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當中國再也無力當經濟火車頭 麥嘉華對全球經濟的三個大預測


2015-08-24  TWM

知名經濟學家、有「末日博士」稱號的麥嘉華認為,美股指數因為一些明星股光環籠罩,顯得相當抗跌,但細究大多數股票表現,其實早已步入熊市。

更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經濟放緩拖累全球,這次的股災預示了全球經濟很有可能陷入衰退。

撰文•鄧麗萍、蔡曜蓮

「市場正置身於鐵達尼號之上!」今年六月,全球股市如美國、歐洲、日本、中國等仍沉浸在狂歡派對,知名經濟學家、有「末日博士」稱號的麥嘉華(Marc Faber)率先開了一槍,示警派對即將結束。

接著,八月中旬,麥嘉華更明確地唱衰美股,宣稱美股已步入「隱形熊市」,美股將修正二成至四成。他表示:「整體股市的弱點將會被凸顯爆發出來,最終我們將 以遠低於目前的價位水準結束這一年。」當美股「黑色星期五」引爆全球股災,麥嘉華的預言似乎正逐步應驗。《今周刊》特別越洋專訪這位眼光神準的空頭大師, 針對全球市場提出最新看法。

對麥嘉華而言,全球股市重挫,反映的正是經濟陷入困境的真相,以及泡沫老早存在的跡象。

真相1:全球經濟有大麻煩中國經濟成長趨緩 全球跟著仆街「我從不認為全球經濟正在復甦。」相對於其他樂觀的經濟學家,麥嘉華卻覺得處處充滿「裂縫」,這些裂縫指向全球經濟正出現麻煩,而且很有可能是經濟衰退的預兆。

麥嘉華指出,現在的全球經濟並不像一九五○、六○年代,當時美國主宰全球經濟,經濟分量占了世界一半左右。但是,「過去十至十五年,擔綱全球經濟成長的主 要引擎卻是中國的擴張。」中國是原物料的最大買家,很長一段時間,龐大的需求推升了原物料價格,同時帶動拉丁美洲、中亞、俄羅斯、中東等國受惠。然而,當 中國經濟成長趨緩,商品價格首當其衝,第一次頓挫出現在二○○八年,第二次則是一二年之後,油價則是去年夏季之後開始崩跌。

當所有原物料生產國的收入都降低,人民的消費就會萎縮,對中國貨品的進口也變少。在需求和供給的失衡下,「全球經濟正在緊縮。」麥嘉華認為,經濟要好,必須靠人民消費,但現在人民並不常逛街,更可悲的是,這個情況並非美國獨有,全球各地都是。

中國曾在過去幾次全球經濟衰退,甚至金融危機當中,扮演著拉抬全球經濟從谷底邁向復甦之路的火車頭角色。麥嘉華指出,二○○○年科技泡沫之後,美國經濟有 一些輕微衰退,但當時中國經濟適時接棒開始起飛;同樣的,○八年金融海嘯之後,西方國家再次經歷衰退,但中國仍然繼續高速成長的步伐。

問題是這一次,中國也自身難保了。當中國經濟成長腳步大幅放緩,不僅影響了中國股市,就連其他新興國家也面臨嚴重打擊,例如巴西、俄羅斯。

真相2:美國早就開始熊市繼續實施量化寬鬆 也難以救經濟加上史上最大的泡沫製造機,也就是人類史上第一次,超過六年的零利率政策,造就了資產泡沫的溫床。據國際清算銀行(BIS)估計,全球債務已經比○七年金融危機爆發前還要高出三成,新興國家的房貸也顯著成長。

「我看不到有任何事件可以推升全球經濟,就算他們可以繼續印鈔,但就我看來,即使聯準會也拿不出證據,可以證明量化寬鬆(QE)幫助了實體經濟。」麥嘉華悲觀地認為,就算繼續實施量化寬鬆政策,也難以拯救經濟。

麥嘉華很早就嗅到美國熊市的氣息,原因是,「在股市大跌之前,五○%的股票已經跌到比一年前的股價還低,也就是說,比起往下跌的股票,往上漲的股票是相當 稀少的。」根據研究機構FactSet指出,美國標準普爾五百的公司在八月十日至十四日這周,當三十七家公司股價達到一年來的高點,同時竟有三十四家公司 股價達到一年來的新低點。

