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史聯文爭議重重,步步陞遷,一朝「落馬」,貽害猶在◎ 財新記者 王和岩 文wangheyan.blog.caixin.com 史聯文被宣佈開除黨籍的那天,是2014年3月13日, 在 他 被「雙規」九個月之後。 這位昔日的遼寧廣播電視台台長,自1978年開始,從普通記者起步,逐漸躋身高位,曾榮登全國「十大電視領軍 人物榜」榜首, 卻在2013年6月13日「落馬」 ,被遼寧省紀委「雙規」 。 實際上,早在2012年4月,史聯文退休後,即有傳言稱其被「雙規」 ,遼台官方微博曾專門闢謠,稱其只是「到齡卸任」 。 中央紀委、監察部在2013年11月5日發佈了史聯文涉嫌嚴重違紀違法被調查的消息,之後的11月底,遼寧省紀委向遼台中層以上幹部通報了史聯文的問題,主要涉及收受巨額賄賂、濫用職權、生活腐化墮落等三方面。其中,涉嫌受賄金額1400多萬元。 史聯文被「雙規」的九個月來,遼台表面波瀾不驚,實則靜水深流。有內部人士分析說,史聯文雖倒,其勢與威猶在,要清算其帶給遼台的負資產,還需時日。 如今,史聯文因涉嫌收受巨額賄賂 等問題,已被移交司法處理。 「百條記者」 1978年,26歲的工農兵學員史聯文從華東化工學院(現華東理工大學)畢業,進入遼寧電視台。此後的33年,史聯文歷任遼寧電視台新聞部記者、新聞部主任、新聞中心總監、副台長、常務副台長、台長兼黨委書記,直至2012年退休。 職位不斷晉陞的同時,史聯文還擁有一系列眩目的光環。他獲得過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是新聞界長江韜奮獎的獲得者,拿過中國新聞獎一、二等獎,三次當選全國廣電系統先進工作者。此外,他還是遼寧省有突出貢獻的科學技術管理人員及專家和遼寧省勞動模範……對並無祖蔭庇佑的史聯文,獲得這一切並不容易。他努力和奮鬥的事蹟,在遼寧廣電系統廣為流傳。 1985年7月,遼河流域發生特大洪水。史聯文作為遼台記者,被派往一線採訪。據第十二屆長江韜奮獎獲獎者事蹟載, 「史聯文連續兩個月轉戰在抗洪一線上,……肩扛十幾斤重的器材,冒著隨時可能被洪水捲走的危險,忍受著十二指腸潰瘍等多種疾病的痛苦,隻身跳入齊腰深湍急的洪水中拍攝。為了拍攝抗洪一線的全景鏡頭,史聯文跟隨作業飛機升到空中,用繩子綁在腰上,把自己吊在飛機艙口,拍攝下了抗洪一線的珍貴畫面。 」與史聯文同期共事、瞭解內情的人士透露說,史聯文當時在遼台並不得志,被認為業務一般,當時部門領導準備把他從記者崗位調離。其時遼河發大水,台裡人手少,史聯文被派往前線採訪。他抓住了機會,由此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在抗洪前線,電視記者攜帶攝像器械,本身就引人注目,前述人士說, 「史聯文緊跟著前線指揮抗洪的省裡領導,扛著攝像機,越在領導面前越往水裡跳。 」其「搶眼表現」給省領導留下深刻印象。 抗洪結束後,省裡領導大會小會提及此事,表揚史聯文。史聯文當年被評為遼 寧省抗洪搶險先進個人。由此,史聯文贏得了「拚命三郎」的美譽。 1986年,史聯文在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節目播發新聞103條,成為全國赫赫有名的「百條記者」 。 一位前遼台中層幹部說,實際上那上百條在央視播發的新聞,有些是史聯文自己採編的,有些是他和別人合作的,還有些本身是通訊員的,被算成他自己的。 儘管曾有非議,但「拚命三郎」和「百條記者」的頭銜,成了史聯文的兩張名片,出現在每一篇頌揚他的文章中。 2010年,史聯文榮登中國廣播電視協會等四機構評選的「十大電視領軍人物榜」榜首。新華網在2010年記者節前發佈「重溫新聞記者的職責」報導提到史聯文,稱其在30多年記者生涯中,一直「拼」在最前沿: 「2003年春夏『非典』肆虐之時,他以生命為代價,毅然進入『非典』病房,與『非典』病人零距離; 2007年,遼寧遭遇罕見暴風雪,已過知天命之年的史聯文將自己綁在飛馳的列車車廂外,扛著攝像機拍攝到震撼人心的真實畫面」 。 