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雲籌網略:21世紀住民的長生不老夢

1 : GS(14)@2017-04-30 15:17:34

人類發展經歷了工業革命、互聯網興起,再到現今人工智能(AI)時代,隨着科技日新月異,21世紀最大的產業革命,可能已經不再是某種服務或產品,而是由秦始皇開始,人類夢寐以求的長生不老術,對於這個課題,目前科技界有兩種技術取向,或許就可以讓這一代人實現永生。第一種長生不老術側重人體再生,透過改變基因將細胞激活,「翻新」並補充人類器官功能,取得再生的效果,甚至能避免患病。美國聖地牙哥一家名叫「Samumed」的生物科技初創企業,致力對人類頭髮、皮膚、骨骼、關節等進行再生技術的研究,使人類在抗衰老技術上得到不少突破。這家公司現時總值120億美元,最近吸引3億美元注資,百度也是其中一名投資者,成為最有價值的生物科技初創企業之一。目前Samumed擁有「雄激素性脫髮」治療,技術能改變細胞結構,令頭髮再生。同時,膝蓋軟骨再生激活技術進入臨床試驗的第3階段,成功的話,對治療骨關節炎相當有效,而且激活技術亦打算應用在癌症、消除皺紋等領域上。技術成熟後,理論上人類可以將身體器官不斷升級,顛覆衰老規律,最終達到極致的長壽不衰。另一種技術就如科幻電影《攻殼機動隊》的情節,傾向永久保存人類自我意識,以電子化形式實現永生。人類只需保留大腦個人意識,並植入無堅不摧的機械人AI身體中,並且這情節可以在不久將來成真。未來學家伊恩·皮爾遜(Ian Pearson)博士曾預言,2050年人類將能與電腦合體,只要把個人意識上傳,即使死後沒有身體,亦能透過電子儀器發表意見。並且會創造超級人類「Homo optimus」,這樣人類能隨時把個人意識上載雲端,再下載到任何一個身體上,達到「人機融合」。乍聽好像天方夜譚,其實Tesla創立人馬斯克(Elon Musk)已着手將其變為現實,他最新創立的公司Neuralink Corp.,正研究將電腦與人腦連結的「神經織網」(Neural Lace)技術開發,希望在大腦植入微電極,讓人腦與電腦能夠直接溝通,甚至下載上傳思想。筆者相信,在大部份讀者有生之年內,或有機會可以見證這兩種技術中最少其中一種!但就算科技真能讓部份人類長生不老,若給大家一個免費試驗但要當白老鼠的機會,有多少人願意嘗試,將自己「改裝」呢?從社會學角度看,如果放任「人體翻新」技術發展,老人不斷激活再生細胞,顯然違反自然及經濟規律,最後只會導致全球人滿為患,不但讓高齡化社會越趨嚴重,產生各種社會問題,地球資源亦會更加短缺。再者,可以預想高端技術與療法絕對價值不菲,屆時每個人的時間價值差距將導致終極的生命不平等,貧富懸殊的尖銳性會被無限放大。另一方面,若「人機融合」成為現實,人類將大腦與電腦連接,把意識隨意轉移機械人身上,這讓人類可擁有多重存在的形式和身份。但屆時一部份人類改為居住在網絡虛擬空間,更可能與居住在「真實」世界的社群產生對立。就如電影《21世紀殺人網絡》,大部份人類活在電腦所控制的虛擬世界之中,也覺得沒有任何問題,而且他們還能相信自己是身處現實世界。反而活在「真實」世界的人,卻過着艱苦的非人生活,甚至很多人質疑,去「解放」被電腦囚禁意識的同伴是否不人道。我的問題是,當你的思想意識都被電腦融合,還會理會自己身處的空間是否「真實」的社會嗎?無謂君
https://www.facebook.com/wuweilord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430/2000603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1999