由於指數型基金大行其道,導致市場過度聚焦一些「明星股」、指數成分股。事實上,麥嘉華發現,雖然蘋果、臉書,或其他大型公司如航空股的股價仍在上漲,但 這僅是「指數上漲帶來的幻覺」,因為大部分美股早已從高點下跌兩成,有些股票的高點甚至是在一年前,例如IBM的高點就是在二○一三年。

「有些公司跌幅達到四成,就是熊市即將降臨的訊號。」麥嘉華重申,美股將修正二○%至四○%,即使一些重量級指數成分股的股價跌幅不到兩成,但許多公司已修正三○%至四○%,有些甚至已經腰斬。

換言之,對於大多數不具特別題材的股票來說,美股早就已經進入熊市。

麥嘉華強調,全球低利率的環境,以及全球央行的量化寬鬆政策,已導致所有資產價格都被高估,最終價格將難以支撐而下跌。即使印鈔票是毒藥,全球的央行現在都泥足深陷,只會不斷大量地購買資產,對實體經濟的拉抬效應不大。

麥嘉華認為,「聯準會九月不會升息!」理由有三,首先是全球經濟表現不佳,美國也難獨善其身;第二,中國經濟欠佳與日圓貶值會衝擊到美國經濟;第三,聯準會對於資產價格非常敏感,如果金融市場持續下跌,聯準會不敢貿然升息。

「我甚至認為聯準會應該公告,『由於市場狀況並不明朗,我們將延遲升息』。」麥嘉華打趣說。

聯準會非但不會升息,相反的,麥嘉華認為,聯準會將啟動另一輪QE。「它不會馬上發生,但如果美股跌兩成,QE4的發生機率更高了。」至於重災區的A股, 麥嘉華認為,短期內劇烈修正之後,陸股會有些反彈機會,但長期的經濟發展來看,陸股並不算超賣(oversold)。

相較於全球股市從○九年開始反彈,中國股市在去年七月至今年六月,才上演大反彈的瘋牛行情。但麥嘉華指出,當陸股本益比飆升到非常高的水平,愈來愈多人意識到中國經濟成長的真相。

真相3:印鈔救市造成資產泡沫股市、房地產、債市等 都被泡沫覆蓋「其實早在兩年前,中國經濟成長就開始放緩,而且很明顯地不如該國政府所宣稱的那麼好。今年中國GDP(國內生產毛額)成長率很可能只有 四%,或更少。」麥嘉華認為,市場對中國經濟硬著陸的擔憂,是A股行情一蹶不振的主因。

麥嘉華透露,他曾於去年六月至七月進場作多陸股,但今年四月就轉向悲觀,獲利了結出場。當時他看好的是中國股市比亞洲其他市場便宜,但現階段中國股市並不具備投資吸引力。

六、七年來,全球央行輪番上陣印鈔票救市,吹起了前所未見的資產泡沫。麥嘉華認為,二○○○年泡沫出現在電信、科技、媒體等股票,但現在卻是「無處不泡沫」,包括股市、房地產、債市、藝術品等,都被泡沫包覆。唯一例外的是原物料。

「原物料超跌,主要是中國需求疲弱,不再扮演吞食全球資源的巨人。」追根究柢,當中國也無法支撐全球需求時,麥嘉華認為,這一場由全球央行印鈔票帶動的市場資金派對,早已進入尾聲。

麥嘉華的三個預測

全球經濟處處是裂縫,復甦仍然是脆弱的,甚至可能重陷衰退。

美股早已步入熊市,修正幅度將高達2成至4成。

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神話破滅,A股不具投資吸引力。

麥嘉華(Marc Faber)

出生:1946年

現職:投資刊物《 The Gloom Boom & Doom》負責人、麥嘉華資產管理公司創辦人經歷:香港德崇證券董事總經理、White & Weld Company Limited 學歷:瑞士蘇黎世大學經濟學博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9999

TPP無力回天,亞太RCEP為何快速聚攏人氣?

