓人感到意外。賈躍亭承認,管理層面的不足,是樂視此前遇到危機的一個重要原因;而早在融創中國和樂視的融資協議中,雙方已達成共識,把改善公司管理結構寫進合同,包括上市公司體系要有專職的總經理,設立董事會、投資委員會等等。
孫宏斌力推的梁軍,正是樂視體系少有的會做精細化管理的人才。這符合此前風格過於粗獷、亟待調整的樂視的利益。
這同時也意味著,孫宏斌對財務的錙銖必較、對盈利的追求,也將通過董事會和梁軍的管理,徹底貫徹到上市公司體系之中。樂視網將真正專註創造正向現金流;一些主營業務之外的燒錢業務,則會被堅決排除在體系外。
這便是樂視網新的2.0時代。
在這樣的新時代中,樂視網此前追捧的生態協同概念或許有所弱化,上市體系與非上市體系的割裂也日漸明晰。由此,像此前起於非上市體系的財務危機,將從根本上被抹消掉可能性。
但這是否就意味著,樂視即將走出這場持續半年多的危機?
上市公司完全獨立,否認控制權之爭
資料顯示,梁軍於2012年3月加盟擔任樂視網副總經理兼樂視TV總經理;2014年,擔任樂視智能終端事業群COO;2016年2月至今任樂視智能終端全球產研供總裁、樂視致新總裁。
在賈躍亭看來,梁軍加入樂視6年的時間了,從原來的硬件公司出來到做軟件,了解互聯網的技術,甚至了解內容方面等等,樂視電視從創立到現在做到智能電視行業的老大,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
但真正讓賈躍亭決定由梁軍接任上市公司總經理的契機,來自於去年下半年開始的資金鏈危機。
“去年下半年,公司也遭遇了一些經營上的管理能力不足、流動性預判能力不足等等問題,我們去年8月份開始思考這個問題,在重要的板塊應該設立專職的CEO”。而在此之前,樂視雖然在各個體系有高管參與管理,但體系內的決策者均是賈躍亭一人。
這種高度集權的體系,過於依賴於賈躍亭個人的能力和精力。
在融創中國董事局主席孫宏斌看來,樂視需要更多管理模式上的改變;這些改變不僅包含了其向樂視系公司派駐的董事、財務人員上,幫助樂視建立新的CEO負責制也在其中。
在新的制度下,賈躍亭的生態布局需要做出調整或妥協。
本月18日,梁軍宣布,樂視電視在全渠道的銷售職能回歸樂視致新。而此前,這塊業務本由樂視控股旗下樂視生態銷售與服務平臺負責。作為樂視大體系下智能終端事業群的重要部門,樂視生態銷售與服務平臺於去年11月10日成立。彼時樂視正身處資金鏈危機,該平臺的設立均是賈躍亭為應對危機做出的架構調整之一。
如今,歸屬於樂視網上市公司的樂視電視銷售職能,從總管整個樂視體系產品銷售的生態銷售與服務平臺中獨立,樂視網成為樂視系的獨立王國。
此前諸多媒體分析認為,在樂視的改革中,賈躍亭與孫宏斌存在控制權之爭。
對此,融創中國擬派駐的樂視網董事劉淑青表示,融創不會主導樂視發展,雙方沒有控制權之爭。
她坦言,早在融創投資之前,就和賈躍亭就管理團隊問題上達成了共識,上市體系一定要有一個明確的專職的總經理,“包括董事會的構成,董事會的議事規則,包括設置管理委員會、投資委員會,以及媒體朋友提到的在樂視網、致新、影業派駐財務經理,這些都是寫在合同里,都是事先達成共識的”。
“孫宏斌投資的主要是上市公司體系,雙方更多溝通在這個領域,包括戰略管理,非上市公司主要是建議。”
賈躍亭表示,公司核心的理念還是樂視的理念,樂視缺乏的是傳統企業優勢的部分,融創帶來很大的幫助,二者互補。
在上市公司體系方面,雖然賈躍亭權力會有所變小,但新的方向和組織架構更符合現代公司的治理結構,對於樂視並沒有壞處。這是孫宏斌與賈躍亭共同拿出的“樂視新未來”。
梁軍表示,公司的調整、合作夥伴的進入,都不影響樂視生態的宏觀戰略,但是從微觀來看,生態確定後,怎麽執行需要完善。