「遠交近攻」 有遼台人士分析認為,史聯文之所以能夠不斷陞遷,與他獨特的為官處事之道分不開。 一般情況,很多人為陞遷都千方百計和自己的頂頭上司搞好關係。史聯文與眾不同,他採取「遠交近攻」的策略。 有清楚史聯文底細的人說, 「利用上上級領導打擊直接上司,這是他的策略。只有搞掉直接上司,他才能上升。 」對隔層領導史聯文絕對結交,認大哥甚至下跪都沒有問題; 跟自己的頂頭上司和同僚,一向關係不睦,甚至惡語相向大打出手。 前述人士透露,上世紀80年代後期,史聯文競聘新聞中心主任時,曾給全台領導送禮。當了新聞中心主任後,他搞策劃選題時甩開分管的王副台長。王副台長是北京廣播學院科班畢業,年長史聯文十多歲。一次倆人在工作中發生爭執,史聯文掐著王的脖子與其對打。 還有位黃姓副台長,也分管過史聯文。史聯文做選題策劃時避開對方,但出現問題則推諉給別人。黃副台長後來曾經忿忿地對人講, 「 (提拔時)他曾經給我下過跪。 」與直接上司關係緊張,並不影響史聯文的陞遷。因為史聯文跟時任遼台「一把手」關係很好。 史聯文的「遠交近攻」策略屢試不爽。等他當了副台長後,台長開始成為他繼續陞遷的絆腳石。時任台長高某也是北京廣播學院科班出身,當他成了史聯文的直接領導後,與史聯文的關係也開始惡化,經常吵得不可開交。 但史聯文與當時的省廣播電視廳副廳長過從甚密。有位同僚回憶,史聯文任副台長時,曾帶著家人到這位副廳長家裡過年, 「處的跟一家似的」;等副廳長退休, 「史聯文立馬就把人家甩了,經常埋汰得不行」 。 史聯文任常務副台長時,丹東市廣電局局長李某調任遼台任台長。一開始倆人就不合,不斷掐架,互相攻擊,甚至電話裡,史聯文都會對李某大爆粗口。 有位同僚說,史聯文有次甚至給李某妻子打電話,爆料李台長在某某酒店和某個主持人睡覺,而當時李某就在家裡洗腳,準備睡覺。 「根本不尊重同事,經常羞辱下級。 」原遼寧廣電系統的一位領導困惑:史聯文為什麼能步步陞遷? 有遼台的人士說,史聯文還有個本領,即結交領導秘書。史聯文跟遼寧幾任領導的秘書關係都不錯,他們對史聯文的晉陞作用不可小覷。史聯文曾將一批用廣告置換的路虎越野車,專門送給有關領導使用,其中有一輛給了某領導 的秘書,此人後來調某部門任領導,臨離任時將車交還給了遼台。 前述遼寧廣電系統幹部說,史聯文非常善於把新聞資源為我所用,他曾負責過 新聞特別報導組,該部門專門給央視供節目。由此,他跟央視有關部門負責人建立了良好的關係。這些關係後來幫助他被提拔為遼台常務副台長, 「每年過年,他用台裡的車給央視一車車送禮。 」多位採訪對象均表示,史聯文跟中央電視台某些部門的關係非同一般。某年一段時間,央視新聞節目中幾次出現批評遼寧的內容。時任遼寧省委宣傳部長為此到央視去疏通,但沒什麼成效。 此時,有人說史聯文跟央視關係好。該部長本來不喜歡史聯文,但還是讓史聯文去試試。沒想到,史聯文一出馬,立竿見影,央視還做了不少有關遼寧的「正面報導」 。 東窗事發 2012年4月18日,遼寧廣播電視台召開幹部大會,宣佈史聯文不再擔任遼寧省廣播電影電視局黨組成員、遼寧廣播電視台台長職務。這一天,距離史聯文60 歲的生日還有25天。 會上,對史聯文的離任評價是, 「為黨的宣傳文化事業所做出辛勤努力和突出貢獻」 ,為廣電改革發展樹立了標竿,是全國廣電系統改革發展的學習榜樣。 2013年1月,遼台廣告部主任崔軍等三人被遼寧省檢察院工作人員帶走調查。此後,史聯文被「雙規」的傳言甚多。2月20日晚間,遼台官方微博專門闢謠,稱史聯文因年齡原因卸任,並未被「雙規」 。 有知情者透露,其時史聯文的確被省紀委找去談話,約一週後恢復自由。 史聯文出來後,曾在瀋陽的一家五星級酒店大宴賓客,其中一桌全是遼台的中層骨幹。 2013年6月13日,端午節假期後第一個工作日,史聯文被「雙規」 。這一消息當時在遼寧廣電系統內並未引發太大震動——自五個月前崔軍等人出事後,史聯文「落馬」是遲早的事情。 現年約48歲的崔軍,最早是遼台的燈光師。因獲史聯文賞識,被調入對外新聞部,專門負責聯繫央視。2007年史聯文出任台長後,提拔崔軍為遼台廣告中心總監。史將各個部門和頻道的廣告經營權全部收歸台裡,歸崔軍統一負責。 知情者說,表面看史聯文是因為審 計導致東窗事發。