包括中國在內的亞太16國共700名貿易談判代表於27日齊聚日本神戶:這是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放棄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TPP)後,《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RCEP)第一次重新開啟談判。

TPP的擱淺為RCEP帶來變數:一方面,作為全球為數不多仍在進行的大型自由貿易談判,RCEP談判各方有加速談判的願望,另一方面,考慮到TPP生效無望,日本、澳大利亞等原TPP國家希望將TPP部分透明度標準及投資規定引入RCEP之中。

中國前商務部部長高虎城日前(21日)談及RCEP時則表示,將盡快和有關各方加緊磋商,盡早結束RCEP談判。

據第一財經記者翻閱資料,自特朗普在2016年11月以美國當選總統身份表達退出TPP意向至今,中國商務部方面已5次表示將力爭“盡快結束RCEP談判”。

三種立場訴求

高虎城透露,RCEP談判已取得重要階段性進展,但仍然面臨一些需要克服的困難。

高虎城表示,RCEP談判自2012年啟動以來已歷經16輪,目前傳統領域有實質性推進,電子商務等新議題也進展迅速。作為談判的兩大階段性進展,經濟技術合作章節談判和中小企業章節談判均已成功結束。“中方將在這一談判當中繼續發揮積極作用,推動和支持東盟發揮主導和核心作用,盡快和有關各方加緊磋商,爭取就剩余的問題達成一致,盡早結束這一談判。”

此次召開的第17輪談判,各國將在會議上將討論取消或減少商品關稅、放寬投資及服務貿易相關限制等余下的13個領域的內容。

不過,由於TPP生效無望,日本、澳大利亞等原TPP國家也希望給RCEP談判註入新的內容。

日本經濟產業大臣世耕弘成(Hiroshige Seko)在會前的吹風會上表示,此次談判中,在“投資與貿易上達成自由化和高標準規則”十分重要。

《日本經濟新聞》則將參加談判的16國按照談判立場分成了3個陣營。其中包括日本,澳大利亞,新加坡和其他TPP參與國支持上述“自由化和高標準規則”立場,並計劃反對達不到他們標準的協定。

中國、印度、菲律賓等國家則希望迅速達成協議,秉持這一立場的國家希望在美國轉向貿易保護主義的當下可以抓住機會盡快在亞太地區推行貿易自由協定。

持第三種立場的則包括老撾,柬埔寨等發展中國家,他們希望能夠通過RCEP為國家帶來額外的補償:考慮到高水平等貿易自由化有可能傷害到上述國家國內工業,這些國家希望RCEP能為其帶來來自科技和基礎建設等方面的支持。

為此,能夠贏得第三種立場國家的陣營則將更有可能主導RCEP談判的走向。目前,印度等國家認為,較低要求的貿易自由化水平將最適合發展中國家;而日本正在努力爭取發展中經濟體,世耕弘成即建議,在培訓和其他領域的援助都可以超過過去的水平。

除此之外,日本還有著自己的小算盤:如能盡快達成一個高標準的沒有美國的RCEP,也許這一行動本身就可以讓特朗普陣營改變對於TPP的想法。

RCEP由東盟十國發起,邀請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印度共同參加(“10+6”),通過削減關稅及非關稅壁壘,建立16國統一市場的自由貿易協定。若RCEP談成,將涵蓋約35億人口,GDP總和將達23萬億美元,占全球總量的1/3,所涵蓋區域也將成為世界最大的自貿區。

美國國會下屬顧問機構--美中經濟安全審查委員會(USCC)曾在其報告中援引數據稱,如TPP失敗而RCEP生效,這將使中國獲益880億美元。

具體來說,上述報告援引數據稱,如TPP生效而RCEP也同時生效,那麽中國可獲利720億美元;在TPP生效而RCEP未能生效的情況下,中國將損失220億美元;而如果TPP失敗但RCEP生效,中國就將獲益880億美元。

日本對TPP還不死心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兩度親赴華盛頓說服特朗普改變對TPP立場,鎩羽而歸後仍不死心。在TPP參與國至少有一半以上的國家已經表示要轉向RCEP的當下,也有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亞等國家仍希望挽救TPP。

3月,澳大利亞計劃在智利特別召開的一次會議上同TPP參與國就修改現有TPP協定進行商討。

澳大利亞總理特恩布爾表示,雖然澳大利亞對於美國的決定表示失望,然而澳大利亞決定繼續同包括加拿大在內的國家進行討論,考慮如何挽救TPP。不過此前加拿大方面已經多次表示,由於TPP的法律結構設置,沒有美國就無法令TPP生效。

