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股神入股比亞迪 東尼
2008-10-30 NextMagazine
問:你對股神畢菲特決定入股比亞迪(1211)有何意見?我認為這有違他以往的投資原則。
答:我認為畢菲特揀選比亞迪作小量投資,並未有違他的作風。我相信它是一間優質管理的公司,而且充滿發展機遇。畢菲特揀股非為追求股價快速升值,反而愛尋求盈利能長期拾級而上的企業。比亞迪生產汽車用環保電池,前景亮麗。
問:我是你的忠實讀者,請問現時是否入市良機?假如我希望買盈富基金(2800),合理入貨價是幾多?
答:雖然我不能告訴你股市是否已見底,但目前肯定是千載難逢的入市良機。如能在十五元以下買入盈富基金,實屬超值,即使在十八元掃貨也不俗。盈富的管理費合理,更囊括所有恒指成份股。
問:你的組合內分別有三隻地產股及中資銀行股,如我資金有限,只想各行業押注一間公司,你有什麼推介?你買中鋁有何目的?此外,組合內的創科和華能皆差強人意,為何仍會存在?
答:瑞房投機味較重,如你能承受風險,它可能會再創新高,但亦有機會輸清光;太古B比較穩陣,我相信它的管理勝過恒地,惟恒地現價較便宜。由於市場憂慮樓價會繼續下跌,我會等一等。
我不建議過分分散投資多隻銀行股,但我仍未決定那一間比較好,刻下可考慮買工行。
當初買中鋁,是因為中國鋁業市場會穩定增長,在高位減持部分後,我見其股價跌至四元樓下,認為長線有前景,又已賺了一大筆,故再度買回。你就不用跟我這樣做了。
我在股市高位買入創科,其時組合現金充裕,而且我認為創科能抵抗股市下跌,但現時看來我是錯了。無論如何,我欣賞創科及其管理層,美國大市自去年底轉差,的確為創科增添壓力。
買華能則是我仔細考慮而作的決定,其股價未能起飛,皆因其高昂的發電開支,未能轉嫁給用戶,造成虧損。我冀望政府增加對華能的補貼,改善其盈利能力。華能的營業額穩步上揚,如能維持合理的盈利水平,現價算是便宜。但若你的資金有限,我不建議買入此股,因其前景難料。
問:你提過鞍鋼(347)是優質股,我在十八元買了很多,未來兩年能否回本?我在六元四角買入美聯集團(1200),是否過高買入?現在應持有還是沽售?中鋁股價能否有力再重上二十元以上?
答:我不記得何時曾提及鞍鋼是好公司,但現價三元六角算是合理,其市值約二百七十億元。在股市高峰期,鞍鋼盈利達八十億元,這數字雖難以維持,但若能做到年賺三十至四十億元的話,現價也甚為吸引。至於要重返你買入價十八元,那市值便高達一千二百五十億元,無疑屬於天價。
如要我買入美聯,那必須待其股價極度低殘。這公司很依賴前線銷售人員的幹勁,若管理層有拗撬,很易兵變。就算跌至二元五角,我也沽出。
我已回答有關中鋁的提問,我不相信奇蹟會一再發生。
東尼Tony Measor
在證券界有三十五年經驗,八七年股災及八八年股市冒升時,他所管理的香港基金表現都是香港最出眾的。他之前是財經網站Quamnet的總編。在此之前,他在嘉洛證券工作,管理客戶二億五千萬元資金。
中環在線:債券大王「股神孖Q兼備」 李華華
2008-11-07 AppleDaily
