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金仔試射導彈 日圓曾跌穿689

1 : GS(14)@2017-07-07 02:38:33

北韓中央電視台公布,北韓成功試射一枚「火星-14」洲際型彈道導彈,射程可以覆蓋美國阿拉斯加。面對北韓威脅,日圓滙價亦企不穩。截至本港下午近3時,日圓滙價持續轉弱,報112.85兌每美元;每百日圓港元回落至「6.8算」,曾觸碰6.8852港元。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705/2007966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8253

iPhone X 出貨量傳減六成 蘋果曾跌穿150美元 道指挫百點

1 : GS(14)@2017-10-01 19:17:32

【明報專訊】iPhone 8系列銷情似乎遇冷之際,台灣傳媒引述零件供應商消息稱,蘋果早前已通知零件供應商,將10周年紀念版iPhone X部分零件暫緩出貨,相較於蘋果原先要求的出貨量,減少約六成。這主要源於蘋果對iPhone X的備貨態度謹慎,有意進一步掌握市場信息後出手。蘋果官方未證實相關消息,蘋果股價昨早段續跌,一度跌穿150美元關口。道指早段曾跌100點。蘋果概念股昨日下挫,舜宇光學(2382)、瑞聲(2018)、高偉電子(1415)、鴻騰(6088)下跌5%至9%。

美國科技股板塊早段偏軟,Google、亞馬遜、facebook、微軟、Netflix早段下滑,納指跌1%。阿里巴巴股價早段更曾下跌5%,跌至168美元水平。不過追蹤細價股的Russell 2000指數昨升至1452點創新高。由於被瑞銀上調至買入評級,能源股包括來寶、Diamond Offshore Drilling貢獻最大的升幅。

納指跌1% 細價股指數創新高

《Barron's》引述Raymond James分析師Christopher Caso引述供應商的消息,指將於11月初上市的iPhone X,量產進度比市場預計遲1個月,預計要至10月中才開始量產。

分析:「嘆慢板」營造搶手氣氛

MacRumors表示,若消息屬實,意味iPhone X 供應鏈面臨比預期更嚴峻的限制。目前消費者似乎對iPhone 8系列的興趣不大,反而很多「果粉」正期待iPhone X。部分分析預期,當iPhone X開賣時,恐出現一機難求情況。

分析指蘋果去年推出iPhone 7時同樣「嘆慢板」,上市時僅60%的所需零件發貨,餘下的40%在之後1至2個月才付運,令新機倍覺搶手。凱基投顧分析師郭明錤早前預期,全屏幕設計及臉部識別解鎖等功能,可望刺激iPhone X需求,預期換機潮可望延續至明陡次季。可是受供應鏈限制,可能要到明年上半年才能供求平衡,預期明年iPhone X出貨量可達8000萬至9000萬部。

油組或設生產配額 紐約期油近4月高

不過,投資者似乎比蘋果心急。iPhone 8系列遇冷的消息,使蘋果股票連日捱沽,上周連累計跌5%,創17個月來最大單周跌幅,市值蒸發超過430億美元,相當於eBay的市值。由於蘋果概念股在台灣權重較高,台灣股市整體受累。花旗投資研究預期iPhone 8需求比預期低,下調了蘋果的銷售及盈利預測。不過也有分析認為,iPhone 8需求疲弱,預示iPhone X積壓的需求,反而有利之後的蘋果股價。

此外,阿聯酋昨稱,油組將於11月的會議討論延長減產協議,並對所有成員國實施生產配額。紐約期油昨升穿每桶51美元,創4個月新高。布蘭特期油曾升穿每桶58美元,逼近今年高位。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992&issue=2017092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1510

期貨18日推 比特幣再飈 特朗普稅改臨門遇阻 道指曾跌逾200點

1 : GS(14)@2017-12-03 18:17:43

【明報專訊】本周大升的比特幣,終於確定會成為金融市場主流。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昨天公布將會在本月18日推出比特幣期貨,其競爭對手芝加哥期權交易所亦表示操作上已準備好,短期內會公布推出日期,交易商Cantor Fitzgerald亦公布會推出比特幣期權。比特幣周四一度大跌至9000美元,昨天再拗腰反彈,至昨晚11時再升上10600美元的高位。

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主席Chris Giancarlo昨表示,比特幣這種虛擬貨幣跟該委員會以往處理過的商品不同。他期望相關期貨交易所透過資訊交換協議,密切監察比特幣的現貨交易。兩家期貨交易所向CFTC承諾會遵守法規後,已毋須取得CFTC批准便推出期貨,若CFTC發現有問題,仍可隨時叫停買賣。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總裁Chris Concannon說,推出期貨可以替市場尋找比特幣合理的價值,持貨的投資者亦有渠道對冲。更重要的是令這些買賣納入監管範圍。

