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投奔怒海”40年:美聯航也拖不走的越南裔“美國夢”

數日前發生的“美聯航暴力強拖亞裔乘客下機”事件仍在發酵。這一事件也讓69歲的越南裔美籍華人醫生陶大維(David Dao)進入人們的視線。

這位其貌不揚的肯塔基州內科醫生,畢業於胡誌明市醫藥暨藥理大學醫科,有著非常成功的人生。他擁有自己的診所,同歲的妻子特蕾莎(Teresa)也是醫生。他的5個孩子,其中2個孩子在得克薩斯州和北卡羅來納州當醫生,2個孩子剛從醫學院畢業不久。

陶大維一家的成功故事,讓人們好奇當年越南局勢動蕩時期,不得不投身怒海,以難民身份進入美國的越南人(包括華人),如今生活得如何?

逃離越南

今年年過五旬的理查德·周頭發已經花白,他皮膚偏黑,身材約一米六,非常健談。尤其是談到當初逃離越南的經歷,他滔滔不絕。

理查德目前在美國銀行計算機技術部門工作,和同齡美國人相比,他職位並不算高,但仍舊算是一份穩定高薪的工作。

談起在紐約的“天才中學”(Gifted School)里上學的兩個孩子,理查德就笑得合不攏嘴。他老來得子,和許多越南難民一樣,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下一代的教育上去。按照他的說法,自己走過一段彎路,不能和年輕人比進步,但是很感恩於目前的所有。

理查德所說的“一段彎路”,其實遠遠不能描述他所經歷的艱辛和奮鬥。

理查德是一位來自越南的華人難民。雖然算不上“含著金湯匙出生”,但是他家原本在越南西貢(1976年更名為胡誌明市)經營一家米店,到他父親這一輩已經是第三代了。

到了1975年,越戰結束,越南南北統一。還在讀小學的理查德憧憬著未來的人生,他父親的米店的經營卻難以為繼。

“父親本來還對新政權有所期待,但是當越來越多的朋友和鄰居被送往勞動營之後,我父親在1978年義無反顧地用家里存下的金條買了船票,帶領全家投奔怒海,” 理查德·周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當時的價格是每個人要兩根金條。我爸媽把所有的積蓄都給了船老大。”

載著理查德的小木船和其他小船一樣經不起風浪。理查德至今都覺得幸運的是,他們在海上漂了兩周後,在靠近馬來西亞的海域遇上了巡邏尋找難民的美國軍艦。被救上岸後,理查德一家被送入難民營等待移民名額。雖然當時理查德最想去的是美國,然而當時難民營人滿為患,他們全家最後被送到了澳大利亞。

不過,他們4個兄弟姐妹讀書都非常出色,最後四人都考進了美國的學校,並移民美國。他們的父母最後也赴美和他們團聚。

其實這波難民潮屬於第二波越南難民潮。第一波發生在1975年越南戰爭結束後。當時,與美國或者南越政府有密切關系的人紛紛搭上飛機或美國海軍船只逃向美國,這批人大約有12萬人。

當然,這一群體大部分教育程度較高且較為富有。根據美國有關部門1975年的統計,超過30%的第一撥移民為醫學或技術領域的精英人士。

然而,美國社會通常所提到的“越南難民”是指第二波難民潮,開始於1978年並持續到上世紀80年代中期。為了逃離當時動蕩、嚴酷的環境,許多南越人登上擁擠而不安全的小漁船逃離越南,亦即被外界熟知的“投奔怒海”。

林子祥、劉德華主演的影片《投奔怒海》,講述了越南戰爭後普通民眾的悲慘境遇。

與第一波移民潮中的70%來自於城市的高階層移民不同,這一次的難民大部分處於社會底層:大部分是農民或漁民,還有小城鎮的商人等。

他們中的幸運者遇到外輪或軍艦,然後被送到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等地的避難所,隨後被分配到美國、德國和澳大利亞等國。

1981至2000年間,美國接受了53萬多名越南政治難民。

不過,美國並不區分越南難民的民族來源,沒有官方數據顯示有多少越南難民或越南裔美國人是像理查德·周那樣的越南華人。

艱難轉型

在加州奧蘭治縣(Orange County)的威斯敏斯特市(Westminster),博爾薩大道(Bolsa Avenue)上各類越南商鋪應有盡有。

越南米粉館里,熱氣騰騰的“福(pho)”一碗接著一碗從廚房里端出來;雜貨店里,各種越南特產從小吃糖果到調料廚具,讓人應接不暇,甚至連美國超市里從來都看不到的熱帶水果,也能買到。店主基本都是越南人,越南語說得比英語溜。

這里就是“小西貢”,南加州越南裔美國人社區的商業和精神首府,人口估計為20萬以上。市長Tri Ta是出生於越南的越裔美國人。臨時市長Tyler Diep也是來自越南的第一代移民。

然而,小西貢的形成並不容易。越南難民剛來到美國時日子並不好過。當時的美國人飽受越戰折磨,對越南人有無盡的反感。1975年美國通過了《印度支那移民和難民援助法》,使得越南和柬埔寨難民可以特殊身份進入美國。然而,為防止難民形成少數族群聚居區並減少對當地社會的影響,他們被分散於全美各地。因為政府認為,這樣更有利於越南人與美國社會的同化。

但事與願違。不通英語的越南人很難融入當地社群,更不用說找到一份養家糊口的工作。他們在當地飽受歧視。

1979年,美國住房、教育和福利部發布報告指出,大多數越南難民“生活在勉強糊口的條件下”。在一些社區,多達60%的越南裔美國人接受某種福利補助。

“他們幾乎不會說英語,只能在較差的就業市場上尋找工作,或是靠福利補助生活,住在擁擠不堪、似貧民窟的住房中。”該報告指出。

此外,越南難民和美國白人的沖突日益突出。上世紀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在墨西哥灣沿岸,越南裔漁民和美國漁民之間就曾爆發暴力沖突。這一地區的許多白人中流傳各種謠言,例如美國政府直接把他們繳納的稅金交給越南難民,去做蝦蟹生意。

越南人的大量湧入,也不可避免地造成文化沖擊。直到1989年,威斯敏斯特市仍不允許來自越南的老兵組織遊行。一位市政委員會委員對這些老兵說:“如果你們想當南越人,那就回南越去。”

戰爭與動蕩帶來了越南難民潮。圖為百老匯經典音樂劇《西貢小姐》長演不衰。

難民們自發地與親戚相聚,或是建立越南人社區,還有的僅僅因天氣而遷居……這些原本刻意被分散的越南難民開始聚集在一起。到1980年,他們中已有一半人不再居住在他們最初的安置地。其中,加州和得州的人氣最高,分別占全美越南裔人口的39%和13%。

現在,小西貢有2200多家越南人開的商店,衣食住行樣樣都有,形成完整的生活商業圈。高度密集的生活社區也讓越南人有了很好的支撐。他們獲得較好的英語學習機會和就業培訓,並且找到了工作。

隨著越南裔美國人中可以熟練使用英語者從1980年的27%上升至近40%,越南人也走出越南人社區,融入美國。

矚目成就

去年11月8日的美國大選,對越南裔美國人而言也值得紀念。美國迎來歷史上首位越南裔女眾議員斯蒂芬妮·墨菲(Stephanie Murphy,越南名為鄧氏玉蓉Dang Thi Ngoc Dung)。

今年38歲的墨菲,屬典型的草根背景,她出生於胡誌明市,當她還在繈褓中時便隨家人坐船逃離越南。她的父母輾轉多地,最後在弗吉尼亞州生根。為了把孩子們養大,她父母白天當工人,晚上則給辦公大樓和銀行打掃衛生謀生。

在讀大學時,墨菲一貫成績優秀並獲得獎學金;“9·11事件”發生後在美國國防部任職,她也是2016年7月在費城舉行的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上的演講代表之一。