經 濟不景氣蔓延全球,企業揸fit人要殺出重圍,單靠IQ(智力商數)、EQ(情緒智商)同AQ(逆境商數)已經唔多夠,債券大王格羅斯近日發表最新投資展 望時提到,企業頭頭要喺金融海嘯中突圍而出,最重要係有CQ──唔係Creative Quotient(創意商數),而係Common Sense Quotient(常識商數)。
常識商數幫你突圍
格羅斯自問都係叻仔,但喺佢心目中,事業上嘅成功唔係因為IQ過人,最緊要 係有CQ。佢解釋CQ唔單止幫助吸收資訊,更重要係可以幫人分析,抱懷疑態度去認識呢個世界。有CQ嘅人會問:「究竟呢件事係咪make sense?」如果唔係,「有乜嘢要改?幾時改?」格羅斯識英雄重英雄,佢讚股神畢菲特同時兼備IQ同CQ,股神名句「潮水退後,才知道誰在裸泳」,就充 份反映佢呢兩Q嘅功力。當海水仍然高漲,全世界陶醉喺永無休止嘅夏日時,醒目嘅投資者都要小心準備、着好泳衣,唔好輕言裸泳。
中環在線:韓國股神靠李寧翻身 李華華
2008-11-10 AppleDaily
被稱為韓國股神的朴炫柱,旗下基金Mirae Asset投資港股,之前買入蒙牛(2319),點知毒奶事件令蒙牛股價一沉百踩。不過,韓國股神冇有怕,繼續喺港股尋寶,今次押注前體操王子李寧。
港交所(388)資料顯示,Mirae Asset喺上個禮拜二,以每股11.28蚊,增持117萬股李寧(2331),涉及金額1320萬銀,以李寧上個禮拜五收報12.14蚊計,暫時賬面微賺百零萬。
蒙牛累損手
韓 國股神今年7月掃咗110.8萬股蒙牛,每股23蚊。到9月蒙牛得番8.36蚊時,佢賣咗1852.8萬股止蝕,單睇7月時入嗰110.8萬股,朴炫柱就 唔見咗1622萬銀。除咗俾蒙牛累,韓國股神亦陸續沽咗啲中國南車(1766)、招行(3968)同招金礦業(1818)。至於李寧係咪可以幫佢翻身,就 唔知咯。
中環在線:李寧派息幫補韓國股神 李華華
2008-11-20 AppleDaily
金 融海嘯加上蒙牛(2319)毒奶事件,有韓國股神稱號嘅朴炫柱被迫「賣牛」換馬。本月4日,透過旗下基金Mirae Asset用咗大約1320萬銀,掃入117萬股李寧(2331),持股量去到5.04%,希望博翻身,估唔到佢咁快有回報!禮拜一李寧公佈考慮派特別股 息,若下個禮拜四董事會順利通過派息,大股東之一嘅韓國股神就可以即時受惠。
「賣牛」換馬執到
李寧會派幾多息,市場都仲係估 估吓,有證券行計過數,話就算將手頭現金派到盡,最多都只係每股1.57蚊;以韓國股神揸住5240.8萬股計,都係分到8228萬銀。聽落好似唔錯,但 根據港交所(388)資料,韓國股神9月減持蒙牛之後,仲有7086.4萬股喺手,佔4.54%;之後佢有冇再減持就好難講,但就算沽,都係9蚊樓下嘅 事,多極有個譜。呢輪海嘯咁傷,李寧派多多息都補唔番啦。
筆論天下:不是股神那杯茶 陸日勤
|
|
電池及汽車生產商比亞廸(1211)不像股神畢菲特那杯茶。幾十年來,畢菲特的投資眾多,當中的股票特質,相信差異大於類同,但有關長期持有的投資有以下三個特質:
欠現金流 投資大