對於上市公司體系,梁軍透露有四點接下來要做的:1、全盤來看,平臺、內容、終端、應用等會聚焦在上市公司體系,建立整體的競爭力。在具體業務做到第一名很重要,領先的電視終端業務要加強投入和運營;2、加強電視端的變現能力,圍繞會員和內容的銷售、運營能力;3、電視業務上嘗試開放的閉環系統,不拒絕與任何合作夥伴合作,終端入口家庭數據方面樂視存在優勢,在人工智能等方面和BAT競爭;4、繼續組織變革和效率的提升。
生態變遷:被加速割裂的非上市體系
賈躍亭曾經把樂視劃分為上市公司、非上市公司、汽車生態三個大體系,但昨日賈躍亭表示,樂視以後將會聚焦兩大體系,即上市公司體系和汽車業務,而非上市公司體系業務以後如果孵化成功,再考慮裝入上市公司或者其他整合。
關於未來自己的精力,賈躍亭稱第一是放在上市公司體系,第二是放在汽車業務。
此前,作為樂視體系的重要部分,問題頻發的非上市體系對樂視帶來諸多危機。
其中,樂視手機曾是此輪資金鏈危機的導火索,而這一業務的後遺癥直到現在還沒有完全消散。不僅如此,樂視體育、易到用車等非上市體系在今年又頻頻出現危機,進一步對整個樂視體系產生了巨大影響。
在賈躍亭看來,這並不全是壞事,“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有可能對樂視生態的長遠發展是一個巨大的利好,這次看似學費很高,其實對我們來講是非常深刻的一次的技能的提升,意識的提升”。
而在具體操作上,考慮到短期內依舊處於調整期,並且需要顧及整個樂視體系、尤其是上市體系的利益,樂視網對非上市體系進行切割的進程仍舊在不斷加快。這尤其體現在對樂視商城的切割上。
早在今年3月10日,樂視網曾公告,放棄其尚未認繳的150萬元人民幣註冊資本對應的樂視電子商務15%的股權權利,轉由賈躍亭直接控制的樂榮控股出資認購。轉讓後,樂視網持有樂視電子商務15%股權,已失去對樂視電子商務的控制權,2016年12月底起樂視電子商務將不再納入公司合並報表範圍。
可以看出,在3月的調整中,樂視體系的銷售就從樂視上市部分中剝離開。但由於樂視銷售體系中還包括歸屬於上市公司相關業務的樂視電視,在5月18日,又將這一塊從樂視電子商務公司中剝離,重新劃歸樂視致新。
由此,樂視電視的銷售完全成為了樂視體系的“獨立王國”。
除了在架構層面進行切割,為了進一步避免非上市體系對上市體系的影響,孫宏斌不僅向樂視電視、樂視影業排遣監事,甚至還向非上市體系的樂視手機排遣監事,“派駐財務人員是為了掌控資金流向,銷售出來的錢得看住”,孫宏斌稱。
日益明晰的業務邊界,使得樂視上市體系公司和其他非上市體系漸行漸遠。這決定了樂視非上市體系的危機必須依靠自己的力量走出。
賈躍亭昨日依然強調,樂視七大子生態缺一不可,但是采取不同方法來發展,上市公司會聚焦現在的生態,非上市體系不一定非要采取控股方式發展,會引入更多外部資本,未來和上市公司形成最好的協同是現在考慮的核心問題。
慶幸的是,這些業務或許已經出現了一些轉機。
在樂視手機上,賈躍亭透露,手機業務的發展方向已經非常清晰了,“把我們已經積累起來的手機領域當中的核心能力整合到一起,發揮出差異化優勢”。據騰訊科技了解,在經歷過數輪調整後,樂視手機已幾近調整到位。
在樂視體育上,賈躍亭稱將讓樂視體育盡快達到合理的投入產出比,如何更大規模的擴大體育會員的數量,擴大體育用戶數量,這是樂視體育下個階段非常重要的重點。
而對於易到,賈躍亭直言,在接下來一兩個月之內,就會有比較大的提升,“我們希望易到的翻轉會成為我們觸底之後的第一個反彈信號。”
當然,樂視非上市公司是否真的能如賈躍亭所說順利轉危為安,依舊挑戰重重。