作為佛羅里達州的民主黨代表,墨菲在去年11月打敗經驗豐富的共和黨議員約翰·米卡(John Mica),成為美國首位越南裔女性眾議員。

斯蒂芬妮·墨菲(Stephanie Murphy)是美國歷史上首位越南裔女性眾議員。

而在她之前,還有另外一位越南難民高光映曾任職國會眾議員。高光映於1967年在西貢出生,其父親在南越軍隊服務。越南統一後,其父被關入“再教育營”, 1976年他和母親以及一個弟弟、一個妹妹逃離越南來到美國。

越南裔美國人在軍界也有所成就。2014年,來自西貢的梁春越被晉升為準將軍銜,成為美軍首名越裔將軍。梁春越是第一批移民美國的難民。1975年,年僅10歲的他隨家人移民美國洛杉磯。他於南加利福尼亞大學畢業後從軍,任美軍第一騎兵師副師長。

大部分越南裔美國人是第一代或第二代移民。美國2016年的統計數據顯示,有近200萬越南裔美國人居住在美國,他們約占海外越南人數量的一半,同時他們也是亞裔美國人的第四大族群。

美國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調查報告稱,83%的越南裔美國人認為,大多數人能通過努力工作來獲得領先地位。

根據美國統計局2015年的數據,越南裔的平均年家庭收入為59405美元,高於在美國出生人口的平均年家庭收入(54565美元)。

“越南裔美國人是樂觀的一群人。他們對孩子的培養、努力工作以及成功的態度,要比其他美國人更充滿希望。” 皮尤的報告指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5776

索羅斯“不走尋常路”:豪擲7.6億美元做空美股

最新公布的文件顯示,億萬富翁投資者、金融大鱷索羅斯加大了看空美股的賭註。

據CNBC報道,在今年第一季度,索羅斯在其投資組合中擴大了看跌美股期權的比例。根據標普全球市場智庫的分析,索羅斯做了兩筆較大的空單——通過標普500指數做空大盤股、通過羅素2000指數做空小盤股。這兩筆空單做空的公司的市值總和基本上達到了7.643億美元。

在一季度末,索羅斯持有330萬股iShares羅素2000指數ETF,較上個季度相比增加了36%,賬面價值達到了4.596億美元。同時 ,他還將標普500指數的標準普爾存托憑證(SPDR)持有量提高到了130萬份,較去年第四季度增長162%,賬面價值也因此達到了3.047億美元。

根據美國證監會公布的文件13-F,索羅斯購買的期權是一個混合包,即有看漲的期權也有看跌的期權,因而其沽空倉位是否出現浮虧尚無法確定。

值得指出的一點是,索羅斯從2016年開始就開始做空美股了,效果不卻盡如人意。11月8日大選後美股一路上漲,年初至今,標普500指數累計上漲5.7%,羅素2000指數也漲了0.3%。

去年11月8日,特朗普逆襲希拉里意外當選新一屆美國總統之後,在某些行業規管或將放松、減稅、財政刺激措施等的預期下,市場開啟了一輪“特朗普行情”。

“股神”巴菲特在多家公司持有的股票大漲67億美元,把其他投資者遠遠甩在了身後。除巴菲特外,還有9名企業高管和華爾街大佬,包括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富國銀行前CEO斯頓夫、喬布斯遺孀等也在這波行情中賺了個盆滿缽滿。

但索羅斯在一開始就對市場持謹慎態度,特朗普勝選後,支持希拉里的索羅斯更是直接看空市場。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索羅斯當時在 “特朗普行情”中巨虧近10億美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9818

史上最貴;地表最強;全程泄密;全場尬聊;人臉識別;增強現實;緬懷喬布斯;走腎不走心…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913/165093.shtml

史上最貴;地表最強;全程泄密;全場尬聊;人臉識別;增強現實;緬懷喬布斯;走腎不走心…
靜靜 靜靜

史上最貴;地表最強;全程泄密;全場尬聊;人臉識別;增強現實;緬懷喬布斯;走腎不走心…

今日淩晨舉行的蘋果新品發布會,有沒有配得上“十周年”特別紀念日的驚喜?

呼~~靜靜終於趕在8點之前做完了這份早報,今天的早報專屬於“科技春晚”——蘋果新品發布會。

今天淩晨2點,萬眾矚目的 iPhone X 終於發布了,不知道有多少i黑馬的粉絲,和靜靜一樣守在屏幕前等待著驚喜的一幕出現(最終好像也沒等到╮(╯▽╰)╭)......不管看沒看發布會,接下來可以跟著靜靜詳細了解一遍昨晚的發布會,順便看看有沒有讓你心儀(賣腎)的產品。

早安,艾瑞巴蒂,一起來看今天的早報…

【黑馬高調早報】第792期

文 | 靜靜

如果要問今日淩晨舉行的蘋果新品發布會,有沒有配得上“十周年”特別紀念日的驚喜?

只能說,不存在的。

蘋果本次發布會共帶來了四款產品,分別是Apple Watch Series 3、(中國用不了的)Apple TV 4K、(命名略過7s的)iPhone 8和iPhone 8 Plus,以及全新(有“劉海”的)iPhone X

0 (1)

而售價方面,根據蘋果中國官網的信息顯示:

iPhone 8的64G版本5888元;256G版本7188元;9月15日下午3:01起開始預購。

iPhone 8 Plus的64G版本6688元;256G版本7988元;9月15日下午3:01起開始預購。

iPhone X的64G版本8388元;256G版本9688元;10月27日下午3:01起開始預購。

只要此前有關註過即將發布的新一代iPhone的新聞,對這四款產品就絕不會陌生。今天可以說是“史上泄露最嚴重的一次新品發布了,就連預定和發貨時間都被預言中。怎麽說呢,堅持看完發布可能只是想期待一下還有什麽是我們不知道的——價格比想象的高了一點。”

而此前曾曝光的iPhone特別版的創新性特征與功能幾乎全部被言中,比如豎排雙攝像頭、取消實體 Home 鍵、面部識別、無線充電、自定義emoji表情、新增腮紅色、屏幕和錄制分辨率改變……

但這場發布會就完全不值得關註嗎?

 

iPhone 8:感覺像看了7的重播

0 (2)

新iPhone沒有延續以往的傳統取名“s”系列,而是直接命名為iPhone 8。

外觀上:前後采用玻璃鏡面,並且是強度最高的玻璃面板,新增兩個傳感器,遺憾的是正面依舊是iPhone 7系列的臉龐,屏占比較低,也保留了Home鍵。iPhone 8/8 Plus的中框采用航空級鋁合金打造,再經過7層上色處理。機身擁有防水防塵能力,提供黑色、玫瑰金和銀色三種款式。

0 (3)

配置上:iPhone 8/8 Plus分別搭載4.7/5.5英寸視網膜顯示屏,色彩更加豐富準備,支持DCI-P3廣色域、3D Touch壓力觸控和True Tone顯示。此外,iPhone 8/ 8 Plus采用A11六核處理器,2大核心+4小核心的設計,它也是智能手機目前使用的最強大的處理器,運行速度比A10快了30%,但功耗卻只有後者的一半。

iPhone 8後置1200萬像素攝像頭,采用了全新傳感器,支持OIS光學防抖,更好的像素處理,硬件級的噪點處理。iPhone 8 Plus則後置1200萬像素雙攝,f1.8光圈+f2.8光圈,比iPhone 7 Plus光圈更大。在人像模式下表現更出色,功能更豐富,支持1080P 240fps的慢動作視頻。

技術上:蘋果將iPhone 8 Plus定義為第一款為增強現實技術開發出的智能手機,配置為AR進行特別調校,支持低光照下60fps的AR渲染,新的陀螺儀、加速度計能夠提供更準確的動作追蹤。A11處理器的圖形傳感器也會在AR應用中全程參與,進行物件追蹤、渲染和實時光照模擬工作。發布會途中知名遊戲人陳星漢還為大家演示了全新的Apple TV遊戲《Sky》。

這兩款iPhone 8支持藍牙5.0技術和無線充電,其無線充電采用Qi通用標準,所以只需使用相容規格之產品即可進行無線充電。

0 (4)

價格上:iPhone 8、iPhone 8 Plus均提供64GB\128GB\256GB三個版本,其中二者64GB版本售價為699和799美金。預定將會在9月15日正式開始,9月22日正式上市。

驚艷指數:

泄密指數:★★★★

@尼古拉斯:庫克:去年的ppt拿出來?誰幹的!

