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填區野餐?】56年陳年垃圾上玩樂最大垃圾山將變公園!
1 :
GS(14)@2016-10-30 14:35:53美國最大的「垃圾山」蓬特山垃圾堆填區(Puente Hills Landfill)關閉後三年,周二洛杉磯縣政委員會通過,將會改建成一個公園。《蘋果》派記者視察該堆填區,發現現場風光明媚,沒有異味,不說其實無法想像腳下原來累積了五十多年的垃圾。駐洛杉磯記者:張紫茵位於洛杉磯東邊哈辛達崗(Hacienda Heights)北部60號高速公路和605高速公路連接處,蓬特山垃圾堆填區已經營了56年,累積垃圾達40層樓高,不過於2013年10月底已經關閉。以面積計算,蓬特山垃圾堆填區約有600英畝,但只有頂部117英畝可用於開發新公園,加上25英畝非堆填區土地,整個公園將佔地142英畝。新公園設有野餐區和兒童遊樂場,另外亦有多條步行道、巨型滑梯、圓形露天劇場、飛索(Zipline)、攀爬階梯以及單車訓練場等。另外,公園還設有一個接駁廣場,以及一個7,000平方呎的訪客中心接待公園訪客,遊客將由穿梭巴士送入山頂公園,進行遠足、踏單車和騎馬等運動。整個項目分三期,預計耗資近1.7億美元(約13.26億港元),而洛杉磯縣衞生中心將撥出3,500萬美元(約2.73億港元)特殊基金支持第一期。西側第一期工程預計於2021年完成,東南側大部分區域還需25至30年來壓實。另外,新公園不能建球場,因為球場需要澆水,或會產生污水,滲入含水層引發臭味。記者親身到堆填區視察,沿路仍然有不少垃圾車,主要是駛去堆填區旁邊廢料回收廠,因垃圾車在前面走,令到沿路沙塵滾滾。上到去山腰見到不少沙堆及廢置輪胎,但一點異味也沒有,反而景觀已經相當開揚,四處風光明媚,可以俯瞰哈辛達崗的城市風光。記者遇到一位當地工作的員工,問他到底哪一部份才先是堆填區,他笑答:「全部垃圾在你腳下!(all garbages are under your feet)。」附近居民Anne則表示,「如果公園好玩的話都會去,沒有關係啊,沒有毒就好。安全措施做好了,檢測都過了,對人體沒有傷害的話,it’s not a matter(這不是一個問題)。」緊貼選情即睇【美國大選】專頁:
http://hk.apple.nextmedia.com/uselection2016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030/19817141
橫琴創新方 吃喝玩樂齊晒
1 :
GS(14)@2016-11-25 07:11:01【明報專訊】麗新集團旗下豐德麗(0571)同麗豐(1125)合作搞嘅橫琴創新方,噚日開通咗個官方網頁可以畀大家先睹為快。佢哋話係創新方裏面嘅主題互動體驗中心獅門娛樂天地,可以畀入場者身臨《飢餓遊戲》、《吸血新世紀》、《分歧者》、《非常盜》、《埃及神戰》同《逃亡時計》6套戲嘅電影世界場面,睇嚟小琴嚟緊又有新嘢玩。
加設健康檢查美容中心
麗新話,項目仲有特色餐飲同零售店、婚慶體驗中心同場館,畀新人試吓喺具電影感嘅環境入面有新嘅體驗。大家亦可以做吓探險家,入去國家地理探索者場館,穿梭地球唔同角落。
將來係創新方入面,仲可以做埋健康檢查同美容,睇埋迷你演唱會同展覧。雖然橫琴遠咗啲,但第日港珠澳大橋通車,巴士可直驅橫琴。咁將來就唔使淨係去長隆一個場,仲有愈來愈多場可以過去遊玩啦!
