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暑期檔“廝殺”白熱化 《三生三世》《鮫珠傳》能否繼續嗨翻8月?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08-02/1134753.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5956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甄嬛傳》陷抄襲風波 原創去哪了?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08-16/1138989.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6821

棄《戰狼2》投《三生三世》 善於豪賭的光線傳媒正日趨平庸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904/164967.shtml

棄《戰狼2》投《三生三世》 善於豪賭的光線傳媒正日趨平庸
歪思妙想 歪思妙想

棄《戰狼2》投《三生三世》 善於豪賭的光線傳媒正日趨平庸

如果要是《三生三世》的8億保底給《戰狼2》的話…但是沒有如果。

來源 | 歪思妙想(ID:wddtalk)

文 | 歪道道

一部《泰囧》的孤註一擲,曾令光線傳媒扭轉虧損,而如今多個爆款的錯失卻使得它的眼光逐漸平庸。

2015年,曾一度位列《大聖歸來》投資方名單之中的光線影業,因種種原因選擇中途退出,直到影片創造動漫票房記錄之時才幡然醒悟,吃下了這碗“殘羹冷炙”。

時隔兩年,情景重現,前期投資《戰狼2》的光線再次選擇中途退場,轉而投註同檔期上映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並進行了8億的保底發行。

本人無意就兩部影片的優劣進行評論,但對於票房來說,兩者卻出現了巨大的差異。截止到目前,《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票房5.3億。而《戰狼2》的票房已經高達55.17億一個零頭幾乎就與《三生三世》持平。

如果要是《三生三世》的8億保底給《戰狼2》的話…但是沒有如果,想必光線的腸子都悔青了。

113117.42990995_620X620

電影市場的博弈就是如此,翻身和墜落都在一念之間,不過對光線傳媒來說,即使錯失良機,集團整體效益兩年來一直都是相對利好。這可能是因為其本身早已超脫於民營電影公司,而立誌成為“國內覆蓋內容領域最全面、產業鏈縱向延伸最完整的綜合內容集團之一”,簡單來講就是泛娛樂化。

只是這種戰略布局真的適合光線嗎?

光線股價暴跌、市值縮水背後的無奈與隱憂

“如果你信任一家公司,就長線持有它;如果不信任,就拋棄它”,王長田的這句話確實鏗鏘有力地闡明了光線不懼於爭議、不畏於未來的高昂姿態,但還是沒有抵消投資人的多方質疑。

2011年上市後,光線傳媒從IPO時定價的58億市值,到了2016年6月的358億市值,接近當時的7倍。也同樣是在2016年,股價急轉直下,全年超過35%的最大跌幅之後,這種狀態持續了2017整個上半年。在王長田回應股價問題之時,公司市值縮水將近71億元,市值約為250億元。

與之相反,光線近期的業績倒是依舊符合預期,比如剛剛發布的上半年財報顯示,營業收入增長42.62%,凈利潤增長24.61%,各項業務也都實現較大增幅。但是具體來看,可以發現市場反應和集團收益呈現巨大反差的原因。

其一,電影投資、發行的主營業務正在經歷一個尷尬的時期,就是頻繁出現票房成績升高、收益反降的狀況,這或許能說明兩個問題。一方面,毛利率漸趨下降是不爭的事實,另一方面,規避風險、減少單片投資比例的做法,正在使光線喪失投註爆款的活力、走向平庸,這或許才是最大的問題。

以貢獻去年光線影業最大業績的《美人魚》為例,雖然取得票房冠軍,但光線並非前三順位的制作及發行公司,其最終確認的收益並沒有帶來驚人效果。而今年半年報上,預計上映的電影有10部,預計制作的電影高達31部,目前為止卻沒有一部創下超高票房,距離定下的80億目前還差很遠。

保守的分散投資可能會令財報的整體效益更好看,但長久持續反而會流失一個電影公司立足於市場的定位。

其二,如果說光線對於影片的下註有些保守,那麽向其他業務擴張的戰略投資就完全超出股東的承受能力,這也是其股價一直不被看好的關鍵因素。有數據顯示,2015年光線投資收益為7569萬元,占當年凈利潤的比例為19%,2016年投資收益為2.77億元,約占凈利潤的37.38%,僅減持天神娛樂的股票套現超2億,就占凈利潤近三成。

由此看來,如果沒有這60家公司的投資收益,光線的營收能力無疑將大打折扣,但這也意味著,它正在從一個本來就具有極大風險的行業轉戰另一個更具風險的領域。即使這部分投入大多圍繞產業鏈來布局,但因為戰線過長、種類繁雜,未必就一定能帶來穩固收入來源。

0

以電視劇業務的主控主投為例,2014年公司該項業務收入0.35億元,驟降50.62%,收入占比降至2.85%,而2015年、2016年收入分別為0.67、1.35億元,同比增長92.45%、101.80%。雖然轉變策略後,電視劇成為公司業績增長的重要引擎,但這種驟升驟降的利潤走向是投資人最為忌諱的,一旦新麗傳媒、歡瑞世紀等戰略夥伴出現重大問題,光線完全無力改變。

主營業務和投資收益的沖突,目前並沒有給光線傳媒造成除股價之外的過多困擾,但以後誰能保證呢?