@鵬:三星的高管躲在被窩里面都能笑出來。

@李先生:歡迎收看高配置、低性價比版小米發布會。

@哪咤鬧海:小米在發布會里也穿插幾個牛逼點的廣告,就可以以假亂真了

@麥辣雞腿飽:確定我看的不是去年的發布會?

@Lloyd幸福:蘋果公司股票從iPhone 8 出來就一直在跌,紮心了...

iPhone X:完全泄密

0 (5)

在介紹iPhone X之前,庫克曾說:“我們的團隊多年來一直在努力工作,這對我們所有人都很重要:智能手機的未來。”但是庫克及蘋果團隊不曾想到的是,這個未來至少提前了半年的時間來到了中國。

這部今日才正式發布,並被稱作是“自初代iPhone以來最大的飛躍”的iPhone X,所有創新造就的驚喜,早已被一點一點消耗盡了。

外觀上:iPhone X的外觀造型基本和之前網絡上曝光的圖片一樣,其整機取消了實體HOME按鈕,采用了一個“帶劉海”的全面屏。同時iPhone X同樣防塵防水,分為太空灰和銀色兩種。規格與iPhone 8相同,左右兩側為不銹鋼。

配置上:蘋果為新的全面屏屏幕起了一個新的名字,叫做“Super Retina”超級視網膜屏。新款iPhone X屏幕采用5.8英寸設計,分辨率達到了2436×1125,總像素點達到了270萬個,像素密度達到458ppi。具備杜比視效 + HDR10、支持 3D Touch、機身正面沒有Home按鈕因此需要點擊屏幕進行喚醒。

0 (6)

另外iPhone X為縱向排列的雙1200萬像素攝像頭(F1.8光圈和F2.4光圈),提供雙光學防抖、4LED閃光燈,包括低光成像、人像拍攝效果都得到顯著提升優化,同樣支持AR內容的拍攝。相較之下,iPhone X的雙攝配置會比同期推出的iPhone 8 Plus更高端。另外,iPhone X同樣采用A11處理器集成生物神經引擎

技術上:新的iPhone X如傳聞一樣,支持Face ID登錄解鎖功能,至於相應的操控則由屏幕下方的一個觸控區域滑動進行觸發。Touch ID指紋按鈕也被取消,生物認證工作則由新的Face ID進行。在“額頭”區域共集成了多達8個組件,能夠通過3萬個點來感知用戶面部特征,瞬間識別用戶。

0 (7)

為了防止盜刷,蘋果甚至於好萊塢模型團隊進行了人臉模型對比驗證,以保證FaceID所識別的人臉不能被任何仿制品所替代,包括栩栩如生的蠟像。FaceID在用戶改變發型、戴帽子、眼鏡的情況下依然適用。

此外,和iPhone 8一樣,iPhone X支持Qi標準的無線充電,並且專門推出了同時支持多款設備的無線充電配件,蘋果將這種技術標準命名為AirPower。續航表現方面,iPhone 8通過優化提升了兩小時的工作時間。

0 (8)

此次蘋果還帶來了一個有趣的功能——“Animoji”,是Snapchat的全新AR濾鏡,可以借助全新的臉部識別技術,自行制作與嘴型一致的emoji動畫表情。

價格上:iPhone X定價為999美元起,容量版本方面也有64GB或256GB的選擇,國行版本iPhone X的價格也已經更新,兩個容量版本分別為8388元和9688元。10月27日開始預售,11月3日正式上市。

而可同時為 iPhone 8 / 8 Plus / X、Apple Watch、以及AirPods充電,兼容 Qi 無線充電標準的新款無線充電器面板叫做AirPower,需要明年才能上市。

0 (9)

驚艷指數:★★★

泄密指數:★★★★★

@牧草:寧願要mix的下巴,也不想要X的劉海。

@公元1874:跟爆料的基本差不多,但還是有一些細節不一樣。官方發音『ten』,叫iPhone十應該沒啥問題。取消了指紋解鎖,改用面部識別;正面屏占比極高,我覺得“劉海”這個設計不錯,因為實際使用的時候,頂部左右都足夠擺放時間和未接消息等,為蘋果的這個創新點贊。估計以後會很快成為行業標準。

@Monster情情:很驚艷。重磅發布了AR、AI產品,宣布在這兩方面的制高點控制能力。強大的整合能力(工程學、科技、人文)和超強的innovation,總的來說,依然引領風騷。

@心信303:套用Tim Cook的一句話:“iPhone X奠定了手機的未來”。iPhoneX是一部可以觸摸到未來的手機~更方便的面容識別、穿梭於現實與虛擬之間神奇體驗的AR,“蠢萌”有趣的AI人像……不過屏幕“劉海”以後還是趕快去掉吧,有點像腦門半禿。

@不打折叔叔:史上泄露最嚴重的一次新品發布,連預定和發貨時間都被預言中了。怎麽說呢,堅持看完發布可能只是想期待一下還有什麽是我們不知道的——價格比想象的高了一點。

@大仁哥:emoji 絕對是這次 iPhone X 的殺手鐧,因為有了臉部跟蹤技術後,你就可以變成一只雞甚至是一坨翔,會講話的一坨翔。這項技術將會和一些第三方聊天應用合作,希望微信會支持吧。

@林滕:蘋果明顯對這種新型的交互方式不是很自信,確實革新技術看起來也不是很成熟 ,所以中庸的iPhone8可能就用來做銷量保底的吧。

@Silk:臉部識別的第一個槽點是,漫不經心地看一下並不能解鎖。 要睜眼端正地看。就是說, 你老婆家暴把你打成了烏眼雞, 你是沒法打電話報警的!

@NoNa:兩年後,蘋果將擁有你們的素顏照,恐怖不恐怖?

@今年今月今日:“iPhone X都做成這樣了,iPhone8賣給誰?”“賣給沒錢的”...