實際上,由於TPP的30.5條款,即“至少有6個國內生產總值(GDP)總量占到85%的最初締約方完成國內立法批準程序,TPP才可以生效”,考慮到美國TPP成員國GDP總量約62%,美國的退出,令TPP擱淺了。

此前對於澳大利亞表示的期盼中國等亞洲國家加入並挽救TPP的倡議,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曾回應稱,願與各方一道,在充分考慮本地區經濟發展差異性和多樣性的基礎上,秉承開放、包容、透明的精神,繼續致力於推進亞太地區經濟一體化進程,推進RECP談判和亞太自由貿易區(FTAAP)建設,努力為亞太和全球經濟的發展註入新動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7062

收盤分析丨反抽無力根本癥結曝光 下周有望探底回升

在經過昨天小幅回調後,滬深兩市步伐一致,全天呈現窄幅震蕩的走勢,大盤波動僅為14個點,創2016年9月以來新低。大盤的企穩主要是歸因於大消費板塊(白酒、家電)的發力。

截至收盤,滬指下跌0.12%,報3212.76點;深成指上漲0.29%,報10451.01點;創業板指下跌0.20%,報1950.01點,兩市全天成交合計4179.01億元。

盤面上,家電板塊領漲兩市,板塊內有小天鵝A(000418.SZ)、老板電器(002508.SZ)等個股創歷史新高;裝修裝飾、化纖、造紙、房地產、水泥建材等板塊均漲幅居前;電信、保險、石油、船舶等權重均走勢落後;而次新銀行股集體翻綠,拖累銀行板塊。在概念板塊中,今天的最強風口是高送轉板塊,其中新宏澤(002836.SZ)、雲意電氣(300304.SZ)、優博訊(300531.SZ)等三只個股強勢封板;鋰電池、新零售、無人駕駛、新疆等板塊均有不同程度的漲幅。

資金方面,截至收盤,滬股通凈流出16.1億元;深股通凈流入8.81億元。另外,央行公告稱周五暫不開展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因今日有200億元逆回購到期,當日實現凈回籠200億元,為連續第12個交易日實現凈回籠,12日累計凈回籠4500億。

市場人士表示,今日盤面成交清淡,漲幅居前的家電、裝修材料等受益於產品漲價屬於中線題材短線炒作延續性較差。目前處於兩會期間,指數總體平穩過渡為主,建議投資者以風險控制為主,低吸強勢股反抽,操作上可高送轉板塊補漲股的機會。

機構觀點:

廣州萬隆:反抽無力根本癥結曝光

往往大跌後,由於空頭情緒得到充分宣泄市場短期都會迎來急速反抽。不過周五早盤的走勢卻不盡人意,預期中的觸底反彈並未出現,兩市依舊呈現出弱震蕩走勢。反彈並未如期出現其實最根本的癥結還在於此:所謂“不破不立”,“危”與“機”很多時候是相伴相生的,指數盤中急跌並擊穿重要關口的時候往往也能激發場外資金的抄底的熱情並有望帶來暴力深V反轉。不過昨日滬指下探3200點的過程既沒有引發市場過多的恐慌,盤中急速跌穿3200點的場景也沒出現,這自然也就不能吸引抄底資金大規模進場,這也直接導致今日早盤市場人氣低迷,反抽無力。換句換說,市場目前仍未跌透,真正企穩回升還有硬仗要打。

從盤面來看,在經歷昨日大跌後,由於市場信心遭受重大打擊,兩市熱點匱乏,整體賺錢效應不強的現象十分突出。但只要行情稍稍有止跌跡象,活躍資金總能找到突破口,而這類受到資金關註率先表現的題材極有可能成為修複性反彈行情的急先鋒,值得投資者重點關註。

而隨著混改、次新等近期熱點昨日遭到資金集體出逃,扛起修複性反彈的大旗便落到了高送轉的肩上。雖然年報行情進入下半場,但高送轉的炒作其實一直都未曾缺席:如萬隆好股池中的高送轉龍頭雲意電氣,區間漲幅高達120%,股價今日再創新高,並帶動了優博訊、新宏澤等預送轉股紛紛漲停。盡管交易所加強了對上市公司進行高送轉的監管問詢,但業績過硬的公司高送轉搭配分紅派現的這種方式已然被默許,所以這類既有業績又有送轉潛力的標的依舊具備非常大的爆發潛力,是存量博弈下資金最偏愛的題材之一。