強 勁現金流──理想的生意,是所需要投資的資金少,但能產生的回報多。畢菲特不喜歡投資資金要求巨大的基建及公立事業,而選擇投資資金要求較低的朱古力公司 和報館。比亞廸的投資額一向巨大,至00年有紀錄以來,投資總額為144億元人民幣,是同期營運現金流入的一倍半。除08年有小量現金流入,其餘7年,營 運現金流入不能抵銷投資現金流出,差額須由發行新股和向銀行舉債支持。當然,過去的大量投資可能為將來帶來更豐厚的回報,這個需要時間證明,但從往績看, 比亞廸還未證明自己是一盤本小利大的生意。具商譽──可口可樂、廸士尼和美國運通都是國際知名的品牌,但比亞廸可不是,連內地也不為普羅大眾認識,相信商 譽需要一段時間建立。
新科技 前景未明
清楚認識業務──畢菲特投資的業務,要對其本質有相當的認識,否則寧願放棄,因此他錯 過了90年代末期的科網熱潮,亦避過隨之而來的損失。比亞廸的主業是手提電話電線,不算新科技,但據聞畢菲特感興趣的,是比亞廸新發展的電動車,據知其科 技全球只有3家公司掌握,這個科技不只新,而且剛開始大量生產。技術上可能有專家解釋,但新技術始終需要市場口味和配套設施的配合。雖然比亞廸不像畢菲特 的那杯茶,投資技術多年來也非死胡同的一成不變。畢菲特早年亦曾偏離其師傅葛拉罕(Benjamin Graham)所定的價值投資法則──將無形資產計入公司價值中。今次入股比亞廸,畢菲特派其高徒David Sokol進行探訪和洽談,意味由他孭飛。這位盛傳中畢菲特的大熱接班人,可能對價值投資法有最新的演繹。陸日勤 http://penandsky.blogspot.com
|
17 Dec 2008 - 「再見股神」(!?) 紅猴股評
From
http://redmonkeyblog.blogspot.com/2008/12/17-dec-2008.html先前,筆者曾提及傳媒應再次訪問去年曾被吹捧於大牛市賺錢(大牛市賺錢,其實有何特別!)的投資者,很高興剛於去週六播出的「新聞透視」做了,節目名稱為「再見股神」,值得嘉許。
節 目訪問了財經演員、街坊股神(!?)、年青股神(!?)等,他們全部承認今年投資有虧損(說沒有虧損反而贏錢會減低可信性,犯不着!),但筆者相信只有黃 國英最坦白,說虧損了數百萬,自設基金也結業了。黃國英於報章的專欄曾是筆者的參考,但他投資取向的變質卻使筆者不敢恭維,後來亦放棄了他的文章。他已由 基本分析者變成不折不扣的炒家,甚至可稱為賭徒,他於訪問還說會繼續用衍生工具作短炒!筆者的投資經驗及知識當然比他少,但仍希望他能回頭是岸,「長賭必 輸」的定律是不能改變的!
有受訪者說自己投資有虧損,但相對不算多!?有可能是真,有可能是假,信不信由你!筆者說過,「因大部分人為保住面子,或保持所謂什麼股神形象,會傾向說出美麗的慌言!」算了罷,每個人都要揾食的!
那個「元朗股神」沒什麼可值得一提,牛市時可於十八區都找個代言人,拍個類似十八區寬頻廣告也可以!
那 個受爭議的年青股神(!?)投資Blogger「火燎森」,不再談他的所謂發跡史是真是假,信不信由你啊!(但用信用卡借錢炒股千萬不值得鼓勵!)他是否 隱惡揚善?用獨立思考想想自有答案!筆者曾談及他的首本著作以「向畢菲特借一千萬」作賣點於Marketing角度來說非常成功,但他的第二本著作以「收 到畢菲特來信」作賣點則比較弱。從不同報導得知,畢菲特應是一個比較和善親民的人,相信大家能言辭懇切寫封信給他,他也是會禮貌地回信,可有什麼特別,其 實幾無聊!