Apple Watch & Apple TV

在發布會開場懷念過喬布斯和介紹Apple零售店之後,便來到了新產品環節。第一個被揭開神秘面紗的產品便是Apple Watch Series3。有意思的是,在這個環節庫克最先做的卻是“打廣告”,公布蘋果已成為全球第一大手表品牌,並表示Apple Watch的客戶滿意度高達97%

說回Apple Watch。

外觀上:Apple Watch Series3尺寸和上一代幾乎一致,只是厚了一點點。和過去一樣,Apple Watch Series3擁有新顏色新表帶,包括深空灰的表框。

0 (10)

配置上:Apple Watch Series3帶來了蜂窩網絡的選項,LTE版Apple Watch Series3可完全脫離手機使用,通過隨時連接網絡實現相關溝通,可以和Siri語音對話,甚至使用微信。10月開始Apple Watch Series3將支持Apple Music等更多應用。

雙核的Apple Watch Series3比前一代運行速度提升了70%,借助全新的W2芯片,能效提升50%,WiFi性能提升75%。

而此次Apple Watch的最大亮點可謂是功能上對心率有更多的關註,新加入了包括運動教練、全新的心率監測等功能。Apple Watch Series 3內置的傳感器將測量出使用者的靜息心率,如果用戶心率瞬間提升會發出提示。蘋果還將和斯坦福合作,基於Apple Watch的心率監測數據來發現心臟問題。

價格上:中國區Apple Watch Series 3的非通話版售價為2588元,通話版售價3188元。

至於中國買不到的Apple TV,更新同樣意料之中,升級至對4K和HDR的支持,新一代新品也直接簡單粗暴地命名為“TV 4K”。但由於Apple TV不在中國區銷售,所以相關信息不再過多介紹。

0 (11)

價格上Apple TV 4K提供32GB或64GB的版本,定價分別為179美元和199美元,折合人民幣分別為1169元和1300元,至於舊款Apple TV降價至149美元(約973元人民幣)。

驚艷指數:★★

泄密指數:★★★

 

緬懷喬布斯

無論是果粉還是吃瓜群眾,對於每屆蘋果發布會即將推出的新產品總是充滿了期待,期待著這些經由“蘋果”之手創造出來的工具,會像十年前一樣改變我們的交互方式,甚至是改變世界。

但近些年來,蘋果制造的驚喜似乎越來越少了。“創新乏力”、“銷量下滑”、“財報萎靡”等等負面消息一直在圍繞著蘋果和庫克。某種意義上來說,現階段的庫克比蘋果更需證明自己。即便這場發布會可以算作是蘋果史上最沒神秘感的一場發布會,但蘋果在Face ID、AR相機等方面的探索,依然值得尊敬。

在發布會開場會議到喬布斯是,庫克說,“喬布斯的精神將永遠根治在蘋果的基因中。他最大的表達方式不是單一的產品,而是蘋果本身。”

希望喬布斯的精神能永存。

iPhone發布會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7436

張一鳴:為什麽BAT挖不走我們的人才?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8/0312/167525.shtml

張一鳴:為什麽BAT挖不走我們的人才?
正和島 正和島

張一鳴:為什麽BAT挖不走我們的人才?

今日頭條創始人張一鳴說:"一名優秀的CEO首先應該是優秀的HR" ,這不是沒有道理的。

來源 | 正和島(ID:zhenghedao)

作者 | 張一鳴

編輯 | 程靈素

問題一:公司不斷發展壯大、業務愈發複雜,是不是應該更重流程?制度設定是不是越細致越好?

早期公司的業務應該都不複雜,因為最早公司只做產品、技術,不做市場、PR、媒體合作等等,所以業務很簡單,但是公司成長之後業務就越來越複雜,因此要招很多人,人才隊伍就稀釋了。這時混亂就開始出現,怎麽辦呢?

比較常見的是,提高公司的複雜度,增加流程和規則,通過流程的增加以防止出亂子、出問題。這是常規的解決思路,這能解決眼前的問題,但長此以往其實上會產生很大的損失。重流程之後,在公司做一件事就變慢了——很多大公司都是這樣,公司會因為沒有創新精神而被淘汰。

因為從制定規則的部門的角度來講,為了少出問題,肯定會讓流程和規則越細越好,但這會弱化很多最優解的可能。因為我們面對的情況可能是彈性、靈活的,如果有很多限制,員工就會不想去找最優解。尤其當行業出現重大變化,而公司不能靠慣性前進的時候,累積的規則及流程制度是特別大的阻礙。

那是不是不需要流程了?這種情況更糟糕。有流程的公司往往不會亂,只是會變得很慢、很僵化,而沒有流程規則的公司則會變得很亂。

比較好一些的方法是,提高人才的密度,增加有大局觀、有好價值觀、知識和能力也很全面的人才。

如果招的人才理解力極差,那麽公司的制度就得定得非常詳細。但是如果面對一群高素質的人才,就可以將規則定得很簡單,簡單成少數原則。大家照著原則而不是手把手的規則來配合,甚至只要知道目標,結合常識就可以行動。

一般最容易增加的是規則,因為規則總有公司可以參考。一般在行業相對穩定,模式不變的情況下,增加規則是沒問題的。如果是在一個動態變化的行業里,規則固化了同事之間的配合方式,制約了靈活性,就會出現許多問題。

這也是為什麽很多公司跑著跑著就跑不動了的原因,因為公司業務成長起來,制定好規則後,公司靠慣性往前進,一旦遇到行業突然發生變化,需要內部做很大調整的時候,這些慣性反而成為了束縛。

我們認為,像今日頭條所處的行業屬於創新性行業,尤其在這幾年會面臨不斷的挑戰和變化,所以我們覺得應該減少規則,保持組織的靈活性,適應業務的發展。

所以,公司成長業務增加,核心的關鍵是讓優秀人才的密度超過業務複雜度的增加。我們公司把這個總結為“和優秀的人做有挑戰的事”。有挑戰的事其實就是複雜度不斷增加的,需要和優秀的人一起做。

問題二:怎樣防止員工被挖走?公司人才制度應該如何設置才能吸引優秀人才加入並保證留存率?

人才機制主要包括三個要點。一是回報,包含短期回報長期回報;第二是成長,他在這個公司能得到成長;第三,他在這個公司精神生活很愉快,他幹起事來覺得有趣。

除此之外,核心還是有效的激勵策略。

1.要提供最好的ROI(指投資回報率)

我們常看到一個詞,人力成本,很多公司把人才當成耗損的成本。尤其是比較節約的CEO會想,我很便宜的找到這個人,挺好的。但其實,如果拿美國對比,美國的人力成本特別貴,中國的人才去美國之後,也都會兩倍三倍的待遇增加。中國、印度、柬埔寨的人力成本低,但是仍然是美國發展的最好。核心的原因是,美國通過配置優秀的人才有更好的回報,所以核心關鍵不是看成本,是看回報和產出。

公司的核心就是要通過構建好的配置,配置好的生產要素,讓公司有最高的ROI,並且給每個人提供好的ROI,所以公司的核心競爭是ROI的水平而不是成本水平。只要ROI好,薪酬越多,說明回報越好,這跟投資一樣。所以我們一直跟HR部門說,我們希望pay top of the market。

我們主動要求HR部門至少每年要對市場薪酬做一次定位,保持市場薪酬在業內領先。當然如果人力成本很高,反過來要求公司必須能把這些人配置好,發揮好,但這正是一種進取的姿態。

2.回報要保持足夠高的天花板,任何時候能吸引創造超級價值的頂級人才加入奮鬥

我這一兩年在面試時,常有候選人說,今日頭條已經發展得比較久了,最好的加入時機錯過了。我們覺得很郁悶,如果大一點的公司,好的人才都不加入而去選擇創業公司,那後續的競爭力就有限了。

因為一般早期公司都使用期權制度,給工程師很高比例的期權,但是你後來肯定給不出高的相對比例,因為人多了。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

我想期權不是最關鍵,期權無非是有可能獲得超額的回報,有可能財務自由。所以核心其實是有沒有提供超額回報,有沒有讓他有機會上一個臺階的回報。所以我們認為重點要把激勵放到提高年終獎的比例上所以我們跟公司內部說,希望非常突出的人有機會能夠拿到100個月的年終獎。

這個時候我們要讓他知道,任何時候加入今日頭條,回報都能非常非常高的,並且平臺資源非常好,這要比去創業公司有競爭力。

我發現一個問題,前置的股票期權核心獎勵的不是員工的業務能力,核心是獎勵他們的投資能力,一個人的回報基本上取決於他在什麽時候加入什麽公司,要現金多還是要股票多。

可能業務非常好的人,他可能經濟條件不夠好,加入的時候要求多現金,後來即便他業務幹得非常好,回報也會少很多。如果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我其實非常鼓勵,能夠把更多的激勵放到事後,放到年終,把更多的激勵換成與個人貢獻相關而不是與投資眼光相關。

3.公平理性按照崗位級別評定和績效評估確定薪酬

我們做過統計,發現薪酬和表現相比,經常會出現各種形式的溢價,熟人溢價,新人溢價,資歷溢價等等。

所以頭條內部,按崗位級別定月薪,崗位級別代表他在這個專業領域的穩定產出,我們不讓業務主管定薪酬,業務主管只定崗位,也不讓他參考歷史薪酬,不管他上一家公司薪酬是什麽樣的,不讓歷史薪酬影響了崗位級別的評定。HR會根據崗位級別綜合當前這個階段的供求關系,競爭激烈程度給出offer。

微信圖片_20180312101341

問題三:為什麽越來越多的公司會強調HR的重要性?

