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國際油價跌破每桶40美元 油企抓緊降價把牢亞洲大戶

沙特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阿美石油)日前下調了針對亞洲市場的報價,而美國原油自4月份以來首次跌破40美元,這都將對中國石油進口起到積極作用。

阿美為爭奪亞洲客戶下調報價

阿美石油日前表示,9月份出口亞洲的阿拉伯輕質原油售價每桶將下調1.30美元,這是去年11月以來最大的調降幅度。調整後的價格低於阿曼/迪拜基準報價1.10美元,降幅超過此前市場普遍預期的1美元。

此次阿美石油將發往亞洲的所有原油種類價格全線下調,其中折扣力度最大的是阿拉伯超輕質油,降幅達到每桶1.60美元。相比之下,發往美國的輕質和超輕質油價僅分別下調了0.2美元和0.4美元,中質和重質油價不變。

分析認為,阿美石油此次降價的目的是爭奪亞洲客戶。伊朗在油氣出口解禁後加大了對亞洲的原油出口,而俄羅斯也在亞洲市場占據相當大的市場份額。今年第二季度,伊拉克首次超過沙特,成為印度最大的原油供應國。

美國駕駛高峰季未緩解燃料過剩

盡管夏季是美國燃料需求高峰期,但國際市場對原油供應過剩的憂慮仍升溫。7月美國原油價格重跌15%,這是一年之中最大的單月跌幅,並引發了8月第一個交易日的清倉賣盤。

“因為止損技術性賣盤,加上那些擔心很快供應會大量過剩的人,”PSW Investments交易員Phil Davis稱,“夏季原油庫存增加,而這段時間本來應該因為駕駛創紀錄而出現庫存下降的。”

美國原油急挫至39.86美元,也是4月20日以來最低,收於40.06美元,下跌1.54美元。

布蘭特原油收跌1.39美元,或3.2%,報每桶42.14美元。

據路透調查周一顯示,預計上周美國原油庫存在之前一周增加後減少。

即便如此,市場仍然關註負面的原油數據。上周五路透一項調查顯示,7月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產量可能增加至近期歷史的最高水平,因沙特阿拉伯產量達到幾乎破紀錄的歷史高位,伊拉克出口量提高,尼日利亞石油出口也在增加。

上周的其他數據還顯示,7月份美國新增44座活躍鉆機,這是兩年以來的最大增量,加劇了全球石油產量過剩的擔憂。

早在今年4月,中國石油進口量達740萬桶/日,超過了美國720萬桶/日的紀錄,創歷史新高,成為最大的石油進口國。有專家表示,中國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進口國,對於中國以及世界來說,真正重要的不是中國的進口量,而是這些石油的來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8299

油企cash flow spreadsheet

1 : GS(14)@2012-02-08 21:54:33

https://docs.google.com/spreadsh ... lTVE&hl=en_US#gid=0
大家有何意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7625

三大油企董事長傳「大執位」

1 : GS(14)@2015-05-04 12:39:29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504/news/ea_eab1.htm


【明報專訊】隨執掌中石化集團4年之久的董事長傅成玉傳出即將退休,據《彭博社》報道,三大國有油企董事長正醞釀「大執位」,變動既是國家主席習近平「徹底檢修」國企改革的一部分,同時亦有望促進油氣行業的市場化變革。

  其中,接替傅成玉的是出身大慶油田、現任中國工程院副院長的王玉普,據《財新網》報道,中石化已在黨組會議上宣布了這一人事更替。另一位或將離職的是中石油董事長周吉平,出生於1952年的他與傅成玉年齡相若,亦接近一般所認為的央企一把手退休年紀63歲,此前盛傳兩人將同時退休。

習總「徹底檢修」國企改革

另彭博報道, 周吉平的接班人會為現任中海油董事長王宜林,而中海油現任董事兼總經理楊華將被提升為集團董事長。「三桶油」在國企中地位特殊,其董事長職位更被視為仕途通道,周永康、蔣潔敏、衛留成均曾任中石油董事長一職,之後就轉任地方高官或執掌部委,周永康更一路晉升為中央政治局常委。