筆者知道有些人經常以「雙失青年」(其實「新聞透視」也這樣稱呼他)攻擊他,這是很不不平的,難道「雙失青年」就不能成功嗎? 現在的成功人士以前也有潦倒的歲月,或亦曾是「雙失青年」,只要肯努力學習及工作,顯示自己的實力,永不放棄,成功絕對有可能。就是這個,請拿出實力來 罷,可惜的是,大家很難從他藉以成名的Blog找到這個,希望他真的能以實力服眾,使批評他的人收口,才是正確方向!另外,成功人士是需胸襟廣闊,大方一 點接納別人批評!
若有興趣重溫「新聞透視 - 再見股神」,可到下列YouTube連結
「新聞透視 - 再見股神」Part 1 (
按此)
「新聞透視 - 再見股神」Part 2 (
按此)
「新聞透視 - 再見股神」Part 3 (
按此)
「新聞透視 - 再見股神」Part 4 (
按此)
不滿自傳揭綠帽秘聞中環在線:股神同御用作家反面 李華華
|
|
|
股神畢菲特授權施羅德(Alice Schroeder)撰寫嘅傳記《雪球:畢菲特與人生經營》全球熱賣,皆因本書入面除咗講股神嘅投資心路歷程,仲有好多鮮為人知嘅秘聞,簡直將佢嘅一生巨細無遺咁裸露出嚟。
取消飯局惹猜疑
《紐約時報》話,雖然畢菲特事先講明唔會干涉施羅德嘅寫作自由,但本書出街後,兩個人嘅關係明顯疏遠咗好多,唔單只少咗見面,施羅德每年都會搞嘅畢菲特周年飯局,今年都取消埋,搞到兩人不和之說甚囂塵上。
為咗求證,《紐約時報》記者直接了當叫施羅德形容兩人o依家嘅關係。施羅德呆咗一陣,然後話同畢菲特仲有聯絡,但就冇以前見得咁密,佢仲同記者講,鍾意點估就點估,擺出一副「謠言止於智者」嘅態度。
男人最痛唔好提
聽 消息人士講,畢菲特不滿自傳入面,寫佢細個嗰陣誤交損友,仲聯群結隊去偷嘢;而最令佢唔高興嘅,就係提及佢首段婚姻嘅內容。華華記得,本書入面講到畢菲特 結婚後非常倚賴亡妻蘇珊,連佢嘅髮型都係由太座操刀,自己就專心一意研究投資,結果冷落嬌妻,搞到蘇珊對佢非常失望,仲有埋外遇o忝。唔知係咪呢段「男人 最痛」嘅綠帽秘聞,令到股神覺得冇面,所以嬲咗施羅德呢?李華華[email protected]
|
中環在線:瑞士再保伸手向股神攞錢 李華華
|
|
股 神畢菲特近排頻頻出手,繼前日投資哈利電單車,最新目標係佢舊年已經入股、全球第二大嘅再保險公司瑞士再保(Swiss Re )。噚日佢透過旗下投資旗艦巴郡,向瑞士再保加碼注資30億瑞士法郎(約200億港紙),並以12厘息嘅可換股票據作交易,有權喺3年後轉換成瑞士再保股 票。
據彭博資訊引述瑞士再保嘅行政總裁Jacques Aigrain話,預期公司上年度會虧損10億瑞郎,但旗下嘅核心業務財產保險同壽險表現理想,只係投資組合失利,加上對冲項目嘅虧損,拖累咗業績,不過 o依家有股神入股,公司實力可以加強。Aigrain又話,考慮再集資多20億瑞郎,進一步將投資組合風險降低,務求維持舊年嘅AA評級。
其實股神旗下嘅巴郡都有經營再保業務,規模仲係全球第三大,唔知佢遲啲會唔會索性全面收購呢?
|
|
畢菲特也有完全看錯市的時侯!但他現在仍是「股神」! 紅猴股評
Fromhttp://redmonkeyblog.blogspot.com/2009/02/12-feb-2009.html
筆者於2月8日的股評(按此重溫)提及畢菲特曾於2008年年中曾認為金融危機最壞時刻已過,有讀者不相信,筆者只好用WiseNews找出香港傳媒於2008年5月5日的報導,證明畢菲特也有完全看錯市的時侯!