其實,一個CEO應該是優秀的HR,如果把公司當做一個產品,主要有三種輸入,第一個是錢,資金輸入;第二個是機會輸入,信息輸入,業界在發生什麽,要有什麽改變,這個考察CEO的判斷;第三是人才輸入。

公司的產出是利潤,是服務,是產品,在輸入跟輸出之間,要取決於輸入質量以及對輸入的配置。你資金是否有效使用,人才是否有效使用,這部分是管理。輸入和管理決定輸出,在定了公司業務方向後,輸入中最重要的是考慮人才的輸入。

除了CEO要做HR之外,HR也要做好HR。行業的現狀是HR的門檻低,我覺得,HR不僅是招聘,還是參與公司這個組織管理,協助CEO和業務主管進行招聘和人才的配置。其實要對公司,對組織能力有深入的思考。

我認為,甚至可以說,人力資源其實就是指對人力資源的理解。如果你準確理解你的業務目標,同時衍生出對你崗位的理解,並且你對業界的人才非常理解,其實業界的人才都是你的,因為人才都是流動的。

如果一個公司不能正確理解人才的話,他的人才並不是他的。經常會出現一個情況,一個人在這個公司表現並沒有很好,出去別的公司或者創業獲得很大的成功,這就說明他並不是你公司的人才,因為你沒有正確理解從而使用。

如果給HR提一個很高的標準的話,我覺得要能寫出《How Google Works》這樣的書,如果HR不能對如何組織,以及如何動員產生效率有理解的話,只是做招聘等事務性的工作,其實離一個優秀的HR還非常遠。

問題四:公司應該重視什麽樣的員工?優秀人才有沒有什麽共同的特質可供識別?

我過去10年面試過小2000個年輕人。10年過去,有的人依然保持很好的特質,就是“Stay young”,這種人基本沒有到天花板。

如果要總結他們相同的特質,我認為有五個特質:

1.有好奇心

能夠主動學習新事物、新知識和新技能。說一個負例,我有個前同事,理論基礎挺好,但每次都是把自己的工作做完就下班了。他在這家公司呆了一年多,但對網上的新技術、新工具都不去了解。

所以他非常依賴別人。當他想要實現一個功能,他就需要有人幫他做後半部分,因為他自己只能做前半部分——如果是有好奇心的人,前端、後端、算法都去掌握、至少有所了解的話,那麽很多調試分析,自己一個人就可以做。

2.對不確定性保持樂觀

比方說頭條最開始時,我跟大家講:我們要做1億的日啟動次數。很多人覺得,你這家小公司怎麽可能做得到呢?大公司才能做得好。所以他就不敢努力去嘗試。只有樂觀的人會相信,會願意去嘗試。

其實我加入酷訊時也是這樣,那家公司當時想做下一代搜索引擎(最後也沒有做成,只做了旅遊的垂直搜索)。

我不知道其他人怎麽想的,我自己覺得很興奮。我確實沒有把握,也不知道怎麽做,但當時就去學,就去看所有這些相關東西。我覺得最後也許不一定做成,或者沒有完全做到,但這個過程也會很有幫助——只要你對事情的不確定性保持樂觀,你會更願意去嘗試。

3.不甘於平庸

我見到很多大學期間的同學、一起共事的同事中,有很多非常不錯的人才,技術、成績都比我好。但10年過去,很多人沒有達到我的預期:我覺得他應該能做得很好,但他卻沒有做到。

很多人畢業後,目標設定就不高了。我回顧了一下,發現有同事加入銀行IT部門:有的是畢業後就加入,有的是工作一段時間後加入。為什麽我把這個跟“不甘於平庸”掛在一起呢?因為他們很多人加入,是為了快點解決北京戶口,或者當時有些機構有分房補助,可以購買經濟適用房。

後來我就在想一個問題,如果自己不甘於平庸,希望做得非常好的話,其實不會為這些東西擔心。如果一個人一畢業,就把目標定在這些事。他的行為會發生變化,不願意冒風險。

不甘於平庸很重要。我說不平庸,並不是專門指薪酬要很高或者技術很好,而是你對自己的標準一定要高。也許你前兩年變化得慢,但10年後再看,肯定會非常不一樣。

4.不傲嬌,要能延遲滿足感

我在這里舉個反例:兩個我印象比較深刻的年輕人,素質、技術都蠻不錯,也都挺有特點。我當時是他們的主管,發現他們在工作中deliver的情況始終不好。

他們覺得其他同事比他們做得差,其實不是:他們確實可以算作在當時招的同事里面TOP 20%,但誤以為自己是TOP 1%。所以很多基礎一點的工作,比如要做一個調試工具,他就不願意做,或者需要跟同事配合的工作,他就配合得不好。

本來都是資質非常好的人才,人非常聰明、動手能力也強,但沒有控制好自己的傲嬌情緒。我覺得這和“不甘於平庸”不矛盾。“不甘於平庸”是你目標要設得很高,“不傲嬌”是你對現狀要踏實。

但也有我原來覺得不好的,卻超出我的預期。這里我也舉個例子:當時我們有個做產品的同事,也是應屆生招進來,當時大家都覺得他不算特別聰明,就讓他做一些比較輔助的工作,統計一下數據啊做一下用戶反彈啊之類。但現在,他已經是一個十億美金公司的副總裁。

後來我想想,他的特點就是肯去做,負責任,從來不推諉,只要他有機會承擔的事情,他總盡可能地做好。每次也不算做得特別好,但我們總是給他反饋。他去了那家公司後,從一個用戶量不到10萬的邊緣頻道負責起來,把這個頻道越做越好。由於這是一個邊緣頻道,沒有配備完整的團隊,所以他一個人承擔了很多職責,也得到了很多鍛煉。

5.對重要的事情有判斷力

選什麽專業、選什麽公司、選什麽職業、選什麽發展路徑,自己要有判斷力,不要被短期選擇而左右。上面一些例子,也都涵蓋了這一點。

比如當時很多人願意去外企,不願意去新興的公司。06、07年,很多師弟、師妹問我職業選擇,我都建議他們去百度,不要去IBM、微軟。但實際上,很多人都是出於短期考慮:外企可能名氣大、薪酬高一點。

雖然這個道理,大家都聽過很多遍。剛畢業時薪酬差三五千塊,真的可以忽略不計。短期薪酬差別並不重要。 但實際上,能擺脫這個、能有判斷力的人,也不是特別多。

張一鳴 HR 今日頭條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1511

憶病逝兄 貓咪緊盯畫像不走

1 : GS(14)@2015-01-22 23:08:11





■Didi摸着奶油的油畫。


好感人!台灣新北一個家庭,收養兩隻白色小貓,雖然不是同胎,且只相處短短十日,但兩隻貓咪感情很好。近日其中一隻因病去世,主人留有離世貓咪的一幅油畫,另一隻貓咪則會跳到油畫前,激動地喵喵叫,甚至伸手摸着畫,久久不肯離開。兩隻貓咪的主人琪琪稱,伸手摸着油畫的貓咪叫Didi,是她在本月六日收養回來的,與牠前年四月收養的貓咪奶油極之合得來,感情好到讓主人覺得不可思議。奶油的健康欠佳,曾患急性肝炎,之後更發現有腎病,不時要到動物醫院治療。雖然兩隻貓咪相處時間很短,但卻有很深厚的感情,如果Didi太過調皮,奶油「哼」一聲Didi就會收斂。在奶油離開的前一天,Didi一直緊黏着哥哥。現在琪琪將Didi的床墊,放在奶油生前最愛的窗台,讓兄弟倆繼續在一起。東森新聞雲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122/1901101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7396