漢人長生不老秘密?「玉衣之王」紐約展出

1 : GS(14)@2017-05-27 08:54:25

尋找不老之術是人類永恆不變的探索,早於漢朝,皇帝把追求永生寄託於金鏤玉衣上;一件屬於楚王劉郢、玉片達4,200多塊的金鏤玉衣,首次在美國展出。籌備展覽的華美協進社中國美術館館長海蔚藍向《蘋果》表示,普通玉衣只有約2,000塊玉石,楚王玉衣不論玉石數量、質素等,皆遠勝其他出土文物,堪稱「玉衣之王」。駐紐約記者:鄭柏齡位於紐約市的華美協進社(China Institute),自5月25日至11月12日舉辦名為「楚王夢:玉衣與永生」主題展覽,展出逾百件從中國徐州博物館借得的西漢文物。其中,1994年出土、估計二千多年前由第二代楚王劉郢客(史稱劉郢)所穿的金鏤玉衣最為矚目。與古埃及文化一樣,華美協進社中國美術館館長海蔚藍說,「漢代人事死如生,渴望永生」;金鏤玉衣作用與木乃伊相似,由於漢人相信玉石能保永生,故死後穿上玉衣陪葬,慢慢成為皇室成員及貴族尊享特權。其中,金鏤只能穿在皇帝身上,諸侯穿銀鏤、長公主則穿銅鏤。劉郢之父劉交正是漢高祖劉邦弟弟,由於楚國當時地位甚高,其玉衣不論玉石數量、質素等,遠勝至今其他已出土玉衣,「普通玉衣只有2,000多塊玉石,它(楚王玉衣)由4,248片『和田玉』組成;『和田玉』是質素最高、最罕有的玉石,價值比黃金還要高」,海館長續指,東漢時期玉衣制度變得嚴格,「如果有人違規、無視玉衣制度,死後還要被打開棺材,取出玉衣」,玉衣文化一直至三國時期才被詔告禁止。海館長表示,中國至今只出土百多件玉衣,大部份受盜墓者破壞,玉片散佈墓穴內;是次展出玉衣,需要由考古學家把玉石逐片重新串起。有趣是,美國今年已先後三次展出中國古代玉衣,分別為今年2月在三藩市亞州藝術博物館、4月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舉行的漢代展覽以及是次展覽。對於三件玉衣的分別,海蔚藍帶點自豪說「只有我們這件是男性穿的」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527/2003556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4191

花見人生:不老不死

1 : GS(14)@2017-11-13 04:09:43

去年在飛機上,看了一個日本電視節目,是介紹「不老不死溫泉」的。對於日本人來說,那是一處位於偏遠地區的特色旅遊地點。那時看着節目主持人在冰天雪地中去到青森縣,然後非常日式地不停讚嘆道:「絕景、絕景」,而鏡頭下的露天溫泉,就在日本海的邊沿上,只見巨浪捲起千堆雪,那個冬天的景色,的確稱得上是絕景。節目主持人還介紹了當地的名物:生長於嚴寒天氣被冰雪所覆蓋的紅蘿蔔,搾成異常清甜的紅蘿蔔汁。不過,我印像最深的,還是那個溫泉的名字:「不老不死」!以前的人,總是希望能夠長命百歲。到了我這一代,因着工作壓力以及眼見都市人患上惡疾的機會率越來越高,相信大都但求健康不求長命了。至於我這種人嘛,就更是不怕死只怕老也。無奈的是,生老病死,並不是我們可以控制的,而人生也大多是「事與願違」的。即使我們不求長命百歲,目前各種數據都顯示着,人的壽命是越來越長了,而中老年人的人口比例也就越來越大了。於是乎,各式人等便都開始熱議「高齡海嘯」這一危機。我倒是覺得,「高齡」並不一定就是「海嘯」。公司裏股東服務部的同事告訴我:時常有不少「高齡」股東捧着一叠價值數百萬或上千萬的股票來辦理手續,他們早年已置業,目前也有足夠的積蓄,既有消費力又有閒暇呢。除了所謂的「高齡」一族,更大的人口比例應該是已經開始踏入人生下半場而未來會逐年步向「Young Old」的群族。只要針對這個群族的喜好與需求,當中的商機,是有可能帶來滾雪球效應,讓各行各業以至整個社會也受惠的。如果整體經濟受惠的話,也會帶動年輕人的各種上游機會的吧。然而,目前社會大?太喜歡標簽化了,也許是因為越是極端越會多「Like」吧。個人認為,要發展中老年群族的商機,首先要去標簽化。如果吓吓將顧客群定位為「高齡」的話,試問世上有誰是會自認「高齡」的呢?雖?心裏明白是要步入老年了,但要花錢去幫襯一些將個「老」字貼在他們額頭的生意,不是很不合人情嗎?是要針對「老」的需求,但也要令顧客有「不老不死」的感覺。如果處理得好,相信「高齡」商機對社會及經濟都很有正面貢獻的。上月在奧入瀨以及古牧溫泉度過幾天回來後,看一下青森縣的官網,見到「不老不死溫泉」的宣傳照。傍晚時分,在那日本海突出的岩壁上,邊泡湯邊近距離觀賞太陽西下,真是想想也教人神往。我決定明年夏天去一趟,去看那美麗的日落。如果夕陽無限好,又那怕近黃昏呢。新股女王
http://www.facebook.com/IPOqueen.PamelaChung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71110/2020964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4219