「巴菲特接受彭博電視訪問時指,由於旗下投資旗艦巴郡(Berkshire Hathaway)未有足夠資金及周詳計劃,故未有收購貝爾斯登。他認為,聯儲局透過摩根大通拯救貝爾斯登,是適當的做法,相信信貸危機最壞時刻已過。
不過,巴菲特在股東周年大會上指出,美國的政策對美元形成壓力,從而使美元走軟,相反歐元及英鎊對美元不會出現大幅貶值。」
當是恒指及道指分別從3月貝爾斯登事件時的低位大幅反彈至25,000及13,000以上,而現在恒指及道指分別為13,228及7,939,下跌超過40%!而美元卻沒有如他預期般走弱,反而歐元及英鎊對美元大幅下跌!
畢菲特當時無疑完全看錯市,但他的行動卻沒有即時配合他的說話,反而在雷曼事件發生後不斷以優惠條款買入優質企業的優先股及可換股債券,到現在還持有大量現金等待買貨,他的「股神」地位依舊無損!
筆者想提出一點投資者經常犯的錯誤,就是胡亂根隨別人作出投資決定。畢菲特當然是投資者公認的「股神」,但他的投資決定看得很長線,以五年、十年甚至更長時間作投資年期。但香港的投資者大多只爭朝夕,非常短視,若以畢菲特的投資決定或說話作根據作投資,今本是一大錯配!
很多所謂專家,只因「眾人皆醉我獨醒」下成功作出了一次驚人預測,其實之後無以為繼,就因一次成功便被「奉若神明」。很多財經演員,只因形象討好,口才了得,但說話往往毋寧倆可,卻又大受歡迎。投資者若因此根隨他們的投資建議,卻非因他們之實力,亦是一大錯配!
投 資從來不易賺錢,若只存僥倖之心,實際只是胡亂根隨別人的投資建議,縱得一時快樂,受害的最終只是自己!若不想認真用時間學習投資,鍛鍊出自己一套正確投 資思維,只需分段買入盈富基金(2800)(前提當然要看好中國及香港的未來!)就是了,利用時間做好工作或做其他有意義的事情,總好過兜轉數年最後還只 是得個吉好罷!
中大二年級學生祖父母棺材本鼓勵少年股神30萬賺200萬
|
|
【本 報訊】金融海嘯來襲數月,大富翁小市民統統成為股滙輸家,但年僅20歲06年才首次投資的中大學生洪龍荃,卻以準確眼光改為投資人民幣及內銀股,以之前從 股市贏得的200萬元本金,逆市中再賺取30萬,奇兵突出。雖已貴為百萬富翁大學生,但他依然節儉,希望將賺到的金錢到內地興建學校扶貧。記者:梁美寶
中文大學英文系二年級學生洪龍荃(洋名Larry),04年參加花旗銀行舉行的股票模擬投資比賽,以賺得10倍資本獲得冠軍,並贏得「少年 股神」稱號。06年他在父親及祖父母的鼓勵下,決定涉足真正的股票市場,祖父母更將畢生辛勤儲回來的30萬,給他用作第一筆資本。洪龍荃坦言,當時感到很 大壓力,擔心將祖父母的錢輸光,但獲父親及叔父鼓勵,終肯放膽投資。06年9、10月期間,他集中火力將大部份資本購入20,000股中國人壽,該股票升 值至30多元時,他沽出大部份股票,並開始購入小量中交建、建設銀行等內銀股。
去年改購人民幣
雖然投資戰場一帆風順,但07 年底他開始感到不妥:「我記得當時好多人唱好08年香港股市,又有奧運、美國總統選舉等,恒指又日日升,又有好多股神出現。」他跟父親、叔父討論股市,各 人均覺得情況不正常、太誇張,洪龍荃開始分批撤離股票市場。08年起他開始逐步將股票賣掉,9月將套現所得的資金投入100萬買入人民幣,餘下手持約80 萬則用作趁低吸納股票。去年10月27日港股暴跌12.7%當日,他以2.68元低位購入10萬股建設銀行,4.5元、4.6元時將之賣出。單於金融海嘯 來襲的三個多月,他改變的投資組合,已賺取約30多萬,成為海嘯下的小數贏家。