【飲食籽】重建拆不走 觀塘老味道

1 : GS(14)@2015-09-22 02:25:16

【飲食籽:搵食地圖】舊城倒下,翻起滾滾煙塵,前路也茫茫。觀塘重建上馬,推土機連綿攻入裕民坊、仁愛圍等地,麻雀館、賽鴿店、粉麵店、鐵皮小販檔……逐一消失。商廈豪宅陸續落成,「小太古城」指日可待,時代見證慢慢成為歷史。人去樓空的觀塘,她的未來,誰能看清?有幸暫時逃離重建厄運的瑞和街、崇仁街和宜安街上,仍留守着不少老食店。有堅守四五十年的傳統老味道,有見證學生哥成長的老闆娘,也有因重建而搬家的老字號。不離不棄,皆念舊情。重建,縱然將往事化成頹垣敗瓦,卻毀不了他們與觀塘的回憶……



合興創辦人馬老先生和太太已退下火線,將心血交予三仔(右)打理。

金牌牛雜麵 轉戰崇仁街

合興創辦人馬老先生:「雖然係心血,但而家唔係自己舖喇,如果喺舊舖,一定會做落去。」



2012年4月29日,是合興粉麵家在仁愛圍的最後一天。想當年,四間潮州粉麵店,八記、明記、東記和合興,那一字排開的牛腩巷,是觀塘的標記。牛雜香氣四溢,傳遍仁愛圍,食客也不介意大汗淋漓在街邊嘆碗麵。可惜,重建卻令一切成追憶。幸好兩個月後,合興捲土重來,在崇仁街復業。位置雖不同,但人物依然,舊夥計師傅,一律是老店班底。而那碗見證觀塘歷史的牛雜麵,味道也沒變。「梗係唔捨得,但要重建冇辦法,我都差唔多最後先交番間舖畀佢。」81歲的創辦人馬老先生中氣十足地說。這次訪問得來不易,自從搬新舖後,他已將舖交予三仔打理,鮮有接受訪問,惟有靠一班舊街坊幫忙,才有機會與他聊聊往事。回憶總是甜,馬老先生靠擺車仔檔賣牛雜起家,後來搬入舖,一做就40幾年。「諗起以前都好可憐,踎係到洗牛雜,有火爐又熱,汗多到要除埋衫做,日日不停淥淥淥,好辛苦㗎!」與太太兩口子由樓面、煮牛雜至淥麵也親力親為,眠乾睡濕養大馬家四代,現在孫兒快碩士畢業了,「捱到而家先知值得,嗰陣辛苦到日望夜,夜就望天光,哈哈!」馬老太笑言。兩老雖已退休,但閒時也會來落舖和街坊敍敍舊,寒暄一番。雖說重建暫時還未牽涉崇仁街,但也令店舖買少見少,租金狂飆。馬老先生說合興的租約明年四月到期,但現時租金已過十萬元,如到期要加租的話,可能負擔不起,會要將舖交還業主,「我都同個仔講,到時你同業主講,可唔可以減些少。得咪捱多幾年囉,你仲後生。」馬老先生欷歔說道。在這寸金尺土又現實的年代,有故事的歷史老店,似乎也難敵貴租洗禮。



金牌牛雜麵$29 想當年一碗牛雜麵賣$1.5,現時只加至$29,屬抵食街坊價。

牛雜以秘方醃製,老闆說最緊要是新鮮醃。





馬老先生在仁愛圍老店的舊照,攝於2011年。

熟客楊先生幫襯合興20多年,就算已搬離觀塘,閒時也會專程回來捧場。



合興粉麵家崇仁街91號地下


Victor認為菜館是父母給他的舞台,希望能傳承兩老的心血。

米芝蓮餐館 上海老風味

Victor:「我希望繼續做落去,用我嘅能力活化同傳承,延續呢份上海老風味。」



要數觀塘傳統老字號食店,曾於2012及2013年連續兩年獲米芝蓮推介的上海榮華川菜館必定入選。榮華於1975年創立,先後由兩位上海老師傅掌勺,後來傳至Victor父母之手,三年前再由剛畢業的他接手,霎眼已是第四代。那時起,一位跳跳紮的80後小伙子,毅然放棄外面的花花世界,搖身一變成為老舖東主,由樓面上菜至廚房拋鑊,樣樣皆要懂,「當時好多新聞都話老字號冇人接手,要執笠,好有感觸,因為呢間店背景差唔多,好有歷史,唔做覺得嘥咗。」Victor說。依足開業時老師傅的食譜,傳承自父母的廚房功架,一碟出自他雙手的招牌銀芽鱔糊的確有板有眼,色澤分明,醬汁濃淡得宜,不油也不膩。除Victor外,店內還有六個90後夥計。常言道︰新一代年輕人最沒責任心,但Victor未驚過,「我當佢哋係細佬妹,只要肯學我就教,自己係過來人,最緊要搵到成功感。」他如今面對最大的難題,是重建帶來的影響。物華街、輔仁街一帶已清拆及圍封,從地鐵站步行至崇仁街,便要繞過圍城,最少要15分鐘,令客量幾乎跌七成,但租金卻年年倍升。在觀塘長大的他,也感慨面目全非,「重建前好熱鬧,巴士站有幾檔魚蛋粉,夜晚又有小販檔賣消夜。但而家apm商場好商業化,好冷。」縱不捨,但重建已成事實,無奈也要接受。他唯一希望是盡力,將老店打理好,傳承這份上海老風味。



銀芽鱔糊$89 新鮮黃鱔要每日即劏去潺,汆水炒香。鱔肉沒半點腥味,爽滑彈牙。

回鍋肉$72 五花腩先以慢火煮半日,薄切走油再炒香,肉質外脆內嫩,香而不膩,難怪能連續兩年成為米芝蓮推介。

八寶茶$25 招呼遠方親朋的傳統上海茶,餐後飲可去油膩,用菊花、圓肉及杞子等八種材料煲成,是榮華獨有的味道。



上海榮華川菜館崇仁街15號地下


50多歲的娟姐風采依然,豪邁又熱情,經常笑容滿面。

食蛇羹送湯 賺少啲唔加價

娟姐:「搬走時好唔捨得班街坊,佢哋對我好好,新舖開張時就有36個花牌。」



「靚仔,埋嚟食碗蛇羹,傷風感冒都冇呀。」熱情的「蛇王娟」絕不「蛇王」,就算下午茶時段仍落力叫賣,還邊扒飯邊落手招呼客人,忙碌得很。娟姐原本在裕民坊小巴站旁開蛇舖30多年,後來因重建遷上宜安街,至今已五年。但在這條街之上已有數間蛇舖,競爭比之前大,生意難做,難怪要更加把勁,「好唔捨得舊舖,租平吖嘛,之前3,000蚊咋。」新舖租金卻急升至五位數,但娟姐說做的是街坊生意,情願賺少點,也不加價。蛇王娟更是鮮有免費送蛇湯的舖,大大碗真材實料的蛇羹,用上超過十款蛇,如過山烏、銀腳帶、過樹榕等,煲三小時,每舀一羹也滿滿是蛇肉,「風濕食蛇羹最好,夏天食仲好,去濕疹、頭風都得。」娟姐說。起出的蛇肉製蛇羹,蛇骨就用來熬蛇湯,加老雞、紅棗、黨參、杞子等熬四小時,是免費貨仔,也絕不馬虎,不少舊街坊亦為這碗湯慕名而來。娟姐還有另一招牌菜糯米飯,與蛇羹稱得上是驅寒孖寶。不過她的糯米飯,賣點是以一個特製的瓦盆蒸。瓦盆底部被拆走,換成有孔的蒸隔,將浸過夜的泰國糯米,連同切得薄薄的蝦米、臘腸及香蕈等放進瓦盆,再一併放入不銹鋼蒸籠蒸熟。「瓦盆蒸飯好香㗎,銅盆蒸飯都冇咁好味。」一碗熱呼呼的糯米飯,淋上特製的甜豉油及花生,香氣呼之欲出。呷一口,飯粒柔軟有嚼頭,滲入臘肉的油脂甘香,滋味無窮。



