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歷史教室(10):宋朝是最好的?! 梁隼

http://notcomment.com/wp/?p=7949

筆者細個讀中國歷史時,成日都係話漢朝同唐朝是最偉大的,因為偉大的定義係如何令外族臣服(筆者心裡覺得,咁似依家個美國既),對於尋求安穩的朝代如宋朝就描述為國勢弱的時期。雖然宋朝喺外交同埋軍事上面都係技遜一籌,但係講到人均收入,經濟環境筆者真係要俾十個叻俾宋朝,唔信嗎?就拿一點數據來分享下。

用稅收嚟反映當時國家的財力就係最準確,如果國家稅收多,計埋D逃稅避稅等因素即係人民收入會相對多好多。北宋時期稅收曾去到1億6000萬貫。呢個數字好抽象,我地又折算下即係值依家幾多錢?

引用呢個網址提供的折算表 http://wenwen.soso.com/z/q477712508.htm

1兩黃金=10兩白銀=10貫,1億6000萬貫即係有1千6百兩金左右,當12,000港幣一兩,即係值1,920億左右。

當時的稅率約為1/15,而其他賦稅亦都唔多,咁GDP就即係1,920億x15 = 28,000億港幣,北宋的人口約1億人,即係人均GDP就係28,000港幣一年,依家睇落就梗係唔多啦,但係果陣係千幾年前的宋朝喎。

就算宋朝中後期國家朝政有點亂,一般也可收到8000-9000萬貫稅收,即使是得番半個中國的南宋,財政收入都高達10000萬貫文。

咁其他朝代又點先?就拿幾百年後的明朝比較下,明朝中葉時期每年稅收白銀250萬兩,到末年又要抗外敵(後金,即清朝前身),同內亂(農民起義),迫於無奈左挖右挖先有1,000萬兩白銀,加埋正常的稅收就大約1,500萬兩左右。不要忘記明朝以白銀作單位,即係話就算係1,500萬兩白銀,以1兩白銀=1 貫銅錢作計算的話,只有150萬兩黃金,連宋代1/10都沒有。

咁龐大的收入,或多或少係反映宋朝產業多元化,唔係以農業為主, 好似在「水滸傳」中,一個禁軍的中級軍官(林沖)可以拿出1000貫錢去買一把刀,可想而之當時人民收入係幾豐厚。

其實宋朝富庶係有理由的,因為宋朝的國土只佔有中國最富庶的地方,真係想窮都難,就好似公司重組咁,只留底搵倒錢的部門,搵唔倒錢的就外判或掃出街一樣。

不過咁樣會有兩個問題,第一,組織缺乏擴展同向上的動力,第二,就係強幹弱枝。

下回就會講下,有一個滿有志氣的人,如果在安逸的宋朝下嘗試變法失敗的故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203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