[小琴密語]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033&issue=20161125
九龍城吃喝玩樂俱備
1 :
GS(14)@2016-12-17 23:43:41【明報專訊】九龍城、土瓜灣一帶雖為傳統舊區,區內舊樓林立,但吃喝玩樂同樣不用費心,AVA 55附近一帶素有「小泰國」之稱,該區除有多家不同檔次的泰國餐館可供食客選擇外,亦有不少泰國小店,出售各種來自泰國的產品,由蔬果、調味品等食材,到日用品、衣物、裝飾,每年4月份更會舉辦潑水節,住戶毋須遠行都可感受泰國氣氛。
「小泰國」感受泰國氣氛
九龍城區內亦有不少歷史遺迹,建於1959年的宋王臺公園,內有一塊紀念石碑,相傳紀念宋帝昰及宋帝昺南逃流亡在此而設,該石刻原立於舊啟德機場客運大樓一帶,後被遷移到現址。
另九龍寨城公園原址為九龍寨城,公園佔地超過33萬方呎,於1995年竣工,在九龍寨城清拆期間,一些寨城的遺迹被古物古蹟辦事處發掘出來,並糅合在公園的設計中或予以保存成為展品,以供遊人欣賞,包括兩塊於寨城南門(此乃寨城的正門)出土的花崗岩石額,它們分別刻有「南門」及「九龍寨城」字樣。
[睇樓手冊]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048&issue=20161217
【動畫‧周日狂徒】狂男為玩樂殺全家扮記者逃墨西哥渡假
1 :
GS(14)@2016-12-25 13:18:54美國一名信奉宗教組織「耶和華見證人」、被視為好爸爸的虔誠教徒,因不堪家庭重擔走上歧途,在聖誕前殺死太太及三名年幼子女,再沉屍大海以求解脫。他殺人之後毫無悔意,更假扮《紐約時報》記者潛逃墨西哥,享受荒唐生活。1974年生於密歇根州的隆哥(Christian Longo)生於宗教家庭,父母是「耶和華見證人」信徒,隆哥年輕時也是宗教活躍人士,經常逐家逐戶講道,至19歲與時年25歲的教友結婚。隆哥婚後曾做生意,但財政漸漸出現問題導致債務纏身,後來因多次詐騙而被逐出教會。他一度與太太及三名子女先後移居俄亥俄州及俄勒岡州想重過新生活,不過2001年12月19日,警方卻在他們寓所附近的一個碼頭,發現隆哥4歲長子的屍體,屍體其中一隻腳更綁上裝滿石頭的枕頭袋。當局在3天後再找到隆哥3歲長女的遺體,約一星期後亦打撈到隆哥太太及兩歲幼子的屍體,兩母子被塞入一個行李箱,箱內放有啞鈴以便沉屍大海。隆哥隨即成為聯邦調查局(FBI)的通緝對象,但他卻假扮成被革職的《紐約時報》記者芬克爾(Michael Finkel)潛逃至墨西哥坎昆(Cancun),還過着夜夜笙歌的豪放生活,包括與一位德國女性發展感情。不過他終逃不過FBI追捕,在翌年1月14日被捕,上庭時甚至試圖將殺人罪名抵賴到太太身上,最後於2004年被判死刑。被隆哥「盜用身份」的芬克爾,2002年因被揭捏造頭版故事而名譽盡毀被炒,他在隆哥審訊期間經常接觸對方,最後更寫了一本以隆哥為主題的書,兩人的事跡亦被拍成電影。隆哥去年曾去信《人物》雜誌﹙People﹚,稱自己深感內疚:「我了解到除了盡量積極生活外,我無法做任何事,但我不值得呼吸每一口空氣……我不認為我可以獲救贖。我的行為實在太糟糕,沒有任何事可以彌補。」英國《每日郵報》/biography網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225/19876634
【親子籽】兩歲半揸刀 四歲識炒飯 自家教學媽媽:從玩樂中學習
1 :
GS(14)@2017-02-18 09:52:435歲半的天天有四個夢想:第一是爸爸不用全職工作,可以經常陪我;第二是媽媽繼續陪伴我;第三是上自己喜愛的學校;第四是長大後做發明家。
【親子籽:教養之道】主流教育制度常為人詬病,過量作業操練致學生壓力爆煲,填鴨式教育更扼殺學生創意及學習意欲。其實主流學校以外,孩子還有甚麼選擇?有現代孟母三遷,亦有家長決意逆流走上自家教學路。註冊社工謝麗敏(阿敏)半年前開設facebook專頁「社工爸媽自家教手記」,分享她摒棄主流幼稚園,在家陪伴兒子成長的心路歷程。