多次嘗試無果,說明光線傳媒已難掌控大局

0 (1)

縱觀近幾年來光線傳媒的業務構成,可以發現除了電影主營以外,其他各項都隨著公司布局發生了相應的變化。比如,2016年公司已經戰略性放棄欄目制作與廣告收入的業務板塊,與遊戲收入一同並入“遊戲與其他”業務中;停止電視劇制作、只參與投資發行之後,電視劇業務一直規模尚小,與此同時,視頻直播、動漫遊戲等登上財務報表。

值得註意的是股權交易收益,近五年公司非經常性損益分別為:0.17、0.18、0.19、0.40、2.22億元,其中,2015、2016年股權交易收益分別為0.03、2.08億元,占比分別為7.64%、93.80%。由此看來,國內電影市場萎靡情況下,這種結構轉變固然可以保證整體的盈利良好,但是穩定性的欠缺依舊會影響其市場反應。

尤其是,我們可以看到,增收業務的來源還只是僅僅限於簡單粗暴的並購加持,既沒有產生新生價值,反而某些賣力投入的項目大部分無疾而終。

比如視頻業務,2016年公司以自有資金1.31億元受讓金華傲翔持有的浙江齊聚36.3792%股權,持股比例上升為63.21%,成為控股股東。由此,去年視頻業務營收2.51億元,占公司總營收14.48%,基本上都來源於此,這種狀況也延續到今年上半年財報上。

但是曾為該項業務重點發力進行的視頻網站先看,從2015年360提出分手之後,就逐漸在公司內部淪為邊緣產品,這其中涉及不僅僅是股權結構不合理的鬥爭問題,更為重要的是暴露了一個傳統媒體公司在運作互聯網產品時的迷茫。

再來看動漫遊戲業務。2015年,欄目制作及動漫遊戲兩塊業務之和尚有1.46億元,收入占比為9.56%,2016年“遊戲及其他”業務營收1.11億元,同比下降23.48%,收入占比降至6.44%,毛利率也是呈下降趨勢。至於原因,當初大範圍並購帶來相應營收之後,部分子公司並沒有按照預期發展,只能像藍弧文化一樣被全部出售。

即使後來光線換了個打法,改為密集投資多家動漫公司或者工作室,也同時把方向定為了全齡動畫電影,但還是要面臨過高的風險。一方面是受國內動漫產業的不成熟影響,另一方面,拉長了投資線之後,光線拿得出手的影片依然少得可憐,更沒有哪一細分領域培養出了動漫行業的“金字招牌”。

為了實現綜合內容集團的轉型目標,光線通過戰略性投資或者入股的方式,在短短時間內搭建了一個多元化業務體系,這點是值得認可。

不過在這條縱向延伸的產業鏈中,公司已經出現了某些潛在性風險,比較突出的就是分散和聚焦的沖突,這點將考驗光線傳媒在整個泛娛樂布局上的掌控能力。另外還有一點就是,盲目跟風的行事風格在發展過程中暴露無遺,說明其在市場風向的狂熱炒作中還欠缺理智的辨別力。

泛娛樂正變成巨頭的遊戲,多數企業終將淪為陪跑

從泛娛樂概念誕生開始,只要是和娛樂產業沾點邊的公司莫不是打著此旗號,一番眾誌成城打造億萬帝國的模樣,但是目前除了以IP為主線進行娛樂環節的貫通,似乎沒有任何企業能說得清泛娛樂布局中彼此協同有多少切實可行性。或許可以換句話說,對這一戰略遠景的探索,只是踏出了一步而已。

這點毋庸置疑,因為即使是謀劃許久、帝國雛形漸成的騰訊和阿里,也在困惑於內容於所有平臺的打通,僅僅一個電影領域就足以令互聯網公司長期水土不服,至今苦無戰果,其中不僅僅是資本運作和金錢驅動的事情。

當然這並不能阻擋娛樂行業公司對此概念的趨之若鶩,就好像是抓住了突破瓶頸的救命稻草,寧可和這一根草上的求救者同歸於盡,也不願錯過難得一遇的風潮。但是從這些沿著泛娛樂路線行走的公司來看,實際上效果並不如預期般美好,而且目前已經面臨著不同程度的困境,這或許透露了未來更多的考量和憂慮。

一則,大規模的並購或投資是建立泛娛樂體系的最快途徑,但是也讓公司的流動資金備受壓力。光線傳媒大大小小的並購項目多達60起,投資額多數在3000萬元到1億元不等,尤其是對貓眼電影的投入可以算得上是不惜一切代價,由此它不得不經常性地通過債券、抵押或者股權交易等方式,彌補資金缺口。

奧飛娛樂也是如此,據媒體報道,今年4月的定增方案修改過兩次,募資金額由45億元削減為23.5億元。原計劃投資12.9億22部電影,縮水成現在的5.15億6部,遊戲項目從12.05億25部縮水成現在的9900萬10部。不少業內人士質疑其項目縮減是否因為資金壓力。

