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CEO要寫 對手法說會分析報告

2013-12-16  TCW
 
 

 

去年三月,張忠謀啟動接班計畫第一步:三位共同營運長的接班布局時,接受《商業周刊》專訪,暢談他的台積電接班計畫。相隔六百一十七天,張忠謀啟動接班計畫第二步,再次與我們對談,揭露他對未來台積電領導人的期待。

中華徵信所調查,目前台灣百大集團有六三%企業面臨接班困境。近來,科技公司的治理議題不斷浮上檯面,宏達電董事長王雪紅要重回第一線,共同負責營運;宏?硈郈鴗H施振榮更回任董事長兼全球總裁,這些大公司都面臨「誰是接班人」的難題。

台股市值第一大帝國、二兆七千億的巨人台積電,亦進入接班期。張忠謀準備挑戰一個台灣科技業史上的雙執行長接班計畫,在十一月正式宣布執行長交棒,由共同營運長劉德音與魏哲家接任共同執行長。

這對已經二次交棒的張忠謀來說,是一場不能出差錯的接班大計。因此他將這次的交棒規畫為三部曲,大家都期待,張忠謀的交棒計畫,未來是否能成為台灣大企業的接班典範。

在張忠謀的規畫中,目前交出執行長棒子,只是第二階段,他還是位會管事(Hands on)的董事長;最終階段,十年內,也就是張忠謀九十二歲前,交出台積電董事長大位,那一刻,台積電的「後張忠謀時代」才真正到來。

目前被張忠謀評為,七成像工程師,只有三成像執行長的劉德音與魏哲家,就像進入「董事長決選戰」,由張忠謀親任評審,未來誰能勝出?關鍵在「器識」,看誰能成為一位讓競爭者「可畏」,讓客戶感到「可靠」的領導者。

但這場「董事長決選戰」還有不少變數。張忠謀不諱言,要是兩人「器識」的培養程度不如預期,可能從美國找來戰後嬰兒潮一代的退休CEO。屆時三位執行長共治,共同角逐台積電董事長寶座。以下,為專訪紀要:

《商業周刊》問(以下簡稱問):請問你為什麼選在十一月這時候交棒?

張忠謀答(以下簡稱答):我四年多前就說過,我預備做CEO三年到五年,現在已經四年半左右。其實(交棒時間)也不一定是十一月,我們總是要在董事會(通過),董事會是八月跟十一月,二月跟五月,這四個(時間點)其實都可以,沒有特別為什麼。

三人共治不是創舉「台積電這規模,不能一個人領導」

問:一年前你曾說共同營運長制度是摸著石頭過河,現在河跟石頭的狀況比較清楚了嗎?

答:三個Co-COO(共同營運長)是創舉嗎?我覺得這不是什麼偉大的創新。因為我覺得像台積電這樣規模的公司,不能一個人領導,即使在三個Co-COO之前,我也可以說是集團領導。雖然往往有分歧的意見,我是做最後的決定,這個一直如此,以後也會如此。

事實上,蔣尚義二○○九年回來以後,我們就有understanding(共識),他會跟我做CEO同進退。我今年年初就開始跟蔣尚義規畫(編按:退休與交棒時程),因為我不要在宣布兩位Co-CEO(共同執行長)同時,宣布他(蔣尚義)退休,這樣好像他被淘汰了,事實上絕對不是如此。

問:Co-CEO這個想法是你預想中的第一選擇(first choice)嗎?

答:四年前我就覺得不會是一個,(現在)只是交棒過程的第二步。第一步是去年三月的Co-COO,第二步是現在兩個Co-CEO,第三步,十年以內(董事長交棒)。

問:不過台積電前陣子剛改變章程,六十七歲應該屆齡退休,現在接棒的兩位執行長會不會有點接近退休年齡?

答:可是假如是董事的話,就可以不必在這(規定)裡面,他們現在還不是董事。

問:有規畫讓他們進董事會嗎?

答:(目前)沒有規畫。

不排斥有第三位CEO「可能是美國嬰兒潮、現在退休的人」

問:那兩位共同執行長現在會不會感覺好像才接棒,又要交棒?

答:我不認為是這樣。現在通常CEO的壽命,只是五、六年左右。拿美國來做比較,假如一個公司規定六十二歲CEO要退休,像IBM、Intel都有這樣的規定。那在這個年齡之前的五年、七年,任命他們做CEO,一點不稀奇。現在(劉德音與魏哲家)六十、六十一(歲)剛好在這區間,還有六、七年,而且很可能他們六十幾歲當董事了,就可以不受這個限制。

問:你說過未來不排斥有第三位CEO,並且人選可能從美國找,為什麼?

答:這個是備案,因為我講過,台積電現在的領導是三個人,未來也可能是兩個人,我也非常的expect(期待)這兩個人。假如未來是兩個人嘛,就是他們兩個,備案就是,如果是三個人,他們也會是這三個人裡頭的兩個,可是第三個人嘛,可能就是美國(戰後)嬰兒潮,現在退休的人。

問:你是說假如有什麼樣的狀況發生,會啟動備案?

答:引入第三人就是備案,Do Something,並不是什麼事情發生,而是假如那兩位不能夠完全培養出「器識」。(笑)

問:Co-COO變成Co-CEO之後,業務職掌有什麼調整?

