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blog友問林少陽專欄文章的刊載來源,我的答覆是:『以我所知,目前,林少陽的固定專欄文章只在華富財經網站,以收費型式在每個港股交易日刊出。』這個專欄目前年費$2888,六個月費用$1683;在這網絡資訊過多的年代,是否值得?我覺得重點是,閣下的投資理念是否跟林氏的投資風格接近,即價值為本,仍回應市場的情緒。事實上,這絕對是知易行難的!因此,若有林少陽這樣的導師作同路人領路,投資路應該會易走一些……以下是一篇讀者與林氏交流投資理念的「問與答」,大家可細味當中的意義。
『沙千刀:Vincent,投資是個需要信念的行業,經過2008年的海嘯洗禮,使得你對分析時可能出現盲點,有可能黑天鵝會顯現,都在內心中做了更多的準備,但這永遠是一個需要勇氣/信心的行業,分析微觀的企業尚且如此困難,比如其經營環境的變化可能超出管理層的能力;而分析宏觀的資金,群眾的風險偏好,雖說不是無從著手,只是更難有合理的框架的指引,那信心/勇氣從何而來?這也是我非常困惑的,想聽聽你的想法。
林少陽:沙千刀,投資是一個持續不斷的篩選過程。很多原來很有創意的投資點子,越是經過深思熟慮,越能發現原來是錯漏百出,或是我們原本掌握的資訊,跟本不足以得出合乎邏輯的結論。不要因為個人自尊,或已花了大量時間做研究,影響自己的判斷力,或強逼自己在不成熟的想法上下決定。
不要貪小便宜,便宜的股票可以繼續便宜,更加便宜,而到最後,市場先生很可能證實他的判斷是最正確的。事實上,最難掌握的是人心。群眾的喜好對資產價格的影響至深。一隻股票在某個歷史時刻,可能只值3 ~5倍市盈率,或0.5 ~1倍市帳率。在另一個歷史時空裡,同一隻股票,卻可以值30 ~50倍市盈率,5 ~10倍市帳率。雖說群眾喜好很難掌握,但是這是一個不得不認真對待的課題,因為這是決定資產價格中短線(3 ~5年以內)資產價格最重要的因素。
投資的信心來自充足的資料搜集、深思熟慮的思考過程、不偏不倚的個人判斷力,以及持續不斷自我反省,以及一旦發現想法錯誤之後,修正原來錯誤的勇氣。感情用事是投資最大的敵人。你我都是凡人,而凡人總有犯錯及軟弱的時候。成敗的關鍵是如何在出錯的時候,不會自亂陣腳,將錯誤推給別人、外在環境或以為是一時運氣不滯,同時將不愉快情緒維持的時間減至最低,重新以平靜舒泰的心情面對挫折。更要記錄低自己的投資思考及決定過程,並不時自我檢討,這對自我修正錯誤想法有很大的幫助。
最近傳媒渲染報導多位「神級」大型機構投資者今年失敗的經歷。記得一年或兩年前,同一份傳媒才捧到他們上天,現在就踩到他們落地獄,其實都幾好笑;但亦提醒我們,即使是世界級的人物,亦一樣會投資失利。他們一生功過,乃建基於幾十年來累積的表現,而不是一兩場勝或敗仗。
當然,我們亦要時刻儆醒自己,即使是身經百戰的老手,經過以上的決策過程後,亦一樣會投資失利。因此,在擁有自信心的同時,亦記住不可過度自信。如何做到恰到好處,每個人要自己身歷其境,經過足夠的人生體驗,才能領悟得到。
可以言傳的,已經差不多了。不可言傳的部份,就請大家各自修行了。』刊於8月31日。