周日午後的北區公園兒童遊樂場,由和煦陽光和孩童嬉笑聲交織而成。如果你是該處常客,可能曾碰見一名髮尾自然鬈曲的活潑男孩,總有媽媽在旁守候。他們正是自家教媽媽謝麗敏(阿敏)和兒子天天。阿敏說到北區公園玩耍是天天最愛的活動之一,「我哋最主要嘅大方向係做家務,有大自然活動、身體活動,戶外同室內活動要平衡。有時做藝術活動,例如畫水彩畫、做手工、做紙黏土,或者開包過期麵粉喺地下,佢鍾意free play(自由遊樂)點都得。」
為子放慢節奏 工作狂「有番人生」
從事青少年及兒童服務已有16年的阿敏,見盡各式各樣的中小學生,因受主流學校教育模式所限,早已失去擁抱夢想的能力,「你問佢夢想真係會答唔到你,因為佢哋好多時都被培養成唔可以有自己諗法。佢哋要適應環境,睇老師同睇家長要求,連玩都冇機會自主,慢慢失去機會去諗自己想做乜嘅能力。」直到兒子天天一歲半,阿敏經朋友介紹參加了華德福遊戲小組(Playgroup),隨後再接觸不同類型的非主流教學工作坊,始發現截然不同的教學方式,「好人性化,以小朋友嘅需要為主導,非以管理、秩序或者跟大人期望去做,呢個同我以前咁多年學嘅做嘅都好唔同。」阿敏的自家教學方式,聽起來似乎只有玩、玩和玩,不教兒子寫字、讀書、計數嗎?阿敏表示,兒子未滿7歲換牙前,盡量不想刻意傳授學術知識,讓他先從生活及玩樂中學習自理,培養好奇心和創造力,「日常生活中我希望盡量畀佢玩真嘢,譬如佢兩歲半已開始揸真刀切嘢,4歲識入廚炒飯,所以佢唔玩煮飯仔,因為佢已經玩緊真實世界嘅嘢。」自家教學需由爸爸或媽媽全天候照顧孩子,要好有錢先做得到?阿敏說這是很多人的誤解。丈夫與她同樣是基層家庭出身,社工的收入亦不算多,另有老人家要照顧,不可能完全靠丈夫的全職收入。幸而阿敏有多年社工經驗,可找到相關兼職幫補家計,近來更嘗試發展新路向,開班教授製作手工皂,「我哋係冇家底嘅人,我哋都為理想努力,所以好多人問自家教學到幾時,其實由天天3歲到呢家都答唔到,我都成日話睇吓啲兼職點、睇吓經濟情況點,如果有一日去到支撐唔到就讀番主流,但係個迫於無奈嘅選擇。」過去17年社工生涯,阿敏多使用主流方法教導學生,例如會開小組帶領學生進行軍訓、夜行等訓練。為了讓學生突破自己、克服困難,阿敏坦言會盡量逼學生達到課程或活動設計的目標,忽略了學生的意願,「我?家都唔太贊成咁做。我會畀佢哋有free play、有空間,以前唔會畀,原來自由玩耍畀佢哋學習到好多嘢,例如社交、專注力、創造力,令佢哋情緒平靜、發揮自主,?家教法嘅設計會好唔同。」除工作上對待學生的方法有所改變外,她發現自己為了配合兒子慢學的節奏,從一個處事急躁、講求效率的工作狂,變成了懂得放慢腳步、享受空間的人,「我陀住佢7個月時都仲帶隊露營,只不過唔過夜咁解,做嘢同好多香港人一樣,好忽略自己所有需要,身體、情緒、精神、心靈健康,我個仔將呢啲嘢全部送番畀我,我覺得自己有番個人生。」
天天2歲半開始就學會在父母監督下使用刀具,曾試過切傷手,大哭一場後再沒有切傷過。
天天4歲已學會炒飯,更會在父母監督下使用刀具,曾試過切傷手,大哭一場過後,再沒有切傷過。
身為全職社工的爸爸平日工作繁忙,周日會陪同天天到公園遊玩。
「重點係搵一條最想行嘅路」
然而,並非太多人支持他們自家教學的決定。訪問當日,任職主流幼稚園逾30年的退休教師陸結韶,問出了很多人對自家教學的疑問,「主流幼稚園只得三個鐘,放學返到屋企都大把時間自家教,而小朋友返學又可以過群體生活,點解你唔畀佢返呢?」阿敏回答,返學時數非重點,只因她不算十分認同主流教育模式,例如7歲前教導孩子學術知識、常用刺激性方式如誇張語調和孩童溝通等,並非阿敏理想的教育方式。陸老師亦疑惑,會否擔心天天有朝一日投身社會,會銜接不到?阿敏表示非主流學生的入大學比率其實比主流學生高,但能否入大學並非她最關注的事,「重點係佢搵到自己一條發揮得到、最有熱情、最想行嘅路。錢搵到最好,如果搵唔到但生活到,做緊自己鍾意嘅事,人生過得快樂、健康,就已經好夠。」兒子天天現已5歲半,即將適齡升讀小一,阿敏說撇除經濟因素,她的夢想是讓天天可一半時間返私校,一半時間遊學或以自家教方式,繼續教他探索世界,「前幾日佢同我講佢有四個夢想,第一係爸爸唔使返全職成日陪住我,第二係媽咪繼續陪住我,第三係返到自己鍾意嘅學校,第四係長大後做發明家發明好多嘢。」而她和丈夫的另一個夢想,是開設一間free play中心,「以天然為主題,室內係天然玩具,室外有大花園種植農作物,有沙池、有鞦韆、pizza爐、木工室等,類似青少年中心,但內容完全唔同,接待家長同孩子,等佢哋經歷主流中嘅甘泉。」