報道稱,新上任的「三桶油」董事長任務艱巨,不僅要帶領在習近平反腐中備受打擊的國有油企重回正軌,現時環球油價變動的不穩定性亦會加劇挑戰。報道稱,消息最快可在本周內公布。

消息最快本周公布

國企改革消息一浪高過一浪,早前更盛傳中石化及中石油將合併,以將大型國企數量由112家降至40家。不過,中石化(0386)及中石油(0857)回應稱,無收到任何合併消息;分析亦指,從兩者龐大的規模判斷,完全合併幾乎不可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0094

英油企BP蝕507億 20年最差

1 : GS(14)@2016-02-03 14:40:45

【本報綜合報道】油價長期處於低位,重創全球石油巨擘。全球最大油公司埃克森美孚去年第4季利潤勁縮近70%,而歐洲石油巨頭英國石油(BP)去年盈利表現則為逾20年以來最差。



美股早段跌241點

埃克森美孚去年第4季純利下跌69%至27.8億美元,每股盈利則為67美仙,惟仍超出分析師預期。另外,該公司期內收入減少31%至598.1億美元。埃克森美孚昨日曾跌逾2%。英國石油去年第4季純利減少91%至1.96億美元,遠遜預期。至於全年表現,該公司去年虧損65億美元(約507億港元),為至少20年以來最差表現。眼見行業前景惡劣,英國石油宣佈於2017年底前會裁減7,000名員工,佔整體員工約9%。油價連續第二日下挫,紐約期油昨日下跌近4%,布蘭特期油則下挫逾4%。油價暴跌再次引起市場的關注,美股昨日早段顯著下挫,道指下跌241點或1.47%,報16207點。納指跌51點或1.13%,報4568點;標普500指數則下跌24點或1.26%,報1915點。由於業績「省鏡」,Google母公司Alphabet早段升近3%,以致其市值高達5,700億美元,超越蘋果公司成為全球最高市值企業。據外電引述消息報道,中國化工收購瑞士農藥製造商Syngenta一事即將達成協議,收購價約430億美元(3,354億港元),勢必成為歷來最大規模的中國企業併購個案。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203/1947703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5122

沙地國營油企擬美上市

1 : GS(14)@2016-04-23 18:27:27

【本報綜合報道】《華爾街日報》引述沙地阿拉伯石油部官員指,國營油企「沙地阿美」(Saudi Aramco)計劃明年上市。報道指,儘管沙地阿美只把5%股權掛牌,估計其市值達1,250億美元(約9,687.5億港元)。



5%股權料值近萬億

沙地石油部高級顧問穆哈納(Ibrahim Muhanna)指沙地阿美不留在國內上市,主因股市規模太小,沙地股市市值僅3,980億美元。因此沙地阿美首選紐約掛牌,倫敦和香港亦屬考慮之列。沙地副王儲薩勒曼上周接受彭博訪問時透露,現考慮數個上市方案,不排除兩地掛牌。若保守估算,沙地阿美總市值達2.5萬億美元,其5%股權上市市值將達1,250億美元(約9,687.5億港元),超越了英國石油和法國能源巨頭道達爾市值,分別為687億英鎊和1,073億歐元,但與美國埃克森美孚3,601美元市值仍相距甚遠。另外,沙地阿美上市可望刷新集資額最多公司,市場估計公司集資額將達1,060億美元,遠多過阿里巴巴兩年前赴美上市籌募250億美元。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423/1958283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9524

能源股翻身在於降成本 景順:原油供需平衡在望 選派息穩定油企

1 : GS(14)@2016-08-04 01:53:27

【明報專訊】周三開始,油價由每桶43美元跌回40美元左右,周二更一度跌破40美元。WTI原油期貨價格7月錄得今年以來最大單月跌幅14%,6月初起計跌幅更達19%,接近原油熊市的20%分界線。油企亦因油價長期下跌不被投資者看好,不過景順歐洲股票基金經理Stephanie Butcher卻反其道行之。傳統歸類為周期性的能源股,她則看作防守股,而必需消費品則因已過於擁擠,變得太貴,所以低配。

