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巔峰投資傳奇
From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3f367801009jqh.htm讓我們先反復研究並學好巴老吧.沃倫.巴菲特是一個具有傳達奇色彩的人物,1956年他將100美元投入股市,40年間創造了超過了200億美元的財富, 不僅在投資領域成為無人能比的美國首富,而且成為了美國股市權威的領袖,被美國著名的基金經理人彼得.林奇譽為“歷史上最優秀投資者”,使全球各地的股票 投資者都勢衷于巴菲特投資方法和理念。 “成功投資的重要因素,取決於企業的實質價值,和支付一個合理划算的交易價格。我不在意最近或未來一般股市將會如何運作。”巴菲特這樣強調說,並在 1988年和1989年間購買了10億美元的可口可樂股票。可口可樂股票在過去的60年間陸續上漲500倍。但巴菲特僅靠可口可樂股票價3年中便使手中的 錢翻了4倍,他還計畫在未來的時間內賺更多的錢。 巴菲特用簡單而有效的方法就取得無比的成績,他所堅守的定律也是基於一般人都能理解的各種認識。比如,選擇一個企業的股票來投資,該企業是否簡單且易於了 解?-是否有穩定的經營史?長期的發展是否看好?經營階層是否理性?對股東是否坦白?是不是能夠被市場拖著走?獲利情況是否夠好?能為股東創造多少利潤? 若要投資該企業有多少實質價值?能否在市場低於實質價值時買進? 凡此種種,多數人可能都有會視為理所當然。然而 一旦投資股票時,大多數不清人就會忽略這些,只在意短期的股價變動、資金的聚散、人氣的起伏,以及種種 技術指標的分析,情緒也隨時之上下波動,這樣就不易做到理性的判斷。他說:股票市場只是方便股東轉換股權,但是由於現代化的股市運作,買賣股票賺取價差反 而成為投資股權的重要目的,持久有股權等待分配股利則淪為被大牢的無奈。 他認為,投資歷獲利的判斷基礎十分簡單,那就判斷買 賣時機,以及買什麼。當大家近乎瘋狂地在股市搶進搶出時,就是股市漲勢近尾聲。漲價無可漲的時候。如果 連原本不太注意股市投資的人都進股市了,就顯示可哥動用資金差不多都投入股市了,緊接著就後繼無力,再沒有資金可推陳出新升股市時,股市必跌 。相反當多數人都不對股市抱有希望,不願再投資時,表示想賣股票的人都賣得差不多了,股市跌無可跌 ,只要有資金投入,就可以反彈漲升。 巴菲特把多年以的投資經驗總結出以下四條定律: 一、企業定律 該企業是否簡單且易於瞭解? 該企業過去的經營狀況是否穩定? 該企業長期發展的遠景是否被看好? 二、經營定律 管理階層是否理性? 整個管理階層對股東是否坦誠? 管理階層是否能夠對抗“法人機構盲從的行為”? 三、財務定律 將注意力集中在東權益報酬率,而不是每盈餘。 計算“股東盈餘”,以得到正確的價值。 尋求擁有高毛利率的公司。 每保留一塊錢的盈餘,公司至少得增加一塊錢的市場價值。 四、市場定律 企業界的實質價質價值如何。 是否可以在企業的股價遠低於其實質價值時,買進該企業的股票。 當然,巴菲特的所有收購並非都符合這些定律,但是,總體而言,這些定律構成了他的權益投資策略的核心.事實上,他也將十二條定律當成自己管理柏克大夏公司的準則.根據這些定律,歸納起來有以下的幾個步驟. 1,不理會股票市場的每日的漲跌 2,不擔心經濟形勢. 再學巴菲特的投資理念; 贏家暗語:5+12+8+2 巴式方法大致可概括為5項投資邏輯、12項投資要點、8項選股標準和2項投資方式。 5項投資邏輯 1.因為我把自己當成是企業的經營者,所以我成為優秀的投資人;因為我把自己當成投資人,所以我成為優秀的企業經營者。2.好的企業比好的價格更重要。 3.一生追求消費壟斷企業。 4.最終決定公司股價的是公司的實質價值。 5.沒有任何時間適合將最優秀的企業脫手. 12項投資要點 1.利用市場的愚蠢,進行有規律的投資。 2.買價決定報酬率的高低,即使是長線投資也是如此。 3.利潤的複合增長與交易費用和稅負的避免使投資人受益無窮。 4.不在意一家公司來年可賺多少,僅有意未來5至10年能賺多少。 5.只投資未來收益確定性高的企業。 6.通貨膨脹是投資者的最大敵人。 7.價值型與成長型的投資理念是相通的;價值是一項投資未來現金流量的折現值;而成長只是用來決定價值的預測過程。 8.投資人財務上的成功與他對投資企業的瞭解程度成正比。 9.“安全邊際”從兩個方面協助你的投資:首先是緩衝可能的價格風險;其次是可獲得相對高的權益報酬率。 10.擁有一隻股票,期待它下個星期就上漲,是十分愚蠢的。 11.就算聯儲主席偷偷告訴我未來兩年的貨幣政策,我也不會改變我的任何一個作為。 12.不理會股市的漲跌,不擔心經濟情勢的變化,不相信任何預測,不接受任何內幕消息,只注意兩點:A.買什麼股票;B.買入價格。 8項投資標準 1.必須是消費壟斷企業。 2.產品簡單、易瞭解、前景看好。 3.有穩定的經營史。 4.經營者理性、忠誠,始終以股東利益為先。 5.財務穩鍵。 2項投資方式 1.卡片打洞、終生持有,每年檢查一次以下數字:A.初始的權益報酬率;B.營運毛利;C.負債水準;D.資本支出;E.現金流量。 2.當市場過於高估持有股票的價格時,也可考慮進行短期套利。 某種意義上說,卡片打洞與終生持股,構成了巴式方法最為獨特的部分。也是最使人入迷的部分。 長期制勝的法寶:遠離市場 透徹研究巴式方法,會發覺影響其最終成功的投資決定,雖然確實與“市場尚未反映的資訊”有關,但所有資訊卻都是公開的,是擺在那裏誰都可以利用的。 沒有內幕消息,也沒有花費大量的金錢。是運氣好嗎就像學術界的比喻:當有1000只猴子擲幣時,總有一隻始終擲出正面。但這解釋不了有成千上萬個投資人參加的投資競賽中,只有巴菲特一人取得連續32年戰勝市場的紀錄。 其實,巴菲特的成功,靠的是一套與眾不同的投資理 念,不同的投資哲學與邏輯,不同的投資技巧。在看似簡單的操作方法背後,你其實能悟出深刻的道理,又簡單 到任何人都可以利用。巴菲特曾經說過,他對華爾街那群受過高等教育的專業人士的種種非理性行為感到不解。也許是人在市場,身不由己。所以他最後離開了紐 約,躲到美國中西部一個小鎮裏去了。 他遠離市場,他也因此戰勝了市場。 6.經營效率高、收益好。 7.資本支出少、自由現金流量充裕。 8.價格合理。 3,買一下一家公司,而不是股票. 4,管理企業的投資組合. 前兩個步驟不難看出,他不做短線進出,注意股票市場 的目的,只是想確定是否有機會用較低的價格購買一家好企業.第三個步驟,巴菲特購買買企業的股票不管是 否參與經營,在意這家企業的營運績效,獲利能力、實質價值和能否以好的價格買進。第四個步驟,以企業的立場出發及心態進行投資,在股價波動時,不至於將一 種以上的股票,隨意拋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