文化磨合難題
在孫宏斌眼中,能賺錢的業務才是好業務,這使得孫宏斌對接近盈利的樂視電視青睞有加,註入重金;相反,當前尚無法盈利的樂視體育、易到、樂視手機均被孫宏斌判定為需要縮減控制的業務。
孫宏斌引入的實業思維,與樂視此前打夢想牌的互聯網生態文化截然不同。
觀念上的碰撞,組織管理的變革,則對雙方在決策層面的協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對此,賈躍亭表示,在與孫宏斌的溝通中,在管理上,孫宏斌給樂視提供了很好的建議,但也會有意見不一致的地方,這時候也比較簡單,“我們會有頂層的會議,大家都會參與進來,我們會考慮董事會進行重大問題的決策,大家統一意見,統一思想。”
賈躍亭甚至表示,孫宏斌之於樂視不僅僅是二股東的關系,不僅僅是投資商的管理,更多是朋友,整個樂視的發展方向,甚至產業發展的趨勢,都會有一些比如深入的討論。
不斷的沖撞、妥協、一致,改變不斷疊加,最終使得樂視越來越不像以前那個賈躍亭一人的樂視。
一些來自企業底層文化的融合難題,也有待跨越。
相對於孫宏斌較為傳統的“實業思維”,此前賈躍亭主導下的樂視,有著頗為特殊的企業文化。一位樂視中層曾向騰訊科技坦言,“賈老板不太在乎過程,對於實現方式和實現代價也不太感冒,他只在乎你能不能做出足夠牛逼的事兒”。
這使得樂視內部一度諸侯割據,在各自為營的態勢下,眾多不僅僅在為公司奮鬥、也在為自己奮鬥的團隊變得異常亢奮。
這與求穩的傳統思維有所背離。而能否找到一個折中的方案同時包容兩種文化,是擺在賈躍亭與孫宏斌眼前的難題。
可以預見的是,如果能完成融合,二者的合作將會釋放出更大的能量。賈躍亭認為,樂視缺乏的是傳統企業優勢的部分,融創可以為其帶來幫助;而樂視的用戶和融創形成高端用戶互補,再加上互聯網思維的浸入,將會有更大的想象空間。
水友會成為樂視這艘危船的真正拯救者呢?
來源 | 首席人物觀(ID:sxrenwuguan)
文 | 陸緣 江嶽
加入樂視五年、掌管樂視網5個月後,梁軍離開了。
他曾經無數次與賈躍亭在樂視大廈地下一層的食堂吃面,風光出席兩年前那場萬人發布會的媒體群訪,也曾被孫宏斌視為“最欣賞的樂視系高管”,在風雨飄搖中成為新晉樂視網CEO
然而一切都要結束了。
今天,梁軍被曝出即將卸任樂視網CEO職務,其本人目前已經進入休假狀態。與消息同時傳出的還有孫宏斌的一句評價:梁軍太自大了。
這位47歲的老工科生做硬件出身,性子也硬。有說法稱,賈躍亭掌權時代,梁軍是唯一敢在高管會上對他說“不”的人,這也是孫宏斌欣賞他的原因之一。
但顯然,過去5個月里,梁軍沒有交出讓地產硬漢孫宏斌滿意的成績單。連同CEO身份一起即將成為過往的,還有他在樂視大廈里的那五年時光。
壹
命運改變的前奏是在2011年響起的。
梁軍在一間茶室里見到了賈躍亭。當時樂視只是一家二流的視頻網站,山西來的北漂賈躍亭還沒有在京城闖出名頭,但他善於搞關系,能說服人,出手大方。
圖:六年後兩人同框,心境已全然不同
梁軍很快就領略到他的魅力。
第一次見面,蘋果公司成為兩人的共同話題,耿直的梁軍從自己擅長的硬件角度分析,賈躍亭侃侃而談扯起了互聯網、生態和服務,又興致勃勃勾勒了中國電視產業未來發展的藍圖。
梁軍動心了。沒多久,他專門去買了臺樂視機頂盒研究,摸著手里的這只小物件,他真切看到了互聯網和傳統電視結合可能產生的魔力。等到第二次見賈躍亭時,他已經基本確定了加盟。
當時41歲的梁軍正迫不及待開啟人生新篇章。他1995年從北京交通大學碩士畢業後直接進入聯想工作,一呆就是17年,經歷過聯想最輝煌的時候,也開始切身感受到這艘巨船緩慢下沈的危機感。