巨豐投顧:下周有望探底回升

今日,兩市低開震蕩,滬深兩市小幅分化,但基本延續昨日以來的整理趨勢。盤面上,主板繼續整理下,金融股表現低迷,次新股持續走強下個股表現相對活躍,高送轉、家用電器等盤中走強;消息上,重慶推動國企集團層面混改,10家企業試點員工持股。混改是後期市場焦點,還可繼續跟蹤和潛伏;技術上,股市縮量整理,趨勢上仍有下跌中繼,但回調中支撐較為有利,下行空間有限。總體看,重要會議期間市場表現符合歷史規律,即沒有趨勢性行情,以震蕩為主。目前,市場大體處於政策真空期,觀望情緒較為嚴重,而此時一般個股會有所表現,但也僅是個股行情。因此,目前建議持股觀望為主,耐心等待政策面以及成交量上的變化,同時以個股博弈為主適當操作。至於大盤,維穩期間以及下方支撐下,回落更多的是洗盤性質,而且空間有限,預計下周會有探底回升大概率,可擇機分批低吸。

具體操作上,逢低可逐步加倉,重點關註央企改革、一帶一路標的。此外,回落的中小創中質地優良標的,可考慮逐步低吸。

中金公司:關註再通脹主題

伴隨著實體經濟的逐步回暖,以及周期板塊景氣度繼續提升,A股中期走勢會繼續向好。第一,基本面上看,2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1.6,環比提升0.3個百分點,制造業生產進一步加速,而近期制造業企業對經濟的預期明顯樂觀,本月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為60%,達到2015年3月以來的最高水平。由此可見,經濟周期保持穩定向好,補庫存需求拉動經濟增速進一步提升。第二,2月流動性和人民幣匯率保持基本穩定,表明央行退出貨幣寬松的節奏較為溫和。

操作策略上,重點關註以下三類個股:第一,繼續關註結構性機會,配置估值合理的板塊和個股;第二,關註受益於再通脹主題的相關行業,如建材、化工、工程機械等景氣度上行的中遊周期性板塊;第三,主題方面,可繼續關註國企改革、一帶一路、農業供給側改革等方面的進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8993

收盤分析丨龍頭缺陣多方反攻無力 人氣不足A股縮量震蕩

早盤滬深兩市股指小幅低開後震蕩上行,但深強滬弱格局顯著,上證綜指全天表現弱於創業板指數。午後兩市逐級回落,但創業板指數依舊收上1900點,昨日失地基本收複。相比之下,滬市尾盤弱勢震蕩,最終得以勉強收紅。量能方面,兩市成交量均較前一交易日顯著縮量。

截至滬深股市全日收盤,上證綜指收報3,275.96點,上漲2.13點,漲幅0.07%,成交額2,232億元;深證成指收報10,654.09點,上漲66.78點,漲幅0.63%,成交額2,698億元;創業板指收報1,910.48點,上漲12.97點,漲幅0.68%,成交額590億元。

盤面上,早盤粵港澳概念出現分化,龍頭珠海港和塔牌集團繼續封死一字板漲停,但其他跟風股相繼沖高回落,午後世榮兆業從1.7%的位置連續拉升,封板後再度被砸開,跟風上漲的粵港澳概念股隨即回落。雄安新區概念方面,昨日晚間多只強勢股集體特停,青龍管業、龐大集團以及華斯股份等二線梯隊早盤發力漲停,午後資金進一步挖掘了雄安新區的金融分支,棲霞建設,渤海金控等多股封死漲停,繼續引領雄安板塊反彈,但市場號召力顯著趨弱。環保板塊今日發力,中電環保,清新環境等多股漲停。其他板塊如高送轉填權,智能電網,海航系,北京地產,粵港澳地產等板塊也有輪動,但強度較弱。次新股板塊近期持續低迷,今日盤中一度小幅反彈,但隨著指數午後回落,板塊個股再度走低。