史聯文退休後,2012 年7月,審計組進駐遼台。審計中發現廣告部出現了高達上億元的虧空。審計 組中間一度撤走,時隔兩月再次進駐。 史聯文自知情況不妙,動用所有關係四處活動。他給幾乎所有現任和原任中層幹部打電話,或打探消息,或拉攏警告。 2013年11月5日,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對外公佈了遼寧省紀委對史聯文涉嫌嚴重違紀問題進行立案調查的消息。當月底,遼寧省紀委有關人員到遼台向中層以上幹部就史聯文的問題做了內部傳達。 據前述原遼台中層幹部透露,內部傳達的內容顯示,史聯文涉嫌收受巨額賄賂、濫用職權、生活腐化墮落等三方面問題。其中,涉嫌受金1400多萬元。 這個數據與民間傳說2億元相去甚遠。 有接近辦案機關的信源稱,史聯文進去後,首先是「咬」自己的政敵,其次是交代跟自己有染的女人,最後才是交待自己的經濟問題。 在遼寧新聞圈廣為傳播的八卦是,史聯文被「雙規」後,交代了與其有染的女人數十名, 其中半數是遼台內部工作人員,包括夫妻雙方都在遼台工作的人。 史聯文被「雙規」後,其妻子杜鵑的蹊蹺死亡也被人們重新提起。 杜鵑,原為遼寧電視台知名節目主持人,2004年1月13日在家門口被自家的汽車從頸上碾壓身亡。 據新京報報導,警方現場勘察結果分析,事故原因或為汽車由於路滑和坡型路面發生滑坡現象,或由於手剎車出現問題,導致汽車發生自滑而引發的這起意外事故。 流行最廣泛的說法是,杜鵑發動車時發現車有故障,下車查看,此時轎車的手剎出現問題或是由於坡形路面,車輛忽然「無人駕駛」 ,軋過頸部,使其當場身故。 而杜鵑的家人對警方的結論不服。 史聯文案發後,杜鵑家人再次提出對於杜鵑死亡定性的懷疑。 遺留負資產 2007年,史聯文升任遼寧電視台台長,其後五年,他以一言九鼎不容置疑的威權,大展宏圖,給遼台乃至整個遼寧廣電系統打下了深深的個人烙印。 借助遼寧搞文化體制改革試點的契機,史聯文乘勢而為。2009年12月,遼寧人民廣播電台、遼寧電視台和遼寧教育電視台「三台合併」 ,成立新的遼寧廣播電視台,史聯文出任新的台長。 這一改革後來被媒體廣泛宣傳為廣播電視一體化的「遼寧模式」 ,為全國文化體制改革和廣播電視改革提供了範例和借鑑。 史聯文後來接受媒體採訪時,反複提及: 2008年開年,遼寧衛視在全國衛視收視競爭排行榜排名第18位,年底調查顯示,上升了8個位次,進入了全國前十 ;2009年,躍居第六。2010年,進入全國前五名。 至於其本人,更是各種榮譽紛至遝來,當選2009《綜藝》年度創新人物、2009—2010首屆中國傳媒融合高峰論壇傳媒融合領軍人物等。但在一些遼台職工看來,史聯文好大喜功、沽名釣譽,給遼台遺留了很多問題。 一位遼台中層幹部說,史聯文靠貸款花巨資購買電視劇,跟央視、安徽台爭劇集,收視率上去了,排名上去了,但卻欠了銀行30多億元的貸款。 史聯文還雄心勃勃地提出成立北方傳媒集團,旗下開辦了20多個公司,試圖在其60歲退休後出任集團公司董事長。不幸的是,集團公司運作最終不了了之,史聯文只得怏怏而退。 一個負債纍纍的攤子,或許並不是史聯文給遼台的最大負資產,他給遼台最大的傷害是在用人方面。前述遼寧廣電系統幹部稱,史聯文在遼台一直都有反對派,經過其一連串老辣的「遠交近攻」 ,反對者要麼服軟,要麼走人。 史聯文當常務副台長時,台長李某讓他負責行政後勤。有次李某出國,史聯文以分管行政的名義,對各個頻道的總監進行競聘,等李某出國回來,所有幹部已被史聯文安排完畢。更過分的是,他甚至把曾在他家當過保姆的人提拔為遼台老幹部處處長。 史聯文在任後期更加強勢。2009年遼寧廣播電視台成立,升格為正廳級,史聯文也成為正廳級幹部,他提拔的中層幹部近百名。有人說,史聯文曾揚言,他退休後,保證三年內遼台還是他的人。 後來在遼台國際會議中心一次全員大會上,即將退休的幹部李廣忠忍不住說了句 :史聯文倒了,但他的勢力還沒 有倒。全場掌聲雷動。 2009年12月18日,在遼寧電視台、遼寧有線電視台、遼寧廣播電台三台合併的儀式上,史聯文走下主席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