無力改變整個聯想,梁軍選擇先改變自己。
他一頭紮進了互聯網江湖。2012年春天,梁軍迎來人生第一次跳槽,新身份變成了樂視網副總經理兼樂視TV總經理。
突然被告知要做電視時,梁軍其實是有些驚訝的——在歡迎梁軍入職的飯桌上,賈躍亭第一次公開表態“我們要做電視”,編織這張生態版圖的重任,就落到了梁軍頭上。
開局並不順利,梁軍很快見識到市場的殘酷之處。
2012年9月,樂視網對外宣布成立樂視致新,正式進軍智能電視領域,作為樂視網控股子公司,其主營業務是樂視超級電視、樂視盒子等。
資本市場對這家互聯網公司企圖涉足新領域的野心表現出了警惕,最直接的表現就是股價跌跌不休,到2013年1月,樂視網股價已經從27塊跌到了13.5塊左右。
但這是賈躍亭的夢想,梁軍只能咬牙去堅持。他事後回憶過那段時光,“一個季度當一年使,一個禮拜工作六天,每天晚上9點之前回家算早的”。
工作環境很糟糕。最早的辦公地在朝陽區泰達時代中心,辦公室就像庫房,桌椅等設備都是臨時拼湊的,比這更糟糕的是團隊不好招——當時市面上既懂互聯網又懂智能硬件的研發人員並不多。
梁軍招來了很多聯想的老部下,又通過社會招聘招到了負責安卓底層開發的李強、負責電視UI的黃滔。帶著這支80%來自手機行業的隊伍,梁軍闖進了新領域,也自證了打硬仗的實力。
“用打仗來形容當時的情形一點不過分。在最困難的時候,靠著一批批幹部紅著眼頂住了,並拿下了陣地。”
等到2013年5月第一代樂視超級電視問世時,梁軍應該是松了一口氣的——一手把賈躍亭畫的餅變成現實,他算是對老板有了交代。
貳
即使到2016年樂視王國開始分崩離析之時,樂視電視也被公認是質量良好的資產——公開數據顯示,從成立到2016年的3年間,超級電視累計銷量達到1000萬臺。
憑借高性價比、接入樂視網視頻內容等優勢,樂視超級電視搶到了很多年輕用戶,銷量逐年攀升。
它的漂亮成績單,曾經逼得傳統電視廠商們不得不從輕視到緊張:2013年10月,超級電視S50因為遭遇搶購擠垮了樂視商城系統,導致嚴重超賣,訂單一直到次年1月才消化掉,梁軍為此帶著高管團隊公開致歉。
不過,致歉時的梁軍大概內心也是有驕傲的。
電視業務成為樂視生態版圖里金光閃閃的那一塊。它變成了樂視網股價狂飆里的燃料,每周日下午,當賈躍亭組織召開樂視部門協調會議時,作為重頭戲的電視業務總是要最先匯報的。
梁軍在樂視的地位隨之步步高升:2014年擔任樂視智能終端事業群COO;2016年2月擔任樂視智能終端全球產研供總裁、樂視致新總裁。他與馮幸、丁磊、張昭等人成為賈躍亭最重要的左膀右臂,甚至有文章將其比作樂視的張小龍。
圖:賈躍亭及部分團隊高管
那是梁軍在樂視最輝煌的一段時光。
但他很快就會發現,自己似乎再次置身在下沈的輪船里,只是,這次外界的暴風雨來得更加猛烈——即使他沒有做錯什麽,依然難逃沈沒危險。
賈躍亭那封《樂視的海水與火焰》的公開信,把公司撞礁後形成的窟窿展現在世人面前,此前,關於樂視欠債的種種傳聞已經流傳於坊間。
一場自救在樂視生態系統里興起。經營健康的電視業務,更大力度地繼續為樂視上市體系輸血。期間,梁軍經歷了多少壓力不得而知,但等到 2017年2月樂視發布超級電視新品時,這位硬漢也哽咽了:
“2016年,我們經歷了寒冬,但對於一個好的產品、好的模式,從來不缺欣賞他的人。正如今天發布會主題‘春天的故事’一樣,超級電視又站在全新的發展階段,播下希望的種子,到秋天可以收獲滿倉的果實。我始終堅信生命的意義在於永不停歇探索未知世界,我們還有很多的夢要做,還有很多吹過的牛要一一實現。”
此時的梁軍,還在為賈躍亭站臺。
早些時候,梁軍被問及對樂視戰略和賈躍亭生態打法的看法,他只是笑笑“老賈前面是有點著急了,沒有大問題”。他甚至為自己不熟悉的造車業務背書——