批准推期貨 比特幣變相納監管

另外,原本前景樂觀的特朗普稅改方案臨門一腳遇阻滯,美國國會旗下的稅務聯合委員會最新估計顯示,稅改方案可能會令政府未來10年出現1萬億美元赤字,令部分參議員疑慮;加上方案中一項若稅收不符預期就會調高稅率的機制也遭駁回,國會因此決定將投票表決延至香港時間今日凌晨。稅改添變數之下,原本周四大升的美股即見回吐,三大指數昨開市初段皆回落,至今早零時40分道指跌逾220點。美元在亞洲時段受壓,但至昨晚美匯指數已重返93以上。

美稅改討論 議員擔心赤字

稅改方案進入關鍵時刻,共和黨全力爭取支持,原本看似過關在望,道指周四大升超過300點,但表決前夕,美國國會旗下的稅務聯合委員會一項分析卻指,就算美國經濟於稅改之後出現強勁增長,仍然會令政府額外增加1萬億美元赤字,顯然經濟增長無法抵消減稅所增加的成本,這項分析結論觸發部分參議員疑慮加深。

雖然共和黨參議員Bob Corker提出折衷方案,建議在稅改方案中增加自動增稅機制,即萬一減稅無法提振經濟,導致稅收不足,赤字擴大,屆時可以啟動加稅。但提案遭參議院立法程序官(parliamentarian)以不符預算法規而駁回。

部分議員倡稅改設限期

部分參議員也考慮讓企業利得稅從永久下調改為有期限,先是首階段大幅減至20%,6、7年後再逐步調高稅率。此外,還傳出共和黨考慮納入3500億美元的新增稅方案。油組周四達成延長減產協議至2018年底,雖然外界認為仍存很多變數,包括會否令到美國頁岩油生產商重新大舉生產,但原油價格昨天顯著上揚。紐約期油每桶升1美元,至58美元。俄羅斯願意與沙特攜手延長減產,增加市場對原油價格的信心。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674&issue=2017120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4705

就業數據弱 無阻美股破頂 非農職位增長遠遜預期 美匯曾跌穿92

1 : GS(14)@2018-01-07 12:30:11

【明報專訊】美國招聘速度放慢,12月非農職位增加14.8萬個,遠遜分析師預期的19萬個,且大幅低於11月修正後的25.2萬個。數據公布後,美匯指數應聲跌穿92,但之後迅速反彈。金價收復失地,期金重上1322美元,但之後回落。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昨公布,由於訂單下降,12月非製造業指數跌至55.9,創4個月低位。新增訂單指數降至54.3,為2016年8月以來最低。疲弱的數據無礙美股早段向上,道指、標普500指數及納指再創新高。

分析:12月數據或大幅調整

12月職位增長最多的行業是醫療保健,職位增長3.1萬個,建築和製造業職位分別增長3萬及2.5萬個。RSM首席經濟師Joe Brusuelas稱,12月數據細節確實令人懷疑,尤其是假期購物旺季零售的職位減少2萬個,貿易和運輸業則減少1萬個,在其他行業的職位增長卻相當強勁,預期12月數據將會大幅調整。上月非農數據亦與俗稱「小非農」的ADP私人市場職位背道而馳。12月私人市場職位增長達25萬個,但有分析質疑ADP的數據亦未必可靠,因為部分僱主往往於年底將離職員工剔出發薪名單,ADP數據未必及時更新。至於勞工部的非農數據,只要工人停止從企業支薪,就會停止計算這些工人。

上月非農職位整體增長,低於2017年全年每月平均的17.1萬個。去年全年的非農職位合計增長達210萬個,也是連續第7年錄得超過200萬個職位增長。分析師認為,只要每月非農新增職位超過10萬個,就足以應付勞動力增長。

失業率維持4.1% 時薪增長符預期

上月失業率維持在4.1%,是2000年底以來低位,低於聯儲局預測的長遠水平。自2016年底以來,失業率下降0.6個百分點,反映閒置勞動力有所收緊。

《華爾街日報》分析認為,失業率持續在極低水平,意味僱主招聘可能較困難。不過勞動參與率仍維持在62.7%,與前一年相同。平均時薪按年增長2.5%,符合分析師預期。市場認為增幅仍然較低,令聯儲局暫時缺乏理據採取激進的加息步伐。

不過《華爾街日報》指出,2017年職位增長步伐表明,在經濟衰退結束後維持了8年半的擴張期還有改善空間。隨着稅改實施,經濟可望進一步增長。多數家庭的稅負減輕,可望刺激消費,從而鼓勵企業繼續招聘和投資。勞動力收緊可能導致工資增長和價格上漲,令聯儲局未來更積極收緊貨幣政策。