大蛇羹$65(送蛇湯) 食客凡幫襯,娟姐也一律奉送滋陰祛濕的足料蛇湯一碗。







糯米飯$25 瓦盆蒸糯米飯,是當年舊舖旁賣糯米飯的小販傳授她的秘技,飯粒受熱均勻,不會太乾。

熟客蔡小姐由舊舖起一直捧場20幾年,最愛娟姐的蛇羹夠足料兼不加價。


仁愛圍重建前舊貌。

觀塘重建

市區重建局於2007年啟動觀塘市中心重建項目,影響區域集中裕民坊、同仁街、仁愛圍及物華街一帶,目標將觀塘改建成集住宅、商業及酒店於一身的市區,亦是香港史上最大規模的市區重建項目計劃,預計最快2021年完成,估計總發展成本高達數百億元。



重建前後 老闆有話兒


趙先生 康龍快餐老闆 開業2年

留守觀塘 堅拒加價

「我住觀塘廿幾年,呢度九成做街坊生意,大部份街坊係基層、草根,加一蚊都差好遠。」


黃先生 黃啟泰食品及洗衣店老闆開業38年

見證舊街坊離開

「以前好熱鬧,市中心走咗好幾萬人。我都喺重建區住,嗰到一拆就靜晒,好大對比。」


黃先生 黃志豪跌打醫館 開業27年

目送小店離場

「以前讀書年代,物華街好多平價文具店、缸瓦店,但而家下下要十幾萬租,點做到呢啲小本經營。」


黃先生 茗髮廊 開業35年

租金狂飆升近五成

「租貴到飛起,起碼加咗三至五成,細舖根本做唔嚟,俾連鎖店大食細。」



甜蜜後記

小時候,周末在觀塘上完興趣班後,總愛到爸爸那位於瑞和街的舖頭流連。拿着他給的幾十塊錢,走遍整條街尋好吃的,或到物華街買文具畫冊,打發一個下晝。觀塘,是我的童年回憶。無可否認留守觀塘的人,總愛沉溺過去。但回憶若是甜,何樂而不為?將數十年光陰押上,驀然回首,得到的又是甚麼?



記者:黃依情攝影:陳永威、劉永發、林栢鈞、鄧鴻欣插圖:麥震東編輯:黃仲兒美術:吳子豪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50919/1930084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2395

【幻覺嚟嘅啫】點起香煙飲啖酒 不快其實溜不走

1 : GS(14)@2016-11-23 07:54:19

吸煙的減壓效果只是錯覺,經常吸煙更有機會令人變得遲鈍和呆滯。



「點起香煙飲啖酒,所有不快都溜走!」這樣想就大錯特錯,因為長期吸煙有機會令人患上抑鬱症!精神科醫生傅子健指,香煙的主要成份尼古丁,有一種很特別的特性,低劑量的確有提神作用,是興奮劑,但當「食到煙駁煙,一日食兩三包」,它的作用就會相反,變成中樞神經的抑壓劑,令人變得遲鈍和呆滯。



傅醫生續指,不少行為上的習慣,如啪手指、食香口膠等,都可以分散我們的注意力,吸煙的過程亦然,是煙民的習慣和手癮,加上尼古丁會使人上癮,煙民便暫時將壓力轉化成動作。簡而言之,亦即煙癮起,食番支煙可以「頂吓癮」,舒緩煙癮引起的焦躁情緒,造成可以減壓的錯覺。除了吸煙,不少人都認為飲酒可以減壓,傅醫生指,酒精的作用類似麻醉藥,可以減低神經細胞的活躍程度,不過效果非常短暫:「有時喝過酒,夜晚三、四點就會醒,這正因為酒精已經新陳代謝了。真正的問題根本沒有解決,酒精只不過是暫時嘅麻醉,對減壓而言,其實百害而無一利。」吸煙和飲酒無助減壓之餘,更有機會令人患上抑鬱症,傅醫生提醒:「任何中樞神經物質,包括煙、酒和安眠藥等會上癮的物質,可能會令某些人士比較容易出現抑鬱病徵,甚至誘發真正的抑鬱症。」有指吸煙人士在飲酒時會特別想吸煙,甚至有已戒煙人士飲酒時,會不自覺地抽煙,傅醫生澄清:「其實煙癮和酒癮兩者沒有必然關係,只不過很多人吸煙時會一併飲酒,令這個組合變成意識形態上的習慣,每次食煙就想起飲酒,每次飲酒就想起食煙,但兩者在醫學上其實沒有直接關係。」另外,有指吸煙同時飲酒會更易醉倒,傅醫生解釋:「當兩種抑壓劑同時存在,亦即尼古丁加酒精,當然會令人更加易醉,但需要很多份量才行,例如短時間內吸了一包煙,都會令人更加易醉。」資料來源:精神科醫生傅子健記者:李煒汯攝影:徐振國


酒精的作用類似麻醉藥,可以減低神經細胞的活躍程度,不過效果非常短暫。

精神科醫生傅子健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1123/1984257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6711

審慎開放資本賬外管局不走舊路

1 : GS(14)@2017-04-22 10:39:08

【本報訊】人行上周放寬跨境人幣結算收付1:1限制,似有減少資本賬管制迹象,外滙管理局國際收支司司長王春英昨指,中國繼續審慎有序推動資本賬戶開放,外滙管理政策是連續及一貫,不會走外滙管制舊路。去年中有鑑於美國加息預期,內地資金有流走趨勢,促使人幣貶值,令中央對於資金流走加強管控,不過情況有逐漸好轉迹象,王春英指,從中國跨境資金流動看,聯儲局三次加息影響逐步減弱。對於聯儲局未來或續加息和縮減資產負債表,她稱有信心中國能夠應對及適應。對於人幣短期走勢,王春英指滙率可能會受到金融市場突發事件等影響,在一個比較短周期內可升可貶,都是正常變動。她又重申,中國不屬於滙率操縱國,沒有必要利用滙率貶值促進出口;中國儲蓄率和投資率可能同時有所下調,但兩者缺口仍會保持相對穩定。人幣在岸價昨日升值0.07%至每美元兌6.8835人幣水平,離岸價則升0.08%至6.8802人幣水平,即每百港元兌88.5人幣。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421/1999667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1114

盼打UFC 被迫返山區捱窮格鬥孤兒爆喊:我不走

1 : GS(14)@2017-08-18 08:41:13

■有孩子哭成淚人,不願隨家人回山區老家。



「我想進UFC(終極格鬥冠軍賽),我不走!」少年阿杰多年來在格鬥中即使受傷流血,仍撐着不流淚。阿杰在成都恩波格鬥俱樂部訓練基地內,倔強抵抗爺爺執着自己的手在協議按下指印。阿杰此刻終心防潰堤,泣不成聲!他與同日遭強制遣返的11名孩子坐上大巴,告別城市格鬥夢想;面前等待他們的,剩下涼山老家赤貧大山。上月下旬起,收養孤兒和留守兒童訓練綜合格鬥術(MMA)的恩波俱樂部,成了輿論焦點。早前內地瘋傳的「格鬥孤兒」短片,顯示包括阿杰等不足14歲的少年,每日刻苦訓練格鬥。片中還指少年偶爾參加商業演出,兩名少年在鐵籠內格鬥,有人被打至鼻子出血;現場主持更充滿激情:「他們比你們的娃娃辛苦,但比你們的娃娃動人!」鐵籠外許多成年觀眾則拿手機拍照。