資金面上,在連續十三天暫停後,央行公開市場今日發放抵押補充貸款(PSL)839億元人民幣,並進行1100億元逆回購操作。當日有400億逆回購和2170億MLF到期。

熱點板塊:

低位補漲股龐大集體領漲雄安新區概念,首航節能,龐大集團,樂凱膠片,華斯股份,青龍管業,東方新星,清新環境,雛鷹農牧漲停,首創股份漲逾7%,建投能源漲逾6%。

環保板塊今日漲幅居前,中電環保,清新環境,雪迪龍,萬邦達,偉明環保漲停,巴安水務漲逾5%,永清環保,啟迪桑德,蒙草生態漲逾4%。

參股河北金融板塊午後大漲,棲霞建設,寶碩股份,常山股份,海航投資,渤海金控,華北制藥,泰達股份漲停,國電電力漲逾2%。

跌幅榜上國防軍工,深圳國企改革,銀行跌幅居前。

消息面:

1、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召開2017年度軍工專題工作會。會議要求把握集團十三五軍工發展規劃確立的總體思路,深入推進軍民深度融合,持續抓好裝備質量建設,確保完成2017年各項軍工任務。

2、國資委公布,中國今年第一季度央企凈利潤增加26.5%,共2264.2億元;102家央企中,有99家取得利潤。

機構觀點:

華林證券認為,短線熱點大漲大跌及藍籌股突然跳水都是本輪反彈行情比較少見的現象,說明臨近3300壓力位,場內多空分歧開始加大。但從諸多盤面亂象中還是可以看出,主力資金掌控大局的意願及能力還在,這也意味著大盤區間震蕩的格局還是能夠維持的。因此操作上還是要把重點放在對有確定性個股的把握上。

(各方觀點陸續更新中,敬請關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5362

無力扭轉乾坤 方思捷

1 : GS(14)@2012-08-22 18:03:02

http://www.skypost.hk/column/%E6 ... 9%BE%E5%9D%A4/24263
朋友給上司玩,我說如果是我,我會繼續做下去,而且做得更落力、更花心機,把不可能變成可能;但我卻建議她辭職不幹。
辦公室政治是現實,可避則避。就是因為它無處不在,我在A公司遇到了甲,掉頭便走;到了B公司遇到了乙,怎辦?又走嗎?既然避不了,只好面對它,面對他們。
此外,在面對辦公室鬥爭的人事時,我又比別人敏感。我很容易便理出頭緒來,誰跟誰是一夥的,誰和誰會有交易,這件事對誰人有好處……我曾經早在一年前預測,有人正佈一個局給他的下屬踩上去。為何要一年時間?因為要打擊一個優秀的員工,不是你在老闆面前說一兩次便可以搞掂的,要無時無刻替他「打毒針」,打到他七癆八傷,最後只需一件小事,輕輕一推,一個曾經風光一時的員工也不堪一擊。感到遺憾的是,我明知事情將會這樣發生,卻無能為力,無可奈何的看著那個人踩入那一個局,最後黯然離去。
我堅持做下去,是因為我要證明我比任何人都強,但我的朋友能力不高,做個一流的executive可以,要獨當一面則沒可能。
在辦公室鬥爭裡,不夠創意的人,做executive只會是炮灰。因為你掌握不了大局,也沒有資源,又怎能扭轉乾坤呢?不走怎行?
如果你沒有能力應付辦公室鬥爭,跟我那個捱打的朋友一樣,是活在黑暗中惶恐終日,挺慘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163

蔡衍明認拒注資對員工不公籲無心無力者勿做亞視白武士

1 : GS(14)@2015-01-07 01:04:28





■亞視仍拖欠上年11月餘下半份薪金,傳媒到門外等候消息。陳順禎攝


【欠薪第37日】【本報訊】亞洲電視出糧一拖再拖,近800名員工苦等昨獲發11月份餘下半份薪金未能如願,亞視執行董事葉家寶昨又再轉口風指,最遲明日可發放11月份尾數,但或只能發放「部份」尾數,意味員工可能要苦嘗一個月工資分三期發放的滋味。亞視第二大股東蔡衍明接受《壹週刊》專訪時再度表明不會注資,又批評葉家寶是王征的「走狗」,又直認自己對亞視員工不公平。記者:韓耀庭 黃曉妍 林偉聰



