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今年的冬天特別冷,對裕隆集團執行長嚴凱泰來說,寒意尤其點滴在心頭。 二○一三年十二月二十四日,耶誕節前夕,嚴凱泰偕同妻子陳莉蓮,出席旗下自主品牌納智捷(Luxgen),房車產品改款上市的發表會,十來度的寒流低溫,正當舞台上辣模勁舞,嚴凱泰卻起身添了件駝色的羽絨夾克。 這是過去四個月以來,嚴凱泰連續第三場,密集出現在納智捷產品發表會上的場景。接受媒體採訪時,雖說看好二○一四年國內車市,可望重回四十萬輛的高峰,但嚴凱泰神情,卻顯得一次比一次嚴肅,因為,誕生屆滿五週年的納智捷,正面臨品牌成立以來,最大的考驗。 失血,減資再增資奧援納智捷,裕隆兩度輸血 回顧二○一三年兩岸車市,台灣回暖,對岸更突破兩千萬輛的史上新高,但納智捷銷量卻遭遇瓶頸,並未隨總市場成長。其中,在台新車掛牌數,不到七千五百輛,比起二○一二年,再衰退逾一○%。 納智捷在主戰場大陸車市,雖有新款七人座休旅車Luxgen7 MPV,以及Luxgen5 Sedan等,全新產品加入陣容,但根據大陸「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統計數據,一月至十一月,該品牌在對岸總銷售台數為二萬七千三百輛,全年亦僅勉強突破三萬輛規模,不比二○一二年,單憑一款運動休旅車Luxgen7 SUV,便締造出的三萬一千輛銷售成績;更遠低於裕隆汽車副董事長陳國榮,在二○一三年初樂觀預估,對岸銷量全年上看五萬五千輛至六萬輛的設定目標。 銷售數字難看,對汽車廠來說,首當其衝是庫存壓力沉重、行銷成本墊高,導致財務風險。 攤開裕隆汽車二○一三年上半年財報,帳面上看得到的,是前一年才出現獲利黑字的轉投資東風裕隆(編按:為裕隆汽車與大陸東風集團,合資成立的納智捷生產線),出現了近億元的虧損紅字。台灣方面,銷售公司納智捷汽車,則是繼二○一二年底,八億元實收資本額全數打銷、增資至十二億元後,再度以先減資、後增資方式,由母集團二度輸血奧援,加碼增資十八億元。 換言之,不僅大陸合資公司亟需止住虧損;短短不到五年內,光是台灣負責納智捷品牌的銷售公司,已燒掉二十億元的登記資本額。也難怪嚴凱泰心急,近半年來,頻頻親赴第一線指揮作戰,且上台致詞的演講稿不再假手他人,更以罕見的強烈語氣,宣誓「納智捷一定會起來!」 搶救,祭出價格策略推改款降價五%,單挑豐田 拚逆轉勝,拉抬納智捷新車銷量,免遭市場邊緣化,是嚴凱泰的當務之急。為此,二○一三年第四季,納智捷密集進行旗下各車款改款、降價,強化產品戰力。 以二○一三年十二月發表的Luxgen S5 Turbo為例,便是替其既有車款Luxgen 5 Sedan重新命名,祭出了五%至八%的降價幅度,以近身肉搏的價格策略向豐田熱銷車款Altis下戰帖。「Altis有的(配備),我們都有!」「而且我們還是台灣設計、台灣製造。」納智捷總經理胡開昌在發表會上強調。 至於十一月間發表,該品牌第四款全新車款Luxgen U6 Turbo中型休旅車,更是嚴凱泰寄予厚望的王牌。發表一個半月來,累計接單量已逾兩千輛,不僅超乎預期,更大大提振經銷商銷售士氣。此外,九月發表的Luxgen U7 Turbo改款車型,亦獲市場正面回應,第四季銷售量穩定回升當中。 難關,重建品質口碑黏牢台灣買家,以助攻對岸 對此,納智捷方面表示,發展品牌初期,主打高單價車款,嚴控品質追求顧客滿意度。新車銷售台數不是唯一成長指標。業界則認為,在祭出增資、改款、降價三招,展現逆轉勝的強烈企圖下,短期內,納智捷銷量谷底反彈的機率頗高,但若想重回成長軌道,當務之急,必須重建消費者的品質口碑。 一位日系車廠行銷主管分析,納智捷發表初期,基於消費者支持自主品牌的情感因素,加上外型賣相佳,確實成功掀起銷售熱潮,只可惜,這股氣勢未能延續,甚至未能加持在後續推出的房車產品,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口碑效應沒有同步發酵。加上,首發的兩款新車,皆為售價逼近百萬元的國產車高價格帶,很大比例買家是各領域菁英或中小企業老闆,這群人原本就是社會上的意見領袖,其對產品的滿意度和抱怨,都會產生放大傳播的效果。 兩岸汽車業資深銷售顧問曾銘宏則指出,儘管全球第一大汽車市場的對岸,才是嚴凱泰主戰場,但資訊傳播無國界,納智捷在台灣車市的銷售表現,是對岸買家的重要參考依據,若無法趁此一舉重振氣勢,日後納智捷在對岸車市,勢必只會戰得更辛苦。 儘管,客觀環境變數多,品牌之路亦非一蹴可幾,但可以確定的是,面對品牌創建以來最大難關,納智捷團隊上下被激起的危機意識,將是嚴凱泰搏逆轉勝的最大本錢。 【延伸閱讀】車市轉好,納智捷卻未隨之成長——納智捷兩岸銷售表現 資料來源:交通部數據所、裕隆集團 整理:尤子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