Stephanie Butcher指出,能源行業的周期屬性並沒有人們認為的那麼強,全球原油需求除2008年外,其他任何大大小小危機中,需求都有增無減,包括亞洲金融危機,這體現出原油市場環境的防守能力,唯一令人擔憂的是原油供應。

原油價格難回到2014年水平

美國發現頁岩油後,能源企業的資本支出(CAPEX)大大增加,同時原油價格也不斷上升,直至2014年,但資本回報率卻持續下降。很多企業花費太多在又新又複雜的開採方式上,例如油砂、深水油氣開發,而這些開採方式的成本極高,原油價格要在100美元才剛好收支平衡。Butcher稱,原油的供需平衡其實並不遙遠,價格有望回升,惟不會回到2014年水平,估計最終將會在60至70美元之間達到平衡,而能源公司在那時要想仍然維持較好盈利,就必須要降低成本。

Butcher及其管理的景順泛歐洲收益策略基金,自2013年尾開始投資能源企業,對於能源公司的投資至少還會持續2至3年,儘管上個周期的油價更高,她堅信能源的新一輪周期表現將會優於上一輪周期,原因在於,已經陸續見到有能源企業開始「以質代量」(value over volume),不再盲目追求產量,而更注重資本回報,降低成本。這尤其符合現時追求股息的市場環境,股息穩定的公司,更能夠獲得價值重估,行業內該趨勢已經開始出現。

歐股股息回報近4厘

另外,英國脫歐公投後,市場情緒已隨文翠珊繼任首相而逐漸穩定下來,Butcher認為,在現時低利率環境下,頓時發現上市公司開始愈來愈注重派息,「此時的歐洲,企業不但現金流健康,槓桿較低,並且股息率領先全球發達市場,估計這個領先優勢將繼續擴大。」

根據UBS及湯森路透數據,截至今年6月6日,歐股股息率處在30年平均水平之上,為3.8厘,其中英國股息率則更高達4.3厘,美國股息率則處30年平均水平,股息率為2.2厘。根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由去年5月至今年5月,標普500的股息支付率(payout ratio)為37.5%,而Euro Stoxx 600則高達58%。與其他資產類別比較,歐股股息回報優勢則更加明顯。

派股息較回購更可取

Butcher指,派發股息和股份回購是上市公司處理過多閒置資產的方式,並且對股價均有支持。歐企偏向派發股息,而美企則偏向股份回購,她個人則更認同前者,因為派發股息透明度更高,且對企業資金運用的自律性有更高要求。「50%的股息支付率是最舒適的區域,既可提供高股息回報,又不影響企業投資的自由度。對於一些特定行業,因無太大拓展需要,股息派發比例可能更高,銀行就是一例。」

部分優質歐銀嚴重被低估

估值被Butcher視為基金組合的正式風險控制因素,反觀現時的食品飲料和金融業,將兩個行業表現與德國國債相比較,市場對於必需消費品的絕對信任,以及對金融業的絕對悲觀則非常明顯,這種悲觀情緒亦被意大利西雅那銀行的不良貸款危機進一步放大。

上周五歐洲發布歐洲銀行業壓力測試結果,西雅那銀行表現最差,但整體來說,歐洲銀行抵禦極端環境衝擊的能力強於兩年前。Butcher認為,歐洲亦存在很多質素佳、股息高的銀行股,現時卻普遍遭市場低配,估值很低。這為投資者提供了機會,並且令選股變得愈加重要。此外,除了金融,Butcher還看好估值偏低的能源、電信以及醫藥行業。

明報記者

[姚丁鈺 基金特區]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614&issue=2016080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4220

