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從生息資產負債透視民招興的競爭優勢 李星藍

http://xueqiu.com/4371375538/25111429
民生、招商和興業是目前股份制銀行的佼佼者,在經濟不振、金融脫媒以及利率市場的大背景下,這三家公司的表現如何呢?下面以2013中報數據為基礎,結合過往的歷史數據,從生息資產負債角度透析三家公司競爭優勢的結構和基礎以及可能存在的風險因素。

由於銀行是經營負債和風險的行業,所以對生息資產的收入、配置能力以及負債成本、結構的分析是考察銀行盈利狀況以及資產管理水平最為核心的部分。

資產端
A:貸款與墊款
查看原圖
民生在資產端的貸款定價能力表現最好,批發和零售貸款平均收益率為6.98%,比招行6.1%高出88個基點。只可惜這部分資產佔整個生息資產的比重只有43%,遠低於招行的61%,但是高於興業的38%。從貸款利息收入佔整個生息資產收入的比例看,招行最高為76%,民生57%次之,興業只有45%。招行是依靠貸款收入的傳統型銀行的代表,而興業銀行則對貸款收益的依賴遠遠低於民生和招行,顯示出完全不同的盈利模式。

B:同業業務
查看原圖
從同業資產佔比生息總資產看,民生、招行和興業的比例分別為34%、12%和32%,民生和興業在同業資產的配置規模遠遠大於招行, 但從同業利息收入佔比利息總額看,興業、民生和招行的數據分別為34%、30%和9%,民生和招行同業資產生息能力低於其生息資產的平均水平,而興業的同業資產配置效率、同業業務息差則技高一籌。

相對於招行,由於民生同業資產的配置規模比興業還要多出2個百分點,但0.22%同業息差只有興業的1/5,同業業務消耗大量資本的同時沒有產生什麼利潤,對整體生息資產的盈利效率拖累不小。從目前看,民生擴大同業業務的戰略遭遇到了不小的困難。接下來的工作要麼壓縮同業規模,將資產向盈利能力強的小微貸款重新配置,要麼對同業資產負債重新定價,提升同業資產的盈利能力。

負債端
A:存款
查看原圖
招行平均1.85%的存款收益率明顯低於興業和民生,顯示出在吸收低成本資金方面的獨到之處。從分項來看,民生批發業務存款平均餘額與招行差不多,但利息支出卻是招行的1.18倍。招行零售平均餘額是民生的的2倍,但利息支出只有不到1.5倍,這也是招行為何稱之為零售銀行的原因。低成本存款佔到整個付息負債的82%,這為招行進行負債穩健經營和資產的風險管理提供了有利條件。

從資產負債匹配角度看,對公業務三家都做得不錯,但零售業務差距明顯。
查看原圖
招行存貸比最低為78%,其餘兩家都超過100%,尤其是民生,低成本的個人存款負債無法滿足利潤豐厚的個人貸款需求,只能通過其他成本較高負債進行配置。目前個人存款佔比付息負債的比例不到14%,而招行的比例為30%,這是民生銀行需要向招行學習的地方,從13半年報的增量數據看,民生在個人存款的短板似乎在加強,這是一個積極的信號。

B:同業負債
查看原圖
招行的同業負債佔比總負債只有民生和興業的50%。從利息支付佔比總支付看,三家銀行的同業負債利息支付均高於負債利息支付的平均水平,尤其是招行還出現6.45億元的淨支出,可見同業負債對資產端的配置久期及利差有較高的要求,否則出現虧損或者微利是分分鐘的事。這方面民生、招行與興業的差距十分明顯。

綜述:三家銀行各有特色,民生貸款定價能力強,非息收入佔比高,客戶的粘性強,不足在於加強零售存款業務,提升資產配置水平,尤其是同業業務。招行資金成本低,資產配置能力強,不足在於如何提高貸款的定價能力。

興業情況則複雜得多,報表披露與民生和招行比較不夠清晰。比如在生息資產部分,只列明貸款和墊款、買入返售以及投資三項,包括同業存放和拆出資金這些同業資產的核心內容,則沒有詳細說明,存入中央銀行款項只有到財務附表中才能查出。

查看原圖
在興業的投資項目的5817.61億中,按發行主體分類包括以信託為主的其他投資2943.14億元,佔到投資項目的51%。從目前興業披露的數據看,投資產生的利息收入141.55億,這部分資產盈利的持續性和穩定性如何?還要持續觀察。
查看原圖
在其公佈的買入返售的8561.58億資產中,包括信託和其他收益權的部分有4231.06億,佔到該項資產的50%,該項資產與上面投資項目下的其他投資中所描述的信託資產有何不同?為什麼信託資產要分成投資和買入返售兩個項目?兩項信託資產的規模達到七八千億,興業應該稱為信託之王更為貼切。

興業的經營模式似乎與以借貸為主的傳統銀行模式有著很大的不同,同業業務如何去判斷內在風險,有沒有諸如像撥備率、逾期率這樣的風險管理指標進行反映和監督?這其中存在太多的變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73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