費城行長﹕今年加息兩次更合適

根據聯儲局12月的會議記錄,官員討論過減稅等措施可能導致加息步伐加快;聯儲局預期2018年將加息3次。不過去年有投票權的費城聯儲銀行行長哈克昨預計,聯儲局今年加息兩次是合適的,如果通脹持續疲軟,將造成嚴重問題。但他去年底仍認同2018年加息3次。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865&issue=2018010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890

北水早上低撈 恒指創歷史新高 早市曾跌260點 港交所午後領漲

1 : GS(14)@2018-01-22 04:55:52

【明報專訊】周二晚美股收市倒跌,拖累恒指昨日早段回落,但「北水」趁機大舉買入,讓港股止住跌勢,並在最後半小時反攻,在騰訊(0700)及港交所(0388)帶動下,恒指收市倒升78點,報31,983點,繼周二突破2007年的收市高位後,昨日再破當年的盤中高位,成交更達到1782億元,是近30個月最多。夜期在昨晚再次升穿32,000點水平,高見32,061點。

明報記者 廖毅然、歐陽偉昉

恒指昨日最多跌262點,多隻重磅股在早段均見回吐,但北水則在這段期間低撈,昨日上海港股通全日淨買盤為23.25億元,主要集中在上午。彭博社的數據顯示,上午港股下跌期間,上海港股通已錄得約20億元淨買盤,反而下午反彈時,淨流入的金額僅數億元(見圖1)。深圳港股通的情况亦相似,全日11.71億元淨買盤,近8億元集中在上午。

北水湧內銀 農行今年升18%

據港交所(0388)資料,昨日北水大手買入內銀股,工行(1398)錄得9.8億元淨買盤,農行(1288)及建行(0939)亦分別有5.18億元及4.31億元淨買盤,中信銀行(0998)亦有2.13億元。昨日工行及建行分別升1.02%及0.74%,農行及中信銀行升勢更強,全日均升2.8%,今年至今雙雙累升18%,是內銀股大贏家。

事實上,去年落後大市的股份均在近日翻身,例如港交所及一眾中資券商股(見另稿)。反觀去年勁升的重磅股當中,平保(2318)昨日回吐0.6%,友邦(1299)跌0.4%,吉利(0175)更跌2%。騰訊則持續有動力,昨日升1.08%至449元,再創歷史新高。

分析:去年落後股 升幅更大

光銀國際董事總經理兼研究部主管林樵基表示,短期內恒指仍有可能衝破32,000點,板塊輪動是今年的主題,去年落後將會有更大升幅。他並估計今年國指會跑贏恒指,主要原因有三點,分別是憧憬國指改革、H股全流通及估值低殘。

國指去年升幅遜恒指,但今年以來累升9.9%,跑贏恒指的6.9%(見圖2)。而且,昨日國指升81點至12,868點後,締造了14連升,看齊恒指較早前的升浪。近14個交易日國指累升10.77%,主要受萬科(2202)及一眾落後中資金融股帶動,包括農行、中信証券(6030)及海通證券(6837)等。

國指14連升 升幅追上恒指

大華銀行市場分析與策略主管王君豪認為,新興市場股市氣氛仍然良好,得益於美元指數的低迷,他預計本港拆息今年會升0.5至0.7厘,但息口水平仍處於低位,估計對樓市影響有限,無損港股氣氛。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835&issue=2018011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6941

美拍賣2萬億國債 道指曾跌200點 美匯指數續反彈 兌日圓回升至107

1 : GS(14)@2018-02-21 06:06:51

【明報專訊】美國財政部昨天起3天內拍賣2580億美元(約2萬億港元)國債,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率昨曾升至2.9厘以上,在4年高位徘徊。德國1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按月升幅加快至0.5%,超出市場預期,也令環球債息向上。道指昨低開逾百點,至今早零時跌幅擴大至200點,沃爾瑪大跌拖低道指(見另稿)。高通提高對半導體商NXP的收購價,高通股價早段跌3%。

上周跌至3年低位的美匯指數,昨繼續反彈,升至89.6水平。美元兌日圓昨回升至107水平。美匯指數自今年初與美國國債孳息率分道揚鑣,儘管美國10年期國債在4年內首次逼近3厘,但美匯指數仍跌至3年低位,令很多投資者感困惑。但分析認為,孳息率上漲並非受加息預期及強勁增長所推動,而是擔心通脹急升,令美元和國債被拋售。但有分析認為,美元止跌暫歇,似乎匯率終於得到美國國債孳息率上漲的支持。金價連跌3日,期金昨最多跌約1%,在每盎司1340美元水平。