俄油企拒限產 油價回落

1 : GS(14)@2016-10-12 07:44:10

【明報專訊】俄羅斯總統普京表示準備好與油組合作凍結甚至降低石油產量後,俄羅斯最具影響力的油企高層、國有能源巨頭俄羅斯石油公司(Rosneft)行政總裁謝欽(Igor Sechin)大潑冷水,指公司不會限制產量與油組協調。他的言論突顯俄方要遵守潛在產量上限的難度,國際油價昨由1年高位回落,布蘭特期油回落至每桶52美元左右,紐約期油在每桶51美元水平徘徊。

稱油價升 美頁岩油將得利

當被問及會否限制產量,謝欽向路透記者反問:「我們為何要這樣做?」謝欽稱,油組與俄羅斯合作托市,只會令美國頁岩油生產商漁人得利,美方最希望油價升至50美元以上令頁岩油項目有利可圖,若油價升至60美元水平更會促使頁岩油項目增加。謝欽早前已表示計劃今年增產,目前Rosneft產量佔俄羅斯原油產量40%。他又質疑一些油組國家,例如伊朗、沙特阿拉伯和委內瑞拉等會否減產。隨着伊拉克北部出口增加,加上利比亞重開一些石油港口,油組石油產量可能創新高。

不過,Sberbank稱,考慮到油組和其他產油國一貫「出口術」托市,加上油組與俄羅斯過往的合作失敗經驗,將審慎看待有關消息。高盛指,儘管沙特和俄羅斯表態顯示更大減產機會,但利比亞、尼日利亞和伊拉克正增產,就算達成減產協議,油市在明年再次平衡的概率也會減少。俄羅斯有空間可令企業減產,但盧布偏軟令生產成本下降,多家油企已表明計劃提升產量。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025&issue=2016101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1593

高盛購信貸工具 爭做油企承銷商

1 : GS(14)@2017-08-06 11:38:14

【本報訊】沙地阿拉伯國營油企沙特阿美(Aramco)上市步伐漸近,各投行均扭盡六壬爭奪此史上最大新股。路透引消息人士指,高盛為求參與Aramco的上市計劃,已在二級市場斥資數百萬美元,從澳新銀行手上購入Aramco早前與其他銀行簽訂的100億美元(約780億港元)循環信貸工具,以爭取成為Aramco IPO的全球協調人和承銷商。
Aramco2015年與27間銀行包括花旗、摩根大通、滙豐和中國銀行等,簽訂該信貸工具。但高盛未在其中。據了解,Aramco早前已委任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和匯豐擔任其IPO的國際金融顧問。事實上,投行透過貸款交易與公司建立關係,以達成往後其他合作,在資本市場上常見。早前有消息指,Aramco擬發售5%股份,集資高達1,000億美元,公司估值達2萬億美元,並即將會決定上市地點,其中倫敦被看高一線。另外,《華爾街日報》引述消息指,Aramco計劃收購中石油(857)旗下雲南安寧煉油廠逾30%股權,涉資或高達20億美元(約156億港元),雙方正在談判階段。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805/2011186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9741

美北極開採解禁 油價跌 特朗普政府力拓鑽井項目 美油企擴版圖

1 : GS(14)@2017-12-26 13:49:10

【明報專訊】美國國會通過稅改,為油企在政府土地或水域勘探石油帶來更多機會。法案內容推翻了1980年以來對北極圈地區的開採禁令,容許油企在北極圈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ANWR),向政府租用大部分沿海平原。與此同時,美國內政部也在推動擴大海上鑽井項目,很多地區可能首次納入開採範圍。這些措施是特朗普政府推動降低美國石油工業成本的一部分,以提高美國油企在全球的競爭力。此外,北海重要的輸油管道Forties可望於1月初完成復修後重開,布蘭特期油昨日下滑,在64美元水平徘徊。紐約期油跌穿58美元水平。