【旅遊籽】期盼不老不死 和日本海零距離浸溫泉

1 : GS(14)@2017-12-05 01:04:43

青森的黃金崎不老不死溫泉,被日本人捧為一生人必定要浸一次的露天秘湯。

【旅遊籽:浪迹遊蹤】搭五能線玩東北,當中必到一站就是青森的「黃金崎不老不死溫泉」。這個被日本人捧為一生人必定要浸一次的露天秘湯,幾乎和日本海零距離,與海邊的岩石融為一體,夕陽下來浸就最爽。不少人慕名而來,尤其是老人家,三五成群來個兩日一夜小旅行,「不老不死」其實是一個期盼。這個溫泉在昭和四十七年創立,已有45年歷史。創辦者是秋田人,「原本溫泉水量很少,所以我們決定掘多一個泉,務求有多點泉水。」營業部長神馬大輔說。可惜我們到埗當日天氣不太好,攝氏零度,風還大得像刮颱風,我本想試浸,最終因冷得發抖決定投降。眼看浸溫泉的人落水上水一刻,真的需要很大勇氣。因為沿近日本海,當掛上強風警報時,浪大得幾乎會將整個溫泉淹沒,氣勢磅礡。

混浴+女湯 海鮮宴食盡青森名產

不老不死溫泉所以出名在於它混浴。最近當地部份溫泉已容許女士們包毛巾下水,香港女士可以不用害羞泡個夠。泉水鹽份及鐵質較重,對治療神經痛、皮膚病及風濕有幫助。最著名的混浴泉旁邊還有一個小小的女湯,是女士們的專利。旅館裝潢新淨但不算特色,反而晚餐有驚喜。我們選了較名貴的海鮮套餐,當中九成食材來自青森,包括久六島鮑魚,煮熟後肉質完全不韌,帶有淡淡海水味,不調味也非常鮮甜。較特別的還有蕎麥麵,雖然青綠色,其實是用深浦海帶磨粉製成,沒有蕎麥成份,加少許醋及醬油,酸酸的非常開胃。套餐賣相精緻,但吃畢整份其實超級飽,臨睡前再浸多次溫泉,最適合不過。要注意,露天溫泉只在日出至日落開放,如天氣差的話,還會臨時關閉,想浸的話就要把握機會。