二則,泛娛樂布局不可避免地會導致不同公司之間的相互跨界,從而樹立起不同領域的對手,是否會成為激烈競爭的犧牲品還很難說。比如光線傳媒和完美世界,前者參投或控股的幾個遊戲公司中,熱鋒網絡連續兩年均未完成業績承諾,仙海網絡總裁離世後一蹶不振,而對天神娛樂的股份還將繼續減持,可見情形慘狀。

完美世界的影視業務進展相對良好,但是不容忽視的是毛利率的普遍下降。據今年上半年財報顯示,電視劇業務毛利率下滑高達37.49%,遊戲相關的業務毛利率下降49.68%,電影業務下滑14.62%,端遊下滑7.18%,手遊僅有2%左右的微增。

另外,在與這些普遍轉型的遊戲或者影視公司競爭的同時,難以跨越的還有頂層的巨頭陰影,它們除了霸占遊戲、動漫等市場的份額,導致同領域的企業陷於吃老本的困境,還憑借在某些行業的絕對地位,壓縮新晉人員的生長空間。就像光線傳媒押註的貓眼電影,被阿里系步步緊逼,不得不將合並事宜提前,而在新成立的在線票務平臺中,光線傳媒可能會降低持股比例。

總而言之,泛娛樂處處是坑,急速擴張、蒙頭狂奔的企業未必會關註腳下,而光線傳媒也有可能是其中一員,刀尖起舞、風險侵襲。

光線傳媒 投資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7301

經濟援助還足三世曹央雲發聲明:母親想報復

1 : GS(14)@2016-11-29 07:55:24

■曹央雲強調早年投資有道,先後給母親置業收租,也送她100萬元作零用錢。互聯網圖片



富貴亞姐曹央雲近日被母親霍秀菊指摘未有供養,母女決裂7年,曹母向曹央雲提出一筆過付500萬破冰價,曹央雲昨日發聲明,強調過去給母親的絕對足夠她生活無憂安享晚年,曹央雲更爆料母親痛恨她的生父,對她懷有恨意所以進行大報復。曹央雲昨在facebook留言因沒得到家人半點溫暖及安全,所以要帶着兩女遠離傷害她們的人。



現年42歲的94年亞姐季軍曹央雲,近日被爆是圈中富婆,坐擁逾7億資產,8年前曹央雲與富商何永安分手後,她母兼父職照顧兩女,當年面對情傷,曹母漠不關心,彼此關係疏離。現年63歲曹母霍秀菊,上周在其將軍澳公屋受訪,自揭母女決裂7年內幕,她大呻腰患、腳痛喪失工作能力,並提出母女破冰條件,可用錢解決問題。曹央雲昨向傳媒發聲明,內容逐點擊破母親指控,強調過去已給母親足夠生活費,算是對她報足三世恩,她更反駁:「多年來,母親因為想報復本人生父而對我懷有恨意。本人一直尊敬的母親大人,在過去幾十年來為求達到目的,不停用不同版本的謊言及令人意想不到的指控多番攻擊。」



■曹母日前受訪時聲淚俱下控訴女兒曹央雲。

■曹母翻看一家五口舊照,即使曹央雲與弟弟同母異父,她都供弟弟到加國讀書。

■曹央雲母兼父職並不簡單,她只想兩女在平靜安全環境下成長。互聯網圖片


曾接家人住豪宅

曹央雲在聲明中表示對母親出言深感傷痛及失望,提到當年隨母由寧波來港,母親改嫁再生幼弟,即使同母異父,但曹央雲對弟弟痛錫有加,曾供他到加拿大留學。曹央雲當年與舊愛何永安入住山頂大宅,她也邀母親及妹妹一家五口同住,照顧妥貼,曹央雲的聲明謂:「母親以往曾經多番感謝本人一直對家庭各成員的付出及照顧,指本人對家庭各成員的恩惠及幫助,不止已報今世養育之恩,更連前世下世也已報還,是她們的福份。」曹央雲認為親情無價,不求感恩,她自問已盡力,問心無愧。曹母稱母女決裂導火線是曹央雲嫌她窮,母女是兩個世界的人,但曹央雲表示過去給母親及家人很多東西:「給予母親的金錢和經濟援助,絕對足夠她生活無憂安享晚年。」她又親證曾給母親100萬元和置業,可是母親的要求還是沒完沒了,日前向曹央雲提出每個月2萬元自動轉賬或一筆付500萬破冰價。


幾十年獨自面對

昨午,曹央雲再在fb貼文,自爆沒得到家人半點溫暖及安全,與何永安分手後成為單親媽咪,從未抱怨對三母女造成傷害的家人及愛人:「8年前才逼不得已遠離傷害我3母女的人,特別是感到人生安全不斷受到威脅時。」她形容自己幾十年人生都獨自面對生活上的道德綁架,心靈留下永久的傷疤,所以不想一對女兒重蹈覆轍。曹母昨也短訊回覆:「我已很累,精神不振病了,已到了無話可說地步,她連生父從不給過一分錢和看他一眼,她生父今年70歲,長期病患者,靠綜援生活,養父從小保護養大她也不理不睬不養,生她的母親也不養。」採訪:楊定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1129/1984862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750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