任職主流幼稚園逾30年的退休教師陸結韶(右)與阿敏對談,理解她有自己一套的教學理念。
天天和爸媽共同製作的手工作品。
熱愛繪畫的天天設計的棋盤。
閒時他愛以廁紙筒製成各種發明,此為最新發明望遠鏡。
天天面對鏡頭毫不害羞,更大方向攝影師展示其手工作品。
fb:社工爸媽自家教手記
記者:封愷瑜攝影:黃子偉編輯:謝慧珊美術:楊永昌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218/19931578
拍拖玩樂新去處北美最大台灣夜市開幕
1 :
GS(14)@2017-07-07 02:42:17「來來來!蚵仔煎、肉圓、大腸包小腸,這裡通通有喔!照過來喔」!老闆娘賣力的招攬客人,一邊將醬汁淋上手邊的小吃。隔壁攤的廚師則是忙着將超大龍蝦擺上炭爐,鮮紅的蝦殼在炭火上滋滋作響,特有的香味吸引了長長人龍。這不是台灣的哪個夜市一景,而是位於洛杉磯、北美最大的「626 Night Market」;從上周五開幕以來,已經吸引了上萬人前來「迺夜市」(逛夜市)。駐洛杉磯記者:陳志豪對於台灣人來說,「迺夜市」(逛夜市)可說是很多人共同的成長記憶。不論是空氣中的誘人味道,或是映入眼簾的鮮豔招牌,似乎都能深刻地勾起與故鄉的連結。也因此從2012年首次舉行以來,626夜市可說已經變成南加州華人圈的年度盛事。「創辦人Johnny Hwang是台灣來的,他當時想把台灣夜市的想法在美國實現,因此才催生了這個夜市」。626夜市的行銷經理Holly Ngyuen向《蘋果》表示,這個市集舉行5年以來,規模一年比一年大。除了當地遊客的反應十分熱烈外,攤檔也越來越多樣性。從第一年只有台灣人與中國人設攤賣小吃,到現在也出現了很多其他國家的特色美食。「因為這樣的原因,來參加的遊客也越來越多了,本來多半是華人遊客,現在我們的遊客囊括所有南加州的群眾??對他們來說,這裡是很好的約會與社交場所」。從現場看來,626夜市的確是人氣搶搶滾。下午4時一開放,即使仍是豔陽高照,已經有許多人入場逛「夜」市。近200家的夜市攤檔,不論是美食、飲料、或是遊戲,幾乎都是大排長龍。而這裏的攤位也結合了當地文化,除了烤肉串、臭豆腐之外,連墨西哥捲餅和生蠔也都在必吃名單之中。而遊戲也豐富有趣,啤酒乒乓球、投籃比賽、或是砸沙包,都是帶有美國特色的另類夜市遊戲。「我們非常喜歡這個夜市,可以嘗試各種不同的食物與遊戲」。Annmarie和Memo就是搶在開幕第一周前來約會的情侶。從第一次以來,這已經是他們連續第三年造訪626夜市。Annmarie說,自己從來沒有去過亞洲,透過這樣的活動與市集,她能夠感受特有的氛圍與能量,讓她覺得很新鮮。當被問到最喜歡的小吃,兩人則不約而同的認為「燈泡奶茶」是最棒的。他們也表示,等等要去嘗試不同的台灣小吃,挑戰一下自己的味蕾。「台灣人最喜歡的小吃就是刈包,這是我們的第一名,連老外都很喜歡」。已是第4年來擺攤的李鎮州與母親邱怡慧,賣的是道地的台灣小吃。邱怡慧說,自己過去在台灣並非開餐廳,但是來到美國之後因為太過想念家鄉味,自學也學出了心得,就這麼誤打誤撞的賣起了小吃。她表示,很多台灣人都會到她的攤位大快朵頤,為的就是能夠一解鄉愁。而李鎮州也笑說,「以前我媽媽就是用這些東西把我跟弟弟餵大,口味我絕對保證!」看到這裏,是不是已經忍不住想大口咬下那香菜、肥肉、花生粉三位一體的完美刈包了呢?如果你這個周末沒去成,也不用擔心。到9月為止,626夜市還將會舉行三個周末。想要大啖美食,可不要錯過了這個一年一度的好機會!626 Night Market地址:285 Huntington Dr, Arcadia, CA91007時間:Jul21-232017,Aug11-132017,Sept1-32017,下午4時至11時費用:入場費3美元(約23.4港元)停車:附有停車場注意事項:攤檔多數只收現金,場內有ATM(為甚麼叫626:這一串數字代表的是當地電話的區碼)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705/20079706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