要在冬天時分浸「風高浪急」的不老不死溫泉可要無比勇氣。

以海鮮做主題的晚餐,當中九成的食材及海鮮也是來自青森。



黃金崎不老不死溫泉地址︰青森縣西津軽郡深浦町大字舮作字下清滝交通︰乘JR五能線至ウェスパ椿山駅下車,轉乘免費接駁巴士,約五分鐘消費︰一泊兩食每人約1,182港元


Travel Memo︰簽證:有效特區護照或BNO毋須簽證機票:香港來回東京,機票連稅約2,824港元起;東京轉乘新幹線往秋田,車費約1,226港元起匯率:100日圓約兌7港元,文中價錢已折算成港元鳴謝:JNTO日本國家旅遊局,http://www.welcome2japan.hk記者︰黃依情攝影︰潘志恆編輯:陳慧玲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71130/2022945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4920

花見人生:「不老不死」之二-新股女王

1 : GS(14)@2018-01-22 05:44:43

數月前因「不老不死溫泉」之名而寫過一篇「不老不死」,之後見到旅遊版記者遠赴青森縣實地拍片介紹「不老不死溫泉」,我也就眼睛先去旅行觀看了一下。之前,我對於現時各式人等爭相熱議「高齡海嘯」頗不以為然,覺得那不過是等同市面上的KOL作家般地嘩眾取寵而已。然而,這個多月來我每天也出入醫院探病,對於「不老不死」,又有了新的體會。

■青森縣「不老不死溫泉」。互聯網圖片


我一向認為,「高齡」並不一定就是「海嘯」,如果夕陽無限好,又那怕近黃昏呢。問題是,美麗的夕陽,只出現在天朗氣清的日子。如果翻風落雨的話,就只有陰霾滿天了。在醫院裏,我見到很多因中風而臥病在床的長者,有些有家人探望、有些有工人照顧,但也有頗多是據說其家人已移民北美澳紐而無人照顧的。香港的醫護人員十分專業,但目測病房裏基本上沒有空置病床,聖誕假期間經過急症室更是見到人頭湧湧。如果老年人的人口比例按年遞增,而醫療設施的優化速度卻無法跟上的話,的確是會有「高齡海嘯」的危機。步入高齡而不幸中風的話,靈魂被困在已然折舊復不能操作的肉身,陷入不能自理的苦難,若是經濟能力欠佳的話,實在需要政府以及各界的關注。市面上那些嫁入豪門的名媛們,在穿戴性感風情萬種地展示善心時,多以小朋友為捐款對象,不知她們是否也願關注一下貧苦無助的老年人呢。像是我想要聘請工人來照顧病後康復中的老人家也不容易,外傭們大都表示只願照顧小朋友而對老人耍手擰頭。難道人老了,就只有被視為「海嘯」而避之則吉?


人生下半場,最理想當然是身體健康,那樣,就能夠坐看美麗的日落而回憶是魔法時刻幻彩色的天空。若是命中避不過陰霾滿天的話,最實際的還是要令自己有經濟能力。在不久的將來,應該會有照顧老人的機械人應市,也有可能會研發出各種特效箹(例如防止中風之類),而這些恐怕都得要有經濟能力才能負擔。既然人口高齡化已是不可抗力之趨勢,各種醫療科研健康護理的相關業務,應該會比目前大?所追捧的科網大數據業務更具潛力也。因為期盼「不老不死」,日本人視「黃金崎不老不死溫泉」為一生人必定要浸一次的秘湯。但我沒有這種期盼,我比較傾向我們中國小說《紅樓夢》裏的「好了」。櫻花與紅葉,在最後的日子裏都特別地美兼能夠毫不留戀地隨風逝去。而人類則會日趨雞皮鶴髮復不一定能夠瀟灑地走。如果是我自己的話,就可以在此一方面比較百無禁忌:既然人生無常、萬境歸空,若不好了,便不好;若要好,便要了。我告訴我自己,還得要適時「預設斬倉指示」:謝絕插喉,化成灰後撒落大海隨風而逝就「好了」。新股女王
http://www.facebook.com/IPOqueen.PamelaChung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119/2027891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709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