■成都恩波格鬥俱樂部擂台再不見孩子身影。王子俊攝

■格鬥俱樂部內訓練器械一應俱全。王子俊攝

■來自山區的孩子盼透過格鬥運動改變命運,努力訓練。

■格鬥孤兒被迫離開成都。

受訓艱苦卻不愁衣食

「爸爸死了,媽媽走了!」孩子們受訪時坦言,儘管俱樂部訓練艱苦,進入鐵籠也感害怕,卻不愁衣食,「這邊伙食比家好,有牛肉、雞蛋,家裏只有洋芋」。俱樂部創始人恩波稱在涼山當兵時,看到當地很多孤兒。退役後他創辦俱樂部,萌生收養涼山孤兒想法,以免他們失去教育被誘上歪路。不過,不少網民質疑俱樂部利用孩子賣命表演賺錢,有些人則認為政府應設法讓他們正常讀書。俱樂部隨後否認要孩子作商業演出。成都警方也介入,調查俱樂部收養孩子是否合法;涼山的教育部門更要求孩子回老家,接受法定的義務教育。阿杰上周接受《新京報》旗下欄目「局面」主持人王志安訪問,他稱父親已去世,母親扔下他們姊弟三人改嫁,若回家只能種薯仔,堅決不走;阿杰又稱爺爺曾打電話叫他回去,若不回去便打斷他的腿。


執手逼協議書按指印

前日王志安上傳影片,稱俱樂部原來共有18名來自涼山州的孩子,其中17人來自越西縣。輿論發酵後,已有五人被監護人帶走;剩下12人則在前日被越西政府工作人員帶同監護人接走。影片顯示,阿杰被爺爺強行執着他的手,在協議書上按指印,隨後更被拖走,哭不成聲。有現場人員問:「你們徵求娃娃的意願了麼?」臨行前,阿杰回宿舍收拾行李,包括一些球衣和好幾雙教練和師兄送的球鞋,滿滿的沉甸甸好幾箱,阿杰指初到俱樂部時行李只有一套衣服。阿杰隨後和其他11名少年拖着行李箱上了大巴,車裏的孩子和車外的教練、老師全都泣不成聲。大巴開動了,奔往孩子們人生的起點……《北京青年報》/新浪微博/局面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818/2012488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0209

室內磁場定位 逛商場不走冤枉路

1 : GS(14)@2017-09-17 11:41:07

【明報專訊】一直以來,室內定位和導航服務都尚未真正實用和商業化,最近有本地公司借助芬蘭研發的磁場定位技術,設計出全香港首個室內定位和導航手機App,更計劃在1年後,將服務覆蓋至20個主要商場和展覽場地,令香港成為全世界第一個大規模提供室內定位和導航服務的城市。

明報記者 薛偉傑 攝影 劉焌陶

AXON Technology創辦人兼董事王銳(圓圖)表示,他的專業是交通工程,在修讀交通工程碩士課程時,論文是研究車流、商場人流等。2011年,他創辦了自己的交通工程顧問公司,承接政府部門和大公司項目。例如,政府部門可能需要在近岸進行疏浚工程,但海上航道非常繁忙,該公司就利用電腦軟件分析貨船航行時間,自動找出最適合的空檔時段。

兩年前,他決定將其交通工程顧問公司的研發部門分拆出來,成立AXON Technology Limited,自行投資研發室內定位和導航手機應用程式「WALKIN」。初時未找到合適的技術和合作對象,走了不少冤枉路,兩年間累積投資500萬元。該公司初時考慮採用藍牙技術定位,在室內場地安裝iBeacon裝置;但試驗時發覺很多iBeacon裝置名義上有效距離是30米,實際訊號相當弱,令有效距離縮短,讓個別商戶自己推送電子優惠券勉強可以;若用於整個室內場地的定位和導航合,安裝數量將會太多。其間公司亦曾經找過一些美國、德國和中國內地公司合作,但最後都解決不到問題。

地方磁場獨特 導航誤差小

至今年初,AXON Technology發現芬蘭公司IndoorAtlas的磁場定位技術較成熟並有多個優點,所以改用它的技術作定位;之後再和一家法國公司合作開發導航部分。王銳表示,地球本身會產生方向和大小穩定的天然磁場,稱為「地磁場」;另一方面,室內場地的電視機、電腦、電線等各種設備會產生「電磁場」,兩種磁場數據加起來,就令到室內每個位置都有不同的磁場數據,如指紋一樣。因此,只要預先收集室內場地每個位置的磁場數據,就可以用作精準室內及不同樓層定位和導航。

由於智能手機都已經內置電子指南針,能夠實時量度磁場數據及辨認方向。理論上,智能手機用戶及室內場地擁有者,毋須投資任何硬件,磁場定位技術的主要投資,只是要預先收集整個室內場地的磁場數據,成本遠低於以藍牙技術定位。至於準確程度,根據該公司試驗,磁場定位技術平均誤差約2米至3米。

場地擁有者毋須另加設備

此外,採用磁場定位技術還有其他優勢,就是該公司毋須任何商場批准,可以自行提供該商場的室內定位和導航服務,有助技術在短時間內普及,而且消費者將來只需安裝WALKIN這一個App,就可以在香港各大商場使用。

早前,該公司自行收集了MegaBox室內磁場數據,然後才通知對方。初期,該公司尚未掌握到收集磁場數據的最佳方式,所以用兩2個月時間,每日派出1名員工帶着安裝特別軟件的智能手機行半日。但經過多次試驗後,該公司發覺採用三角形網狀的步行方式,可以提高收集磁場數據的效率,大幅節省時間。日後,該公司只需約1個星期,就可以大致收集1個商場的磁場數據。

王銳估計,即使沒有場地擁有者合作,公司也可以在未來1年內,將WALKIN支援的室內場地,增至最少20個主要商場和展覽館等。屆時,消費者一App在手,就可以通行本地各大商場和展覽館。不過,若可以的話,公司也希望得到商場的配合,取得它們每層的平面圖等,以減少工作量,節省設計程式的時間。

此外,他表示,若室內場地有部分地區非常空曠,只有穩定和一致的地磁場數據,沒有電磁場數據,準確程度可能會降低;解決方案就是在空曠地區安裝iBeacon或Wi-Fi裝置,作為補充定位技術,所以若能有商場的配合,效果會更好。

至於收回開發和運作成本,主要都是靠一些比較間接的廣告活動,例如公司可以在後台設定,任何WALKIN的用戶進入商店的某個距離內,自動向他們推送該商店的優惠訊息等;或用戶使用WALKIN在一個商場內搜尋食肆時,可以讓付了廣告費的食肆,出現在較前的位置、放較多相片和菜式資料等;亦可以配合其他手機App來提供訂位、買電影門票等服務。不過,公司並不急於收回研發成本,反而是希望初期爭取更多人使用,快一點普及。

擬推送廣告回本

王銳表示,該公司已內部測試了WALKIN一段時間,約半個月後就會推出適用於Android系統的公開測試版,供人下載。公司希望,再經過約1個月的公眾試用和微調修改,可以正式推出WALKIN的Android版。至於iOS版的進度,約比Android版慢一兩個月。

[企業創富]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432&issue=2017091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080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