葉家寶去年底稱,亞視可在昨日向員工發放11月份薪金尾數,最終落空。他昨晨接受電台訪問時頗有信心指明日應可發放11月份薪金餘數,但下午見記者時改口指,最遲明日可出糧,但可能只能發放「一啲嘅薪金」。他稱目前仍在籌備資金,但資金並非一叫就到︰「爭好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7015

「係咪俾我去佔區,就等如無力管教?」粉筆少女心痛父受指摘

1 : GS(14)@2015-01-22 08:31:50





【本報訊】涉以粉筆在連儂牆畫花的十四歲少女遭警申請兒童保護令,激起民憤,縱使法庭其後撤銷保護令,但已令她心靈受創。相比遭三十警圍捕或身陷兒童院的恐怖時光,聽障父親背負無力管教的指摘更令她難受,「我喊咗一陣,應承自己,以後要無畏無懼」。少女透露,在警署通宵拘留十七小時期間屢遭警員不公對待,包括企圖趁她無成年人陪同下錄取口供,她擬投訴警察濫權。記者:白琳粉筆少女在法庭裁決後向本報透露,案發當晚十多名警員包圍她,未幾增至三十警,她當時並不害怕,「因為好多市民喺外圍睇住,我知道警察唔敢亂嚟」。她被帶返警署後,警員企圖在沒有其他成年人在場下錄口供,她不肯就範。「好似特登博我講錯嘢。我平時睇電視,學識緘默權」。她被拘期間因胃痛獲醫生處方胃藥,但警拖了四個多小時才讓她服藥,「由得我胃抽筋,慘過俾人打」;拘留十一小時後完成保釋手續,警卻以開會為由,要多等六個小時才放人。



住兒童院度日如年

粉筆少女事件激起社會反響,有人向傳媒放風羅列其「前科」。少女承認,讀中一曾經與父親爭執而離家出走。她又稱在學校遭同學毆打時,推了對方一下,遭警司警誡兩年。從離家出走到參與雨傘運動,少女都願意為行為負責任,但不能接受父親受屈,連他廿多年前的案底也被翻出來,「如果聽障係無力照顧我既理由,係一種侮辱。」父親初時反對女兒去佔領區,後來只好尊重,「佢好錫我,好努力做一個爸爸。係咪俾我去佔領區,就等如無力管教?佢作為父親嘅權利都俾人剝奪,我退庭嗰陣喊咗出嚟。」少女被關進兒童院三天,度日如年,每天只能與父相聚四十五分鐘。院內禁止帶護膚品,她雙頰發紅「爆坼」,院友笑她「爛面怪」,「我同院友講點解入嚟,佢哋聽到都笑。呢三日好恐怖,畀人恰死,每日食飯耷到個頭好低,心理好大傷害。」法庭撤銷保護令後,少女鬆一口氣,期待尋常校園生活,「會追番啲成績,將來對民主做番啲嘢,唔會俾白色恐怖打壓。」父親叮囑她不要四處走,但她仍希望當街站義工,「呢刻爸爸擔心,將來我都會擔心自己仔女承受白色恐怖。我唔想佢哋好似我咁痛苦,承受咁多嘢。」根據《查問疑犯及錄取口供的規則及指示》,警方應只可在監護人在場下與未滿十六歲人士會面,否則應由相同性別的非警員人士陪同。警方發言人回應,警錄口供時盡量安排監護人在場,否則會安排適當成人陪同。發言人又稱,粉筆少女被拘期間,值日官沒收到相關投訴。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121/1901018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7392

傅抱石長子昏迷 無力付藥費

1 : GS(14)@2015-07-22 02:27:54

■傅小石與妻子王汝瑜。


已歿的中國國畫大師傅抱石的畫作價值連城,但其83歲長子傅小石晚年卻生活潦倒,在醫院昏迷四年,需要其以輪椅代步的妻子一直照顧他,難以應付高昂的醫療費。傅小石夫妻之所以經濟捉襟見肘,皆因文革時被打入獄的傅小石已將父親畫作全數捐給國家,其妻亦不願售出傅小石本人的畫作:「萬一他醒了,想要畫怎麼辦?」