大摩:月初市場調整只是前菜

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師Andrew Sheets稱,美股早前初嘗債券孳息率上漲造成的損失,但更大考驗尚未出現,2月初市場調整只是前菜,次季起才是真正考驗。當前美國10年期通脹掛鈎的債券孳息率,尚未突破過去5年徘徊區,否則對股市衝擊更大。過去5年美10年國債孳息率最高3.03厘。

市場人士憂慮,通脹增長加快會危害股市,但理論上通脹上升仍會提升企業盈利,在最壞情况下只是對股市有中性影響。不過若實際利率繼續向上,將抵消盈利增長,隨着主要央行貨幣政策正常化,倘債息突破過去5年徘徊區,對股市衝擊將會更大。若過去股價上升是受惠於債息偏低,債息上漲之際,企業需依靠利潤才能令股價繼續上升。今年首季環球經濟增長強勁,利好消息頻傳,抵消了部分不利因素,惟次季通脹倘繼續上升,而經濟活動放緩,或會衝擊股市。

不過全球最大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BlackRock)看漲美股,認為白宮的財政刺激措施,將顯著促進(supercharge)美國企業的盈利增長預期,將美股未來3個月評級由「中性」上調至「增持」。這是貝萊德自2016年5月以來,首次給予美股完全正面的評價。貝萊德指出,美國基本面歷來最好,美股已從2月的跌市收復大部分失地,但減稅及增加開支作用仍被投資者低估。雖然股票估值已處於歷史高位,但預計盈利增長和股息將繼續推動回報增長。

貝萊德籲「增持」美股

貝萊德形容,美國的刺激力度無與倫比,因此相比下歐洲股票評級被下調至「中性」。貝萊德稱,相對於固定收益資產,更看好股票前景,並將透過第四季的財報資料,研究減稅和刺激措施對美企的影響。標普500指數企業第四季盈利增長15%,收入增長為6年來最高。上季美國藍籌企業上調盈利的比率,也是1988年有紀錄以來最高,預計今年標普500企業盈利增長可能達19%。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066&issue=2018022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8653

曾跌穿7.83關 港滙13年來最弱金管局:未見資金撤離

1 : GS(14)@2018-03-06 03:50:41

【本報訊】市場憂慮美國加息提速,港美息差拉闊至金融風暴後最大水平,加上美國下令徵鋼鋁稅,投資者轉持美元避險,令港匯再度走弱,跌穿每美元兌7.83港元關口,盤中價最低見7.8316,是2005年金管局設雙邊兌換保證以來最弱水平,匯商指未見資金大舉撤離。記者:劉美儀 陳洛嘉


加息預期升溫令美元走強,理論上港息亦會逐步跟升,增加供樓一族息率負擔,但1個月港元拆息定盤價,昨較前日跌0.04厘報0.71厘,與1個月美元拆息相距達96點子。市場觀望金管局會否增發外滙基金票據,變相推升港息令息差收窄。昨晚7時,港滙回升至每美元兌7.8296港元,自金管局設雙邊兌換保證後,港滙收市價從未跌穿7.83,惟2007年8月,盤中價曾穿7.83低見7.8306。

港美息差再拉闊

金管局發言人回應稱,近日有更多市場人士預期美儲局加息步伐會增快,港美息差因而擴大,導致港滙轉弱,惟市場流動性充裕,沒有資金從港元流出情況。至於會否增發外滙基金票據以滿足銀行需求,該局會繼續視乎市況作出考慮。渣打銀行全球研究部外滙策略師張敬勤表示,港滙走弱主要是港美息差已拉闊至多年來未見過的差距,美國加息預期升溫,美息美元向上,不排除有資金流出本地市場,但未見大規模撤離迹象,滬港通資金淨流出亦只因過年前內地資金過度湧入現回調北歸。未來港息港滙走勢,他認為要視乎金管局會否增發票據,以及新股招股會否扯緊短息。他指今年以來港息持續向下,未來再下行空間有限,港滙將逐步移向弱方兌換保證價,下半年或觸及7.85。上商研究部主管林俊泓則謂,美國徵進口鋼鋁稅令地緣風險升溫,傳統上投資者會持有較高息的美元避險,惟昨日港滙跌幅僅2、30點子,若資金撤離波幅不會如此有限,他相信除非港股持續大跌資金顯著流走,否則港滙跌至7.83應見底回穩,不會觸及7.85。美元上升,與紐約聯儲銀行總裁杜德利指聯儲局今年即使加息4次仍屬循序漸進有關。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拉加德亦稱,美國經濟可能過熱。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303/2032112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936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