答:現在Specialty technology(特殊製程)的R&D已經是C.C.魏(魏哲家)掌管,advanced(先進製程)的還是我自己在管,但我想是短期的,未來幾個月或半年之內,我會轉給他們兩位的其中一位。蔣尚義以前有管IP(智財)跟purchasing(採購),現在歸劉德音管,HR(人力資源)現在歸C.C.魏管,這些都是滿重要的部門。

還有一個我覺得是姿態的調整,這是滿大的轉變,現在還是進行式。他們兩位(劉德音與魏哲家)都是工程師出身,可是現在做Co-CEO,要有「器識」,最後的一步,就是十年以內,(培養)「器識」。

問:要有「器識」才會成為CEO,請問「器識」如何培養?

答: CEO的「器識」就是要領導我們已經建立的公司。

對於競爭者,我們是可畏的競爭者;對於客戶,我們是可靠的供應商;對供應商,我們是合作夥伴;對股東,我們有好的投資報酬;對員工,我們提供優質、有挑戰性的工作;對社會,我們是好的社會公民。

我認為做到這樣,也就是世界級的公司。未來的領導者,董事長跟CEO,兩個(人)或者是三個(人)在一起,他們要能夠繼續領導這樣的一個公司。

寫報告、看雜誌,都能修煉器識

問:好的CEO的「器識」要怎麼判斷跟修煉?

答:比方說法人說明會,美國所謂的Conference Call(法說會)都有Transcript(紀錄),主要客戶的法說會紀錄,或競爭者的(紀錄),我通常都要負責的人寫Summary(結論),所以我每一季收到十幾個這種東西,結論再附上客戶法說會紀錄,我也以此來評估寫結論的人,看他寫得好不好,我要Co-CEO他們一定要(寫)。

問:那公事以外的能力要如何培養?

答:英文magazine(雜誌)、中文magazine,常常有無論是同業或別的大公司的報導或分析,這也要看,The Wall Street Journal(華爾街日報)我建議他們(要看),我是華爾街日報跟The New York Times(紐約時報)一個禮拜大概有四、五天是看的。The Economist(經濟學人)也滿重要,當然台灣的也看,包括《商業周刊》。

大權還是在董事長手上「公司假如出什麼事,還是我負責」

問:記得上一次你們意見不合的狀況是怎麼樣?

答:當然有囉,可是意見不合的時候,因為只有三個人,他們兩位也相當尊重我,所以我總是給相當時間,一次、兩次討論,假如還是不合,我還是做主。

問:兩個執行長對董事會負責,假如未來有狀況,到底是兩位中的哪一位要向董事長負責?而又是誰對外負責?

答:其實台灣的公司法以及台積電的公司章程之下,董事長是公司負責人,可以處理任何公司業務,權力在他手上,但是可以授權給執行長。

公司假如出什麼事還是我負責。至於我找誰扣他的紅利,那要看事情是怎麼樣。

每週開會兩小時,隨時檢討表現

問:現在會固定和兩位執行長見面嗎?

答:兩個CEO就在旁邊啊,一天見他們幾次,每個禮拜有兩小時正式的會。我隨時跟他們討論他們的表現,不等一年,至於給他們發紅,是每季,假如檢討他們,我是隨時。

問:去年宣布Co-COO接班計畫之後,三星今年上任了三位CEO,Intel最近也換了CEO,你覺得台積電集體領導的交棒,跟這兩個主要對手的交棒計畫,有什麼不一樣?

答:我想各有各的原因,我二○○九年時的計畫就是這樣,三年到五年(交執行長棒)。Intel我相信現在是面臨危機,我想換CEO是提早換。三星我覺得是按部就班,主要就是兒子(接班)嘛,我想兒子生出來的時候就已經確定了(笑)。

問:這次兩位Co-CEO上任,股價會是他們的KPI(關鍵績效指標)嗎?

答:股價一定是任何董事長跟CEO的KPI,當然也要考慮大環境,考慮同業的表現。

問:董事長領導台積電這麼久,大家認為好像有「張忠謀溢價」,你認為真有「Morris Premium」嗎?(編按:Morris為張忠謀英文名)

答:我不認為,Well,也許有Morris Premium,只是我認為都是講講,我不知道(笑)。

問:請問董事長還會出席下一次的法說會嗎?

答:我還沒決定,因為法說會只是對外溝通,不一定我出面,甚至不一定Co-CEO出面,也可以是財務長。

問:但大家都認為董事長是台積電的Icon(象徵),期待在法說會看到你。

答:謝謝你的建議,我會考慮(笑)。

【延伸閱讀】執行長愛讀商周:「我覺得這是一流的」

身為全球最大晶圓代工龍頭的台積電,雖然做的是冰冷的晶圓,但公司卻富有人文氣息,不少高層和董事長張忠謀一樣喜愛閱讀。此次採訪,張忠謀與共同執行長魏哲家,更意外透露兩人都是《商業周刊》的忠實讀者。

張忠謀表示,平時除了閱讀《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與《經濟學人》等英文報刊,也會看《商業周刊》,閱讀當中對公司、企業或競爭者的分析報導,掌握先機。

相對來說,魏哲家閱讀《商業周刊》,似乎興趣成分多一些。他特別欣賞金惟純先生的專欄〈還在學.創辦人聊天室〉,讚賞金惟純總能反思自身過往的經驗,帶給讀者許多啟發,「You got to respect(你不得不尊敬)」;此外,也喜歡看何飛鵬社長的〈商場自慢塾〉,每期〈總編輯的話〉都仔細閱讀,「我覺得這都是一流的」。(文●吳中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557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