其父畫作已捐給國家


傅小石本身亦是著名畫家,他於文革期間為保護父親的四百多張畫作,被指叛國投敵,坐了十年冤獄,其間摔斷左腳。到得以平反後,卻興奮過度導致腦部中風,手術後只有左手能動,對於本身以右手作畫的傅小石打擊極大。但他未有放棄,嘗試用左手創作,其後的作品亦備受國際認可,在世界各地多家美術館和博物館均有收藏。直到傅小石四年前遇上車禍,顱內出血一直昏迷,半個月前更因肺部感染要住進南京中大醫院深切治療部,至今未有好轉。其妻王汝瑜一直對他不離不棄,但他們只靠夫妻二人每月合共近一萬元人民幣的退休金及工資生活,面對高昂的醫藥費可謂杯水車薪。傅小石跟其他兄弟姊妹亦本來擁有其父400多張畫作,但經協商已全數捐給國家;而傅小石本人畫作雖有市場,但王深知畫作對丈夫的意義深遠,亦不願賣畫,「以後還要為他辦紀念館,在歷史上留下有價值的作品」。廣東金羊網




傅抱石小檔案

原名:傅長生妻子:羅時慧子女:12個孩子只有6個存活,分別為兩男四女,長子為傅小石,亦為知名畫家,中國美協會員,出過包括「大紅袍」等十多種畫冊生卒:1904年於江西南昌出生,1965年逝世,終年61歲畫作最高紀錄:《琵琶行》於2010年在香港以7,008萬港元成交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714/1921872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1537

坦言德國無力收容默克爾弄哭難民女童

1 : GS(14)@2015-07-23 01:29:52

德國總理默克爾向以強硬見稱,日前在羅斯托克出席學生座談會時,向一名面臨遣返的巴勒斯坦難民女孩坦言德國無力收容她們一家,令女孩當場嚎哭,事後默克爾被批冷酷無情。巴人女孩雷姆向默克爾剖白身世,稱一家人為德國永久居留權等了四年,由於父親無法以臨時居民身份繼續擔當燒焊工人,全家面臨被遣返到黎巴嫩的難民營。默克爾說:「政治很棘手,你是很好的人,但要知道黎巴嫩的巴勒斯坦難民營有成千上萬人,要是我們說人人都可來居住,情況會失控。」其後見雷姆哭成淚人,立刻上前輕撫她的頭髮作安慰。網民在Twitter以「#merkelstreichelt」(默克爾輕撫)諷刺她談吐拙劣兼缺乏同情心,是「活在動物園的總理」;但也有人認為她率直。路透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718/1922369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1716

港銀行地產股無力彈 業界料今年將跑輸

1 : GS(14)@2016-01-24 01:36:30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123/news/eb_eba2.htm


【明報專訊】港股昨日回穩,但本地地產及銀行股未有大幅跟升。證券界相信,這反映投資者擔心香港經濟表現轉差,加上樓市減辣無期,進一步影響樓盤銷售,甚至影響到各行各業,連帶百業之母的本地銀行也連帶受拖累。業界更明言,本地地產及銀行股今年將跑輸大市。

昨日本地地產股普遍只升0.48%至1.99%,但相比前4個交易日累計的5.67%至12.03%跌幅,反彈幅度不似預期。同樣情况亦發生在本地銀行股身上,昨日該等股份只反彈1.4%至4.64%,然而前4個交易日則累積跌幅介乎8.24%至10.51%(見表)。

謝明光:股價未見底

晉裕環球資產管理投資研究部董事林偉雄稱,投資者在大市反彈時首選炒上的不會是本報地產及銀行股,原因是本地地產市場過去一段日子交投不多,甚至未見政府對樓盤銷售措施減辣,這勢令本地銀行的樓宇按揭生意受壓。同時因為經濟轉差,連帶影響零售、飲食及旅遊各行各業,適逢外圍加息,投資者預期本地銀行盈利也會向下。因此他預期本地地產及銀行股會在2016年跑輸大市。

匯盈證券董事謝明光也明言,本港經濟轉差,加上美國已踏入加息周期,投資者擔心影響到發展商樓盤銷售及銀行按揭生意,故將影響投資本地地產及銀行股的意欲。他又稱,地產股較早前並未有因應較早前美國加息跟跌下,故預期地產股股價仍未見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490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