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在2014年4月的走勢可說是令人失望。我們早前「展望」恒指的4月走勢表現繼續無突破,結果恒指還是在12個月移動平均線(紅線,目前處於22435點)與24個月移動平均線(紅線,目前處於21897點)之間月結,具方向性的信號繼續無影。恒指在4月10日高見23225點後,開始進入下跌浪,直到4月28日見全月最低22097點。問題是,儘管4月恒指只是微跌,但過去的強勢個股繼續被洗倉才是主菜。在這個陷阱處處的月份,我們的組合基本上已「息Monitor」,任它free float。
事實上,在4月港股的上落市中,過去的強勢個股如主題股、半新股和莊家股都繼續洗倉式下跌,資金的套利意慾已形成市場共識。儘管中港政府在4月10日公布「滬港通」股市互聯互通試點消息,一度令大市亢奮,資金追炒AH差價,但未幾炒風迅即收斂。令這個消息更似是圖表上的假突破陷阱,進一步打擊市場內已經不多的投資意慾。
回顧4月,指數全月高低波幅約1100點。恒指4月份跌17點或約0.08%,國指 4月則跌295點或約2.93%,MUPI則於4月跌約3.61%,反映資金繼續沽個股買指數。恆指YTD表現跌5.0%,國指YTD表現跌9.6%,MUPI指數YTD表現跌3.9%。
展望5月,黃國英表示:『……近期港股忽上忽落,可是有超過八成股票都是持續下跌,主要是高估值股份,以及二、三線股。身處這樣的環境下,投資者容易養成「有食要食」的心態,所以對散戶而言,現時祭出「sell in May and go away」的格言,可能除笨有精。
要是現在強行入市,就算有幸翌日便升,基於上述「有食要食」的心態,必然是先食雞胡而後快,即使之後再大升,也都無法受惠。而且在低位買入,小賺一點便已回吐,如果真是碰上大升,心有不甘而於更高位再度追買的心理壓力很大。如此既食不到大胡,犯錯的可能性也不低。雖然股票是有可能見底,未必不能提供充裕的升幅,但是由於投資者一早已在心中自我設限,並且近來不停地被短促的走勢強化心態,是難以堅持坐貨。
另外的一個問題,是現在選股的命中率太低,實在難以操作。現時有能力出現可觀升幅的股票,多數是背後有政策支持,但是對於這類股票,一來缺乏資訊的優勢,二來很多時升浪也不長久,這在以往中石化(386)的表現,已經可見一斑,所以沒有興趣再參與這個遊戲。
與此同時,累積跌幅較大的股票,卻又蟹貨重重,很難出現一個像樣的反彈。投資者在人同此心下,又多數採取觀望的態度,不會輕言買入,令弱勢股份更加缺乏支持。
由此觀之,不論是強勢股還是弱勢股,操作的信心都不大,要找出可以上升一成的股份,可謂甚難,大市中這類股票少於一成。所以暫時的應市策略,都是以觀望為上,特別是五、六月並沒有重要消息,市場情緒應該會繼續審慎,入市也不用急於一時。』
林少陽則認為:『……昨日(4月29日)期指結算,恒指在多隻大型中資電訊、中資銀行,以及本港地產及公用股的帶動下,收市抽升了超過320點,亦似乎在告訴市場玩家們,股市的音樂椅,似乎已由新經濟股份,轉移玉步至舊經濟股份!究竟5至6月期間,二、三線股份的洗倉潮會否持續,本欄暫時不得而知,但是若純以恒指作為指標,則今年的5至6月,很可能一反過去四年的慣例,將有頗大機會是連續兩個月的升市!
事實上,最近多家剛公佈2014年首季業績的傳統大型國企股,其業績大多符合或優於預期,令人懷疑究竟港股還有甚麼誘因,在現水平進一步急跌。
話雖如此,本欄傾向相信,港股其實仍未擺脫上落市的格局,因此如果目前投資者是持有大量過去兩年大幅跑贏大市的二、三線(過氣)當炒股份,則未來兩個月對閣下來說,則很可能仍然繼續是「五窮六絕」。不過,經過最近一輪放煙花式的急跌,二、三線股的跌勢亦頗有屆尾聲的感覺。』
在我們(本人)看來,恒指4月收於22134點,連續兩個月在移動平均線上落區間月收;除非出現系統性風險導致的下跌浪,令恒指恐慌性跌穿24個月移動平均線,否則,我相信5月收陽燭的機會明顯更高。當然,一如林少陽所言,未來一段日子,市場氣氛或由指數股、大價股帶動;過去的強勢個股,可能會先在這段期間,完成參差見底這個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