不炒高風險窩輪
洪龍荃坦言每日約花一小時閱讀 財經相關的知識,課餘時又修讀金融課程,考取相關牌照,希望將來畢業後有助投身金融界。他強調個人投資有五大原則,包括不借貸、不炒高風險的孖展、窩輪 等、須持續進修及集中火力投資。「雖然好多大學生會借孖展炒股,但我都覺得太高風險,應量力而為,同埋最緊要係眼光準,有啲人選擇買來賣去,但我反而覺得 睇準啲,集中投資效果會更好。」投資得利,洪龍荃並無打算炒股當正職,仍希望當全職學生,努力完成學業,上課時更從不帶電腦看股價作買賣。「我都見過有啲 同學上堂都掛住睇股市,我寧願專心啲讀書,再抽時間投資,仲要揀穩健方法。」
現時持現金為上
至於今年投資方向,他認為股市波幅仍然太大,故不打算作大量資金投資,反而多持現金為上,看準時機才再度出擊。他不時會在網上發表投資意見,網誌為http://stock-challenge.blogspot.com。
少年股神投資主要戰績
‧香港交易所(0388)
購入價:約69元(07年3月)
賣出價:200多元
數量:3,000股
盈利:約40萬元
‧滙市購入人民幣
購入價:1港元兌0.875人民幣(08年9月、10月)
賣出價:目前仍然持有
數量:100萬元
盈利:約4、5%
‧建設銀行(0939)
購入價:2.68元(08年10月27日)
賣出價:約4.6元
數量:10萬股
盈利:約20萬元
‧中國人壽(2628)
購入價:14、15元(06年9月至10月)
賣出價:30多元
數量:2萬股
盈利:約30萬元
註:以上組合只屬洪龍荃主要投資,另有買賣其他股票及持有現金
資料來源:洪龍荃
特稿投資所得擬助內地失學童
人稱Larry的洪龍荃雖然已賺到人生第一桶金,但他堅持不會用投資獲利所得的金錢,仍然努力做兼職賺取生活費,他更是「慳仔」一名,在學校用膳每餐不超過20元。這名大學生股神更希望將來能把賺來的金錢,用以協助內地失學兒童。
三份兼職省吃儉用
即 使投資有道,Larry堅持不會依賴投資所得度日,目前仍有三份兼職,每月約賺取兩、三千元作生活費,該筆以百萬計的巨款只作不動產。「人有錢嘅時候,我 擔心會養成懶性。200萬對社會嚟講其實可能係好細數目,我覺得我只係人生過客,錢係帶唔走,希望將賺到嘅錢將來可以回饋社會。」他現在仍是無車、無樓一 族,生活與一般大學生無異,還繼承了父母及祖父母的節儉傳統。他表示除了每月花數百元交通費外,每日三餐在學校用膳的花費分別不能超過20元,也從不買名 牌。為了保持個人儲蓄習慣,每月也會把千多元存入基金,以備不時之需。Larry說,將來希望把所賺到的金錢,用以協助內地失學童,為他們興建學校,令更 多人獲得知識。他說,祖父祖母在內地為醫生,但來港後沒有考取有關牌照,只能在工廠內當工人,即使父親也因當時經濟不佳,未有機會升讀大學,故他年幼時已 明白讀書、獲得知識非常重要,更需要辛勤工作及儲蓄,才能把所得回饋社會。他每次投資得利時,也必定會捐錢予慈善機構。本報記者
|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