“我1988年來北京上大學,從2013年開始,北京的天氣變得非常差,中國的企業家應該把錢放到這,為我們子孫後代提供一個更好的環境”。
但事實上,孫宏斌在2017年1月入場後,梁軍和賈躍亭之間的關系已經變得微妙起來。等到5月,當樂視致新宣布收回超級電視全渠道的銷售權,並由梁軍直接管理後——這很大程度意味著電視業務停止向樂視網輸血——有人評價,在賈躍亭和孫宏斌這對山西老鄉里,梁軍顯然選擇了抱緊後者大腿。
叁
對於務實的梁軍來說,這樣的選擇並不奇怪。
超級電視的漂亮業務、敢於堅持想法頂撞賈躍亭的勇氣,種種因素讓梁軍在一眾樂視高管中脫穎而出,成為孫宏斌最欣賞的人之一。
2017年5月,梁軍接任樂視網CEO,賈躍亭送上的評價是:
“樂視生態培養出來的最優秀的互聯網生態型的人才之一,從原來的硬件公司出來到做軟件,了解互聯網的技術,甚至了解內容方面等等,對超級電視從創立到現在做到智能電視行業的老大,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
那個時候,賈躍亭怎麽說已經不再重要。在孫宏斌和資本推動下,樂視“去賈躍亭化”改革已經悄然啟動,梁軍接任CEO就是其中重要一步。
對於梁軍來說,與孫宏斌的相處顯然沒有與賈躍亭相處時那麽愉快。兩個硬脾氣的人撞在一起時,要麽會產生新火花,要麽會毀滅其中一方。
圖:孫宏斌和梁軍
可惜的是,梁軍在樂視的結局是第二種。
梁軍掌權後啟動了一系列高管調整,昔日賈躍亭的舊隊伍被徹底打散,新樂視的管理層基本由梁軍的致新系、張昭的影業團隊和孫宏斌的融創團隊組成,此前老業務里不賺錢的那些部分,切的切,賣的賣,隔三差五就把樂視送上頭條。
但小修補並沒能真正快速化解樂視這艘大船的危機。騰訊科技引用樂視內部人士的說法稱,從幾次開會情況來看,孫宏斌與梁軍的磨合不順利,硬件出身的梁軍做手機電視還可以,但全面操盤公司並沒有經驗——嗯,這樣的安排,就像把一位經驗豐富的老船員突然頂上去當船長。
更多細節陸續流傳。除了業務沒有大起色之外,梁軍的硬脾氣也被更多曝光。有媒體稱,孫宏斌去樂視開會,離開梁軍辦公室時,人還沒走遠,後者已經把門關上了。
至於梁軍和孫宏斌會面的細節,目前沒有更多消息曝出。但考慮到孫宏斌跨界而來的身份和強悍性格,他恐怕是沒時間也沒精力跟梁軍切磋產品技術的細節問題。
此前,梁軍曾經在接受采訪時大肆稱贊賈躍亭如何癡迷產品:
“第一是工作狂,第二是對產品癡迷的研究。你們要去他辦公室能看到,我們所有的新產品在他辦公室擺的滿滿的,他只要坐在辦公室,不是去研究什麽新玩意兒,就是拿著遙控器,拿著手機,去擺弄我們所有的新產品,發現問題馬上打電話說,把工程師叫上來,要跟他探討一下,他有一半的時間是跟工程師一塊研究產品。外界可能不太理解,他實際上是對產品非常癡迷,而且把90%的時間坐在辦公室,他幾乎沒有什麽社交。”
這也是命運的巧合——對硬件產品的敏銳曾經幫助梁軍實現轉型,完成從聯想到樂視的轉變,卻又在他迎來人生第二次機遇時,牢牢困住了他。
對於47歲的梁軍來說,重塑性格和專長似乎是很難的事情了,而當下的樂視,顯然需要更有魄力和改革精神的領導者,分手也就成了必然之選。
但誰又能來成為樂視這艘危船的真正拯救者呢?
9月,曾經被梁軍請出去的原樂視生態銷售總裁張誌偉低調回歸,在媒體的解讀中,這位性格圓滑的銷售大將可能成為梁軍的接任者。不過,以孫宏斌的野心和張誌偉的資歷來看,後者不太像是最終人選。
樂視的故事還在繼續,但與梁軍有關的日子,就此劃上了休止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