北海輸油管下月重開 布油應聲下挫

1980年,時任美國總統卡特簽署法案,設置了ANWR,形容阿拉斯加的荒野地區是美國的珍寶。自此共和、民主兩黨為是否開發這片美國最後淨土展開數十年的政治角力。國會將佔地約1960萬英畝的保護區(相當於7.9萬平方公里,約72個香港的陸地面積)列為荒郊,幾乎不允許任何發展。但北冰洋沿岸的普拉德霍灣(Prudhoe Bay)有150萬英畝土地(相當於6075平方公里,約6個香港的陸地面積)卻是灰色地帶。在1980代末,共和黨的列根政府試圖將這片灰色地帶交給石油行業開發,被民主黨控制的國會阻止。

直至1990年代中期,共和黨領導的國會又試圖開發這片北冰洋沿岸地區,並再次被民主黨籍的克林頓總統否決。兩黨圍繞這片土地的角力,在小布殊和奧巴馬政府年代延續,直至特朗普上台,共和黨控制了白宮和參眾兩院,終於為這片極地的鑽探開綠燈。

阿拉斯加副州長Byron Mallott聲稱,在ANWR開採是應對全球暖化的必要手段,以開採出更多石油賺錢,應對人類依賴石油帶來的問題 。據國會預算辦公室預測,出租保護區將使阿拉斯加和聯邦政府在2018至27年間的總投標收入達到22億美元,有助抵消減稅所帶來的赤字。不過外界質疑上述投標收入能否達到。參考鄰近的阿拉斯加北坡周邊地區,今個月只有120萬美元的租金回報。

阿拉斯加議員:防未來10年油價暴漲

不過支持推翻北極圈地區開採禁令的石油行業人士認為,石油價格自今夏以來回升,為開發極地帶來轉機。今年的剩餘原油庫存有所減少,缺乏投資可能造成未來供應短缺,使阿拉斯加地區和離岸開發的前景更吸引。

分析師估計,保護區所在有50億桶至180億桶石油蘊藏。阿拉斯加的共和黨參議員Lisa Murkowski稱,開發ANWR有助防止未來10年油價暴漲。然而,開發北極圈或離岸地區的成本及環境風險較高,很多油企暫時採取審慎態度。分析人士認為,市場對美國政府租出部分全國最大的未開發油田興趣暫時不大。阿拉斯加石油和天然氣協會稱,政府有責任促進開發,並由市場決定是否投資。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056&issue=2017122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708

盧志威﹕資源股首選油企 宜小注入場

1 : GS(14)@2018-01-01 23:46:39

【明報專訊】美股最近的科技股可謂相當運滯,蘋果(AAPL)的銷售量雖然好,但下調來季的出貨量,令相關股份捱沽,半導體股又停滯不前,反而近期零售股和石油、資源股,股價漸起,這種板塊輪動的趨勢,有機會在明年第一季繼續。

零售股的故事十分明顯,主要是炒假期數據向好,減稅後企業會受惠,同時會令普羅大眾稅後收入增加,願意增加消費,所以股價炒數據式慢升十分合理。另一方面,石油股主要受利比亞供應受阻,加上油組及俄羅斯2018年會繼續限制供應所帶動。

銅價升或短暫 次選銅業

銅價上升則因江西銅業(0358)在本月26日起按照當地政府要求,為防治污染,在省內全面停產,預期最少維持一周。這次停產的目標,是想通過減少這些冶煉商對銅精礦的需求,於下個月就2018年加工費事宜,與海外礦企的談判中取得優勢。

石油和資源股的故事,有點似全球版的供給側改革,既然需求穩定,未見與經濟同步增長,各國政府為谷起價格,紛紛限產,抽緊供應面以控制價格,這招可說是師承中國政府,故此除非這方針有改變,升到各國政府覺得足夠,否則來年的資源股可能會有一陣升浪。

石油資源限產 抽緊供應利價格

部署資源股方面,由於近期已急升,可以先小注入場,如果走勢符合預期再加注,當中尤其以石油為先,因為銅的限產有機會是短期消息,反而油價受惠冬天需求旺季,更有機會升完再升。

烏托邦資產管理合伙人

[盧志威 美股搏擊]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860&issue=2017122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79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